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色彩空间真的那么晕吗?请大家来讨论讨论!紧急求解啊!!!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0.575
主题: 67
帖子: 9471
注册: 2002年3月
突然发现,gz12345、M编、walker等DX好象都好久没回答问题了
得,看我运气好坏吧,有明白人该讲两句,小弟拜谢了!您要是看不明白我在问什么,那您先到“扫描仪与图像处理”把置顶的帖子先滤一遍

首先说明图片处理用途:
1:自己看,跟别人在我自己电脑上显被(北京话,东北叫得色,南方叫什么不知道……)
2:上网,主要就是传无忌和一个另一个图片空间啦
3:部分片子送杂志印刷,铜板纸
===============================================================================
第一个问题是:LCD
跟很多同道一样,我用的是LCD,其实是因为公务原因买的笔记本,考虑到显示问题特意买了SONY 的 S系,显卡是ATI 9700,不是没条件买CRT显示器,实在是,买了也没用,有时间处理图片的时候总是在外面而不是在家……
开始学习色彩空间后,我发现我根本没有办法调整GAMMA,后来发现在驱动里有显示器的ICC(Sony LCD_Std_D65),于是我就用这个作为显示器的色彩空间……
上个月,刚刚升级了ATI驱动后,发现显示卡驱动控制里有颜色控制,但是数据离谱的厉害,gamma 1.0!(0.5到3.5) 亮度0(-100到+200),对比度100(0到200),并且,不论按照哪位DX的方式都根本无法调,好象理论不一样是的,调了就是灰的一片……
那么,是不是我就按照Sony LCD_Std_D65用就好了?我拿了一张我修好的照片从我这边看了SRGB图的效果后到我们美工那边的G5上看了,差不多,有一点差距,不大,以我的拙眼反而认为我的显示出来比较好看,哈哈,各位给个意见啊!我要怎么做?或者有什么高人有什么高招能调这样的笔记本LCD??
===============================================================================
?
其次:我实在是搞不清楚要怎么用色彩空间了!CMYK我就先不管了,先说RGB
不管刚才问题一是调了显示器还是没调就Sony LCD_Std_D65凑活了的基础上,我先以Sony LCD_Std_D65为例子继续说明我的问题
另外说明,我的相关处理软件是 PS CS2,浏览软件是ACDSEE 8.0,这个版本已经带了色彩管理功能了

在我的PS CS2里看我的几个主要设备以及几个主要ICC的数据,结果晕的我狂吐血!

显示器:Sony LCD_Std_D65
G2.5 ,w6500,H 0.3127/0.3290,R 0.6235/0.3290,E 0.2700/0.6150,B 0.1776/0.0751

扫描仪:(这个最离谱)EPSON Perfection 4870,我只拿它扫120,而,好象我常用的EPSON SCAN软件是不带色彩管理的!!!搞不清楚机器没在手边,与问题无关先不管了反正要换扫描软件了
G1.48,w5000,H 0.3457/0.3585,R 0.8550/0.1450,E 0.2013/0.7987,B 0.0000/0.0001!!

数码相机:sRGB IEC61966-2.1(K-M α5D,用的是sRGB,不过看了几个DX的帖子,今后应该用Adobe RGB拍才对,不知道为什么这个sRGB IEC61966-2.1的三原色是HDTV??那不是高清晰度电视吗?是我的设置问题吗?)
G2.20,w6500,H 0.3127/0.3290,R 0.6400/0.3300,E 0.3000/0.6000,B 0.1500/0.0600

PS CS2工作空间
Adobe RGB(1998),G2.2,w6500,H 0.3127/0.3290,R 0.6400/0.3000,E 0.2100.0.7100,B 0.1500/0.0600

差别怎么这么大啊!!!!难道我就是因为没有好的色彩管理结果造成了这样的紊乱??

