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聊一聊JOBO的胶片冲洗 [主题管理员:格物]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68429 回帖:865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577
主题: 12
帖子: 6764
注册: 2002年1月
cai5520 发表于 2015-6-23 21:31
来报个到吧格物兄,atl1000经过一次简单试水后冲了第一次,基本能出颜色,问题还有一些,但确定机器没问题,后续整改调整一下应该没问题。


第一次就冲得很不错。儿子大了,可以甩开膀子干了吧。
对全自动的机器,我觉得可以考虑在控温和防止交叉污染上琢磨以提高冲洗质量。主要手段是改善流程,特别是如何分段水洗、定影等。其次是做好机器的清洁,保证配药水质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199
主题: 88
帖子: 6802
注册: 2003年3月
来报个到吧格物兄,atl1000经过一次简单试水后冲了第一次,基本能出颜色,问题还有一些,但确定机器没问题,后续整改调整一下应该没问题。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11
主题: 0
帖子: 11
注册: 2013年3月
拜求各位前辈,我用的是jobo 1000的冲洗机,之前一直很稳定的工作,放置了大概2个月时间,前段时间拿出来冲c-41,120胶片,突然发现不能预热,滚筒运转正常,但是水温直到了22度就开始工作了,没有达到预热的温度,,,前天又冲e6 135胶片,突然发现直接不进水了,水管接入都是正常的,按下开关后直接就开始进入第一道程序工作了,,,,,不知什么问题所致,小弟在江苏,拜求各位前辈能否提供长三角附近的JOBO维修点,或根据以上问题给予指点修复,真心的感谢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577
主题: 12
帖子: 6764
注册: 2002年1月
癌细胞 发表于 2015-5-26 15:17
请问,# 1505齿口(改变盖子出口为齿轮,以用于连接升臂),这个安好了,还能拔下来吗?


一般不能。但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用点方法是可以顶出来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258
主题: 3
帖子: 147
注册: 2010年1月
请问,# 1505齿口(改变盖子出口为齿轮,以用于连接升臂),这个安好了,还能拔下来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747
主题: 4
帖子: 5359
注册: 2011年1月
虽然不懂   也顶一下起个哄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91.779
主题: 33
帖子: 27881
注册: 2007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晓巴 发表于 2015-5-7 20:26
没想到对测量如此抵触啊,测光表是工具密度计也是工具,怎么认可测光表不认可密度计呢?EV=9 跟 GAMMA=0.8等等这些数字都是描述客观的的物理量,都是人类交流的语言
有那玩意还不如个 暗房测光表管用呢。那个密度仪也 没法往120底片上按的。底片连续密度斑块太小。容易按错位置。
不做自己的饿连续灰节斑块单用于测量就是瞎扯淡,一旦做完了,不用密度仪器,肉眼也看出高密度肩膀了 。线性连续密度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几档宽容自己 就知道了。。。还看不 出来,趁早别 冲卷了 ,送店里 去冲吧。。。
现在拿着你 的哈素。对着天,隔一 挡暴光照一张。中灰正负5挡。一卷下来,冲出来,看看,自信有点密度概念的都知道了。扫扫看看,那个 是中灰的亮度值。密度从那里起步,到那里拐弯。电脑里各挡定义好了亮度值,就把密度仪器卖2手吧。用不 到了 哈。。想仔细点就间隔1/3做间格上你的密度仪点一下,自己画哈得曲线看看。。。。
本来扫描仪就 可 代替密度仪的。。。你们脑子都不 拐弯啊 。。。。
大有胶卷那天起,摄影师都是这样结合自己的器材,冲药手法这样测试的。天经地义的手法和理念啊。
黑白透射密度和 反射密度仪器,是 给印刷厂工人设计的玩意哈。。。

中灰的在ps里的亮度是125吧,记不大 住了 哈。。。
反正测光表就是给的饿中灰值,你 暴冲完了以后扫出来不是这个值。你就自己琢磨吧。。。。让你给俺讲测量。俺还没给你讲呢
班门弄斧啊。。。。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5-5-7 22:0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25.419
主题: 69
帖子: 31177
注册: 2004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没想到对测量如此抵触啊,测光表是工具密度计也是工具,怎么认可测光表不认可密度计呢?EV=9 跟 GAMMA=0.8等等这些数字都是描述客观的的物理量,都是人类交流的语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91.779
主题: 33
帖子: 27881
注册: 2007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晓巴 发表于 2015-5-7 17:42
这个不是这么算的,1.25是亚当斯的密度范围。

