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对SONY有信心***32年新低股价,还有信心么?LOL [主题管理员:birchinorth]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66264 回帖:25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9.952
主题: 12
帖子: 3545
注册: 2004年10月
birchinorth 发表于 2012-11-8 08:07
3200的高感

楼主的NEX6到手了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514
主题: 63
帖子: 4062
注册: 2010年8月
3200的高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514
主题: 63
帖子: 4062
注册: 2010年8月
套头的色彩,什么都没设置,jpeg直出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514
主题: 63
帖子: 4062
注册: 2010年8月
梦羽灵泉 发表于 2012-11-8 03:33
价格很重要很重要是事实,但光说价格而和性能无关是不对的,
A7000现在200块,自动对焦哦亲,A口无缝使用哦亲

价格相对低的必然受众面更大,但是现在同样的价格呢,销量还是有差距的嘛

同样的东西,DV市场价格一致大家都选索尼,单反市场价格一致大家都选佳能,因为啥

而且DV市场没有相机市场火爆,因为啥?能拍视频的照相机和能照相的DV机,你选哪个

这两个问题就回答了你性能重不重要和视频能不能替代照片成为主流的问题

我那个话不是圆滑,我是说,越是高度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信息分工就越明显,我说的融合的意思是说,现代奥运会有足球篮球曲棍球,但是足球还是足球,篮球还是篮球,现代媒体对多角度多方式的立体呈现要求高了,各种信息媒介都在融合进去,但是静态摄影和动态视频的分工却更加深入,什么时候该放照片什么时候该放视频的选择性和时效性越来越重要了

至于你说的截图的问题,这是胶片时代的老方法,而且胶片时代甚至没有你所说的早期数码的技术差距,因为35规格和135规格的分辨率相差1.5倍而已,甚至比现在的1080和4k线照片分辨率的差距都小,但是,相机还是主流,摄像机还是商用,该干什么还是得干什么


呵呵,我们两个都还是有些自说自话。

你说如果先发明了彩色胶片,那么就不会有黑白胶片,那么我问一个问题,如果先有数码DC,后有胶片,还会有反光板的存在么?这就是我为什么说无反会代替单反一样。
还有,我真的没说视频可以代替照片,也没必要代替,因为是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用视频截图代替照片来工作,变得越来越理可行,十年前:一张照片大小:一幅视频截图大小=10:1,十年后;一张照片大小:一幅视频截图大小=2:1。这是数码,不用的视频可以擦写掉,存储卡再利用。
你说的胶片上的35,135差距是1.5,但是我只为了选一格照片,其他的胶片直接扔掉,多大的代价?
还有,当NEX 6的连拍速度提高到每秒钟24张的时候,这不就是视频么?我选取一张最理想的,其他删除掉。

但我很同意你的那句话,摄相机和摄影机还是专有专用。
我们用4K的照片记录生活的时候,商业可能已经用到了16K去拍电影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693
主题: 137
帖子: 7841
注册: 2008年7月
birchinorth 发表于 2012-11-8 02:43
举650D价格的原因,其实是想说价格因素很重要很重要,跟性能无关。因为100年前电影胶片很贵,绝大多数人负担不起。
现在单反大卖,跟单反价格下降很多有最直接关系,我认为也是最大决定因素。

还有所说的摄影摄像区别越来越小,你认为不成立,我认为成立。呵呵,这像小朋友吵架一样,其实没个结论的,我们都有自己的论据支持。
最好的方法就是设个赌局,就好像首贴最下面的赌局一样,什么时候索尼能出无反全幅NEX。
和色友 孤独的隔壁 聊天的那段话,也是一样的,没个结论,最好还是设个赌局,比如,到了2017年,会有多少比例的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更换了无反相机。但是那个时候,没多少人会回来看这个赌局,那股劲头热情早过去了!

这种区别在数码时代越来越小的结论
至少在现在的前瞻性技术和需求拓展出的可见的未来来看,是不成立的
它们会互补,会融合,但是不会互相之间谁变的重要谁变得不重要

你这段话太圆滑!
互补,融合不代表区别越来越小么?我要打印一张A4的杂志图片,在现场没有照片,只拍了一段视频,放在十年前,视频截图质量会很差,放在十年后,可能视频截图足够足够用了。量化一下,同一相机,十年前:一张照片大小:一幅视频截图大小=10:1, ...


