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4/3的春天到了[转贴自STEVENMD]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33806 回帖:486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20
帖子: 1167
注册: 2001年12月
有个很好的比喻.
厂家和产品的关系就象丈母娘和LP的关系,娶LP和丈母娘没有太大的关系,丈母娘发达了,不会给你,你LP挂了,儿子就没有娘.在娶还得米.丈母娘不会白送你个小姨子.
娶了丈母娘另说-----------------------
------------------------------------------------
-------------------------------------------------
那都是你的了.
你到是有多大的能耐啊?
---------------------------------------------------
都是玩个入门机,把自己整的象个N.C.O的掌门一样,还有的连个入门机都没有,就指点将山.胸有百万不是空有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441
主题: 25
帖子: 3880
注册: 2004年3月
无忌里很多人容不得别人夸自己不认可的品牌啊~非得一脚踩死才过瘾~有那功夫自己好好玩好自己手里的器材不是更好?

或者真正在用过别人夸的器材之后,发现致命的缺点后,再用事实和道理来驳斥的别人无法分辨才算有意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6.42
主题: 35
帖子: 1294
注册: 2001年3月
ZT奥林巴斯全球亏损 亏118亿日元滑下第一位置

  巨亏118亿日元之后

  5月9日,日本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奥林巴斯)发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04年度财报,财报称,公司当期运营利润同比锐减了63.2%,为232亿日元(约合2.17亿美元),全年净亏损118亿日元(约合1.12亿美元),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包括数码相机在内的映像业务出现高达239亿日元(约合2.2亿美元)的巨大亏损。

  奥林巴斯社长菊川在给本报的公文中指出,公司的映像业务遇到了很大挫折,数码相机出现整体价格下滑,而公司的新产品在推出时机上又比竞争对手晚了一个月左右,致盈利情况受到严重影响。

  奥林巴斯总裁Tsuyoshi Kikukawa也称,奥林巴斯的问题主要在于“产品开发的错误”和“没有跟上市场潮流”,但“基本商业架构上不足”也是原因之一,这是指奥林巴斯数码相机业务结构存在问题——尽管有多年先进的光学技术积累,但奥林巴斯数码相机一直局限于消费级产品领域。

  对于奥林巴斯数码推陈出新跟不上业界步伐,数码相机代理商优佰特董事长张峰深有体会:“虽然目前奥林巴斯仍然是紧随佳能、索尼和柯达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数码相机制造商,但是近一两年它的新产品发布总是慢一拍,产品也比较单一,所以降价对奥林巴斯的冲击尤其大。”

  “奥林巴斯的失误主要出在2004年。”张峰说。他认为,每一代产品的更新换代都是一次小型洗牌过程,2004年是数码元年,在这一年,数码厂商轮番进行了疯狂的价格战、广告战及新产品战,“无论在哪一轮战术上,奥林巴斯都未能占得先机”。

  张峰介绍,价格战上,奥林巴斯的渠道成本使其售价一直居高不下,在市场主流的400万像素的机型中,奥林巴斯与索尼同列价格最高者之列,但奥林巴斯的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号召力显然不如后者,在价格竞争最激烈的低端产品市场,奥林巴斯也受到多方面的挤压;广告战上,奥林巴斯相机斥巨资请韩国影星做广告,但是品牌诉求不明确,推出的新产品过于特立独行,没有鲜明的特征;奥林巴斯在推出“μ”系列获得相当热烈的市场反应后,未能及时推出有竞争力的后续产品,整个2004年几乎没有主流的新品。

  但是2004年并不是奥林巴斯数码相机的第一个挫折年,早在2002年初的2001财年结算说明会上,菊川就称,尽管截至2001财年奥林巴斯已连续8年实现增收,当年更创造了盈利的最高纪录,但数码相机业务却出现了高达110亿日元(约合1.02亿美元)的营业亏损。菊川当时下令,奥林巴斯今后将通过在中国生产数码相机来实现该部门的盈利(那之前,奥林巴斯设在中国深圳及广州番禺的工厂主要生产传统相机等产品)。

  那一次,菊川坚定地把奥林巴斯的命运押在了中国。

  从老大位置陨落

  2005年第一季度,中国数码相机市场出货量达到82.5万台,同比增长66.7%,很显然,除了拥有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之外,中国还有着日益增长的庞大市场需求,而早在四年前,奥林巴斯就看到了这一点。

  2001年,奥林巴斯宣布新的经营战略,其中之一即是要以中国为基地生产数码相机。

  随即,该公司投资3000万美元成立奥林巴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并相继设立了北京、上海及广州客户服务中心,这在业内是个创举;同一年,奥林巴斯又率先取得了数码相机在华的内销权。

  2002年春,奥林巴斯的在华生产基地开始生产数码相机;4月份,其亚太区总部迁至深圳;5月份,奥林巴斯宣布再投资4500万美元,将中国工厂打造为其高级相机和数码相机的全球生产基地,并宣布将其1/3的数码相机转移到中国工厂生产。

  现在,奥林巴斯位于深圳的工厂已成为该公司的制造基地。据奥林巴斯公关部人士介绍,奥林巴斯的数码相机目前均在深圳和番禺工厂制造,两个工厂产能总和已达到月产约20万部的规模。

