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医学习交流园地-中医爱好者 、健康养生等话题(选主题管理员,请大家自荐)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82463 回帖:25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695
主题: 6
帖子: 679
注册: 2015年12月
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治疗准则是没有问题的。你管它用五行还是用方症来辩证的,所有的辨证理论都需要临床来验证,胡希恕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从学习角度来讲,只要是正确的经验,我们都可以吸纳,是不是仲景原文又如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sorneed 发表于 2018-10-24 14:36
我又来提问请教了:
读《金匱要略》 第一篇时遇到的,对五行相生相克的疑惑
先贴一段原文:
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肝氣盛,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
----------------------------------------------------
当时读到这里想不通,就读不下去了。比如肝木虚了,到底应该补肾水还是脾土?这两个方法几乎完全相反,补脾土的话,就会克制肾水。而“虚则补其母”则应该补水。我就晕了。
金匱这里,只提到相克,但是五行还有相生的啊,克制了生肝木的肾水,还能补肝木吗?
这两个完全相反的方法,在应用上到底有什么区别?什么情况要用A计划,什么情况用B计划?
看路线,补土的话,要经过好几道相克才会传递到肝木,莫非这个是治慢性病,而虚则补其母,则是治急性病? ...

学伤寒、金匱,我自己的看法,凡属“問曰、師曰”之类的内容,随便看看就行,
五行不是这个体系的主轴,之前讨论过,五行这套理论自相矛盾的东西很多,经不住推敲的。

      胡希恕在金匮要略讲座里对这部分有个解释,摘录供参考:
      “ 这段在书里头,据我看是王叔和搞的,在《伤寒论》里头,头一页也有一个伤寒例,这个也类似序言,文章简呐,认为太阳伤寒我们在太阳病里都讲了,来这伤寒例就是王叔和写的,第一这章也是类似。
       金匮这个头一章啊,伤寒就不用说的,金匮其它章节也没有像他这样治病的,像头一章说的上工治未病,仲景没有这样治病的,这仲景治病都得根据这个症候,没有症候怎么治,因为他不是这么治病,头一章却写出这么一段来,可见肯定不是他写的。为了让大家明白明白,我今天把这个问题也讲讲。
       他说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你看这个题目就不像是张仲景写的,他不这么说的,脉证更不是脏腑经络了,头一章是个大杂烩什么都有,这一段研究研究也好,底下这是我个人主观看法,不一定对的。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这上工就是良医呀、好大夫,就说良医能治未病,未病就是没病的病,那么这是什么意思?
       「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什么叫治未病呢?底下答就说,要是治未病者呀,比如我们治肝病,如果这个肝病实,肝实症,这是阴阳五行的说法了,肝属木,木实一定克土,脾属土,所以说治未病,见到肝实之病,知道这个肝一定要传脾,虽然现在只是肝有病,脾还没病呢,但是良医他知道肝必传脾,因为木实克土,所以当先实脾,虽然脾未病;一方面治肝,一方面要先实脾,这不就是治未病吗?
       再者有一样,时令有盛衰,既要知道五脏相传之理,也要知道时令有旺盛之分。「四季脾旺不受邪」,四季就是春夏秋冬了,春夏秋冬最末十八天都是土盛,都是土旺之时,他根据十二个地支,你看子丑寅,丑是属土,三个里面准有一个,三个月里准有一个土,这个土都是在四季之末的十八天,四季十八天共七十二天,他把四季分成五个七二,所以有五行,搞阴阳五行都是这样搞的,这是根据甲子分的。
       不跟甲子分呢,古人又这么分,木旺于春,火旺于夏,土旺于长夏,金旺于秋,水寒旺于冬。这是他根据气候这么分的,这是天之五运了,风暑湿燥寒。天有五运,地有五行,这都是搞阴阳五行的解释。人在气交之中受到影响,他是这么来看的。
