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知道的说一说,为什么北京人将C念成"塞sei1",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7644 回帖:256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受限泡菜
泡网分: -0.001
主题: 17
帖子: 58
注册: 2005年5月
如果你听惯了皇城根下的子民们带有优越感的京片子, 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北京人把C读成sei1----因为总说大话把嘴咧大了!!!
----不是开玩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418
主题: 60
帖子: 22011
注册: 2000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SGY,
应该就是这么回事吧。 以前学的彻底还给老师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528
主题: 173
帖子: 7327
注册: 2001年3月
Diesel兄的意思是不是,B发音的时候要先闭嘴,然后出气冲击口腔内后上部产生振动,之后打开嘴唇,将气息释放出来,形成发音。仔细感受,在发音的初始阶段有口腔后部的共鸣音(浊音的来源),而中文的“必”发音是在牙齿附近的口腔前部发音,没有英文B发音那么用力。同意否?

另外,不太赞成用汉语拼音来帮助学习英语发音。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发音方式有很大不同,汉语拼音只是借用英文字母的写法而已,跟英语的发音完全不相干,因此用汉语拼音协助学习英文发音是没有道理的。学习外语,就应该从头开始,把自己当成不会说话的小孩子,彻底抛弃母语的影响,才能比较容易学好正确的发音。B和“必”的发音只是恰巧接近而已,而比较是没有意义的。你要做的只是知道B的正确发音是什么,不需要知道跟“必”有什么区别,学B的时候就要彻底忘了“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6.892
主题: 170
帖子: 9709
注册: 2002年1月
为什么北京人将C念成"塞sei1",
------------
北京人估计以前都学过法语再学英语的,哈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418
主题: 60
帖子: 22011
注册: 2000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UIO,
偶从没说过B 应该读成“一声”吧
着重比较一下
http://www_m-w_com/dictionary/b
vs
http://www_iciba_com/search?lang=utf-8&s=%E5%BF%85&d=PWDCCAC

有区别吗?
如果外语老师不会再纠正发音那是他失职了。 或者他自己也糊涂。
发一个字母的音如果区别不足够明显的话,用[ b ]做辅音的单词区别就足够大了。
读一下 bee 试试看
北人有相当比例的 boy 发 [波诶] 就是因为 B 发 [必] 的音造成的。

吴人和北京人相比学英语确实有优势, 优势就在于平时说话中就有浊音, 而日常生活说普通话的人平时用不到浊音。

吴人读英语也有劣势, 就是元音拖沓, 拖泥带水的的...

[Diesel 编辑于 2006-04-04 14:3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9.473
主题: 32
帖子: 2004
注册: 2000年10月
日本人在读C的时候发“西“的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UIO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9.441
主题: 25
帖子: 9838
注册: 2005年4月
凭良心说,B读成普通话的“闭”,外语老师不会再纠正你的发音,不会说你应该读成“一声”。既然你已经把发音要求提高到了相当高的精度,我只能严格的说:虽不能说,也不应该说两个音100%完全相同,但是,两个音的区别已经达到了同一母语的老外们说英文的发音差别的允许范围内。我倒是很想知道你是怎么读汉语“闭”的。

关于“A”的发音,重要的不是汉语的一声和四声,再说一遍,它可能读成任何一声甚至不规则的圆滑颤音,比如:
http://www_m-w_com/dictionary/D
都是对的。而重要的是汉语拼音的[ei]和英语因标的的[ei]有区别。

你再听听R:
http://www_m-w_com/dictionary/R
你说"R [a:] [a:儿] 不明白为什么凭空加一个"儿"!。那么这里加“儿”有问题么?

我这里想说的不是吴人和北京人谁学英文更有优势,我想说的是北京人和所有按汉语拼音讲标准普通话的人们学英文并不比别人处于劣势!

------------------------------------------------------------------------------
偶听了, 老兄你摸着良心说, 这喇叭里发出的音和 "必"一样吗。 只是因为元音部分一样, 所以听起来有点类似而已。

同样, 请你听一下标准的 A 的发音 http://www_m-w_com/dictionary/A
是不是我下面说的带一点降调, 跟大多数北京人发的 长的平声 "诶" 不一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418
主题: 60
帖子: 22011
注册: 2000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原文由 Lykos 发表

扯远一点:
俺觉得学习外语天赋最好的应该是印度人(理论上)。梵语/印地语的辅音体系简直就是国际音标辅音表的大全,有全套的清/浊对立、送气/不送气对立以及卷舌/不卷舌对立。NND,简直不是正常人能学会的,难怪阿三们看上去都显得那么……#¥◎※!