  2001年,奥林巴斯依靠μ系列相机实现了全球销量超过2000万台的辉煌业绩,在中国成功地取代富士站在了“民用相机全国销量第一”的位置。但随后,奥林巴斯迅速被索尼和佳能赶超。

  行内有句俗话,“数码相机无法经典。”事实上,奥林巴斯是全球最早生产数码相机的厂商之一,几年前?它也曾坐过数码相机老大的位置,但索尼和佳能这两家巨头在2002年及2003年开始发力,迅速超过了它。

  根据研究机构水木清华今年4月份发布的《2004-2005年数码相机市场和产业研究报告》,2002年,索尼的数码相机出货量是560万台,奥林巴斯和富士紧随其后,都为460万台;到了2003年,格局已经发生变化,索尼与众对手迅速拉开差距,出货量达到1000万台,佳能迅猛崛起,升到860万台,奥林巴斯位居老三,为740万台;2004年,佳能、索尼、奥林巴斯的出货量分别是1400万台、1350万台、950万台。

  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价格成为各厂商抢占市场份额最为尖锐的利器。2003年4月,索尼宣布其主推的F717型产品价格下调千元,拉开了数码相机价格大战的序幕,佳能及其它数码相机厂商纷纷被卷入这场不见硝烟的大战,奥林巴斯也不例外。

  经过一年半的鏖战,奥林巴斯数码相机业务于2004年下半年再次出现利润下滑,其2004年9月份发布的中期联合结算指出,该公司实现纯利润67亿日元(约合0.6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了56.7%,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即是含数码相机在内的映像业务发生巨额亏损。

  张峰称,相比2004年,2005年数码相机厂商的日子将更加难过,他把这一年定义为“各路※※混战年”,因为目前包括HP、DELL等在内的许多PC制造厂商也都在推出自有品牌的数码相机,“数码战争只会愈演愈烈”。

  记者了解到,奥林巴斯还将于明年3月前关闭其在日本国内的三家生产数码相机零部件工厂中的两家。这对把大部分相机放在中国生产的奥林巴斯而言,意味着巨大的缩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20
帖子: 1167
注册: 2001年12月
帖个好文,找了一个月啊
------------------------------------------------------------------------
文字论坛 > 数码单反相机  Email此页给朋友  打印预览

主题:转帖一篇好文:Nikon D70的文化内涵:改写人类照相机理念        主题内检索    收藏
songyangtopsong
泡菜
帖数:242-0
图数:0/0-0
字数:18K-0K
注册:2005年04月  Nikon D70的文化内涵:改写人类照相机理念 (作者:老记泡菜)

