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DPR发布A93画质测试结果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8768 回帖:14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931
主题: 224
帖子: 23363
注册: 2008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shfen 发表于 2024-01-17 11:18
我打算掉到3万多再买

感觉一年后就会到3W出头了,这个机器有明显短板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禁言中
泡网分: 0.282
主题: 1
帖子: 259
注册: 2024年1月
弄个马甲上来 发表于 2024-01-16 18:12
MD机器还没收到已掉价1000了。今天一个熟悉的器材商跟我报44000, 我在官网预订是一分不少,机器还没收到呢,也不能退了。

我打算掉到3万多再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2.975
主题: 65
帖子: 1392
注册: 2021年10月
弄个马甲上来 发表于 2024-01-16 18:12
MD机器还没收到已掉价1000了。今天一个熟悉的器材商跟我报44000, 我在官网预订是一分不少,机器还没收到呢,也不能退了。

太好了,还好没官网预约,索尼直营店会不会和线下经销一样有优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2.975
主题: 65
帖子: 1392
注册: 2021年10月
melfes 发表于 2024-01-16 20:33
4W本来就是溢价上市先收割啊,等等肯定会降价

A9III能不能来到3.5W?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1.079
主题: 13
帖子: 1049
注册: 2021年9月
melfes 发表于 2024-01-16 20:32
我觉得这个你找NASA去辩论好吧,NASA自己对于JWST的遮光罩的解释是:
https://webb.nasa.gov/content/observatory/sunshield.html
Keeping It Cool
The James Web...

别避重就轻了,图里imx410已经到了1e读出噪声,fwc还是100k的,全画幅;就这样QE和adc还远远落后于imx455,更不要说黑白版
NASA有科普视频,不用劳你大驾;随便一搜就是,看客有兴趣自然会去看;
那么,回答那几个问题呢?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来,是什么让你觉得动态范围低没所谓了?全是fwc降低造成的?有什么证据?
就科普级别就不要装什么大尾巴狼了,打字我都嫌麻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931
主题: 224
帖子: 23363
注册: 2008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melfes 发表于 2024-01-16 20:33
4W本来就是溢价上市先收割啊,等等肯定会降价

主要是画质有明显短板,别的都没问题。为了全域快门,在画质上是有明显妥协的。4.5W的定价明显是高了,差一点的CANON R3 Z9之类才3万左右,除了不是全域快门和没有120P,但是图像画质要更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朝岚 发表于 2024-01-16 16:36
我比较现实,这样是不是说A9III画质褒姒,索尼一定要下调价格了能不能干到4W?

4W本来就是溢价上市先收割啊,等等肯定会降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奥地利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cmbit 发表于 2024-01-16 11:35
哦,那就搞笑了,你这么了解,我手里这里imx455的HCG就是gain 100,
为何不去查查清楚再来喷
要咬文嚼字可以,韦伯是不是拍红外和噪声有半毛钱关系?你的相机不受自身红外影响?那为毛还有暗平场概念;韦伯的科普里讲的非常明白了,之所以要冷却到接...

我觉得这个你找NASA去辩论好吧,NASA自己对于JWST的遮光罩的解释是:

https://webb.nasa.gov/content/observatory/sunshield.html
Keeping It Cool

The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observes primarily the infrared light from faint and very distant objects. In order to be able to detect those faint heat signals, the telescope itself must be kept extremely cold. To protect the telescope from external sources of light and heat (like the Sun, Earth, and Moon) as well as from heat emitted by the observatory itself, Webb has a 5-layer, tennis court-sized sunshield that acts like a parasol providing shade. [Actual dimensions: 21.197 m x 14.162 m (69.5 ft x 46.5 ft)]

This sunshield is always between the Sun/Earth/Moon and the telescope. It's able to be positioned this way because JWST is orbiting the Sun 1.5 million kilometers away from (but approximately in line with) the Earth.

The sunshield allows the telescope to cool down to a temperature below 50 Kelvin (-370°F, or -223°C) by passively radiating its heat into space. The near-infrared instruments (NIRCam, NIRSpec, FGS/NIRISS) work at about 39 K (-389°F, -234°C) through a passive cooling system. The mid-infrared instrument (MIRI) works at a temperature of 7 K (-447°F, -266°C), using a helium refrigerator, or cryocooler system.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a cold environment, the sunshield provides a thermally stable environment. This is essential to maintaining proper alignment of the primary mirror segments as the telescope changes its orientation to the Sun.

