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医学习交流园地-中医爱好者 、健康养生等话题(选主题管理员,请大家自荐)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82462 回帖:25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8-4-2 21:37
……
不过俺倒是挺欣赏从卫分入手的办法。

看过一些资料,有用新加汤加减治疗糖足的,据说效果不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8-3-22 17:33
4shen说到糖足,这个情况基本上属于阳虚了。
用六味地黄丸要慎重,这个本来是儿科用药,
小孩子阳盛阴虚,成年人使用的机会不多。
不过现在科班出身的中医很喜欢走滋阴的路子治疗糖尿病(消渴),
《中医内科学》将其病机概括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而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治疗大法。
根源出在金元河间学派力主消渴病阴虚燥热以至清代温病学说的泛滥,
所以清初伤寒名家喻昌在《医门法律》中说“凡治消渴病,用寒冷太过,乃至盛火湮,犹不知返,渐成肿满不效,医之罪也。”


一提苦寒就说折阳,遇见生地就不提了,都不知道生地有多给劲。
木村正康提过桂枝加苓术附汤对糖尿病的作用,省了辨証拿来就用肯定是不合适,
不过俺倒是挺欣赏从卫分入手的办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91.779
主题: 33
帖子: 27881
注册: 2007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山区人 发表于 2018-3-23 09:57
负压机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业内也有争议,多找几个专家咨询一下,
你在帝都有这条件,不要一条道走到黑。
俺也不愿意用。那是骨科,烫伤用的。对糖足疗效不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8-3-22 18:05
对塘足创口处用了负压机,还弄个感染了。

负压机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业内也有争议,多找几个专家咨询一下,
你在帝都有这条件,不要一条道走到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155
主题: 7
帖子: 670
注册: 2002年3月
山区人 发表于 2018-2-9 16:00
原来都闭门修炼去了,怪不得坛子越来越冷清
报告下最近看的伤寒辅助书,属于以经解经一类,路子挺正的。
尤其是关于六经的看法,很有参考价值。

正在读此书,感觉是很值得读的书,对伤寒论的理解有高屋建瓴、执简驭繁的高度。感谢老师推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91.779
主题: 33
帖子: 27881
注册: 2007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山区人 发表于 2018-3-22 17:33
4shen说到糖足,这个情况基本上属于阳虚了。
用六味地黄丸要慎重,这个本来是儿科用药,
小孩子阳盛阴虚,成年人使用的机会不多。
不过现在科班出身的中医很喜欢走滋阴的路子治疗糖尿病(消渴),
《中医内科学》将其病机概括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而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治疗大法。
根源出在金元河间学派力主消渴病阴虚燥热以至清代温病学说的泛滥,
所以清初伤寒名家喻昌在《医门法律》中说“凡治消渴病,用寒冷太过,乃至盛火湮,犹不知返,渐成肿满不效,医之罪也。”
对塘足创口处用了负压机,还弄个感染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91.779
主题: 33
帖子: 27881
注册: 2007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刘石 发表于 2018-3-21 10:35
心肾不交有成品药,去药店就能买

阴阳两虚是说哪个脏腑?

肾阳 金贵肾气丸
肾阴 六味地黄丸
一般说的就是肝肾,俺长期多囊肾。阴损及阳。今冬尤其畏寒。
脾也不好,长期肿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刘石 发表于 2018-3-21 10:35
心肾不交有成品药,去药店就能买

阴阳两虚是说哪个脏腑?

肾阳 金贵肾气丸
肾阴 六味地黄丸

4shen说到糖足,这个情况基本上属于阳虚了。
用六味地黄丸要慎重,这个本来是儿科用药,
小孩子阳盛阴虚,成年人使用的机会不多。
不过现在科班出身的中医很喜欢走滋阴的路子治疗糖尿病(消渴),
《中医内科学》将其病机概括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而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治疗大法。
根源出在金元河间学派力主消渴病阴虚燥热以至清代温病学说的泛滥,
所以清初伤寒名家喻昌在《医门法律》中说“凡治消渴病,用寒冷太过,乃至盛火湮,犹不知返,渐成肿满不效,医之罪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5.123
主题: 56
帖子: 1912
注册: 2003年5月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8-3-13 17:04
把病前来,不好意思,请教心肾不交,阴阳两虚怎么办


心肾不交有成品药,去药店就能买

阴阳两虚是说哪个脏腑?

