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谁是目前最强的袖珍型DC,谁又是袖珍机性价比之王,说明原因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5289 回帖:18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13
注册: 2003年5月
我对SONY将推出的同样大小的V1功能上表示兴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13
注册: 2003年5月
IXUS400:手動對焦 支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5
主题: 4
帖子: 218
注册: 2003年4月
MY DREAM 4-----------GUN 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5
主题: 4
帖子: 218
注册: 2003年4月
MY DREAM 3-----------GUN 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5
主题: 4
帖子: 218
注册: 2003年4月
MY DREAM 1-----------GUN 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5
主题: 4
帖子: 218
注册: 2003年4月
MY DREAM 1-----------GUN 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5
主题: 4
帖子: 218
注册: 2003年4月
PENTAX OPTIO 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5
主题: 4
帖子: 218
注册: 2003年4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5
主题: 4
帖子: 218
注册: 2003年4月
---------------------------------------------------------------------------MINOLTA DIMAGE S41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5
主题: 4
帖子: 218
注册: 2003年4月
------------------------------------------------------------------------------

XT和SQ放在一起比较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5
主题: 4
帖子: 218
注册: 2003年4月
MINOLTA DIMAGE XT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5
主题: 4
帖子: 218
注册: 2003年4月
pentax optio 33L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18
帖子: 1306
注册: 2002年10月
在哪儿看的?能指个道儿吗?俺也想看,谢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5
主题: 4
帖子: 218
注册: 2003年4月
三星V4的片片俺看过,实在不敢恭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5
主题: 4
帖子: 218
注册: 2003年4月
paster s400's  pic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18
帖子: 1306
注册: 2002年10月
在《CHIP新电脑》杂志的评测中三星V4位列CANON IXUS400之前。虽然俺没有用过三星V4,但直觉上对它有信心,特别是又看到这本杂志的评测,更是增强了信心。(这本杂志俺觉得是面对中国读者评测做得最权威的,不是因为它给5050的评价高啊呵呵,在5050出现之前俺就这么认为了,呵呵)

三星因为并购德国禄来因而在它的产品中镜头很多都用上了施耐德头,这比SONY用ZEISS要早。施耐德头是跟ZEISS和LEICA齐名的三大名头,著明的120顶极FC禄来6008就全线使用施耐德镜头,也是俺最喜欢但买不起的120专业相机,但是三星作为相机厂家并未得到认可,因而俺对它的傻瓜机用的施耐德头有疑虑(虽然PREGO系列也不错,但象是RICOH给OEM的)。但是作为象顶级POCKET DC挑战的V4来说,以正常的思维考虑V4用的施耐德头应该不错,这也是俺对V4的第一印象。

做为跟IUXS同类型的机子,三星V4不但能用9种电池,而且可以当作录音笔来用,俺觉得非常好,简直是全能的记录工具(不拍还能录下对方说话)。在听报告时,拍几张典型画面,然后用它来录音,太好用了。

至于外形,俺觉得目前的所有口袋机都不错。鉴于三星V4是能用5号电池的机子,外型设计还能如此精美小巧,难度系数显然更高。要是俺,给它最高分,也许目前只有MINOLT F系列和OLYMPUS C350的外型能与之相提并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
帖子: 125
注册: 2002年8月
从摄影的※※看,每一次转变方向都是伴随着技术革新进行的,它的手艺性一直也没有被完全排除掉,隐隐约约觉得数码摄影和传统银盐摄影,有点象井水跟河水的关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382
主题: 11
帖子: 1256
注册: 2003年5月
nikon d100:23.7mm x 15.6mm ccd,6.3mp
f717,n5700:    11mm(对角) ccd,5.0mp

v1(5mp)和s85(4mp)一样尺寸的1/1.8" ccd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772
主题: 67
帖子: 3664
注册: 2002年11月
poet的大多数观点俺赞同(其实是学到了不少东东),但这一条不敢苟同...因为现在大多数人用DC,不是用来出大幅面照片的(12寸应该算较大的了),那些影楼的、拍广告的、出作品的会买,但也是DSLR。而作为一个影友,俺倒觉得FC+口袋机(外出的时候随身携带拍拍资料、抓拍一些场景,甚至可以作为FC的测光依据,如拍夜景等),是不错的配置