       这个四季脾旺不受邪,四季之末十八天,都是脾旺之时,它不受邪,虽然他肝实,但脾旺之时,你不用补,在这补充一句,本来他的意思在这段时间就很足了。良工治未病,见肝之病必传脾,虽然脾没病,也得要治,当先实脾,治未病不就完了吗,但是有一样就是有时候不用补,看在什么时候,正赶上四季末后十八天脾旺之时,不必补也行的,这段就是这意思了。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中工就是指一般的大夫,常医了,普通的大夫,他不晓得五行克制,五脏相传之理。「见肝之病,不解实脾」,他见肝病就光治肝,他不知道肝有病后,也会造成脾有病的,光瞅着肝治肝,上面到这主要是说上工知道能治未病,而中工不解,下工就不用说了。底下这个更离奇的。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上面说肝实之病必传脾了,那么肝虚之病呢?虽然不传脾,可是补脾也正所以治肝,他又这么搞一下子。肝虚补肝应该用酸,酸入肝嘛。助用焦苦,你要治肝虚之病,你得助其心火气盛才行呢,这个助用焦苦,苦入心,应该用苦药来助心火。益用甘味之药调之同时你还得补益脾,这个脾属土,所以补脾土就旺,土旺就能制水,而肾属水,被土所伤,所以说「肾气微弱,水不行」。那么原本水克火的,水不行后克火的力量弱了,心火自然就气盛。心火他是克金的,心火气盛则伤肺,所以肺受到约束。肺受到约束了,金气就不行了,肺属金嘛,金气不行没法克木,肝气就盛了,那么这个肝就自愈了。
       上面「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都不是直接治肝,总而言之,他是补脾来治肾水,这在《难经》中说西方实、东方虚,补南方、泻北方,补南方就是补心火,泻北方就是制约肾水,这就是根据难经中这一句话。
       肾水不行,心火就胜,心火气胜就克制肺金,金气不行肝就不受克了,自然就好了,这个治疗接二连三张,仲景有这样么?一个都没有,他讲的这么好,可他的例子怎么一个都没有呢!所以这不是张仲景写的,我向来讲《金匮要略》不讲这个东西,而且这个里面毛病百出,它光讲了一面,有的胜了能够治疗它所胜的脏,也有它生了那个脏,所以那个生克,有时讲克、有时讲生,但这个就不一定了,也搞不清楚,比如你补土来克水,助心火旺,可那个水生木,水虚了这肝虚还能好了?所以这个自相矛盾,但五行里就这么讲,所以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那他肝就好,肝虚就好了?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接二连三的治疗,这里面有妙意,都是治本脏,这个病就治好了?哪有这个?说的是挺好听。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你看看这两个,那个肝实必伤脾,要补脾,和这个一样,那个就能治好病,这个也是以肝助脾,所以这个有矛盾。但是那个那么讲,这个这么讲,那个就为治未病,这个治肝补脾的要妙,所以这个不对,所以张仲景不会这么写文章,我说这不是他的,我还向来不讲它,大家研究研究是不是这样的。
       那么实可不能这么治,经曰:虚虚实实,经指《内经》了,这有两种说法,一虚有虚治之法,实有实治之法;也有粗工,虚当实治,虚更使其虚,实当虚治,更使其实,实者亦实,虚者亦虚,也可以这么讲。那个说法非其治也,就是不是其意,必须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这才对。余脏准此。其它病都可照这个方法来,这是头一段。
       咱们应该怎么研究?我是这么看法,与张仲景这个书上的治疗不相符,他在头一篇写这个东西干什么?我说这不是张仲景写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7.9
主题: 28
帖子: 5353
注册: 2002年12月
相生相克是正常的,而异常的时候叫“乘辱”,需要分辨清楚正常生理过程、异常病理情况。至于从水还是土下手来治必须要利用别的条件来做甄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2.778
主题: 1695
帖子: 31969
注册: 2004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景明本草 发表于 2018-10-24 15:56
人家说的是肝病,并不代表是肝虚,另外肝病多实症,所以多用隔脏治疗法,很少有直接补肝的。

