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有关D3、D700 CMOS传感器身世的讨论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6804 回帖:23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975
主题: 94
帖子: 10761
注册: 2005年10月
看来还是sony制造的,nikon可能掺乎了一把设计。不过sony摆明不打算自己用这块cmos,所以......
(0)
(1)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779
主题: 10
帖子: 1436
注册: 2006年11月
原文由 總是一個人走在斷背山 发表
别吵了
让sony收购nikon吧
整合一下
天下太平了


那SONY还得问问三菱肯不肯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7.699
主题: 7
帖子: 493
注册: 2003年3月
没见到日本人对台湾厂有过什么防范。而且EPSON的核心芯片照样大陆造。
当时EPSON拿俩产品甲乙来投产
甲他自己也能造。我们给的价格也就比较公道便宜
乙他自己造不了。于是乎...哈哈...
反正那阵赚爽赚翻了 估计小日本天天睡觉都要磨牙

Nikon要一直找SONY做传感器,也得这个下场。

原文由 北帆 发表

有可能,Nikon的设计在生产工艺上对索尼有依赖。当然这里还有日本厂商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厂商的防范,起码日本国内有的就不会在外面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447
主题: 25
帖子: 1587
注册: 2006年2月
此时的牛大正托着腮帮子苦思冥想:证据之二到底公不公开呢!

[咸腊鱼 编辑于 2008-09-08 16:4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623
主题: 137
帖子: 2658
注册: 2004年5月
原文由 starlitH 发表
完全不一样。
尼康索尼的合作模式等于英特尔请AMD代产服务器CPU,APPLE请诺基亚造手机。
OEM只有在互不构成直接竞争威胁的时候才是稳定的。

还是有点儿不一样。索尼的DSLR部门和半导体生产部门并不一定捆得那么紧。万人以上的公司,各部门独立核算,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是常见的。

盯不住了,俺得睡了。

[北帆 编辑于 2008-09-08 16:4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
帖子: 135
注册: 2008年8月
别吵了
让sony收购nikon吧
整合一下
天下太平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623
主题: 137
帖子: 2658
注册: 2004年5月
原文由 starlitH 发表
唯一的解释就是索尼仍然掌握着很多关键技术。尼康目前还离不开索尼。

有可能,Nikon的设计在生产工艺上对索尼有依赖。当然这里还有日本厂商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厂商的防范,起码日本国内有的就不会在外面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7.699
主题: 7
帖子: 493
注册: 2003年3月
不是这个你还认为是什么?点测光啊?呵呵
Canon的成功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这种核心技术高人一筹。

原文由 fishnet335 发表

难道CMOS是目前DLSR最重要的核心技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842
主题: 67
帖子: 596
注册: 2005年9月
原文由 fishnet335 发表

难道CMOS是目前DLSR最重要的核心技术?


把前面的“难道”去掉,后面加上“之一”,应该就是比较准确的说法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623
主题: 137
帖子: 2658
注册: 2004年5月
原文由 苍穹 发表
我就一個疑問,要是自己開發的(我說是開發,生產找代工很正常),為什么一直不宣傳呢?為什么要遮遮掩掩的啊?


自己看吧,
http://imaging_nikon_com/products/imaging/technology/d-technology/imagingsensor/format/index.htm

说的很清楚,Nikon 自己开发的。

"It is through our experience in developing the CCD, LBCAST, and CMOS sensors, with their diverse characteristics, that we’ve been able to come up with the ideal imaging sensor to best suit each particular camera."
Innovation Through Evolution: Nikon FX Format and Nikon DX Format
Nikon FX format: New proprietary large-format CMOS sensor

In line with our commitment to serve the evolving demands of photographers and nurture new forms of expression, Nikon has developed a proprietary new large-format imaging sensor — the Nikon FX format CMOS sensor — that differs from the Nikon DX format. Used in the D3, this innovative sensor, which measures approximately 36.0 x 23.9mm, features a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 as well as a very wide dynamic range and greatly expanded ISO sensitivity range. This results in unprecedented high-quality, low-noise images and nearly the same image composition format as 35mm-film cameras, long the accepted protocol of leading photographers.Nikon FX-format CMOS sensor for the D3 Image area:Approximately 36.0 x 23.9mm Effective pixel count:12.1 megapixels Pixel size: 8.45 x 8.45 µm Sensitivity range (at normal setting):ISO 200 - 6400 Expanded sensitivity range:ISO 100 - 25600 equivalent

As the performance of imaging sensors continues to evolve at a remarkable speed, Nikon places a high priority on adaptability in matching each new camera with the most suitable sensor, to deliver the finest possible images.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D1 in 1999, Nikon has developed CCD, LBCAST and CMOS image sensors of various designs and performance. Indeed, by applying our accumulated experience in image sensor design, we’ve managed to introduce countless innovations. Since Nikon considers it imperative to provide the best that imaging sensor evolution has to offer, in a camera photographers can truly appreciate, we are constantly strengthening our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and processes. The Nikon FX format CMOS sensor, designed to meet the increased demands of the D3, is a reflection of our core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ical leadership.

