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四驱技术扫盲贴 [主题管理员:jinseng]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6334 回帖:5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22.027
主题: 34
帖子: 829
注册: 2006年9月
原文由 参数 发表

这么说来新欧兰德差大维特拉很多啊?
大维的每个车型都是这样吗,还是只有顶配的是?


不是差很多,而是差太多了。

维特拉没有别的4驱形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027
主题: 34
帖子: 829
注册: 2006年9月
原文由 参数 发表

这么说来新欧兰德差大维特拉很多啊?
大维的每个车型都是这样吗,还是只有顶配的是?


不是差很多,而是差太多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027
主题: 34
帖子: 829
注册: 2006年9月
原文由 weedo 发表
请教一个问题,现在的高档SUV如卡宴,揽胜,这种全能型傻瓜式四驱是属于哪一类?

电子的还是机械的?有什么缺点呢?

望楼主告知.谢谢


卡宴是使用托森中差的,和途锐一样,是纯机械的。

而宝马X5、Volvo XC90、揽胜采用的都是靠电控多片式离合器来分配扭矩的四驱系统。

但同样是采用电控离合式,仍旧存在区别:

采用前横置引擎的,如Volvo、SAAB、揽胜等等,由于结构上的先天缺陷不能安装※※差速器,而只能采用Haldex的四驱系统,只能做到90:10左右的常态分配,如SAAB X Toubo、Volvo X90等等。

而采用纵置引擎的,如宝马、斯巴鲁的ATS等等都可以安装※※差速器。宝马X5、卡宴都可以做到40:60的常态分配,上代斯巴鲁的MPT也可以做到60:40的常态分配,但斯巴鲁新一代的ATS就只能做到90:10的常态分配了。

采用纵置引擎的4驱系统在先天上就比采用前横置引擎的有优势。

理论上讲,电控液压多片式离合器的结构不适合长时间传递大动力。动力是靠电磁压紧离合器片传递的.这就决定了它只能短时输出大扭力或长时间输出小扭力,否则需要不断的更换离合器片。

也就是说,电控离合器存在磨损的可能,不如机械式的可靠。

斯巴鲁之所以从上代的60:40改成现在的90:10,估计也是担心离合器片磨损的问题。

所以说,宝马X5、揽胜、Volvo XC90更适合作为公路SUV,而不是适合作为全能型的SUV。要越野的话,还是卡宴、Q7、陆巡、途锐才行。

电子式的在性能上唯一的优点是控制方式比较灵活,如第四代Haldex的XWD、本田的SH-AWD、EVO的ACD+AYC可以对左右两轮单独实施控制。

[jinseng 编辑于 2008-11-07 23:4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1
帖子: 62
注册: 2008年9月
原文由 jinseng 发表
一般平时扭矩分配比例为50:50(或接近)的全时四驱车都是用LSD※※差速器或托森※※差速器,例如……铃木大维特拉.而使用类似电控离合器的分动器都只能是90:10左右的常态分配,如…… 甚置根本就是适时四驱(平时100:0),如……新欧兰德


这么说来新欧兰德差大维特拉很多啊?
大维的每个车型都是这样吗,还是只有顶配的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656
主题: 14
帖子: 498
注册: 2004年1月
请教一个问题,现在的高档SUV如卡宴,揽胜,这种全能型傻瓜式四驱是属于哪一类?

电子的还是机械的?有什么缺点呢?

望楼主告知.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68.873
主题: 193
帖子: 6178
注册: 2000年5月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Bigwood 发表
全时四驱正常时已经是大约50:50的动比了,比100:0的
适时四驱打滑的机会小些。
维特拉好像是有低速差速锁的全时四驱


老兄说得对,俺那NP242分动箱在全时四驱时是前48%,后52%。
全部新款的Grand Vitara和老款5门Grand Vitara的分动箱有全时四驱、高速分时四驱和低速分时四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027
主题: 34
帖子: 829
注册: 2006年9月
原文由 wuyuxin100 发表
jinseng网友,能否具体介绍一下三菱帕杰罗的超选四驱和铃木超级维特拉的四驱系统是全时四驱、分时四驱还是适时四驱?
另外,你在首帖中这样论述全时四驱的缺点:它是靠侦测到某个轮胎的打滑后,才开始把动力输送到不打滑的轮胎,这样反应就会慢些。但重要的是这些粘合或电子的差速器,是无法完全象机械差速锁那样把动力50: ......