D70自2004年春面市以来,受到很大社会关注,尤其引起摄影人的热议、热评。我原本不想参加这种讨论,可是看到一些失误的评论和某些失当的流行理念已为社会广泛接受,不忍“老夫聊发少年狂”,写下此文。
时下人们一般倾向性的共识是:Canon EOS 300D是第一部万元以下的数码单反机,具有突破性意义,而Nikon D70只是重新定义万元以下数码单反机的新概念,这些理念在TIPA 2004-2005颁奖中进一步得到了确认和强化:授予EOS 300D“突破性特别奖”,授予EOS MkⅡ“最佳专业用DSLR”,却只授予D70“最佳入门级DSLR”!
本人认为上述见解和做法是失误的(很抱歉!本人不得不斗胆批评世界著名的TIPA)。我认为应授予Nikong D70“600万像素级最佳专业DSLR奖”,因为该机在数码相机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史无前例地颠覆了传统相机的分类标准,空前地改写了数码相机的理念!理由如下——
第一. Nikon D70是第一部将600万像素级做到极致的专业DSLR,写出
600万像素级壮丽史诗
固然,现在面市的600万像素级单反机已有几个品牌,但是相比较,D70胜出已自有公论。
目前与D70同档次、差不多价格水平的其他品牌只有Canon EOS 300D,而300D存在一些明显缺陷,从部分使用者的网上评论亦可窥见一斑:
Canon EOS 300D开机速度慢,须3秒钟;存储读写速度慢;没有专业摄影极其需要的点测光,曝光补偿只有+/-2.0EV,这些性能均很业余;连拍速度可2.5张/秒,最多4张的连拍,对于现场抓拍的新闻摄影或纪实摄影虽较前有进步,但仍尚有欠缺;有网友抱怨说“用EOS 300D时,竟然在全手动曝光模式下无法使用人工智能伺服对焦,无法使用35区域自动测光,那也是挺可笑的。”可见该机显然定位于“业余级”,而处于相同价位上的D70却位于“专业”。
即使与比D70贵出很多的EOS 10 D相比,10 D也不如D70 更显“专业”,很多使用10D者屡屡抱怨“没有点测光”,“开机速度太慢,容易错过时机”等,总之欠缺专业性。
在当前600万像数级DSLR中,无容置疑Nikon D70独占鳌头!
N公司煞费苦心,使尽看家本领,将现行很多最高级技术都运用上来了,打造出600万像素级的最高专业水平:
(1) 高水准的测光系统,移植Nikon F80 Nikon Multi-CAM900测光、自动对焦
模块, 可谓站在当今优秀测光系统最高端,《D70摄影指南》上表明:“3D彩色矩阵/彩色矩阵,测光是采用了1005像素RGB传感器来执行的,其基于来自画面所有区域的信息的变化来设定曝光。当画面被当明亮(白或黄)或黑暗(黑或暗绿)色彩所占据时,这种方法的效果特别突出,这时其结果接近于人眼看到的效果。”笔者通过4个月来拍摄7000张照片的实践也证实了这点,说明了D70的色彩效果甚佳,白平衡准确。
(2) 最专业的快门速度,D70达到了所有品牌的胶片高级专业SLR都拥有的、而其
任何其他品牌600万像素级DSLR均无的1/8000的高速度。虽然1/8000的高速度使用概率并不很高,但这却标志着D70已达到了最高专业水准。
(3) 最快的开机速度和最强的连续拍摄能力(与同像数级别的所有品牌相比),0.2
秒的最快开机速度几乎就与传统单反机没有什么区别,众多摄影人士早就有口碑: “D70是同级别中最快的。”而且,D70很好解决了记者最头痛的存储和读卡均慢的问题,Nikon新型动态缓存技术更快的图像处理、加快了的存储卡的访问写入速度,用JPEG精细格式中L档(最大档)可连拍九张(每张2.9MB)、用RAW格式可连拍四张(每张5MB),这就完全满足了摄影记者现场快速抓拍的速度问题,而且“即拍即显”性能卓越,每一张拍摄完后后背显示屏即刻便显示图像,以供查看。 使用D70的连拍功能可以每秒3张的速度连续拍摄144张,但我没试过,从实践来看已没必要使用了,但它作为一种高级功能表现出D70的强大的专业性。
D70既可单独也可同时存储JPEG格式和RAW无损压缩格式,而且即使只存储RAW一种格式,也可事后通过Nikon 专用软件Nikon View 6.2.1再复制出一套JPEG格式,而且每张JPEG格式容量竟达到5-8MB(12bit)!而且独有的三种色彩模式拍摄可供选择,这便给后期处理留下了很大空间。这就表现出很突出的专业性!
(4)最齐全的测光模式和最齐全的曝光模式,它三种测光方式齐全:3D彩色矩阵测光、
※※区域为8mm的※※重点测光以及直径为2.3mm、为画面1/100的点测光。Nikon所有中档相机(包括胶片机和数码机)都有点测光,如F80,体现出胸怀宽广之大家风范。尤其值得指出的是,D70在P、A、S、M各种状态下均可使用上述三种测光模式,表现得很专业。这点就已独占鳌头了。
D70有P、A、S、M四种曝光模式,还具有+/—5.0EV曝光补偿,可以1/3或1/2档来调节,这是一个很强的专业性能,也是胜出Canon 10D、300D的一个方面。
(5)最齐全和最优化的色彩空间,D70具有Ⅰa(SRGB)、Adobe RGB、Ⅲa(sRGB)三种色彩模式,表现得十分专业。D70独有的第三种色彩模式为风光片等留下了广阔空间,有如反转片效果。而在Canon EOS 10D、EOS 300D中仅有前两种色彩模式,显然不如D70“专业”。
(6)最佳的外置闪光系统,D70支持高达1/500s的闪光灯同步速度,这个速度是目前所有帘幕SLR相机中指标最高的。新推出的SB-800闪光灯系CLS闪光系统(称作创造性照明系统),i-TTL模式确实比以前闪光灯大有进步,我使用的体会是由过去TTL的“硬光”
变成了“软光”,可以依据现场光线随时调整,达到光线柔和、均衡的效果,使得画面自然、真实,避免了过去TTL的近处光强、远处光弱的缺陷。
(7)超强的图像质量,D70装备新一代610万有效像素DX标准的CCD图像传感器,
可使相机镜头获得最优化表现,最高成像分辨率为3008×2000。D70装备先进的系统数字大规模集成电路有效提高拍摄效果,使得画质色彩更为生动和干净,最优化自动白平衡,自动色调和色彩控制,使得画面细节丰富、层次感强,而且长时间曝光时自动启动降噪功能,获得更为真实的色彩效果,即使采用ISO1600拍摄噪点也极小,降噪能力也很强大,图像质量高,效果令人满意(不少实拍测试已证实),这是Nikon的一大强项,特别是配合使用Nikkor镜头,分辨率高,色彩还原真实,层次丰富,表现力强,画质优秀。近来我将用D70拍摄的数码文件放大到40寸,图像质量竟然比放大到6寸时没经过调整的效果更好,画面细腻,清晰度高,色彩还原正常,层次感好。这确实是使人难以是置信的,然而确是活生生的现实!
我感到D70的唯一缺点就是欠曝,设计者可能出于宁愿欠曝也不过曝以保证优秀画质的初衷,但这个问题只需在曝光补偿中设置+0.3便迎刃而解了,根本不算什么问题。
可见,D70不仅满足了新闻摄影的专业需要,做现场抓拍、人物抓拍很为适宜,而且对于做平面设计、非特大幅面(48寸以下)广告和风光摄影、婚纱摄影等已经够用。
由于Nikon D70做到了600万像数级单反机的极致,正是其他品牌无法匹敌的,也就创造了D70的专业辉煌!这也就在600万像素级上书写出DSLR的壮丽史诗。