可以不赞同,没有关系的
坛子里面就是要有砖头才有进步对不?
其实按照 200 dpi 的标准,对于普通运用来说有时是可以接受的,那么一个十二寸片可以用一个 2400x1600=3.8M 既 四百万像素 来描述。四百万像素比如说楼主提出的 Canon S400就是一个轻便型的啊。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不出大片,三百万像素根本不需要,如果要出稍微大一点的片,三百万像素又不够。我这个说法只是想呼吁大家重新重视像素数的作用,不要以为到了百万像素就够了,千万像素是势在必行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比方说如果对于300dpi的标准,那就需要8.6M,也就是九百万像素相机,而这还仅仅是出12寸片的要求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1.437
主题: 36
帖子: 7366
注册: 2002年4月
poet
泡菜
帖数:1364-77
图数:0/0-0
字数:240K-8K
注册:2002年11月  

5。“记住: CCD尽量大的,像素相对低的,3百万像素输出6寸照片绝对足够”,
我的意见很简单,如果你只需要出六寸照片,您应当买一个傻瓜胶片相机,再加上 ISO400的负片,绝对比你用数字相机照得好得多。出不了十二寸的数字相机根本不值得买。
-----------------------------------------------------------------------------
poet的大多数观点俺赞同(其实是学到了不少东东),但这一条不敢苟同...因为现在大多数人用DC,不是用来出大幅面照片的(12寸应该算较大的了),那些影楼的、拍广告的、出作品的会买,但也是DSLR。而作为一个影友,俺倒觉得FC+口袋机(外出的时候随身携带拍拍资料、抓拍一些场景,甚至可以作为FC的测光依据,如拍夜景等),是不错的配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
帖子: 125
注册: 2002年8月
便携性与成像质量,很难兼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8
帖子: 207
注册: 2003年4月
一直都非常欣赏POET,从他的帖子里真的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我个人对POET的意见也很以为然。

但POET兄最后一点却可斟酌

“我的意见很简单,如果你只需要出六寸照片,您应当买一个傻瓜胶片相机,再加上 ISO400的负片,绝对比你用数字相机照得好得多。出不了十二寸的数字相机根本不值得买。”

数码机的适用要广得多,很多用户只看中数码方便,只是偶尔输出一些自己喜欢的照片就足够了。大多数口袋数码机才有市场。以POET兄的意见,目前市面上哪一台口袋数码才值得购买呢?恐怕只有400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772
主题: 67
帖子: 3664
注册: 2002年11月
这篇文章信口乱说的内容真多啊。。。sigh,你说网络的发展是好是坏?什么话都有可能这样或者那样说,自己不懂就完全没法看别人的文章。

该文作者首先有几个概念不明白:
1。 1/1.8 与 1/2.7 的大小究竟有多大区别?答案是 1/1.8 与 1/2.7 不是 2.7:1.8 的关系,而是 2.7/2.25 的关系,具体涉及到具体规格我就不详细说了,反正记住 1/1.8 只是一个工业规格的名称而不是具体的数字,跟奔三奔四CPU一样,你要说奔四就是比奔三多 25% 岂不是很可笑?

2。“小 CCD 有曝光不足的趋势,用大光圈弥补”。该作者写笑话的水平真让我叹服。意思似乎是小 CCD 在同等暴光指数下会曝光不足。知道 CCD 的感光度是怎么标注的么?equiv. to ISO,也就是说,等效于 ISO 多少的感光度,同样是 ISO100,小 CCD 与 大 CCD 的感光度是不同的,因此,最终虽然面积不同,单个成像点的曝光强度相同。不论 CCD 大小,与是否欠曝是没有关系的。