阿三哥英语的口音 啧啧

原文由 deletemail 发表
B就是念必,美国鬼子也念必,清脆的爆破音,音调可能略有不同而已。比较蹩脚的闽南口音将它念成没有鼻音的mi.此外浊音的B,没有听说过,也想象不出怎么发。


以boy 为例,b 应该就是一个浊辅音, 而北方人很多都读成 [波诶] b 发 送气音

原文由 UIO 发表
...
还有就是拼音四声,学英文不要管它也不要套它,但是英语在各种情景中也常常出现这四声声调,不同的是并不是那么固定几乎数字化的4个调,其实就像我们唱歌的时候,歌词完全失去了这四个声调。没有太多奥秘,学习外国人怎么说就行了。也不要避讳害怕拼音/标准普通话的四个声调。比如"B"如果读“必”就是Chinglish, 那么Chinglish是一种赞美了,因为至少美国人常常也读“必”:
http://www_m-w_com/dictionary/B
按一下红喇叭听听怎么发音,是一声还是四声。Diesel 你不能说那是Chinglish吧?
...


偶听了, 老兄你摸着良心说, 这喇叭里发出的音和 "必"一样吗。 只是因为元音部分一样, 所以听起来有点类似而已。
同样, 请你听一下标准的 A 的发音 http://www_m-w_com/dictionary/A
是不是我下面说的带一点降调, 跟大多数北京人发的 长的平声 "诶" 不一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418
主题: 60
帖子: 22011
注册: 2000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原文由 Lykos 发表

扯远一点:
俺觉得学习外语天赋最好的应该是印度人(理论上)。梵语/印地语的辅音体系简直就是国际音标辅音表的大全,有全套的清/浊对立、送气/不送气对立以及卷舌/不卷舌对立。NND,简直不是正常人能学会的,难怪阿三们看上去都显得那么……#¥◎※!

阿三哥英语的口音 啧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8.169
主题: 368
帖子: 11006
注册: 2004年10月
B就是念必,美国鬼子也念必,清脆的爆破音,音调可能略有不同而已。比较蹩脚的闽南口音将它念成没有鼻音的mi.此外浊音的B,没有听说过,也想象不出怎么发。

印度人大多将轻爆破音发成重的。比如, p -> b, k -> g, t->d, 还有该升调(第二音)的时候不升,该降调(第四音)的时候升调,掌握这三条,模仿印度腔调就※※不离开十了。

Once upon a time -> Once ubon a dime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881
主题: 15
帖子: 591
注册: 2005年4月
原文由 UIO 发表
老兄那地方人?

必然的必,会读成“屁”?汉语拼音里[bi]与[pi],两个截然不同,这个搞混了,那拼音和普通话真的完了!

[UIO 编辑于 2006-04-03 23:50]


“必”和“屁”,或者说汉语拼音的“bi”的“pi”,也就是国际音标的[pi]和[p‘i],在说不同语言的人听起来,感觉是各不相同的。尤其是只会说母语,没学过外语的人,差别更显著。

中国人:完全不同。这两个截然对立的音居然能弄混,实在是没救了。
美国人:区别明显。前面那个跟我们的“B”差不多,后面那个跟我们的“P”相同。
法国人:似乎是同一个音。这两个都念我们的“pi”吧?不过听起来好像还是有些区别。
印度人:完全不同。不就是[pi]和[p‘i]嘛!中国人真笨,经常把[pi]念成[bi],甚至偶尔把[p‘i]念成[b‘i]。

呵呵,人类的语言琢磨起来也是很好玩的,深入进去的乐趣不亚于摄影或是烧器材。
而且,还让一帮名唤语言学家的白痴骗吃骗喝上百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UIO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9.441
主题: 25
帖子: 9838
注册: 2005年4月
老兄那地方人?

必然的必,会读成“屁”?汉语拼音里[bi]与[pi],两个截然不同,这个搞混了,那拼音和普通话真的完了!

