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D23讨论区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77176 回帖:1003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1.268
主题: 20
帖子: 1253
注册: 2013年9月
雨刮器 发表于 2017-10-30 18:11
狗屁三  D23

高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461
主题: 168
帖子: 2821
注册: 2004年5月
老鸵鸟 发表于 2017-10-31 04:24
四婶这话,实在是不妥。

“有志者”讲得就有欠缺。玩明白的人多了,不见得都玩药。

“老药师”不过是说,你可能在这方面知识多一点或者经历多一点。没别的意思。

现在你也自认为是个“师”级人物,到处指点,也不管别人爱听不爱听。其实如此,反倒失了大师范儿。有点儿“自大”。

比如亚当斯,不过是做好自己的事,没听说多少指摘别人。
“门可罗雀”这样的话,不宜在这个帖子里说,毕竟有不小的浏览量,持续这么多年受人关注。

你我也算相识多年,听老哥一句劝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洪七公把打狗棍用到了极致,照样所向披靡。所以我赞同用一个配方,摸索出它的规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8.192
主题: 84
帖子: 6281
注册: 2002年5月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10-30 15:23
干湿板子,这些年不是一点没发展。比如广东的如来粉丝老哥就狠下功夫琢磨干板卤剂制造。湿板卤剂,上海那边也有不少改进。也研究探讨的很深。
别看是业余爱好者,有志者谁都没闲着。当然也有脑袋进步飞快的。比如那个96同学。踏踏实实的一步一步走过来。
玩嘛,尽量玩明白些不更好嘛?时间长不代表认知正确,技术高超。如今年轻人比老辈们手艺好的有的是。
俺还真不是啥药师。也不会配药上网卖。俺本质是个电工。
俺的药其实也很简单。勾兑类110.
手法师或者叫技法师,俺倒是有点像。
这个D23的贴,看回帖数就知道咋回事了。门可罗雀。再看看无忌的各个专项药贴的回帖数。没的比。
04年的老帖了,那时候俺都没进无忌。。。
想改进的,追着俺问破砂锅。
不想改的,说破大天也听不进去。
就这么地吧。


四婶这话,实在是不妥。

“有志者”讲得就有欠缺。玩明白的人多了,不见得都玩药。

“老药师”不过是说,你可能在这方面知识多一点或者经历多一点。没别的意思。

现在你也自认为是个“师”级人物,到处指点,也不管别人爱听不爱听。其实如此,反倒失了大师范儿。有点儿“自大”。

比如亚当斯,不过是做好自己的事,没听说多少指摘别人。
“门可罗雀”这样的话,不宜在这个帖子里说,毕竟有不小的浏览量,持续这么多年受人关注。

你我也算相识多年,听老哥一句劝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2.785
主题: 21
帖子: 16816
注册: 2006年1月
全是D23加狗屁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2.785
主题: 21
帖子: 16816
注册: 2006年1月
狗屁三  D23

本帖最后由 雨刮器 于 2017-10-30 18:17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2.785
主题: 21
帖子: 16816
注册: 2006年1月
狗屁三  D23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2.785
主题: 21
帖子: 16816
注册: 2006年1月
骑士45FA  富士龙125/5.6镜头 狗屁三胶卷  D-23冲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1.779
主题: 33
帖子: 27881
注册: 2007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老鸵鸟 发表于 2017-10-30 14:41
无忌各路高人很多。比如修理各种偏门相机镜头的,比如这位四婶儿,他是老药师。多数还是喜欢玩玩片子。我这一味药用了十几年。想改也难。