3。“总体来说CCD尺寸越小,快门延迟问题就越严重”,这也是另一个比较无知的说法,我们知道在集成电路设计中,当总体尺度减小a倍时,晶体管延时减小a倍,同样长度的导线延时增加a^2倍,这里因为总面积减小了a^2,那么导线长度也减小,因此传导时间不变,作为感光元器件本身的信息传递来说,缩小a倍造成的是容纳平方强度的晶体管,因此门延时减小,导线长度缩短,总面积缩小的效果是“总延时不变”。小数字相机的主要问题是对焦时滞大,而这是由于不同的对焦方式造成的。当然,小数字相机的廉价,本身也使得不可能有太好的技术用上。

4。“1.CCD尺寸 2.镜头 3.CCD像素”什么是成像?成像最主要的几个指标是分辨率,色彩还原,畸变控制等等。CCD尺寸决定什么?CCD大尺寸决定的是有足够高的采光量,也就是说能够有更低的燥点水平。低燥点就意味者高一些的分辨率。因为,降燥是要牺牲分辨率的,在相同燥点水平上比较分辨率才合理。那么,在目前数字相机普遍具有分辨率不够的软肋的时候,镜头根本不是分辨率的制约因素,目前制造镜头的技术还远远超过感光元件(虽然不久的将来感光元件技术会上升),因此,在数字相机中镜头是很其次的因素,用 Sigma 镜头的 SD9 ,分辨率超过Canon D60,但显然没有人会认同 Canon镜头比 Sigma 镜头差,对数字相机来说,感光元件的重要性远远超过镜头!

而在小尺寸下,CCD 的面积与分辨率确实存在一个trade off,但我测试的 1/1.8" 5mp ,仍然是要强过 1/1.8" 4mp,燥点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虽然 1/1.8" 4mp 有大约 2sd,而1/1.8" 5mp 有大约 3sd 的燥点水平,但用牺牲分辨率的方法可以把任何图象的燥点水平降为 1sd 或更低(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 1sd 的燥点水平),但是在 1sd 的等级来比较, 1/1.8" 5mp 还是比 1/1.8" 4mp 的分辨率要高的,所谓“CCD大小一样,像素多了也没有用”简直就是无稽之谈,首先后生产的 CCD 技术要先进,其次多一些像素永远是有用的,哪怕是降燥也需要有足够的分辨率才可以实现,3MP 的 DSLR 于 6MP 的 DSLR 都是 APS 大小的 CCD,所以 3MP 的 DSLR 像素比 6MP的 DSLR 大,有谁要坚持说 3MP 的 DSLR 好过 6MP 的,那我可真的没有办法。

5。“记住: CCD尽量大的,像素相对低的,3百万像素输出6寸照片绝对足够”,
我的意见很简单,如果你只需要出六寸照片,您应当买一个傻瓜胶片相机,再加上 ISO400的负片,绝对比你用数字相机照得好得多。出不了十二寸的数字相机根本不值得买。

数码相机中一个最重要的但容易被忽略的指标是CCD尺寸。CCD是DC用来感光成像的部件,相当于光学相机中的胶卷。现在主要有2/3寸,1/1.8寸,1/2.7寸,1/3.2寸四种。CCD尺寸越大,感光面积越大,成像效果越好。1/1.8寸的3M像素相机效果通常好于1/2.7寸的4M像素相机(后者的感光面积只有前者的55%)。而相同尺寸的CCD如果像素增加,固然是件好事,但也会导致单个像素的感光面积缩小,而有曝光不足的趋势。

数码相机最严重的问题是快门延迟太严重,有的长达1-2秒,让人很难忍受. 总体来说CCD尺寸越小,快门延迟问题就越严重。

DC成像效果的三个因素是:(按重要性排列)
1.CCD尺寸
2.镜头
3.CCD像素

一言以蔽之,在你的预算内,尽量挑选CCD尺寸大的,而不是像素高的,甚至是像素相对低的,只要有三百万像素就足够了

像Olympus C50这样袖珍的5百万像素DC, 还是不要的好,因为镜头已经成了瓶颈,提供不了这么高的解析度,5百万像素成了无米之炊, 反而会使画质恶劣,画面可能比同样小巧的Canon S30或Pentax 330RS还不如.