价格很重要很重要是事实,但光说价格而和性能无关是不对的,
A7000现在200块,自动对焦哦亲,A口无缝使用哦亲

价格相对低的必然受众面更大,但是现在同样的价格呢,销量还是有差距的嘛

同样的东西,DV市场价格一致大家都选索尼,单反市场价格一致大家都选佳能,因为啥

而且DV市场没有相机市场火爆,因为啥?能拍视频的照相机和能照相的DV机,你选哪个

这两个问题就回答了你性能重不重要和视频能不能替代照片成为主流的问题

我那个话不是圆滑,我是说,越是高度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信息分工就越明显,我说的融合的意思是说,现代奥运会有足球篮球曲棍球,但是足球还是足球,篮球还是篮球,现代媒体对多角度多方式的立体呈现要求高了,各种信息媒介都在融合进去,但是静态摄影和动态视频的分工却更加深入,什么时候该放照片什么时候该放视频的选择性和时效性越来越重要了

至于你说的截图的问题,这是胶片时代的老方法,而且胶片时代甚至没有你所说的早期数码的技术差距,因为35规格和135规格的分辨率相差1.5倍而已,甚至比现在的1080和4k线照片分辨率的差距都小,但是,相机还是主流,摄像机还是商用,该干什么还是得干什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1
主题: 0
帖子: 1
注册: 2011年6月
sony要雄起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514
主题: 63
帖子: 4062
注册: 2010年8月
梦羽灵泉 发表于 2012-11-8 02:23
这和650D的价格有什么关系,价格要看性能的
如果你说650D便宜是因为它不能好好视频而不是性能不足以定价
然后说视频越来越重要
那你的结论是错误的
因为两万块的AX2000也不是家用级但5d3却是。


梦羽灵泉 发表于 2012-11-8 02:28
这种区别在数码时代越来越小的结论
至少在现在的前瞻性技术和需求拓展出的可见的未来来看,是不成立的
它们会互补,会融合,但是不会互相之间谁变的重要谁变得不重要


举650D价格的原因,其实是想说价格因素很重要很重要,跟性能无关。因为100年前电影胶片很贵,绝大多数人负担不起。
现在单反大卖,跟单反价格下降很多有最直接关系,我认为也是最大决定因素。

还有所说的摄影摄像区别越来越小,你认为不成立,我认为成立。呵呵,这像小朋友吵架一样,其实没个结论的,我们都有自己的论据支持。
最好的方法就是设个赌局,就好像首贴最下面的赌局一样,什么时候索尼能出无反全幅NEX。
和色友 孤独的隔壁 聊天的那段话,也是一样的,没个结论,最好还是设个赌局,比如,到了2017年,会有多少比例的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更换了无反相机。但是那个时候,没多少人会回来看这个赌局,那股劲头热情早过去了!

这种区别在数码时代越来越小的结论
至少在现在的前瞻性技术和需求拓展出的可见的未来来看,是不成立的
它们会互补,会融合,但是不会互相之间谁变的重要谁变得不重要

你这段话太圆滑!
互补,融合不代表区别越来越小么?我要打印一张A4的杂志图片,在现场没有照片,只拍了一段视频,放在十年前,视频截图质量会很差,放在十年后,可能视频截图足够足够用了。量化一下,同一相机,十年前:一张照片大小:一幅视频截图大小=10:1,十年后;一张照片大小:一幅视频截图大小=2:1。

我也从来没说过摄影,摄像哪个更重要! 本帖最后由 birchinorth 于 2012-11-8 02:4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693
主题: 137
帖子: 7841
注册: 2008年7月
birchinorth 发表于 2012-11-8 02:04
同意你关于摄影和摄像的区别,但这种区别在数码时代越来越小。
胶片时代,一卷胶卷仅仅在电影上呈现1~2秒的动态影像,有几个人,几个小公司能承受?如果把技术原因放在一边,钱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现在买的大硬盘能反复擦写,反复使用,这就是区别。650D价格如果是20000 RMB,还会大卖么?


这种区别在数码时代越来越小的结论
至少在现在的前瞻性技术和需求拓展出的可见的未来来看,是不成立的
它们会互补,会融合,但是不会互相之间谁变的重要谁变得不重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693
主题: 137
帖子: 7841
注册: 2008年7月
birchinorth 发表于 2012-11-8 02:04
同意你关于摄影和摄像的区别,但这种区别在数码时代越来越小。
胶片时代,一卷胶卷仅仅在电影上呈现1~2秒的动态影像,有几个人,几个小公司能承受?如果把技术原因放在一边,钱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现在买的大硬盘能反复擦写,反复使用,这就是区别。650D价格如果是20000 RMB,还会大卖么?


