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数码单反相机用液晶屏幕取景的优势!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3794 回帖:11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10.268
主题: 0
帖子: 159
注册: 2004年9月
无论如何,积极发贴保持论坛的繁荣,楼主动机是好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96.419
主题: 136
帖子: 5852
注册: 2002年7月
内容贡献勋章
花花别着急,每个月都会有那么几天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01
主题: 110
帖子: 4905
注册: 2004年9月
一派胡言!!!

用过DSLR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0
帖子: 89
注册: 2005年11月
简单一个取景方式的改变,看似无阻轻重。

但是她带来的是:

1,相机在拍摄时机械性能的提高——机震和快门“噪音”(在要求极为安静的环境下)的消除;

2,持握相机方式的合理化——不必好似面神经抽搐一样而用“独眼龙”的方式取景了。同时,由于采用可翻转LCD取景器,所以如果采用把相机端握在胸前的方式,这样由于相机离人体中心的距离缩短,因而比用传统方式持握相机的稳定性明显提高。拍摄角度也变得灵活多样,这也方便在没有三角架的时候灵活安置相机实现稳定拍摄,而不用顾及方便“独眼龙”取景;

3,曝光方式实现突破——直观观看曝光或曝光补偿效果,这对于B门拍摄(屏幕慢慢变亮)、红外拍摄或水下拍摄(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能见度的影响)等等“专业”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

4,手动对焦方式的改进——可以利用LCD取景屏幕把视野内的拍摄对象放大数倍(如10倍),细致观看合焦情况,而不必像裂像那样最好选择“线性”的合焦点。

……………………
……………………

有个条件,LCD取景和传统光学取景共存。这样2种方式的优点就可以得到保留,缺点得到消除。

请在此论坛搜索“LCD取景”或“液晶屏幕取景”等关键词,进一步参考相关讨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684
主题: 1
帖子: 470
注册: 2005年11月
原文由 mcv 发表

机位高些或者低些的话OVF取景就很不舒服了,这时候有个可旋转的取景器无疑要方便得多,甚至可以设想取景器可以不一定要固定在机器上,有个可分离的取景器甚至无线的取景器偷拍就更容易啦

反预取好景之后再用是只能如此而不是因为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反预取好景之后再用是只能如此而不是因为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精彩!补充一句:用反光板预升就如瞎猫逮死耗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0
帖子: 89
注册: 2005年11月
在E330推出后,LCD取景的DSLR的话题,最近又热闹了。
估计索尼在今天夏天也会推出这样的单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5
帖子: 214
注册: 2004年6月
54楼正解,E20P。
明年 panasonic 的4/3新机应该是只用EVF。数码时代,反光板是拖了后腿了。当初存在的理由已经越来越无力了。我用过KM A2,EVF明亮巨大,分辨率极高,印象深刻。

反光板和LCD比较

1. 所见即所得   相同(其实是LCD更精确)
2. 弱光取景     优势(LCD可以牺牲速度提高亮度,我的拍照手机有这样的功能)
3. 省电         优势
4. 取景时滞     优势微弱(摄像机可以长时间实时取景)
5. 相机震动     劣势
6. 多角度取景   劣势
7. 安静环境     劣势(有人就是喜欢喀嚓这一声,别忘了,众多小DC都能播放出这个动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8.268
主题: 34
帖子: 1776
注册: 2005年3月
这种帖子屡见不鲜
用过单反的一般不会说这种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4.044
主题: 5
帖子: 3566
注册: 2002年5月
有必要像LZ所说的为了1%的机会而又开又关那个LCD取景器吗?既然利用率这么低,为什么要放在本来已经不便宜的DSLR上面再增加消费者的负担?与其这么复杂、繁琐,还不如把那个1%的机会交给消费类数码更实际。

想用LCD取景的SLR,胶片时代的N1就有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0
帖子: 89
注册: 2005年11月
原文由 ROLLEI 发表

哈哈,楼主的搞笑贴真有意思!我只想问一句,楼主用过单反相机没有?
单反相机取景无法兼顾周围环境,无法更自由有效的抓拍,哈哈,可笑可笑!
同时楼主也可以把液晶显示屏调成白屏,那一定是极为明亮极为明亮的,真搞笑,两个是同一个概念吗?