记住: CCD尽量大的,像素相对低的,3百万像素输出6寸照片绝对足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5
主题: 4
帖子: 218
注册: 2003年4月
CANON我另外喜欢的一台机 S45,可惜大了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5
主题: 4
帖子: 218
注册: 2003年4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5
主题: 4
帖子: 218
注册: 2003年4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5
主题: 4
帖子: 218
注册: 2003年4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5
主题: 4
帖子: 218
注册: 2003年4月
搞笑创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5
主题: 4
帖子: 218
注册: 2003年4月
CANON的发达史--------------------------------------------------------------------------------
    摄影记者圈里对300毫米以上的长镜头有个很威猛的称呼——"大炮",选择机位的准备工作也常常被戏称为"找地儿把我的大炮架上"。
      
    在新闻发布会、时装表演秀或绿茵赛场,摄影记者的阵地成为一片"炮林"。 也就是两三年之内,那"炮林"从清一色的"黑炮"(300-600毫米尼康长镜头),发展到黑白相间(佳能长镜头为灰白色),再后来白色居然占了大多数。
      
    Canon(佳能)的名字来源于日文"观音"一词,而其英文的含义则是 "标准"或"准则"。采访佳能后有这样的印象:这个品牌六十多年的成长史概括起来,就是以最优异的产品标准来实现超越行业权威并取而代之的经营准则,佳能的※※是一部很日本式的拼搏奋斗史。
      
    正因如此,佳能旗下的照相机、复印机、传真机、摄像机、打印机等等电子产品进入了成千上万的办公室和家庭,并在照相机、办公与通信系统、精密光学及精细化工等领域,长期引领着潮流时尚。而在日本,佳能公司也被奉为一个由无名小辈经过奋斗而荣升为显赫大公司的典型。
      
    小作坊里制造第一部相机
      
    熟悉照相器材史的人都知道,本世纪 30年代至 50年代末,称霸全球的世界名牌一直是德国的莱卡相机,直到1961年日本佳能株式会社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部电子化照相机——Canonet。在随后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日本的照相机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并风行天下,凭着相似的奋斗精神与革新意识,彻底改变了德国在精密光学与相机制造领域的统治地位,迅速占据着家用及专业摄影器材市场。在今天,也许摄影专业人士推崇的还是欧洲相机品牌,但普通人熟悉的不过是佳能、尼康、美能达和理光,它们无一例外地来自日本。佳能认为,照相机是大众化产品,是为广大消费者服务的,所以力求外观简洁,简单易操作。

从这种意义上讲,佳能称得上是日本相机的开山鼻祖,它的诞生可以追溯到 1933年。当时,几个狂热的日本青年带着推翻莱卡霸主地位的梦想,汇聚在东京麻布六本木的一角,成立了小小的 "精机光学研究所",并坚信自己完全能够实现 35 毫米小型照相机的国产化。其创始人御手洗毅在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一次,朋友们聚在一起喝啤酒时谈起了未来,大家一致认为德国的精密工业造出了莱卡并获得了成功,日本的精密工业也有不少出色的东西,我们也不能甘拜下风。"
      
    在今天,佳能人十分自豪地说,我们当初就在公司内提出了"赶超莱卡",并实现了这一目标。这听上去非常容易,而在1933年时,佳能的青年创业者们除了决心和热情以外,剩下的只有周围怀疑的目光和阿信式的白手起家、从零开始。他们在近似手工作坊的研究所里组装起了照相机,并将试做的第一台产品命名为"观音",这就是佳能的前身。
      
