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1/1.7有多大?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6.386
主题: 188
帖子: 1013
注册: 2010年5月
我一直以为1/1.7寸嘛,就是对角线1/1.7寸,就是1/1.7×2.54≈1.5cm。
但是以EX1的镜头为例,5.2mm的焦距等效24mm,相当于等效系数为4.6,那么用全幅的对角线42mm/4.6=9.13mm。
怎么差这么多?
相关标签: EX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7577 回帖:38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5.189
主题: 10
帖子: 1676
注册: 2001年11月
透 视也是敏感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5.189
主题: 10
帖子: 1676
注册: 2001年11月
抱歉,要更正。

http://zh.※※※※※※※※※.org/wiki/%E7%84%A6%E8%B7%9D%E8%BD%AC%E6%8D%A2%E7%8E%87

6x6和645的长边一样长。

传统上是按对角线算视角,但我觉得应该是按长边算视角。因为决定视角的实际上是和距离相关的□□□□关系==没有人用对角线的角度斜着看画面的吧,当然斜构图的画面要另外算

以6x6和645为例,6x6的对角线长度增加,但□□□□关系和645没有变化,应该这样就从理论上证明应该按长边算视角,就是说应该按水平视角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5.189
主题: 10
帖子: 1676
注册: 2001年11月
原文由 firexl 在2011-04-22 22:28发表

所以说光靠长边不行啊
如果宽边不一样,面积能差很多。所以,还是对角线靠谱
实际上大中幅镜头在不同画幅上应用的时候都是按对角线来计算视角的


你还非咬着我不放。印象中6x6和645的长边大小都差很多好不好

视角好象分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好象一般说的视角就是水平视角,就是说--按长边算视角

[2011-04-23 02:10 补充如下]

抱歉,要更正。

http://zh.※※※※※※※※※.org/wiki/%E7%84%A6%E8%B7%9D%E8%BD%AC%E6%8D%A2%E7%8E%87

6x6和645的长边一样长。

传统上是按对角线算视角,但我觉得应该是按长边算视角。因为决定视角的实际上是和距离相关的□□□□关系==没有人用对角线的角度斜着看画面的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74
主题: 65
帖子: 2555
注册: 2006年3月
原文由 Mucher 在2011-04-22 12:01发表

现在没空说这事。

兄弟,6X6和645虽然都带个6,两者面积的差别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说光靠长边不行啊
如果宽边不一样,面积能差很多。所以,还是对角线靠谱
实际上大中幅镜头在不同画幅上应用的时候都是按对角线来计算视角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35
主题: 35
帖子: 2537
注册: 2010年6月
这点事能讨论这么多话,小DC底片尺寸中所谓的1英寸是以16毫米算的,不要再扯2.54cm的那个英寸了。
上两个图就明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5.189
主题: 10
帖子: 1676
注册: 2001年11月
原文由 firexl 在2011-04-21 21:54发表

忘了,有个长宽比的因素。实际上都是按照对角线算的,否则6*6和645的视角岂不是一样了呢


现在没空说这事。

兄弟,6X6和645虽然都带个6,两者面积的差别不是一点半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74
主题: 65
帖子: 2555
注册: 2006年3月
原文由 Mucher 在2011-04-21 11:02发表

稍微有点不一样,DSLR的传感器是3:2的,小型便携机的是4:3的,它们的对角线长度和长边/短边不成比例,还是长边容易算,这样即使是1:1的传感器它们的转换系数也不会因为长短边和对角线长度不一样而改变

忘了,有个长宽比的因素。实际上都是按照对角线算的,否则6*6和645的视角岂不是一样了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152
主题: 20
帖子: 2566
注册: 2004年5月
好了。现在都搞清楚了,1/1。7有多大呢,按4:3图象计算一下,由勾股定理
长边^2+短边^2=(16/1.7)^2   长边:短边=4:3
长边=7.53mm
短边=5.65mm
对角线=9.41mm
以上是按照光学格式(一英寸=16mm)计算出的1/1.7传感器的有效尺寸,实际芯片应该比这稍大一圈

[2011-04-21 13:10 补充如下]

如果Ex1 5.2mm等效24mm镜头,如果倒推回去,它的CCD应该是1/1.75英寸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5.189
主题: 10
帖子: 1676
注册: 2001年11月
原文由 firexl 在2011-04-20 21:28发表