OK,那么我的理解如下
首先,扫描仪我是应该用 EPSON Perfection 4870自定义的ICC还是应该用ProPhotoRGB ,不是说ProPhotoRGB最大么?可以容下正片所有信息?——处理时进PS转换为PS CS2工作空间Adobe RGB(1998)[这里还有个小问题,记得在哪看见Adobe RGB(1998)和Adobe RGB是一样的,但是我从系统读数上看不一样啊?怎么回事?]——处理完后,先存完成版本,再缩小加锐等等为上网做准备的工作——再转化为配置文件,从Adobe RGB(1998)到sRGB,引擎Adobe意图相对比色——存盘为WEB格式,不钩ICC配置文件,质量70以上——OK啦!先后保存的两个版本,一个是Adobe RGB(1998),一个是没有色彩管理的,有的准备留印刷,没有的上网和自己看

其次,数码相机,用Adobe RGB拍摄,因为Adobe RGB比sRGB大很多——用Adobe RGB(1998)进行PS处理,存盘——转化……后面跟前面的扫描一样了

最后,我的ACDSEE 8选择启用色彩空间,默认sRGB Color Space Profile.icm不知道为什么ACDSEE默认是这个,跟刚才PS用的sRGB IEC61966-2.1一样吗?然后选择“有内嵌的用内嵌ICC”,然后再在显示器用ICC里选择Sony LCD_Std_D65……这样就保证了我从ACDSEE里看到的图片跟我的PS里看到的一样,对吗?

===============================================================================

以上是我的全部问题了,我觉得我肯定有什么关键概念理解错了,色彩空间这个东西,没人讲,真是弄不明白,没实战光靠看帖子,我这种基础和智商,实在是难啊,哈哈

恳请明白的DX赐教,不用依次全回答,您知道哪个告诉我哪个就好了,共同进步嘛,哈哈
您要是觉得麻烦就不用解释道理了,直接告诉我要怎么配置就好了,谢谢!
相关标签: K-m Sony Epson 1.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4574 回帖:76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66
注册: 2005年10月
色彩管理为的是保持印前印后一致性。不要某个设备选择Adobe RGB(1998),别的设备又选择sRGB,就是得统一才行。即便应用色彩管理,屏幕和打印出的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只能会非常接近。适合用家打印机输出是Adobe RGB(1998),现在打印机都6色8色了。家里有胶印机的另说,那得CMYK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66
注册: 2005年10月
纯为屏幕观看没必要吧。除非自己为打印,基本保证打印的和显示器看到的一样才进行色彩管理。显示器用自己的ICC或者Adobe RGB(1998),PHOTOSHOP里设置工作空间Adobe RGB(1998),扫描仪设置Adobe RGB(1998),不设置显卡ICC。照片用PHOTOSHOP读入后保持工作空间,勿改变成SRGB,CMYK输出..打印时在“打印预览”设置源空间“文档”,打印空间配置文件选择“打印机色彩管理”(安装打印机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安装打印机的ICC)。

另:很多笔记本LCD没自己的ICC,没地找去。可以用Adobe RGB(1998).

[后街 编辑于 2006-02-09 11:0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jn
泡菜
泡网分: 20.665
主题: 6
帖子: 473
注册: 2005年6月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954
主题: 32
帖子: 4114
注册: 2004年5月
看到许多洗数码照片的在电脑上调试的时候好好的,出片时都有差别,调片时完全靠经验调整,但在专业制印刷版那里就不一样,曾经在那里出过喷绘,调试和出片基本一致或差别可以忽略不计。这可能也和姜兄讲的 色彩空间有关吧!

