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华博物馆探宝第一期:从陕北到岭南,八大博物馆巡礼,国宝荟萃 ★★★ [主题管理员:情枭的黎明]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77392 回帖:25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2
神秘的商代面具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刀九 发表于 2012-7-17 17:08
黎明兄新帖祝贺!!


谢刀九兄!

mistwang 发表于 2012-7-17 15:41
多谢你的详细解答。西安还有极为彪悍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其实之前有点搞混了,把秦始皇兵马俑的账也算到了陕博头上。


这个帖子中间也会穿插一些兵马俑博物馆和法门寺地宫博物馆的片子,陕西绝对是文物大省。

达里湖人 发表于 2012-7-17 09:59
精彩, D700高感不错滴, 俺也去过这里,高感没信息就没拍几张。西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


谢湖人兄关注!

31
商代晚期青铜饕餮垂叶纹贯耳壶
以下内容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7-28 17:14 补充
1965年出土于绥德螺头村,高32.7厘米,口径10厘米,腹深27.7厘米,重2.7公斤。贯耳,圈足,直圆腹,颈饰饕餮纹,颈下之上腹部饰垂叶纹,下腹光素,圈足施以斜角云纹。
这种饕餮垂叶纹在已经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是仅此一件,孤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5.635
主题: 15
帖子: 8203
注册: 2005年10月
情枭的黎明 发表于 2012-7-16 21:20
26
ZT
凤柱斝 - 概述
斝(jia)是是青铜礼器的一种,盛行于商周时期,一般为盛酒行裸礼(古代酌酒灌地的祭礼)之器,兼可温酒。亦可以与觚爵等组合成套作礼器使用,其名称为宋人所定。此物自新石器时代就已萌芽,而主要流行于商代至西周初期,西周中后期饮酒之风减弱后,便逐渐退出※※舞台。它的基本造型为侈口,口沿有柱,器身较宽,无流,有鋬,足部较长,有三足、四足、※※锥足、袋形足等各种形状,有些还配有铜盖。装饰上,早期较为简单.后来渐趋繁缛精细.
凤柱斝铸于商代晚期,原器通高41厘米,口径19.5厘米,重2.9公斤,1973年出土于陕西省歧山县贺家村。同墓葬出土青铜器共35件,凤柱斝是其中最为精美的。该斝侈口,口沿立双柱,三个※※锥足,器底略向外鼓,两柱项端各置一圆雕高冠的凤鸟。鸟作站立状,冠耸立,圆目鼓睛,正在举目远眺,那娇美健壮的身躯和姿态,寓意着生命的活力,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和艺术造型。腹部纹饰分上下两段,均为云雷纹组成的饕餮纹。这种分段式的斝,足的断面呈丁字形,与殷墟第二期同类器物相似,惟纹饰略有变化。凤是鸟中之王,向来被人们当作祥瑞幸福的象征和爱情的比喻,早在三千多年前,已被人们理想化,并赋予种种神秘的色彩。凤鸟作为青铜器纹饰很多, ...
黎明兄新帖祝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52
主题: 3
帖子: 2565
注册: 2012年7月
情枭的黎明 发表于 2012-7-16 21:44
从下面这个帖子,看陕博在国内的地位:

ZT
中国四大博物馆究竟是哪几所……

史前闲人

经常听有四大博物馆的说法,但细究竟中国大陆最优秀的博物馆是哪几个,除了霸道的故宫博物院,常常被提及的有陕西※※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河南博物院 辽宁博物馆。当然这个说法是排除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上博是唯一一个我没有详细数据的,而且也是争议比较大的。不同的说法则是把上博换成了辽博或者河南博物院。
上博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由于多是征集文物,而少有出土,所以普遍质量比较高。
河南博物院13万件藏品,576件国家一级文物,9件国宝(数据说是镇馆之宝,据分析应该说的是国宝级文物)。
辽宁已被评定的一级文物有486件(组)(据说加上待评定可达1000余),国宝文物八件。


多谢你的详细解答。西安还有极为彪悍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其实之前有点搞混了,把秦始皇兵马俑的账也算到了陕博头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232
主题: 29
帖子: 8175
注册: 2011年3月
月赛优胜标识
情枭的黎明 发表于 2012-7-16 22:58
29
饕餮纹鼎 商代晚期


