主题:DPR发布A93画质测试结果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6.903
主题: 73
帖子: 6412
注册: 2017年11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RAW下,高感表现比A73差一档,跟A6600差不多。宽容度没说怎样,通过文字描述猜测应该是在ISO250下有13档左右的水平,比A73 ISO100下大概差一档左右
相关标签: 宽容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浏览:8765 回帖:14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2.826
主题: 93
帖子: 2249
注册: 2020年2月
cmbit 发表于 2024-01-11 16:11
抱歉,你参照的p2p的数据本身就不够正确,道理很简单,p2p分析的对象是照相机产生的raw文件,而raw已经被ISP处理过;不能代表cmos真实水平
真实的情况则是,a7r5表兄弟imx455和a6700表兄弟的imx571无相位对焦版本特别是黑白,...

这么说,我想起来我以前r4的第二档是iso320,看来无愧于画质旗舰。
发布自 iOS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5.77
主题: 34
帖子: 4673
注册: 2014年3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EOS R8
Canon EOS 5DS R
OM-1
Canon EOS 5DS
巨型耗子 发表于 2024-05-13 16:32
睁大眼睛看看你楼上贴的图,动手脚也要有个底线,为啥人家的图都给你标注成倒三角了心里没点啥数吗?

没有标注倒三角不能说明RAW没有降噪和其它处理。
Bill的测试网站放出的也不是数据的全部,另外你如果只看那个DPR数值也没啥意义,不同厂家的ISO标定都没归一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9.138
主题: 6
帖子: 1759
注册: 2009年7月
731337804 发表于 2024-05-11 19:59
现在谁的RAW不动手脚。。。搞笑
睁大眼睛看看你楼上贴的图,动手脚也要有个底线,为啥人家的图都给你标注成倒三角了心里没点啥数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四川省
泡菜
泡网分: 4.047
主题: 8
帖子: 3544
注册: 2021年2月
巨型耗子 发表于 2024-05-10 09:40
佳能r3是经过机内强制降噪输出的raw,拿原生的和它比没有意义。

怎么降的“燥”,降的哪类“燥”,什么算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新疆
泡菜
泡网分: 5.77
主题: 34
帖子: 4673
注册: 2014年3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EOS R8
Canon EOS 5DS R
OM-1
Canon EOS 5DS
巨型耗子 发表于 2024-05-10 09:40
佳能r3是经过机内强制降噪输出的raw,拿原生的和它比没有意义。

现在谁的RAW不动手脚。。。搞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1.079
主题: 13
帖子: 1049
注册: 2021年9月
老贴又被翻出来了那就回一下,现在p2p上已经有a9m3的结果;跟我当初看法一致,a9m3全程降噪也干不过a9一代的动态范围,甚至高感光度也干不过6100万像素;拿个友商来看,不降噪也就差不多是5ds的水平;就算不比友商比自家,动态范围打不过nex5可还行?被zve10按在地上摩擦的全画幅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香港
泡菜
泡网分: 9.138
主题: 6
帖子: 1759
注册: 2009年7月
乡村居士 发表于 2024-05-09 08:12
A93与佳能的R3同为2400W像素,把它两比较一下高感看怎么样?...

佳能r3是经过机内强制降噪输出的raw,拿原生的和它比没有意义。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四川省
泡菜
泡网分: 3.851
主题: 45
帖子: 3378
注册: 2013年1月
pcshoe 发表于 2024-05-10 09:18
所说问题角度不一样,我说的不够,是指相对自然环境而言(这个除非感光及存储再升几个台阶)(以现在的CMOS技术无解)
你站在的角度说够用,也是现有技术一种妥协的“够用”,及“过剩”, 比如现在网上看的JPG格式,才8bit(普通显示器也是8bit,高色...