你自己给出来的图里面都没有全幅能做到低于1e的,最低0.6e的型号FWC只有其他的1/6,凡是花点时间了解下传感器的结构的都不至于写这么多废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奥地利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931
主题: 224
帖子: 23363
注册: 2008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朝岚 发表于 2024-01-16 16:36
我比较现实,这样是不是说A9III画质褒姒,索尼一定要下调价格了能不能干到4W?

我预测A93半年后应该能跳水到4W以下。现在官网没优惠的,但是线下44000带票了,还是现货不用等。我机器还没到就已亏损999了。
弄个马甲上来 编辑于 2024-01-16 18:1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931
主题: 224
帖子: 23363
注册: 2008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朝岚 发表于 2024-01-16 16:36
我比较现实,这样是不是说A9III画质褒姒,索尼一定要下调价格了能不能干到4W?

MD机器还没收到已掉价1000了。今天一个熟悉的器材商跟我报44000, 我在官网预订是一分不少,机器还没收到呢,也不能退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2.975
主题: 65
帖子: 1392
注册: 2021年10月
我比较现实,这样是不是说A9III画质褒姒,索尼一定要下调价格了能不能干到4W?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1.079
主题: 13
帖子: 1049
注册: 2021年9月
melfes 发表于 2024-01-15 23:13
你先读懂我写得是是什么东西再来回复吧
JWST是红外望远镜,不降温到50K那来自外太空的微弱红外信号会直接被自己的黑体辐射淹没
IMX455的两个工作模式分别是: Gain = 0, DR=14.2EV, FWC = 71.6Ke, 读取噪音 = 4...
哦,那就搞笑了,你这么了解,我手里这里imx455的HCG就是gain 100,
为何不去查查清楚再来喷
要咬文嚼字可以,韦伯是不是拍红外和噪声有半毛钱关系?你的相机不受自身红外影响?那为毛还有暗平场概念;韦伯的科普里讲的非常明白了,之所以要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是为了让cmos表面原子运动降低到最低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来,是什么让你觉得动态范围低没所谓了?全是fwc降低造成的?有什么证据?
就科普级别就不要装什么大尾巴狼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cmbit 发表于 2024-01-15 18:27
这和暗场景有半毛钱关系吗?
动态范围是信号分布的宽度,和绝对亮度没有任何关系,电影机用ND难道就是你说的为了暗场景?开玩笑,为了让整个画面的曝光都处于可被传感器记录的范围,有了更宽的范围,后期再调整到符合人眼的范围;
传感器动态范围越低,就意味着对布...

传感器能实现的DR怎么会和绝对亮度没有关系呢,要不然为什么增益/ISO越高有效DR越低?

纪录片某些场景根本没有条件让你去填满整个DR,这时候你传感器再高的DR都没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奥地利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cmbit 发表于 2024-01-15 18:24
完全胡说,举例,对于天文照片来说,损坏的相位点就是致命的;因为大部分光学系统都要求衍射极限能满足靶面的分辨率;甚至数倍;
暗弱的恒星可能成为一个亮点并像素化;任何不准确的灰阶都可能影响图像的准确性;这些天文相机都大量使用这sony的imx传感器,用于...

你先读懂我写得是是什么东西再来回复吧

JWST是红外望远镜,不降温到50K那来自外太空的微弱红外信号会直接被自己的黑体辐射淹没

IMX455的两个工作模式分别是: Gain = 0, DR=14.2EV, FWC = 71.6Ke, 读取噪音 = 4.2e; Gain = 125 (HCG), DR=13.5EV, FWC = 16.7Ke, 读取噪音 = 1.5e,IMX571的HCG模式下读取噪音是1.39e,两者都没有低于1e的读取噪音

你自己提出来的东西前后没法逻辑自洽,讨论之前还是准备一些基础知识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奥地利
泡菜
泡网分: 1.079
主题: 13
帖子: 1049
注册: 2021年9月
melfes 发表于 2024-01-15 17:09
我不知道你对于电影拍摄了解多少,就我了解的大部分在摄影棚拍摄的场景都是会针对摄像机的特性拍摄然后后期调低曝光来实现所谓的“暗场景”,国内其实也有过娱乐报道过电视剧户外白天拍摄夜景的情况,基本道理一样
真正没法回避低光照场景的还是纪录片吧,但是遇到这样...

