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标头之焦距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4470 回帖:4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6.487
主题: 21
帖子: 4262
注册: 2003年9月
值得一看,学习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406
主题: 21
帖子: 765
注册: 2006年10月
好文章,学了不少东西。

原来标准是人定的,而人是会变的动物。

早年的人,都是从绘画走到摄影,摄影的内容基本都是人像,所以那个时候的相机都是用50MM做标准镜头。后来生活好了,人照像的机会多了,照来照去,总是那个人也没有意思,于是摄影的重点就成了人去过什么地方,然后去的地方越来越不一样,以前是一个小景物,后来是去黄山去西藏,于是对广角的要求越来越大,于是,28都成了标准镜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218
主题: 8
帖子: 492
注册: 2005年2月
俺的標準頭是300mm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186
主题: 1
帖子: 87
注册: 2006年4月
认真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069
主题: 53
帖子: 2972
注册: 2002年10月
深入浅出。。。谢谢楼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0.383
主题: 299
帖子: 2196
注册: 2003年11月
标准镜头是变形最小,成像最好但是用处最少的镜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6
帖子: 95
注册: 2004年12月
长知识了.  多谢LZ.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
帖子: 2460
注册: 2004年9月
原文由 正六面体 发表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上世纪60-70以前出品的135相机(主要指不可换镜头的)镜头焦距大多是50mm的,70年代后相机配的镜头大多在35-40mm,少数28mm的。是科技的进步?摄影技术的提高?还是观念的转变?

向各位DX请教。

我觉得应该是观念转变,随着时代进步,人类精神更加乏馈,人们更加追求视觉上的冲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8
帖子: 41
注册: 2006年10月
一般情况下,有两只常规“标准”镜头就足以应付大部分拍摄了。如:35 + 85 or 28 + 50。

上一张常用镜头拍摄范围示意图,如果想看实际效果找张相应的照片一套就行。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295.748
主题: 65
帖子: 100195
注册: 2004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 OpticFilm 8200i
NIKON Z 7_2
GFX 50R
★ M9 Digital Camera
呵呵
我只有标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419
主题: 4
帖子: 258
注册: 2005年4月
如果加上一些相应的图片就更完美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8
帖子: 41
注册: 2006年10月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上世纪60-70以前出品的135相机(主要指不可换镜头的)镜头焦距大多是50mm的,70年代后相机配的镜头大多在35-40mm,少数28mm的。是科技的进步?摄影技术的提高?还是观念的转变?

向各位DX请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336
主题: 17
帖子: 12623
注册: 2004年4月
原文由 正六面体 发表

如果用28-85以外镜头拍摄的照片,感觉“空间透视”或“压缩感”会比较明显。


的确是这样,焦距比较长的镜头拍出来更容易产生自己期待的效果,广角或超广角的就不太好控制了,拍出的片子有倒是有“空间透视”,可是很平淡,前后景的选择处理更难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8
帖子: 41
注册: 2006年10月
step7
泡菜  
泡网分:10.6
交易分:0
帖 数:1582-14
图 数:0/0-0
字 数:77K-0K
注 册:2004年04月  都是Normal Lens

也就都不是Normal Lens

爱用啥就用啥吧

==============
如果用28-85以外镜头拍摄的照片,感觉“空间透视”或“压缩感”会比较明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259
主题: 2
帖子: 89
注册: 2006年2月
有技术含量,偶喜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336
主题: 17
帖子: 12623
注册: 2004年4月
都是Normal Lens

