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谁能普及一下徕卡六枚玉、七枚玉、八枚玉的知识?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45816 回帖:60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14.522
主题: 2
帖子: 1800
注册: 2007年12月
原文由 所有版权 在2010-11-10 22:04发表

萤石=高折射吗?商家还应该再学习一下

帮你百科一下

http://baike.baidu.com/view/10327.htm
 折射率: 1.434( ± 0.001) 。
http://bbs_astron_ac_cn/archiver/?tid-62248.html

萤石就是这样一种特殊材料,它的色散非常低(阿贝数高达95.3),而部分相对色散与许多光学玻璃接近! 荧 ......

一个徕卡自认失败的镜头竟然在奸商嘴里成了最完美的镜头,估计徕卡的工程师都要吐血了,还费心开发什么六枚、七枚、非球啊,一个八枚就打遍天下了
八枚玉没有萤石,有的是淫石,意淫的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605
主题: 1
帖子: 142
注册: 2010年10月
原文由 佳琦 在2010-11-10 21:23发表
简单说下八枚玉,七枚玉还有六枚玉!只是自己感受而已,不代表任何人。

八枚玉!
35mm F2 Summicron (1958)
Leitz公司于1958年生产了这只被人们神化了的镜头,它就是8枚镜片对称式结构的35mm F2 Summicron 镜头。其实这只镜头跟当年生产的35mm F2.8 Summicron和在1948年生产的35mm F3.5 Summaron镜头结构基本相同。只是解决了背景虚化问题。在镜头中心的前组镜片和后组镜片加装了两片由萤石玻璃制作的镜片,这两枚镜片是高折射玻璃制作的。所以这支镜头无论是设计,还是加工用料都付出了很高的代价,所以至今二手市场也非常昂贵。
此镜头成像非常棒,从中心到边缘亮度均匀,中心锐度跟边缘锐度相差不多,图片的清晰度很高。因为改善了背景虚化问题,所以是图片空间质感更加强烈。结构上的变化使这只镜头高光部分的控制,和高光部分的质感与层次,还有暗光部分都达到了当时非常高的水平。
此镜头一共生产了两款,结构一样。一款是供M2用,一款是供M3用。眼镜板的镜头主要是用在M3上的,因为M3没有35mm的取景框,如果把镜头上的眼镜拆掉就会造成无穷远不合焦。
这只镜头几乎没有畸变,体积大小设计非常好,是当年不可多得极品。所以被日本人神化称为“八枚玉”。
在中国leica迷们称为“眼镜板八枚玉”和“非眼镜版八枚玉”,(眼镜版用在M3上)。非眼镜板“八枚玉”又被称为“大八枚”。有了“大八枚”自然也就有了“小八枚”。同年生产的35mm F2.8 Summaron被后人称为“小八枚”。
这只镜头几乎没有畸变,体积大小设计非常好,是当年不可多得极品。

六枚玉(前期和后期)
35mm F2 Summicron (1969)
由于1958年设计的那款八枚镜片的35mm F2 Summicon非常成功,但是成本较高,制作工艺复杂。所以,leitz在1969年重新设计了一款35mm F2,此镜头使用6片4组结构,镜头体积比较短小,所以在上面安装一个月牙把手,便于对焦。这支镜头在大光圈下,反差中等,中心解像力中等,边缘柔化很快,跟“八枚玉”相比,差很多。小光圈成像质量虽然有所提高,但是边缘反差不是很好。这支镜头近距离拍摄很好发挥,所以适合翻拍,因为35mm畸变很小,小光圈几乎畸变消失。总体说此款镜头一般。

35mm F2 Summicron (1971)
Leitz于1971年从新设计了35mm F2 Summicron镜头,仍6片4组机构,在光学上运用不同的玻璃镜片,在劝阻透镜的第二组有1个空隙非常小的空气透镜。眩光控制比较好,但是畸变可见,反差控制比1969年设计的35mm F2 Summicron 要好,高光和暗部层次有所改变。其实两款镜头感觉没有太大改变,很难发现二者的却别。1971款的35mm F2镜头比1969款的35mm F2的镜头要长一些,有利于观看镜头上的系数。此两款(1969款和1971款的35mm F2)被后人称为六枚玉。

