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对SONY有信心*****5R 测评, 10月21日发售 [主题管理员:birchinorth]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52398 回帖:25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514
主题: 63
帖子: 4062
注册: 2010年8月
clevil 发表于 2012-8-27 22:48
看看这价格吧,真的会哭。。。Sony 继今年年头推出 H Series 的 XQD 卡之后,再推出新一代的 S Series。在传输速度上,S 系列比 H 系列的 125MB/s 更快,最高可达 168MB/s。在储存量方面,S 系列提供了 32GB 和 64GB 的选择,并没有提供 16GB 版。前者价格为 HK$3,280(约 2,690 元人民币),后者则为 HK$5,980(约 4,900 元人民币)。


刚发售,当然贵了。
我现在想看看松下GH3会用什么卡。

顺便上一张图,改一下置顶的那张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45
主题: 7
帖子: 2217
注册: 2012年4月
birchinorth 发表于 2012-8-27 22:43
先等等看吧,相机的视频能力现在在飞速发展,XQD卡的推广速度也会非常快的,用的规模越大,越便宜,价格会迅速亲民。

XQD 是一种采用快闪存储器的记忆卡格式,使用PCI Express作为资料传输的界面。此格式最初由SanDisk、 Sony和Nikon在2010年11月发表,并立刻被CompactFlash协会提取作为发展目标,最终的规范在2011年12月发布。新的格式是针对高分辨率的摄影机与数码相机开发,提供了 500MB/s的读取速度与125MB/s的写入速度,储存容量可超过2TB。该卡无法向下相容 CompactFlash 。第一个发布该产品的是Sony,宣布其产品速度可达1Gbps。

看看这价格吧,真的会哭。。。Sony 继今年年头推出 H Series 的 XQD 卡之后,再推出新一代的 S Series。在传输速度上,S 系列比 H 系列的 125MB/s 更快,最高可达 168MB/s。在储存量方面,S 系列提供了 32GB 和 64GB 的选择,并没有提供 16GB 版。前者价格为 HK$3,280(约 2,690 元人民币),后者则为 HK$5,980(约 4,900 元人民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514
主题: 63
帖子: 4062
注册: 2010年8月
clevil 发表于 2012-8-27 22:38
嗯,没注意到这一段,是说被改进了,SD卡好啊,现在速度不比CF卡慢多少了,就是稳定性还差些,但要真用XQD卡的话要破产的。


先等等看吧,相机的视频能力现在在飞速发展,XQD卡的推广速度也会非常快的,用的规模越大,越便宜,价格会迅速亲民。

XQD 是一种采用快闪存储器的记忆卡格式,使用PCI Express作为资料传输的界面。此格式最初由SanDisk、 Sony和Nikon在2010年11月发表,并立刻被CompactFlash协会提取作为发展目标,最终的规范在2011年12月发布。新的格式是针对高分辨率的摄影机与数码相机开发,提供了 500MB/s的读取速度与125MB/s的写入速度,储存容量可超过2TB。该卡无法向下相容 CompactFlash 。第一个发布该产品的是Sony,宣布其产品速度可达1Gbp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45
主题: 7
帖子: 2217
注册: 2012年4月
birchinorth 发表于 2012-8-27 22:33
最后一段I have been told the JPEG engine has been improved too. But we have to wait for real test to see if Sony’s wake point has been finally straight out too!
JPEG engine是不是就是算法啊?

还好SD卡现在不贵,比CF卡便宜不少。

嗯,没注意到这一段,是说被改进了,SD卡好啊,现在速度不比CF卡慢多少了,就是稳定性还差些,但要真用XQD卡的话要破产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514
主题: 63
帖子: 4062
注册: 2010年8月
clevil 发表于 2012-8-27 22:27
JPEG算法改了?没看到啊,不知道BIONZ更新了没,或者直接上双核?14BIT的话RAW文件更大了,看来得多买SD卡了


最后一段I have been told the JPEG engine has been improved too. But we have to wait for real test to see if Sony’s wake point has been finally straight out too!
JPEG engine是不是就是算法啊?

