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大家讨论下威廉-埃格斯顿和《※※的森林》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963 回帖:76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4.925
主题: 26
帖子: 3521
注册: 2017年4月
长恨歌 发表于 2024-11-04 09:32
威廉.埃格尔斯顿的摄影理念对个人影响非常大,有种顿悟的感觉。
但不建议直接上手读威廉的作品,最好先去读哈利.格鲁亚特、恩斯特.哈斯、弗雷德.赫尔佐格、索尔.雷特的彩色街拍摄影作品,再回过头去读威廉的作品。
威廉.埃格尔斯顿的《※※森林》并没有引入国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5.007
主题: 1
帖子: 622
注册: 2020年8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850
艾格尔斯顿的彩色照片工艺是彩色染印法,色彩保持时间长,颜色鲜艳,细节丰富。批评艾格尔斯顿的人多了去了,包括著名的大师级人物,说他不会拍照片就把天花板染成红色的,但对他的声誉不造成任何影响,他的作品价格现在都是第一梯队的,肖尔都比不了他。请楼下各位高朋的批评再狠一点也行,或者把自己照片鲜明“风格”比喻成艾格尔斯顿的“风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224
主题: 20
帖子: 24741
注册: 2008年8月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RM3
LIO-AN00
摄影小三 发表于 2024-11-03 23:26
所以,必须是“前所未有”,才有意义才有价值。
网上搜了一下他的作品,首先人家的摄影手艺是很棒的,个人觉得摄影人首先是手艺人,手艺过硬才能再说创作,我连手艺都不过关,就不瞎议论了
zyz1993 编辑于 2024-11-04 11:4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224
主题: 20
帖子: 24741
注册: 2008年8月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RM3
LIO-AN00
摄影小三 发表于 2024-11-04 00:31
事实上,您的片子跟威廉-埃格尔斯顿相比,可能显得过于“专业”了,没威廉-埃格尔斯顿那么“平民化”、“业余化”,所以,看起来可能很多方面很刻意,反而不“逼格”了,毕加索说:“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hah...
我拍可不专业,纯糖水,还是在拍好糖水的路上艰难地探索中,威廉-埃格尔斯顿的这个片子我们业余爱好者叫 花絮,就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224
主题: 20
帖子: 24741
注册: 2008年8月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RM3
LIO-AN00
眼镜 发表于 2024-11-03 23:18
哈哈,秀才遇上兵了

这就是无知者无畏,有本书叫%%%%%%%%%,用美人给大师们下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3
主题: 21
帖子: 7920
注册: 2005年12月
威廉.埃格尔斯顿的摄影理念对个人影响非常大,有种顿悟的感觉。
但不建议直接上手读威廉的作品,最好先去读哈利.格鲁亚特、恩斯特.哈斯、弗雷德·赫尔佐格、索尔.雷特的彩色街拍摄影作品,再回过头去读威廉的作品。
威廉.埃格尔斯顿的《※※森林》并没有引入国内,国内只有一本《导读》照片不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4.925
主题: 26
帖子: 3521
注册: 2017年4月
zyz1993 发表于 2024-11-03 20:39
摄影小三老师又有新题目了,一会仔细学习了解一下,关于威廉-埃格尔斯顿听说过,但一点也不了解也不知道他拍了些啥,只看了上面两张图片,就是瞎议论一下,就看这两张老美女、小美女,如果是我拍的,那肯定就是糖水一张,这种照片拍的太多了,只不过是威廉-埃...

事实上,您的片子跟威廉-埃格尔斯顿相比,可能显得过于“专业”了,没威廉-埃格尔斯顿那么“平民化”、“业余化”,所以,看起来可能很多方面很刻意,反而不“逼格”了,毕加索说:“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将照片拍的很“专业”太容易了,每年摄影系放出来的学生,每个都十分“专业”。

我也一样,从“专业”角度讲,中规中纪啥都有,唯独“逼格”没有,还是糖水片一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4.925
主题: 26
帖子: 3521
注册: 2017年4月
下午收到最十一月的《大众摄影》,吃完晚饭不做事将其看完,发现赵迎新的专栏文章《理想视觉化表达的多元机遇》里面也用到了“※※”两个字。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4.925
主题: 26
帖子: 3521
注册: 2017年4月
zyz1993 发表于 2024-11-03 20:39
摄影小三老师又有新题目了,一会仔细学习了解一下,关于威廉-埃格尔斯顿听说过,但一点也不了解也不知道他拍了些啥,只看了上面两张图片,就是瞎议论一下,就看这两张老美女、小美女,如果是我拍的,那肯定就是糖水一张,这种照片拍的太多了,只不过是威廉-埃...