影调复制要看那张 I-IV 象限图。具体到底片和相纸的搭配要看 gamma 值,影像的 gamma=1 是最完美的复制,影像的 gamma=底片的 gamma 乘以相纸的 gamma。举例:底片的 gamma=0.8,如果要求影像的 gamma=1 的话那么要求相纸的 gamma=1.25。
gamma 是反差系数,跟你那套思维完全不一样吧?
老啦,落后啦
不老不老,慢慢的嘴上掰齿数字吧。
谁说影像gamma=1才是标准啊。做多大 的反差都跟观看的 光线有关连的。这个 是 做展片的必须。。。
没跟你说黑白一切都要可 调节的 嘛。眼珠子收活。。。不是密度仪器收活。。这理念不改还真别玩黑白了。。。继续扫描彩色吧。调了 色的黑白纸片,gamma又是多少,测的出来嘛?。别 把自己饶进去拉。。。觉得您值得去弄数字数码黑白。。。电脑会告颂你亮度值。慢慢的按你的gamma=1修正去吧。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5-5-7 18:3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577
主题: 12
帖子: 6764
注册: 2002年1月
晓巴 发表于 2015-5-7 17:42
这个不是这么算的,1.25是亚当斯的密度范围。

影调复制要看那张 I-IV 象限图。具体到底片和相纸的搭配要看 gamma 值,影像的 gamma=1 是最完美的复制,影像的 gamma=底片的 gamma 乘以相纸的 gamma。举例:底片的 gamma=0.8,如果要求影像的 gamma=1 的话那么要求相纸的 gamma=1.25。
gamma 是反差系数,跟你那套思维完全不一样吧?
老啦,落后啦


摄影的光化学与计量学结合在一起,才有了现代摄影技术。
手工控制和计量控制我觉得都可以的,目的是得到高品质的图像,最后都要落到纸上嘛。但是要做到真正的高品质,都要花无数的硬功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25.419
主题: 69
帖子: 31177
注册: 2004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5-7 17:21
超过1。25的不是没放过的。无所谓。。。纸的感光度低,相应的调子就软,就 要求底片的密度 高。印象用 的,自己刷的饿纸都这路数的哈。各家纸的 特性不 一样呀。到了放大这一步,磕打就不是神仙了 ,就管不了你许多了。。。1。25/0。3=4。。吧。你想想底片就线性4挡的影纹嘛?你永远照和冲4挡的东西?
这个远的不说。国人国货这么 多年都每 出能看的片子了?


这个不是这么算的,1.25是亚当斯的密度范围。

影调复制要看那张 I-IV 象限图。具体到底片和相纸的搭配要看 gamma 值,影像的 gamma=1 是最完美的复制,影像的 gamma=底片的 gamma 乘以相纸的 gamma。举例:底片的 gamma=0.8,如果要求影像的 gamma=1 的话那么要求相纸的 gamma=1.25。
gamma 是反差系数,跟你那套思维完全不一样吧?
老啦,落后啦 本帖最后由 晓巴 于 2015-5-7 17:4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91.779
主题: 33
帖子: 27881
注册: 2007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晓巴 发表于 2015-5-7 16:45
你这属于审美问题,不是技术问题,大千黑白世界你是只喜欢长调子的人。偏食缺锌
柯达揭秘了1.25密度范围的后期,那是以遮挡为手段的后期,搞得很灰很亮,然后做局部遮挡。亚当斯雇人伺候他,你有人伺候么?
超过1。25的不是没放过的。无所谓。。。纸的感光度低,相应的调子就软,就 要求底片的密度 高。印象用 的,自己刷的饿纸都这路数的哈。各家纸的 特性不 一样呀。到了放大这一步,磕打就不是神仙了 ,就管不了你许多了。。。1。25/0。3=4。。吧。你想想底片就线性4挡的影纹嘛?你永远照和冲4挡的东西?
这个远的不说。国人国货这么 多年都每 出能看的片子了?更何况现在还流行中间底打印和 放大呢。
单纯的卷纸配套,不是 很难办的 事。老照相馆那一套都吃了 快100年的饭了 。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5-5-7 17:2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25.419
主题: 69
帖子: 31177
注册: 2004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格物 发表于 2015-5-7 16:16
就说了柯达那一套是批量生产标准化的东西嘛,人家可重复。