Nikon DX format: Pioneered for the ultimate balance of performance and mobility

The Nikon D300, featuring a resolution of 12.3 effective megapixels, employs our DX-format CMOS sensor. This latest version of the Nikon DX-format imaging sensor, refined since its original appearance in the Nikon D1, is technically advanced. For the first time, Nikon has built A/D converters into the sensor, achieving high-speed data readout that enables continuous shooting at up to 8 frames per second* with low noise and minimal power consumption.
* With battery pack.

D300’s Nikon DX-format CMOS sensor (actual size) Image area:Approximately 23.6 x 15.8 mm Effective pixel count:12.3 megapixels Pixel size:5.49 x 5.49 µm Sensitivity range (at normal setting):ISO 200 - 3200 Expanded sensitivity range:ISO 100 - 6400 equivalent

Nikon pioneered the Nikon DX format in the D1, emphasizing superior image quality with extra-high resolution in central areas of the lens.
The efficiently sized Nikon DX format also permitted Nikon to develop a more compact camera. With the Nikon DX format, the focal length of a lens appears to be increased by 50 percent, so a lighter, smaller telephoto lens can be used in place of a longer focal length lens, making equipment lighter and more portable. The D3’s high-speed, high-sensitivity capabilities may not be required for every shoot. And many photographers tend to bring a selection of camera bodies, lenses and flash units with them. When the D300, employing the Nikon DX format, is viewed in terms of a balance of performance and mobility, the advantages are many and persuasive.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9.902
主题: 10
帖子: 341
注册: 2005年10月
原文由 starlitH 发表
完全不一样。
尼康索尼的合作模式等于英特尔请AMD代产服务器CPU,APPLE请诺基亚造手机。
OEM只有在互不构成直接竞争威胁的时候才是稳定的。


难道CMOS是目前DLSR最重要的核心技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19
主题: 0
帖子: 370
注册: 2007年9月
原文由 starlitH 发表
自己设计就行,这话很对。
生产本身并没什么,这话不对。
俺就是做这个的。尼康的工程师也说他们有自己的实验室,但目前让尼康自己造条生产线就太为难了。生产这个的门槛非常的高。造了又只产自家的东西。尼康这种中小公司玩不起的。

话说回来尼康的这种生产方式依然有问题。如果有完全的知识产权,找晶圆和封测代工厂 ......

估计也有国内企业保护意识在作怪。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842
主题: 67
帖子: 596
注册: 2005年9月
原文由 starlitH 发表
完全不一样。
尼康索尼的合作模式等于英特尔请AMD代产服务器CPU,APPLE请诺基亚造手机。
OEM只有在互不构成直接竞争威胁的时候才是稳定的。


还要再同意一次,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7.699
主题: 7
帖子: 493
注册: 2003年3月
完全不一样。
尼康索尼的合作模式等于英特尔请AMD代产服务器CPU,APPLE请诺基亚造手机。
OEM只有在互不构成直接竞争威胁的时候才是稳定的。

原文由 th66 发表
楼下某位XD看来不太了解现在电子行业很流行的OEM,DELL的显示器是明基做的,IPHONE是富士康做的。。。。太普遍了
核心设计和技术还是掌握在大牌厂家手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842
主题: 67
帖子: 596
注册: 2005年9月
原文由 starlitH 发表
自己设计就行,这话很对。
生产本身并没什么,这话不对。
俺就是做这个的。尼康的工程师也说他们有自己的实验室,但目前让尼康自己造条生产线就太为难了。生产这个的门槛非常的高。造了又只产自家的东西。尼康这种中小公司玩不起的。

话说回来尼康的这种生产方式依然有问题。如果有完全的知识产权,找晶圆和封测代工厂 ......


完全同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842
主题: 67
帖子: 596
注册: 2005年9月
原文由 th66 发表
楼下某位XD看来不太了解现在电子行业很流行的OEM,DELL的显示器是明基做的,IPHONE是富士康做的。。。。太普遍了
核心设计和技术还是掌握在大牌厂家手里


谢谢理解,呵呵。在下并非不懂得OEM,我要表达的是,OEM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主动的,就想你说的DELL和APPLE,他们掌握的品牌和核心技术。可以在很多的代工厂家里面进行选择,显示器你明基不做还有三星,有很多厂家等米下锅呢。还有一种是被动的OEM,比如尼康,他不得不对CCD或者CMOS进行OEM,而且选择的对象很少,几乎没有选择。尽管是自己设计,但是还是在某种程度上被别人卡脖子。再说,传感器的设计应该属于核心机密,还是越少的厂家知道越好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7.699
主题: 7
帖子: 493
注册: 2003年3月
自己设计就行,这话很对。
生产本身并没什么,这话不对。
俺就是做这个的。尼康的工程师也说他们有自己的实验室,但目前让尼康自己造条生产线就太为难了。生产这个的门槛非常的高。造了又只产自家的东西。尼康这种中小公司玩不起的。

话说回来尼康的这种生产方式依然有问题。如果有完全的知识产权,找晶圆和封测代工厂就是了。能独立自主还保证产量和商业机密。能何必非找索尼这个潜在的竞争对手生产?完全是与虎谋皮的行为。

唯一的解释就是索尼仍然掌握着很多关键技术。尼康目前还离不开索尼。

原文由 北帆 发表

生产本身并没有什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9.902
主题: 10
帖子: 341
注册: 2005年10月
原文由 苍穹 发表
我就一個疑問,要是自己開發的(我說是開發,生產找代工很正常),為什么一直不宣傳呢?為什么要遮遮掩掩的啊?


