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漫谈CCD与胶片 [主题管理员:a123zj]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0475 回帖:218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19.158
主题: 5
帖子: 1080
注册: 2008年3月
为何国家半导体工业这么落后,原来a123zj在忙于写科学普及读本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201
主题: 3
帖子: 184
注册: 2002年12月
为何国家半导体工业这么落后,原来我们的专家都在忙于写科学普及读本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399
主题: 14
帖子: 2096
注册: 2002年12月
认真听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0.896
主题: 18
帖子: 4281
注册: 2004年8月
解决单CCD 数码相机图像模糊和失真的方案;
3CCD 数码相机
采用一个分光棱镜和三个 CCD,分光棱镜将光线中的红、绿、蓝三个基本色分开,使其分别投射在一个 CCD 上。这样以来,每个 CCD 就只对一种基本色分量感光。每个基色CCD读出电路捕获电子;经过放大数字信号处理完成图象拍摄,3CCD方案较好解决了色彩插值算法产生的失真,可获得色彩、调制度、清晰度效果很好的影像。但缺点就在于系统复杂和成本高昂,可靠性下降等,一般用在专业和特殊领域。

解决单 CCD 数码相机图像模糊和失真X3是否可行?

 美国Foveon公司的X3技术的感光器与银盐彩色胶片相似,由三层感光CCD叠加在一起。Foveon声称同等像素的X3图像感光器比传统CCD锐利两倍。

X3技术核心在于使用不同禁带宽度的半导体材料来分别截获蓝色、绿色、红色光、第一层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较大,只有频率高的蓝色光能够引起电子跃迁,而绿色、红色光由于频率高不能够引起电子跃迁而得以透过,第二层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低于第一层,可由绿色光引起电子跃迁,第三层半导体材料可由红色光引起电子跃迁,同样X3技术解决了色彩插值算法产生的失真,可获得较好影像。
(今晚继续码字,明天再聊)

[a123zj 编辑于 2008-08-07 20:2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0.896
主题: 18
帖子: 4281
注册: 2004年8月
讨论问题1,单片CCD 数码相机在目前由于前述原因影响,CCD影像色彩、图像调制度、清晰度相比胶片而言处于劣势,当然影响CCD 数码相影像质量的原因还有其它的许多因素,低通特性只是其中之一。

[a123zj 编辑于 2008-08-07 19:5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0.896
主题: 18
帖子: 4281
注册: 2004年8月
接着码字;
讨论问题1;单CCD数码影像色彩、调制度、清晰度低于胶片感光成象?

调制度传递函数是光学传递函数的分量,调制度的定义为: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的差与它们的和的比值。分辨率和明锐度的合表现为清晰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0.896
主题: 18
帖子: 4281
注册: 2004年8月
原文由 triplex 发表
同样是单CCD X3和MSK完全不同吧 我觉得楼主说的应该是MSK
其实应该叫感光器件更合适 现在的相机用的一般都不是CCD 而是CMOS芯片

[triplex 编辑于 2008-08-07 13:25]
目前为止谈的是MSK,CCD X3有优势,以后慢慢会聊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323
主题: 2
帖子: 4575
注册: 2008年5月
同样是单CCD X3和MSK完全不同吧 我觉得楼主说的应该是MSK
其实应该叫感光器件更合适 现在的相机用的一般都不是CCD 而是CMOS芯片

[triplex 编辑于 2008-08-07 13:25]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9.158
主题: 5
帖子: 1080
注册: 2008年3月
搬个板凳来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漫谈CCD与胶片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