还好SD卡现在不贵,比CF卡便宜不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45
主题: 7
帖子: 2217
注册: 2012年4月
birchinorth 发表于 2012-8-27 22:10
Cambridgeincolour的负责人说是噪声限制了照片的动态范围,而不是12/14位 A/D动态范围。14 A/D转换器有14档动态范围,但距离可见的程度还差的很远,因为噪声在多数情况下就有5-10档的动态范围。A/D转换和CCD/CMOS不是线性关系,然后说了一些我看不明白的东西,这位负责人也说这个我看不明白的东西概念很具有迷惑性。
目前,他推断,14位的好处就是RAW的暗部色调还原更好。

PS:索尼A99的JPEG算法也改进了。

JPEG算法改了?没看到啊,不知道BIONZ更新了没,或者直接上双核?14BIT的话RAW文件更大了,看来得多买SD卡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514
主题: 63
帖子: 4062
注册: 2010年8月
birchinorth 发表于 2012-8-27 21:50
A99 RAW格式终于是14Bit了


Cambridgeincolour的负责人说是噪声限制了照片的动态范围,而不是12/14位 A/D动态范围。14 A/D转换器有14档动态范围,但距离可见的程度还差的很远,因为噪声在多数情况下就有5-10档的动态范围。A/D转换和CCD/CMOS不是线性关系,然后说了一些我看不明白的东西,这位负责人也说这个我看不明白的东西概念很具有迷惑性
目前,他推断,14位的好处就是RAW的暗部色调还原更好。

PS:索尼A99的JPEG算法也改进了。
本帖最后由 birchinorth 于 2012-8-27 22:1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249
主题: 45
帖子: 5697
注册: 2011年1月
不过入魔说50za不会来,要到冬天,只有300GⅡ,这可是失望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45
主题: 7
帖子: 2217
注册: 2012年4月
birchinorth 发表于 2012-8-27 21:50
A99 RAW格式终于是14Bit了

这消息不错,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无损的,而且连拍用14bit会降速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514
主题: 63
帖子: 4062
注册: 2010年8月
要发布的三个镜头都有防抖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514
主题: 63
帖子: 4062
注册: 2010年8月
A99 RAW格式终于是14Bit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514
主题: 63
帖子: 4062
注册: 2010年8月
qqman 发表于 2012-8-27 13:01
是不是冰岛时间27号发布啊?!


欧洲时间29日中午,应该是北京时间29日晚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1.792
主题: 8
帖子: 807
注册: 2008年5月
同问,不会是忽悠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2.402
主题: 227
帖子: 17253
注册: 2004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是不是冰岛时间27号发布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09
主题: 2
帖子: 286
注册: 2012年3月
8月27了,看出来啥东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166
主题: 19
帖子: 17392
注册: 2007年1月
SONYZA 发表于 2012-8-27 03:37
你还是用Auto+这个档位吧……M档真心太为难你了。就两项区别,别说记了……拍100张相片不用记都记住了。

光圈到底是1比较大,还是10比较大啊。
大光圈是大景深还是浅景深呢。
18-135这个镜头的安全快门是多少。
曝光不足是该动哪个参数啊,ISO,快门还是光圈。
曝光不足快门是该变大还是变小啊。
电池到底该这头放进去还是那头放进去。
要记的东西太多了。用m档真苦了,用auto吧。


你说的没错,就是对象搞错位了,不能太毛糙哈! 本帖最后由 山野的秋 于 2012-8-27 11:2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924
主题: 10
帖子: 1639
注册: 2010年2月
gyfcws 发表于 2012-8-26 19:41
...。

HOME键绝对是最强的傻瓜设计,无论你在什么状态,一键HOME就能回到桌面,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方便的?

触摸屏,应该是点击屏幕更方便了,比如双击屏幕回到桌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236
主题: 2
帖子: 234
注册: 2011年9月
山野的秋 发表于 2012-8-26 23:34
M档时,左转盘是光圈还是速度、右转盘是光圈还是速度,起初还是要记的呀,不记住咋盲操作?


