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DPM机的4500万像素 与D800的3600万像素 意义不同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2554 回帖:202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21.302
主题: 4
帖子: 340
注册: 2005年3月
好色狼 发表于 2013-6-9 10:00
这就是因为三层感光器的结构问题,除了第一层感光器能准确捕捉到现场的实时信息外,另外两层感光器对相应色光的感受依然要靠相应的补偿算法完成,


感光“半导体”还是一层,三层滤镜。。。说白了也就是靠"算"   MSK是靠“猜”  算地比猜地准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1.302
主题: 4
帖子: 340
注册: 2005年3月
sytxcom 发表于 2013-6-5 15:20
是3600万个感光点,但只记录了900万套rgb。如果不插值会完爆x3。x3的优势就是记录同量套rgb可以面积更小,劣势就是色彩的分流损耗。


是,感光还是一层,以一当三用(或者说以一算三)。 本帖最后由 苏幕遮 于 2013-6-12 01:2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043
主题: 4
帖子: 2775
注册: 2006年4月
好色狼 发表于 2013-6-9 11:13
关于有人说MSK结构的CMOS只有一种色是准确的,另外两色信号靠"猜”,其实X3何偿不是?!
我们来做个假设:X3的首层结构对蓝色光感光;X3的第二层对绿色光感光;X3的第三层对红色光感光的话。除了首层蓝光信息不需要补偿外,其余二色都需要补偿:绿光信息需要补偿其穿越蓝光感光层造成的衰减;而红光信息则既需要补偿其穿越蓝色感光层造成的衰减,又要补偿其穿越绿色感光层造成的衰减。而各种波长色光到达其相应感光层的衰减量与其原始值相比,很显然是非线性的关系(如果是线性衰减X3也不会像现在这么苦逼了)
;而最要X3命的是,这种衰减不光与波长呈非线性关系,甚至与亮度信号也呈非线性关系,这样一来补偿算法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预失真也好,其它算法也罢,都不能将其准确地还原到原始值!
因此,从根本上来说,X3最终得到的绿色光和红色光信息,都已经不是原始的红绿色光信息了,而是经过补偿后,”猜”出来的信息。从这点上说X3与MSK的对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挺形象。

俺用另外一个比喻:

MSK好比是骡子,基因组成需要借助于毛驴和马;

