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标头之焦距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8
帖子: 41
注册: 2006年10月
常看到一些朋友在争论标头的视角是否与人眼一致的问题。镜头的视角是由胶片画面尺寸和镜头焦距决定的。在胶片画面确定后,搞清标头的焦距是怎么来的好多问题也就解决了。
    标头就是标准镜头的简称,是用来区分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的。标头的英文是“Normal Lens”——常规镜头,是最常用、不变形、用途广泛的镜头。摄影教材上一般是这样定义的:焦距值为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称之为标准镜头,其视角与人眼的视角相近,其所拍摄画面中景物之间的透视关系,与人眼视角所感受到的景象非常相似,没有透视变形。以135胶片相机为例,标头的焦距大部分是标称50mm的,也有58mm的,而35mm胶片的对角线长是43.3mm,偏差是不是大了点。38、40mm的标头又从何而来。
    其实,50mm作为标头的焦距起源于莱卡,1925年莱卡发布他的第一台35mm相机时,用的是不可更换的50mm镜头,先入为主地成为市场标准,后来各厂家跟着学,50mm就成了标头的焦距。按书上的定义,莱卡应该设计43或45mm的镜头才对,为什么偏偏用50mm。原因因该有两个:
    1、偷懒,当时35mm电影摄影的标准镜头就是50mm的,一改就行了。胶片用电影的,标头也用电影的吧。
    2、焦距稍长一点,在当时认为很小的胶片上被摄物的成像可以大一点。
    35mm电影的画面不到135胶片画面的一半,为什么用50mm作为标准镜头呢?这要从人眼的视角说起。人眼在观察物体时,单眼的最大视场角超过150°,清晰视场大约为8°左右,明视场在30°左右。通常情况下,视场角大于30°时,才会给人以临场感,图像内容会更具感染力,达到90°时趋于饱和。这样,当时电影摄影就选择了焦距为电影胶片画面(21x15.3mm)对角线两倍左右的50mm镜头(对角线视角29°)作为标准镜头。
    电影标准镜头的视角比摄影标准镜头窄了不少,这是因为电影可以用摇、移镜头的方法展现宽广的画面,而照片的画面是用移动目光来慢慢欣赏。
    现代电影、电视界普遍认为水平视角30°的镜头更适合作为标准镜头,于是出现了40mm的电影标头,这次135相机厂家也有不少跟着跑了。
    既然人眼观察事物的视角通常集中的30-90°的范围,折中为60°视角做标头不是很好吗。对,就出个37.5mm的标头。这就是37或38mm标头的来源。
    60°是划分标头与广角的分水岭,不如在30-60°折中,于是就有了45°视角的52mm标准镜头。如果对60-90°折中,也就有了75°视角的28mm标准广角镜头。
    另一种确定折中焦距的方法式是用拍摄范围。即拍摄范围的尺度正好介于两个已知焦距拍摄范围的中间。大家如有机会画一下各焦段镜头的拍摄范围,就会发现28-85mm镜头个焦段拍摄范围的间隔是比较均匀的。
    根据“拍摄范围对角线/胶片对角线=拍摄距离/镜头焦距”可以推导出:
    1/镜头的折中焦距=(1/焦距1+1/焦距2)/2
    标准镜头的折中焦距=1/((1/焦距1+1/焦距2)/2)……公式
    视角30-90°对应的焦距应该是对角线的1/2至2倍。
    以35mm胶片相机为例:
    对角线的1/2至2倍镜头的折中焦距= 1/((1/(0.5x胶片对角线)+1/(2x胶片对角线))/2)= 0.8x胶片对角线 = 34.5mm(标称35mm)
    35mm镜头的镜头感最好找,因为,135胶片画面宽度为36mm,与镜头的焦距基本一致,这样横拍时就成了“拍多宽,距多远。”竖拍时“拍多高,走多远。” 1:1,简单。眼睛一扫,预先估焦、构图,不用事先瞄来瞄去,不给对方预警时间,机会一到抬手就是一张,基本不会落空。这可能是35mm镜头用途最广、最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
    同理,你可以计算出1—2倍对角线的折中焦距为58mm。焦距为1—∞倍对角线长度的折中焦距为86.5mm(标称85mm),且叫它长焦标准头吧,其实就是中焦的意思。35mm与85mm镜头拍摄范围折中的镜头焦距是50mm。如果折中对角线与60°视角的焦距,可以得到一只40mm标头。
    50mm镜头拍摄的画面面积正好是35mm镜头的一半,又是一个折中。
    标头焦距就是在人眼观察事物的常规视域范围内折中出一个视角或视域范围,算出相应的焦距,再取整确定出镜头的标称值。……中庸之道。
    天哪,28(标准广角)、35、37(38)、40、43、45、50、52、58、85mm(标准长焦 or 中焦)全成标头了。没错,它们都是 “Normal Lens”——常规镜头。