[gaoyuan 编辑于 2006-02-08 21:3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0.575
主题: 67
帖子: 9471
注册: 2002年3月
没事, UP一下,好象很多精华贴翻上来了,给压下去了,哈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8.777
主题: 30
帖子: 8047
注册: 2005年8月
恩,没白来,多谢楼下的众位DX的慷慨授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0.575
主题: 67
帖子: 9471
注册: 2002年3月
好好学习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05
主题: 1
帖子: 13
注册: 2005年10月
其实在这里的色彩管理的讨论只是一种对色彩的个人理解,说说罢了。说来大家听听也就算了。呵呵,是吧。再说不管用的是500人民币的显示器还是24万人民币的顶级显示器,进行色彩管理都是必要的,可以问问现在如IBM等一些的图形工作站提供的图形图像解决方案中提供被选的顶级EIZO显示器都是配套提供色彩管理设备的。说的就是有些问题可以解决,问题出现在哪里了,色彩管理在国外作为一个产业发展的,相比有其存在且不断发展壮大的道理啊。
我还是想向大家学点东西啊,希望有意的朋友指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1.611
主题: 36
帖子: 3857
注册: 2004年5月
后街说的对,其实色彩管理话题应该是在一个“相当封闭”的小圈子里谈论的东西,前提是,大家的家伙事儿都一样。比如说我用的是EIZO T966,那我就找有966的朋友,我用的是Cinema HD Display,那就跟吃苹果的朋友谈,这样才有意义。很多朋友通过网上贴图的方式讨论色彩问题,实在是有点太......那个了。哈哈,没别的意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1.611
主题: 36
帖子: 3857
注册: 2004年5月
色彩空间一点都不孕,其实就是一个一个标准,看你用哪个了。你提的这个问题其实应该是“色彩管理真的那么孕吗”,回答是,也不孕,就看你有没有钱了。有钱,可以买好一点的显示、输出硬件;更重要的,有钱,可以买好的色彩校正仪器。然后嘛,在好的硬件基础上,(正确)使用好的色彩校正仪器,对你的数码相机、扫描仪、显示器、打印机等,制作出与之匹配的固定标准(也就是神乎其神的色彩管理文件,给你的这个小系统制定一套统一的标准,注意,这里没说“好的”,而是匹配的),这样,大致可以做到80%的“无损运行或转换”,但记住,永远达不到90%,100%那更是胡扯了。

还有一点,如果真的是要求“精确的色彩”,那么在色彩校正工作中,千万不要找摄影师或画家等“色彩大师”来做(即使他们懂这个),而要找“一点艺术感觉特别是艺术色彩感觉都没有”的“工人师傅”来做。这样做出来的文件“最准确”,但是不是“最艺术”,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66
注册: 2005年10月
一台20英寸的EIZO RadiForce R31显示器价格是16万RMB
一台15英寸的AST 528G 显示器是500元RMB。
很多讨论没意义。
要么给大家换成一眼的眼睛,要么换成一样的显示器
唉,路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05
主题: 1
帖子: 13
注册: 2005年10月
因为刚刚进入这个圈子,一点点的认识这个问题,看到听到这样一些东西,发给大家看看。

大家在处理RGB的图像时经常遭遇到一个非常令人讨厌的问题,那就是色彩的准确度问题。RGB 的图像往往会因为搭配的硬件有所不同而出现不一致的结果。所以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在某一操作平台所制作的图像到了另外一台机器上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例如,一张在 PC 上制作出的杰作移到了其他显示器上浏览就变得色彩不正甚至有点褪色的样子;或者,同一张数码照片在一台PC上 显示的效果和另一台PC有很大差别。
在一台电脑的屏幕上,图像不过只是各种颜色像素 (pixel) 的集合而已。有些类型的图像文件即是以一个个的像素来纪录。这种类型的图像就叫做点阵图像。因为并非所有的显示器都是一个样的,常常会因为显示器摆放位置周围的以及亮度的调整值不同而无法一致。但是RGB 各数值与实际屏幕屏幕上所显示的色彩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例如当我们将红色频设置为 200 时,理论上应该就会比红色频设置为 100 时看来明亮 2 倍,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实际影响这种结果的因素,我们称他为gamma。每一台电脑的 gamma 值都不尽相同