原文: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695
主题: 6
帖子: 679
注册: 2015年12月
人家说的是肝病,并不代表是肝虚,另外肝病多实症,所以多用隔脏治疗法,很少有直接补肝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2.778
主题: 1695
帖子: 31969
注册: 2004年1月
内容贡献勋章
我又来提问请教了:
读《金匱要略》 第一篇时遇到的,对五行相生相克的疑惑
先贴一段原文:
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肝氣盛,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
----------------------------------------------------
当时读到这里想不通,就读不下去了。比如肝木虚了,到底应该补肾水还是脾土?这两个方法几乎完全相反,补脾土的话,就会克制肾水。而“虚则补其母”则应该补水。我就晕了。
金匱这里,只提到相克,但是五行还有相生的啊,克制了生肝木的肾水,还能补肝木吗?
这两个完全相反的方法,在应用上到底有什么区别?什么情况要用A计划,什么情况用B计划?
看路线,补土的话,要经过好几道相克才会传递到肝木,莫非这个是治慢性病,而虚则补其母,则是治急性病?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刘石 发表于 2018-9-6 09:42
大家推荐几本脉诊的书吧

最近在啃脉诊

已看了,王光宇脉诊,文魁脉学,临证脉学十六讲,脉法捷要

推荐点偏临床的

脉诊就是感觉的训练,这种类型的东西,文字表达有限,
个体差异也很大,还是找个老师跟着学比较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5.123
主题: 56
帖子: 1912
注册: 2003年5月
景明本草 发表于 2018-9-6 10:05
脉诊难就难在各执一词,经方脉和时方脉、温病脉都有差别,所以学什么方就相应学什么脉,乱学一通最后肯定就凌乱了。


主要都还是对脉经和濒湖脉学等经典的理解不同,如果你认真读,就发现传统脉法的那派,结论基本差不多

我看过的寿氏脉诊和王光宇脉诊,基本有点偏离传统脉法,不过看你需求了

本帖最后由 刘石 于 2018-9-7 07:3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695
主题: 6
帖子: 679
注册: 2015年12月
脉诊难就难在各执一词,经方脉和时方脉、温病脉都有差别,所以学什么方就相应学什么脉,乱学一通最后肯定就凌乱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5.123
主题: 56
帖子: 1912
注册: 2003年5月
大家推荐几本脉诊的书吧

最近在啃脉诊

已看了,王光宇脉诊,文魁脉学,临证脉学十六讲,脉法捷要

推荐点偏临床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十大副 发表于 2018-8-18 16:42
大热天坛子倒是挺凉快啊

这样挺好,楼盖得慢,质量才有保证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jy500406 发表于 2018-8-20 20:31
你好楼主,请问这些内容可以帮发邮箱吗?不是很会操作,如可以发到[email]2504630627@qq.com[/email]谢谢🙏

不能直接发邮箱。
可以找个“离线浏览工具”把全部内容下载到本地看,不过操作起来也挺麻烦的。
简单的办法是点右上角“收藏”按钮收藏本贴以后慢慢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23
主题: 0
帖子: 29
注册: 2016年12月
你好楼主,请问这些内容可以帮发邮箱吗?不是很会操作,如可以发到2504630627@qq.com谢谢🙏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155
主题: 7
帖子: 670
注册: 2002年3月
大热天坛子倒是挺凉快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2.518
主题: 83
帖子: 3062
注册: 2002年5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8-7-26 17:22
“四至如来”的“四至”是不是“四智”之误
《成唯識論》卷7:「如契經說三界唯心。又說所緣唯識所現。又說諸法皆不離心。又說有情隨心垢淨。又說成就四智菩薩能隨悟入唯識無境。一相違識相智。謂於一處鬼人天等隨業差別所見各異。境若實有此云何成。二無所緣識智。謂緣過未夢境像等非實有境。識現可得彼境既無。餘亦應爾。三自應無倒智。謂愚夫智若得實境。彼應自然成無顛倒。不由功用應得解脫。四隨三智轉智。一隨自在者智轉智。謂已證得心自在者隨欲轉變地等皆成。境若實有如何可變。二隨觀察者智轉智。謂得勝定修法觀者隨觀一境眾相現前。境若是[2]實寧隨心轉。三隨無分別智轉智。謂起證實無分別智一切境相皆不現前。境若是實何容不現。菩薩成就[3]四智者。於唯識理決定悟入。」(CBETA, T31, no. 1585, p. 39, a6-22)