这和暗场景有半毛钱关系吗?
动态范围是信号分布的宽度,和绝对亮度没有任何关系,电影机用ND难道就是你说的为了暗场景?开玩笑,为了让整个画面的曝光都处于可被传感器记录的范围,有了更宽的范围,后期再调整到符合人眼的范围;
传感器动态范围越低,就意味着对布光的需求越高,根本不用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1.079
主题: 13
帖子: 1049
注册: 2021年9月
melfes 发表于 2024-01-15 17:22
所以我说你需要多读一点基础理论啊,有些结论虽然很反直觉,但是实际的理论上就是这样
噪音的定义就是“信号的标准差”,信号越少其实标准差就越少,极限的情况下如果只有1个像素那你的噪音就是0,这个情况下信噪比可以无限大 回到片上相位对焦上,用于对焦...

完全胡说,举例,对于天文照片来说,损坏的相位点就是致命的;因为大部分光学系统都要求衍射极限能满足靶面的分辨率;甚至数倍;
暗弱的恒星可能成为一个亮点并像素化;任何不准确的灰阶都可能影响图像的准确性;这些天文相机都大量使用这sony的imx传感器,用于长曝光的都采用2级半导体制冷,并冷却到-20degC,以降低热噪声,在HCG模式下其本身读出噪声甚至低于1ev;即使如此,韦伯望远镜的传感器甚至冷却到接近绝对0度来降低噪声,你来说无所谓?相位点损坏的不值一提?开国际玩笑;debayer时做足够非线性拉伸你就会发现有没相位点的cmos和“坏点”的差别有多大,全部都是线条,这就是填充的假数据根本就无法保证连续的灰阶过渡,更无法掩饰被完全抹除的像素化的恒星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cmbit 发表于 2024-01-12 08:25
我说了不想装大尾巴狼,索兰经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看名字我也不想知道;我也翻过一些sony的文章和专利,我不认为这些东西看不懂;
相位填充这里,第一性原理很简单的从2个方面你这说法就不对,第一数据不能凭空产生,如果只是标注那么最后对应点位到底结果应该是...

所以我说你需要多读一点基础理论啊,有些结论虽然很反直觉,但是实际的理论上就是这样

噪音的定义就是“信号的标准差”,信号越少其实标准差就越少,极限的情况下如果只有1个像素那你的噪音就是0,这个情况下信噪比可以无限大 回到片上相位对焦上,用于对焦的像素点不参与成像的同时也避免了这些地方的噪音加入信噪比计算,自然最后算出来的信噪比会高一点

专业化应用根本没有自动对焦的需求何必要上带相位对焦的版本,而且就算有相位对焦最后对焦的效果怎么样还取决于各家自己的算法,我不明白你说这个的意义是什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奥地利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cmbit 发表于 2024-01-12 08:55
怎么讲能覆盖拍摄需求这个东西呢?对于拍摄需求的发展来说,动态范围的需求是近乎无限的,自然是越高越好;
我们人眼能够分辨的灰阶可能只有8档,顶多10档,能达到10档就够了吗?事实上显然不是的,更宽的动态可以提供更大的后期空间,前期也可以减少对布景,灯光...

我不知道你对于电影拍摄了解多少,就我了解的大部分在摄影棚拍摄的场景都是会针对摄像机的特性拍摄然后后期调低曝光来实现所谓的“暗场景”,国内其实也有过娱乐报道过电视剧户外白天拍摄夜景的情况,基本道理一样

真正没法回避低光照场景的还是纪录片吧,但是遇到这样的情况场景的动态范围已经受到光照限制了,就算传感器本身有20EV的DR场景只有8EV不到那你也不可能记录到20EV的信息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奥地利
泡菜
泡网分: 1.079
主题: 13
帖子: 1049
注册: 2021年9月
酸汤鱼11 发表于 2024-01-12 14:06
所以底小画质不行本质上并不是因为动态范围不行没错吧。