这和650D的价格有什么关系,价格要看性能的
如果你说650D便宜是因为它不能好好视频而不是性能不足以定价
然后说视频越来越重要
那你的结论是错误的
因为两万块的AX2000也不是家用级但5d3却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693
主题: 137
帖子: 7841
注册: 2008年7月
birchinorth 发表于 2012-11-8 01:31
呵呵,再补充一条,如果是别的厂家,比如佳能走在了无反化道路的前列,我也会喝彩,那时候我会开给同样的帖子《我对佳能有信心》。
我不代表谁,说的话只是代表我的观点。
况且,现在大家普遍使用的,还真的只是代表过去到现在这一段时间内的主流,不代表未来的方向。现在那些签约摄影师用单反,真的不代表以后的方向还是单反。


呵呵,所以说乃对索尼有信心和我对索尼没信心,是相对两个位面的事情说的

你是看好一个技术模式的发展前景
我是不看好索尼对这个技术模式的投入,对这个技术模式的好处我不是不知道,但如果SONY这么搞,而CN利益上不接受并且也不用担心索尼会搞起来所以也不搞,那么这个技术就算前景再好,也没法发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693
主题: 137
帖子: 7841
注册: 2008年7月
孤独的戈壁 发表于 2012-11-7 23:45
SONY是有诚心和诚意来做相机,但这和决策是不相干的,每个做企业的做产品的都希望做出产销对路的产品。愿望是好的,但结局却是有喜有悲,因为从决策到市场过程太复杂,有一项没做好就可能南辕北辙。
同意你关于SONY走了弯路的看法,对于这些我们只能接受,既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要目中无人


这个不同意

现在的竞争市场更像是开卷考试,答案模式索尼不会不知道因为尼康佳能的产品性能模式非常明显,解题模式本身索尼不可能不知道,当然怎么去实现这个整体解题模式还是要看各家的具体技术

但是方向上,是【明眼人都知道的】,无论是摄影师还是发骚友,看中的都是核心性能而不是外围花哨的东西,其实其他发烧领域也有这个特点,越是高端的东西越是注重核心性能而轻视外围加成,比如方正呆板的高端机械键盘,比如灰突突的静电音箱,比如砖头一般的随身高端播放器,比如色彩单一的高端耳机,同样比如黑乎乎的高端单反

所以“产销对路”的定义本身也并非不鲜明,索尼一直做娱乐向发烧设备做得非常好,怎么到相机上就不明白了,还非说自己是给高端爱好者做的东西,索尼以前给高端爱好者做的东西可不是这样的价值取向,看看D50的宽阔的动态范围,看看Q010平直的频响曲线,看看F65超高的灵敏度和牛逼的信噪比,这才是发烧友在乎的东西,索尼高端相机的很多思路真不像是索尼的东西。。。。。

相反,佳能尼康很在乎这些,即使他们外围交互的缺失让拍摄体验增加了障碍,但是这种障碍如果在核心性能标的对位的前提下,反而会成为发骚友心理的一种支撑,隔壁关于曝光啊取景啊专业啊的讨论就源自于此,好像麻烦反而专业,当然麻烦反而专业并不是一个理性的价值取向,但核心对位绝对是正确的

低端MP3再方便再能看电子书看电影,也是高端发骚友无视的,人家宁愿插着绿屏的大砖头——这才是索尼这几年不断创新还是没有哪怕只是接近CN市场的原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514
主题: 63
帖子: 4062
注册: 2010年8月
梦羽灵泉 发表于 2012-11-8 01:30
系统精力分配上你说的对,索尼要当老大肯定要搞新东西,但系统构建本身是另一回事儿,我说的是后者,要知道我从来都是新系统新交互的支持者,但,做什么,和怎么做,是两回事儿

鉴于最近总是有人拿视频的索尼多牛逼来说事儿,那么就说说关于数字影像中视频对静态图像的替代,其实这已经不是数字时代的问题了,在胶片时代就有人问胶片电影的发达会不会淹没摄影术,因为摄影术只是电影截图而已
但胶片摄影机却远没有民用和商用相机发展迅速
而就替代逻辑本身,就算动态替代了静态,也不是新事物替代老事物,其实恰恰相反,135脱胎于35电影胶片

我说过,如果彩色胶片先于黑白被发明出来,那么黑白摄影都不会出现,因为这是完全效能替代关系,但是照相术和电影术之间的关系不是这样,它们本质上是两个方向上的东西,虽然媒介都是底片

即使是现在的网络时代,静态影像仍然有动态影像不可替代的功能,而且正因如此,网络时代还出现了中间性质的平衡产物——flash等半动态信息

如果要高速浏览网页新闻,那么图片新闻最直接最迅速,而视频新闻则重在更直观更详尽,这相当于网络时代的报纸和电视的区别,网络时代中图片新闻没有没落,依旧和传统媒体时代一样和视频新闻一样是新闻的主体构成 ...