打字错了,至应为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救生员 发表于 2018-7-26 12:12
来自于传承,开山祖师原为道士,后由道入佛,通过动静※※的修炼,开智慧出功能,最终以达到四至如来的佛家最高成就。

“四至如来”的“四至”是不是“四智”之误
《成唯識論》卷7:「如契經說三界唯心。又說所緣唯識所現。又說諸法皆不離心。又說有情隨心垢淨。又說成就四智菩薩能隨悟入唯識無境。一相違識相智。謂於一處鬼人天等隨業差別所見各異。境若實有此云何成。二無所緣識智。謂緣過未夢境像等非實有境。識現可得彼境既無。餘亦應爾。三自應無倒智。謂愚夫智若得實境。彼應自然成無顛倒。不由功用應得解脫。四隨三智轉智。一隨自在者智轉智。謂已證得心自在者隨欲轉變地等皆成。境若實有如何可變。二隨觀察者智轉智。謂得勝定修法觀者隨觀一境眾相現前。境若是[2]實寧隨心轉。三隨無分別智轉智。謂起證實無分別智一切境相皆不現前。境若是實何容不現。菩薩成就[3]四智者。於唯識理決定悟入。」(CBETA, T31, no. 1585, p. 39, a6-22) 本帖最后由 山区人 于 2018-7-26 17:2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2.518
主题: 83
帖子: 3062
注册: 2002年5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8-7-25 11:00
佛道两家,弄通任何一家都不容易,把两家结合起来更不容易。
很好奇是怎么结合起来的?

来自于传承,开山祖师原为道士,后由道入佛,通过动静※※的修炼,开智慧出功能,最终以达到四至如来的佛家最高成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关于入出息念,大正藏一卷本杂阿含经中有一篇※※,个人认为很重要。
因为一般资料中很难看到,现录于下供同好研究。
此经为魏吴时代翻译,早于流行的多卷本杂阿含,译者不明,唐代智升《开元释教录》说它像是安世高所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是比丘一法。为一法相行想念多作。为身得息。为意所念。所待能止无有余。但念黠行法念俱行。何等一法。为一法相习安般守意。若比丘安般守意。为习为念为多住。便身得息。意亦所念所待便止无有便黠念法行满具行。是为比丘所一法。为一法相便相行相多为身得息。为意相念相待。便止无有余。但黠行法念增满行。若比丘。是一法比丘能行能使能念能多作得堕道。佛说如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救生员 发表于 2018-7-14 09:08
佛家的心法,道家的技术
好的老师,总愿意学生学到真东西,从原理上讲透,没有心法传承,那只是表面功夫,说明老师有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学生浑沌,没有一定的基础,也理解不了,不懂珍惜。所以这个师徒关系很微妙,传承不易

佛道两家,弄通任何一家都不容易,把两家结合起来更不容易。
很好奇是怎么结合起来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2.518
主题: 83
帖子: 3062
注册: 2002年5月
乱披风 发表于 2018-7-14 06:18
是道家的心法吗?
不管是学佛还是学道,很少有人有心法传承的。
看来老兄修为不浅啊

佛家的心法,道家的技术
好的老师,总愿意学生学到真东西,从原理上讲透,没有心法传承,那只是表面功夫,说明老师有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学生浑沌,没有一定的基础,也理解不了,不懂珍惜。所以这个师徒关系很微妙,传承不易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322
主题: 1
帖子: 923
注册: 2004年7月
救生员 发表于 2018-6-8 19:19
调心是什么具体方法,这个可以交流一下

我这边的传承里有很好的方法,我们叫根源疗法,我们认为所有中医西医的治疗方法都不是彻底的法,万法唯心,只有从心上找根源,从行为,习惯,思想上改造。在治疗上,七情归五脏,从脏象归结到情绪,过往的心结。再把积累的情绪毒素排出,这里需要用到咒语,观想等等方法~~

是道家的心法吗?
不管是学佛还是学道,很少有人有心法传承的。
看来老兄修为不浅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7.9
主题: 28
帖子: 5353
注册: 2002年12月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8-7-9 21:07
帝王饮怎么样???