对,柯达出手册就是为了保证得到一贯制的质量,就是标准化生产的东西。它把诸多变量一个一个的固定下来只留一个变量。标准化是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玩游戏的规则。其实 zone system 也是一种标准化,自有的标准,一个固定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它擅长的摄影题材,国外有人给他归纳了几类擅长的题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25.419
主题: 69
帖子: 31177
注册: 2004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5-7 15:43
调子紧凑,反差变化很 快,可不和 窄调子纸搭配嘛。。。类似的还有乐凯呢。。
拍TMAX 黑白,和 拍彩色反转一个道理。没啥伸缩余地。。这方面觉得不如12F的D100了。
传统卤鸡,可以玩宁过。T卤鸡,恐怕要玩宁欠了。。


你这属于审美问题,不是技术问题,大千黑白世界你是只喜欢长调子的人。偏食缺锌
柯达揭秘了1.25密度范围的后期,那是以遮挡为手段的后期,搞得很灰很亮,然后做局部遮挡。亚当斯雇人伺候他,你有人伺候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577
主题: 12
帖子: 6764
注册: 2002年1月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5-7 15:06
搂着光比用,就不怕猛药,大不了绿灯看一眼哈。底片控制高密度也 没那么 神奇的 ,俺们圈里是 一张叶片上打10个 挡位的 阶梯密度--用灰板和自己的镜头。然后俺自己平常的习惯冲。然后一扫或一放,看那里高密度拐弯了 ,就找到肩膀了。以后就可 着这个肩膀用,就 完事鸟。。。很简单的事哈。一张45,就齐活了 哈。
TMAX。20-24度都 可以冲哈 。

老谱就一TMAX药啥都敢冲,效果也 还不错的。


就说了柯达那一套是批量生产标准化的东西嘛,人家可重复。
要是盯着显影,没那么多讲究。
我冲湿版更是,一把显影药水浇下去,嘴数数15或20就一勺自来水泼过去停显。温度更加没管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91.779
主题: 33
帖子: 27881
注册: 2007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晓巴 发表于 2015-5-7 15:26
技术进步总是以让人节省劳动力为原则,我想 TMAX 一定是个省事的东西。柯达在文件里说过,大致意思是 TMAX 跟 RC 纸是绝佳的搭配。大家对 RC 纸都不满意,不妨试试 TMAX 跟伊尔福的 RC 纸的搭配。
调子紧凑,反差变化很 快,可不和 窄调子纸搭配嘛。。。类似的还有乐凯呢。。
拍TMAX 黑白,和 拍彩色反转一个道理。没啥伸缩余地。。这方面觉得不如12F的D100了。
传统卤鸡,可以玩宁过。T卤鸡,恐怕要玩宁欠了。。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5-5-7 16:1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25.419
主题: 69
帖子: 31177
注册: 2004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技术进步总是以让人节省劳动力为原则,我想 TMAX 一定是个省事的东西。柯达在文件里说过,大致意思是 TMAX 跟 RC 纸是绝佳的搭配。大家对 RC 纸都不满意,不妨试试 TMAX 跟伊尔福的 RC 纸的搭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91.779
主题: 33
帖子: 27881
注册: 2007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晓巴 发表于 2015-5-7 14:40
亚当斯那个年代的胶片现在还有么?啥乳剂?
他可是用国N多的 胶片玩意。包括干板。不过拿来写书讲课宣扬区域理论的依据只有3X。别的人家不 说。。。你可 别指望TMAX出10个 区哈。。。它理论上只有5个 区。。薄卤鸡。T卤鸡都不到10 个 区,用起来要 绝对注意的。要可着范围用。。你要是不装备点测表,这事就玄了哈EI可不是挂在嘴边上唬人的,要靠点测了 具体实施的哈密度仪器 不如枪表来的现实。
别看TMAX 宽容度不 高,可是老吃药力了,不信你可以试验一下哈。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5-5-7 15:2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91.779
主题: 33
帖子: 27881
注册: 2007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格物 发表于 2015-5-7 14:45
四婶,我看了看资料,TMAX冲洗药有两种,一种是单药TMAX,一种是加补充液可再生的TMAX RS。后者可以用于所有冲洗方式和所有的胶卷和页片。柯达说TMAX不能用于冲洗页片。
其实道理不复杂,TMAX是提升暗部细节在较高温度冲洗的猛药和迫冲药,冲洗卷片用小罐容易药力耗尽影响不大,冲页片的罐子大药量多,20℃以下还好,温度越高药性越猛,到24℃冲洗时间远少于5分钟,黑冲没了,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要是想用TMAX冲黑白页片,那就选择药性较平和的TMAX RS。不过我想既然TMAX对温度敏感,在18-20℃冲页片应该没问题的。
搂着光比用,就不怕猛药,大不了绿灯看一眼哈。底片控制高密度也 没那么 神奇的 ,俺们圈里是 一张叶片上打10个 挡位的 阶梯密度--用灰板和自己的镜头。然后俺自己平常的习惯冲。然后一扫或一放,看那里高密度拐弯了 ,就找到肩膀了。以后就可 着这个肩膀用,就 完事鸟。。。很简单的事哈。一张45,就齐活了 哈。
TMAX。20-24度都 可以冲哈 。