同意你关于摄影和摄像的区别,但这种区别在数码时代越来越小。
胶片时代,一卷胶卷仅仅在电影上呈现1~2秒的动态影像,有几个人,几个小公司能承受?如果把技术原因放在一边,钱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现在买的大硬盘能反复擦写,反复使用,这就是区别。650D价格如果是20000 RMB,还会大卖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514
主题: 63
帖子: 4062
注册: 2010年8月
孤独的戈壁 发表于 2012-11-7 23:29
只是SONY的单反单电没落了,不要代表其他厂商。楼主选择性失明失聪啊,要么就是一叶障目。。。。。。
那么多的国家地理签约摄影师就麦克山下是使用SONY单电,还是SONY赞助的,其他的基本上都使用其他单反,不知道是这些人能代表摄影器材发展的方向还是以楼主为代表的奶昔为方向呢?
当然SONY全世界不遗余力推广奶昔倒是有可能改变某些人的使用习惯
楼主没有使用过摄像机吧,同时楼主没有考虑到新闻的时效性吧,等你截完图新闻都成旧闻了,目前以爱疯为首的智能手机即时网络新闻效率远远超过相机和摄像机,当然图片质量是无法相比的,但这是潮流。
无反徕卡一直在用,数码时代O巴先行一步,他们都不敢说无反代表未来,SONY不知道是不是又被代表了?
我承认奶昔代表了DC的未来,不过我更看好以手机为代表的无反摄影,在各大景区使用最多的是手机用户,其次是DC用户,然后是单反用户,就连使用IPAD拍照的都比使用奶昔的多
在我看来,奶昔最多也是作为一种规格存在,不能被替代,同样不能去替代。


呵呵,再补充一条,如果是别的厂家,比如佳能走在了无反化道路的前列,我也会喝彩,那时候我会开给同样的帖子《我对佳能有信心》。
我不代表谁,说的话只是代表我的观点。
况且,现在大家普遍使用的,还真的只是代表过去到现在这一段时间内的主流,不代表未来的方向。现在那些签约摄影师用单反,真的不代表以后的方向还是单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693
主题: 137
帖子: 7841
注册: 2008年7月
birchinorth 发表于 2012-11-7 22:39
那些年,索尼的电视还赚钱,索尼的所有部门都在赚钱,索尼可以一直赔钱砸钱好多年,顽固地坚持随身听,MD,索尼做老大的心(其实就是所谓的诚意),不比任何家弱。
如果现在还是90年代初,索尼接受了一家单反公司,索尼的各种单反广告,各种促销也会此起彼伏。
而现在是单反、单电快速没落的年代,傻子才会花一笔巨资去买,或者去继续研发单反对焦模块,去买600mm大炮的专利,只为在2016年奥运会场边出现零星的索尼牌体育摄影师。
因为2017年,体育摄影师们都用4K,8K的摄相机摄像,然后截图发网络新闻了。
单反被CN压,索尼要还击,如果看势头不对,发展NEX,这是明智,不是所谓的窝囊。
看看EOS-M的牛车一样的对焦,我还真不信所谓的佳能有一堆技术储备,等到索尼把NEX无反市场做大了,佳能突然出来EOS-M Mark II,EOS-M X啥的,直接接手无反市场,继续当老大。
几年河东,几年河西!无反代表未来,单反代表马上要过气的现在。索尼主要精力放在NEX上,不足为奇。


系统精力分配上你说的对,索尼要当老大肯定要搞新东西,但系统构建本身是另一回事儿,我说的是后者,要知道我从来都是新系统新交互的支持者,但,做什么,和怎么做,是两回事儿

鉴于最近总是有人拿视频的索尼多牛逼来说事儿,那么就说说关于数字影像中视频对静态图像的替代,其实这已经不是数字时代的问题了,在胶片时代就有人问胶片电影的发达会不会淹没摄影术,因为摄影术只是电影截图而已
但胶片摄影机却远没有民用和商用相机发展迅速
而就替代逻辑本身,就算动态替代了静态,也不是新事物替代老事物,其实恰恰相反,135脱胎于35电影胶片

我说过,如果彩色胶片先于黑白被发明出来,那么黑白摄影都不会出现,因为这是完全效能替代关系,但是照相术和电影术之间的关系不是这样,它们本质上是两个方向上的东西,虽然媒介都是底片

即使是现在的网络时代,静态影像仍然有动态影像不可替代的功能,而且正因如此,网络时代还出现了中间性质的平衡产物——flash等半动态信息

如果要高速浏览网页新闻,那么图片新闻最直接最迅速,而视频新闻则重在更直观更详尽,这相当于网络时代的报纸和电视的区别,网络时代中图片新闻没有没落,依旧和传统媒体时代一样和视频新闻一样是新闻的主体构成,这就说明专业的照相机还是十分重要的,而不是说将来8K机普及了,照相机就失去方向没落了,因为同技术环境下,相机总是会有方便的地方,旧式相机会加速没落是事实,但是相机本身,不会