那什么是ICC呢?
在以往还没有ICC之前,要使用色彩管理系统进行对色程序,往往需要按照各厂家单一规定来建立各种输入输出装置的特性文件。这种方式的直接转换虽有较好的色彩效果,但却会随输入、输出设备的不同,而有无穷尽的色彩修正、色彩对色方式。但改采X、Y、Z色彩坐标作为参考标准,虽然可以达到DIG(Device Independent Color)的目的,不过由于无统一的格式,就无法套用在各家的色彩设备上。 ICC 建立一个特性档案的连接空间(Profile Connection Space),同时要求各输出、输入装置按统一的设备特性档格式,达到色彩校正和对色的统一(参考流程图)。在ICC格式下。影像可以互传于不同厂牌设备,不同媒体下而且都能有好的色彩再生表现。由于其效果优越,目前国际标准组织ISO 已将 ICC 纳入色彩标准规范之中
ICC 的档案数据主要是应用色彩空间转换(Conversion) - 根据各媒体设备的「色彩特性描述文件」的数值数据,将影像的色彩数据由「设备从属色彩空间」(Device-Dependent color space)转译至「设备独立色彩空间」(Device-Independent color space)。 ICC 使用『定义标签』将各色彩设备的坐标系统以数学模式的方式,建立两者之间的转换模式。藉此任何色彩都可以用量化的数据来代表,并进一步推导各设备间的数学转换关系式。

     简单的说 ICC 就是建立色域对应机制 (Gamut Mapping)─将色域相异的两个媒体设备,经合理的校正,把影像色彩以转译成适合目标色域。其对应原则,则必需根据影像色彩中的明度、色相、彩度等三项因子来做不同程度的线性、非线性或等色度压缩模式的运算处理。

为了能在计算机图像处理中能成功地选择正确的颜色,首先得懂得色彩模式(Color Models)。色彩模式是用来提供将一种颜色转换成数字数据的方法,从而使颜色能够在多种媒体中得到连续的描述,能够跨平台使用,比如从显示器到打印机,从MAC机到PC机。常见的色彩模式有:RGB、CMYK、HSB和Lab。
     RGB颜色模式,是一种加光模式。它是基于与自然界中光线相同的基本特性的,颜色可由红(Red)、绿(Green)、蓝(Blue)三种波长产生,这就是RGB色彩模式的基础。红、绿、蓝三色称为光的基色。显示器上的颜色系统便是RGB色彩模式的。这三种基色的中每一种都有一个0~255的值的范围,通过对红、绿、蓝的各种值进行组合来改变象素的颜色。所有基色的相加便形成白色。反之,当所有的基色的值都 为0时,便得到了黑色。值得注意的是:RGB色彩空间是与设备有关的,不同的RGB设备再现的颜色不可能完全相同。
     CMYK色彩模式,是一种减光模式,它是四色处理打印的基础。这四色是:青、品、黄、黑。(即:Cyan、Magenta、Yellow、Black)。青色是红色的互补色。将R、G、B的值都设置为255。然后将R置为0,通过从基色中减去红色的值,就得到青色。黄色是蓝色的互补色,通过从基色中减去蓝色的值,就得到黄色。品红是绿色的互补色,通过从基色中减去绿色的值,就得到品红色。这个减色的概念就是CMYK色彩模式的基础。在CMYK模式下,每一种颜色都是以这四色的百分比来表示的,原色的混合将产生更暗的颜色。CMYK模式被应用于印刷技术,印刷品通过吸收与反射光线的原理再现色彩。