第二. D70文化内涵的突破性意义:改写了人类照相机理念
众所周知,胶片相机是有级别的,是分档次的,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不同的销售价格,这是很合理的,也很科学的。胶片机的高低档次主要取决于影响其拍摄成像效果的性能,而并不影响其最终放大尺寸,于是以快门为主导的一系列性能参数指标就成了胶片机的主要参数指标,如Nikon单反机分为F5、F100、F80 、F70等,Canon同样如此,从EOS1v、EOS3、EOS30、EEOS33、OS300等,如果仔细分析一下,这些专业级、准专业级、中等级、初级相机的档次主要分类标准就是快门速度,1/8000、1/4000、1/2000、1/1000这四个快门速度可谓“分水岭”矣!因为只有快门速度高才能抓拍瞬间,而且在1/8000的高快门速度的“率领”下其他参数指标也随之走高,甚至连机身也由塑料箱变成了金属块,可用于各种复杂条件,这就是摄影人孜孜以求的“专业”。
数码机与胶片机最本质的区别在哪里?当然,成像方式、存储方式、后期处理等多方面
的明显区别是众所周知的,但这只是手段与结构等形式上的区别。
我认为相机之间最本质的区别不仅仅体现在相机本身,更重要的是由于相机不同性能、特点而导致的图像质量和图像尺寸这两个最重要方面。因为图像质量依附于其图像尺寸大小(这就是135机与120中幅机、大幅机最本质的区别),其主要区别表现就在:胶片机的共同特点是只要能拍摄下来的最终尺寸大小都一样(因受到135胶片的统一限制),而数码机的共同特点是所见都能拍摄下来而最终尺寸大小却大不一样(因受到像素的分别限制)。往往摄影人只限于考虑图像质量,而平面设计师首先考虑的就是图像尺寸,再考虑依附于图像尺寸的图像质量。这也就是说,图像质量=f(图像尺寸),它们是函数关系,图像尺寸是自变量。
然而,摄影师的“尺寸”概念较差,单纯考虑图像质量甚至忽视图像尺寸的倾向性习惯有待改进。最典型的例子是《大众摄影》2004年第八期用12个彩页庞大篇幅来推介120中幅机,分别介绍了哈苏645、富士645、Contax645、Pentax645、Mamiya645、勃朗尼卡645等中幅机,然而只谈其机器结构、性能、特点等,除富士645一篇中顺便提及“用激光数码输出设备将照片放大到1.25m×1m,雾凇树枝根根清晰可见”,其他均没有提及图像尺寸!我感到十分困惑:这些花费巨资、手拿645的大师们怎么对图像质量与图像尺寸的关系如此淡漠?他们在津津乐道中所展示出来的图片均为2-3寸的小照片!不知如果放大到4m×3m时效果如何?
可见如果人们还习惯于以胶片机的档次划分标准来看待数码机,这显然就不合适了!因为数码机的成像效果与放大尺寸密切关联,比如用300-400万像素级相机来拍摄,放大到5寸,谁能说成像效果不好、不专业?而如将它放大到16-18寸,其成像效果就惨不忍睹了。如果购置600万、800万、1200万像素级DSLR(包括一套镜头、闪灯等),花费3-5万元,而只作放大到6寸使用,不犹如高射炮打蚊子么?可见,不同放大尺寸决定了使用不同像素级DSLR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必要性。
由于放大尺寸的成像效果取决于以像素为主导的一系列参数指标,于是乎100万象素、200万象素、300万象素、400万象素、500万象素、600万像素、800万象素、1200万像素……就成了衡量数码相机的主要参数,虽然成像效果不完全取决于像素多少(CCD、机内图像处理系统等也起很重要作用),但是依据不同像素级必然有着相对应、相匹配的不同等级的硬件配置、软件功能设置以及其他相关功能,有个“高位高走”、“低位低走”的必然性,难道300万像素级会配置1/8000的快门?而800万、1200万像素级的单反机会配置1/1000的快门么?可见像素就成了决定一个数码相机等级的“主导因素”。
那么是否像素级别最高就越好么?否也!本人冒昧说一句:现在全世界摄影界皆失误在似乎600万像素级DSLR都是“入门级”,似乎只有800万、1200万象素的才是“专业的”,竟连世界著名的TIPA也失误在这里!我真难以理解TIPA的“专业”标准是什么?难道在他们眼中只有每秒8.5张的连拍速度、可放大到2米×2米以上尺寸的才是“专业”的么!然而,为分辨率只有72dot的新闻纸而四处奔波的老记们有必要追求这么高的性能指标么?当然,用巡航※※打蚊子毕竟也是能力和实力的一种表现和象征,然而即使富得淌油的美国佬恐怕也不会提倡如此豪华做派吧!
再说,因为不同像素级拍摄出来的数码文件容量大小不同,其实新闻记者并不怕因为像素低而导致图像质量不好,却很怕像素高、导致容量大、网络传输很慢、甚至无法传输的问题。因为现时最低像素级也是200万了,也足够报纸印刷之用!600万象素,对于16开本的彩色印刷杂志也已足够,即使做精美印刷的平面设计,300 dot的分辨率和3008×2000的像素尺寸有谁说过不够的!还是那一句老话:只有适用的才是最好的。
用Nikon D70JPEG精细格式拍摄,每张达2.9MB左右,如用RAW格式则为5MB左右,如使用RAW格式转换成JPEG格式也是每张容量5-8MB(12bit),放大到40寸也成像效果甚佳,如果转换为TIFF格式则为每张18MB(8bit)、35MB(16bit)!而现行10MB宽带网的网络传输一般要求最大不要超过1MB!即便日后新一代宽带网诞生,传输不成问题了,报纸、杂志图片印刷甚至做平面设计有必要使用超过600万像素的DSLR么?!
所以,在数码时代应重新划定专业标准。我认为,应以最终放大尺寸为主导性参数来确定其“专业性”(当然与之相匹配的快门速度、存储速度也很重要),可大体上分为:
新闻专业级DSLR:可放大到40寸以下。600万像素级DSLR,可满足新闻摄影、人像摄影、纪实摄影和平面设计等专业需要。
广告专业级DSLR:可放大到40寸以上,800万像素级或大于其的DSLR。
当然,老记们也是有多方面考虑的,辛辛苦苦拍摄来的照片不但要为当前所在报纸服务,也要考虑今后的个人画册、摄影展等,无疑这也是正确的。所以,尽管200万象素就能满足报纸印刷的要求,但我还是坚持新闻记者和纪实摄影者选择600万象素DSLR最为适宜,以便于图片的“多用性”。实践证实,Nikon D70就是当前最理想的选择。
我之所以坚持认为TIPA乃至全世界摄影人目前对数码相机的分类是失误的,将Nikon D70定位于“入门级”更是对摄影界尤其是对年轻人的误导,道理就在此。我主张应根据在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以最终可放大的最大尺寸,以及对不同放大尺寸的需求来重新定义适用于各种不同领域的数码相机“专业性”。
为什么中国新闻记者总是这般喜欢追求越高像素级DSLR?总是那般热衷于更高档次的DSLR?这与※※新闻单位的财政体制密切相关,因为所有器材都是“公家”投资、“公家”购买,有钱不花不是呆子么!俗话说“别人挣钱自己花,不心痛”,大有“不花白不花”之少爷风范,而且相互攀比,愈演愈烈!摄影老记们总喜欢挎着长枪短炮,招摇过市,以显示身份和实力,可见国人之德性尚需改善矣!呜呼也哉!这确系※※行政事业性单位不讲控制成本、可随意花钱的财政体制所造成的,也表明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流毒”至今!我看到一些西方、日本摄影家的获奖作品竟是用廉价的Minolta X700拍摄的,不免惊讶不已、感慨不已!
所以,我认为:600万像数级单反机作为新闻摄影、纪实摄影和一般平面设计是最适宜的,而Nikon D70就是这个领域内目前最专业的!
为什么说Nikon D70改写了人类照相机理念?我虽然从未与Nikon公司或代理商谋面,也无任何往来,并不了解他们制造D70的设计思想,但从这部机器本身来看,透现出D70文化内涵的突破性意义:厂家意在每一像素级别的DSLR上都做到极致,以当时最新技术、最高配置来武装每个像素级单反机,创造出每个像素级的专业机,D70结束600万像素级作为“入门级”的旧理念,而且D70的诞生也将意味着盲目“像素升级竞赛”的基本终结,树立了不同像素级有着相适应的不同专业用途、也就必然有相适应专业机的新理念。
当D70刚发布信息时,使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甚至有人还怀疑是不是写错了参数,这么高的配置怎么会用到一部平价DSLR上?Nikon也是商家,就不考虑自身商业利益么?否也。我认为,这既是市场竞争的逼迫,更是一种深远的眼力,才使Nikon“狮子搏兔也用全力”,体现出Nikon在经营之道上的扎实和诚恳。其实,只需仔细想想就会明白, 600万像素级DSLR做到了极致,难道就会影响800万、1200万、1800万、2600万像素级DSLR的销售么?!其实,相机像素与汽车吨位具有相似意义,像素是放大照片尺寸的依据,吨位是衡量汽车载重量的标准,难道小轿车做到极至就会影响大卡车的销售么!
我还是那句话:不同像素级有不同的放大尺寸,不同放大尺寸满足不同需求,这也就是说:每个像素级DSLR都有相适应的专业用途,就必然就适应了不同需求的用户群,也必然会产生和培育出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这正是Nikon的聪明过人之处,也恰恰正是Canon没想明白的哦!而Canon则商业味道很浓,C家太精明了,相机档次分明,价格各异,而在中档相机上绝对不会使你满足,总要故意缺少几个重要功能,逼迫你拿出巨资上高档机。而Canon却在所有中档相机中(包括胶片机和数码机)均无点测光! EOS 30V、EOS10D便是明证,EOS 300D就更差了,在M状态下竟不能使用35区SPC测光!这两种机器均呈现出业余水准,也显示出过分追求商业利润、缺乏关怀用户的商人作风。