你还是用Auto+这个档位吧……M档真心太为难你了。就两项区别,别说记了……拍100张相片不用记都记住了。

光圈到底是1比较大,还是10比较大啊。
大光圈是大景深还是浅景深呢。
18-135这个镜头的安全快门是多少。
曝光不足是该动哪个参数啊,ISO,快门还是光圈。
曝光不足快门是该变大还是变小啊。
电池到底该这头放进去还是那头放进去。
要记的东西太多了。用m档真苦了,用auto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166
主题: 19
帖子: 17392
注册: 2007年1月
gyfcws 发表于 2012-8-26 19:44
操作熟了当然再复杂的按键也能记住。

问题是NEX7的三转盘系统就是为盲操作和不用记,不同拍摄模式下自动切换转盘对应的参数调节,有点MAC操作系统的味道了。这个再记不住只能说只适合全自动模式了。


M档时,左转盘是光圈还是速度、右转盘是光圈还是速度,起初还是要记的呀,不记住咋盲操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927
主题: 0
帖子: 77
注册: 2010年12月
酷风 发表于 2012-8-24 00:22
背照式据说成品率低一些,在大底像素密度还不那么高,作用不大的情况下索尼多半不会上的
主要是指NEX7,优点很多,但是缺点也不小,像素太密就是一个.我对画质和高感要求比较高.思前想后入了5D2,虽说不是一个量级.要是背照就不同了.只好再等几年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9.435
主题: 127
帖子: 13008
注册: 2007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梦羽灵泉 发表于 2012-8-26 20:13
曾几何时,我们现在手里的东西也是后面那几类人的专属,我相信UI搞好了这种相机才叫相机,就像当年质疑半自动测光,完了又质疑数码化,完了又质疑无反结构一样,这玩意总是要经过被质疑的过程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你要嫌IPHONE安卓点起来手残完全可以外接件啊,相机做外接件自由度只会更大,其实NEX已经在成像端走出了DIY选配外接的重要一步,那么操控端为什么不能外接呢,老单反还有手柄呢,前段时间不是一直在YY那种套壳子的机器么,我说的就是那玩意,黑莓的机器qwerty效率当然确实比按屏幕高,但是你架不住人家能外接不是?

用这种方案做东西其实和电脑一样嘛,特殊要求特殊配,无特殊要求的话按照流水配置单搞一个大众化的也没啥不好的,甚至想小件外设都有这种思路了,比如G9X,而且就目前看,做这种模块方案只是市场问题而非技术问题


你要能外接后的性价比也有优势,且外接并不复杂,同时外接后的握持及快速操控也都能被接受,那么自然没有问题,我并不知道你说的内容里还会包含有外接的想法

不过象NEX这样已经做到3000元以下高质量超薄机身的状态,再搞成手柄分离外接式而主机身变成纯触控式,意义是否很大呢??拆分后的主机如果不加手柄基本上就只能跟手机去竞争了,而至少现在它还不能打电话

事实上现在的手机,表面面积也差不多有NEX这么大,比NEX薄些而已,你要把5N或NEX7的手柄切下来,体积非常的小,一个那么小的手柄加拔盘拔轮还要单独做成独立件,我觉得没啥意义,而且根本就省不了几个钱(因为主要成本都不在这上面),而且大大降低了供电能力(大块的电池插哪呢??),所以这种体型就不应该做成纯触控式的以及小手柄分离的(你要再外加一个大手柄我不反对)

当然了,你要说现有的手柄操控能力保留,进一步改良触控操控,允许用户全触控完成所有操作,那不会有什么人反对

现有的体型再缩下去,连电池都没地方放了,倒是现有的体型再外加大手柄是没问题的,M43的体型也一样比较小了,所以这些微单现有实体键与拔轮都没必要再砍掉去做什么纯触控机身,而是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改善触控操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514
主题: 63
帖子: 4062
注册: 2010年8月
softgwall 发表于 2012-8-26 14:34
这个下沉的转盘设计个人觉得绝对是败笔,视觉上辨识不明显不说,也容易藏污纳垢。太过独创的设计都不是好的设计。好的设计往往都是基于※※设计慢慢优化到最佳。