所以,必须是“前所未有”,才有意义才有价值。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4.925
主题: 26
帖子: 3521
注册: 2017年4月
眼镜 发表于 2024-11-03 12:04
感谢摄影小三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摄影美学课,让我们业余摄影人认识到自己摄影基础、理论上的差距和不足,引导我们跨入摄影艺术独有的魅力世界

哈哈,没有上课,没那本事,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下而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泡菜
泡网分: 4.925
主题: 26
帖子: 3521
注册: 2017年4月
不好意思,有用词不当,“酷逼”应为“逼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646
主题: 95
帖子: 2128
注册: 2000年10月
zyz1993 发表于 2024-11-03 20:39
摄影小三老师又有新题目了,一会仔细学习了解一下,关于威廉-埃格尔斯顿听说过,但一点也不了解也不知道他拍了些啥,只看了上面两张图片,就是瞎议论一下,就看这两张老美女、小美女,如果是我拍的,那肯定就是糖水一张,这种照片拍的太多了,只不过是威廉-埃...

哈哈,秀才遇上兵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224
主题: 20
帖子: 24741
注册: 2008年8月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RM3
LIO-AN00
摄影小三老师又有新题目了,一会仔细学习了解一下,关于威廉-埃格尔斯顿听说过,但一点也不了解也不知道他拍了些啥,只看了上面两张图片,就是瞎议论一下,就看这两张老美女、小美女,如果是我拍的,那肯定就是糖水一张,这种照片拍的太多了,只不过是威廉-埃格尔斯顿拍的那就叫“艺术”,,所以大家对我的观点给与批判一下,,,
zyz1993 编辑于 2024-11-03 20:4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北京
泡菜
泡网分: 5.007
主题: 1
帖子: 622
注册: 2020年8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850
我们摄影爱好者以及所谓的摄影家都喜欢在外在的形式上学得像(例如大片大风光,记实大眼晴),只要过得了这一关,参赛得奖后速成大师,功成名就。但艾格尔斯顿的照片在外在形式上学得越像,就越显得假,就越显得可笑,客观上成为反讽模仿者的一面镜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江苏省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646
主题: 95
帖子: 2128
注册: 2000年10月
感谢摄影小三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摄影美学课,让我们业余摄影人认识到自己摄影基础、理论上的差距和不足,引导我们跨入摄影艺术独有的魅力世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泡菜
泡网分: 4.925
主题: 26
帖子: 3521
注册: 2017年4月
清明上河44老师在另贴谈到威廉-埃格尔斯顿《※※的森林》,希望跟大家讨论探讨,故我开个新贴,抛砖引玉先讲两句,请各位老师跟上,一起讨论讨论,下文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当然这仅仅是皮毛级别的见解,观点也不够成熟,有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指出,不吝赐教,也请各位老师对威廉-埃格斯顿的真知灼见,敞开谈一谈,让大家学习学习

关于威廉-埃格斯顿《※※的森林》,一看题目一定对“※※”两字就产生疑问。我们对”※※“两字感到不理解,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威廉-埃格斯顿作品的也是※※两字,在一定程度上这两字还是打开理解威廉-埃格斯顿作品风格的一把钥匙。

威廉-埃格斯顿的创作背景处在罗伯特-弗兰克与威廉-克莱茵之后的所谓“新时代“,他的创作风格同样受到同时代那些大师的影响,特别是罗伯特-弗兰克、盖瑞-维诺格兰德、李-弗莱德兰德等人的影响,所以,了解这几位大师的创作风格也有助于了解威廉-埃格斯顿。

而对这个“新时代“的具有深远影响的是约翰-萨考斯基,他策展的”当代摄影师:向着社会的风景“、”新纪实“、”新地形学:人为改变的风景“、”威廉-埃格斯顿的照片“这四个展览对后来摄影师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要了解同时代摄影师的作品,需要了解这四个影展的作品风格,约翰-萨考斯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时代“的形成和摄影史篇章。

”当代摄影师:向着社会的风景“、”新地形学:人为改变的风景“改变了自“自然主义”和“直接摄影”时期摄影师把镜头仅仅对准乡村优雅、宁静的景色和后来安塞尔-亚当斯的大美风光的取向,转而为拍摄题材的日常化以及观看视角个人化,消解了决定性瞬间的快拍美学与对宏大叙事和永恒不朽的追求。对威廉-埃格斯顿的画面构成影响最大的是李-弗莱德兰德,李-弗莱德兰德让城市中的各种景象出现很多各种各样的竖线条,例如电线杆、路灯杆、路边树木、大大小小的门框等等,把画面分割成”碎片化“,处理独特的画面结构复杂、多义、难懂。史蒂芬-肖尔的《不寻常之地》就受到很深的影响。