    以直销手法拓展海外市场
      
    在精机光学研究所成立的第二年,他们便推出了Kwanon相机,这台配有一个独特的弹起式取景器的小型相机,是日本※※上第一台35毫米焦平面快门照相机。1937年,更名后的精机光学株式会社在东京正式注册,并于两年后开始生产自有品牌(Serenar)的相机镜头,隔年他们还研制成功了日本第一个X光间接摄影相机,为当时日本根治结核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佳能羽翼的逐步丰满,他们的经营目光也开始瞄向了海外市场。
--------------------------------------------------------------------------------
    "二战"以后,在日本的经济复苏过程中,照相机成为海外贸易中很重要的输出品之一,佳能也当仁不让地率先走出了国门。1947年,日本恢复国际贸易的第一年,佳能照相机便被※※指定为最佳出国商品。在奋斗精神之外,佳能人还有善于捕捉经营机遇的敏锐洞察力。
      
    1946年,也即"二战"结束的第二年,佳能迅速推出了全日本战后第一个相机新产品——"CanonSⅡ",并获得了驻日美军和海外贸易商的广泛好评。1947年,鉴于佳能品牌在海内外市场上影响力的日益加强,他们不失时机地将企业更名为 "佳能照相机株式会社",当年的销售额也达到了2204万日元;6年之后,随着佳能相机的出口量上升到 18万台,其销售额实现了13.68 亿日元,是1947年的6倍。佳能公司由此开始真正触摸到了规模经济。

--------------------------------------------------------------------------------
    佳能公司现任社长御手洗富士夫先生,将佳能从一家生产相机的公司一跃成为全球跨国集团的发展秘诀,归结为对海外市场拓展的高度战略重视。1955-1963 年间,佳能在纽约、巴拿马和日内瓦开设了三家分支机构,以辐射北美、中南美洲和欧洲市场,并依靠其有效的直销手段迅速占有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用电子技术改变相机概念
      
    在研究日本照相器材之所以后来居上时我们可以发现,当年德国照相机的领先,依靠的是光学与精密机械制造技术的发达,而60年代之后的日本,不仅拥有这一领域的优势,还敏锐地为他们的产品捆绑了更现代的电子技术,从而极大地改变了照相机这种产品。
      
    1961年,为佳能品牌而奋斗的人们,在全球率先将蓬勃发展的新兴电子技术嫁接到了佳能相机上,这就是前文所说的 Canonet--世界第一台电子化相机,正是这个Canonet创造了空前的畅销纪录,为今天"傻瓜"相机的大行其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70 年代中期,佳能相机旗下又增添了 AE-1型,这是人类首次采用微电脑技术实现照相机的全电子控制,它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掀起了AE(自动曝光)单反相机的消费热潮;佳能对现代技术的嫁接,不仅仅是相机主体的革新,还包括了它的电子附件。1984年的世界摄影器材博览会上,佳能展示了使用高速马达可以达到每秒14张连拍速度的新F-1型;80年代末,佳能又在创造无声照相机,他们从EOS100着手进行"寂静革命",采用一种新的自动卷片技术及快门,将噪音减少了一半……
     --------------------------------------------------------------------------------
    佳能的嫁接功夫,使摄影专业人士在快速捕捉对象时享受到了电子自动对焦的便捷;使大量寻常百姓由此用上了极为便宜的傻瓜相机;也使其在1997年时突破了照相机累计生产1亿台的大关。
      
    在今天,佳能每年投入的技术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百分之十以上,1998年的实际投入额为1951亿日元。在美国,近5年佳能的专利注册件数仅次于IBM而居第二位,其开发阵营的口号是“全新的产品,最大的感动”。
      
    50年代,佳能告别了专攻照相机的阶段,因为单一的产品结构实在不符合日本式(韩国人也是如此)的奋斗和扩张的需求,而多元化的经营方向成为必然。
      
    1954年,佳能迈出了多元化拓展的第一步,当时日本正在筹备开播电视节目,佳能意识到电视及专用摄像机将带来一个无比巨大的市场,又能够体现其技术优势,于是毫不犹豫地开始了与NHK(日本广播协会)技术研究所联合开发电视摄像机的工作。在随后的四十多年里,佳能依据其技术核心范畴,陆续开发生产了录像机磁头、计算器、传真机、复印机、打印机等众多产品。
      