七枚玉
35mm F2 Summicron (1979)
从前款的35mm F2设计到生产历经了18年后,leitz在1979年设计推出了又7片5组制作出来的35mm F2 Summicron镜头,生常量很大,口碑也很好。在大光圈下,它的中心解像力和层次非常丰富,边缘校正也非常好,反差适中,对高光和暗部细节控制也非常好,虽然边缘有柔化现象,但收小一级光圈后就能看出很大的改变。光圈收小至F8以上时,图片质感非常强。
这支镜头所拍摄的图片质量与“八枚玉”不相上下,后期生产由于多层加膜(镀膜),在色彩上更胜于“八枚玉”。镜头设计保持了leica原有的风格,保持了体积小,设计紧凑,携带轻便的特点。此镜头同样是对称式上高斯结构,被后人称为“七枚玉”!
“七枚玉”又分为:德产“七枚玉”和加产“七枚玉”。德产“七枚玉”是德国制作,加产“七枚玉”是加拿大生产,镜头上有明显产地标识。“七枚玉”和“八枚玉”又称为“七妹”和“八枚”,其实只是网友们打错字而习惯性的说法。就像有人提问leica公司的工作人员,说到“七妹和八枚”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工作人笑答,只是结构不同而已。其实我个人觉得,回头看看在当时那个时代,当时光学技术,当时的镜片工艺,能做出这么高素质镜头已经成为传奇了,我们何必在意?


萤石=高折射吗?商家还应该再学习一下

帮你百科一下

http://baike.baidu.com/view/10327.htm
 折射率: 1.434( ± 0.001) 。
http://bbs_astron_ac_cn/archiver/?tid-62248.html

萤石就是这样一种特殊材料,它的色散非常低(阿贝数高达95.3),而部分相对色散与许多光学玻璃接近! 荧石(即氟化钙,分子式CaF2)折射率比较低(ND=1.4339),微溶于水(0.0016g/100g水),可加工性与化学稳定性较差,但是由于它优异的消色差性能,使它成为一种珍贵的光学材料!自然界能用于光学材料的纯净大块萤石非常少,因而萤石最早仅用于显微镜中。显微镜物镜虽然焦距很短,但由于像距很大、分辨率要求很高,二级光谱仍是个头痛问题。自从萤石人工结晶工艺实现以后,高级超长焦镜头中萤石几乎是不可或缺的材料,萤石镜片几乎成为高档镜头的代名词! 由于萤石价格昂贵、加工困难,各光学公司一直不遗余力的寻找萤石的代用品。氟冕玻璃就是其中一种。各公司所谓AD玻璃、ED玻璃、UD玻璃,往往就是这一类代用品。

8枚玉到底有没有所谓萤石,正好前几天有人科普过,leica官方给的材料图
麻烦指一下哪个是萤石

[所有版权 编辑于 2010-11-10 22:05]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883
主题: 10
帖子: 159
注册: 2006年8月
简单说下八枚玉,七枚玉还有六枚玉!只是自己感受而已,不代表任何人。

八枚玉!
35mm F2 Summicron (1958)
Leitz公司于1958年生产了这只被人们神化了的镜头,它就是8枚镜片对称式结构的35mm F2 Summicron 镜头。其实这只镜头跟当年生产的35mm F2.8 Summicron和在1948年生产的35mm F3.5 Summaron镜头结构基本相同。只是解决了背景虚化问题。在镜头中心的前组镜片和后组镜片加装了两片由萤石玻璃制作的镜片,这两枚镜片是高折射玻璃制作的。所以这支镜头无论是设计,还是加工用料都付出了很高的代价,所以至今二手市场也非常昂贵。
此镜头成像非常棒,从中心到边缘亮度均匀,中心锐度跟边缘锐度相差不多,图片的清晰度很高。因为改善了背景虚化问题,所以是图片空间质感更加强烈。结构上的变化使这只镜头高光部分的控制,和高光部分的质感与层次,还有暗光部分都达到了当时非常高的水平。
此镜头一共生产了两款,结构一样。一款是供M2用,一款是供M3用。眼镜板的镜头主要是用在M3上的,因为M3没有35mm的取景框,如果把镜头上的眼镜拆掉就会造成无穷远不合焦。
这只镜头几乎没有畸变,体积大小设计非常好,是当年不可多得极品。所以被日本人神化称为“八枚玉”。
   在中国leica迷们称为“眼镜板八枚玉”和“非眼镜版八枚玉”,(眼镜版用在M3上)。非眼镜板“八枚玉”又被称为“大八枚”。有了“大八枚”自然也就有了“小八枚”。同年生产的35mm F2.8 Summaron被后人称为“小八枚”。
这只镜头几乎没有畸变,体积大小设计非常好,是当年不可多得极品。