精彩, D700高感不错滴, 俺也去过这里,高感没信息就没拍几张。西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0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9
饕餮纹鼎 商代晚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8
以下内容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7-28 16:24 补充
簋(音gui),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至前11世纪。盛放熟食器。
以下内容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7-28 17:16 补充
更正:

商代晚期文文簋

ZT
  “文文”是一个字,读作wén,是有条理的意思。1977年出土于清涧县解家沟,高14.5厘米,口径20.1厘米,腹深10.9厘米,圈足,双兽首耳,口沿外侈,颈微束。口下饰锯齿形云纹及以细云纹为地的回首夔龙,腹部饰斜方格乳钉纹,圈足饰对夔组成的饕餮纹。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mistwang 发表于 2012-7-16 21:27
去过一次
反正就是觉得随便拿个东西出去都可以当别的地方的镇馆之宝(除了故宫)


从下面这个帖子,看陕博在国内的地位:

ZT
中国四大博物馆究竟是哪几所……

史前闲人

经常听有四大博物馆的说法,但细究竟中国大陆最优秀的博物馆是哪几个,除了霸道的故宫博物院,常常被提及的有陕西※※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河南博物院 辽宁博物馆。当然这个说法是排除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上博是唯一一个我没有详细数据的,而且也是争议比较大的。不同的说法则是把上博换成了辽博或者河南博物院。
上博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由于多是征集文物,而少有出土,所以普遍质量比较高。
河南博物院13万件藏品,576件国家一级文物,9件国宝(数据说是镇馆之宝,据分析应该说的是国宝级文物)。
辽宁已被评定的一级文物有486件(组)(据说加上待评定可达1000余),国宝文物八件。

这么一看就发现,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20余万件,含一级文物812件(套)、国宝级文物16件(套)。这么样的规模远胜河南博物院和辽博,所以排除了河南博物院和辽博。
而辽博之所以被误认是四大馆,是因为※※时期其接受伪满文物,为※※三大馆之一(还有故宫和南京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也是※※时期较有规模,后文物流失。如今在一些人的错误宣传下,被误认为是四大之一。

故宫的一级品达8273件,国家博物馆以4037件,陕西※※博物馆1709件(套)一级文物,国宝文物18件;南京博物院1062件(套)一级文物;国宝10件(但南博还有替故宫保管的N多大箱子,一些出土,后劲十足);上海博物馆(不详)。

因国家博物馆以调拨各地文物不做计算,四大馆实际应该为故宫,陕博,南博,上博。
而湖北丰富的楚国文物精品也堪称无冕之王。
山东则是一级文物馆藏第四,可惜国宝仅3件。
辽宁和河南安徽湖南河北也有一定的实力。

其实每个馆都有各自的特色,未必四大就是最好的,但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各地文博事业的繁荣。令人高兴的是西安不仅有陕西※※博物馆,碑林的一级文物272个号535件(272套),国宝级文物有19个号134件(19套);西安博物院建成不久就收到捐赠唐睿宗※※黄天真文镇陵石刻,国宝文物约4件(不确定)……