[UIO 编辑于 2006-04-03 23:5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881
主题: 15
帖子: 591
注册: 2005年4月
原文由 UIO 发表
比如"B"如果读“必”就是Chinglish, 那么Chinglish是一种赞美了,因为至少美国人常常也读“必”


这个例子太特殊,牵扯到许多很细节的问题。

英语中,“B”的发音是[bi:];
汉语中,“必”的发音是[pi]。
从辅音来讲,“B”是浊塞音,“必”是不送气清塞音。

英语中存在[p]/的清/浊对立,所以说英语者很容易听出法语“B”、“P”的区别([be]和[pe])。而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区分开这两个音是很困难的(听起来都是“贝”),学过法语的弟兄们应该有同感(吴语区的DX除外)。
另一方面,英语(以及德语)的三组塞音除了清/浊对立外,还存在不严格的送气/不送气对立,即浊塞音习惯上不送气,清塞音习惯上送气(/[p‘])。送气与否并不具有区别词义的功能,因此不具有音位的意义,但是确实具有明显的音色上的区别。

汉语中对应的三组塞音,“必”/“辟”的本质区别是送气/不送气对立,即[p]/[p‘]。
由于英语中恰好存在“浊塞音不送气,清塞音送气”这一发音习惯,所以讲英语者也很容易区分中国人所说的“B”和“P”(实际上是“必”和“辟”的音)。而对于※※语的人来说,他们一方面难以区分汉语的“必”/“辟”,另一方面又觉得中国人所说的“B”、“P”都是“P”。

更麻烦的是,虽然汉语普通话中“b”这个声母的标准发音是[p],但是在具体的语音环境中,它的实际发音又可能是浊音变体。例如“必”这个字,实际发音更接近[bi]。

-------------------------

扯远一点:
俺觉得学习外语天赋最好的应该是印度人(理论上)。梵语/印地语的辅音体系简直就是国际音标辅音表的大全,有全套的清/浊对立、送气/不送气对立以及卷舌/不卷舌对立。NND,简直不是正常人能学会的,难怪阿三们看上去都显得那么……#¥◎※!

[Lykos 编辑于 2006-04-03 23:2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579
主题: 5
帖子: 337
注册: 2004年3月
原文由 deletemail 发表

说到扑克牌,大家说说J,Q,K有些什么念法.
K好像大家比较一致.J有念"街"的,有念"丁"的,有念"勾"的,还有"丁勾".Q的念法就杂了.念什么都有,北方念"圈"的比较多.福州的念法比较少见,念"库".
还有A,有念"欸死",有念"幺",我念"腰子".

[deletemail 编辑于 2006-03-28 12:02]


还有念“尖儿”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881
主题: 15
帖子: 591
注册: 2005年4月
“Bush”和“布什”、“布希”、“布舒”差多少呢?
差异还是蛮大的。
这就是为啥中国人自己觉得英语说得很不错了,可是跟英语国家的人一对比,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881
主题: 15
帖子: 591
注册: 2005年4月
第二部分。
(部分韵母的拼写各家略有差异,比如复韵母开头的、[y]有人主张是半元音。)

[Lykos 编辑于 2006-04-03 21:59]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881
主题: 15
帖子: 591
注册: 2005年4月
嘿嘿,大家继续讨论,俺来添点儿柴火。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UIO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9.441
主题: 25
帖子: 9838
注册: 2005年4月
我的意思不是说讲普通话,会汉语拼音就英文发音就不学自会了。汉语拼音对英文发音的相似性可以说是惊人的。所有需要的材料基本都在,但是需要一个key,那就是了解,多听,学习老外怎么说话,语调,语气, -更重要的是了解拼音与英语音标的联系和区别,有比较才有辨别,有辨别才有清晰的概念。

第一条已经指出拼音和英文发音有区别,需要校正。北京人发辅音一般没问题,如果元音i,e,之类分不太清,“带口音了”,一般还不至于完全听不懂。要命的是开头的辅音都给换了,比如日本人混的“l”、“r”。问题比较严重。另外有C读成“西”,Bush读成“布殊”,“布希”的情况,老实说问题比“sei”和“布什”大。

还有就是拼音四声,学英文不要管它也不要套它,但是英语在各种情景中也常常出现这四声声调,不同的是并不是那么固定几乎数字化的4个调,其实就像我们唱歌的时候,歌词完全失去了这四个声调。没有太多奥秘,学习外国人怎么说就行了。也不要避讳害怕拼音/标准普通话的四个声调。比如"B"如果读“必”就是Chinglish, 那么Chinglish是一种赞美了,因为至少美国人常常也读“必”:
http://www_m-w_com/dictionary/B
按一下红喇叭听听怎么发音,是一声还是四声。Diesel 你不能说那是Chinglish吧?

