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被遗忘的国产经典镜头58mm/F2 58/2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67519 回帖:22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569
主题: 24
帖子: 1107
注册: 2002年9月
这个说法真的让我有些吃惊,我更倾向于认为搂主的尼康可能存在个体的差异吧。海鸥DF也是我的处女机。的确那个年代造的相机,用料是够足,但品质是在不敢苟同。许多金属加工件做的非常糙,大小故障不断,机身震动巨大。我也使用过珠江201,相对而言,珠江的做工要好于海鸥。海鸥和珠江的光学质量都差不多,当时还以单层镀膜为主。现在用的镜头多了,德系,日系,俄系都用过,从最顶级的徕卡,蔡斯,到最便宜的俄罗斯地摊货,总的感觉是海鸥、珠江的成像一般般。出彩的地方不多,分辨率还行,但色彩,锐度就差远了。

我记得工作后攒的第一笔钱就抱了台佳能EOS50,28-105回来,佳能的变焦头在中段光圈时明显要强于海鸥的中段光圈成像,从此海鸥基本上就退役了。九十年代,有人不停在媒体上忽悠俄罗斯镜头,我搞了台尼康FM2,镜头就配不起了,于是买了85MM F2,50MM F1.4,和20MM F2.8。85MM白头也是蔡斯的俄罗斯山寨,成像光圈缩小了还行,但别拍彩色,颜色很浊。那个50MM是个非常有个性的头,F1.4时成像那叫一个软,比带了柔光镜拍得还软,可一但光圈缩小,成像质量提高的让人害怕,分辨率,反差都很高,而且暗部的成像相当好。那个20MM完全是鸡肋,没啥可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用镜头号:1996918的海鸥58/2和尼康的AF50/1.4D。在同一地点同一光线和参数。拍摄同一景物。得到的对比答案,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个58/2在各档光圈下,几乎全胜。包括最佳光圈的对比。并且有一眼可见的差别。很明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542
主题: 2
帖子: 72
注册: 2008年12月
解兄:请指教,在450D上如何套海鸥58毫米,本人最早的单反就是从英国退货的DF!解象力是没有说的。先谢谢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916
主题: 1
帖子: 49
注册: 2005年3月
珠江的58/2里面用了3片镧系玻璃.但是这个镜头其它都很好,由于镀膜的关系,色彩还原明显偏黄和品.当然有人也喜欢这种偏色.说是有德味.

海欧的早期58/2里面用了2片镧系玻璃.这个在20年前的海鸥的宣传资料上写过.

同时代的,青岛6和海鸥KJ也有用到镧系玻璃.(旁轴照相机)

镧系玻璃是贵点,后期青岛6和KJ包括海欧的58/2也逐渐找到替代的高折射玻璃.好象替代的高折射玻璃还通过部里什么鉴定,还获全国什么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103
主题: 29
帖子: 1825
注册: 2006年7月
海鸥58/2选用的镧系光学玻璃我表示怀疑。
另外珠江的58/2我感觉好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61
主题: 120
帖子: 5354
注册: 2003年6月
普通MD卡口的海鸥58/2用到EOS数码照相机上的方法和过程
--------------------------------------------------------------

期待这个。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5.028
主题: 66
帖子: 488
注册: 2005年2月
收了有两个白嘴的海鸥58f2,最大光圈时是BIOTAR式的漩涡散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4.828
主题: 21
帖子: 10211
注册: 2009年1月
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4.086
主题: 6
帖子: 5374
注册: 2005年10月
哇,确实好东西,真稀罕那,没玩过海鸥,不过上学的时候同学玩过,我是工作以后才开始正式学习摄影的,想想也块20年了,说起最早接触摄影,那应该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吧,在暗房里面给老爸做放大助手,我只是按动一下放大机的快门按钮(那个时候的放大机好像有这样的一个按钮,现在想来应该是和定时器连接的一个东西吧)。

兄台介绍的相当精辟,完全给我补充了光学方面的知识,真的感谢。向这样经典的镜头现在淘可能都不容易了。真像搞一个这样的镜头玩下。MD的接环有一只,MD口的镜头有两只,都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效果,因为是美能达出品的镜头,期望值真的很高,可是。。。。。。。。。。用在佳能相机(数码)上面没有看出特别漂亮的效果。并且色散相差都太明显,我郁闷,什么时候能搞一个国产的58/2比划比划。。。。。。。。。

另外我感觉,这个镜头是实用性,只凭兄台这篇简短的介绍可能说明不了问题,还是想看看这个镜头实际的拍摄表现,仅凭兄台的几张PP,也没有看出优势,到户外拍几张效果大家看看,可能 更有说服力。

另另,我到是感觉我手上的这几只老旧的伤痕累累的没有什么高贵的※※的别人叫它们狗头的头表现不错。

期待兄台用58/2出更多的精彩的经典的PP。

[→青竹← 编辑于 2009-02-23 21:5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916
主题: 1
帖子: 49
注册: 2005年3月
有海鸥的58/2拍的

绝对的大光比,看下反差、看下锐度、看下色彩还原、看下暗部的层次和细节、再看看焦外的成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916
主题: 1
帖子: 49
注册: 2005年3月
有海鸥的58/2拍的