27
商代铜器
以下内容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7-28 16:04 补充
饕餮纹分裆鼎,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至前11世纪,炊煮器。1972年出土于华县桃下村,分裆鼎是一种比较有意思的青铜器,它是介于鬲和鼎之间的一种炊具,它的上半身比较像鼎,而下半身比较象鬲。
以下内容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7-28 17:12 补充
zt
三足部分膨大突出出来,以增大受热面积、提高炊煮效率。
制造者巧妙地利用三个突出的足作为三个饕餮的面部,使得饕餮纹变得立体、精致。
三个足在鼎底汇合在一个点上,这与我们常见的鼎很不同。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52
主题: 3
帖子: 2565
注册: 2012年7月
去过一次
反正就是觉得随便拿个东西出去都可以当别的地方的镇馆之宝(除了故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6
ZT
凤柱斝 - 概述
斝(jia)是是青铜礼器的一种,盛行于商周时期,一般为盛酒行裸礼(古代酌酒灌地的祭礼)之器,兼可温酒。亦可以与觚爵等组合成套作礼器使用,其名称为宋人所定。此物自新石器时代就已萌芽,而主要流行于商代至西周初期,西周中后期饮酒之风减弱后,便逐渐退出※※舞台。它的基本造型为侈口,口沿有柱,器身较宽,无流,有鋬,足部较长,有三足、四足、※※锥足、袋形足等各种形状,有些还配有铜盖。装饰上,早期较为简单.后来渐趋繁缛精细.
凤柱斝铸于商代晚期,原器通高41厘米,口径19.5厘米,重2.9公斤,1973年出土于陕西省歧山县贺家村。同墓葬出土青铜器共35件,凤柱斝是其中最为精美的。该斝侈口,口沿立双柱,三个※※锥足,器底略向外鼓,两柱项端各置一圆雕高冠的凤鸟。鸟作站立状,冠耸立,圆目鼓睛,正在举目远眺,那娇美健壮的身躯和姿态,寓意着生命的活力,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和艺术造型。腹部纹饰分上下两段,均为云雷纹组成的饕餮纹。这种分段式的斝,足的断面呈丁字形,与殷墟第二期同类器物相似,惟纹饰略有变化。凤是鸟中之王,向来被人们当作祥瑞幸福的象征和爱情的比喻,早在三千多年前,已被人们理想化,并赋予种种神秘的色彩。凤鸟作为青铜器纹饰很多,这些纹饰变化多样,神态各异,显示出凤鸟不凡的风姿。但这些纹饰多为线雕,而凤柱斝双柱上的凤鸟则是圆雕,在这类酒器中颇为罕见,反映了三千多年前商代青铜造型艺术的高深造诣。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5
ZT
周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逐渐壮大强盛,为避戎狄侵扰,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率领周族渡过漆水(今陕西横水河),翻越梁山(今陕西永寿梁),来到岐山的南面,找到一大片平原安居下来,开沟筑垄,整理土地,修建了宗庙,设置了百官。周人在周原经营了78年,历太王、季王、文王三代,从出土的大量建筑材料、成批的青铜器、17000多件甲骨片、大型宫殿基址群,我们不难推测当时周方国的繁荣状况。这里后来就被称为“周原”(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
  陕西作为商王朝的西土,西周王朝的都城,春秋战国时期秦人的发祥地和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土的青铜器数量大、精品多、时间早、工艺精、品类全,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最高水平。陕西也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陕西出土青铜器的最大特色当属器内丰富的铭文。据不完全统计,陕西出土有铭文的铜器约2500余件,其中有铭文礼器就达726件,总字数达41000字。
  西周青铜器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食器、酒器、乐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几大类。以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四大类最为重要,它们大都用在祭祀、宴飨等礼仪场合,故称作礼器。地位不同、身份不同的贵族,其使用器物的数量均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如鼎、簋的使用,“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两簋”,这在礼制上规定的非常清楚,如果乱用就是“非礼”、“僭越”、“犯上”,要受到惩罚,这便是所谓的列鼎制度。这样青铜器就成了身份、地位的标志。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4
ZT
周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部落。传说周始祖后稷之母姜嫄踏巨人脚印而怀孕,生一男孩。孩子无父,姜嫄感到很耻辱,把孩子弃之隘巷,牛马走过却不践踏;弃之森林,又适逢林中伐木的众人;弃之渠中冰上,鸟儿飞来展开翅膀保护。姜嫄以为这孩子是神,将他抚养长大。因最初想丢弃他,故名为“弃”。弃成人后因主管农业有功,被封为后稷。
周人最早的居住与活动地区不在周原,史载公元前12世纪末,周人在第十三代祖先古公亶父时期受到北方戎狄族的不断侵扰,于是古公亶父率众自豳迁人歧山之下的周原,并在此立国,改国号为周,建立了都城,称之为“京”或“京邑”,这是※※最早的有关京城概念的由来。公元前11世纪后半叶,周文王东进灭商,迁都于丰,但周原仍保持着周人重要政治中心的地位。

周原是周人的发祥地和灭商以前的都邑遗址,位于陕西省歧山、扶风两县北部,北起歧山南麓,南至歧山祁家沟、三岔河和扶风的张吴。南陈、窑白等地,东起扶风县美阳河,西到歧山县歧阳沟,东西、南北均约7公里。这里地势大体平坦,土地肥沃,当时河流纵横,气候温暖湿润。《诗经》中多有记载,如《绵》篇中说到“周原既既,堇荼如饴’,大意是说,周原是一块肥美的地方,生长在这里的野菜都如糖一样甜美。