X3好比是《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基因的修复需要部分借助于青蛙。

需要说明,俺对骡子和恐龙没有好恶之分,只是觉得这两个动物比较贴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485
主题: 83
帖子: 3392
注册: 2007年12月
好色狼 发表于 2013-6-9 11:13
关于有人说MSK结构的CMOS只有一种色是准确的,另外两色信号靠"猜”,其实X3何偿不是?!
我们来做个假设:X3的首层结构对蓝色光感光;X3的第二层对绿色光感光;X3的第三层对红色光感光的话。除了首层蓝光信息不需要补偿外,其余二色都需要补偿:绿光信息需要补偿其穿越蓝光感光层造成的衰减;而红光信息则既需要补偿其穿越蓝色感光层造成的衰减,又要补偿其穿越绿色感光层造成的衰减。而各种波长色光到达其相应感光层的衰减量与其原始值相比,很显然是非线性的关系(如果是线性衰减X3也不会像现在这么苦逼了)
;而最要X3命的是,这种衰减不光与波长呈非线性关系,甚至与亮度信号也呈非线性关系,这样一来补偿算法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预失真也好,其它算法也罢,都不能将其准确地还原到原始值!
因此,从根本上来说,X3最终得到的绿色光和红色光信息,都已经不是原始的红绿色光信息了,而是经过补偿后,”猜”出来的信息。从这点上说X3与MSK的对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照您这么说,彩色胶片也是猜色的了~~~有什么不是猜的么您给说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082
主题: 16
帖子: 3563
注册: 2007年9月
好色狼 发表于 2013-6-9 11:13
关于有人说MSK结构的CMOS只有一种色是准确的,另外两色信号靠"猜”,其实X3何偿不是?!
我们来做个假设:X3的首层结构对蓝色光感光;X3的第二层对绿色光感光;X3的第三层对红色光感光的话。除了首层蓝光信息不需要补偿外,其余二色都需要补偿:绿光信息需要补偿其穿越蓝光感光层造成的衰减;而红光信息则既需要补偿其穿越蓝色感光层造成的衰减,又要补偿其穿越绿色感光层造成的衰减。而各种波长色光到达其相应感光层的衰减量与其原始值相比,很显然是非线性的关系(如果是线性衰减X3也不会像现在这么苦逼了)
;而最要X3命的是,这种衰减不光与波长呈非线性关系,甚至与亮度信号也呈非线性关系,这样一来补偿算法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预失真也好,其它算法也罢,都不能将其准确地还原到原始值!
因此,从根本上来说,X3最终得到的绿色光和红色光信息,都已经不是原始的红绿色光信息了,而是经过补偿后,”猜”出来的信息。从这点上说X3与MSK的对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这确实是X3现在的不足所在。而且,觉得适马的技术能力不够,至少连快速的拍摄都不够。
前一段时间看到了慕尼黑大学的人员试制出有机图像传感器:“实验显示,其对光的敏感度比传统COMS传感器高3倍;在制造工艺上,与传统的CMOS传感器相比,有机传感器免去了昂贵的后期处理程序,成本更低;低噪点高频帧的优良特性不仅使其能够拍出更好的照片,也为其在摄像机上应用铺平了道路。”
只是单层,而且说缺乏更多可供使用的有机材料。但是,随着更多的公司进入,难题会慢慢攻克。X3结构,更看好后来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6.013
主题: 42
帖子: 7390
注册: 2003年2月
原文由 sunny07 在 2013-06-07 07:21 发表
探讨X3的像素、分辨率神马的真没有意思,有图像知识的会明白,使用过X3机子的人也会明白。
尽管我有了DP1m,但是现在我极少用它拍片子,因为...

关于有人说MSK结构的CMOS只有一种色是准确的,另外两色信号靠"猜”,其实X3何偿不是?!
我们来做个假设:X3的首层结构对蓝色光感光;X3的第二层对绿色光感光;X3的第三层对红色光感光的话。除了首层蓝光信息不需要补偿外,其余二色都需要补偿:绿光信息需要补偿其穿越蓝光感光层造成的衰减;而红光信息则既需要补偿其穿越蓝色感光层造成的衰减,又要补偿其穿越绿色感光层造成的衰减。而各种波长色光到达其相应感光层的衰减量与其原始值相比,很显然是非线性的关系(如果是线性衰减X3也不会像现在这么苦逼了)
;而最要X3命的是,这种衰减不光与波长呈非线性关系,甚至与亮度信号也呈非线性关系,这样一来补偿算法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预失真也好,其它算法也罢,都不能将其准确地还原到原始值!
因此,从根本上来说,X3最终得到的绿色光和红色光信息,都已经不是原始的红绿色光信息了,而是经过补偿后,”猜”出来的信息。从这点上说X3与MSK的对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本帖由移动终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6.013
主题: 42
帖子: 7390
注册: 2003年2月
原文由 sunny07 在 2013-06-07 07:21 发表
探讨X3的像素、分辨率神马的真没有意思,有图像知识的会明白,使用过X3机子的人也会明白。
尽管我有了DP1m,但是现在我极少用它拍片子,因为...