1、超选四驱分别拥有2H(后轮两驱)、4H(全时四驱)、4HLc(※※差速器锁止的高速四驱)和4LLc(※※差速器锁止的低速四驱)四种档位不同的驾驶模式,驾驶员可以通过切换分动器档杆进行不同驾驶模式的切换操控,看上去和某些分时四驱系统的操作方式一样,不过事实上是一套纯正的全时的四驱系统。当启用4HLc(※※差速器锁止的高速四驱)模式,因为此时的※※差速器自动锁止,这个时候车子的前后驱动轴就连接在一起,转速完全一样,所以此时的前后轮不具备差动能力了。此模式只能在摩擦力小的湿滑、冰雪或者崎岖不平的软路面行驶,不能长时间在摩擦力大的硬路面行驶,以免造成转向失控或者分动器损坏等问题

分时四驱是不可能同时拥有4H和4HLOCK这两个选项的。这也是由分时四驱的特性决定的,因为它们无法实现高速四驱行驶,因为这样一来就会发生转向制动,车辆连正常的行驶都无法保证。

超级维特拉是纯正的全时四驱,纯机械式的,带机械差速锁和低速四驱档。

2、至于第二个问题,全时四驱和适时四驱的主要区别是:在硬铺装路面上,前者是真真正正的四驱,而后者不过是2驱而已。

二者都是在监测到某个轮胎打滑时才介入,区别在于:在打滑之前全时四驱的四个轮胎都有动力分配,而适时四驱则没有。全时的反应速度更快,或甚至根本不用做出动作,而适时四驱即使做出动作,也要比全时滞后得多。虽然电子系统的反应很快,但电子系统是靠液压泵实施动作的,液压泵充满压力是需要反应时间的。

Haldex四驱系统升级的主要改进就是提高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3.176
主题: 128
帖子: 4895
注册: 2000年11月
原文由 wuyuxin100 发表
jinseng网友,能否具体介绍一下三菱帕杰罗的超选四驱和铃木超级维特拉的四驱系统是全时四驱、分时四驱还是适时四驱?
另外,你在首帖中这样论述全时四驱的缺点:它是靠侦测到某个轮胎的打滑后,才开始把动力输送到不打滑的轮胎,这样反应就会慢些。但重要的是这些粘合或电子的差速器,是无法完全象机械差速锁那样把动力50: ......


全时四驱正常时已经是大约50:50的动比了,比100:0的
适时四驱打滑的机会小些。

维特拉好像是有低速差速锁的全时四驱

[2008-11-07 22:33 补充如下]

全时四驱在某一轮打滑时动比会在某个范围内变化,比如
粘性耦合器的20:80 《-》 80:2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68.873
主题: 193
帖子: 6178
注册: 2000年5月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jinseng 发表
NP242已经是全时四驱了。
NP242(SELEC-TRAC)的驱动模式为:2H, 4驱分时 (与command-trac的4H一样), 4驱全时, Neutre 以及 4LO。


NP242是机械式全时四驱,所以特别指出来。
因为不在老兄所说的那4种实现方式里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737
主题: 9
帖子: 2301
注册: 2006年4月
jinseng网友,能否具体介绍一下三菱帕杰罗的超选四驱和铃木超级维特拉的四驱系统是全时四驱、分时四驱还是适时四驱?
另外,你在首帖中这样论述全时四驱的缺点:它是靠侦测到某个轮胎的打滑后,才开始把动力输送到不打滑的轮胎,这样反应就会慢些。但重要的是这些粘合或电子的差速器,是无法完全象机械差速锁那样把动力50:50锁死。正因如此,全时四驱才被那些死硬派的越野人士所不齿,认为它们只是假越野,不能和分时四驱那样爬山涉水。
在我的印象中,你这里说的所谓缺点其实应该是适时四驱的。只有适时四驱才需要侦测是否有轮胎打滑,而全时四驱好像不需要这种侦测过程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6.446
主题: 21
帖子: 4261
注册: 2006年10月
原文由 jinseng 发表
现在有不少SUV都号称四驱,他们在技术上有什么差别呢?(补充了一些新内容)

四轮驱动方式有分时四驱、全时四驱和适时四驱之分。

分时四驱只适合越野车

设计有分动器,靠操作分动器实现两驱与四驱的切换,在公路高速行驶时只能以两驱进行。正因为这种四驱不能长时间处于四轮驱动状态,所以把它称作"分时四驱"(PART-TIME 4WD)。