这个怎么说呢,画质其实从本身来说就是图片的信噪比,而“可用”动态范围,一般是固定一个信噪比,来看该状态下可以获得的最大灰阶分布
翻过来这么想就是在需要特定的灰阶分布区间的情况下,更大的动态范围可以使信噪比不至于受损降低到非常低;
我个人就是偏向于,小底画质不行主要原因就是动态范围差;实际使用中也是,是否经的起一定的直方图拉伸且并不会让眼睛发现色阶断层;分辨率不是问题,甚至于一些领域里,为了获得最大角分辨率,倾向于使用极小的像素尺寸,来配合光学镜头能达到的衍射极限;至于动态范围则可以通过不断的叠加帧来提高(前提是相对静止);小底的灵敏度其实也是非常好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6.903
主题: 73
帖子: 6412
注册: 2017年11月
cmbit 发表于 2024-01-12 13:52
手机厂商这么热衷于HDR就是为了尽力解决手机小像素动态范围差这个问题;通过曝光时间不同的2帧做叠加,很容易处理得到高光和暗部信息都保留的图片;但是问题很明显,除了可能带来的失真问题,图片不够线性,中间调是丰满了,整个图片显得非常“平”,黑夜变白天,就...

所以底小画质不行本质上并不是因为动态范围不行没错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6.903
主题: 73
帖子: 6412
注册: 2017年11月
cmbit 发表于 2024-01-12 13:19
这里有一个误区,所谓“高感”,对传感器本身来说,根本不存在这个高感概念;
只有由于增益的提高,而导致动态范围降低,摄友常说的高感,其实更多的是由于曝光时间不足,为了强行获得足够的亮度,使用了更高增益的结果,而图像上从传感器数据到灰阶的管线,决定了这个...
我说的高感重要就是说高ISO下画面的纯净度更好,对于一般人来说高感表现怎样甚至比宽容度更加重要。特别是高感不仅影响RAW,JPG也会受影响,而宽容度基本就只影响RAW表现,对JPG几乎没什么影响。你扯那些有点远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1.079
主题: 13
帖子: 1049
注册: 2021年9月
酸汤鱼11 发表于 2024-01-12 12:24
像苹果手机动态范围很差么?我甚至觉得比很多相机还好,而且苹果15PRO的RAW格式视频动态范围也很牛。但是细节解析力真的就差了一大截了。

手机厂商这么热衷于HDR就是为了尽力解决手机小像素动态范围差这个问题;通过曝光时间不同的2帧做叠加,很容易处理得到高光和暗部信息都保留的图片;但是问题很明显,除了可能带来的失真问题,图片不够线性,中间调是丰满了,整个图片显得非常“平”,黑夜变白天,就是大家常说的手机味;而且大部分都已经被ISP合成过了,没法深入后期,毕竟真实的灰阶分布已经被HDR搞乱了,以厂商自己的审美;
我不排斥HDR,但是要明白里面互有优势;大底就是靠硬实力,小底软优化,某些情况下也可能露馅。iphone你觉得好,其实更多原因就是赞同了apple的审美而已
至于细节解析,对于视频重要吗?4k,fhd?那些一闪而过的,画面整体亮度分布呈现的结果,比细节更重要;于是手机镜头的问题,不再讨论如何导致更差的,或者是手机长曝对齐都可能需要扭曲图像来重合,所以手机分辨率,更多的是在评测上,使用中感知一般般

额外插播一个自己的看法,sony最近要开始更新固件可以给照片加“防伪”了,个人感觉是个很上道的做法;现在对图像的获取方式越来越多,低成本的AI合成比比皆是,在图像传感器领域面向视频和蹄片创作者来说,如何捍卫自己强大的图像传感器实力?说不定以后别家传感器只要照个影,然后AI会自动脑补成绚丽的图片,这点在各种直播美颜上已经相当成熟了,作为相机厂商,“加防伪”这个手段还是很上道的;这就好比当初投稿还要附个raw差不多,现在更严格点
cmbit 编辑于 2024-01-12 14:00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1.079
主题: 13
帖子: 1049
注册: 2021年9月
酸汤鱼11 发表于 2024-01-12 12:20
除非专业用户,对于很多业余用户来说,宽容度并不是很重要,反而高感表现更加重要。像普通用户家里拍娃什么的,高感挺重要的。