这就是因为三层感光器的结构问题,除了第一层感光器能准确捕捉到现场的实时信息外,另外两层感光器对相应色光的感受依然要靠相应的补偿算法完成,说白了也就是靠"猜"!
本帖由移动终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082
主题: 16
帖子: 3563
注册: 2007年9月
spot大神在canon坛子发了个帖子,说sd1的空间分辨率与EOS650D相当,色彩准确性远差650D。估计他是不敢来适马坛子
通过Imaging-Resource的量化评测结果简要说明X3和传统传感器的区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485
主题: 83
帖子: 3392
注册: 2007年12月
喜欢玩相机 发表于 2013-6-7 21:48
俺觉得X3的红心绿边和MSK的红移产生的原因是类似的。根源在于镜头的边角失光和光线入射角过于倾斜。边角失光使得边角的传感器接收到的信息量相对于更少,传感器辨别颜色信息的能力下降,容易对彩色信息产生误判。同时,光线入射角过于倾斜,导致偏色已经是共识了,没必要解释了。但X3和MSK对这种现象的反应却不一样,基于单层感光元件的MSK反映出来是红移,基于三层感光元件的X3反映出来是绿边。

众所周知,SD1(SD1M)与DPxM系列相机的CMOS是同样大小,但DPxM镜头的口径相对于SD1平台上的同焦距镜头更小,边角失光更严重。同时,较小的镜头口径,也导致边缘的光线入射角度更倾斜。所以,DPxM相对于DP1更容易产生“红心绿边”。


  此外,不光红心绿边,DPm的暗部失色比SD1m严重也和镜头有较大关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043
主题: 4
帖子: 2775
注册: 2006年4月
蠟筆小新 发表于 2013-6-8 01:42
听说索尼NEX-7有红移,解决了么?


主要出现在转接的旁轴镜头上,索尼恐怕还没有解决。Nex9迟迟不出,可能这也是一个原因,到了全幅,自家镜头的红移问题可能也严重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44
主题: 63
帖子: 8778
注册: 2012年6月
喜欢玩相机 发表于 2013-6-7 21:48
俺觉得X3的红心绿边和MSK的红移产生的原因是类似的。根源在于镜头的边角失光和光线入射角过于倾斜。边角失光使得边角的传感器接收到的信息量相对于更少,传感器辨别颜色信息的能力下降,容易对彩色信息产生误判。同时,光线入射角过于倾斜,导致偏色已经是共识了,没必要解释了。但X3和MSK对这种现象的反应却不一样,基于单层感光元件的MSK反映出来是红移,基于三层感光元件的X3反映出来是绿边。

众所周知,SD1(SD1M)与DPxM系列相机的CMOS是同样大小,但DPxM镜头的口径相对于SD1平台上的同焦距镜头更小,边角失光更严重。同时,较小的镜头口径,也导致边缘的光线入射角度更倾斜。所以,DPxM相对于DP1更容易产生“红心绿边”。


听说索尼NEX-7有红移,解决了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043
主题: 4
帖子: 2775
注册: 2006年4月
蠟筆小新 发表于 2013-6-7 17:15
红心绿边 SD1M就很難發現,DP1M最容易。


俺觉得X3的红心绿边和MSK的红移产生的原因是类似的。根源在于镜头的边角失光和光线入射角过于倾斜。边角失光使得边角的传感器接收到的信息量相对于更少,传感器辨别颜色信息的能力下降,容易对彩色信息产生误判。同时,光线入射角过于倾斜,导致偏色已经是共识了,没必要解释了。但X3和MSK对这种现象的反应却不一样,基于单层感光元件的MSK反映出来是红移,基于三层感光元件的X3反映出来是绿边。

众所周知,SD1(SD1M)与DPxM系列相机的CMOS是同样大小,但DPxM镜头的口径相对于SD1平台上的同焦距镜头更小,边角失光更严重。同时,较小的镜头口径,也导致边缘的光线入射角度更倾斜。所以,DPxM相对于DP1更容易产生“红心绿边”。 本帖最后由 喜欢玩相机 于 2013-6-7 21:4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44
主题: 63
帖子: 8778
注册: 2012年6月
sunny07 发表于 2013-6-7 12:31
呵呵,这个不好说的,自己用过几个机子的感觉。边缘偏色大,对色温变化很敏感,色彩细节过度有点干涩,后期的出图太慢。我使用机子一般是平均每月1500张左右,要是使用X3拍都得需要专职修片员啦。


怪不得我適合X3了,我習慣每月三十張左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44
主题: 63
帖子: 8778
注册: 2012年6月
喜欢玩相机 发表于 2013-6-7 13:32
呵呵,关于X3红心绿边及偏色的问题不是LZ开贴的内容,又跑题了?