六枚玉(前期和后期)
35mm F2 Summicron (1969)
   由于1958年设计的那款八枚镜片的35mm F2 Summicon非常成功,但是成本较高,制作工艺复杂。所以,leitz在1969年重新设计了一款35mm F2,此镜头使用6片4组结构,镜头体积比较短小,所以在上面安装一个月牙把手,便于对焦。这支镜头在大光圈下,反差中等,中心解像力中等,边缘柔化很快,跟“八枚玉”相比,差很多。小光圈成像质量虽然有所提高,但是边缘反差不是很好。这支镜头近距离拍摄很好发挥,所以适合翻拍,因为35mm畸变很小,小光圈几乎畸变消失。总体说此款镜头一般。

35mm F2 Summicron (1971)
     Leitz于1971年从新设计了35mm F2 Summicron镜头,仍6片4组机构,在光学上运用不同的玻璃镜片,在劝阻透镜的第二组有1个空隙非常小的空气透镜。眩光控制比较好,但是畸变可见,反差控制比1969年设计的35mm F2 Summicron 要好,高光和暗部层次有所改变。其实两款镜头感觉没有太大改变,很难发现二者的却别。1971款的35mm F2镜头比1969款的35mm F2的镜头要长一些,有利于观看镜头上的系数。此两款(1969款和1971款的35mm F2)被后人称为六枚玉。

七枚玉
35mm F2 Summicron (1979)
     从前款的35mm F2设计到生产历经了18年后,leitz在1979年设计推出了又7片5组制作出来的35mm F2 Summicron镜头,生常量很大,口碑也很好。在大光圈下,它的中心解像力和层次非常丰富,边缘校正也非常好,反差适中,对高光和暗部细节控制也非常好,虽然边缘有柔化现象,但收小一级光圈后就能看出很大的改变。光圈收小至F8以上时,图片质感非常强。
     这支镜头所拍摄的图片质量与“八枚玉”不相上下,后期生产由于多层加膜(镀膜),在色彩上更胜于“八枚玉”。镜头设计保持了leica原有的风格,保持了体积小,设计紧凑,携带轻便的特点。此镜头同样是对称式上高斯结构,被后人称为“七枚玉”!
“七枚玉”又分为:德产“七枚玉”和加产“七枚玉”。德产“七枚玉”是德国制作,加产“七枚玉”是加拿大生产,镜头上有明显产地标识。“七枚玉”和“八枚玉”又称为“七妹”和“八枚”,其实只是网友们打错字而习惯性的说法。就像有人提问leica公司的工作人员,说到“七妹和八枚”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工作人笑答,只是结构不同而已。其实我个人觉得,回头看看在当时那个时代,当时光学技术,当时的镜片工艺,能做出这么高素质镜头已经成为传奇了,我们何必在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006
主题: 82
帖子: 5153
注册: 2009年3月
回家试着找了一下,还真让我找到一张全开光圈的summicron50的。这是现行版的前一版,94年以前生产的带对焦扳手遮光罩外置的。

对焦点在最下面那束花上,但是从图片来看像是对到了叶子上,当然,叶子和花应该在一个焦平面上。在很浅的景深范围内,叶子比花更容易显出“清晰”。

再看全开的景深,实在有点浅,俺判断为“不可用”。呵呵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965
主题: 52
帖子: 4927
注册: 2002年7月
原文由 看板 在2010-11-10 18:30发表