我不认为这是个随便的话题。
我回答你的问题:我用过单反,而且提出了改进方法。你用过双反吗?
我说的这两点没有说的很明白,我说的传统取景不能兼顾环境是相对于双反说的,双反可以很方便的兼顾环境。
说无法得到极明丽的视野,是说无法超过实际的亮度,在光线比较暗的时候就显得不方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595
主题: 56
帖子: 2891
注册: 2005年10月
原文由 pengbo99999 发表

不错的想法,不过2片CCD成本又是一个问题了,另外副CCD能否和主CCD效果一样或者差不太多,不然所见如所得就无法实现,还有电源池够不够也是问题了。


产品即将上市,到时看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0
帖子: 89
注册: 2005年11月
原文由 咱家是猫 发表

1,是单反的取景方式
2,还是比1少了一个支撑点,同样的机器和镜头配置晃得要比1厉害。不信的话,不用打兔子。借个20D+XBIS两种办法端端看。

结论是:你还是要用单反的方式取景。那么,还要LCD取景做啥?

至于"把机器紧压在头上",自己拿单反试试看就知道了,这个和鼻子软硬没啥关系,不然老外是不是应该配加长的取景器阿,人家鼻子高啊

我会合理的使用液晶取景器的。如果你不用,也是不违反《中国人民※※※宪法》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2
帖子: 240
注册: 2005年10月
原文由 捌戒 发表

2片CCD,主CCD成像,副CCD取景.


不错的想法,不过2片CCD成本又是一个问题了,另外副CCD能否和主CCD效果一样或者差不太多,不然所见如所得就无法实现,还有电源池够不够也是问题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4.098
主题: 8
帖子: 1102
注册: 2002年4月
原文由 夜星空 发表
4,单反取景时需要睁一只眼必一只眼,凑到相机跟前甚至鼻子贴到机器后背上才可以取景,无法像双反相机那样兼顾周围的环境,无法及时处理拍摄对象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也无法更自由更有效的抓拍。

5,光学取景器无法得到极为明亮的视野,而液晶取景器屏幕是可以自由调节亮度的。


哈哈,楼主的搞笑贴真有意思!我只想问一句,楼主用过单反相机没有?
单反相机取景无法兼顾周围环境,无法更自由有效的抓拍,哈哈,可笑可笑!
同时楼主也可以把液晶显示屏调成白屏,那一定是极为明亮极为明亮的,真搞笑,两个是同一个概念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46
主题: 17
帖子: 10557
注册: 2003年4月
单镜头反光取镜器的最大缺点是不能所见所得(并非是指取景范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cv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573
主题: 13
帖子: 2931
注册: 2004年2月
原文由 kenjian 发表

机器放在架上也不会影响光学取景啊.
反预基本都是在取好景之后才用的吧?我就是这样,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

机位高些或者低些的话OVF取景就很不舒服了,这时候有个可旋转的取景器无疑要方便得多,甚至可以设想取景器可以不一定要固定在机器上,有个可分离的取景器甚至无线的取景器偷拍就更容易啦

反预取好景之后再用是只能如此而不是因为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1
主题: 13
帖子: 726
注册: 2003年6月
原文由 mcv 发表

不要忘记相机还有放在架子上的时候,特别是反光镜预升的情况下OVF可是没法用的。

机器放在架上也不会影响光学取景啊.
反预基本都是在取好景之后才用的吧?我就是这样,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cv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573
主题: 13
帖子: 2931
注册: 2004年2月
原文由 咱家是猫 发表
结论是:你还是要用单反的方式取景。那么,还要LCD取景做啥?

不要忘记相机还有放在架子上的时候,特别是反光镜预升的情况下OVF可是没法用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595
主题: 56
帖子: 2891
注册: 2005年10月
原文由 咱家是猫 发表

加上分光系统,从成本和体积讲这个东西比反光板+ 五棱镜好?


好不好呢,06年第2季度看产品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0.574
主题: 31
帖子: 7328
注册: 2005年1月
原文由 夜星空 发表

答案是:不能.
但是解决方法也很简单:1,关掉液晶屏幕用光学取景器取景;或者2:用液晶取景器取景,并用肘部贴靠在身体上,这样能有效增加手持相机的稳定性,按快门的时候要平稳缓慢,按完后不要马上抬起手指,最好能在按快门的时候屏住呼吸.