1。学好汉语拼音,就有了英文正确发音的基础,即便汉英发音还是有微妙区别,也很容易通过比较适当校正。总之掌握普通话,学好汉语拼音对英文大有帮助。
2。了解北京话,学习和掌握美语发音,没跑儿。北京话常常是连骨碌带转儿的,老外很喜欢学北京话,特习惯。
3。北京人+汉语拼音 = 英文发音的捷径。

--------------------------------------------------------------------------------

"这第一条和第三条是发音错误的根源"

[UIO 编辑于 2006-04-03 21:5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5
帖子: 236
注册: 2004年12月
你都没听过,还有人读"R"为啊尔录呢,我开始一直听不懂,后来习惯了,知道说的就是这个字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418
主题: 60
帖子: 22011
注册: 2000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原文由 falsch 发表
...
单个词的发音还是可以特别小心地用标准音标的,但是整个句子的语调往往会暴露出母语的特点 -- 有几次听德国人讲英语,要论单个的词的发音还是很标准的,但是当忽略掉单个词而把注意力放到整个句子的语调上,那钦钦哐哐的架势简直就是在说德语!
...


偶以前老板瑞士人(德语区的),说快德味就出来了

姚周的学英语 -- 俺百听不厌的段子,浦东、苏北、山东英语就是语调上的模仿更甚于单词

密斯托 王, 密斯托 唐
后来还有一个版本是 康母瑞得 王, 康母瑞得 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9.04
主题: 30
帖子: 3182
注册: 2000年8月
难得看到柴油这么叫真

单个词的发音还是可以特别小心地用标准音标的,但是整个句子的语调往往会暴露出母语的特点 -- 有几次听德国人讲英语,要论单个的词的发音还是很标准的,但是当忽略掉单个词而把注意力放到整个句子的语调上,那钦钦哐哐的架势简直就是在说德语!

姚周的学英语 -- 俺百听不厌的段子,浦东、苏北、山东英语就是语调上的模仿更甚于单词。

最近下午电台里在播姚周录音自述当年的滑稽从艺生涯,有时候开车赶上点就听。上礼拜,姚说年轻时候在南京路沙利文饼干店学生意的经历,介绍了几十种不同的饼干糕点巧克力,分别用英语一一道来,讲一个词用清缓醇正的沪语解释一下,那种感觉,就像听家里的老人在讲故事,很棒!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575
主题: 15
帖子: 40967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有兴趣的话,把自己的发音录下来和标准音对照听听.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418
主题: 60
帖子: 22011
注册: 2000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
重复

[Diesel 编辑于 2006-04-03 16:1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418
主题: 60
帖子: 22011
注册: 2000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原文由 UIO 发表
挤兑北京人的英文有点儿过分了!
别的不说,就北京人这个“儿”音,喜欢加在词尾,和美音习惯不谋而合!像什么美语说的teacher,brother,cartoon...简直就是“北京英语”!

这里米国泡菜很多, 而且分布在全米。 不知道有几位可以支持你的观点, 认为米国人士这么发音的。
这么说吧,
1。学好汉语拼音,就有了英文正确发音的基础,即便汉英发音还是有微妙区别,也很容易通过比较适当校正。总之掌握普通话,学好汉语拼音对英文大有帮助。
2。了解北京话,学习和掌握美语发音,没跑儿。北京话常常是连骨碌带转儿的,老外很喜欢学北京话,特习惯。
3。北京人+汉语拼音 = 英文发音的捷径。

这第一条和第三条是发音错误的根源

再接着说:
C发音的"sei"...现象主要原因是英语老师,尤其是从前老一辈非英文专业的英文代课老师教课的后果,当时80年代初期缺乏语音教学材料,不像现在又是网络又是CD还有外教。诸位老大估计认识的北京人估计年岁估计大多是中年人了吧? 所以会感觉道※※的后遗症。现在如果谁还有这种错误只能说改打PP.