肾阳 金贵肾气丸
肾阴 六味地黄丸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8-3-13 17:04
把病前来,不好意思,请教心肾不交,阴阳两虚怎么办

这个说法很笼统,很多毛病都可以归到里面,
光凭这两句话没法决定怎么处理的。
先说说你这个“心肾不交,阴阳两虚”的判断是怎么来的?
让大家讨论一下,先把具体情况搞清楚,然后才可能有处理的办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8-3-10 19:45
糖足来报到:gxep3

难得4婶大驾光临,欢迎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5.123
主题: 56
帖子: 1912
注册: 2003年5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8-3-8 15:24
是有专门的参考书吗?
俺脚的学中医不管哪一个时期都必然要经历自学过程,否则连肿么问对问题都不知道。
还有就是中医木有所谓的毕业或者学成这种说法,走上这条路基本到老死都在学。
现在还有考中医证,俺以为政策变了呢,之前好像说是有老师举荐加上人民群众认可就可以开诊所,
想想这还不天下大乱。


看的都是大学教材,呵呵

学海无涯,要想医术精进,都要学到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5.123
主题: 56
帖子: 1912
注册: 2003年5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8-3-8 15:24
是有专门的参考书吗?
俺脚的学中医不管哪一个时期都必然要经历自学过程,否则连肿么问对问题都不知道。
还有就是中医木有所谓的毕业或者学成这种说法,走上这条路基本到老死都在学。
现在还有考中医证,俺以为政策变了呢,之前好像说是有老师举荐加上人民群众认可就可以开诊所,
想想这还不天下大乱。


那是你政策信息没看全

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核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连续跟师学习中医满五年,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经指导老师评议合格;



(二)由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推荐医师不包括其指导老师。

经多年中医医术实践的,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核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医术渊源,在中医医师指导下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五年或者《中※※※※※中医药法》施行前已经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五年的;



(二)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并得到患者的认可;



(三)由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刘石 发表于 2018-3-8 14:31
最近辞职在家考中医医师证,仔细一研究才发现,悟性到了很多内容都能看得进去了

诊断、基础理论、脉诊,舌诊自学起来不那么费劲了


是有专门的参考书吗?
俺脚的学中医不管哪一个时期都必然要经历自学过程,否则连肿么问对问题都不知道。
还有就是中医木有所谓的毕业或者学成这种说法,走上这条路基本到老死都在学。
现在还有考中医证,俺以为政策变了呢,之前好像说是有老师举荐加上人民群众认可就可以开诊所,
想想这还不天下大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5.123
主题: 56
帖子: 1912
注册: 2003年5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8-3-7 19:04
外感可以有表証,但表証不都是外感。俺那个回帖是专门针对别人之前的病例。
单纯食物中毒发热很常见的,按西医的说法炎症引起发热。
再比如说阑尾炎发热,人家没外感嘛。


最近辞职在家考中医医师证,仔细一研究才发现,悟性到了很多内容都能看得进去了

诊断、基础理论、脉诊,舌诊自学起来不那么费劲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刘石 发表于 2018-3-7 18:51
表証和外感没关系的?