比如索尼NEX7那个三转盘,根本记不住的。我手上的7D就连双转盘在M模式经常都忘了哪个控制光圈,哪个是快门,要试错一下,但还是相对效率更高。要是三转盘来试错,我感觉会降低操作效率。

再比如苹果那个独一home键设计,我觉得是iOS系统个人最不喜欢的地方,极大的阻碍了效率。


呵呵,因为我没有NEX 7所以第二条我不置可否。
可是这个Pen的下沉设计,我一点也没发现藏污纳垢,接缝处结合的很好。而那个一键home,我个人观点,具有划时代意义,老少咸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693
主题: 137
帖子: 7841
注册: 2008年7月
另外NEX7比7d还“更记不住”这个有点儿匪夷所思,NEX7好就好在拨轮没固定定义,啥界面给你啥功能,完全不要你去记,都给你写出来了,怎么还会忘。。。。。这点上来说,我这种认为7都是5n的倒退的人是不是有点儿极端了,平板一侧把握持稳定性解决好,留下两到三个快捷键,剩下全交给触摸屏,自由度和便捷性是固定定义的死按钮不能比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693
主题: 137
帖子: 7841
注册: 2008年7月
raze911 发表于 2012-8-26 18:04
全触控无实体键的模式,操控速度太慢,会显著增加手部动作的幅度与频率,绝对不适用于这种机器

这种机器面向的人群是比较广泛的,不仅包含普通家庭娱乐人群,也包含摄影爱好者、发烧友以及职业摄影师,做成全触控的操控模式,后面几类人考虑购买的可能性必然会大幅度降低


曾几何时,我们现在手里的东西也是后面那几类人的专属,我相信UI搞好了这种相机才叫相机,就像当年质疑半自动测光,完了又质疑数码化,完了又质疑无反结构一样,这玩意总是要经过被质疑的过程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你要嫌IPHONE安卓点起来手残完全可以外接件啊,相机做外接件自由度只会更大,其实NEX已经在成像端走出了DIY选配外接的重要一步,那么操控端为什么不能外接呢,老单反还有手柄呢,前段时间不是一直在YY那种套壳子的机器么,我说的就是那玩意,黑莓的机器qwerty效率当然确实比按屏幕高,但是你架不住人家能外接不是?

用这种方案做东西其实和电脑一样嘛,特殊要求特殊配,无特殊要求的话按照流水配置单搞一个大众化的也没啥不好的,甚至想小件外设都有这种思路了,比如G9X,而且就目前看,做这种模块方案只是市场问题而非技术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778
主题: 57
帖子: 1881
注册: 2004年7月
山野的秋 发表于 2012-8-26 17:30
厂家不会以你记性不好的人的要求来设计相机,拍的多就记住了,再记不住就帖上标签吧!呵呵!


操作熟了当然再复杂的按键也能记住。

问题是NEX7的三转盘系统就是为盲操作和不用记,不同拍摄模式下自动切换转盘对应的参数调节,有点MAC操作系统的味道了。这个再记不住只能说只适合全自动模式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778
主题: 57
帖子: 1881
注册: 2004年7月
softgwall 发表于 2012-8-26 14:34
这个下沉的转盘设计个人觉得绝对是败笔,视觉上辨识不明显不说,也容易藏污纳垢。太过独创的设计都不是好的设计。好的设计往往都是基于※※设计慢慢优化到最佳。

比如索尼NEX7那个三转盘,根本记不住的。我手上的7D就连双转盘在M模式经常都忘了哪个控制光圈,哪个是快门,要试错一下,但还是相对效率更高。要是三转盘来试错,我感觉会降低操作效率。