我原来服务的公司上到要退休的, 下到新招的大学生, 有几个音就是发不好。

OK,说标准普通话的人英文发音优势到底如何?

"A [ei] [ei] 基本一样,English读降调 Chinglish读拼音第一声" 怪事,说的不对!显然拿中文的四声读法硬套英文了。英文单词没有4声的固定发音方式,随便发那个音都对,"A"发一声和四声都同样的正确,谈不上发音本身有任何问题,这个所谓“Chinglish”是没有根据的。

正好说反了, 我就是认为英语应该没有四声读法, 只有升调降调, 所以对A的发音发为长的平声, 就像汉语第一声一样,觉得有点怪. 标准的发A音的时候是不拉长声的

******************************************************************************
下面用普通话发音(近似)表达英文发音:


这样标音最大的问题就是普通话中没有浊音, 由普通话标音必定不对。
就举一个例子
B 发 [必]是chinglish 的通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UIO
资深泡菜
泡网分: 79.441
主题: 25
帖子: 9838
注册: 2005年4月
挤兑北京人的英文有点儿过分了!
别的不说,就北京人这个“儿”音,喜欢加在词尾,和美音习惯不谋而合!像什么美语说的teacher,brother,cartoon...简直就是“北京英语”!

这么说吧,
1。学好汉语拼音,就有了英文正确发音的基础,即便汉英发音还是有微妙区别,也很容易通过比较适当校正。总之掌握普通话,学好汉语拼音对英文大有帮助。
2。了解北京话,学习和掌握美语发音,没跑儿。北京话常常是连骨碌带转儿的,老外很喜欢学北京话,特习惯。
3。北京人+汉语拼音 = 英文发音的捷径。



再接着说:
C发音的"sei"...现象主要原因是英语老师,尤其是从前老一辈非英文专业的英文代课老师教课的后果,当时80年代初期缺乏语音教学材料,不像现在又是网络又是CD还有外教。诸位老大估计认识的北京人估计年岁估计大多是中年人了吧? 所以会感觉道※※的后遗症。现在如果谁还有这种错误只能说改打PP.

OK,说标准普通话的人英文发音优势到底如何?

"A [ei] [ei] 基本一样,English读降调 Chinglish读拼音第一声" 怪事,说的不对!显然拿中文的四声读法硬套英文了。英文单词没有4声的固定发音方式,随便发那个音都对,"A"发一声和四声都同样的正确,谈不上发音本身有任何问题,这个所谓“Chinglish”是没有根据的。
******************************************************************************
下面用普通话发音(近似)表达英文发音:
A [哎~易] 很多北京人有“e”的发音,“哎,来喽!”的“哎”常不读“ai”而轻些读成“e”,基本上算京味儿,北京人舌头比较懒但非常灵活,很多音都说得比较轻快。这个音容易发。
B [必] 北京人完全没有问题。
C [私~易](“~”指连读快读) 读[斯~诶]老师没教好学生没学好。
D [第] 没有问题。
E [易] 没有问题。
F [哎~咐] 不应有问题,读[挨 副]的,老师没教好学生没学好。
G [之~易] 读[季],老师没教好学生没学好。
H [诶~嗤] “诶”读“ei4”。
I [爱] 没有问题。读拼音第一声或四声都完全没错。
J [之~诶] “诶”读“ei4”没问题。北京人常把“这个人”读成“J个人”。100%的J。
K [柯~诶] “诶”读“ei4”。这个打扑克的时候说的贝儿准。没问题。
L [哎~了:后面的音舌顶住上颚别放下来就行了] “[ailou] 变了人家的元音不说,凭空还加了个[ou]” 还是教与学的问题 不难说呀。
M [哎~目:后面的音把"u"去掉,别张嘴就行了] 好说。
N [哎~嗯:后面的音舌头顶住上颚就行了]  好说。
O [欧] 没问题。
P [匹] 没问题。
Q [柯~又] 汉语拼音,没问题。
R [啊] 没问题。京味儿[啊~儿]也很好,还是表准的美音。
S [哎~咝] 好说。
T [替] 没问题。
U [耶~呜] 没问题呀。
V [汉语拼音的"fi",发音是下唇和上牙捂严了别漏风,一下突然快速说出来就齐了] 也好说,难不住北京人。对于某些人来说只是教与学的问题。
W [拼音连读:"da~be~liu"] 没问题。
X [哎~克~斯] 北京人好说。
Y [外] 没问题
Z [资~易] 太容易。