不过话说回来,俺觉得红心绿边及偏色的问题应该暂时还是一个从技术上没有很好解决办法的问题,并非适马无能。

总见人说是适马没有开发好X3,俺倒是觉得如果找到了好的解决办法,做数学模型、写软件、配备硬件都不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即使适马不是那么财大气粗。其他几家也未必找到了解决X3模式技术难点的灵丹妙药,否则相应的产品应该已经推出了,早有人关注到这几家都在积累X3模式的技术专利。

从俺的使用上看,俺倒是越来越喜欢用DP1M和DP2M了。


红心绿边 SD1M就很難發現,DP1M最容易。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043
主题: 4
帖子: 2775
注册: 2006年4月
呵呵,关于X3红心绿边及偏色的问题不是LZ开贴的内容,又跑题了?

不过话说回来,俺觉得红心绿边及偏色的问题应该暂时还是一个从技术上没有很好解决办法的问题,并非适马无能。

总见人说是适马没有开发好X3,俺倒是觉得如果找到了好的解决办法,做数学模型、写软件、配备硬件都不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即使适马不是那么财大气粗。其他几家也未必找到了解决X3模式技术难点的灵丹妙药,否则相应的产品应该已经推出了,早有人关注到这几家都在积累X3模式的技术专利。

从俺的使用上看,俺倒是越来越喜欢用DP1M和DP2M了。

本帖最后由 喜欢玩相机 于 2013-6-7 13:3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614
主题: 45
帖子: 15097
注册: 2009年9月
蠟筆小新 发表于 2013-6-7 11:49
我看你用DP1M拍的照片,沒覺得色彩有多怪異啊。
颜色怪异主要表现在边缘和逆光的暗部。人的皮肤稍微偏离中心位置就会变成黄绿色,或者光照不强肤色也会黄绿。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082
主题: 16
帖子: 3563
注册: 2007年9月
蠟筆小新 发表于 2013-6-7 11:49
我看你用DP1M拍的照片,沒覺得色彩有多怪異啊。

呵呵,这个不好说的,自己用过几个机子的感觉。边缘偏色大,对色温变化很敏感,色彩细节过度有点干涩,后期的出图太慢。我使用机子一般是平均每月1500张左右,要是使用X3拍都得需要专职修片员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44
主题: 63
帖子: 8778
注册: 2012年6月
sunny07 发表于 2013-6-7 07:21
探讨X3的像素、分辨率神马的真没有意思,有图像知识的会明白,使用过X3机子的人也会明白。
尽管我有了DP1m,但是现在我极少用它拍片子,因为全局色调与局部偏色真的很诡异,一张照片不是百分百了去看神马分辨率之类的,而是体现拍摄者的思想和情绪表达,因此影调色彩更重要,这也是大家不会选适马X3机子的原因。
我欣赏三层感光芯片的优点,但是不欣赏适马,因为适马搞不定它。因此寄望CNSF会出来类X3的机子,那时候才能说X3结构真正的竞争开始。


我看你用DP1M拍的照片,沒覺得色彩有多怪異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082
主题: 16
帖子: 3563
注册: 2007年9月
探讨X3的像素、分辨率神马的真没有意思,有图像知识的会明白,使用过X3机子的人也会明白。
尽管我有了DP1m,但是现在我极少用它拍片子,因为全局色调与局部偏色真的很诡异,一张照片不是百分百了去看神马分辨率之类的,而是体现拍摄者的思想和情绪表达,因此影调色彩更重要,这也是大家不会选适马X3机子的原因。
我欣赏三层感光芯片的优点,但是不欣赏适马,因为适马搞不定它。因此寄望CNSF会出来类X3的机子,那时候才能说X3结构真正的竞争开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015
主题: 18
帖子: 1019
注册: 2009年6月
damasteelfan 发表于 2013-6-3 09:46
这是我个人的理解,欢迎DX们指教。
其实,像素在摄影艺术中,作用并没有商家宣传的那么大的作用。但几个大相机厂家多年的宣传,宣扬高像素已经成为一种恶俗了。适马作为后进者,也一样无法避免。
但是,同样是像素宣传,适马像素和msk像素却有着相当大的不同。