再比如苹果那个独一home键设计,我觉得是iOS系统个人最不喜欢的地方,极大的阻碍了效率。


三个转盘记不住……我只能说这是你个人问题了。这套系统就是为了眼睛不离开取景器操作而设计的,用过都说好,特点就是不用记,什么模式就调节什么参数,合理的一塌糊涂。我觉得你一定没用过NEX7或者就是一上手就觉得烦没有好好尝试。

HOME键绝对是最强的傻瓜设计,无论你在什么状态,一键HOME就能回到桌面,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方便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076
主题: 50
帖子: 14778
注册: 2009年10月
raze911 发表于 2012-8-26 19:03
业余爱好者经常在对特定器材的综合要求上比职业摄影师对器材的要求来的高,比如职业外拍风景提供超大幅面放大的摄影师,有可能在拍摄这种题材时就只用大幅面特殊底片(甚至是自制底版)相机进行拍摄,而这种机器是不可能拿去拍小孩的,职业摄影师不可能会要求这种机器提供抓拍小孩子的能力,也不会过度要求小型化,业余爱好者是不可能人人为了某一种题材就去购买或制作一种特定用途的专业机器的

业余爱好者会考虑,我可以妥协画质到一定程度,但你得把抓拍能力给我提升上来,我可以在抓拍能力方面妥协一点,你得把体积重量降下来,我可以对体积重量妥协一点,你得把操控便利度提升上来,我可以各方面都妥协一点,你得把价格降下来——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普通爱好者,需要的是一台价格合适的万金油式的半专业或者说在各方面妥协性做的比较合适的中低端专业相机,包括一部分职业摄影师及摄影发烧友也需要一种有一定妥协性的万金油相机做辅机

以前市场上只有这种(潜在)需求而没有这种机器,我们找不到,但微单的出现以及微单内在性能不停的在提升,则满足了这种需求

纯触摸式操控,会让这种机器直接离开这类人群的挑选范围,因为纯粹的触摸式操控离半专业或者说中低端专业的程度太远了,且 ...


我觉得除了近目取景模式外,屏幕取景模式下触控屏是能顺利完成绝大部分操作的,类似IOS之类的触控屏+少量的实体键和拨轮会带来不亚于中端单反的操控性
当然因为相机握持的特殊性,全触控不会像手机那样几乎完美,为了保证握持和防止误触屏幕会在右侧形成天然的控制区,但是像NEX-F3这样的布局,扩大屏幕并在屏幕上添加虚拟快捷键和虚拟快捷转盘是很容易的——但是这样会使得操控上向NEX-5R大幅接近甚至超越——屏幕上多一个虚拟快捷键就能将NEX6的模式转盘给调出来,而且虚拟快捷键还可以如同ISO或安卓图标那样自己像建几个建几个,对取景和键位多少的影响,就像安卓图标和壁纸的取舍一样,自己决定

BTW:入门单反用户对操控的需求恐怕没有想象的高,像你引导朋友用M档是一回事,我一朋友这几天带D90去了丽江还没回来,他买了半年了不敢给大家说,直到走的时候才被我发现,然后我直接问他:“是不是迄今为止只会场景模式拍,还没搞清光圈快门咋回事?“,他说对,这就是我不敢给大家说买了D90的原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9.435
主题: 127
帖子: 13008
注册: 2007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dhep 发表于 2012-8-26 18:15
说到专业就是另一回事了——卡车司机面对12个排挡,金融分析搞6个屏幕,厨师一道菜准备10种食材20道工序,演员搭配衣服试衣20套……非专业谁会开车用电脑吃饭穿衣搞这么累?
当然爱好者的心态是往专业上靠的


业余爱好者经常在对特定器材的综合要求上比职业摄影师对器材的要求来的高,比如职业外拍风景提供超大幅面放大的摄影师,有可能在拍摄这种题材时就只用大幅面特殊底片(甚至是自制底版)相机进行拍摄,而这种机器是不可能拿去拍小孩的,职业摄影师不可能会要求这种机器提供抓拍小孩子的能力,也不会过度要求小型化,业余爱好者是不可能人人为了某一种题材就去购买或制作一种特定用途的专业机器的