绝对的大光比,看下反差、看下锐度、看下色彩还原、看下暗部的层次和细节、再看看焦外的成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916
主题: 1
帖子: 49
注册: 2005年3月
珠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916
主题: 1
帖子: 49
注册: 2005年3月
HAIOU 的后组镜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916
主题: 1
帖子: 49
注册: 2005年3月
44-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916
主题: 1
帖子: 49
注册: 2005年3月
58/2  44-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916
主题: 1
帖子: 49
注册: 2005年3月
海鸥的58/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916
主题: 1
帖子: 49
注册: 2005年3月
本人17岁开始玩摄影,也有20年了。一直没有间断对摄影的兴趣。2005年偶尔一次用蔡司Biota 58/2连接到佳能的机身上,成像那是相当好。后来也专项研究过这个镜头,多方研究查证后的结论是当时(1949年)这个58/2定位就是高级镜头。配的照相机是Contax S、Contax D售价约500美刀。(那时美国的中产阶层月薪也就500-600美圆)早期的58/2有两个镜片的玻璃是德国化学家肖特与光学家阿具在蔡司公司发明了钡冕光学玻璃。钡系的肖特玻璃结合完美的Biota(对称双高斯结构)光学设计,在通过严格的精密研磨制造的,受当时的镀膜技术限制,在真空中加热、蒸发低折射率的是氟化镁和氟化钙膜层增透膜,(镜片单面投光率只有98%),但对于这个结构简单镜片少的58/2。光损率是比较少的。因为反射面少所以成像质量相当好,堪称当时经典中的魁首。

   既然是光学经典,全世界各大照相机厂仿造的就应运而生,从50年带中期到90年代中期。横跨约40年时间都有仿造生产。其中包括前苏联的别列克、荷里奥斯、尤比杰尔、沃尔娜、茵度斯塔尔,日本的有旭光Takuma镜头、确善能、尼克尔(原来叫日本光学株)、富士龙,中国的海鸥、珠江、孔雀、华光、熊猫等等厂家。但每个厂家由于机身卡口不同,法兰焦距的不同。像场设计的不同。所以制造镜头局部的细节是不一样的。后组的曲率也有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中。都是6片4组的对称双高斯结构,不同国家的这个58/2的有些镜片的直径和曲率半径都是一样的。呵呵。因为都是仿的同一个蓝本:蔡司Biota 58/2。
       在这些仿造的58/2镜头版本中,制造的工艺水平比较高的、光学成像效果基本相同的、风格上又有几分“神似”的,有前苏联的荷里奥斯helios-44、44-2、和宾得(潘泰克斯)的Takumar58/2、还有就是中国的海鸥和珠江的早期58/2镜头。因为技术壁垒问题,德国光学玻璃的配方。各国的照相机镜头厂是不可能知道的。只能找替代的相同性质玻璃的材料。有一点光学知识都知道,光在两个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相同的,不同的材料是有着不同的折光率的,对于同样都是光学玻璃材质的透镜,镜头材料由于材质、成分、工艺的不同,其折射率也都是不同的。如果用萤石、普通平板玻璃、普通光学玻璃、镧系玻璃分别制成四块外形一样的凸透镜,凸透镜的焦距也是差别很大的。萤石折射率较小,焦距最长。而镧系玻璃高折射率低色散焦距最短。所以要找到能替代的玻璃材料是关键问题。
       中国是稀土富国(全球的90%都在中国),所以镧系玻璃在中国不是很奢侈的光学材料。但也是普通石英级光学玻璃10倍的价格了。海鸥的58/2的其中两个镜片就是选用的镧系光学玻璃。如果玩摄影20年以上的影友,应该都接触过海鸥DF和DF-1配 58/2的标头。我家的第一台单反海鸥DF-1配 58/2是我哥1984年买的。当时是凭票托关系买的。还花了562元人民币。当时我们市的日报社记者都没有这样的照相机。84年的562元人民币是国营厂一个工人全年的年收入。做工也算当时的先进水平,用料上也是不稀工本。调焦的多头螺纹组件,用的是耐磨磷青铜,并且是精密金切加工。光圈环也是机加工的,并且所有数字和标识都都是凹刻上的,不是现在的油墨印刷可比拟的。
我用镜头号:1996918的海鸥58/2和尼康的AF50/1.4D。在同一地点同一光线和参数。拍摄同一景物。得到的对比答案,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个58/2在各档光圈下,几乎全胜。包括最佳光圈的对比。并且有一眼可见的差别。很明显。并且和佳能的EF50 /1. 4对比。分辨率基本相同、锐度58/2高一点、58/2镜头色彩饱和度高一点。其它指标也相差微乎其微,可以说是旗鼓相当。不能不说一点,EF50/1.4USM的价格至少是海鸥58/2镜头价格的10倍以上。随后我继续上关于怎么把普通MD卡口的海鸥58/2用到EOS数码照相机上的方法和过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相关标签: EF 50/1.4 USM 佳能 蔡司 海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被遗忘的国产经典镜头58mm/F2 58/2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