多谢,看来跟我理解的一致。

进一步我的理解是,不用非球面的cron镜头全开光圈都不理想。

仔细回想,也许是巧合,球面cron的35和50焦段,俺几乎最大只开到2.8而且还很少很少,一般暗光也要坚持F4,呵呵。

leica洗50cron的日子不远了,也许等数码普及程度再加深些,50cronASPH就要来了。。


Asph.更适合数码.  
因为数码摄影不宜将光圈缩得太小.  
现时的数码密度大,缩小光圈,画质劣化迅速,  所以数码要求镜头在大光圈时的成像质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006
主题: 82
帖子: 5153
注册: 2009年3月
原文由 roundg 在2010-11-10 18:34发表

应该不会,考虑到价格定位。除非leica把summicron的定位彻底拔高,否则没有必要用asph.


现在的价格,标头包括summilux和summicron,正好缺少12-15k左右的summicronASPH的空间啊。

ASPH版应该不是单纯的换块玻璃,还要重新设计,在目前的现行版cron这么优秀的基础上,就看Leica觉得有没有必要和有没有受众(估计要求cron全开优异的呼声不会很大)了。

要不我说可能性不是0呢(我也觉得可能性不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7.352
主题: 94
帖子: 10357
注册: 2002年10月
原文由 看板 在2010-11-10 18:30发表

多谢,看来跟我理解的一致。

进一步我的理解是,不用非球面的cron镜头全开光圈都不理想。

仔细回想,也许是巧合,球面cron的35和50焦段,俺几乎最大只开到2.8而且还很少很少,一般暗光也要坚持F4,呵呵。

leica洗50cron的日子不远了,也许等数码普及程度再加深些,50cronASPH就要来了。。


应该不会,考虑到价格定位。除非leica把summicron的定位彻底拔高,否则没有必要用asph.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006
主题: 82
帖子: 5153
注册: 2009年3月
原文由 suwenyu 在2010-11-10 18:18发表

关于这个误差, 画幅光路图,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你的相机很难做到平行的移动来重新构图. 若用微角转动来重新构图,焦平面误差会产生.

或许 用 球差 产生的原理来理解,也许能启发.
另外,场曲 也会产生误差.

说到场曲,八枚和6枚的场曲偏大的, 7枚校正得好些,asph是最漂亮.


多谢,看来跟我理解的一致。

进一步我的理解是,不用非球面的cron镜头全开光圈都不理想。

仔细回想,也许是巧合,球面cron的35和50焦段,俺几乎最大只开到2.8而且还很少很少,一般暗光也要坚持F4,呵呵。

leica洗50cron的日子不远了,也许等数码普及程度再加深些,50cronASPH就要来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965
主题: 52
帖子: 4927
注册: 2002年7月
原文由 看板 在2010-11-10 18:01发表

前一句俺有个疑问啊。对好焦再构图,按说底片和物体都已经固定了,不应该有误差啊。还是说您的意思是说对好焦再构图,这时的相机移动(底片移动)所带来的误差?要是后者的话,那还算是全开景深过浅“不可用”嘛。呵呵,没抬杠哈,仅探讨。

内什么。普拉纳在120上面的zeiss还是施耐德,咱不争了,一争又多了,呵呵。 ......


关于这个误差, 画幅光路图,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你的相机很难做到平行的移动来重新构图. 若用微角转动来重新构图,焦平面误差会产生.

或许 用 球差 产生的原理来理解,也许能启发.
另外,场曲 也会产生误差.即时平行移动构图,也产生误差.

说到场曲,八枚和6枚的场曲偏大的, 7枚校正得好些,asph是最漂亮.

[suwenyu 编辑于 2010-11-10 18:2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006
主题: 82
帖子: 5153
注册: 2009年3月
原文由 suwenyu 在2010-11-10 17:30发表

现代版cron,全开时用中心. 因为景深浅,黄斑只能对中心验焦, 如果验焦后,再移边再构图,会造成焦点误差.  而且全开时,画质中心强些.

planar在120机器上,施耐德和fuji把它发扬得更好.