老谱就一TMAX药啥都敢冲,效果也 还不错的。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5-5-7 15:2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577
主题: 12
帖子: 6764
注册: 2002年1月
四婶,我看了看资料,TMAX冲洗药有两种,一种是单药TMAX,一种是加补充液可再生的TMAX RS。后者可以用于所有冲洗方式和所有的胶卷和页片。柯达说TMAX不能用于冲洗页片。
其实道理不复杂,TMAX是提升暗部细节在较高温度冲洗的猛药和迫冲药,冲洗卷片用小罐容易药力耗尽影响不大,冲页片的罐子大药量多,20℃以下还好,温度越高药性越猛,到24℃冲洗时间远少于5分钟,黑冲没了,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要是想用TMAX冲黑白页片,那就选择药性较平和的TMAX RS。不过我想既然TMAX对温度敏感,在18-20℃冲页片应该没问题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25.419
主题: 69
帖子: 31177
注册: 2004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5-7 12:03

黑白一切都是可调节的。
这也是亚当四理论的依据。也是黑白勾引人的地方。无穷无尽的流程和 手法。在那个时代被 发现和 应用。。。所以黑白好玩。。想玩技巧和 变换流程,追求不同效果才去玩黑白哈。


亚当斯那个年代的胶片现在还有么?啥乳剂? 本帖最后由 晓巴 于 2015-5-7 14:4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25.419
主题: 69
帖子: 31177
注册: 2004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用 JOBO 机器冲伊尔福 DELTA 100 须减少15%显影时间,伊尔福给出的显影时间是基于间歇搅拌的。
减少15%显影时间是为了降低平均梯度(G-Bar),就是使特性曲线的直线段的仰角降低下来,抵消连续搅拌(过度搅拌)造成的仰角加大,保持在原有的 G-Bar=0.62。如果把特性曲线的直线段的仰角变大认为是感光度高了去减少曝光量那就大错特错,特性曲线的直线段的仰角加大的确会看到感光度提高,但起因是显影时间过长(等同于过度搅拌)而不是曝光多了,如遇这种情况下次拍照减曝光一定会得到一个大反差的底片。黑白负片唯一可控的是反差指数( CI )或者平均梯度( G-Bar )或者是反差系数( GAMMA),前提是保证温控和搅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25.419
主题: 69
帖子: 31177
注册: 2004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5-5-7 12:03
这不挺明白的人嘛。。。
黑白一切都是可调节的。


一切都可调那你就继续熬你的夜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91.779
主题: 33
帖子: 27881
注册: 2007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格物 发表于 2015-5-6 18:25
是够长的,4万多字,没想到自己为无忌的数据垃圾作了那么大贡献哈 等有用的人看过后,过段时间我删除它。
四婶您的手法属于传统工匠,讲究精雕细作;祖师爷的理论和滚冲之类属于工业时代批量生产,讲究标准化。

没留意过伊尔福为啥不让前水浴,也没用过TMAX的药,我这些时间整天琢磨湿版的药和手法,这个任务还是交给晓巴兄吧。
留着吧,怪不容易的哈。屋脊该感谢您的辛勤劳动。
俺也是 瞎蒙,也 不见得全对。
其实今年以来,除了显影玩静止以外。剩下的停,定,都 重新上干滚台了哈。全称手摇罐子没那力气鸟。三年没用,滚台都长绣了 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91.779
主题: 33
帖子: 27881
注册: 2007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晓巴 发表于 2015-5-7 11:35
黑白胶片显影跟彩色胶片显影大不一样。彩色胶片负片显影因【防止 HD 区和 LD 区颜色交叉】各厂家的显影液我们可以近似认为只有1个温度值1个显影时间,其实不然,有30秒钟的调整时间,但是这30秒钟的调整时间是依赖仪器测量的,如果没有测量手段就没法调整,只能严格按厂家要求做了,这就是说近似认为的原因。彩色负片是固定反差指数冲洗。