也就都不是Normal Lens

爱用啥就用啥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9.299
主题: 83
帖子: 1627
注册: 2006年5月
不错啊
是一种不错的观点
屋脊多点这种帖子该多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6.311
主题: 34
帖子: 4362
注册: 2006年4月
沙发,舒服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8
帖子: 41
注册: 2006年10月
常看到一些朋友在争论标头的视角是否与人眼一致的问题。镜头的视角是由胶片画面尺寸和镜头焦距决定的。在胶片画面确定后,搞清标头的焦距是怎么来的好多问题也就解决了。
    标头就是标准镜头的简称,是用来区分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的。标头的英文是“Normal Lens”——常规镜头,是最常用、不变形、用途广泛的镜头。摄影教材上一般是这样定义的:焦距值为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称之为标准镜头,其视角与人眼的视角相近,其所拍摄画面中景物之间的透视关系,与人眼视角所感受到的景象非常相似,没有透视变形。以135胶片相机为例,标头的焦距大部分是标称50mm的,也有58mm的,而35mm胶片的对角线长是43.3mm,偏差是不是大了点。38、40mm的标头又从何而来。
    其实,50mm作为标头的焦距起源于莱卡,1925年莱卡发布他的第一台35mm相机时,用的是不可更换的50mm镜头,先入为主地成为市场标准,后来各厂家跟着学,50mm就成了标头的焦距。按书上的定义,莱卡应该设计43或45mm的镜头才对,为什么偏偏用50mm。原因因该有两个:
    1、偷懒,当时35mm电影摄影的标准镜头就是50mm的,一改就行了。胶片用电影的,标头也用电影的吧。
    2、焦距稍长一点,在当时认为很小的胶片上被摄物的成像可以大一点。
    35mm电影的画面不到135胶片画面的一半,为什么用50mm作为标准镜头呢?这要从人眼的视角说起。人眼在观察物体时,单眼的最大视场角超过150°,清晰视场大约为8°左右,明视场在30°左右。通常情况下,视场角大于30°时,才会给人以临场感,图像内容会更具感染力,达到90°时趋于饱和。这样,当时电影摄影就选择了焦距为电影胶片画面(21x15.3mm)对角线两倍左右的50mm镜头(对角线视角29°)作为标准镜头。
    电影标准镜头的视角比摄影标准镜头窄了不少,这是因为电影可以用摇、移镜头的方法展现宽广的画面,而照片的画面是用移动目光来慢慢欣赏。
    现代电影、电视界普遍认为水平视角30°的镜头更适合作为标准镜头,于是出现了40mm的电影标头,这次135相机厂家也有不少跟着跑了。
    既然人眼观察事物的视角通常集中的30-90°的范围,折中为60°视角做标头不是很好吗。对,就出个37.5mm的标头。这就是37或38mm标头的来源。
    60°是划分标头与广角的分水岭,不如在30-60°折中,于是就有了45°视角的52mm标准镜头。如果对60-90°折中,也就有了75°视角的28mm标准广角镜头。
    另一种确定折中焦距的方法式是用拍摄范围。即拍摄范围的尺度正好介于两个已知焦距拍摄范围的中间。大家如有机会画一下各焦段镜头的拍摄范围,就会发现28-85mm镜头个焦段拍摄范围的间隔是比较均匀的。
    根据“拍摄范围对角线/胶片对角线=拍摄距离/镜头焦距”可以推导出:
    1/镜头的折中焦距=(1/焦距1+1/焦距2)/2
    标准镜头的折中焦距=1/((1/焦距1+1/焦距2)/2)……公式
    视角30-90°对应的焦距应该是对角线的1/2至2倍。
    以35mm胶片相机为例:
    对角线的1/2至2倍镜头的折中焦距= 1/((1/(0.5x胶片对角线)+1/(2x胶片对角线))/2)= 0.8x胶片对角线 = 34.5mm(标称35mm)
    35mm镜头的镜头感最好找,因为,135胶片画面宽度为36mm,与镜头的焦距基本一致,这样横拍时就成了“拍多宽,距多远。”竖拍时“拍多高,走多远。” 1:1,简单。眼睛一扫,预先估焦、构图,不用事先瞄来瞄去,不给对方预警时间,机会一到抬手就是一张,基本不会落空。这可能是35mm镜头用途最广、最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
    同理,你可以计算出1—2倍对角线的折中焦距为58mm。焦距为1—∞倍对角线长度的折中焦距为86.5mm(标称85mm),且叫它长焦标准头吧,其实就是中焦的意思。35mm与85mm镜头拍摄范围折中的镜头焦距是50mm。如果折中对角线与60°视角的焦距,可以得到一只40mm标头。
    50mm镜头拍摄的画面面积正好是35mm镜头的一半,又是一个折中。
    标头焦距就是在人眼观察事物的常规视域范围内折中出一个视角或视域范围,算出相应的焦距,再取整确定出镜头的标称值。……中庸之道。
    天哪,28(标准广角)、35、37(38)、40、43、45、50、52、58、85mm(标准长焦 or 中焦)全成标头了。没错,它们都是 “Normal Lens”——常规镜头。

[2006-10-30 10:24 补充如下]

转:《28毫米标准广角镜头》

    35毫米镜头在35毫米照相机上曾被认为视角是很广的镜头。事实上,许多人认为他们完全可以用35毫米加上90毫米镜头(莱卡相机)或35毫米和105毫米镜头(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就能拍摄大多数被摄体。

    而当今,28毫米镜头已成了“标准”广角镜头。同35毫米镜头相比,其销售量为100多比一。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它说明什么问题呢?光学技术的改善仅仅是部分原因,因为高质量的28毫米镜头在40年前就问世了。价格适中和市场上能买到也是部分原因。最主要的是,28毫米镜头之所以被广泛认为是标准广角镜头同使用者的技术进步有关。
富有表现力的广角

    你可以从50种不同的单镜头反光相机和10余种不同的标准镜头和变焦镜头中进行挑选。选择望远镜头和变焦镜头比较容易。-只最新式的短焦距变焦镜头加一只望远镜头——如一只28至105毫米的变焦镜头和一只200毫米的望远镜头——几乎可以拍摄任何东西、为了使许多平常的被摄体拍摄出戏剧效果,摄影师们常常使用角度更广的镜头。用21毫米的镜头紧靠一辆陷入泥坑的赛车的一侧拍摄或用一只17毫米的鱼眼镜头拍摄正在工作的高空作业的工人,肯定能增强效果。