[2006-10-30 10:24 补充如下]

转:《28毫米标准广角镜头》

    35毫米镜头在35毫米照相机上曾被认为视角是很广的镜头。事实上,许多人认为他们完全可以用35毫米加上90毫米镜头(莱卡相机)或35毫米和105毫米镜头(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就能拍摄大多数被摄体。

    而当今,28毫米镜头已成了“标准”广角镜头。同35毫米镜头相比,其销售量为100多比一。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它说明什么问题呢?光学技术的改善仅仅是部分原因,因为高质量的28毫米镜头在40年前就问世了。价格适中和市场上能买到也是部分原因。最主要的是,28毫米镜头之所以被广泛认为是标准广角镜头同使用者的技术进步有关。
富有表现力的广角

    你可以从50种不同的单镜头反光相机和10余种不同的标准镜头和变焦镜头中进行挑选。选择望远镜头和变焦镜头比较容易。-只最新式的短焦距变焦镜头加一只望远镜头——如一只28至105毫米的变焦镜头和一只200毫米的望远镜头——几乎可以拍摄任何东西、为了使许多平常的被摄体拍摄出戏剧效果,摄影师们常常使用角度更广的镜头。用21毫米的镜头紧靠一辆陷入泥坑的赛车的一侧拍摄或用一只17毫米的鱼眼镜头拍摄正在工作的高空作业的工人,肯定能增强效果。

    事实上,每当需要用广角镜头拍摄时,有些摄影师就直接从50毫米镜头换成24毫米的镜头,而不用两者之间的其它镜头拍摄。

    但业余摄影爱好者很少需要这种戏剧性的表现方法,而在过去几年中。28毫米镜头已被证明是一个理想的适中器材。如果你用这种广角镜头挨近前景拍照。尤其当前景上有人物时,足以取得很生动的效果。如果拍的是风景就能取得很大的景深,而对大部分内容来说这种镜头是够广的了,它不会造成更大的广角镜头所产生的那种破坏性视觉效果。

    一位熟练的摄影爱好者,可用一只28毫米的镜头和一只望远镜头或中距变焦镜头能拍摄出先辈摄影师认为是很不寻常的日常照片。
多种用途

    当然。如果你用靠得很近的办法拍摄肖像。你就会取得很不一般的透视效果,但我们不要把这种现象同畸变混为一谈。后者是镜头的质量问题没有得到完全纠正造成的,前者完全是因为同被摄体靠得太近,因此得出一个你所不熟悉的视点。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你不会用28毫米镜头拍摄正式的或宜人的肖像,对这类肖像你可用较短的望远镜头拍摄。但是,我们没有理由不偶尔用28毫米镜头来拍摄富有表现力的肖像?我需指出的是,在许多情况下,28毫米镜头可以当作标准镜头来取代50毫米镜头。由于它有较大的视角(75度),所以你很快就会习惯于紧靠被摄体拍摄。