业余爱好者会考虑,我可以妥协画质到一定程度,但你得把抓拍能力给我提升上来,我可以在抓拍能力方面妥协一点,你得把体积重量降下来,我可以对体积重量妥协一点,你得把操控便利度提升上来,我可以各方面都妥协一点,你得把价格降下来——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普通爱好者,需要的是一台价格合适的万金油式的半专业或者说在各方面妥协性做的比较合适的中低端专业相机,包括一部分职业摄影师及摄影发烧友也需要一种有一定妥协性的万金油相机做辅机

以前市场上只有这种(潜在)需求而没有这种机器,我们找不到,但微单的出现以及微单内在性能不停的在提升,则满足了这种需求

纯触摸式操控,会让这种机器直接离开这类人群的挑选范围,因为纯粹的触摸式操控离半专业或者说中低端专业的程度太远了,且不要说摄影爱好者了,最简单的,拍小孩子、旅游留影待,用手机很多普通家庭用户(比如我的那些根本不属于摄影爱好者的同事朋友们)都感觉不够用,不仅仅是画质差的问题,对焦慢、操控慢一样是严重的问题,所以他们要买单反,但是高端单反往往又不符合他们对体积重量及价格方面的妥协要求,所以他们会选入门级单反,尽管很多人一开始会全用自动档,但其中一部分人会发现,自动档拍的还是不如意,会考虑学习一点基础知识,单反的入门知识就比较多了,他们又懒的花太多的心思,那么我们看用纯电子取景且对焦速度也逐步能满足普通用户需求的微单学习起来就要简单的多

我最近教全不懂的家庭朋友用5N以M档拍摄,基本都是小意思,随便教教就会了,就光圈固定,拍人调光圈到小数值,拍风景调到F6.3~F13,再切换回来用转盘拔拔调快门,看画面曝光变得合适就按快门,再其它的随便教一点就OK了,上手比用单反快的一塌糊涂,如果改成纯触摸式无键操控,可以肯定他们会对实际拍摄时的操控速度提出异议

事实上入门级单反现在在综合妥协性上已经逐渐的不如微单了,最近群里那些用入门级单反的爱好者都已经开始认识到他们的单反根本就没有比我的NEX有什么优越性(我基本上每个周末都跟大家一块出去逛街外拍),甚至很多时候还显得更弱,只不过他们几乎每个人都在嚷嚷着“我有钱还是要上全幅,还是玩单反算了”(普通色友们的逻辑是多么朴素啊),各个群里用高端单反的色友们现在也不少在考虑购买NEX、富士等机器做辅机

如果微单把操控改成纯触摸式无键的,我认为那就等于放入门级单反一条生路,几乎就等于直接放弃掉这块市场竞争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41
主题: 8
帖子: 1333
注册: 2012年7月
wind9788 发表于 2012-8-25 20:08
A99后背素描。
这TMD不就是A77吗?


Good!!全副a77!!
热靴千万别标准热靴!丑死了!上世纪的审美!!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076
主题: 50
帖子: 14778
注册: 2009年10月
raze911 发表于 2012-8-26 18:04
全触控无实体键的模式,操控速度太慢,会显著增加手部动作的幅度与频率,绝对不适用于这种机器

这种机器面向的人群是比较广泛的,不仅包含普通家庭娱乐人群,也包含摄影爱好者、发烧友以及职业摄影师,做成全触控的操控模式,后面几类人考虑购买的可能性必然会大幅度降低


说到专业就是另一回事了——卡车司机面对12个排挡,金融分析搞6个屏幕,厨师一道菜准备10种食材20道工序,演员搭配衣服试衣20套……非专业谁会开车用电脑吃饭穿衣搞这么累?
当然爱好者的心态是往专业上靠的,不过除非有莫大的热情,否则专业的标准折腾不了多久就会被恶心掉的 本帖最后由 dhep 于 2012-8-26 18:2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我对SONY有信心*****5R 测评, 10月21日发售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