第三.我使用D70的体会
我从不加入N、C、M、P大战,也从未公开发表过对相机的评论意见(其实各家均有所长,亦有所短)。笔者也算资深报人了,高级职称,虽年过半百之老朽也哉,却亦堪属“老黄牛型”、很认真、很负责之老汉也矣。笔者曾学过八年专业,文理兼科,七十年代曾做过某※※企业电气技术员,八十年代做过某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和写作专业教师,后做过某市党报副总编辑……现兼搞写作、平面设计、摄影,我的所有器材(包括摄影器材、计算机、手提电脑、宽带网、刻录机、扫描仪、打印机、图片打印机等)均为自费。原来长期使用PENTAX Z-1P,配有一套镜头:FA28-105/3.5-4.5,FA50/1.4,FA85/1.4,FA70-200/4.5-5.6,以及FA500FTZ闪灯等,而且还有一套PRNTAX Super A和A 24/2.8,28-80/3.5-4.5,还有一套Minolta X700,Sigma28-80/3.5-4.5,70-200/4.5-5.6。平心而论,我的确很喜欢PENTAX,镜头做得极好(绝对可与N、C甚至德头相媲美!),只可惜135机身欠佳(但120做得相当出色)。在数码兴起的时代,老汉我也算与时俱进之人,亦步亦趋跟随忙,一边做新闻及其新闻摄影,一边写书,一边还搞平面设计,先后自费购买了OLYMPUS Z-2020、C-730,去年又购进SONY F717,虽然对F717比较满意(至今还在使用),一年中拍摄了近万张,但是不可更换镜头数码机的通病是速度太慢,屡屡贻误“战机”!这也就反衬出DSLR的巨大优势和魅力。
我在上DSLR的过程中经过了一年左右时间考虑、比较、选择,2004年4月16日终于自费购进Nikon D70和CFⅡ2GB,而且配置了Nikkor AF50/1.4,AF85/1.8,AF180/2.8,AF-S DX 18-70/3.5-4.5,SIGMA12-24/4.5-5.6,以及SB-800闪光灯。四个月来,我用D70已拍摄了7000张,有的是新闻摄影,有的是省市※※活动的现场摄影,有的是国家※※※的随行拍摄,有的是※※某些调研活动全程活动的随行摄影,有的是外国专家来华活动的随行摄影,有的是企业家的活动摄影,有的是工程项目的商业摄影,有的是为朋友做的友情摄影……凡被拍摄者均很满意我D70拍摄的图像质量,更为惊讶放大到40寸的图像优异质量。
其实开始时连我也很吃惊,D70竟有着如此惊人的放大效果。前不久,笔者将用Nikon D70拍摄的RAW转换为JPG,每张5-8MB(12bit),如转换成TIFF则每张18MB(8bit)和35MB(16bit),在南京市汉口路2号的南京照相器材市场二楼219室的柯彩数码影像图文输出中心放大到1.08米×0.725米(非标40寸),效果很好,分辨率、色彩还原、层次感俱佳,画面细腻度与6寸照片没有区别,客户十分满意。该输出中心的业务人员对我说:“如果用135胶片机来拍的,就达不到这个放大效果了。”
以上如有不妥之处,恳望讨论、交流(笔者不希望论战,我心脏不好,怕吵闹)。笔者马上就要出差去了,匆匆成文,等我回来后将贴几组D70的图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01
主题: 110
帖子: 4905
注册: 2004年9月
楼下 cats有毛病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598
主题: 14
帖子: 261
注册: 2004年4月
看法太极端了,不可思义,原来所谓的发烧友就是这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006
主题: 114
帖子: 2042
注册: 2004年5月
来来来