啥成份?网上都搜不到任何信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8-7-9 21:07
帝王饮怎么样???

宫廷秘方?没听说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5.123
主题: 56
帖子: 1912
注册: 2003年5月
救生员 发表于 2018-6-8 19:19
调心是什么具体方法,这个可以交流一下

我这边的传承里有很好的方法,我们叫根源疗法,我们认为所有中医西医的治疗方法都不是彻底的法,万法唯心,只有从心上找根源,从行为,习惯,思想上改造。在治疗上,七情归五脏,从脏象归结到情绪,过往的心结。再把积累的情绪毒素排出,这里需要用到咒语,观想等等方法~~


请搜索内观呼吸法和周天呼吸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2.518
主题: 83
帖子: 3062
注册: 2002年5月
ngzxm 发表于 2018-6-10 19:33
从根本上讲,心灵只有一个。即“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我们所见所在的世界是妄心所造,心灵分裂成无数个面向,扮演了无数角色,从各个角度体验这个幻相世界。就象作家编剧在作品里构思各种情节角色一样。色身是我们体验这个世界的工具,与之互动的媒介。
色身所表现出的疾病,其实都是心灵选择的体验罢了。只要你回到源头,重新做出选择,色身上所示现的疾病会自然消失,甚至是一夜之间自然消失。
游戏是有规则的,这个规则就是因果。仰天而唾,自堕其面;迎风举火,自烧其手。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其实都是自做自受,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如此地热爱这种体验,陷在各种角色,各种情节,各种交互中不能自拔。就象演员过于入戏,以至于受到角色本身的伤害一样。我们太执着于自我的角色,执着于自作的情节,就自然受到生老病死的束缚。这种束缚本不存在,只是入戏太深的后遗症。因此只要从心灵放下造作之因,“疾病”这种造作的结果自然就不会产生困扰了。
至于是咒语还是观想,或是催眠等等别的都是外来的助缘,都是因对象而异,对象能够对哪种手段产生信赖,哪种手段就有效果。这种信赖与治疗的过程,也是互动情节的一种表现形式。对果对象本身能看破放下,任何外来的“治疗”都是多余的。 ...


理当然是没错,但更多的是理想主义。有几人能从修行中出离自己的因果宿命呢?就是开悟的人,也要汲汲营营于生计。放下不代表旧有的一切终结,责任和义务是生而为人的意义。
(0)
(1)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2.518
主题: 83
帖子: 3062
注册: 2002年5月
ngzxm 发表于 2018-6-10 19:33
从根本上讲,心灵只有一个。即“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我们所见所在的世界是妄心所造,心灵分裂成无数个面向,扮演了无数角色,从各个角度体验这个幻相世界。就象作家编剧在作品里构思各种情节角色一样。色身是我们体验这个世界的工具,与之互动的媒介。
色身所表现出的疾病,其实都是心灵选择的体验罢了。只要你回到源头,重新做出选择,色身上所示现的疾病会自然消失,甚至是一夜之间自然消失。
游戏是有规则的,这个规则就是因果。仰天而唾,自堕其面;迎风举火,自烧其手。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其实都是自做自受,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如此地热爱这种体验,陷在各种角色,各种情节,各种交互中不能自拔。就象演员过于入戏,以至于受到角色本身的伤害一样。我们太执着于自我的角色,执着于自作的情节,就自然受到生老病死的束缚。这种束缚本不存在,只是入戏太深的后遗症。因此只要从心灵放下造作之因,“疾病”这种造作的结果自然就不会产生困扰了。
至于是咒语还是观想,或是催眠等等别的都是外来的助缘,都是因对象而异,对象能够对哪种手段产生信赖,哪种手段就有效果。这种信赖与治疗的过程,也是互动情节的一种表现形式。对果对象本身能看破放下,任何外来的“治疗”都是多余的。 ...