摄影的直接对应是视觉(人的感觉),而不是自然环境。你搞错了,摄影师对应的是“画家”,而不是天文工作者。自然环境是没有尽头的,不可能过剩。我们造了天眼还不够,天文望远镜还要发射到太空。这是自然环境。

 
 

对摄影来说,你的自然环境就是RAW,而目前的RAW就是足够了。莫奈需要有10万种颜料吗?不需要,那么多他都记不住。所以,自然环境是没有视觉的,你感受自然环境的是视觉,和自然环境没有直接关系。目前的相机光学系统加上RAW,已经足够过剩了。否则不可能有手机的计算摄影。自然环境是输入设备,对摄影来说就是RAW

而你说的8bit JPG,是输出设备。实际上应该是默认的sRGB 8bit。等同于一台艺卓100% sRGB 8bit 显示器。
 
 

摄影师不是天文工作者,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目前的M43已经足够好了。而对于所有摄影师来说,光从参数来书,目前没有不够用的摄影设备。很多专业设备,并不是什么bitWidth,以及动态范围啥的,是专业的其它方面。对于静态影像来说,目前可以说没啥大的发展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2.093
主题: 5
帖子: 1986
注册: 2013年8月
stevenkoh 发表于 2024-05-09 14:12
其实恰恰相反,现在的器材宽容度已经远远过剩了。老实说,如果稍微懂一点摄影原理,那么目前的M43相机就足够了。因为摄影师可以用M43相机向右曝光获取大光比的摄影,再后期处理。而更小的手机可以用堆栈曝光+向右曝光双重增加信噪比叠加AI后期,所谓“计算摄影...

所说问题角度不一样,我说的不够,是指相对自然环境而言(这个除非感光及存储再升几个台阶)(以现在的CMOS技术无解)

你站在的角度说够用,也是现有技术一种妥协的“够用”,及“过剩”, 比如现在网上看的JPG格式,才8bit(普通显示器也是8bit,高色域的有10bit),相机数据(12bit,16bit)转JPG(8bit),都是在阉割数据(相机数据相对JPG完全是过剩状态)

其实现在硬件条件就这样的, 更重要的是如何用好手上的器材(把有限的宽容度充分利用,及还原所需场景)(就像现在拍视频的灰度LOG,就是利用log曲线特性尽量保留更多有效数据,充分利用现有宽容度),后期其实也就是在选择有效数据(去除无效数据),但后期始终是建立在前期的宽容度基础之上了(若利用现有AI自己加入数据是另一种情况了)

最近些年的CMOS技术,宽容度都差不多,相对输出限制的8bit也是很够用的,所以按输出要求,选合适的器材就好,假如是普通朋友圈或网上用图,从手机到各种底相机,都可以。如果有大幅输出要求,那还是得中大画幅,大部分输出场景全画幅还是很性价比解决方案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四川省
泡菜
泡网分: 3.851
主题: 45
帖子: 3378
注册: 2013年1月
pcshoe 发表于 2024-05-05 09:48
现在的器材的宽容度有限,永远支持不了,极限光照场景! (这就像一个假设,如果我在街头布上足够多角度的摄像头,是不是就能拍下所有角度的大片,理论成立,但受硬件限制,若科技更多发展也许能接近这种效果)
比如拍逆光人像时,很容易成剪影,因为光比太大(超出器...

其实恰恰相反,现在的器材宽容度已经远远过剩了。老实说,如果稍微懂一点摄影原理,那么目前的M43相机就足够了。因为摄影师可以用M43相机向右曝光获取大光比的摄影,再后期处理。而更小的手机可以用堆栈曝光+向右曝光双重增加信噪比叠加AI后期,所谓“计算摄影”。

其实不存在什么“极限光照场景”,关键在于高比特的后期处理流程。假设大光比的逆光,真的什么“都看到”,其实照片就没有层次而糊了。比如下面
 
 

再看另外一个例子:同一个RAW的源,点击可以放大看图。
 
 
如果放大(近距离观看),会觉得左侧效果好。但是如果远距离整体观看对比(小图),其实右图更有层次感。其实这个右图是相机直出的,而左图是摄影师后期制作。而相机直出是基于整体的效果。