全时四驱
  
通过一个柔性连接的※※差速器,再通过前轴和后轴的独立差速器,把驱动力分配到四个轮胎。与纯机械式的差速锁不同的是,全时四驱的差速器可以是粘结耦合式,也可以是多离合式,但相同的是都可以允许前后轮、左右轮之间有一个转速差,因此全时四驱就可以高速在公路上飞驰。其实现方式有以下几种:

a:蜗杆涡轮式,也就是著名的Torsen-扭力感应式。

Torsen利用蜗杆可以驱动涡轮、但是涡轮不能驱动蜗杆的机械原理实现差速,并且可使前后轴获得的扭矩控制在25%-75%之间。

Torsen差速器实现了恒时、连续扭矩控制管理,它持续工作,没有时间上的延迟,但不介入总扭矩输出的调整,也就不存在着扭矩的损失,与牵引力控制和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相比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因为没有传统的自锁差速器所配备的多片式离合器,也就不存在磨损,并实现了免维护。纯机械Torsen LSD差速器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Torsen差速器的优点是纯机械,极为可靠,反应速度快、线形度好,缺点是体积和重量大、成本高。

由于Torsen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扭力输出,因此采用Torsen的,既有公路四驱、也有越野四驱:除了奥迪quattro以外,还有丰田LC等越野车。Torsen本身不能象分动器那样锁止输出角速度,因此部分采用Torsen中差的越野车另外增加了中差锁。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纵置的引擎才能使用Torsen差速器,横置引擎的车(如A3)就不行了,4驱的A3 quattro只是使用了大众的4Motion电子4驱系统。

b:粘液耦合式,也就是使用广泛的LSD。

LSD利用特殊粘液的温度特性,使得温度正常时前后轮允许有不同的角速度、打滑时粘液温度上升、阻尼上升从而限制滑动,使得前后轴维持最低的扭矩输出,达到限滑的目的。

LSD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是反应速度相对较慢、线形度较差。LSD也是不具备锁止能力。

LSD几乎只能用于公路性的四驱系统。Subaru是LSD的主要用家:除了STi以外,Subaru均采用LSD作为四驱中差。一般越野车几乎没有采用LSD作为中差的。

c:智能制动式。中差采用普通的锥齿式,简单可靠,但是不具备扭矩定向分配能力,为此在车轮端,结合ABS、ESP系统,采取“智能”制动方式,当某个轮子打滑时,单独对该轮进行部分或者全部制动,改变扭矩输出。

此方式最早为奔驰的4Matic四驱系统采用,现在也有其他少数厂家采用。

公路上几乎没有什么长处,但是在越野的时候还是蛮有效的。

d:多片式电控离合式。

全时四驱的缺点:

它是靠侦测到某个轮胎的打滑后,才开始把动力输送到不打滑的轮胎,这样反应就会慢些。但重要的是这些粘合或电子的差速器,是无法完全象机械差速锁那样把动力50:50锁死。正因如此,全时四驱才被那些死硬派的越野人士所不齿,认为它们只是假越野,不能和分时四驱那样爬山涉水。

适时四驱

它的出现只有两个目的:一是结构简单成本更低,二是能节省油耗。采用适时四驱的车辆,其油耗与普通的两轮驱动车没有很大分别,例如本田CR-V、VOLVO S80等。这类适时四驱车辆平时行驶只有前轮驱动,当侦测到前轮开始打滑时,才开始把动力输送到原来完全没有动力的后轮,因此反应要比全时四轮驱动慢半拍,因此适时四驱的越野能力更差,而操控性和高速稳定性也要逊色于全时四驱。

电控离合式通常也被称为“智能四驱”,使用广泛。既有全时四驱、也有适时四驱,因此从名字上很容易被混淆。但是从结构上很容易区分:

1:适时四驱采用单片式电控离合:电子系统控制的单组离合器连接前后轴,平时分离,为两驱方式。当电子系统监测到打滑时,离合器自动接合,转为四驱方式。

一般日/韩系基于FF轿车底盘的SUV,比如奇骏、欧兰德、途胜、圣达菲、RAV4、翼虎、CR-V等,均采用这种方式。便宜,还省油,但是反应速度慢、无锁止能力。

2:全时四驱采用多片式电控离合:同样是电子系统控制的多片离合器连接前后轴,并且以限滑摩擦方式一直保持有扭矩传输,但是视路面情况实时调整耦合度和前后轴扭矩分配。

BMW xDrive、Haldex(瑞典厂家,采用Haldex的有VW 4Motion、Volvo等)就是这种方式。

由于是电子系统,反应略慢、可靠性略低,但是控制方式很灵活。

在此基础上,有些厂家进一步将电子控制延伸到轮间差速器,达到对每个轮子的扭矩输出控制,这就是本田的SH-AWD、EVO的ACD+AYC的四驱原理。

从电控液压多片式离合器的结构来讲,也不适合长时间传递大动力。动力是靠电磁压紧离合器片传递的.这就决定了它只能短时输出大扭力或长时间输出小扭力,否则需要不断的更换离合器片。