威廉-埃格斯顿的作品,主要的就三部分,一是画面构成,二是色彩,三是人文意义。而威廉-埃格斯顿的作品风格被约翰-萨考斯基看中,才会有了”威廉-埃格尔斯顿的照片“这个影响很大的展览,才会有”彩色摄影之父“的衔头,而这也是理解威廉-埃格斯顿作品的一个重面方面。

第一个问题,画面构成方面,威廉-埃格斯顿深受李-弗莱德兰德、盖瑞-维诺格兰德等人的影响,所以,他把镜头对准了日常化的题材,同时,画面与李-弗莱德兰德一样,“电线杆、路灯杆、路边树木、大大小小的门框等等,把画面分割成一条条”碎片“,画面结构复杂、多义、难懂“,而他的”个人化的观看“,其实就是他个人对这些普通物品的审美感受,这也是我们学习摄影史上一众大师的焦点,而不是照样画葫芦去拍摄。简单讲,就是要善于在平常的生活场景中发现美,美无处不在。那么,什么是威廉-埃格斯顿的审美?其实他仅仅是在这些日常场景中发现包含着的各种几何美和秩序美(包括色彩的秩序)的画面,那么,是不是也太简单了?是的,就这么简单,他就仅仅将这些具有艺术审美的元素放在画面而己,我们看不懂是因为我们想的太复杂,自以为图片背后总藏着什么玄机,当然,埃格尔斯顿对这些构成的审美能力是很强的,所以,他的作品看上去会有一种“酷逼”的感受。史蒂芬-肖尔的十字加油站也是如此,表现的不过是一种复杂场景中隐含的几何美和秩序美,而这正是我们日常生活审美中最基础的审美感受,谁把家里整理的井井有条,他的秩序审美就一定很强。讲到秩序美,我们立马会想到体操方队,其实,几何美和秩序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第二个问题,色彩方面,其实威廉-埃格斯顿并非是第一个探索把色彩用在严肃摄影题材上的,第一位在严肃摄影题材上应用的是厄恩斯特-哈斯,但厄恩斯特-哈斯却没有被称之为”彩色摄影之父“,这是因为约翰-萨考斯基认为威廉-埃格斯顿”※※“的拍摄风格更具有深远意义,摄影不能是贵族的专利,不能仅仅用来表现宏大叙事和永恒不朽的东西,而是要将其日常化、平民化。威廉-埃格斯顿以”快拍+彩色“的方式,展示了色彩作为艺术手段的可能性,威廉-埃格斯顿以其”平民化“”业余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感受,这是摄影史上的一个节点,“前所未有”才是威廉-埃格斯顿的意义。我们讲艺术要为大众服务,怎么服务?可能东西方的理念是不同的。威廉-埃格斯顿的”※※“,其实我们可以理解为艺术自由、万物平等、生活中处处有美的意思。这对于威廉-埃格斯顿为什么要拍这些看上去很普通的场景,而不跋涉千里去新疆西藏爬雪山过草地上坝上,就容易理解了。对于威廉-埃格斯顿的色彩运用,稍有读过色彩学的,都很容易看懂,不外就三原色三补色各种相衬的和谐关系、对比关系,基本上就是绘画色彩美学的应用范筹,只是在画面上比较强调、突出这种色彩关系和审美感受,以及挖掘出日常生活中饱含着的这种艺术审美元素的画面,我们现在还这样拍可能会被认为“幼雅”,而在当时,是可以让看惯黑白影调的摄影界眼前一亮的。当然,威廉-埃格斯顿对色彩的应用是炉火纯青的,在色彩秩序方面,他跟史蒂芬-肖尔也有一些相近之处。

这听上去是不是太简单了,看威廉-埃格斯顿作品就仅仅是看日常生活场景中含有几何美、秩序美、色彩美学等等这些所谓艺术审美元素?是的,我觉得就这么简单,威廉-埃格斯顿所看到的,不是场景中物体自身的美,而是抽象的艺术审美,但这是更具有文化意义的审美,雪山草原坝上,那些是自然美,没有文化意义,艺术、文化是人类文明,具有更深刻的思想意义。像农夫山泉般当“大自然的搬运工”,同样是没有文化意义的。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艺术主要用来表现自然美景、鱼虫鸟兽供人欣赏,所以,摄影传入中国后,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用来拍风光,而在相当长的阶段忽视了“社会的风景“、”人为改变的风景“。自然美是造物的造化,就摆在那,摄影师”搬运“回来可以当商品卖,但没有文化价值,人类创造的艺术文明才具有文化价值。而约翰-萨考斯基很早就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当他看到威廉-埃格斯顿这些看上去很”业余“的作品时,就决定为其策展,成就了威廉-埃格斯顿”彩色摄影之父“。史蒂芬-肖尔在北京的讲座这样讲道(大意):“现在大家看这些作品的色彩可能觉得没有什么,但我所处的是一个黑白摄影作为主流的时代。。。。。。”这句“大家觉得没有什么”,这是我上面所讲的,新彩色运动不外就色彩学在摄影上的运用,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发现有序的符合色彩学规律的画面,这样拍出来就具有欣赏性了,可以去PK主流的黑白摄影了。摄影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积累,教育也如此普及,当代艺术都已经在探索更深层的东西了,所以这些东西就变成了基础知识,所以“大家觉得没有什么”了,我们再这么去拍就没人会说好看,但在摄影史上,这是一个重要节点,所以,我们不能光看画面符不符合现代人审美,轻易去否定这些作品的重要性。