算长边,算短边,算对角线,算周长。。。结果不都是一样地嘛


稍微有点不一样,DSLR的传感器是3:2的,小型便携机的是4:3的,它们的对角线长度和长边/短边不成比例,还是长边容易算,这样即使是1:1的传感器它们的转换系数也不会因为长短边和对角线长度不一样而改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37
主题: 61
帖子: 266
注册: 2010年2月
原文由 asiarque 在2011-04-14 22:19发表
上图好了


这图直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74
主题: 65
帖子: 2555
注册: 2006年3月
原文由 再学习 在2011-04-20 13:18发表

  关于16mm问题查了资料是这么解释的:
    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CCD尺寸的说法是参考传统摄像机内的真空摄像管的对角线长短来衡量的,它严格遵守了Optical Format规范,中文译名为光学格式,其数值称为OF值,单位为英寸。因此CCD尺寸的标准OF值计算方法是其实际对角线长度(单位:16mm)也就是说数码相机里的一英寸长度 ......

多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74
主题: 65
帖子: 2555
注册: 2006年3月
原文由 Mucher 在2011-04-20 15:49发表
以前在纸下捣鼓过一下这事,转换系数好象是算长边的长度。36mm / 7.53mm(这个长度不确定是否准确)=4.78

5.2*4.78=24.856

算长边,算短边,算对角线,算周长。。。结果不都是一样地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152
主题: 20
帖子: 2566
注册: 2004年5月
原文由 安静的呼吸 在2011-04-20 18:59发表
1.7 和 2.3的卡片机画质眼睛能分辨的出来吗?


100%看图时基本能看出来,1/2。3的图象基本有可看出的彩色杂点,画面不干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779
主题: 8
帖子: 128
注册: 2009年6月
1.7 和 2.3的卡片机画质眼睛能分辨的出来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5.189
主题: 10
帖子: 1676
注册: 2001年11月
以前在纸下捣鼓过一下这事,转换系数好象是算长边的长度。36mm / 7.53mm(这个长度不确定是否准确)=4.78

5.2*4.78=24.85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152
主题: 20
帖子: 2566
注册: 2004年5月
原文由 firexl 在2011-04-20 03:03发表

你后面的第二点第三点也有小错
2,对角线长度是16/1.7,不是25.4/1.7。虽然一英寸等于25.4毫米,但是由于某些我也说不清楚的传统因素,在摄像摄影的传感器方面,一英寸是16毫米
3,没必要把DC单列出来,在转换系数方面,DC和全幅,APSC单反是一脉相承的。1/1.7的转换系数就是43/(16/1.7)=4.6,所以对于EX1来说,其5.2 ......


  关于16mm问题查了资料是这么解释的:
    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CCD尺寸的说法是参考传统摄像机内的真空摄像管的对角线长短来衡量的,它严格遵守了Optical Format规范,中文译名为光学格式,其数值称为OF值,单位为英寸。因此CCD尺寸的标准OF值计算方法是其实际对角线长度(单位:16mm)也就是说数码相机里的一英寸长度不是工业上的25.4mm,是16mm!!
以1/1.75英寸的CCD作例,这个1/1.75英寸就是计算公式中的OF值,16÷1.75≈9.14mm,这就是该CCD感光核心部分对角线的实际长度了,大多数相机多采用4:3系统(CCD的长宽比),利用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得长、宽边分别是7.31mm和5.48mm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74
主题: 65
帖子: 2555
注册: 2006年3月
原文由 再学习 在2011-04-20 02:24发表

OK,是我错了,谢谢指出,是应该按边长比来计算,按边长比重新更正科普知识,这样大家就都搞清楚了:
1)楼主的转换系数计算不太正确,所谓转换系数是以传感器边长比计算的,而转换系数是以相同法蓝距(单反是卡口到传感器的距离),不同大小传感器之间的转换关系,比如全副 50mm标头看到前方图象大小,而APS-C看到中间的 ......