理论上,全时四驱是最理想的车辆驱动方式,它能使车轮抓地更牢、在高速转向时更自如、更容易被操控,可同时增加汽车的安全性能和运动性能。因为四个车轮任何时候都有动力分配,当某个车轮发生打滑的时候,系统就会自动介入,重新分配四个车轮的动力,以保证四个车轮任何时候都获得最高的贴地性,这类系统在湿滑的路面上有着非常明显的操控优势。因此,越来越多的SUV和轿车采用全时四驱其作用就不仅是越野,全时四驱带来的操控稳定和主动安全性才是它们的另一目的,特别是一些高性能的轿车

一般平时扭矩分配比例为50:50(或接近)的全时四驱车都是用LSD※※差速器或托森※※差速器,例如霸道,陆巡,Q7,途锐,卡厌,SUBARU的Impreza、Forester、Legacy和Outback手动挡,铃木大维特拉.而使用类似电控离合器的分动器都只能是90:10左右的常态分配,如沃而沃XC90,路虎神行者,汉兰德, SUBARU的ATS。 甚置根本就是适时四驱(平时100:0),如奇骏,新RAV-4,途胜,新欧兰德。CR-V最次,连电控离合器都没有,基本是永远100:0。


学习收藏!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3.176
主题: 128
帖子: 4895
注册: 2000年11月
原文由 jinseng 发表

哈哈,碰到一个自以为得计的。

很多分时四驱车上也有4H的切换按钮,但其实这个和全时四驱的4H是不一样的,它并不是高速四驱,而是相当于全时四驱的4H LOCK模式,也就是※※差速器锁止的模式。

更好笑的是,Jeep公司在说明书里还这样写道:在把控制杆推到这个位置之前,请确保你的汽车时速在88km/h以下。

也许, ......


这个是对的,很多车的4H确实是4H LOCK , 这和真正的AWD是有区别的。
比如我的老款欧蓝德是以VCU作为LSD的AWD,跑起来没有速度限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844
主题: 258
帖子: 1784
注册: 2008年7月
原文由 jinseng 发表

哈哈,碰到一个自以为得计的。

很多分时四驱车上也有4H的切换按钮,但其实这个和全时四驱的4H是不一样的,它并不是高速四驱,而是相当于全时四驱的4H LOCK模式,也就是※※差速器锁止的模式。

更好笑的是,Jeep公司在说明书里还这样写道:在把控制杆推到这个位置之前,请确保你的汽车时速在88km/h以下。

也许, ......


忠告: 你不是五百强员工,开的不是CRV,不要试图和森林吧讨论四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027
主题: 34
帖子: 829
注册: 2006年9月
原文由 aconquija 发表

赞同老兄的看法。
比如NP242就是纯机械的。


NP242已经是全时四驱了。

NP242(SELEC-TRAC)的驱动模式为:2H, 4驱分时 (与command-trac的4H一样), 4驱全时, Neutre 以及 4LO。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027
主题: 34
帖子: 829
注册: 2006年9月
原文由 forest9898_cn 发表
这种东西到处都是,每家说法都不一样。

楼主的一个经典笑话是:分时四驱没有高速四驱档。


哈哈,碰到一个自以为得计的。

很多分时四驱车上也有4H的切换按钮,但其实这个和全时四驱的4H是不一样的,它并不是高速四驱,而是相当于全时四驱的4H LOCK模式,也就是※※差速器锁止的模式。

更好笑的是,Jeep公司在说明书里还这样写道:在把控制杆推到这个位置之前,请确保你的汽车时速在88km/h以下。

也许,你还从未听说全时四驱的车子在高速四驱模式可以达到200km/h的极速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5.061
主题: 917
帖子: 21291
注册: 2001年8月
内容贡献勋章
这种东西到处都是,每家说法都不一样。

楼主的一个经典笑话是:分时四驱没有高速四驱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2.829
主题: 254
帖子: 19321
注册: 2000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自己写的还是转贴的?

转贴请注明

另外,这个贴有点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68.873
主题: 193
帖子: 6178
注册: 2000年5月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amonamon 发表
貌似有矛盾的地方...
某些观点不敢苟同.