     HSB色彩模式,是基于人对颜色的感觉,将颜色看作由色泽、饱和度、明亮度组成的,为将自然颜色转换为计算机创建的色彩提供了一种直觉方法。我们在进行图像色彩校正时,经常都会用到色泽/饱和度命令,它非常直观。
     Lab色彩模式,是一种不依赖设备的颜色的模式,它是Photoshop用来从一种颜色模式向另一种颜色模式转变时所用的内部颜色模式。用户很少用到。
     一般进行图像的编辑时都采用RGB模式,进行打印输出前再转换为CMYK模式。这是因为Photoshop 中的很多虑镜只能在RGB模式下使用。RGB模式的光谱比CMYK模式的光谱更宽,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颜色很可能超出了可打印的颜色范围,那是不能够打印出来的。输出到打印机前,应该打开色域超出警告,进行有目的的色彩调整,再转换成CMYK模式,这样在屏幕上可以近似地模似出打印的效果。
      目前,市面上涉及数字图像处理的书籍比比皆是,但是谈及色彩理论的书不多,往往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学图像处理就是学一些命令,会用滤镜就成。其实不然。数字图像处理,要入门很容易,会用软件就成,但要进阶就很难,这里除了个人艺术天赋上的差异之外,恐怕就是对于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知之太少的原故。对于爱好图像处理的业余一族来说,色彩理论,图形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不求全懂,但不能不懂,还是要学一点的。“书到用时方恨少”。闲话少说,还是回到色彩理论的话题上来罢。
     为了正确地理解和使用颜色,要了解描述颜色的三个属性:色相、色值和饱和度。
     色相(hue),也叫色泽,也就是是颜色的名称,如红色、黄色、蓝色,等等。色相实际上是指一种颜色在色盘上所占的位置,与其名称同义。色盘,是由十七世纪物理学家牛顿发明的,它以图解的形式阐述了各种颜色在视觉上和科学上的相互关系。色盘上的颜色排列类似于彩虹状,近似色在色盘上互为毗邻,互补色在色盘上处于互相对称的位置.
     要记住下面几点:⑴基色沿圆周排列,彼此之间的距离完全相等,每一种次色都处在产生它的两种基色之间。⑵反之,每一种基色,都处在两种次色之间。比如说要减少图像中的绿色,可以减少黄色和品红。⑶互补色在色盘上彼此直接相对:红色对着青色,蓝色对着黄色,绿色对着品红。互补色是彼此之间最不一样的颜色。⑷如果用户要向图像增加某种颜色,其实是减去它的互补色。
     色值(value),是用来描述一种颜色的深浅程度,如浅红还是深红。色值可与色调一词等价,互换使用。色值或色调相同的颜色,在黑白照片中呈现完全同一的灰度。
     饱和度(saturation),则是指一种色彩的浓烈或鲜艳程度,饱和度越高,颜色中的灰色组分就越低,颜色的浓度也就越高,通常也用浓度来代替饱和度。高饱和度的色彩通常显得更加富丽更加丰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376
主题: 13
帖子: 1101
注册: 2002年5月