先说适马DPM系列相机的4500万像素。
首先说,适马的4500万像素相机,实际不过是1500万像素,即1500万个感光点!但是,它是立体的,有三层,每层纪录一种颜色的亮度。宣传的4500万不过是把采样的红绿蓝分开算了。实际上全色像素还是1500万个,宣传的4500万像素夸张了3倍。
不过,先别急,适马并不是唯一该受谴责的。当你理解了msk系统中像素的意义后,你会发现更夸张的。

再说D800的3600万像素。
首先说,选择D800说事,不代表我瞧不起D800。如果它便携一点,价格便宜点,我又有一批尼康镜头……好了,不YY了。D800在这里只是一个msk系统的符号,请不要就此吵架。
D800确实有3600万个感光采样点!但是,这些采样点是不同的,有的只能感受蓝色,有的只能感受绿色,有的只能感受红色。所以,msk相机的感光采样点是平面上4个点构成一点。简单的说,D800实际上只有900万像素!你看,msk厂家宣传的像素夸张了4倍!

知道msk相机的像素 ...

这个话题有点古老:https://forum.xitek.com/thread-877670-1-1-1.html
适马的官网说过,X3(彩色)分辨率与2倍于X3像素数(除以3之后的数字)的马赛克相当。

本帖最后由 移动通信 于 2013-6-7 00:02 编辑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6.588
主题: 61
帖子: 9738
注册: 2006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八根儿 发表于 2013-6-6 23:00
呃,像素复用,是目前感光器技术的在成本、效率上妥协的结果
对成像效果而言,只起到模糊细节的副作用
哪有下面某位同学所说的一大堆好处哦?
要充分、准确的利用镜头成像圈光线,感光器分割出的每一点面积最终成像一点,才能达到最佳分辨力,而非复用算出来的,
各自去实拍、放大到100%观察一些斜线、或各种物体的边沿,很简单就能分辨出msk还是X3能准确表达细节了哈(此细节暂抛开色彩而言,因为太主观,各有所好)。。。


很显然现在的构边算法和消色差算法需要更高的像素密度。

x3f的斜线100%锯齿也屡见不鲜。

只要样本够多, 怎么精细的重建都不过分。
以下内容由 strawberry 于 2013-6-6 23:26 补充
人眼显然是过采样, 还是动态分配的过采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652
主题: 8
帖子: 453
注册: 2005年6月
呃,像素复用,是目前感光器技术的在成本、效率上妥协的结果
对成像效果而言,只起到模糊细节的副作用
哪有下面某位同学所说的一大堆好处哦?
要充分、准确的利用镜头成像圈光线,感光器分割出的每一点面积最终成像一点,才能达到最佳分辨力,而非复用算出来的,
各自去实拍、放大到100%观察一些斜线、或各种物体的边沿,很简单就能分辨出msk还是X3能准确表达细节了哈(此细节暂抛开色彩而言,因为太主观,各有所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864
主题: 3
帖子: 2319
注册: 2009年5月
damasteelfan 发表于 2013-6-3 12:27
请告诉我,D800输出的Raw文件有多大?如果它真的纪录了3600万的像素,即便每个像素按3个字节(一个原色值8bite),一个Raw图片也需要10800万字节,或简单换算为108MB。可实际上D800最大精度Raw格式文件不到40MB。
如果说压缩技术,无损压缩根本无法用一个字节纪录一个像素的所有三原色值。即便是差异式压缩。

别在这里说ccd/CMOS成像原理,现在是谈像素,谈msk和X3F的采样率。msk或X3F,都是cmos,这里没有成像原理的事。顶多有些问题可能牵扯数据压缩技术而已。