外感风寒不是表证么?脉浮、紧


外感可以有表証,但表証不都是外感。俺那个回帖是专门针对别人之前的病例。
单纯食物中毒发热很常见的,按西医的说法炎症引起发热。
再比如说阑尾炎发热,人家没外感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greatmatch 发表于 2018-3-7 16:35
那几天刚好是冷空气南下,湖南最冷的时候。零度以下还没暖气。办丧事的过程中有一个仪式,是要把拖头布裹在头上,看上去像一个巨型白帽子,仪式做完又要解下来披着。
裹在头上的时候,头部挺暖和的,可取下来后觉得冷了,得病的时候感觉头吹到风就难受,想要找帽子戴。
不知道得病是不是这裹在头上以后,腠理打开,而从头上解下来以后被冷风一吹,邪气侵入导致的。


那就要另外分辨一下了,是表邪内陷成痞証,还是先有食物中毒而发热,
如果多人出现食物中毒,那你这就不应该是单纯的表邪内陷,同时发生也可以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5.123
主题: 56
帖子: 1912
注册: 2003年5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8-3-7 13:00
奏是痞証。
同样的外邪来源,放到不同的体质上反应也不一样,
引起三阳滞涩就变痞証,传三阴就要下利。
表証和外感没关系的。


表証和外感没关系的?

外感风寒不是表证么?脉浮、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5.123
主题: 56
帖子: 1912
注册: 2003年5月
greatmatch 发表于 2018-3-7 14:54
吐槽:这针灸按穴位数量收费是谁想出来的招数嘛?
最近去做扎针,单子上写的按穴位数量收费,我很不理解啊:
这扎针又不是体力活,你说推拿个几百下收费多少钱还好理解一点,扎针是要讲究穴位的选取,又不是穴位的数量。像有的庸医一样,“广种薄收”,把人扎的跟刺猬一样,就能治好病了?那我三百多个穴位全部扎,岂不是包治百病了?
但是按这种计费方式,就会鼓励医生这么干啊。
记得有个修发电机的故事,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儿画线,值999美元。人体也是一样,像靳三针,穴位少,疗效好。按这种计费方式岂不是很亏?
再者扎针有很多细节,找穴的方式,进针的角度,问病人有没有引到气,还要做补泄。像什么烧山火和透天凉,更是需要高超的技术,也很累的。但这种计费方式不管啊,反正你烧山火半天也就这一个穴位,岂不是鼓励医生戳进去完事儿,多戳几个穴位收多钱啊? ...


水平不行就换人,别搭理他。。。只要能治病怎么收费我们都乐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42
主题: 116
帖子: 3813
注册: 2012年2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8-2-19 18:51
看不懂。
介个多半是食物中毒,类似症状俺自个遇到过,还带发热,
用的半夏泻心汤合桂枝汤治好的。
半夏泻心汤是小柴胡汤的变方。
是去喝喜酒喝坏了,去的一大帮人都住院挂点滴了,上吐下泻的。

那几天刚好是冷空气南下,湖南最冷的时候。零度以下还没暖气。办丧事的过程中有一个仪式,是要把拖头布裹在头上,看上去像一个巨型白帽子,仪式做完又要解下来披着。
裹在头上的时候,头部挺暖和的,可取下来后觉得冷了,得病的时候感觉头吹到风就难受,想要找帽子戴。
不知道得病是不是这裹在头上以后,腠理打开,而从头上解下来以后被冷风一吹,邪气侵入导致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42
主题: 116
帖子: 3813
注册: 2012年2月
吐槽:这针灸按穴位数量收费是谁想出来的招数嘛?
最近去做扎针,单子上写的按穴位数量收费,我很不理解啊:
这扎针又不是体力活,你说推拿个几百下收费多少钱还好理解一点,扎针是要讲究穴位的选取,又不是穴位的数量。像有的庸医一样,“广种薄收”,把人扎的跟刺猬一样,就能治好病了?那我三百多个穴位全部扎,岂不是包治百病了?
但是按这种计费方式,就会鼓励医生这么干啊。
记得有个修发电机的故事,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儿画线,值999美元。人体也是一样,像靳三针,穴位少,疗效好。按这种计费方式岂不是很亏?
再者扎针有很多细节,找穴的方式,进针的角度,问病人有没有引到气,还要做补泄。像什么烧山火和透天凉,更是需要高超的技术,也很累的。但这种计费方式不管啊,反正你烧山火半天也就这一个穴位,岂不是鼓励医生戳进去完事儿,多戳几个穴位收多钱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0.074
主题: 72
帖子: 8417
注册: 2002年4月
schar 发表于 2018-3-7 09:14
郁住了?