西周陶壶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3
ZT
  周王朝时代。博物馆展示的周是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70年。
  周族是在石器时代结束后,青铜时代时期生活在关中西部的一支民族,该民族在牧野之战中以少胜多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商王朝,于公元前11世纪在西安南郊的沣水河畔立朝建都。从此,揭开了陕西作为华夏文明中心的※※。公元前770年,犬戎族入侵,昏庸无能的周幽王“不爱江山,爱美人”,整日为博美人一笑而煞费苦心,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周族是一个农业部落,从先祖后稷开始就以农稼为主。因受到游牧民族的侵扰而几经迁徙。先是在邰地(今陕西咸阳市杨陵区),后逐渐北迁至豳(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最后又向南迁至岐山一带的周原定居下来。在此迁徙过程中,周人日渐强大,由一个氏族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家。
  
考古资料上的先周文化

  由地名作推论,牵涉许多文字上的纠葛,而且地名可以由此迁彼,也无妨由彼迁此,其方法学的缺陷,实如双刃利剑,左砍右割,均有可商榷之处。考古学的考察,独立不依傍文献,殆可避免一些文献考证的缺陷。在陕西陇东地区,早于西周而晚于仰韶的新石器文化,是陕西龙山文化,或客省庄第二期文化。单由分布地区及年代顺序论,陕西龙山文化大有可能即是西周文化早期的形态。本文作者早年也曾持这个观点,而以为西周与客省庄二期文化之间,有其相承接的关系(许倬云,1968)。
  此说之缺失,在于西周文化与陕西龙山文化之间,变化太过突然(张忠培,1980)。陕西龙山文化陶器表面,常见篮纹及若干方格纹,西周文化陶器中不见。沣西张家坡西周遗址中,也出现过有斜方格纹的陶器,但与上述方格纹甚异其趣。又如陕西龙山文化的斝、鬶、双耳罐,不见于西周文化层。陶鬲是两层均有的陶器,然而其形制花纹与制法均判若两种。由此,陕西龙山与西周两文化之间,地层虽密接,却似有过一次文化的突变。西周文化当仍有其祖先(北大※※系考古教研室,1979:144)。有的学者单由层位叠压关系,认为陕西龙山文化(客省庄二期)必是早期西周文化的祖先,其中的差别则是由齐家文化的影响而来(徐锡台,1979)。这个说法,进一步推论,即不啻单纯的把西周文化的一部分渊源,更往西推,推到甘肃的齐家文化。然而,由齐家文化与陕西龙山文化的关系言,一般总以为齐家文化从东往西发展,越靠近陕西龙山文化,其受后者的影响越深(谢端琚,1979)。齐家纵有反哺,当不能引起早期西周文化的突变。
   邹衡的意见,认为西周文化的前期,应当称为先周文化,而先周文化又有其多元的渊源,邹氏借陕西宝鸡斗鸡台发现的周墓中所谓“瓦鬲墓”作为线索,认为瓦鬲墓延续的时间甚长,其中又可分为相连续的四期;这四期的绝对年代:第一期,早不过商王廪辛之时,晚不迟于帝乙帝辛之时;第二期,不会早于乙辛时代的早期;第三期的绝对年代在周穆王以前;第四期则在穆王之时(邹衡,1980:314)。第三期第四期约相当于淬西最早的西周墓。邹氏遂以为瓦鬲墓的第一及第二两期无疑代表了早于西周文化了。沣西马王村发现的两个灰坑,相当瓦鬲墓初期的一个坑直接压在西周早期的灰坑下面。由这个层位关系,瓦鬲墓代表的当是西周文化的前身而可称为先周文化的遗存。由丰镐地区相当于瓦鬲墓时代的考古遗存看,其中相当于瓦鬲墓第一期的遗物与墓葬,虽偶有发现,数量并不多。相当第二期的文化逐渐增加,而第三期的遗存则突然剧增,遗址与墓葬都普遍出现。第二期到第三期是克商前后,丰镐地区的周人经营了文化繁盛的时期(邹衡,1980:297—315)。也由于商文化的强烈干预及西周的旺盛创造力,先周到西周的过渡,也就完成了。
   先周文化遗址的分布,遍及陕西境内,泾渭流域的宝鸡、凤翔、岐山、扶风、郿县、武功、兴平、盩厔、鄠县、长安、邠县、长武、麟游、乾县、耀县、泾阳、咸阳各处(邹衡,1980:315;徐锡台,1979:50)。以遗址集中的密度言,在长安丰镐一带、扶风岐山一带、及长武附近各有一大群。典型的先周陶器也各由这三个地区出土的器物为代表。三群之中,长武附近的遗址时代最早,无论由地质、形制、与纹饰看,长武下孟村出土的陶器比长安、岐山各处的都早(图6)。以陶器纹饰为例,别处都有雷纹,显然受了殷商铜器花纹影响,而长武下孟村的陶器则只有方格纹,没有雷纹(徐锡台,1979:57—58)。长武远在渭河流域之外,居泾水上游,倒与传说中古公亶父迁居以前的地望相当。先周早期遗址地望迄北而不偏西,这是一个讨论先周文化的重要启示。