你后面的第二点第三点也有小错
2,对角线长度是16/1.7,不是25.4/1.7。虽然一英寸等于25.4毫米,但是由于某些我也说不清楚的传统因素,在摄像摄影的传感器方面,一英寸是16毫米
3,没必要把DC单列出来,在转换系数方面,DC和全幅,APSC单反是一脉相承的。1/1.7的转换系数就是43/(16/1.7)=4.6,所以对于EX1来说,其5.2mm镜头等效全幅的5.2mm*4.6=24mm。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152
主题: 20
帖子: 2566
注册: 2004年5月
原文由 firexl 在2011-04-20 01:19发表

不用浪费粮票了。你说的是错的。全副尺寸36*24mm,APS-C尺寸24*16mm,长度比1.5:1,面积比2.25:1。转换系数是根据长度比而不是面积比定的。不信去nikon官网看D3和D300的资料。
http://www_nikon_com_cn/productitem.php?pid=1348-c75670a50e&display=technicalspecifications

http://www_nikon_c ......

OK,是我错了,谢谢指出,是应该按边长比来计算,按边长比重新更正科普知识,这样大家就都搞清楚了:
1)楼主的转换系数计算不太正确,所谓转换系数是以传感器边长比计算的,而转换系数是以相同法蓝距(单反是卡口到传感器的距离),不同大小传感器之间的转换关系,比如全副 50mm标头看到前方图象大小,而APS-C看到中间的一部分,而转换系统为1.5,就是说,50mm的标头在APS-C传感器上的成象大小等于全幅传感器用50X1.5=75mm镜头的图象大小。可以理解为APS-C的边长相当于全副的2/3.
2)如果在相同法兰距的全副传感器的地方换上一个 1/1.7的传感器,其对角线长度是1/1.7X25.4mm=14.94mm,如果按标准3:2图象传感器计算,根据勾股定理,可算出其尺寸大致为12.45mmX8.3mm.那么转换系统应该为36/12.45,约等于2.9, 就是说他用50mm标头的成象大小相当与全副用145mm镜头的成象大小,这只是转换系数问题,其实我们知道 50mm标头在单反上配1/1。7传感器虽然图象大小和全幅+145mm镜头一样,但其图象质量相差很远,可以理解成数码变焦(靠计算得到)和光学变焦的图象差别。所以知道了转换系数如何来的后,你就知道APS-C配300mm镜头,如果转换系数是1.5倍,虽然图象大小和全副配450mm镜头的图象一样大,但图象质量是有差别的。这也是为什么85mm/1.4人像头无论在全副和APS-C的成象,为什么50mm/1。4标头比不了呢,虽然按转换系数50mm在APS-C上相当于75mm焦段。这下你应该明白,转换系数只是以图象大小为基础换算,真正成象还是取决于镜头本身的素质(锐度、焦外、反差、形变控制等)。
3)就DC而言又另当别论,主要区别是法兰距的差别,由于DC的法兰距很小,所以5.2mm焦距时,其图象大小就可以相当全副的24mm镜头的图象大小,如果非要在这么小的法兰距的地方将1/1.7的传感器换成全副传感器,我们只能算出5.2mm焦距,就相当8.27mm镜头(超级鱼眼)这还取决与5.2mm时镜头能覆盖到全副的全部面积,实际这是不可能的,会出现类似APS-C专用单反镜头放在全副机上的现象,四周全黑掉。
以上描述不知道大家看明白了,如果看明白了,你就知道楼主的计算中,只有1/1。7的对角线计算是正确的。

[再学习 编辑于 2011-04-20 02:2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74
主题: 65
帖子: 2555
注册: 2006年3月
原文由 再学习 在2011-04-20 00:56发表

看样子没看懂,可惜这月没粮票了,下月有粮票时,上图讲解

不用浪费粮票了。你说的是错的。全副尺寸36*24mm,APS-C尺寸24*16mm,长度比1.5:1,面积比2.25:1。转换系数是根据长度比而不是面积比定的。不信去nikon官网看D3和D300的资料。
http://www_nikon_com_cn/productitem.php?pid=1348-c75670a50e&display=technicalspecifications

http://www_nikon_com_cn/productitem.php?pid=1332-3acbe18c90&display=technicalspecification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152
主题: 20
帖子: 2566
注册: 2004年5月
原文由 firexl 在2011-04-20 00:36发表

蒙人哪?