前一句俺有个疑问啊。对好焦再构图,按说底片和物体都已经固定了,不应该有误差啊。还是说您的意思是说对好焦再构图,这时的相机移动(底片移动)所带来的误差?要是后者的话,那还算是全开景深过浅“不可用”嘛。呵呵,没抬杠哈,仅探讨。

内什么。普拉纳在120上面的zeiss还是施耐德,咱不争了,一争又多了,呵呵。我个人对蔡司和施耐德的表现是都喜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965
主题: 52
帖子: 4927
注册: 2002年7月
原文由 看板 在2010-11-10 17:06发表

我手里的现代版cron标头的全开光圈拍的很少几乎没拍过。但94年之前的那版带对焦环外置遮光罩的(没记错的话,结构和镀膜应该是和现代版完全一致)拍过,记忆很深刻,实在太软,景深也过浅,被俺划为不可用

summiluxASPH当时便宜的时候实在没兴趣(虽然当时就知道其全开的威名,但一想到leica标头全开,脑子里只有No ......


现代版cron,全开时用中心. 因为景深浅,黄斑只能对中心验焦, 如果验焦后,再移边再构图,会造成焦点误差.  而且全开时,画质中心强些.

planar在120机器上,施耐德和fuji把它发扬得更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006
主题: 82
帖子: 5153
注册: 2009年3月
原文由 suwenyu 在2010-11-10 16:51发表

summilux的ASPH是太贵.
刚上市时还未那么离谱,之后就猛涨.

但这枚ASPH真的很犀利, 全开光圈就进入状态.
现代的50cron在全开时都蛮不错的, 但和summilux asph比较,还是差一些.

我想,Planar结构已经到顶了.

再进一步,要用新思路,新技术了.

我手里的现代版cron标头的全开光圈拍的很少几乎没拍过。但94年之前的那版带对焦环外置遮光罩的(没记错的话,结构和镀膜应该是和现代版完全一致)拍过,记忆很深刻,实在太软,景深也过浅,被俺划为不可用

summiluxASPH当时便宜的时候实在没兴趣(虽然当时就知道其全开的威名,但一想到leica标头全开,脑子里只有Noctilux,呵呵),眼瞅着一夜之间暴涨至今,有点好奇心进了一个,打算拍一卷全开的看看啥样,很期待啊,呵呵。

planar俺还是喜欢66的,底片面积上去了,更加给力了,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965
主题: 52
帖子: 4927
注册: 2002年7月
原文由 看板 在2010-11-10 16:38发表

Leica以前一直说标头不需要非球面,可历代Summilux的标头全开光圈都令人不满意。所以不妥协的leica设计制造出了优秀的SummiluxASPH。

现代版的50cron和其前一版都很令人满意,唯独全开光圈还是不成。也许目前leica也坚持认为cron不是为全开光圈而使用的吧。

予以为,在不久的将来,summicron引入非球面玻璃并不是 ......


summilux的ASPH是太贵.
刚上市时还未那么离谱,之后就猛涨.

但这枚ASPH真的很犀利, 全开光圈就进入状态.
现代的50cron在全开时都蛮不错的, 但和summilux asph比较,还是差一些.

我想,Planar结构已经到顶了.

再进一步,要用新思路,新技术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006
主题: 82
帖子: 5153
注册: 2009年3月
原文由 suwenyu 在2010-11-10 16:29发表

现行的50 Summicron 的光学设计比RIGID/DR优秀.

1)现代的 50 Summicron 可说是将Zeiss Planar结构发挥到极致. 6片玻璃,前3,后3,真正Planar味道.
2)现代的 50 Summicron 仅6片玻璃,而且有两个胶合面是平面,既容易胶合,又能抗眩光. 可说极具设计艺术.(记得这是Canada的作品)
3)较以往稳定性更好的高折射玻璃以及镀膜 ......


Leica以前一直说标头不需要非球面,可历代Summilux的标头全开光圈都令人不满意。所以不妥协的leica设计制造出了优秀的SummiluxASPH。

现代版的50cron和其前一版都很令人满意,唯独全开光圈还是不成。也许目前leica也坚持认为cron不是为全开光圈而使用的吧。

予以为,在不久的将来,summicron引入非球面玻璃并不是完全不可能。summilux的ASPH实在太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965
主题: 52
帖子: 4927
注册: 2002年7月
原文由 蓬头浪子 在2010-11-10 11:36发表
我初步非严谨对比了下rigid、dr、现行版50/2三只头,整体上老头反差小些,更舒服,自然耐看,发色也清淡悠长,层次无限,个人比较偏爱
可以推论八妹一定是我喜欢的那种,要锐利可以找微距啊,莱卡r系列的微距,都是纤毫毕现,
玩好自己的八妹,让mtf见鬼去吧


现行的50 Summicron 的光学设计比RIGID/DR优秀.