各玩各的,自得其乐。要讲推陈出新,那些玩老机器的,干版湿版的,那设备比我的机器老好几十年,咋就没人说?因为那是传统

要向经典致敬的。
干湿板子,这些年不是一点没发展。比如广东的如来粉丝老哥就狠下功夫琢磨干板卤剂制造。湿板卤剂,上海那边也有不少改进。也研究探讨的很深。
别看是业余爱好者,有志者谁都没闲着。当然也有脑袋进步飞快的。比如那个96同学。踏踏实实的一步一步走过来。
玩嘛,尽量玩明白些不更好嘛?时间长不代表认知正确,技术高超。如今年轻人比老辈们手艺好的有的是。
俺还真不是啥药师。也不会配药上网卖。俺本质是个电工。
俺的药其实也很简单。勾兑类110.
手法师或者叫技法师,俺倒是有点像。
这个D23的贴,看回帖数就知道咋回事了。门可罗雀。再看看无忌的各个专项药贴的回帖数。没的比。
04年的老帖了,那时候俺都没进无忌。。。
想改进的,追着俺问破砂锅。
不想改的,说破大天也听不进去。
就这么地吧。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7-10-30 15:3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8.192
主题: 84
帖子: 6281
注册: 2002年5月
老鸵鸟 发表于 2017-10-30 14:41
无忌各路高人很多。比如修理各种偏门相机镜头的,比如这位四婶儿,他是老药师。多数还是喜欢玩玩片子。我这一味药用了十几年。想改也难。

各玩各的,自得其乐。要讲推陈出新,那些玩老机器的,干版湿版的,那设备比我的机器老好几十年,咋就没人说?因为那是传统

要向经典致敬的。


首贴里,“鸵鸟999”就是我以前的网名。看看几年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8.192
主题: 84
帖子: 6281
注册: 2002年5月
天生倔驴 发表于 2017-10-30 07:26
他这人太自信。


无忌各路高人很多。比如修理各种偏门相机镜头的,比如这位四婶儿,他是老药师。多数还是喜欢玩玩片子。我这一味药用了十几年。想改也难。

各玩各的,自得其乐。要讲推陈出新,那些玩老机器的,干版湿版的,那设备比我的机器老好几十年,咋就没人说?因为那是传统

要向经典致敬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836
主题: 323
帖子: 4028
注册: 2009年3月
老鸵鸟 发表于 2017-10-10 19:23
四婶这话欠斟酌了。


他这人太自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836
主题: 323
帖子: 4028
注册: 2009年3月
不再咆啸 发表于 2011-5-17 17:58
夏天了气温很高 D23用起来还是很愉快地 GP3 D23 25摄氏度冲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836
主题: 323
帖子: 4028
注册: 2009年3月