总算搞明白一点点,没白来.

对于商业用途的拍摄,我的理解是:
用ARGB拍,PS中适当调整,完了扔给后面的部门,结束.
对于我这样的懒人加笨人也只能这样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54
主题: 8
帖子: 1941
注册: 2004年7月
屋脊高人多,希望老姜继续提问,我们搬个小椅子仔细听讲。好把问题搞清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2.289
主题: 140
帖子: 11722
注册: 2001年8月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Tornado#37 发表
谢谢wheel兄指点!偶拍鸟,看来还得根据鸟的颜色选择色彩空间,黑白色的鸟用sRGB,彩色的鸟用RGB。


真是活学活用
看来相机上需要多个切换色彩空间的快捷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292
主题: 21
帖子: 2636
注册: 2004年11月
谢谢wheel兄指点!偶拍鸟,看来还得根据鸟的颜色选择色彩空间,黑白色的鸟用sRGB,彩色的鸟用RGB。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jn
泡菜
泡网分: 20.665
主题: 6
帖子: 473
注册: 2005年6月
受益!
无忌里的高人多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0.575
主题: 67
帖子: 9471
注册: 2002年3月
先赞一个字,好! 深入浅出!明白了不少!看来,概念这东西必须是懂的人讲啊!

我先消化下再发问,大家继续,我得晚上回来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1
帖子: 512
注册: 2003年9月
昨天路过一下,觉得要把问题说清楚,得花较大的篇幅来写,没那么多时间。有些事情心里明白,但要用准确的措辞说出来,还得回头找以前看过的资料,麻烦(张国力四川话语)。

长话短说,我尽量用打比方的方式来说,只要大家能懂就行。

1。数码相机里选择的是色彩模式,而不是色彩空间,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具体的看川流写的Nikon Capture实用工作流程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313633, 里面写得很详细。

2。在显示器里是看不出ARGB空间比sRGB空间色彩好的(确切地说是色彩多多少,不是色彩好多少),要用大色域输出设备输出后才能看出来。楼下一左一右的比较贴图,在显示器的色彩空间(近似sRGB)里看,就是明暗度和饱和度不同,调一调两者就差不多了。

3。我们是否要抱着大色域不放?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是回到数码相机上。现在大部分DC出的图片,用的是sRGB,数码单反多给了几个选择。我不知道数码相机出片的色域空间有多大,就是说那块CCD能给我们带来多少色彩,有知道的朋友请给个链接,告知一声,谢谢。如果说这个色域小于sRGB,那么我们还是选sRGB作为工作空间;如果大于sRGB,那就有两种情况:a. 拍风光,照片中的色彩丰富,自然选aRGB;b. 棚拍人像,照片中的色彩都落在sRGB范围内,还有必要选aRGB吗?这时选sRGB即可。

可能有人会说,干脆统统用aRGB得了,把颜色统统都包括进去,免得麻烦。非也,对于一个色域小于sRGB的图片,sRGB工作空间能够较好地掌控色彩调节,aRGB工作空间就相对差些。色彩空间是个立体的,在L=50这点上截出一个平面,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二维图。现在我们打个比方,把色彩空间再简化,把它看做一根铁链,aRGB长510米,sRGB长255米,这两个铁链都有254个铰链,把整根铁链均分为255等份,铁链只有在铰链处可以弯折。大家可以算出来,aRGB铰链间的跨距是2米,sRGB铰链间的跨距是1米。我们现在分别用这两个铁链绕个S型。S型长度只有120米,显然用sRGB绕出来的S型比aRGB绕出来的要平滑,因为它可以弯折的铰链数多出一倍。大家明白我的意思没有?这种差别在显示器上看不出来,在最终的输出上可以看出来。

同理,输出设备的色彩空间是否越大越好?非也,道理同上。举个极端的例子,在魔术手上输出一张黑白照片,这张照片是High Key的,肤色从很浅灰向极浅灰过渡,冲印出来的片子无法得到很好的过渡,可以明显地看到色块和他们之间的分界线。这就相当于要sRGB(为了上下文连贯,这里假设魔术手的输出色域是sRGB)绕一个3米长的S型,它无法做到平滑过渡,在彩色打印机上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这时就要收缩打印机的输出色域,制作黑白Profile,这在具体的软件中有不同的叫法,如gray curve、gray scale等。在那个“3米长的S”中插入几十个节点,这样就能做到平滑过渡。所以可以通过调配墨水、选择纸张、驱动来改变打印机的输出色域,以达到最好的输出效果。

总之。工作中选用什么色彩空间,要看色彩录入端,是数码相机还是底扫、电分等;还要根据图片的类型及输出设备的情况,来量体裁衣。既不要大个子穿小衣服,也不要小个子穿大衣服,合适最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2.66
主题: 44
帖子: 9129
注册: 2004年7月
还是同样的片子,先在ps中转换成srgb色彩空间再上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2.66
主题: 44
帖子: 9129
注册: 2004年7月
原片用adobe RGB拍摄,不在ps中转换srgb直接上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2.66
主题: 44
帖子: 9129
注册: 2004年7月
姜兄,我没理解错呀.之所以从截屏上看到原来的ADOBE 色彩好也是经过转换成SRGB的啦.要是不转直接上传ADOBE文件,就不是这个效果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0.575
主题: 67
帖子: 9471
注册: 2002年3月
没有没有,我不急了,在我的机器上应该怎么做我已经很清楚了,主要市与数码机清楚了,但是跟扫描仪,以及基础理论的探讨我还没清楚,也就是说,我的事情我基本搞明白了,我朋友的事情我还没搞清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003
主题: 26
帖子: 718
注册: 2004年9月
哈哈哈~~老姜急死了。都快搞不清楚到底要回答什么了,如果是要解决标准的问题,是否有专门的技术文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0.575
主题: 67
帖子: 9471
注册: 2002年3月
我说,咱说话别都只说半句啊,VikingII兄的意思是不是我可以先不管我的LCD校正问题,先解决色彩管理理论?还是说我们现在谈的东西里有很多理论错误的??我觉得,还好多东西没搞清楚呢……您别半句就走啊,多说点啊……