1)现代的 50 Summicron 可说是将Zeiss Planar结构发挥到极致. 6片玻璃,前3,后3,真正Planar味道.
2)现代的 50 Summicron 仅6片玻璃,而且有两个胶合面是平面,既容易胶合,又能抗眩光. 可说极具设计艺术.(记得这是Canada的作品)
3)较以往稳定性更好的高折射玻璃以及镀膜技术.
4)现代的镀膜技术,加上仅6枚玻璃4个光学组,比起以前7枚玻璃更能减少光线损失.

现行版的50 Summicron 非常完美. 在画面的暗处,依然能表达许多细节.格挡光圈都有极高的画质.
Rigid,全开较软,边沿解像也是软.

也许现代的50 Summicron 是Planar的登峰造极之作,
Leica在后来开发的50mm 1.4asph镜,寻找新式的设计超越Planar.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006
主题: 82
帖子: 5153
注册: 2009年3月
原文由 蓬头浪子 在2010-11-10 11:36发表
我初步非严谨对比了下rigid、dr、现行版50/2三只头,整体上老头反差小些,更舒服,自然耐看,发色也清淡悠长,层次无限,个人比较偏爱
可以推论八妹一定是我喜欢的那种,要锐利可以找微距啊,莱卡r系列的微距,都是纤毫毕现,
玩好自己的八妹,让mtf见鬼去吧


对!
50mm和35mm十分相像。

其对应关系可以简单理解为RIGID/DR---八妹,后一版不带对焦把手的对应六枚。接下来的带对焦把手的黑色版本(有少许银色版)的对应七妹,在这里有个小差别就是50cron没有ASPH,所以“带对焦把手的黑色版本(有少许银色版)”与现行版模糊对应35cronASPH。“带对焦把手的黑色版本(有少许银色版)”与现行版结构相同,leica重新设计此头就是提高对比度来对应彩色胶卷的拍摄。 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0.719
主题: 25
帖子: 1148
注册: 2003年10月
我初步非严谨对比了下rigid、dr、现行版50/2三只头,整体上老头反差小些,更舒服,自然耐看,发色也清淡悠长,层次无限,个人比较偏爱
可以推论八妹一定是我喜欢的那种,要锐利可以找微距啊,莱卡r系列的微距,都是纤毫毕现,
玩好自己的八妹,让mtf见鬼去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0.719
主题: 25
帖子: 1148
注册: 2003年10月
不要聊表好不好,我看不懂,严重跑题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965
主题: 52
帖子: 4927
注册: 2002年7月
原文由 翠袖红巾 在2010-11-09 02:05发表
您那些手表手表以前都在东德境内, 合并前也是惨不忍睹。 不过看看Glushutte也就是哪回事罢了, 不要太迷信。 东西不值那么些钱, 品牌值钱。


Glushutte在CCCP时代是很低低低的东西.
但在资本主义的营销手法驱使下, 摇身一变成了高端.
但A. Lange则有些不同.  虽然※※不够连续,但一向工艺突出.
小生喜欢A. Lange,不喜欢Glushutte
在未组成产品之前,东西是当然不好看.

从兄台的图片中,可以看到发条鼓内侧都有同心圆的打磨. 很漂亮.
而leica的内部零件,都是毛胚的状态.  外表也不是精密的严谨.

当然两种不同类的产品,  根本没可比性.

只是 与兄台谈及德国产品 胡乱跑题的讲讲矣.

因为品牌,令消费者支付更多的钱,也许能买到实质的质量.
但没品牌的产品,也许是劣货,弄不好会危害消费者身心.
最可恶的是杠抬品牌,又没质量的产品.  最没良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773
主题: 18
帖子: 743
注册: 2007年6月
原文由 suwenyu 在2010-11-08 23:43发表
2,要衡量材料,还有的确要更多的指标. 但现时能测出的数据,会对衡量弹性变形有参考意义的. 德国产品的确要求严格, 说实话,Leica的所有产品,都未达到我心目中的要求.
因为A. Lange & Söhne 的德国产品形象很根深蒂固.
  ......