所以这个无法智能。因为相机如果做到“全部都展示”的话,那么照片就糊了,光比的层次感丢失了。而这种光比的层次的恰到好处的层次感,才是摄影作品的精髓,无法智能。只能后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14.63
主题: 54
帖子: 1895
注册: 2008年3月
年内主力装备
★ ILCE-7M4
Canon EOS R7
A93与佳能的R3同为2400W像素,把它两比较一下高感看怎么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湖南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931
主题: 224
帖子: 23363
注册: 2008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今天在室内20度左右环境,拍4K60,屏幕跳出过热提示。这机器还是怕热啊,之前用FX3非夏天阳光直晒任意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2.093
主题: 5
帖子: 1986
注册: 2013年8月
FLANKER16 发表于 2024-04-29 21:00
那这样的话高光会损失很多信息吧
,如何解决

现在的器材的宽容度有限,永远支持不了,极限光照场景! (这就像一个假设,如果我在街头布上足够多角度的摄像头,是不是就能拍下所有角度的大片,理论成立,但受硬件限制,若科技更多发展也许能接近这种效果)

比如拍逆光人像时,很容易成剪影,因为光比太大(超出器材宽容度),若拍给人打个灯,这样就能降低光比值,可以同时保留人物信息

假设:现实中的绝对亮度若是1000-0EV连续的变化,而相机可能就是16-0EV(还不是绝对连续的,只能是间隔取样)

通过以上总结:真正想要照片宽容度细节好(现在市面上器材宽度度都大差不差的情况),光比更重要(选择合适光比拍,或用灯 打出合适光比),
比如把绝对亮度控制在100-108EV(接上面例子),绝对亮度变化在8EV, 相机的16EV就能记录得更平顺(每1EV亮度取样值为2,越大越平顺)
(反过来比,若拍摄场景 绝对亮度在10-160EV区间,而相机只能记录16EV,那绝对EV的取样就只有0.1档,看着都容易断层)
(另绝对亮度变化范围过大,还可能直接超过CMOS感光范围,这样直接死黑或死白,这种情况下相机宽容度多少 都是无效记录)
pcshoe 编辑于 2024-05-05 09:5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四川省
泡菜
泡网分: 0.128
主题: 16
帖子: 77
注册: 2016年12月
弄个马甲上来 发表于 2024-05-04 14:40
我买A93之前,苏州实体店行货A1新机带票35000,当时闲鱼上二手机28000-29000肯定能淘上,但是和新机价格一比完全不具性价比。

哪家啊,我问了几家怎么都是40900带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931
主题: 224
帖子: 23363
注册: 2008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longfas2007 发表于 2024-05-04 14:35
二手的话,A1:3万1,Z9:2万6,R3:2万7

我买A93之前,苏州实体店行货A1新机带票35000,当时闲鱼上二手机28000-29000肯定能淘上,但是和新机价格一比完全不具性价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0.128
主题: 16
帖子: 77
注册: 2016年12月
英雄之剑 发表于 2024-05-01 08:33
最新市场价格:
A1:41800
A93:39600
Z9:31500
R3:30800

二手的话,A1:3万1,Z9:2万6,R3:2万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3.514
主题: 24
帖子: 528
注册: 2022年5月
ipiger 发表于 2024-01-21 22:43
A9III这个价格, 除非降得比A1低,不然没什么人买的. 大部分人买A1会好得多得多.

最新市场价格:

A1:41800

A93:39600

Z9:31500

R3:30800
英雄之剑 编辑于 2024-05-01 08:3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西省
泡菜
泡网分: 6.251
主题: 18
帖子: 379
注册: 2011年1月
虽然拍鸟也不会考虑a9III,没啥吸引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湖南省
泡菜
泡网分: 3.348
主题: 59
帖子: 3287
注册: 2017年9月
a9 III的还有一个卖点是预拍功能, a1 是绝对不会给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陕西省
泡菜
泡网分: 0.051
主题: 6
帖子: 34
注册: 2023年8月
melfes 发表于 2024-01-15 17:09
我不知道你对于电影拍摄了解多少,就我了解的大部分在摄影棚拍摄的场景都是会针对摄像机的特性拍摄然后后期调低曝光来实现所谓的“暗场景”,国内其实也有过娱乐报道过电视剧户外白天拍摄夜景的情况,基本道理一样
真正没法回避低光照场景的还是纪录片吧,但是遇到这样...
那这样的话高光会损失很多信息吧
,如何解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湖南省
泡菜
泡网分: 0.724
主题: 15
帖子: 573
注册: 2014年10月
A9III这个价格, 除非降得比A1低,不然没什么人买的. 大部分人买A1会好得多得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6.535
主题: 8
帖子: 1209
注册: 2008年7月
2400万像素是 痛点,等2万收A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931
主题: 224
帖子: 23363
注册: 2008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woodysh 发表于 2024-01-18 17:36
已阅,同样等降价到3w以下