赞同老兄的看法。
比如NP242就是纯机械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9.566
主题: 44
帖子: 393
注册: 2002年9月
貌似有矛盾的地方...
某些观点不敢苟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74
主题: 0
帖子: 26
注册: 2006年5月
介绍的全面.学习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991
主题: 81
帖子: 2485
注册: 2007年7月
有图就更好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393
主题: 5
帖子: 448
注册: 2007年6月
留名!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027
主题: 34
帖子: 829
注册: 2006年9月
四轮驱动方式有分时四驱、全时四驱和适时四驱之分。

分时四驱:设计有分动器,靠操作分动器实现两驱与四驱的切换,在公路高速行驶时只能以两驱进行。正因为这种四驱不能长时间处于四轮驱动状态,所以把它称作"分时四驱"(PART-TIME 4WD)。

全时四驱:通过※※差速器、前轴差速器、后轴差速器把驱动力分配到四个轮胎。除了纯机械式※※差速器之外,还有如下几种※※差速器:

a:Torsen LSD (扭矩感应式)

Torsen利用蜗杆可以驱动涡轮、但是涡轮不能驱动蜗杆的机械原理实现差速,并且可使前后轴获得的扭矩控制在25%-75%之间。

Torsen差速器实现了恒时、连续扭矩控制管理,它持续工作,没有时间上的延迟,但不介入总扭矩输出的调整,也就不存在着扭矩的损失,与牵引力控制和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相比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因为没有传统的自锁差速器所配备的多片式离合器,也就不存在磨损,并实现了免维护。

Torsen差速器的优点是纯机械,极为可靠,反应速度快、线形度好,缺点是体积和重量大、成本高。

由于Torsen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扭力输出,因此采用Torsen的,既有公路四驱、也有越野四驱:除了奥迪quattro以外,还有丰田LC等越野车。Torsen本身不能象分动器那样锁止输出角速度,因此部分采用Torsen中差的越野车另外增加了中差锁。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纵置的引擎才能使用Torsen差速器,横置引擎的车(如A3)就不行了,4驱的A3 quattro只是使用了大众的4Motion电子4驱系统。

b:viscous coupling device (粘液耦合式)

VCD利用特殊粘液的温度特性,使得温度正常时前后轮允许有不同的角速度、打滑时粘液温度上升、阻尼上升从而限制滑动,使得前后轴维持最低的扭矩输出,达到限滑的目的。

VCD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是反应速度相对较慢、线形度较差。

VCD几乎只能用于公路性的四驱系统。Subaru是VCD的主要用家:除了STi以外,Subaru的5速手动挡车型均采用VCD作四驱中差。

c:智能制动式

采用普通的开放式※※差速器,但是不具备扭矩定向分配能力,为此在车轮端结合ABS、ESP系统,采取“智能”制动方式,当某个轮子打滑时,单独对该轮进行部分或者全部制动,改变扭矩输出。

此方式最早为奔驰的4Matic四驱系统采用,现在也有其他少数厂家采用。

d:电控式多片离合器

电子系统控制的多片离合器连接前后轴,并且以限滑摩擦方式一直保持有扭矩传输,但是视路面情况实时调整耦合度和前后轴扭矩分配。

由于是电子系统,反应略慢、可靠性略低,但是控制方式很灵活。在此基础上,有些厂家进一步将电子控制延伸到轮间差速器,达到对每个轮子的扭矩输出控制,这就是本田的SH-AWD、EVO的ACD+AYC的四驱原理。

从电控液压多片式离合器的结构来讲,也不适合长时间传递大动力。动力是靠电磁压紧离合器片传递的.这就决定了它只能短时输出大扭力或长时间输出小扭力,否则需要不断的更换离合器片。

适时四驱:电子系统控制的单组离合器连接前后轴,平时分离,为两驱方式。当电子系统监测到打滑时,离合器自动接合,转为四驱方式。这类适时四驱车辆平时行驶只有前轮驱动,当侦测到前轮开始打滑时,才开始把动力输送到原来完全没有动力的后轮,因此反应要比全时四轮驱动慢半拍。

理论上,全时四驱是最理想的车辆驱动方式,它能使车轮抓地更牢、在高速转向时更自如、更容易被操控,可同时增加汽车的安全性能和运动性能。因为四个车轮任何时候都有动力分配,当某个车轮发生打滑的时候,系统就会自动介入,重新分配四个车轮的动力,以保证四个车轮任何时候都获得最高的贴地性,这类系统在湿滑的路面上有着非常明显的操控优势。因此,越来越多的SUV和轿车采用全时四驱其作用就不仅是越野,全时四驱带来的操控稳定和主动安全性才是它们的另一目的,特别是一些高性能的轿车

[jinseng 编辑于 2009-09-23 22:17]
相关标签: Time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四驱技术扫盲贴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