大家给O家FANS一点面子啊

一起喊啊L

O家神机,神功盖世,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006
主题: 114
帖子: 2042
注册: 2004年5月
众位泡菜,OLYMPUS的功夫,确是胜过了任何门派,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2
帖子: 13
注册: 2005年4月
Anyway, Good!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6.346
主题: 17
帖子: 2651
注册: 2001年11月
> 脸皮就算比城墙拐角还要厚,有几个机身可用?上哪里去蹭?
咱脸皮比较薄,从来不蹭别人的机器用。。
咱也只有两只手,一个机身足够了。  

〉YY不好,会影响身心健康
这个倒是,YY不好,
不论是YY自家的生活多好,能蹭到免费的好东西用,
还是YY别家的生活多悲惨,都是"会影响身心健康"的。。



[Raymond 编辑于 2005-05-21 15:0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924
主题: 53
帖子: 14869
注册: 2004年4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EOS R6
DSC-RX10M4
在有对立情绪下评论作品,就是大师的也会被贬成垃圾。
大家还是评论相机技术吧。
不要钻字眼,了解意思后再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924
主题: 53
帖子: 14869
注册: 2004年4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EOS R6
DSC-RX10M4
承认就是好同志,欢迎BigIS改x归正。
反方有转正的了!
还有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013
主题: 301
帖子: 6067
注册: 2003年10月
俺认错了,你的片太好了,俺的显示器和蜘蛛高攀不上您的片子。用O的主就是专业嘛。