如果后续的固件不够给力,降到3w应该要不了太长时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20.837
主题: 79
帖子: 13165
注册: 2015年10月
已阅,同样等降价到3w以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cmbit 发表于 2024-01-18 10:22
得得得,又是不正面回答,又是避重就轻,还给我乱安帽子,我什么时候说过制冷cmos是为了降低“读出”噪声,我可说得是噪声,特别是热噪声,这个观点贯穿了我对a93的看法;
你不就是杠嘛,随便搜点理论科普都还没一个靠谱的严谨的论据,实际更是一塌糊涂
啊对对...

噪音不被混在信号里读出来还算噪音么 你概念不清数据瞎搞,拿出点东西自相矛盾还在指责别人“避重就轻”

还在提热噪,热噪那也得有来源,深空摄影主动降温是因为长时间曝光的时候传感器通电升温,普通摄影下超过1s的快门都很少能累计蛋温度,CIPA标准下的A9II拍摄数量和A7rV都持平,两者功率差不多哪来什么额外热噪
melfes 编辑于 2024-01-18 16:3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奥地利
泡菜
泡网分: 1.079
主题: 13
帖子: 1049
注册: 2021年9月
melfes 发表于 2024-01-17 20:29
1.1 ≠ 1,取余还得小数点后两位呢,到你这里直接小数点咔嚓,也难怪你对数据一点不敏感
QE和结构的关系更大,光是OCL改动都能影响QE
NASA视频也没提到过任何关于降温是降低读取噪音,网站上倒是提到了多次读取来降低随机噪音顺便过滤掉宇宙射线
我...

得得得,又是不正面回答,又是避重就轻,还给我乱安帽子,我什么时候说过制冷cmos是为了降低“读出”噪声,我可说得是噪声,特别是热噪声,这个观点贯穿了我对a93的看法;
你不就是杠嘛,随便搜点理论科普都还没一个靠谱的严谨的论据,实际更是一塌糊涂
啊对对对,我确实也不想回复了真是懒得打字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弄个马甲上来 发表于 2024-01-16 20:52
主要是画质有明显短板,别的都没问题。为了全域快门,在画质上是有明显妥协的。4.5W的定价明显是高了,差一点的CANON R3 Z9之类才3万左右,除了不是全域快门和没有120P,但是图像画质要更好。

画质从来不是决定定价的关键,D5 D6上市价格了解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奥地利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朝岚 发表于 2024-01-17 10:22
A9III能不能来到3.5W?

只要你肯等没有什么不可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奥地利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cmbit 发表于 2024-01-17 01:45
别避重就轻了,图里imx410已经到了1e读出噪声,fwc还是100k的,全画幅;就这样QE和adc还远远落后于imx455,更不要说黑白版
NASA有科普视频,不用劳你大驾;随便一搜就是,看客有兴趣自然会去看;
那么,回答那几个问题呢?
回到最初的...

1.1 ≠ 1,取余还得小数点后两位呢,到你这里直接小数点咔嚓,也难怪你对数据一点不敏感

QE和结构的关系更大,光是OCL改动都能影响QE

NASA视频也没提到过任何关于降温是降低读取噪音,网站上倒是提到了多次读取来降低随机噪音顺便过滤掉宇宙射线

我从来没说过DR低无所谓,而是A9III的DR并不见得低,因为DPR的提亮对比里A9III进光总量更低的情况下噪音和A9II相比也差不多甚至更好
这个不肯看,那个不肯读,反正你都这么懒了还回帖干嘛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奥地利
回复主题: DPR发布A93画质测试结果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