在NIKON的网站上就有介绍,可能用的词汇不是你希望的,NIKON宣传的是他的照相机,不是CMO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19
主题: 0
帖子: 370
注册: 2007年9月
原文由 苍穹 发表
我就一個疑問,要是自己開發的(我說是開發,生產找代工很正常),為什么一直不宣傳呢?為什么要遮遮掩掩的啊?

遮遮掩掩这词您理解吗?您去问过他含糊其辞了吗?
整天说自己生产CMOS就能多卖机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29.007
主题: 96
帖子: 2736
注册: 2004年1月
我就一個疑問,要是自己開發的(我說是開發,生產找代工很正常),為什么一直不宣傳呢?為什么要遮遮掩掩的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9.902
主题: 10
帖子: 341
注册: 2005年10月
他连IC和PCB都没有分清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894
主题: 304
帖子: 4224
注册: 2002年6月
楼下某位XD看来不太了解现在电子行业很流行的OEM,DELL的显示器是明基做的,IPHONE是富士康做的。。。。太普遍了
核心设计和技术还是掌握在大牌厂家手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623
主题: 137
帖子: 2658
注册: 2004年5月
原文由 kingsun100 发表
这么说来佳能和索尼是傻瓜了?


他们要是不自己生产才有点傻瓜呢,有自己的作坊干嘛不用?垒个馕坑当然也可以用来烤※※

[北帆 编辑于 2008-09-08 15:5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9.902
主题: 10
帖子: 341
注册: 2005年10月
原文由 kingsun100 发表

这么说来佳能和索尼是傻瓜了?

你要这么理解我也没有办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19
主题: 0
帖子: 370
注册: 2007年9月
原文由 kingsun100 发表

Intel,AMD在世界上再多的工厂,那也是Intel和AMD的,只是雇用了台湾的工人而已;索尼和尼康都在中国有厂,难道它们变成中国的了?

台积电等厂商都是Intel,AMD独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623
主题: 137
帖子: 2658
注册: 2004年5月
原文由 kingsun100 发表
如果你能把CCD和CMOS跟电阻做对比的话,我就没什么好说得了。Sensor确实是沙子做的,那克隆羊还是肉做的呢,你做个出来试试?

那不就对了,关键是设计,生产成本的控制也在设计之中。生产本身并没有什么,都是靠量赚钱。君不见半导体生产厂商多在劳动力成本低下的地区。

“那克隆羊还是肉做的呢,你做个出来试试?”这个就有点儿抬杠了。我是做不出来,可是我还是坚持我的论点,关键是设计,并不一定什么都要自己生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842
主题: 67
帖子: 596
注册: 2005年9月
原文由 fishnet335 发表

看来你不知道TSMC等台湾厂商是做什么的。NIKON可不是傻瓜,它肯定算过是自己建厂还是委托代工的成本,CCD和CMOS就是不同的生产工艺,如果是自己的CCD生产线那不是要关门了。


这么说来佳能和索尼是傻瓜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9.902
主题: 10
帖子: 341
注册: 2005年10月
原文由 kingsun100 发表

核心技术不同,不能进行这样的比对。对于主板显卡之类,能够代工的厂家大把,对于整个IT产业来讲,属于买方市场,不存在被谁卡脖子。CCD和CMOS则不同,能够设计生产的就那么几家,而且还要考虑到竞争关系,基本上属于卖方市场。就像富士的超级CCD不会轻易卖给尼康一样。


看来你不知道TSMC等台湾厂商是做什么的。NIKON可不是傻瓜,它肯定算过是自己建厂还是委托代工的成本,CCD和CMOS就是不同的生产工艺,如果是自己的CCD生产线那不是要关门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8.907
主题: 85
帖子: 3006
注册: 2003年2月
尼康官方网站有个Enjoy Nikon的专栏,里面的the Works时不时会介绍公司内部的开发技术,D3要是自己搞的,这边也会介绍滴。


相对的 SONY也要开个专栏 介绍下和Nikon D3 project的合作无间以显示其实力?
三人成虎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842
主题: 67
帖子: 596
注册: 2005年9月
原文由 彩色照片 发表

Intel,AMD台湾没工厂?!


Intel,AMD在世界上再多的工厂,那也是Intel和AMD的,只是雇用了台湾的工人而已;索尼和尼康都在中国有厂,难道它们变成中国的了?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有关D3、D700 CMOS传感器身世的讨论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