黑白胶片显影相对彩色胶片显影简单多了,可以说可测可控。说可测是因为仪器价格比彩色的便宜多了,彩色不是不可测只是仪器价格太贵。说黑白胶片的显影可控,是指显影可以控制反差指数,黑白负片是可调反差指数冲洗。

上面说的是以光放为输出的,PS 或用缩水版 PS 扫描软件扫描与上面的话题无关。
这不挺明白的人嘛。。。
黑白一切都是可调节的。
这也是亚当四理论的依据。也是黑白勾引人的地方。无穷无尽的流程和 手法。在那个时代被 发现和 应用。。。所以黑白好玩。。想玩技巧和 变换流程,追求不同效果才去玩黑白哈。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5-5-7 12:2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25.419
主题: 69
帖子: 31177
注册: 2004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黑白胶片显影跟彩色胶片显影大不一样。彩色胶片负片显影因【防止 HD 区和 LD 区颜色交叉】各厂家的显影液我们可以近似认为只有1个温度值1个显影时间,其实不然,有30秒钟的调整时间,但是这30秒钟的调整时间是依赖仪器测量的,如果没有测量手段就没法调整,只能严格按厂家要求做了,这就是说近似认为的原因。彩色负片是固定反差指数冲洗。

黑白胶片显影相对彩色胶片显影简单多了,可以说可测可控。说可测是因为仪器价格比彩色的便宜多了,彩色不是不可测只是仪器价格太贵。说黑白胶片的显影可控,是指显影可以控制反差指数,黑白负片是可调反差指数冲洗。

上面说的是以光放为输出的,PS 或用缩水版 PS 扫描软件扫描与上面的话题无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25.419
主题: 69
帖子: 31177
注册: 2004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格物 发表于 2015-5-7 10:14
晓巴兄,柯达的黑白药水看这里:http://www_kodak_com/global/en/professional/products/chemistry/filmBWmain.jhtml?pq-path=14024


J-86 看过,都是冲卷的,冲叶片柯达说了见其它资料,我现在只缺 E103BF,不知冲叶片的资料在不在这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317
主题: 0
帖子: 278
注册: 2004年6月
太好了,收了一个ATL-1000,好久了,一直也没用起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9.577
主题: 12
帖子: 6764
注册: 2002年1月
晓巴 发表于 2015-5-6 22:14
的确伊尔福胶片资料说不让预湿,但去年看无忌黑白论坛有个在伊尔福工作过的人写过一个帖子说伊尔福的流程是预湿以1分钟为宜不得5分钟,说预湿时间长同样会造成显影不均。

用 TMAX 药冲 TMAX 胶片柯达推荐的冲洗温度是24度,显影时间依冲洗设备而定,最短的只有5分半,最长6分钟。高温快速是这个组合的特点,同时也容易导致冲洗不均匀,这是其一,还有个原因我记得是跟特性有关,柯达另有文件说明,我没打算碰叶片也没追究。

柯达有两个黑白胶片的文件,F-5 和 E103BF,E103BF 没找到,没准在这里有说明。


晓巴兄,柯达的黑白药水看这里:http://www_kodak_com/global/en/professional/products/chemistry/filmBWmain.jhtml?pq-path=1402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811
主题: 6
帖子: 10165
注册: 2011年8月
格物 发表于 2015-5-6 18:25
是够长的,4万多字,没想到自己为无忌的数据垃圾作了那么大贡献哈 等有用的人看过后,过段时间我删除它。
四婶您的手法属于传统工匠,讲究精雕细作;祖师爷的理论和滚冲之类属于工业时代批量生产,讲究标准化。

没留意过伊尔福为啥不让前水浴,也没用过TMAX的药,我这些时间整天琢磨湿版的药和手法,这个任务还是交给晓巴兄吧。

这么实用的资料还是留着比较妥,谢谢格物兄的辛勤劳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聊一聊JOBO的胶片冲洗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