就说你举的体育新闻的例子,就算将来足球场上都是8k机了,独立的高速静态摄影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因为操作模式完全不同,市场对位也完全不同,照相机做不到摄像机的全面和动态直播,但摄像机也做不到照相机的迅捷自由信息效率高

扯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明,视频是视频,摄影是摄影,索尼的视频部门没有下放合理的技术相机部门也没有着力研发这就是事实,你不能无视这个事实老去在相机坛吹视频,更不能将这种不平衡解释为索尼不发力是因为“单反单电会没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514
主题: 63
帖子: 4062
注册: 2010年8月
孤独的戈壁 发表于 2012-11-7 23:29
只是SONY的单反单电没落了,不要代表其他厂商。楼主选择性失明失聪啊,要么就是一叶障目。。。。。。
那么多的国家地理签约摄影师就麦克山下是使用SONY单电,还是SONY赞助的,其他的基本上都使用其他单反,不知道是这些人能代表摄影器材发展的方向还是以楼主为代表的奶昔为方向呢?
当然SONY全世界不遗余力推广奶昔倒是有可能改变某些人的使用习惯
楼主没有使用过摄像机吧,同时楼主没有考虑到新闻的时效性吧,等你截完图新闻都成旧闻了,目前以爱疯为首的智能手机即时网络新闻效率远远超过相机和摄像机,当然图片质量是无法相比的,但这是潮流。
无反徕卡一直在用,数码时代O巴先行一步,他们都不敢说无反代表未来,SONY不知道是不是又被代表了?
我承认奶昔代表了DC的未来,不过我更看好以手机为代表的无反摄影,在各大景区使用最多的是手机用户,其次是DC用户,然后是单反用户,就连使用IPAD拍照的都比使用奶昔的多
在我看来,奶昔最多也是作为一种规格存在,不能被替代,同样不能去替代。


我没选择性失明失聪,我也知道现在尼康佳能的D3100,D5100,60D,650D卖的非常好。我也知道全球现在的无反可换头市场还不到20%。
可能是一叶障目,因为我的见识有限,说得难免有失偏颇。

索尼的NEX并没有改变人们的拍摄习惯,NEX 6和650D都能满足习惯那些凑近相机取景的人,也有脑门,两个手臂形成的三个稳定支撑点等等等。但NEX 6提供了人们更多的选择,不用趴着了,不用举高相机时盲拍了。如果硬要挑出不同,我能想到的有以下几点:相机太轻,镜头太重,不平衡,镜头群不够,关机不能取景,耗电量大。。。。。

照相机的连拍选图不费时?哪个体育摄影师不是从一大堆连拍里选出几张呢?这个选照片的时间,和让主编审核的时间相比,是小头。你说的这个时效性和ipad,iphone等手机随时自拍一张,或者拍今天跟朋友吃的什么菜,然后wifi随时连到微博的时效性还是有区别的。

无反的莱卡指的是旁轴吧?说到这里,跳前一步说出我的观点:
如果说现在还有人用旁轴,就不能说单反已经取代了旁轴;如果现在还有人搬着大画幅到黄山,就不能说明大画幅被取代了。那么我说的单反/单电被无反取代也不成立,也不可能永远成立。
这样说有些较真,会进入一个各说各话的循环!

如果兄弟同意以下假设:美国国家地理签约摄影师以后绝大多数都改用无反,不管是谁家的,佳能的也好,尼康的也好,就代表了无反取代单反。那么我继续说我的观点。

大众潮流和职业摄影师的潮流,是不同的。

大众潮流来说,胶片时代单反从来没在寻常百姓家普及过,那时候,各家塑料壳子旁轴更加普及,那时候照相不是什么潮流,只有过年过节大家才会想起来照相这件正经严肃而且昂贵的事情。到了数码时代,DC迅速普及,单反仍然是少数人玩的,现在的潮流从DC过渡到手机。大众潮流永远是有钱没钱说了算的。