这里有一个误区,所谓“高感”,对传感器本身来说,根本不存在这个高感概念;
只有由于增益的提高,而导致动态范围降低,摄友常说的高感,其实更多的是由于曝光时间不足,为了强行获得足够的亮度,使用了更高增益的结果,而图像上从传感器数据到灰阶的管线,决定了这个动态范围的分布,可以理解为直方图拉伸,由于拉伸的程度不同,导致暗部区域大幅度提亮后噪声也被提亮了,形成所谓的高感不好;而动态范围更宽的,提亮到足够后其实暗部还挺暗,噪声不太可见;其实对于线性图像,噪声一直存在,只不过是亮点暗点的区别;
当然,厂商在预处理时多多少少也会加入降噪,导致得到的raw其实并不完全,这也可以理解;总归做为传感器来说,其实没有高感概念,而是量子效率,读出噪声,动态范围这些;
而可能最接近普通人需求的衡量低照度时cmos性能的指标,sony自己用的是信噪比恒定为1时的单位面积照度多少lx,越低越灵敏
最后,理性的分析,对于cmos本身来说,旧的大像素cmos并不一定动态范围更高;所以记录下的真实信息来说,可能单位时间内更亮,但是却没有更宽更多;而图像结果表现得噪点高低更多得取决于厂商在ISP里预处理的策略,更多降噪暗部更干净,但是丢失了信息,损失了动态范围;更少降噪虽然保留了较多信息,但是观感较差
所以动态范围是cmos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当然量子效率更加重要
cmbit 编辑于 2024-01-12 13:2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6.903
主题: 73
帖子: 6412
注册: 2017年11月
cmbit 发表于 2024-01-12 00:01
这只是一个方面,回头看看真正受到赞誉的视频机或者电影机;宽广的动态范围才是核心诉求,分辨率则不是
动态范围差的传感器,显然并不适合视频;速度快可以有特定用途,但是丰满的灰阶,才是画面高级和漂亮的基本盘;再次参考电影机
否则嘛,干嘛不买个好点的手机,手...
像苹果手机动态范围很差么?我甚至觉得比很多相机还好,而且苹果15PRO的RAW格式视频动态范围也很牛。但是细节解析力真的就差了一大截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6.903
主题: 73
帖子: 6412
注册: 2017年11月
cmbit 发表于 2024-01-12 08:55
怎么讲能覆盖拍摄需求这个东西呢?对于拍摄需求的发展来说,动态范围的需求是近乎无限的,自然是越高越好;
我们人眼能够分辨的灰阶可能只有8档,顶多10档,能达到10档就够了吗?事实上显然不是的,更宽的动态可以提供更大的后期空间,前期也可以减少对布景,灯光...
除非专业用户,对于很多业余用户来说,宽容度并不是很重要,反而高感表现更加重要。像普通用户家里拍娃什么的,高感挺重要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泡菜
泡网分: 1.079
主题: 13
帖子: 1049
注册: 2021年9月
melfes 发表于 2024-01-12 00:48
动态范围在电影机上也不见得是首要的,能覆盖拍摄需求就够了,剩下来的还是导演的口味和习惯
大炮4k120p打鸟的话也不是手机能满足的,虽然有这样需求的人也不会多
A9III的传感器到底如何满不满足索尼的需求到时候看Venice会不会更新6k模块就知道了

怎么讲能覆盖拍摄需求这个东西呢?对于拍摄需求的发展来说,动态范围的需求是近乎无限的,自然是越高越好;
我们人眼能够分辨的灰阶可能只有8档,顶多10档,能达到10档就够了吗?事实上显然不是的,更宽的动态可以提供更大的后期空间,前期也可以减少对布景,灯光的要求,减少其他辅助装置,适应更多更狭窄艰难的拍摄环境,甚至可以更容易给制作者一个想要的场景,所以道理很简单,基本上电影机的动态范围就是按照远超导演的预期来设计的,这样才能保证创作者不被设备性能限制,这样的设备才是好设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1.079
主题: 13
帖子: 1049
注册: 2021年9月
melfes 发表于 2024-01-12 00:39
专业方向上很多东西并不是你通过常理能解释的,你既然知道自己不是专业的就应该听听劝去看下文献,索兰经已经是把现代传感器的基本结构说得很通俗易懂了,你先搞懂了再来指点江山也不迟。
我提到几个数值完全就是按照基本的定义的推理,你觉得不对那估计是你对基本定义...