俺的片子很烂,爸妈没给我好的摄影DNA,但我有个优点,俺知道丑。不会乱献。

现在总算是对O的FANS认识更深了。

A FM2是没有反光板预升。
B 片子别人觉得不好是因为别人的显示器烂,自已的最标准。
C O不是要比谁好,是谁比O更烂。

PS,红花那片子高光没有过暴,但只是红得一塌糊涂,花瓣之间没清晰的过渡,根本分不出那片是那片,只看到一堆红色。和色彩管理关系不大。

[BigIS 编辑于 2005-05-21 14:4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924
主题: 53
帖子: 14869
注册: 2004年4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EOS R6
DSC-RX10M4
BigIS
一看你就是胡搅,看看前面你们反方的言语吧,是你们先说E300的不是反光镜预升,用自拍来实现就更谈不上了。
“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去抓拍”和相机有这个功能有必要争论吗?
用蜘蛛算什么,用不好还不如不用。而且蜘蛛只是低档入门的东西,冲门面还不够。
谢谢!抬举我了,我的片比那个烂的多,你到是上个色彩丰富的让我们长见识呀?让那些没校正显示器的人评一下,到时候可别说别人的显示不正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3.229
主题: 139
帖子: 2338
注册: 2003年5月
首先声明,偶啥家都不是,只说明我的观点!
俺目前还不会选择O记,不为别的,就因为系统内可选的东西太多。楼下也列出了一堆镜头,用俺昏花老眼数了一下,如果没错才9个,比CN各自的镜头群来说还差了少许。买了O的机身,无疑是被套牢了,想升级机身,只能买那个E-1了,4/3系统不管将来是否成为汪洋大海,目前仍然还是个小渠沟!
别跟我谈成像质量,那东西是成像器件和算法决定的,即使同一个机身设置不同也会导致成像差异很大。要不就各自找几张图片请列位挑选一下,谁敢说能100%猜中?

这样就会出来两个置疑:
1。O家也会出新的镜头,新的机身,而且不单O记,4/3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还有其他厂商也会出,所以,买O记的没错!
答:为什么我会视现在就有的东西而不顾,非要等未来?不管这个未来是否光明还是黯淡?咱不谈1DS MARKII,就是一个1D就让我哈喇子淌多老长;N的D2X那个好啊,那个毛虫用D2X+400/2。8拍的鸟简直让我窒息,而这些机身镜头都活生生的摆在眼前,我干吗不选现成的而要赌未来?ROADMAP我见的多了,有多少实现的?如果4/3系统也有一系列的足以抗衡CN的机身以及镜头摆在我的面前,管他是不是魔鬼,俺也可以冲动一下来他一套搞搞,可是,东西在哪呢???

2。有人会说:你个小样,你有几个铜板?居然敢提1DS MARKII?把你所有的家当卖了就剩裤衩你也买不起!
答:这话说的客观,一点没错!咱买不起,可咱YY一下行不? 但YY也得有个物质基础不是?1DS MARKII没模过,可1D咱摸过,感觉那个好啊,就想按照我的手形做的似的(严重YY,佳能从来没有考察过俺的手),D2X俺也没摸过,可俺听过D2H的快门的声音,哗~~~的一声就如同行云流水一般,于是心里不免产生那个魔鬼:将来有钱,一定买俩D2X,就像那个轩主一样。咋的,不行啊?!咱有钱! 先买俩XZP,谁让他缺货呢!再来一个AFS 600/F4,看的那个 色而不淫 眼珠子都掉出来了一脸淫像;毛虫屁颠屁颠的根在后头,非要给俺的镜头做一个全牛皮的套子        哎呀哎呀,别推我,让我再睡一会,真烦人。咱不YY,说点实在的,现在不正攒钱呢吗,万一年底发笔奖金不就可以整点啥?(哦,又YY了,SORRY,SORRY)
可我不知道4/3系统的用家都是如何打算的,满足现状没问题,买E300和F828没啥区别,可千万别YY,人家阿Q YY的时候好歹还有个具体的吴妈,你们有什么?难道闭着眼睛凭空想象吗?

YY不好,会影响身心健康,但也有实在的丫,咱没钱买好的,还不能买便宜的?好东西去蹭去不就行了!就像买不起香烟的人还买不起打火机?揣盒火柴也行啊。俺就整个便宜喽嗖CN的镜头和机身,脸皮厚点就往DX身边凑:把您的机机借我摸一下行不?看1DS2能不能推的动俺的EF38-80/3.5~5.6?听说挺那啥的。  唉,我说这位打鸟的大哥,我也想学学打鸟,准备买你这样的一个大炮,但我不知道放在我的FM10上能行不,我用70-300加一个3X镜也能看挺远,就是看啥都费劲,要不你的先让偶试试?脸皮厚点,也有的用。4/3的用家们,脸皮就算比城墙拐角还要厚,有几个机身可用?上哪里去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324
主题: 41
帖子: 1837
注册: 2003年11月
真是无聊. hehe, go to bed to sleep.....hehehaha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924
主题: 53
帖子: 14869
注册: 2004年4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EOS R6
DSC-RX10M4
中国话里防震与防抖的意思是不同的,看懂了再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86
主题: 23
帖子: 2416
注册: 2004年10月
真是无聊