靠摄影吃饭的人,也就是职业潮流方面,单反从50,60年代就成为主流,一直延续到现在。关于反光板为什么存在,无忌讨论的太多太多了,不多说。我的观点是反光板,五棱镜,包括机械快门这些东西,也是要计入成本的,而且多一个零件就多一个出问题的可能。抛开体积不说,这些可靠性对于职业摄影的人来说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既然将来的无反能满足我所有的要求,为什么还要带上反光板和五棱镜呢?多出来的体积和重量允许我多拿另一个无反备机了,可靠性又增加不少。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示范作用,人么,属于社会,永远会被各种示范作用左右。
我们说一个有意思的假设,因为某种原因(比如数码价格远远高于胶片),现在那些职业摄影人,包括国家地理签约摄影师,各大时尚杂志的摄影师,影楼,婚礼摄影师用的都是小巧的无反数码相机;另一方面,家庭还在使用便宜的笨重的单反胶片相机。
那么这个时候的示范作用是什么?普通老百姓都会觉得因为数码化带来的小巧是专业化的代表,而反光板是因为要妥协胶片而存在的,而不是什么专业化的示范作用。那么等到数码相机降价到一定地步以后,老百姓会蜂拥而上,换无反。这就是示范作用。

这就能解释现在单反在这两年销量达到极致的原因。如果我说的上面的假设例子成立,小巧的无反数码热销程度还会更大,因为在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内,既专业化,又小巧了。

而且 商家对技术的前瞻性投入  早于  吹嘘这项技术的广告潮流引导  早于  职业摄影师器材更新换代  早于  老百姓收入和器材的更新换代。更糟的是所有厂家,包括索尼,不会明确地告诉老百姓他们下一代主打什么技术,因为会影响现在产品的销量。

我的观点是:如果没有什么石破天惊的技术出来,那么以后的职业摄影师用的仅仅是把现在的反光板,五棱镜去掉,机身的握持感,实体按键,转盘,无线内置引闪等一堆专业化设计原封不动地照抄,仅仅是机身变薄了,镜头群完全不用考虑体积,因为职业化需求不能妥协的是画质,而不是体积。
另一方面,无反可以做到小体积情况下的高画质,无反也会模糊职业化,专业化与普通大众之间的界限。以后我带着老婆孩子去影楼照婚纱,照写真,是去享受别人周到细致的服务,包括化妆,服装,布光,繁琐的后期修图等。而不是因为我买不起这些器材。 本帖最后由 birchinorth 于 2012-11-8 01:1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0.236
主题: 0
帖子: 941
注册: 2005年10月
山野的秋 发表于 2012-11-7 14:31
呵呵,你转移的另一个话题上去了。

SONY的革新是看的见的,暂时不完善也是看的见的,用诚意来说它不能认同,诚意是指心态,那个企业不是想更好出一系列好产品赚更多钱,这才是其真正的心态,说它没有诚意那就是它不想玩了,不可能吧?

你要是做过企业有些事情就容易理解了,经营者、技术设计开发人员是你我一样的人,不是神,有些事情是力所不及的,不是有意为之,所以谈不上诚意不诚意。产品的完善是需要过程的,尤其是系统产品,对于勇于创新、革新的企业新产品系统的完善更是如此;甚至出现经营、产品开发的决策性错误,走一些弯路也是常有的事,很正常。

SONY接手柯美后的确显而易见的走过一些弯路,但这不是你我消费者所能左右的,只能靠其自身的完善来调整,当然,作为SONY产品的用户在享用企业带给我们的创新性的好产品的同时,也只能接受它的不完善产品系统带给我们困扰,事物总是这样相辅相成的,否则只能购买别家类似的产品,这才是消费者所能把握的自身选择。

你我只看到企业局部中的某个产品问题,而经营者大到要整体考虑企业自身资源配置和整体效益的关系,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及产品与消费市场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小到产品的细节问题,总之很复杂,尤其是SO ...


SONY是有诚心和诚意来做相机,但这和决策是不相干的,每个做企业的做产品的都希望做出产销对路的产品。愿望是好的,但结局却是有喜有悲,因为从决策到市场过程太复杂,有一项没做好就可能南辕北辙。
同意你关于SONY走了弯路的看法,对于这些我们只能接受,既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要目中无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66
主题: 6
帖子: 164
注册: 2012年9月
每天来看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0.236
主题: 0
帖子: 941
注册: 2005年10月
birchinorth 发表于 2012-11-7 22:39
那些年,索尼的电视还赚钱,索尼的所有部门都在赚钱,索尼可以一直赔钱砸钱好多年,顽固地坚持随身听,MD,索尼做老大的心(其实就是所谓的诚意),不比任何家弱。
如果现在还是90年代初,索尼接受了一家单反公司,索尼的各种单反广告,各种促销也会此起彼伏。
而现在是单反、单电快速没落的年代,傻子才会花一笔巨资去买,或者去继续研发单反对焦模块,去买600mm大炮的专利,只为在2016年奥运会场边出现零星的索尼牌体育摄影师。
因为2017年,体育摄影师们都用4K,8K的摄相机摄像,然后截图发网络新闻了。
单反被CN压,索尼要还击,如果看势头不对,发展NEX,这是明智,不是所谓的窝囊。
看看EOS-M的牛车一样的对焦,我还真不信所谓的佳能有一堆技术储备,等到索尼把NEX无反市场做大了,佳能突然出来EOS-M Mark II,EOS-M X啥的,直接接手无反市场,继续当老大。
几年河东,几年河西!无反代表未来,单反代表马上要过气的现在。索尼主要精力放在NEX上,不足为奇。