你的"把机器紧压在头上"的说法不够实际和准确,也许你只是把鼻尖接触相机,但是如果你的鼻子不够硬的话,估计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1,是单反的取景方式
2,还是比1少了一个支撑点,同样的机器和镜头配置晃得要比1厉害。不信的话,不用打兔子。借个20D+XBIS两种办法端端看。

结论是:你还是要用单反的方式取景。那么,还要LCD取景做啥?

至于"把机器紧压在头上",自己拿单反试试看就知道了,这个和鼻子软硬没啥关系,不然老外是不是应该配加长的取景器阿,人家鼻子高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0
帖子: 89
注册: 2005年11月
原文由 kenjian 发表
我把机器紧压在头上还觉得不够稳,把机器平举在面前能稳定吗?


答案是:不能.
但是解决方法也很简单:1,关掉液晶屏幕用光学取景器取景;或者2:用液晶取景器取景,并用肘部贴靠在身体上,这样能有效增加手持相机的稳定性,按快门的时候要平稳缓慢,按完后不要马上抬起手指,最好能在按快门的时候屏住呼吸.

你的"把机器紧压在头上"的说法不够实际和准确,也许你只是把鼻尖接触相机,但是如果你的鼻子不够硬的话,估计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5
帖子: 60
注册: 2005年11月
我坚信,总有一天DSLR会同时提供纯光学取景器和机背液晶屏幕取景的功能!
“所见既所得”的力量太大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1
主题: 13
帖子: 726
注册: 2003年6月
我把机器紧压在头上还觉得不够稳,把机器平举在面前能稳定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93
主题: 36
帖子: 3972
注册: 2004年2月
原文由 新疆毒贩子 发表
我坚信DSLR一定会成为※※,但20至30年后,普通DV的单祯提取也如今天的2号大兔子般好,摄影----这门瞬间的艺术也将走向衰亡,


摄影会走向衰亡,是扯蛋,哈哈  你不理解摄影的真谛。

开始跑题了,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93
主题: 36
帖子: 3972
注册: 2004年2月
  楼主说错了吧,液晶屏才是100%的取景面积。不过可旋转液晶屏的取景之方便是公认的,这点无可置疑。但是现在夜景屏的分辨率和刷新速度决定了目前的这种局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0.574
主题: 31
帖子: 7328
注册: 2005年1月
原文由 捌戒 发表

2片CCD,主CCD成像,副CCD取景.

加上分光系统,从成本和体积讲这个东西比反光板+ 五棱镜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595
主题: 56
帖子: 2891
注册: 2005年10月
原文由 pengbo99999 发表
LZ想法很好,不过有个问题,如果用LCD取景那就意味着CCD/CMOS要一直工作,我们都知道电子元件工作时会发热,CCD/CMOS当然也是电子元件,长时间工作也会发热,而发热会增加噪点,我想这点大家都有共识,单反比消费旗舰成象好这是很大一部分原因。

有色友可能会说数码摄象机也是CCD的,不过摄象机的象素低得多,而且摄象机是动态的多媒体的,我想没有人会让机器静祯然后抱着电视机仔细研究画面的噪点吧。

LZ的想法很有创意,如果能解决噪点的问题那用LCD取景没什么不好的。


2片CCD,主CCD成像,副CCD取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347
主题: 7
帖子: 366
注册: 2005年7月
这个问题早解决了。E20P就是数码单反也可以用LCD取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583
主题: 72
帖子: 3426
注册: 2005年7月
原文由 redeast 发表
其实佳能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了,并早已以推出部分液晶取景的数码单反相机.

液晶取景有光学取景无法实现的优势:所见所得,和数码技术配合使用能极大扩大相机的应用范围.
例如使用B门时,用户可以看着液晶屏里的画面随着曝光时间增加而变亮,并可以随时终止曝光从而轻易获得曝光合适的照片.光学取景器永远无法实现这点.
红外摄影更不用说了,安上红外滤镜后一片漆黑,根本无法设置曝光参数.电子取景就迎刃而解.
随着电子技术提高,电子取景器的分辨率也在便断变高,目前已经有和光学取景器分辨率差不多的电子取景器了(人眼主管感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79.084
主题: 45
帖子: 8140
注册: 2003年5月
优质内容勋章
没水之前,进来弄个工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数码单反相机用液晶屏幕取景的优势!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