    我现在不想谈“特写”,而是谈拍摄中远距离的照片、用28毫米镜头拍摄的照片的特点是:其强有力的前景使背景有纵深感,而且很可能两者都很清晰。附近可能有悬垂的树枝,为远景提供了框架,或者可以把有趣的景物摄入前景部位以消除远景的平谈。以街道对面的小屋为背景的一台乡村抽水机的特写。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标准镜头与短变焦镜头

    由于目前许多短变焦镜头的变焦范围为28-100毫米左右,所以似乎没有什么必要再拥有一只28毫米的标准广角镜头了。这是许多摄影爱好者的想法,但是我认为他们的想形并不总是正确的。我的老友保尔雅克•布莱克曼最近说,现在变焦镜头的质量可能同十年前的标准镜头一样好。但是,他们决比不上现在的标准镜头,即便是最好的变焦镜头。

    最近我把尼康相机装在三脚架上,对准通常试拍的被摄体——一座石砌的教堂和对岸的一所现代学校拍摄。起先,我用28-85毫米变焦镜头F/2.8光圈拍摄,然后用28毫米尼康镜头F/2.8光圈另拍一张。然后我用这两只镇头在F/5.6光圈又各拍了一张。后来我又分别用变焦镜头以50毫米的焦距和50毫米标准镜头重拍。然后把70-210毫米长变焦镜头在105毫米和200毫米处同尼康望远镜头进行比较拍摄。

    这是一次较全面的测试,我对测试的结论如下:首先,对任何彩色负片和幻灯片,你绝对看不出它们之间的差异,这是由于彩色胶片和彩色相纸无此分辨能力。然而,柯达克罗姆25是个例外。因为只有它才能分辨出细微末节的差别。

    对于黑白胶片来说,我想你用x系列全色片就能分辨出两种镜头的差异。只要你的拍摄技术和放大镜头完美无缺。现在我得说明,这并不是说变焦镜头不好,它们是不错的,尤其拍摄非技术性的题材,而且还多摄影师根本看不出任何差别。

    同时,变焦镜头很方便,但是不像标准镜头那样容易掌握。我们较容易拿稳标准镜头,而且通常其最大光圈又容易对焦。当变焦镜头在用最短焦距拍摄时情况更是如此,此时极大的景深会掩盖精确的对焦。我坚持用我的28毫米标准广角镜头,但这并不是说我用彩色胶片拍摄户外活动和用黑白胶片拍摄非技术性题材时也不用变焦镜头。

拍摄原理

    28毫米镜头的体积并不比50毫米的标准镇头大,相反还小一些。这就是说,它便于携带。当光圈为F/8,距离为15英尺时,景深大到从7英尺到无限远。这就意味着对大多数室外题材来说,你根本不需要对焦。当你为了充分利用28毫米镜头而紧靠前景部位的被摄体以得纵深感时,它那宽大的景深简直成了一笔财富。即便往需用F/5.6光圈的阴天拍摄,你也可以把焦点对在前景的装饰器皿上而不至使堂皇的内景变得完全模糊。

    正像维卡所说,最好的变焦镜头是你的两只脚。靠近和离开被摄物只需用几秒钟的时间来移动两只脚就行了,它肯定不会比调变焦镜头的焦距的时间更长。

    有些照片我是用把照相机举过头顶从人群头顶上拍过去的新闻采访方法拍摄的,这种拍摄方法很容易,用1/60秒的速度进行曝光不大会发生照相机抖动的情况。

    不要害怕相机角度向下的拍摄方法。你在看了第一批拍摄的几张照片之后,拍摄起来就自然了。

原 作 者:
文章来源: 英国《摄影爱好者》
相关标签: 尼康 视角 标准镜头 胶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4458 回帖:4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0.102
主题: 2
帖子: 2484
注册: 2006年4月
真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1、从135单反的取景器看,只有85MM镜头最接近裸眼效果,像在宣布50MM不是标头了?
原因可能是目镜设计的巧合,焦距偏长并离对焦屏远了(因为五楞镜在中间)?