只是SONY的单反单电没落了,不要代表其他厂商。楼主选择性失明失聪啊,要么就是一叶障目。。。。。。
那么多的国家地理签约摄影师就麦克山下是使用SONY单电,还是SONY赞助的,其他的基本上都使用其他单反,不知道是这些人能代表摄影器材发展的方向还是以楼主为代表的奶昔为方向呢?
当然SONY全世界不遗余力推广奶昔倒是有可能改变某些人的使用习惯
楼主没有使用过摄像机吧,同时楼主没有考虑到新闻的时效性吧,等你截完图新闻都成旧闻了,目前以爱疯为首的智能手机即时网络新闻效率远远超过相机和摄像机,当然图片质量是无法相比的,但这是潮流。
无反徕卡一直在用,数码时代O巴先行一步,他们都不敢说无反代表未来,SONY不知道是不是又被代表了?
我承认奶昔代表了DC的未来,不过我更看好以手机为代表的无反摄影,在各大景区使用最多的是手机用户,其次是DC用户,然后是单反用户,就连使用IPAD拍照的都比使用奶昔的多
在我看来,奶昔最多也是作为一种规格存在,不能被替代,同样不能去替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514
主题: 63
帖子: 4062
注册: 2010年8月
1252 发表于 2012-11-7 19:57
现在40.5的遮光罩某宝上一搜一大把,但是不知道装上之后,在广角端会不会有暗角捏?


肯定会,遮光罩就别想了,如果弄,就弄个UV镜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514
主题: 63
帖子: 4062
注册: 2010年8月
wings 发表于 2012-11-7 15:06
1650装在5c上是什么效果,畸变大不大?有黑边不?


现在手头没有5C,不知道怎么样,但是A版里有个兄弟试过了,关闭机内矫正的片子,在NEX 6开机的一刹那,也会看到黑角(是黑角,不是暗角),但是不到1秒钟就自动开启了矫正和暗角纠正,也有说法是16广角端实际有14mm,那多余的2mm广角会抹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514
主题: 63
帖子: 4062
注册: 2010年8月
haohongjun 发表于 2012-11-7 11:42
迫切期待楼主对这个套头的光学素质做一个初步的评价!!!!!


再见星晴 发表于 2012-11-7 13:40
样片!测评!使用感受!必须的,嗷嗷~~


样片啊,高感,各种测评,网上一堆,我就不多说了。
套头的光学素质第一眼印象比我想象的好。

我就是想和同焦段的24-70 ZA比一下边角的形变和相质下降程度,改天对着砖墙,在对应的光圈值照一组发上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514
主题: 63
帖子: 4062
注册: 2010年8月
山野的秋 发表于 2012-11-7 14:31
呵呵,你转移的另一个话题上去了。

SONY的革新是看的见的,暂时不完善也是看的见的,用诚意来说它不能认同,诚意是指心态,那个企业不是想更好出一系列好产品赚更多钱,这才是其真正的心态,说它没有诚意那就是它不想玩了,不可能吧?

你要是做过企业有些事情就容易理解了,经营者、技术设计开发人员是你我一样的人,不是神,有些事情是力所不及的,不是有意为之,所以谈不上诚意不诚意。产品的完善是需要过程的,尤其是系统产品,对于勇于创新、革新的企业新产品系统的完善更是如此;甚至出现经营、产品开发的决策性错误,走一些弯路也是常有的事,很正常。

SONY接手柯美后的确显而易见的走过一些弯路,但这不是你我消费者所能左右的,只能靠其自身的完善来调整,当然,作为SONY产品的用户在享用企业带给我们的创新性的好产品的同时,也只能接受它的不完善产品系统带给我们困扰,事物总是这样相辅相成的,否则只能购买别家类似的产品,这才是消费者所能把握的自身选择。

你我只看到企业局部中的某个产品问题,而经营者大到要整体考虑企业自身资源配置和整体效益的关系,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及产品与消费市场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小到产品的细节问题,总之很复杂,尤其是SO ...