先周时代的陶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晓锋 发表于 2012-7-15 23:20
黎明兄新帖开张,可喜可贺!
博物馆系列,非常好的选题。
学习。


谢晓锋兄支持!

21
ZT
陶塑人头像为新石器时代(约7000年前)的文物。1973年出土于陕西省黄陵县,高7.6厘米。
人头像以手工捏塑而成,制作粗率,造型稚拙,反映了先民原始的陶塑技艺。虽然其还不能称为真正的陶俑,但已经显现出一丝中国古代陶塑艺术的原始之光。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597
主题: 83
帖子: 23002
注册: 2006年10月
黎明兄新帖开张,可喜可贺!
博物馆系列,非常好的选题。
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0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贴塑蛇纹陶罐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贴塑壁虎纹陶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9
骨笄
  骨笄
  拼音:gǔ jī
  兽骨制的簪子。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古者男女之际尚矣,嫁娶之服,未之以记。及 虞 夏 之后,盖表布内丝,骨笄象珥,封君夫人加锦尚褧而已。”《隋书•礼仪志六》:“御婉及士之妇人,吊服疑衰。疑衰同笄。九族已下皆骨笄。”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髽》:“始死,妇人将斩衰者,去笄而纚,将齐衰者,骨笄而纚。”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8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陶盉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7
陶鬶(音:gui)    (前3000-2100)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漫步高原 发表于 2012-7-15 21:49
西安,俺最喜欢的地方,
陕博虽然去了几次,
这次再跟楼主认真地看看她.....


欢迎漫步高原!

16
陶斝(音:jia) 酒器 (前3000-2100)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2.203
主题: 99
帖子: 2825
注册: 2003年5月
优质内容勋章

西安,俺最喜欢的地方,
陕博虽然去了几次,
这次再跟楼主认真地看看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5
ZT
       石峁玉器品种丰富,从考古发掘资料中得知,在其他新石器时代或稍晚的遗址中也出土了很多玉器,主要部分是礼器,这段时期称为“玉器时代”。玉礼器是传统礼制制度中最能反映社会观念和价值形态,对它的进一步研究,能认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及其文化内涵,揭示社会原貌,也是对中国玉文化的深层次探索。 本帖最后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7-15 21:38 编辑