2、从另一方面考虑,为什么人像头不约而同选择了85MM?
原因可能是人眼天生结构,简单22MM球面镜加负球面CCD,其透视效果等同于85MM加平面CCD?

3、如果2成立则1也歪打正着了,标头焦距将不可能沿用图象对角线的老规定,而永远锁定在85MM(透视优先哈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742
主题: 58
帖子: 501
注册: 2003年12月
原文说了么多道理, 似乎理由不能成立

"偷懒" ? 摄影器材发展那么久也早该从新设计了吧? 技术上没难度啊.
"让被摄物的成像可以大一点"?  有必要吗? 这是标头啊,当中焦来用了?

我觉得50毫米标头主要是个遵照传统习惯的问题.  一个跟一个.

真希望厂商能搞个完全忠实人眼透视比例的标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742
主题: 58
帖子: 501
注册: 2003年12月
原文说了么多道理, 还是没回答标头为什么不直接设计成43毫米.  

43毫米完全忠实人眼透视比例,不好吗?  技术上没难度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737
主题: 9
帖子: 2301
注册: 2006年4月
LZ您好。刚看到您的另一个回帖,才知道胶片的实际宽度是35mm(包括两侧齿孔),所以叫35mm胶片,不是我猜测的21mm+14mm=35mm。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737
主题: 9
帖子: 2301
注册: 2006年4月
LZ,您好。谢谢您的指正。现在清白啦:135相机和35mm电影摄影机,用的胶片虽然完全相同,但由于使用方式不同所以导致成像尺寸不同。135相机把胶片横着使,成像尺寸是36mm×24mm(宽高比为3/2)。由于胶片本身是连续的,非格式化的,所以随着相机标准的不同,图像宽高比不同,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还可以有很多种变化。而35mm电影摄影机则是把胶片竖着使,成像尺寸便成了24mm×18mm(宽高比为4/3)或24mm×16mm(宽高比为3/2)。但电影的伴音通道在胶片的一侧占去了3mm的宽度用于录制光电转换信息,结果实际的成像尺寸在横的方向上变成了21mm。为了保证图像尺寸保持近似于4/3的比例关系,35mm电影摄影机最终的图像尺寸确定为21mm×15.3mm。不知道是否是这样。但我觉得35mm电影摄影机最终的图像尺寸要是21mm×14mm就好啦,一来保持了3/2的比例关系,二来由于21mm+14mm刚好为35mm,这就解释了35mm电影摄影机命名的来历。不知道说得对不对。再次感谢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8
帖子: 41
注册: 2006年10月
借无忌DX的几张片子示意一下

常用镜头拍摄范围-3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8
帖子: 41
注册: 2006年10月
借无忌DX的几张片子示意一下

常用镜头拍摄范围-3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8
帖子: 41
注册: 2006年10月
借无忌DX的几张片子示意一下

常用镜头拍摄范围-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8
帖子: 41
注册: 2006年10月
借无忌DX的几张片子示意一下

常用镜头拍摄范围-1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8
帖子: 41
注册: 2006年10月
原文由 wuyuxin100 发表
LZ文章中有几句互相有关联的话,我没弄明白:
    一.“以135胶片相机为例,标头的焦距大部分是标称50mm的,也有58mm的,而35mm胶片的对角线长是43.3mm,偏差是不是大了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135胶片相机使用35mm胶片,其对角线长度是43.3mm。标头焦距也应该是43.3mm。以50mm或58mm作标头焦距,偏差有点大。
    二.“ ......

=========
第一条和第三条理解是对的。第二条不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8
帖子: 41
注册: 2006年10月
原文由 wuyuxin100 发表
有个简单的问题我不明白:35mm电影胶片的图像尺寸是多少?是21mmx15.3mm吗?既然哪个尺寸都和35mm无关,那为啥叫35mm电影胶片呢?是21mm+15.3mm=36.3mm,和35mm相近,所以才简称35mm电影吗?为啥不取其整数叫36mm电影胶片呢?135照相机的图像尺寸好像是36mmx24mm,那个尺寸都和135mm无关,为啥叫135呢?有36mmx24mm尺寸的电 ......