如果谈百度,难道不是人写的?写百科词条的人未必是行业顶级专家。我30年前就是国务院委托电子部组织的计算机词汇图形图像组的成员,记得组员中就有一个北大文科教授,7、8个人中真正搞图形图像的仅两个人而已。
除非现在百度的权威性已经超出中国范围,我还真不会从百度查数据压缩技术。
我做数据压缩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数码相机,图片全部是扫描或间接用图像表示数据,中国第一届计算机图形图像论文集就收录了我的一篇论文。图片压缩技术几十年还是一样的技术,无非是增加了一些交换规范而已。

你最大的错误在于,简单粗暴的认为因为msk是四个像素点算出一个有效像素所以实际像素应该除以四。你完全忽略了这些点在组成一个有效像素的同时,还跟可以其他相邻的点组合算出另外的一个像素。既然存在复用,怎么能直接除四??
不管你以前是多牛的专家,如果不及时更新知识,最终都会落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072
主题: 30
帖子: 1131
注册: 2007年11月
安全安全第一 发表于 2013-6-6 19:20
实践是硬道理,自己拍一下比较一下就知道了,虽然比100%原图实际意义不大,但最能说明问题。不用争,自己想用什么用什么。喜欢适马的,不是追求极致者就是偏执者,包括自己在内。只有X3才能最接近真实的记录世界,分辨率和颜色。买了DP2M后,单反一般就睡大觉了,但拍婚礼、会议等,还的用单反,没办法。

轻轻支持一下,有句话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个寓言故事叫:小马过河....
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自己的脚知道,别人的都是瞎扯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175
主题: 1
帖子: 74
注册: 2007年12月
实践是硬道理,自己拍一下比较一下就知道了,虽然比100%原图实际意义不大,但最能说明问题。不用争,自己想用什么用什么。喜欢适马的,不是追求极致者就是偏执者,包括自己在内。只有X3才能最接近真实的记录世界,分辨率和颜色。买了DP2M后,单反一般就睡大觉了,但拍婚礼、会议等,还的用单反,没办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46.588
主题: 61
帖子: 9738
注册: 2006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mitoo 发表于 2013-6-6 17:43
有道理,但问题是信息就那么多,有得也有失吧。。。
但其实我认为x3f的优势反而在黑白上也具有。 不是分辨率,而在于感光度。 根本没有虑色镜的遮挡啊。 可惜为什么x3f没体现这一优势呢。 个人浅见也许是sigma不作为,或者憋个大的。

举例大家都有感觉, x3f的高感虽然很差, 但spp处理好的图像燥点比原图好很多, 锐利也还可以, 彩色燥点还少。 我估计就是黑白高感好。 叠加了黑白的灰度高分辨率细节的原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4.219
主题: 28
帖子: 2140
注册: 2003年10月
strawberry 发表于 2013-6-6 16:15
其实这个图说明的是x3f的分辨率没有高像素msk高。 但为啥图象整体上更“细致”。 在于x3f的色彩分界明晰, 就是色差小。 这个色差是镜头+解码色差中的解码部分的不同。或者色差也不精确, 叫色彩的边界区分精细度。

有道理,但问题是信息就那么多,有得也有失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4.219
主题: 28
帖子: 2140
注册: 2003年10月
独色 发表于 2013-6-6 17:05
是你自己连续发帖在问所谓的“细节”问题,问LZ方的同学答案,除了你之外,没人在谈细节吧。
对于X3,分辨率确实是个低级问题,因为它的黑白分辨率和颜色分辨率相同,像素和分辨率的理论值很简单。但对于马赛克感光器,分辨率就是个难题,因为它的黑白分辨率和颜色分辨率不同,都需要复杂的“算法”去猜。