我说了不想装大尾巴狼,索兰经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看名字我也不想知道;我也翻过一些sony的文章和专利,我不认为这些东西看不懂;
相位填充这里,第一性原理很简单的从2个方面你这说法就不对,第一数据不能凭空产生,如果只是标注那么最后对应点位到底结果应该是什么?必须有东西,而且必须要能尽可能合理;第二,在一些行业用cmos或者专业化拍摄cmos里,厂商普遍会选择sony的货架式产品,毕竟很多小方向并没有那么多开发预算来定制cmos,而结果是他们都选择了无相位对焦的版本;道理很简单,无相位版本不用考虑画质损失的问题,主要是不需要计算填充处理那些坏点,也能保证数据的准确;纵观这些厂商的产品线里,根本就没有带相位对焦的cmos存在;还是举个例子,天文相机里,全画幅机型现在常见的只有imx455和imx410,的反差对焦版;
也就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可以检验到,你的很多观点站不住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cmbit 发表于 2024-01-12 00:01
这只是一个方面,回头看看真正受到赞誉的视频机或者电影机;宽广的动态范围才是核心诉求,分辨率则不是
动态范围差的传感器,显然并不适合视频;速度快可以有特定用途,但是丰满的灰阶,才是画面高级和漂亮的基本盘;再次参考电影机
否则嘛,干嘛不买个好点的手机,手...

动态范围在电影机上也不见得是首要的,能覆盖拍摄需求就够了,剩下来的还是导演的口味和习惯

大炮4k120p打鸟的话也不是手机能满足的,虽然有这样需求的人也不会多

A9III的传感器到底如何满不满足索尼的需求到时候看Venice会不会更新6k模块就知道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奥地利
泡菜
泡网分: 18.448
主题: 26
帖子: 8631
注册: 2009年2月
cmbit 发表于 2024-01-11 17:09
我不想去谈深入的技术,很多人都知道大概的科普知识,我不是专业人士,我也不想装大尾巴狼;但是很显然的是对于自然科学,有些基础是大家都更容易明白的,我只想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做的也是横向和纵向对比;虽然过程上可能不够透明,但是结果的方向性的还是挺自信的
而...

专业方向上很多东西并不是你通过常理能解释的,你既然知道自己不是专业的就应该听听劝去看下文献,索兰经已经是把现代传感器的基本结构说得很通俗易懂了,你先搞懂了再来指点江山也不迟。

我提到几个数值完全就是按照基本的定义的推理,你觉得不对那估计是你对基本定义的理解有错。

相位点的缺陷不需要数据填充,直接在raw的描述文件里标注好就行了,软件读取处可视化后会自动填补,其实埋这么多点不成像对于计算信噪比还有优势的。

侧面对比也得有理论基础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dpr的对比工具很多时候会因为软件版本导致输出的jpg饱和度更高,从而致使视觉上感觉红绿噪音更高,A7rV和A6700的高感噪点都因为这样看起来比前代机型还差。

你可以看看提亮工具下 A9III的1/400s和A9II/A7III/R3的1/320s在灰度卡上的表现,A9III在进光量少了0.32EV下的表现比A9II和R3还好一点,R3明显看得出降噪后导致的对比度丢失,这点和GU的视频测试的结果很类似。
melfes 编辑于 2024-01-12 00:4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奥地利
泡菜
泡网分: 1.079
主题: 13
帖子: 1049
注册: 2021年9月
弄个马甲上来 发表于 2024-01-11 20:41
A7M4视频规格远不如A93的,4K 60还裁切。

这只是一个方面,回头看看真正受到赞誉的视频机或者电影机;宽广的动态范围才是核心诉求,分辨率则不是
动态范围差的传感器,显然并不适合视频;速度快可以有特定用途,但是丰满的灰阶,才是画面高级和漂亮的基本盘;再次参考电影机
否则嘛,干嘛不买个好点的手机,手机可都是堆栈式的读出很快,也有支持4k高帧率的,还轻又小;问题不就是因为手机像素尺寸过小,fwc低,动态范围小,灰阶窄,后期空间有限,画面高级不起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重庆
回复主题: DPR发布A93画质测试结果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