您那些手表手表以前都在东德境内, 合并前也是惨不忍睹。 不过看看Glushutte也就是哪回事罢了, 不要太迷信。 东西不值那么些钱, 品牌值钱。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1.965
主题: 52
帖子: 4927
注册: 2002年7月
原文由 翠袖红巾 在2010-11-08 23:13发表

我不是出身于学材料的我从一个相机维修的提几点
1. 合金的成分因应市场要求合环境保护会有所改变,比如制造蔡斯、Voigtlander的光学玻璃80年前是非环保玻璃, 以后因应环保玻璃成分有所改变。 但是非环保玻璃有其独特的成像韵味, 被很多玩家摄影师所推崇。
2. 您所列数据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作为镜头螺纹设计, 主要 ......


我其中的生意是珠宝类,所以设备测试了这些.
1,关于非环保玻璃探讨,  我觉得是否在有部份旧式玻璃的成份(元素)会存在不稳定性呢?
随时间发生变化后,特性也变化了.  今天见到的,可能不是设计是的初衷?
2,要衡量材料,还有的确要更多的指标.  但现时能测出的数据,会对衡量弹性变形有参考意义的.  德国产品的确要求严格,  说实话,Leica的所有产品,都未达到我心目中的要求.
因为A. Lange & Söhne  的德国产品形象很根深蒂固.  
3,有些情况,材料的更变是会与工业的潮流有关,也会与技术变革有关.
4,现代国内少人穿唐装,但照就餐还是用筷子.
至于镜头,不同时期的产品,有其特点.   ※※上出现过的产品,只要不是阻碍世界发展,都没必要否定.
如前面那位兄台讲的,各花各眼,各有各喜欢.
(0)
(1)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773
主题: 18
帖子: 743
注册: 2007年6月
原文由 suwenyu 在2010-11-06 10:41发表
刚才完成了测试,几个镜头的螺纹的一些数据如下:

8枚德版的合金成份是:Be,Al,Ni,Zn,Pb,Cu   屈服强度112kpsi
6枚的合金成份是:Be,Al,Fe,Si,Mn,Zn,Cu    屈服强度126kpsi
7枚与asph.的合金成份是:Mn,AL,Fe,Co,Si,Zn,Ti,Cu    屈服强度138kpsi

8枚的质材是落后的:
a,成份内含有毒金属(至少是不环保),而且是几种 ......


我不是出身于学材料的我从一个相机维修的提几点
1. 合金的成分因应市场要求合环境保护会有所改变,比如制造蔡斯、Voigtlander的光学玻璃80年前是非环保玻璃, 以后因应环保玻璃成分有所改变。 但是非环保玻璃有其独特的成像韵味, 被很多玩家摄影师所推崇。
2. 您所列数据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作为镜头螺纹设计, 主要的问题是摩擦, 合理的润滑, 二者硬度材料的使用是很重要的,pound-force per square inch (psi)对于有压力承受的部件有指导意义, 对于以摩擦为主镜头聚焦螺纹没有意义。 再说112k vs. 126k vs 138k没有显著的差别, 也许作为镜头聚焦螺纹100K就足够了。
3.根据您的测试以这一点就断定8枚的质材是落后的是非常主观、不合精密严谨思维逻辑的, 德国镜头相机以Overengineering (or over-engineering is when a product is more robust or complicated than necessary for its application)为著称, 也就是产品的设计非常结实, 超出同类厂品的设计要求, 这与现代日本厂家不提供剩余光学品质是不同的。
4.具我多年专业的相机维修经验可以负责的告诉大家, 莱卡镜头的材料使用越早期材料越精致,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Leica 50mm Rigid早期和晚期镜桶材料的使用, 早期的黄铜镀镍再镀铬, 后期是铝合金。
5.莱卡Summicron 第一版, 有其独特的成像韵味, 全开光圈比不过ASPH但是镜头是工具, 不能因为毛笔需要经常粘墨写字, 圆珠笔可以写一年就否定毛笔。莱卡Summicron 第一版解像力在f5.6绝对可以比美ASPH, 前提是莱卡Summicron 第一版没有被山寨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3.333
主题: 6
帖子: 1708
注册: 2007年3月
莱卡35mm没玩头,还是来一只福伦达35/1.2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3.052
主题: 9
帖子: 1797
注册: 2008年4月
原文由 mushroom2003 在2010-11-08 12:31发表
窃以为6、7、8、A诸妹,恐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若8妹乃系完美之35cron,则徕家亦不会数十年如一日地不断改进35cron的设计,而出现6、7、A诸妹。
香山居士曾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由是,窃以为每一支镜头均系其时光学制造水平、审美观之体现。
至于人类科学技术之发展,按达尔文氏之进化论说,总是不 ......