    事实上,每当需要用广角镜头拍摄时,有些摄影师就直接从50毫米镜头换成24毫米的镜头,而不用两者之间的其它镜头拍摄。

    但业余摄影爱好者很少需要这种戏剧性的表现方法,而在过去几年中。28毫米镜头已被证明是一个理想的适中器材。如果你用这种广角镜头挨近前景拍照。尤其当前景上有人物时,足以取得很生动的效果。如果拍的是风景就能取得很大的景深,而对大部分内容来说这种镜头是够广的了,它不会造成更大的广角镜头所产生的那种破坏性视觉效果。

    一位熟练的摄影爱好者,可用一只28毫米的镜头和一只望远镜头或中距变焦镜头能拍摄出先辈摄影师认为是很不寻常的日常照片。
多种用途

    当然。如果你用靠得很近的办法拍摄肖像。你就会取得很不一般的透视效果,但我们不要把这种现象同畸变混为一谈。后者是镜头的质量问题没有得到完全纠正造成的,前者完全是因为同被摄体靠得太近,因此得出一个你所不熟悉的视点。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你不会用28毫米镜头拍摄正式的或宜人的肖像,对这类肖像你可用较短的望远镜头拍摄。但是,我们没有理由不偶尔用28毫米镜头来拍摄富有表现力的肖像?我需指出的是,在许多情况下,28毫米镜头可以当作标准镜头来取代50毫米镜头。由于它有较大的视角(75度),所以你很快就会习惯于紧靠被摄体拍摄。

    我现在不想谈“特写”,而是谈拍摄中远距离的照片、用28毫米镜头拍摄的照片的特点是:其强有力的前景使背景有纵深感,而且很可能两者都很清晰。附近可能有悬垂的树枝,为远景提供了框架,或者可以把有趣的景物摄入前景部位以消除远景的平谈。以街道对面的小屋为背景的一台乡村抽水机的特写。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标准镜头与短变焦镜头

    由于目前许多短变焦镜头的变焦范围为28-100毫米左右,所以似乎没有什么必要再拥有一只28毫米的标准广角镜头了。这是许多摄影爱好者的想法,但是我认为他们的想形并不总是正确的。我的老友保尔雅克•布莱克曼最近说,现在变焦镜头的质量可能同十年前的标准镜头一样好。但是,他们决比不上现在的标准镜头,即便是最好的变焦镜头。

    最近我把尼康相机装在三脚架上,对准通常试拍的被摄体——一座石砌的教堂和对岸的一所现代学校拍摄。起先,我用28-85毫米变焦镜头F/2.8光圈拍摄,然后用28毫米尼康镜头F/2.8光圈另拍一张。然后我用这两只镇头在F/5.6光圈又各拍了一张。后来我又分别用变焦镜头以50毫米的焦距和50毫米标准镜头重拍。然后把70-210毫米长变焦镜头在105毫米和200毫米处同尼康望远镜头进行比较拍摄。

    这是一次较全面的测试,我对测试的结论如下:首先,对任何彩色负片和幻灯片,你绝对看不出它们之间的差异,这是由于彩色胶片和彩色相纸无此分辨能力。然而,柯达克罗姆25是个例外。因为只有它才能分辨出细微末节的差别。

    对于黑白胶片来说,我想你用x系列全色片就能分辨出两种镜头的差异。只要你的拍摄技术和放大镜头完美无缺。现在我得说明,这并不是说变焦镜头不好,它们是不错的,尤其拍摄非技术性的题材,而且还多摄影师根本看不出任何差别。

    同时,变焦镜头很方便,但是不像标准镜头那样容易掌握。我们较容易拿稳标准镜头,而且通常其最大光圈又容易对焦。当变焦镜头在用最短焦距拍摄时情况更是如此,此时极大的景深会掩盖精确的对焦。我坚持用我的28毫米标准广角镜头,但这并不是说我用彩色胶片拍摄户外活动和用黑白胶片拍摄非技术性题材时也不用变焦镜头。

拍摄原理

    28毫米镜头的体积并不比50毫米的标准镇头大,相反还小一些。这就是说,它便于携带。当光圈为F/8,距离为15英尺时,景深大到从7英尺到无限远。这就意味着对大多数室外题材来说,你根本不需要对焦。当你为了充分利用28毫米镜头而紧靠前景部位的被摄体以得纵深感时,它那宽大的景深简直成了一笔财富。即便往需用F/5.6光圈的阴天拍摄,你也可以把焦点对在前景的装饰器皿上而不至使堂皇的内景变得完全模糊。

    正像维卡所说,最好的变焦镜头是你的两只脚。靠近和离开被摄物只需用几秒钟的时间来移动两只脚就行了,它肯定不会比调变焦镜头的焦距的时间更长。

    有些照片我是用把照相机举过头顶从人群头顶上拍过去的新闻采访方法拍摄的,这种拍摄方法很容易,用1/60秒的速度进行曝光不大会发生照相机抖动的情况。

    不要害怕相机角度向下的拍摄方法。你在看了第一批拍摄的几张照片之后,拍摄起来就自然了。

原 作 者:
文章来源: 英国《摄影爱好者》
相关标签: 尼康 视角 标准镜头 胶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标头之焦距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