第三个问题,人文精神方面。在《美国人》《纽约》之后,出现了以”个人化“观察和表达个人感受为基础的新的纪实形式,纪实作品不再完全以促进“社会变革“为目的的”社会性纪实“。同时,当代作品越来越多以”多义性“的面孔出现,让观众个人的认知参与到作品的传递和理解之中,不同的观众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威廉-埃格斯顿记录了他愿意所看的一面,展示了当时的社会景况,他的作品基本上不以”人文关怀“为取向,更多是以他的方式对日常生活的一种表达与展示。威廉-埃格尔斯顿的很多作品同样具有”多义性“。

大卫-坎帕尼说道:摄影的※※活在那些对摄影的意义感兴趣的人的脑海中,而摄影的意义仍然是当代的。所以,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摄影史,摄影史只是让我们对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摄影艺术如何成为独立艺术门类、摄影审美的变迁等问题了然于胸,学※※师们的作品不是为了依照画葫芦,而是要学习他们突破创作的方式。最好的例子,史蒂芬-肖尔讲他受沃尔-埃文斯的影响,其实很多作品有李-弗莱德兰德的影子,他画面上的所谓构成,很多来自这两个人,而所谓新彩色摄影也传承于绘画上的色彩学,现在看来,用肖尔的话“大家觉得没有什么”,他在人文作品上客观冷静的表现手法,其实“新客观主义”就开始了,但史蒂芬-肖尔仍然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拍出了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这么多前辈的作品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能不能像史蒂芬-肖尔那样走出自己的路呢?还是仍然以糖水片的标准来衡量一切作品的水平?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威廉-埃格尔斯顿的这幅作品中,美女衣服的彩色图案、沙发坐垫花朵、背后的植物,三个元素构成色彩上和谐的呼应、对比关系,美女的衣服色彩在三者中最为突出,用现在的话讲突显了主体。白色钢架沙发、白色方格围栏形成另一个元素,阳光照射在背后的植物上,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沙发的灰尘和地上的落叶,显示这是一个长期没有打理的角落。美女坐姿优雅,手里夹着一支香烟,若有所思,像是在回忆着什么。这个画面具有很强的故事感,让我们年轻时读过的外国小说的各种关于家族的故事情节瞬间翻上脑海,这是一个没落的贵族吗?还是丧夫独住的一位老人?还是我们想多了,她只是闲来在院子里坐一下而己,总之,观众的阅历是什么,可能读到的都不一样。我觉得就这样而已,威廉-埃格斯顿拍这张片子所用到的技术手段跟我们现在学到的没有更高明的地方,但照片是具有艺术性和多义性的,而且这个情景我们可能也不会去拍,因为一时看不到图像的视觉价值,但现在跟着这样去拍,也没有什么用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美女穿着花印连衣裙,在温暧的阳光下,躺在草地上,她的左手拿着一部照相机,提示她是一个现代人。这幅照片仍然具有多义性,她为什么要这么躺着?她只是玩累了躺一下吗?睡着了吗?她是一个摆拍的模特吗?威廉-埃格斯顿想告诉我们什么?她是大地之子,身上长着幸福之花,她来自大地?她躺在大地之上,体验着与大地连为一体的感觉?威廉-埃格斯顿想说她最后是要回归大地的?这张照片画面简洁、干净,所用的摄影手段没什么好说的,学过摄影的都懂,就是这样。不过既然是彩色摄影之父,我们还讲一下色彩,裙上的绿叶、红花,与绿草、枯草相为呼应,使画面和谐统一,也让人联想到“大地之子”和“回归大地”这样一个概念。这当然是一张很“酷逼”的日常片子,现在的话我们很多人都会拍,或者类似的,但能不能拍出这种“酷逼”的氛围感呢?

最后还是那句话,有错误请批评指正,不足方面请各位老师继续讨论,这仅仅是抛砖引玉!
摄影小三 编辑于 2024-11-03 00:59
相关标签: 联想 视角 背景 层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广东省
回复主题: 大家讨论下威廉-埃格斯顿和《※※的森林》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