UIO 独家英文学习方法,再对照真实人声美国英文音标发音,体会细微差别,美语发音不再愁。

郑重说明:现在有的是正确发音资料,音像制品,网络等等。要学英文就好好学好。

[UIO 编辑于 2006-04-03 15:4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1.19
主题: 47
帖子: 473
注册: 2002年2月
北京人,L--唸“挨落”
        M--唸“爱母”
        N--唸“恩”
        C--唸“SEI”
        ......

俺是一移民北京的人,初来北京时,听着还真有点别扭,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人们都已把俺自己也当成北京人了,可是俺还是不太适应这种唸法。

奇怪的是,英语的标准发音不是伦敦音吗?难道北京的老师们不是按照伦敦音教学的?怎么到了北京还会产生属地化的英语的呢?

[GREENTREE 编辑于 2006-04-03 09:2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418
主题: 60
帖子: 22011
注册: 2000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原文由 Diesel 发表
几年前好事,在一个帖子里把京腔26字母一个一个列了一遍。 现在这个帖子找不到了

找到了

Diesel
资深泡菜  
泡网分:23.7
交易分:0
帖 数:2536-123
图 数:0/0-0
字 数:224K-4K
注 册:2000年09月  charlesg,
我下午闲着没事,做一次好事者,将English 和 Chinglish 26个字母读音排了一遍。 结果如下, 请各位指正。

字母 English Chinglish 备注
A [ei] [ei] 基本一样,English读降调 Chinglish读拼音第一声
B [bi:] [毕] Chinglish因发不出浊音,故不正确。取第四声概读第一声不雅
C [si:] [sei] 莫名其妙,发的出为何不发正确?
D [di:] [第] Chinglish因发不出浊音,故不正确。
E [i:] [i:] 一样
F [ef] [aif] 因普通话没有[e]这个元音,就自说自话变了人家的元音
G [dэi:]   [季] Chinglish因发不出浊音,故不正确。
H [eit?]   [ait?] 莫名其妙,发的出为何不发正确?
I [ai] [ai] 基本一样,Chinglish读拼音第四声
J [dэei] [&^%] 不一样!
K [kei] [kei] 一样
L [el] [ailou] 变了人家的元音不说,凭空还加了个[ou]
M [em] [aimu] 变了人家的元音不说,凭空还加了个
N [en] [恩] 变元音[e] 为[倒e],完全按照汉语拼音在读
O [ou] [ou] 一样, 也可读为"圈儿"
P [pi:] [pi:] 一样
Q [kiu] [kiu] 一样, 也可读为"旮答儿"
R [a:] [a:儿] 不明白为什么凭空加一个"儿"!
S [es] [ais] 照例
T [ti:] [ti:] 一样
U [jou] [优] Chinglish因发不出浊音,故不正确。
V [vi:] [威] 发不出[v]也就算了,为什么变了人家的元音?
W [double U] [搭不刘]清晰的读出这三个汉字就对了
X [eks] [aiks] 照例不对
Y [wai] [外] Chinglish因发不出浊音,故不正确。
Z [zi:] [贼4] Chinglish因发不出浊音,并且又一次改了人家的元音

统计结果: 平时说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普通话的人读26个字母, 一养或基本一样的为8个。
分析: 因为普通话中没有浊音, 并且没有[e]这个元音
对比: 吴方言有浊音, 并且有[e]这个元音
结论: 吴人比北人有学英语的先天优势