重新认识D-23

(美)B.施沃尔伯     齐志英 译   原载《国际摄影 81.1》

  D—23是一种老式软调显影液。米吐尔对曝光不足的卤化银作用较大,使阴影部分的密度迅速增加而对强光部分则密度增加很慢。结果得到的底片反差很低,这就是为什么米吐尔几乎总是和高反差的对苯二酚配在一起使之成为正常反差的显影液。即使大大延长显影时间以弥补曝光不足,D-23也不会使强光部份显得过厚。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的话,我们就可以断定,使用任何其它的药液都会比D-23糟得多。
  虽然从A.博吉希(A Bogisch)和F.哈奥福(F Hauff)在一※※一年发现米吐尔以来,已经有了许多不加促进剂和抑制剂的米吐尔——亚硫酸盐显影液,但直到一九四五年柯达配制的D-23显影液才问世。它的配方是:
  米吐尔(或衣仑)     7.5克
  亚硫酸钠:      100克
  加水到,       1升
  美国《大众摄影》执行编辑E.迈耶斯(Ed Meyers)在他的罗彻斯特理工学院学生时代记下了一份粗糙但尚能用的D-23配方:在一加仑的水里放一盎司的衣仑和一磅的亚硫酸盐。对显影剂来说数量是正好的。但用的亚硫酸盐比原配方所要求的多百分之二十。
  调配D-23显影液,首先要有半升大约摄氏50度(华氏125度)的热水。米吐尔易溶于水,但不易溶于亚硫酸钠溶液。这就是说要先溶解米吐尔。不过在未溶解米吐尔之前,要从事先量好的100克亚硫酸盐中拿出一撮放到热水中去,这是一个很好的预防措施。这“一撮”可以少到半茶匙,也可以是4—5克。
  这个做法,虽然使米吐尔的溶解缓慢一些,但最终配制出的药液较为清沏而不那么黄,所以,这是值得的。
  在可能的情况下,都要用无水亚硫酸钠,这是一种象细盐一样的粉末。在亚硫酸钠晶体里,每个亚硫酸盐分子有七个水分子,正好使晶体的重量加倍。这样,100克的无水粉末就相当于200克的含水晶体。
  D-23的作用是对D-76提供一种折衷办法,主要是侧重于它的软调性质。除了使用大尺寸胶片的人外(他们的照片放大倍数很小,实际上看不见什么颗粒度),大多数摄影者是把D-23作为解决高反差,或是作为扩大曝光宽容度的手段,而不是作为一种“自己喜爱”的显影液。
  D-23并不是弱性显影液。每升D-23含有7.5克米吐尔,比D-76所含的米吐尔和对苯二酚的总量还要多,而米吐尔又是一种较强的显影剂。此外D-23所含的亚硫酸盐的份量大,在实际作用中,它比这个形容词所能表达的意义要复杂得多。这是D-23潜力所在的另一面。
  在显影液中,亚硫酸钠有三个作用,如果使用大剂量(如每升100克),还会使它具有第四个作用。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显影剂,防止氧化,同时防止显影过程中氧化副产物的产生。现在谈谈它的第三和第四个作用:亚硫酸钠既是银溶剂,又是卤化银溶剂。
  银溶剂的作用(在D-23以及包括D-76的许多其它微粒显影液中,亚硫酸盐的浓度为10%)是消除影像上已显影的金属银。在化学显影过程中,通过物理显影作用,相当大的一部份已溶解的金属又重复盖在影象上。这种复盖的银对底片的总密度影响不大,但对各个颗粒团的清晰轮廓却有很大的模糊作用,使之产生斑点效应或假微粒效应。
  浓度较高的亚硫酸钠的另一个性质,即对卤化银(未显影的盐)的溶解,则更有意义,因为它实际上起着提高乳剂有效感光度的作用。过程是这样的:亚硫酸盐剥去了溴化银颗粒的部份外表层,使显影剂能更好的渗透到已曝光的银盐之中。
  沃尔特.约翰逊的试验,每升含有100克亚硫酸盐的D—23用来显影3—X和HP—5肯定能得到400ASA的感光度。用的显影时间是6.5分钟(顺便提一句,我们发现,当前所有ASA 100/125中速黑白胶片,在D-23中显影5分钟到6分钟,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正常曝光效果,温度为20℃,不论任何方式的搅拌都可)。
  除此而外,延长D-23的显影时间,能使光圈缩小1级或1.3级,把3-X或HP-5感光度提高到800或1000。在这种情况下,对D-23显影时间起决定作用的是原景物上的反差。在典型的现场光线情况下拍摄的画面,显影十分钟是最保险的,有时可以延长到十二分钟,强光部分仍不致过厚。
  利用显影过程中所产生的澳化物来抑制强光部分在搅拌间歇期间密度的增长,就可以使所有的胶片显影液都能起一定程度的补偿作用。较弱、较稀的显影液,其补偿作用要比其它显影液强,因为这样的显影液力量较弱,因而更易于抑制强光部分密度的形成。D—23是一个真正的补偿显影液吗?我应该明确回答:“不!”
  在D—23显影液里,每升有7.5克米吐尔和10%的亚硫酸盐,搅拌的影响减低了,其补偿作用有多大,可想而知。安塞尔.亚当斯(AnseI  Adams)曾把D-23称之为“半补偿”显影液,我想这或许是对的。
  另一方面,你可以用稀释的方法把D—23复制成一种真正的补偿显影液。稀释比例是一份D—23加三份水。在这种稀释状态下,每升药液只有不到2克的米吐尔和25克的亚硫酸盐。这种补偿将使整个底片的反差显著降低,展现出许多原来看不见的强光部分的细节,但它不会使影象清晰度和颗粒结构有很大的改进。D-23米吐尔——亚硫酸盐配方,是不能与清晰度高的微粒显影液相比的。
  D—23的特点是色调阶长,层次丰富,以及允许显影过度,不致使强光部分过厚而无法印制。D—23的另一特点是曝光宽容度大,当你的胶卷既有曝光不足又有曝光过度的画面时,D—23能使你根据曝光不足的画面显影,而又不会严重损坏曝光过度的画面。
  对专业摄影者来说,D—23是用来对付高反差景物的技术手段之一。对初学摄影者来说,D—23几乎是最简单最易掌握的一个配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836
主题: 323
帖子: 4028
注册: 2009年3月
老鸵鸟 发表于 2012-10-25 23:10
我的D-23,在这半年当中,已经冲了不少的胶卷,估计药效差不多了。婶婶属于玩暗房的老江湖,对药水上瘾,咱们不可以和他比。
这个药水我很喜欢用,尤其是多曝少冲的时候,时间上好掌握,另外,对温度作调整也好操作。特别是保存时间长,对咱们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玩家,很合适。
我的药水,一次配两升,黑色伸缩瓶存放在卫生间,在我家已经是最安全的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836
主题: 323
帖子: 4028
注册: 2009年3月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10-10 19:39
话要说到位。响鼓要重捶。好听不好听自己琢磨。几十年了还回不过梦来。怎么会有进步。
你好我好大家好。拍啥黑白胶片啊。数码黑白不是已经占了半边帖子了嘛。还活在30年前的水平和认知。这么配做胶片党呢。
当初阿斗耍大压缩质疑亚当斯的时候,怎么一人干一无忌的。还记得吗?