奏是痞証。
同样的外邪来源,放到不同的体质上反应也不一样,
引起三阳滞涩就变痞証,传三阴就要下利。
表証和外感没关系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42
主题: 116
帖子: 3813
注册: 2012年2月
schar 发表于 2018-3-7 09:12
不要什么都来小柴胡,晕。

表不解。

当时我并不想喝小柴胡,因为我知道,他们这种一知半解的中医水准,开出的药多半不靠谱。
但是几个长辈强烈要我吃,又说他们吃了就好了,症状又都差不多,当时又没时间去找医生,就勉强吃了。果然无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29.166
主题: 35
帖子: 5805
注册: 2002年9月
小小的头疼脑热身体不适,伤寒汤剂是灵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29.166
主题: 35
帖子: 5805
注册: 2002年9月
carnotaur 发表于 2018-2-19 18:51
看不懂。
介个多半是食物中毒,类似症状俺自个遇到过,还带发热,
用的半夏泻心汤合桂枝汤治好的。
半夏泻心汤是小柴胡汤的变方。
是去喝喜酒喝坏了,去的一大帮人都住院挂点滴了,上吐下泻的。


郁住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29.166
主题: 35
帖子: 5805
注册: 2002年9月
greatmatch 发表于 2018-2-17 20:23
记一次中医治疗感冒的过程
上个月奶奶去世了,回老家奔丧,不知道是吃了酒席上的塑料碗的问题,还是在天气寒冷下,裹了拖头布(戴孝用的),取下来后不适应,头部吹风着凉了,还是晚上守灵,办仪式没睡好。反正我们好几个人都感冒了,症状都差不多:没胃口,头痛,肚子胀。父母凭经验,吃了小柴胡冲剂后就基本没事了,反倒是我吃了两包小柴胡,毫无效果。感冒当天基本没吃饭也不觉得饿。然后在明明很困的情况下,生平头一次因为肚子(包括胃)胀痛而整晚没睡。太难受了。
刚好丧事差不多办完了,亲戚带我去找了县城里看感冒很有名的中医。到了医生那里,医生看看我:
“头痛吧?” “是的”
“胃凉吧?” “是的”
当时我就奇了,这难道是传说中的望而知之谓之神?(具体是不是这俩问题记不清了,不过都命中最大的痛点)
然后问我
口干吗? 没感觉
咳嗽吗? 不明显,头有点怕风。
接着医生把脉了一会儿,看了舌头,开了三付药,嘱咐我多吃蔬菜,少吃油腻,当天一定要吃完第一付药。
我赶紧回去煎了两次,中午吃完第一次,没啥感觉。至少没有立竿见影。还是没胃口。到了下午吃完第二次以后,开始放屁,肚子胀痛缓解了,头痛也好些了。晚上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继续吃药,进入疯狂放屁模式,节奏快的 ...


不要什么都来小柴胡,晕。

表不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254
主题: 15
帖子: 2647
注册: 2009年3月
子午不知卯酉不明噼里啪啦瞎起哄 发表于 2018-3-4 17:56
求去湿气的良方

湿气是个很模糊的说法,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去湿的方子很多,有化湿、燥湿、祛湿和利湿的区别,
对证的才是良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7.9
主题: 28
帖子: 5353
注册: 2002年12月
子午不知卯酉不明噼里啪啦瞎起哄 发表于 2018-3-4 17:56
求去湿气的良方


除了常见人提的红豆薏米煮水(还有人建议在里面加点通草),前一段刚知道有个小白扁豆健脾去湿,不过小心,这个有微毒需要煮很长时间,这个小白扁豆说如果太大了效果不好(大于1厘米啥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中医学习交流园地-中医爱好者 、健康养生等话题(选主题管理员,请大家自荐)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