  学习。

原文由 jogo 在2010-11-08 13:26发表

我直接把镜头交给兴华拓展,提出要求……


谢谢jogo兄解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006
主题: 82
帖子: 5153
注册: 2009年3月
原文由 triplex 在2010-11-08 17:17发表

我觉得没什么不灵的,Asph的镜头在胶卷上表现很满意,尤其是印12寸以上的照片的时候。


asph拍黑白,对于俺来说,还真是不灵。

同样,拍彩色我用asph不经常用老头。

而且随着对黑白和彩色的理解慢慢加深,所用镜头也可能变换嘛,目前是上述两句话的情况(其实俺用leica,彩色拍的很少,就是买来新asph头后,拍个玩玩,彩色的主力是rolleiflex)。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323
主题: 2
帖子: 4575
注册: 2008年5月
原文由 看板 在2010-11-08 17:09发表

这个是。不仅新要求,甚至有几个胶片时代的传奇镜头在数码100%看图都发现了当时制造时的缺陷。35lux asph好像算一个。  

不过,俺既不100%看图,也不用数码,呵呵,数码的要求俺不需要那么高,符合数码要求的头俺用胶卷她还真不灵。

我觉得没什么不灵的,Asph的镜头在胶卷上表现很满意,尤其是印12寸以上的照片的时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006
主题: 82
帖子: 5153
注册: 2009年3月
原文由 suwenyu 在2010-11-08 16:52发表

数码,很挑战器材的硬件指标.
像素增加, 对对焦精度要求,相机稳定状态,允许弥散圈都提出了新要求.
镜头的景深尺开始不可信的, 当100%看图时,发现f8的焦平面还是那么薄.


这个是。不仅新要求,甚至有几个胶片时代的传奇镜头在数码100%看图都发现了当时制造时的缺陷。35lux asph好像算一个。  

不过,俺既不100%看图,也不用数码,呵呵,数码的要求俺不需要那么高,符合数码要求的头俺用胶卷她还真不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323
主题: 2
帖子: 4575
注册: 2008年5月
原文由 chan2007 在2010-11-08 16:58发表

你习惯了玩单反滴,自动的最好

我很少玩单反。
我跟你好像不认识吧,说得好像连我玩什么都知道似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3.849
主题: 8
帖子: 4675
注册: 2007年10月
原文由 suwenyu 在2010-11-08 17:01发表

前段时间,几十元买了个立体胶相机, 又买了个看片器.
真的很立体.
可惜这玩意,不怎流行.


所以和你说的、文字游戏,真够费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006
主题: 82
帖子: 5153
注册: 2009年3月
原文由 要有光啊 在2010-11-08 16:51发表

建议你看看各地二手交易市场,8枚流通率都很高,为什么?黑8、螺口的也不多吧,但二手不难找,而且成色还都不错.说明什么?8枚光环大,流通起来大家都有得赚,所以,大家加油吧


那确实跟我了解的不太一样。

我知道的,银七妹是最好出手的而且涨得没边儿了,黑七妹也可以,asph的也不错。倒是我认识两个哥们的八枚玉一直卖不出去。。。

就跟我之前所说的似的,目前按人数来算,八枚玉估计没有剩下那几个有人气。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谁能普及一下徕卡六枚玉、七枚玉、八枚玉的知识?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