艺术家和匠人的区别就在于,匠人只把眼睛盯在技术上,艺术讲究个性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836
主题: 323
帖子: 4028
注册: 2009年3月
老鸵鸟 发表于 2017-10-10 19:23
四婶这话欠斟酌了。


此人“好为人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357
主题: 7
帖子: 1809
注册: 2007年2月
黑白張 发表于 2017-10-10 18:46
用过D23原液冲吗?
我迷冲洗的时候,100米一卷,下楼在上楼,开冲,其他的不用说了,你也别问了,如果有片子,发上来瞧瞧,我观摩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357
主题: 7
帖子: 1809
注册: 2007年2月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10-10 18:54
劝你趁早别用。有那个功夫配E76去。俺刚把那个无底放大同学熏陶培训出来。现在抱着E76不撒嘴了哈。
颗粒比D76还细至少一个级别。反差,高光都很不错。
说d23颗粒细的,都算是井底之蛙,黑白烧饼。
黑白药里,比它颗粒细的多了。
严格讲,对苯二胺的玩意颗粒细。这个全楼恐怕都不知道。
俺要说是C41的主药。你们估计还有个耳闻。
大师点拨一句,人生就有乐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1.779
主题: 33
帖子: 27881
注册: 2007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老鸵鸟 发表于 2017-10-10 19:23
四婶这话欠斟酌了。
话要说到位。响鼓要重捶。好听不好听自己琢磨。几十年了还回不过梦来。怎么会有进步。
你好我好大家好。拍啥黑白胶片啊。数码黑白不是已经占了半边帖子了嘛。还活在30年前的水平和认知。这么配做胶片党呢。
当初阿斗耍大压缩质疑亚当斯的时候,怎么一人干一无忌的。还记得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8.192
主题: 84
帖子: 6281
注册: 2002年5月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10-10 18:54
劝你趁早别用。有那个功夫配E76去。俺刚把那个无底放大同学熏陶培训出来。现在抱着E76不撒嘴了哈。
颗粒比D76还细至少一个级别。反差,高光都很不错。
说d23颗粒细的,都算是井底之蛙,黑白烧饼。
黑白药里,比它颗粒细的多了。
严格讲,对苯二胺的玩意颗粒细。这个全楼恐怕都不知道。
俺要说是C41的主药。你们估计还有个耳闻。