看样子没看懂,可惜这月没粮票了,下月有粮票时,上图讲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74
主题: 65
帖子: 2555
注册: 2006年3月
原文由 再学习 在2011-04-19 22:31发表
再次科普一下:
1)楼主的转换系数计算不太正确,所谓转换系数是以传感器面积计算的,而转换系数是以相同法蓝距(单反是卡口到传感器的距离),不同大小传感器之间的转换关系,比如全副 50mm标头看到前方图象大小,而APS-C看到中间的一部分,而转换系统为1.5,就是说,50mm的标头在APS-C传感器上的成象大小等于全幅传感器用50X1.5=75mm镜头的图象大小。可以理解为APS-C的面积相当于全副的2/3约为67%。


蒙人哪?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196
主题: 0
帖子: 660
注册: 2010年6月
原文由 qqbjr 在2011-04-14 21:46发表
这个问题我也是一直搞不清,有时候有朋友问我买什么相机时,解释到这个问题我总是用一个比方,1/2.3大概是小指甲盖大小,1/1.8大小的(包括1.6、1.7的)大概是大拇指甲盖大小,四/三的是底片的一半,APS的是底片的三分二大。比方不一定准,但朋友听得都明白。


我的理解m43是底片的1/4大,aps是底片的4/9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152
主题: 20
帖子: 2566
注册: 2004年5月
再次科普一下:
1)楼主的转换系数计算不太正确,所谓转换系数是以传感器面积计算的,而转换系数是以相同法蓝距(单反是卡口到传感器的距离),不同大小传感器之间的转换关系,比如全副 50mm标头看到前方图象大小,而APS-C看到中间的一部分,而转换系统为1.5,就是说,50mm的标头在APS-C传感器上的成象大小等于全幅传感器用50X1.5=75mm镜头的图象大小。可以理解为APS-C的面积相当于全副的2/3约为67%。
2)如果在相同法兰距的全副传感器的地方换上一个 1/1.7的传感器,如果其面积是全幅的12%,那么转换系统应该约等于8.3, 就是说他用50mm标头的成象大小相当与全副用415mm镜头的成象大小,这只是转换系数问题,其实我们知道 50mm标头在单反上配1/1。7传感器虽然图象大小和全幅+415mm镜头一样,但其图象质量相差很远,可以理解成数码变焦(靠计算得到)和光学变焦的图象差别。所以知道了转换系数如何来的后,你就知道APS-C配300mm镜头,如果转换系数是1.5倍,虽然图象大小和全副配450mm镜头的图象一样大,但图象质量是有差别的。这也是为什么85mm/1.4人像头无论在全副和APS-C的成象,为什么50mm/1。4标头比不了呢,虽然按转换系数50mm在APS-C上相当于75mm焦段。这下你应该明白,转换系数只是以图象大小为基础换算,真正成象还是取决于镜头本身的素质(锐度、焦外、反差)。
3)就DC而言又另当别论,主要区别是法兰距的差别,由于DC的法兰距很小,所以5.2mm焦距时,其图象大小就可以相当全副的24mm镜头的图象大小,如果非要在这么小的法兰距的地方将1/1.7的传感器换成全副传感器,如果1/1.7其面积是全副的12%,我们只能算出5.2mm焦距,就相当2.88mm焦距(超级鱼眼)这取决与5.2mm时镜头能覆盖到全副的全部面积,实际这是不可能的,会出现类似APS-C专业单反镜头放在全副机上的现象,四周全黑掉。
   以上描述不知道大家看明白了,如果看明白了,你就知道楼主的计算中,只有1/1。7的对角线计算是正确的。

[再学习 编辑于 2011-04-19 22:4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271
主题: 1
帖子: 50
注册: 2006年12月
1/1.7, 4/3是像场尺寸,不是传感器尺寸..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293
主题: 10
帖子: 2126
注册: 2009年5月
科普,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386
主题: 188
帖子: 1013
注册: 2010年5月
学习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5
主题: 1
帖子: 20
注册: 2011年3月
上图好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789
主题: 37
帖子: 988
注册: 2003年10月
这个问题我也是一直搞不清,有时候有朋友问我买什么相机时,解释到这个问题我总是用一个比方,1/2.3大概是小指甲盖大小,1/1.8大小的(包括1.6、1.7的)大概是大拇指甲盖大小,四/三的是底片的一半,APS的是底片的三分二大。比方不一定准,但朋友听得都明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005
主题: 4
帖子: 280
注册: 2011年2月
(1/1.72)英寸(1.49 cm)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1/1.7有多大?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