=========
35mm是胶片的宽度,用尺子量一下135的底片便知。135是柯达命名的产品代码。如:110、126、127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8
帖子: 41
注册: 2006年10月
原文由 失散的影子 发表
呵呵,科普贴。
标头=standard lens,一般认为是40-60mm焦距内接近人眼视觉的镜头。
而normal lens的是摄影常用焦距,与标头是不同的概念。


=======
查一下专业的词典,两者都是标准镜头的意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737
主题: 9
帖子: 2301
注册: 2006年4月
我提的问题,和说绕口令差不多,让各位DX费心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737
主题: 9
帖子: 2301
注册: 2006年4月
LZ文章中有几句互相有关联的话,我没弄明白:
    一.“以135胶片相机为例,标头的焦距大部分是标称50mm的,也有58mm的,而35mm胶片的对角线长是43.3mm,偏差是不是大了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135胶片相机使用35mm胶片,其对角线长度是43.3mm。标头焦距也应该是43.3mm。以50mm或58mm作标头焦距,偏差有点大。
    二.“当时35mm电影摄影的标准镜头就是50mm的,一改就行了。胶片用电影的,标头也用电影的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135胶片相机用的是和35mm电影同规格的胶片,也就是说35mm电影胶片的对角线长度也是43.3mm。电影摄影的标准镜头就是50mm的,所以135胶片相机的标头焦距也就定为50mm啦。
    三.“35mm电影的画面不到135胶片画面的一半”,“当时电影摄影就选择了焦距为电影胶片画面(21x15.3mm)对角线两倍左右的50mm镜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35mm电影的画面与135胶片画面尺寸不同,其对角线只有25mm左右,以对角线两倍左右的50mm作为电影标头的焦距,所以才有了与43.3mm偏差比较大的50mm标头(起源或者来源)。
    现在我弄不明白的是:35mm电影到底用的是多大尺寸的胶片?135胶片相机用的胶片又是多大尺寸的?到底二者相同(二)还是不同(三)?
    困惑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963
主题: 9
帖子: 1230
注册: 2006年3月
呵呵,科普贴。
标头=standard lens,一般认为是40-60mm焦距内接近人眼视觉的镜头。
而normal lens的是摄影常用焦距,与标头是不同的概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398
主题: 49
帖子: 11667
注册: 2002年6月
原文由 wuyuxin100 发表
有个简单的问题我不明白:35mm电影胶片的图像尺寸是多少?是21mmx15.3mm吗?既然哪个尺寸都和35mm无关,那为啥叫35mm电影胶片呢?是21mm+15.3mm=36.3mm,和35mm相近,所以才简称35mm电影吗?为啥不取其整数叫36mm电影胶片呢?135照相机的图像尺寸好像是36mmx24mm,那个尺寸都和135mm无关,为啥叫135呢?有36mmx24mm尺寸的电 ......


135的来历源于柯达对于这种胶卷的命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737
主题: 9
帖子: 2301
注册: 2006年4月
有个简单的问题我不明白:35mm电影胶片的图像尺寸是多少?是21mmx15.3mm吗?既然哪个尺寸都和35mm无关,那为啥叫35mm电影胶片呢?是21mm+15.3mm=36.3mm,和35mm相近,所以才简称35mm电影吗?为啥不取其整数叫36mm电影胶片呢?135照相机的图像尺寸好像是36mmx24mm,那个尺寸都和135mm无关,为啥叫135呢?有36mmx24mm尺寸的电影胶片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8
帖子: 41
注册: 2006年10月
原文由 gzluqch1483 发表

呵呵。本人观点认为透视感不光与拍摄时的片幅和镜头焦距有关,还与观赏时的片幅的视距有关。拍摄时镜头的视角和观赏时的视角相同,给人的感觉就是最真实的透视感。现在观赏时的片幅变大了(放大得更大,电脑显示器也更大了),所以标头的焦距就变短了。