四婶这话欠斟酌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1.779
主题: 33
帖子: 27881
注册: 2007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影像之迷 发表于 2017-10-10 10:29
用完这瓶,准备试试4shen的30g食盐配方,颗粒估计能好点
劝你趁早别用。有那个功夫配E76去。俺刚把那个无底放大同学熏陶培训出来。现在抱着E76不撒嘴了哈。
颗粒比D76还细至少一个级别。反差,高光都很不错。
说d23颗粒细的,都算是井底之蛙,黑白烧饼。
黑白药里,比它颗粒细的多了。
严格讲,对苯二胺的玩意颗粒细。这个全楼恐怕都不知道。
俺要说是C41的主药。你们估计还有个耳闻。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7-10-10 18:5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04
主题: 1
帖子: 5528
注册: 2009年9月
影像之迷 发表于 2017-10-10 02:29
用完这瓶,准备试试4shen的30g食盐配方,颗粒估计能好点...


用过D23原液冲吗?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ad iOS10.3.3 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357
主题: 7
帖子: 1809
注册: 2007年2月
天生倔驴 发表于 2017-10-10 10:01
颗粒很明显。

用完这瓶,准备试试4shen的30g食盐配方,颗粒估计能好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357
主题: 7
帖子: 1809
注册: 2007年2月
天生倔驴 发表于 2017-10-10 10:01
颗粒很明显。

明显就明显吧,没颗粒我就玩数码或者RVP去了,135小邮票还能咋样,除非ARCOS 100,尊重事实,让胶卷和药水呈现应该有的样子,否则就是玩盆景了哈。。。。。这才是颗粒明显的FOMA RETROPAN320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836
主题: 323
帖子: 4028
注册: 2009年3月
影像之迷 发表于 2017-10-10 00:44
ILFORD PAN100   D-23 1+1  13分半
八羽怪 44M-6
....................


颗粒很明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357
主题: 7
帖子: 1809
注册: 2007年2月
我觉得这个挺软的,D76 1+1,KENTMERE 100
FM2+Leica R28 2.8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357
主题: 7
帖子: 1809
注册: 2007年2月
另外,我不觉得D23是很软的调调,反差照样不错,相对于胶卷本身特性的影响小很多。
上一张坑爹的乐凯航空卷 D76 1+1的片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357
主题: 7
帖子: 1809
注册: 2007年2月
黑白張 发表于 2010-6-5 08:37
用水1:1稀释D-23可以得到一种稍软些并且稍锐些的显影液,大概增加1倍的时间。

用1+1就是因为你说的这个,第一卷我就是用原液,用追击法测片头,结果时间也是18分,非常厚,第二卷1+1,估计15分,还是厚,第三卷1+1,我也不追击了,直接看片头黑的程度,和以前D76充分显影的黑度对比差不多就行,13分半就这么来的,其实颗粒我不太在意,我只是想确定D23充分显影的时间,我喜欢确定性的东西,不喜欢“多一点,少一点”的东西,多要多多少,少要少多少,我觉得既然相机的测光是量化的,胶卷的感光性能是量化的,而且是精细化工的产物,到了显影这没道理不量化。
需要更正的是D-23 1+1不能增加1倍时间,ilford pan100 D76 1+1在digitaltruth上公布的时间是10分钟,我测的D23 1+1时间是13分30秒,
另外我露天片子的曝光一贯都是太阳底下测灰卡,所以我需要的就是充分显影的时间,片子出来的层次和反差就不会差到哪去。
来一张“黑中有黑”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357
主题: 7
帖子: 1809
注册: 2007年2月
ILFORD PAN100   D-23 1+1  13分半
八羽怪 44M-6
....................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357
主题: 7
帖子: 1809
注册: 2007年2月
ILFORD PAN100   D-23 1+1  13分半
八羽怪 44M-6
。。。。。。。。。。。。。。。。。。。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D23讨论区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