MLU本身能防震,没错。三脚架也能防震,也没错,你可以在说明书上写。

但用在广告上吹嘘什么革命性的东东,那就是误导。

这个我想你是误会了,我从来没见过O的广告里提过这个。不知道你是在哪里见到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776
主题: 23
帖子: 529
注册: 2003年8月
“反光镜预升”和“反光镜预摆”也是相对的哦。
E300在合适的竖拍状况下,不就是“预升”啦?当然,或者是“预降”也说不定阿~~~
CN相机在竖拍时,不好意思,也就成了“反光镜预摆”了。
所以,大家表讥笑O的“反光镜预摆防震”功能。
嘿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013
主题: 301
帖子: 6067
注册: 2003年10月
认真老鼠
泡菜
帖数:414-1
图数:0/0-0
字数:65K-0K
注册:2004年04月

断章取义的大有人在,FM2的也叫反光镜预升?踩O的人别说没有“机器的基本功能和摄影原理的认知”的认知,连起码的色彩管理知识也没有,先校正了你的显示器再说。


FM2不叫反光板预升叫啥? D100预反也要提前1.5秒。 你会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去抓拍?

FM2明明有反光板预升功能,都能被你说没有,O家颠倒黑白的本领倒是不小。

你上的图片烂,是因为我的显示器校正的不好?怎其它的图片就不烂,光你那图片就看得烂?
BTW,俺的屏用蜘蛛校的。不会现在的蜘蛛是奥林巴斯OEM的吧,怎会这么烂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924
主题: 53
帖子: 14869
注册: 2004年4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EOS R6
DSC-RX10M4
吹了有怎样,你也吹点技术含量出来,让C、N也买E300的价呀。当初吹N的话更肉麻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9.58
主题: 24
帖子: 14604
注册: 2004年2月
X3也是CMOS。O家没有防抖和超声波马达,就等SIGMA的HSM和OS了,竞争自然越激烈越好,竞争对咱们总是有利的。4/3就缺SONY了。全幅也没你说得那么惨吧,只要价钱降下来,出中端产品占领市场没问题。关键是价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924
主题: 53
帖子: 14869
注册: 2004年4月
年内主力装备
Canon EOS R6
DSC-RX10M4
断章取义的大有人在,FM2的也叫反光镜预升?踩O的人别说没有“机器的基本功能和摄影原理的认知”的认知,连起码的色彩管理知识也没有,先校正了你的显示器再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013
主题: 301
帖子: 6067
注册: 2003年10月
真是无聊

MLU本身能防震,没错。三脚架也能防震,也没错,你可以在说明书上写。

但用在广告上吹嘘什么革命性的东东,那就是误导。

辟如,X峰推出一新型脚架,有先进的革命性防震功能。 广告说得没错,但其它脚架就没这革命性的防震功能吗?
O吹嘘的防震功能和IS,和美能达的ANTI CCD比,有啥可吹的?

当然,O的文案目的目标都很明确,用来骗菜鸟的。

本县盛产绝世美人,保证五官齐全.

[BigIS 编辑于 2005-05-21 14:0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6.346
主题: 17
帖子: 2651
注册: 2001年11月
> 不要断章取义,人家全文是“Anti-mirror-shock-mode”
仔细看看相机LCD截屏。
“断章取义”?不是我吧?这里“断章取义”可是大有人在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9.485
主题: 62
帖子: 5056
注册: 2002年5月
不要断章取义,人家全文是“Anti-mirror-shock-mode”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6.346
主题: 17
帖子: 2651
注册: 2001年11月
真服了有的人,在DLSR上把反光镜预升叫做"防震"可不是O的首创。看看这个:
http://www_dpreview_com/reviews/nikond100/page9.asp

选项24“anti-shock”,再看看说明这是什麽功能?

184楼,这叫什麽“创新”?这个可比O早了不少时间啊。。
175楼,这次怎样表达你的“实在是满同情他们的哦”?

各位请继续踩。。。 加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013
主题: 301
帖子: 6067
注册: 2003年10月
俺也试着给CN写一回文案:
CN许多镜头用了超声波静音马达,可以防震。

你想啊,声音越大,震动就越大,用了静音马达,肯定防震哈
===========================

CN镜头采用了垂直振荡超声频静音镜头驱动装置,不仅比轴向旋转驱动方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013
主题: 301
帖子: 6067
注册: 2003年10月
O老老实实做几个像CN的50/1.4,50/1.8,85/1.8之类的便宜大光圈头,估计销量马上会上去。
总不能画几个高价大饼来吸引眼球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9.485
主题: 62
帖子: 5056
注册: 2002年5月
俺也试着给CN写一回文案:
CN许多镜头用了超声波静音马达,可以防震。

你想啊,声音越大,震动就越大,用了静音马达,肯定防震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4/3的春天到了[转贴自STEVENMD]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