你这个就纯粹是佛家思想了,对一般众生不具操作性,与中医思维也没有关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5.06
主题: 39
帖子: 3737
注册: 2004年9月
救生员 发表于 2018-6-8 19:19
调心是什么具体方法,这个可以交流一下

我这边的传承里有很好的方法,我们叫根源疗法,我们认为所有中医西医的治疗方法都不是彻底的法,万法唯心,只有从心上找根源,从行为,习惯,思想上改造。在治疗上,七情归五脏,从脏象归结到情绪,过往的心结。再把积累的情绪毒素排出,这里需要用到咒语,观想等等方法~~

从根本上讲,心灵只有一个。即“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我们所见所在的世界是妄心所造,心灵分裂成无数个面向,扮演了无数角色,从各个角度体验这个幻相世界。就象作家编剧在作品里构思各种情节角色一样。色身是我们体验这个世界的工具,与之互动的媒介。
色身所表现出的疾病,其实都是心灵选择的体验罢了。只要你回到源头,重新做出选择,色身上所示现的疾病会自然消失,甚至是一夜之间自然消失。
游戏是有规则的,这个规则就是因果。仰天而唾,自堕其面;迎风举火,自烧其手。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其实都是自做自受,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如此地热爱这种体验,陷在各种角色,各种情节,各种交互中不能自拔。就象演员过于入戏,以至于受到角色本身的伤害一样。我们太执着于自我的角色,执着于自作的情节,就自然受到生老病死的束缚。这种束缚本不存在,只是入戏太深的后遗症。因此只要从心灵放下造作之因,“疾病”这种造作的结果自然就不会产生困扰了。
至于是咒语还是观想,或是催眠等等别的都是外来的助缘,都是因对象而异,对象能够对哪种手段产生信赖,哪种手段就有效果。这种信赖与治疗的过程,也是互动情节的一种表现形式。对果对象本身能看破放下,任何外来的“治疗”都是多余的。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2.518
主题: 83
帖子: 3062
注册: 2002年5月
ngzxm 发表于 2018-5-23 10:50
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我们的身体状况,是我们思想的外在反映。它是一个很好的反馈工具,提示我们自己的心灵是否出了情况。如果我们的心出了问题,身体或是周围的环境就会反映出来。
最高明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从而治愈疾病。不过一般人达不到这个层次,大部分人也理解不到这个层次。
其次是导引,把失调的能量信息系统理顺,以有余补不足。系统平衡了,疾病自然消失。
再往下就是用其他方法,以外界能量进行干预。吃药,扎针,艾炙等等。
中医最高明的地方是以一体论的观点看待疾病。将人看作一个完整的活的动态平衡的系统。把人与环境看成一个完整的活的动态平衡的系统。并以调整激发系统自身调节能力为根本手段,只在不得以时才用较强外力进行干预。这比西医孤立分割的观点,头疼医头的手段高明太多。

调心是什么具体方法,这个可以交流一下

我这边的传承里有很好的方法,我们叫根源疗法,我们认为所有中医西医的治疗方法都不是彻底的法,万法唯心,只有从心上找根源,从行为,习惯,思想上改造。在治疗上,七情归五脏,从脏象归结到情绪,过往的心结。再把积累的情绪毒素排出,这里需要用到咒语,观想等等方法~~
本帖最后由 救生员 于 2018-6-8 19:2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8-6-8 14:57
同一词在同一经典有明显不同的表述,一般会理解为针对不同的对象作不同的解释,
但也很可能是经典混入了后世的见解造成的。
前面提到的正见,杂阿含中第一经和七※※经解释就不同,
后者把正见解释为四谛,但正见是包含在道谛里的,二者不是一个层次。
下一层的名词用上一层的内容来解释,逻辑上说不通。


介个倒是有道理,因为佛陀老大讲起佛法奏是因人而异。
有的对正见的解释就是说慧学的最高境界奏是正见,
换句话说天生就有正见的人修都不用修。
还有佛门十种善最后一个是正见,所以还得看是针对哪一个领域说的某一段话,
这段话里的某个词到底代表啥,挺累的,只能把握一下整段话的意义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中医学习交流园地-中医爱好者 、健康养生等话题(选主题管理员,请大家自荐)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