梦羽灵泉 发表于 2012-11-7 13:13
革新要有诚意,怕是索尼没有,真心没有
不能总强调它好的方面而对本质问题无视
索尼的单反被淘汰根本不是取景方式本身的问题
这是索尼必须要认识到的

打个比方吧,如果当年徕卡的镜头群和镜头素质不足以满足更多人的要求,如果随军记者只能拿着一枚乌突突的镜头上战场,它怎么会成为代替箱式机的先锋
宾得也一样,如果面对旁轴的市场地位,单反的效率并不更高,比如反光板抬一次要很长时间的话,那么同轴取景又有何用?
更便利的结构被接受的前提,是能够让这个结构发挥其本身应有便利的足够的传统性能!
而这,索尼远远没做到,传统性能被CN压一头,那么所谓更好的拍摄方式又有何意义呢


那些年,索尼的电视还赚钱,索尼的所有部门都在赚钱,索尼可以一直赔钱砸钱好多年,顽固地坚持随身听,MD,索尼做老大的心(其实就是所谓的诚意),不比任何家弱。
如果现在还是90年代初,索尼接受了一家单反公司,索尼的各种单反广告,各种促销也会此起彼伏。
而现在是单反、单电快速没落的年代,傻子才会花一笔巨资去买,或者去继续研发单反对焦模块,去买600mm大炮的专利,只为在2016年奥运会场边出现零星的索尼牌体育摄影师。
因为2017年,体育摄影师们都用4K,8K的摄相机摄像,然后截图发网络新闻了。
单反被CN压,索尼要还击,如果看势头不对,发展NEX,这是明智,不是所谓的窝囊。
看看EOS-M的牛车一样的对焦,我还真不信所谓的佳能有一堆技术储备,等到索尼把NEX无反市场做大了,佳能突然出来EOS-M Mark II,EOS-M X啥的,直接接手无反市场,继续当老大。
几年河东,几年河西!无反代表未来,单反代表马上要过气的现在。索尼主要精力放在NEX上,不足为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912
主题: 30
帖子: 1766
注册: 2007年11月
xenoli 发表于 2012-11-7 20:32
你是说仿莱卡的 镂空遮光罩 好像最广支持35MM


如果是那种橡胶的可伸缩的那种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3.383
主题: 39
帖子: 11225
注册: 2003年12月
山野的秋 发表于 2012-11-7 19:49
呵呵,一直再说“黑卡”,不就是SONY所说的定位在专业人员
摄影爱好者的辅机吗?不是做给专业人员,摄影爱好者,而是设计给普通消费级的用户?你说糊涂了吧?

关于索尼的定位,有不少访谈的,自己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248
主题: 13
帖子: 1901
注册: 2008年12月
1252 发表于 2012-11-7 19:57
现在40.5的遮光罩某宝上一搜一大把,但是不知道装上之后,在广角端会不会有暗角捏?


你是说仿莱卡的 镂空遮光罩 好像最广支持35MM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912
主题: 30
帖子: 1766
注册: 2007年11月
birchinorth 发表于 2012-11-7 09:29
很有质感


现在40.5的遮光罩某宝上一搜一大把,但是不知道装上之后,在广角端会不会有暗角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089
主题: 19
帖子: 17319
注册: 2007年1月
梦羽灵泉 发表于 2012-11-7 15:58
其实还是诚意啊
你自己都不关注的东西你要卖给消费者,你想赚钱当然是你的事儿,但这就是诚意不足了嘛


呵呵,没觉得SONY不关注自己生产的产品。所以不认同,请仔细看前面写的对于“诚意”的看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8.089
主题: 19
帖子: 17319
注册: 2007年1月
酷风 发表于 2012-11-7 15:24
索尼早就定位自己的相机用户为摄影爱好者,而不是专业人员
所以就别指望索尼会为了那人数极少的动态题材专业摄影师专门发布一台相机了


呵呵,一直再说“黑卡”,不就是SONY所说的定位在专业人员
摄影爱好者的辅机吗?不是做给专业人员,摄影爱好者,而是设计给普通消费级的用户?你说糊涂了吧?

本帖最后由 山野的秋 于 2012-11-7 19:5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073
主题: 72
帖子: 8188
注册: 2012年9月
wang7795 发表于 2012-11-7 15:12
这两天SONY成都的直营店有活动~~~~嘿嘿,准备入手一个6~~~

10号成都的索尼直营店要办个啥大型的体验活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248
主题: 13
帖子: 1901
注册: 2008年12月
无处告别 发表于 2012-11-7 17:54
俺在官网定的NEX-6为何完全没有消息啊?


关注很久了,恭喜楼主第一时间拿到小六子,不知道6和尺寸是不是和7一样,在网上看了很久小六子的底座,看到韩国一款550的7用的,不知道能不能贴合紧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我对SONY有信心***32年新低股价,还有信心么?LOL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