那是因为楼主的结论和您的回复不能解决我的实际问题。但是,还是感谢讨论。对于MSK而言,分辨率的事的确难以说清楚。 本帖最后由 mitoo 于 2013-6-6 17:2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4.219
主题: 28
帖子: 2140
注册: 2003年10月
喜欢玩相机 发表于 2013-6-6 16:11
采样点信息的重复使用,的确有利于提高MSK每个输出像素猜色的准确度,一些人在探讨MSK的猜色准确度时显然忽略了这个问题。因此,尽管3600W像素的MSK只采集到900W组彩色信息(每组信息包括1个红色信息、1个蓝色信息和2个绿色信息,并且这两个绿色信息往往也是不同的),但不能简单地认为这900W组彩色信息插值计算出来的3600W输出像素的图像与用900W组完全独立的信息(比如900W像素的X3所得到的信息)插值计算输出的结果是等同的。这里的差别可能就在于“采样点复用”,采样点复用有利于保留相邻像素之间的业已存在的色彩关联关系,有利于更好地在照片中体现所谓的“色彩自然过渡”。

但,通过“采样点复用”插值计算出3600W彩色像素,与用3600W采样点直接获取彩色信息得到的3600W彩色像素不能等同视之,毕竟这输出的3600W像素彩色信息仍然全部是插值计算出来的,不是直接采样获取的,因此,“3600万/4*4=3600”这个公式如果是用来说明输入彩色像素等于输出彩色像素的话,是有问题的。

从实际照片比较,3600W像素MSK缩图到1500W像素(而不是900W像素),与1500像素的X3已较难区分孰强孰弱,也说明“采样点复用”对于提高MSK猜色的精确性是有很大帮助的。但以俺个人看一些样图的感觉,“采样点复 ...


就色彩像素而言,的确是这样。
楼主说的“msk相机真正的像素公式:3600万/4=900万”,关键是没把“像素”解释清楚。现在梳理下:

“有效像素”:前面有人已经解释清楚了,X3是4500万,D800是3600万。
“色彩像素”:可能楼主的“3600万/4=900万”原意是指这个。虽正如喜欢玩相机兄所言,采样复用后插值计算与直接获取的彩色信息不能等同视之,但也不能直接除4了事。怎么算,有待探讨。
“大多数人谈论的像素”:我理解是指成像上有多少个点,从这个角度上看,X3是实在的1500万个点,d800就是实在的“3600万/4*4=3600”(虽然有溶解的特征,但依然是一个不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406
主题: 97
帖子: 12943
注册: 2002年1月
mitoo 发表于 2013-6-6 15:03
其实根本就没有想再做哪个分辨率更高的对比,既然您把讨论引向这里,不妨再对比一下。
回顾以前的一些讨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针对同一场景放大之后,X3在色彩表现和过度好,但“细节刻画”方面,尚没有人证明X3能超越D800(甚至更少)。

现在重申下我的观点:

1、我是问楼主:按照1500和900论述,为啥不能解释在DP1M一般的场景中不能提供比D800更多的细节(现在基本明白,楼主说的是色彩,而我要的是“细节”可能是某些朋友说的黑白分辨率)。
2、楼主在一些概念和出发上尚未解释清楚,得出的结论不免让人误会。
2、即便是单纯的分辨率对比,也不是“低级问题”。摄影基于不同的目的,如果能宽容的理解,就不用我们这么多口水了。

一定要执着的用布纹图的“色彩丰富”、“效果占优”来说 我要的“细节刻画”(也就是damasteelfan说的‘细致’),偷换概念的感觉。
下图是独资在以前的帖子中上另一张图吧,左D800,右SD1,红框内,X3能分辨出BEER这几个字母吗?
我也感觉,不用再比分辨率了,意义不大。

是你自己连续发帖在问所谓的“细节”问题,问LZ方的同学答案,除了你之外,没人在谈细节吧。
对于X3,分辨率确实是个低级问题,因为它的黑白分辨率和颜色分辨率相同,像素和分辨率的理论值很简单。但对于马赛克感光器,分辨率就是个难题,因为它的黑白分辨率和颜色分辨率不同,都需要复杂的“算法”去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DPM机的4500万像素 与D800的3600万像素 意义不同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