BTW, curtner,
我的e-mail 地址中有 mundipharma, 你可以想象告诉别人地址时我有多痛苦

2003-03-13 17:18 引用 发送电邮 编辑删除 个人图文专集 二手记录 个人收藏夹 无忌博客 本主题帖子汇总 投 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418
主题: 60
帖子: 22011
注册: 2000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楼下lycos提的清音浊音很关键。
在普通话里是没有浊音的, 以至于带普通话口音的英语浊音都用送气音代替。譬如 恩必A 里面 B 发 必 的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528
主题: 173
帖子: 7327
注册: 2001年3月
在网上搜了一下关于平翘舌的问题,找到一篇比较有参考价值的,看来翘舌和卷舌还是有区别的。文章链接如下:

关于“翘舌音”的※※来源和发音部位
作者:林化义 发表时间:2003-12-14 15:40:41
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阅读以后,按照我的理解,在古代zh ch sh配合不同的韵母,会使用平舌(知系)或翘舌(照系)的不同发音方式。但是两种发音的区别非常小,近代发音标准就统一以翘舌为准。但是由于南北方翘舌的程度不同,产生了轻度、重度以及极度翘舌(即卷舌)的区别。汉语拼音方案制定时,要求卷舌音为标准,但作者认为此既不符合传统,也不便于实际应用,因此建议修改为轻度翘舌(即舌前部抬起,舌端贴近硬腭的最前部(腭龈棱附近)舌尖向前)。

因此,sh在汉语里的标准发音应该是舌尖微翘,平舌的发音方法是不标准的,虽然发出的声音区别不大。

以下节选部分文章,便于大家阅读。
=================================================
汉语拼音的zh ch sh ,不论是定义,还是发音部位,学界都有分歧。当年参与制定普通话标准音的权威学者,如黎锦熙、王力等,就说它是“舌尖抵硬腭的后部”的卷舌音,没参与制定标准音的大多数学者,如黄伯荣、廖序东等则说它是“舌尖抵硬腭前部”的翘舌音,还有少数学者认为它是“舌尖近下齿”的平舌音,真是众说纷纭。要想得到zh ch sh发音部位的真谛,就必须弄清它的※※来源,弄清它在北方话大众口语以及在当前普通话群体中的实际音值。

。。。 。。。

二、知照两系声纽的发音部位及字母形式的演变

。。。

3、知、照两组声纽合流后的发音部位及字母形式

中古时期从舌头音和齿头音里分化出来的“zh ch sh”这组塞擦音和擦音,从来源上讲可分为翘舌和平舌两组音,所以自宋代以来的各种韵书、韵图里,都力图把它们分开。清代的《字母切韵要法》就很典型。《字母切韵要法》里用知彻澄代表翘舌音,只有开、合二呼,没有齐、撮二呼,为正韵;用照穿床审禅代表平舌音,只有齐、撮二呼,没有开、合二呼,为副韵。但在实际的口语中,两组音的区别不是很明显,往往相混,这从各种韵图里,知、照两系字的归类时有相混的情况可以推测出来。它们之所以音近相混,是因为翘舌的“zh ch sh”和平舌的“zh ch sh”在发音态势上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发音时都有舌端后缩的动态(而不是前弹),二是以舌的中缝线为纵轴,舌的两边向上兜起,中缝线上呈现出纵向凹槽(翘舌的宽展,平舌的狭窄)。有了这两个共同点,就有了音近和相似,似乎难以从听感上辨别意义,可以看成是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所以1913年全国读音统一会制定法定标准音——“国音”时,就把它们合并了。舍弃了平舌音,保留了翘舌音,符号为ㄓㄔㄕ。自此以后,各种拼音方案或拼音“文字”里,虽然符号不同,但发音态势都承袭了“国音” ㄓㄔㄕ翘舌音的标准。1926年“数人会”议定的“国语罗马字”里的符号是j ch sh ;1931年瞿秋白创立的“北方话拉丁新文字”里的符号是zh ch sh;195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的符号也是zh ch sh。通过国语运动和普通话的推广,到目前,汉语北方话的zh ch sh基本上都是翘舌音了,平舌的zh ch sh已很少见。虽然有些戏剧界(如京剧、昆曲、黄梅等)里还有翘舌音和平舌音的区别,但人们都觉得它是zh ch sh的音位变体,不认为是别的什么声母。

三、zh ch sh的发音态势及其地区分布

1913年的读音统一会,虽然把传统的三十六字母的舌上音和正地齿音合并为一组,只说明翘舌的“zh ch sh”和平舌的“zh ch sh”在北方话大众口语中趋向合流,并不说明二十世纪初期各地方言的“zh ch sh”的发音态势相同。其发音态势和地区方言有着密切的联系,大致情况如下:

1、平舌的“zh ch sh”

平舌音并没有完全消失,仍在大江南北的某些地区存在,但主要存在于长江南岸,而且越是向东南,发音点越是向舌端靠近。到吴语地区,就是平舌的舌叶音,近似z c s的音值;再向南,到了闽语地区,就和平舌的舌尖音z c s 混同了。

2、翘舌的“zh ch sh”

翘舌的“zh ch sh”,又可分为轻度翘舌,重度翘舌和极度翘舌三种情况。第一种为轻度翘舌,是舌前部抬起,舌端贴近硬腭的最前部(腭龈棱附近)舌尖向前。这种发音态势遍布整个黄河流域和绝大部分北方话地区(东北除外),可以叫做北方话大众语音。第二种为重度翘舌,是舌尖上翘抵硬腭中部(腭龈棱后部),舌尖向上,这种发音态势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和东北地区。第三种为极度翘舌,是舌尖倒卷抵硬腭后部,就是所谓的卷舌音,这种发音态势主要存在于黑龙江流域的满蒙地区。

。。。 。。。

五、卷舌音不是汉语应有的语音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讨论和制订《汉语拼音方案》的时候,学界对zh ch sh的定义和发音部位就有分歧。许多学者认为zh ch sh不是卷舌音,而是轻度翘舌音,但参与制订和修订拼音方案的权威学者黎锦熙和王力先生,却认定它们是“舌尖抵硬腭的后部”的“卷舌音”。人们只能服从权威人士的意见。1957年春天开办普通话研究班,在班上讲语音的教授们(如徐世荣先生)硬是要求学员们倒卷舌尖发卷舌音。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后,各地的推普文章都是批评方言中的zh ch sh的卷舌(或翘舌)程度不到位。强行推广卷舌音已近半个世纪了,结果如何呢?看看当代学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调查就能知道。孟晖(2000)根据对部分省、市的33名播音员、主持人和24名来自北京各地首都师范大学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发音的听辨调查,认为“对sh ‘舌尖硬腭前部’(前硬腭或硬腭最前端)发音部位的描述符合‘标准普通话群众的实际语音状况’;‘舌尖背后接触前硬腭’描写的是带卷舌色彩的 zh ch sh,只有个别学生这样发音;‘接近顶音’的描写也只有极少数被测的北京学生这样发音。”这个调查结论充分说明了卷舌音不符合普通话群众的语音实际,也不符合大多数北京人的语音实际,全国普通话群众语言里的zh ch sh,不是卷舌音,也不是重度翘舌音,而是轻度翘舌音。最近十几年来出版的教科书大都不把zh ch sh叫做卷舌音,而叫做翘舌音或舌尖后音。发音部位和态势也不再说是“倒卷舌尖”或“舌尖抵硬腭后部”,而是说“舌尖抵硬腭的最前部”了。

为什么普通话群众多发轻度翘舌音而不发卷舌音呢?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轻度翘舌音是民族的传统语音,是北方话的大众语音,习惯的势力不容易改变。二是卷舌音比之轻度翘舌音发音费劲,因为人的自然舌位是舌尖向前的,发卷舌音必须有一个舌尖倒卷的过程,既费时又费力,既不简捷又不明快,音质也不阅耳。谁说话愿意多费劲呢?所以绝大多数人都不愿发卷舌音,只有那些死背发音要领的书呆子才去发卷舌音。

正因为卷舌音的标准不被普通话群体接受,所以学界有了否定卷舌音的强大势力。只要他不是彻头彻尾的教条主义者,只要他还愿意注意听听群众的发音,他就不会顽固地坚持卷舌音的标准。当代学者沈炯先生于2003年1月1日在北大语音论坛上发贴指出:“北京的事实,并不是舌尖倒勾发音……高本汉的描述中,没有舌尖倒勾发音的蛛丝马迹,看来,并不是汉语背理了或演变了,而是知识概念模糊,定义不可靠。”此番议论,也充分说明卷舌音不是汉语应有的语音。

。。。 。。。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知道的说一说,为什么北京人将C念成"塞sei1",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