以下内容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7-28 17:06 补充
ZT
右侧:墨玉牙璋
  出土于神木县石峁遗址,长48.3厘米、宽8.2厘米,墨玉质,有蚀斑。体细长,首端为一歧锋,柄体结合部两侧有突起的齿形雕饰。牙璋是祭祀典礼仪式中使用的礼玉,规格极高,这件墨玉牙璋不论从造型上、大小上还是质地上都是石峁遗址出土的玉器中规格最高的,很有可能是一件新石器时代晚期氏族※※※的统治象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4
ZT
       石峁遗址,位于陕北神木县高家堡东二公里的石峁村,该遗址的时代大体相当于龙山文化——夏时期。当地农民在耕作、筑路时,不时发现玉器,经考古工作者收集整理的就有一百三十二件,是目前早期玉器发现量较多的一处。
     石峁遗址出土的玉刀近四十件,分宽短型、中长型、窄长型三种形制,靠近刀背处一般有二至五个穿孔。玉刀是由新石器时代的石刀发展演变而来。最初是收割工具,与同时期的斧、锛、镰、铲一样,为生产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成为玉制品,其用途也发生变化,主要作为仪仗、礼仪中的标志出现。石峁出土的玉刀最长的达71厘米,且宽大体薄,质地硬脆,是无法作为实用工具的。玉刀上的穿孔,应是供与柄扎结时穿系捆结用。其中一些玉刀有一穿孔,孔径较大,位置靠近刀背的一端,不同于其他有序排列的孔,有学者认为这种大孔是系缨络之类装饰物用的。
  这种多孔玉刀在新石器晚期遗址中较为常见。在距今五千年至六千年间的江苏北阴阳营青莲岗文化遗址、安徽潜山薛家岗文化遗址,及其后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均有出土。从时间上看,多孔刀始于五千年前的石器时代,止于被认为是夏文化或夏至商初的二里头文化,历时两千余年。从地域上看,主要出土于长江下游和黄河中下游。从所用的材质上看,有石有玉,先石后玉,其表面除光素无纹者外,亦有彩绘和阴线刻纹者。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3
197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石峁遗址中发现丰富多彩的精致玉器,共征集126件,有刀、璋、铲、斧、钺、璧、璜、人头像、玉蚕、玉鹰、虎头等。此后,在此又有新的发现。解放前外国人还在当地农民手里收购了很多玉器,目前在一些欧美、日本的博物馆、美术馆中就收藏有石峁遗址出土的玉器,其已成为世界考古界关注的焦点。
     1976年在高家堡石峁征集的一批玉器中,多孔刀就有15件,最长的达54.6厘米,最短的长19.5厘米,孔应是安装在木柄上便于绳索捆绑固定用的。制作精美,极薄,不属实用器,应属玉礼器,或是仪仗用器。玉刀是在原生产工具石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史前时期距今5000年左右,在国内新石器遗址中普遍出现玉器,从考古发掘资料得知,形成八个文化中心区域(注5)。多数区域出土有玉刀,玉礼器的出现与形成发展是建立在社会分化基础上的。这段时期由仰韶晚期至龙山晚期,经过学者们的研究认为,石峁遗址文化应属龙山文化晚期,三孔玉刀也应属龙山文化晚期的玉礼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2
新石器时代彩陶簋,约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
西安市临潼区姜寨出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1
1953年考古学家在西安东郊浐河岸边的半坡村,发现了一处较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同样的遗址也发现于临潼姜寨。这两处遗址都属于仰韶文化时代,距今7000-6000年。仰韶文化是母系氏族繁荣阶段的一种文化形态,因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从居住和丧葬遗址分析,当时的社会组织形态属母系氏族社会,人们以母系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共同生活、生产,共同享受劳动果实,过着原始※※主义的生活。这里展出的姜寨村落模型再现了当时一个部落的情况。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0
ZT
在仰韶文化的彩陶器上除了体现当时的绘画和装饰艺术水平外,还在它上面发现了一些具有规律和共性的刻画符号。虽然这些符号目前无法解读,但它们是当时人们为记事所刻似乎没有太多的争议。从※※发展角度来看,各地原始民族都有“结绳记事”、“契木为文”的做法,用于记录和保存资料,许多专家认为,这些符号可能是汉字的雏形。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9
     ZT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于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仰韶文化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当前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陕西省为最多,共计2040处,占全国的仰韶文化遗址数量的40%,是仰韶文化的中心。
仰韶文化的制陶业比较发达,仰韶文化各种类型遗址发现的彩陶花纹形式与风格互有区别,但也有它们的共同特点。早期以红地黑彩或紫彩为多,中期流行先涂绘白色或红色陶衣为地,再加绘黑色、棕色或红色的纹饰,有的黑彩还镶加白边,十分美丽。绘画所用的颜料、磨砚、研磨锤等工具,在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等遗址的营地、墓葬中都有发现。从彩陶图案纹饰的痕迹分析,当时绘画已经使用毛笔一类较软的工具。   
  仰韶文化的陶器,主要是泥质红陶,夹砂红陶,泥质灰陶几种,也有一些泥质黑陶和夹砂灰陶器。半坡类型的陶器主要是夹砂陶罐、小口尖底瓶、钵和卷沿彩陶盆。器表多饰绳纹、线纹、锥刺纹、指甲纹和弦纹,彩绘图案是在钵的口沿外绘画一周紫色、红色宽带纹、盆的内外绘画人面、鱼、鹿、植物等象生性花纹和三角形、圆点组成的几何形图案。在圜底钵口沿的宽带纹上,发现有二十多种不同的刻划符号,可能是中国古代文字的渊源.

以下内容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7-28 17:03 补充
双鱼纹尖底瓶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 中华博物馆探宝第一期:从陕北到岭南,八大博物馆巡礼,国宝荟萃 ★★★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