==================
确实是这样,我们观看照片的视角通常在30-60°之间,如果拍摄镜头的视角与此不同,就产生了所谓的透视或压迫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08.016
主题: 100
帖子: 92306
注册: 2006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45mm[西德蔡斯Tessar2.8/45]也是典型的标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653
主题: 2
帖子: 85
注册: 2004年9月
原文由 正六面体 发表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上世纪60-70以前出品的135相机(主要指不可换镜头的)镜头焦距大多是50mm的,70年代后相机配的镜头大多在35-40mm,少数28mm的。是科技的进步?摄影技术的提高?还是观念的转变?

向各位DX请教。


呵呵。本人观点认为透视感不光与拍摄时的片幅和镜头焦距有关,还与观赏时的片幅的视距有关。拍摄时镜头的视角和观赏时的视角相同,给人的感觉就是最真实的透视感。现在观赏时的片幅变大了(放大得更大,电脑显示器也更大了),所以标头的焦距就变短了。

[gzluqch1483 编辑于 2006-10-28 17:4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8
帖子: 41
注册: 2006年10月
comiceryuan:
顺便问一下:一个对应135的50mm焦距的镜头A和一个为APS幅面开发的50mm镜头B有什么区别?如果装在数码上,是不是画面应该相同,但是透视不同?还是画面和透视都相同?

=============
两只镜头的视角不同,由于APS的画面尺寸较小,使用相同焦距的镜头视角窄一些,视角与乘上镜头转换系数的35mm镜头一样。这就引出了一个等效焦距的问题。

透视关系与被摄物的距离有关,与镜头焦距无关。因为视角窄的镜头在拍摄相同范围的景物时,需要的距离比较远,所以空间透视感会差一点,或压缩感强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085
主题: 13
帖子: 346
注册: 2006年9月
太感谢了,真是好贴~
顺便问一下:一个对应135的50mm焦距的镜头A和一个为APS幅面开发的50mm镜头B有什么区别?如果装在数码上,是不是画面应该相同,但是透视不同?还是画面和透视都相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55
主题: 4
帖子: 893
注册: 2004年12月
好帖, 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324
主题: 41
帖子: 1837
注册: 2003年11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8
帖子: 41
注册: 2006年10月
原文由 老顽童 发表
考虑标头的※※,应当想到当年绝大多数相机的镜头是固定的,不可更换的。而对于可交换镜头相机,不少人只买标准镜头。所以当时的标头肯定要兼顾各种情况,比如风景与人像。一般以50毫米为多,甚至55毫米、58毫米也是常见的。但是到了七十年代,西方经济大发展,许多人可以带着轻便相机到处旅游,这些人很多也不是正经玩摄影 ......


感谢各位的支持。

老顽童的点评,从人的需求解释了标头的发展变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156.513
主题: 146
帖子: 47003
注册: 2000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考虑标头的※※,应当想到当年绝大多数相机的镜头是固定的,不可更换的。而对于可交换镜头相机,不少人只买标准镜头。所以当时的标头肯定要兼顾各种情况,比如风景与人像。一般以50毫米为多,甚至55毫米、58毫米也是常见的。但是到了七十年代,西方经济大发展,许多人可以带着轻便相机到处旅游,这些人很多也不是正经玩摄影或者玩相机的,他们照相多是到此一游,最多也就是风景加上一人或多人的全身像,人的尺寸比较小。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许多以38毫米镜头为标头的相机,以便兼顾风景和全身人像。美能达率先出了双焦相机,能够解决风景与人像的矛盾,很受欢迎。后来就演化到袖珍相机多装变焦镜头的局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509
主题: 24
帖子: 2594
注册: 2006年9月
是这样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763
主题: 0
帖子: 953
注册: 2005年12月
我用的是28mm镜头。感觉还是有些广,不过有时候又觉得不够,折中一下这些优缺点,28还是很好用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2.398
主题: 49
帖子: 11667
注册: 2002年6月
支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标头之焦距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