望各位知无不言,言无不细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3.992
主题: 30
帖子: 3524
注册: 2002年10月
首先要明白工作空间与设备空间的区别,通常这两者是不会混在一起用的,如果思维上将两者搅在一块的话,就会犯糊涂。例如色彩校正的问题,与工作空间无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0.575
主题: 67
帖子: 9471
注册: 2002年3月
原文由 蓝色摩羯 发表
从截屏上看就是ADOBE RGB色彩更好啦.不过要上传网络还是得在ps中再转成sRGB,转后的片子色彩基本能保持原样,要是不转直接上传片子就变成左边sRGB的模样了.
起码现在肯定了一点,拍片还是要用ADOBE RGB的.继续等DX来解答问题


兄弟,你没明白啊,截屏是什么,是用什么在截?不就是SRGB,你在网上看到的,不就是相当于我一个由ARGB“截=转”了SRGB,另一个还是SRGB没动的比较图 ???也就是说既然你看到了区别,那就是证明这个区别在转SRGB后依然存在啊,哈哈,要不你怎么看到的?

woom:我没说你的做法错误,只说“转CMYK!再转回来”是错误的,每转换一次都有损失,况且没必要通过CMYK做中介……真做图片处理的时候别这么做,除了考虑输出打印或者印刷需要,不必要引入CMYK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47.511
主题: 129
帖子: 26864
注册: 2004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子非鱼 发表
请注意这句话

除非你能够控制整个数码文件流程一直到输出,还有相应的设备对整个数码流程的设备进行严格色彩矫正,否则统一使用sRGB是最保险的色彩空间

-----严重同意,我用R800打印输出时,各种空间都试过,打印机配置相对纸张的那个ICC也用过,都没SRGB好,现在的经验就是根据打印的照片和显示屏比较的结果打印时微调打印机亮度啊,饱和度等,说穿了就是凭经验,这不是我原创的,我发现上海星光一楼一商业打印的老板也是这样做的.汗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003
主题: 26
帖子: 718
注册: 2004年9月
原文由 woom 发表
鼎起来,聊聊胶片数字化转换以后的效果~

众所周知,素肌美人能够较好的表现皮肤质感的白皙,颗粒也较细。使用中发现的确如此,用KM扩印店里扫描出来,效果不错。想起以前无忌上有讨论色彩模式的,于是心血来潮,将照片从普通的sRGB模式,更改为 adobeRGB模式,预览图片已经发现了较明显的变化,个人认为比之sRGB模式下的图片,adobeRGB模式下照片有了更进一步的效果,层次也似乎通透了许多。因为直接保存,放到网上是不能正确显示adobeRGB模式的照片的,于是将其再改为cmyk模式,色调改变非常微小,再将色彩管理调回sRGB,这时再改为RGB保存。效果就固定下来……

参考下图:左为sRGB,右为adobeRGB

[woom 编辑于 2005-07-06 23:09]
原话里说的都是在ps下目视感觉的,并且只是为了在网上上图。老姜之前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呵呵~我也知道纯属旁门左道。因为原图是从冲印店里做的胶片底扫,并且原文件发现没有嵌入任何色彩模式管理(我也奇怪),所以以前做了这个试验。到目前,我只知道网上上片用srgb,如果要argb上片,要么考屏,要么像我这样做,哈哈~~ 胡侃一气,请各位指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色彩空间真的那么晕吗?请大家来讨论讨论!紧急求解啊!!!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