    1977年,51岁的贺来龙三郎成为佳能株式会社社长,并带来了佳能经营机构改革的预定目标:最初三年成为日本的优良企业,随后三年成为世界优良企业,重点致力于全公司体制的强化、独创的技术开发、大胆的多元化经营思想和企业的国际化。此时的佳能意识到,仅仅有过硬的产品大家族,是难以适应多区域、多文化的跨国经营的。因此,完善能够融合于多民族的品牌文化,也成为现代佳能的必修课。
      
    以"共生"理念融入当地市场
      
    在佳能近十几年的各类印刷品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词汇大概要算其企业宗旨--"共生"了,佳能这样理解跨国经营的成功:真正的全球企业,不仅要与客户和当地社会,还要与国家、地球以及大自然建立良好关系,并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
      
    1987年,在佳能成立50周年的庆典上,他们正式将"共生"作为公司的宗旨,并宣称"共生"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界之间以及人与人所创造的机器之间的关系, “微妙而又概括地反映了佳能在参与社会事务、提供有益技术,以及关心环境等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
      
    "佳能的回收计划,证明科技的开发与环境的保护可以和谐共进。"加拿大国会议员渤·豪南说,“`佳能`与`关心全球生态`已成为同义词。”这是佳能"共生"哲学在异国所得到的极高认同,其源于1990年开始的佳能打印机和复印机旧暗盒回收计划。当时,佳能在大连的工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专门从事暗盒回收的企业,每回收一个暗盒,佳能还向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自然保护组织提供1美元的捐助。这项"清洁地球运动"截至1998年12月,再生品累计产量达2300万个,全部销往欧美市场。
      
    此外,佳能在世界各地的工厂,在为当地提供技术转让、就业机会和缓解贸易逆差的同时,还持续资助当地的社会福利事业。这些行动一统在佳能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共生"口号下,具有了某些有关信仰与梦想、有关人类共同追求目标的内涵,使其更易为不同文化的人们所接受,从而使佳能更易与当地社会融合、更易完成品牌的国际化。
      
    在中国等待更多机会
      
    佳能产品被中国人所认知的顺序,基本上是先复印机再照相机再打印机,至今佳能已在中国大陆建立了9家公司,总投资额近600亿日元,其1998年度在中国地区的营业额达到了253亿日元。由成龙担纲的佳能"大眼睛"相机广告和时下"小燕子"赵薇做的打印机广告,也为很多老百姓耳熟能详。
      
    而鲜为人知的是,1979年※※※的访日,促成了第二年佳能与北京照相机总厂的合作,这是其迈进中国市场的第一步。从佳能自己的观点来看,他们在中国的发展尚不尽人意,因为与发达国家相比,这里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伪劣假货和走私产品的一度泛滥就是突出的例证,一些政策与国际惯例的差异也让其感到措手不及。而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的商业流通领域尚未对外资开放,使佳能在中国只能介入生产和开发,其相对优势的直销及售后服务利器无用武之地,因此在佳能的国际战略中,中国所处的位置是较为靠后的。
      
    尽管如此,佳能依然高度关注这一庞大市场的细微变化,他们是最先感受到中国信息化浪潮的外企之一。针对这样的市场趋势,佳能在现有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的基础上,还推出了具备打印复印传真功能的数字综合机型,并加大了数字照相机的销售力度,期望在中国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产品市场上抢得先机。
      
    依靠日本式的奋斗而成长起来的佳能公司,目前已在全球各地拥有120多家子公司和约8万名员工,其商标也在150多个国家注册,成为众多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消费者所熟知的世界级品牌之一。我们在回顾这一制造业帝国成长史的同时,访问了佳能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御手洗富士夫先生。
      
    御手洗富士夫先生答问录 (以下《新周刊》记者简称"新",御手洗富士夫先生简称"御")
      
    新:目前佳能产品在世界相关产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御:目前佳能照相机的全球占有率排在首位,复印机从销售数量上来说也位居榜首。激光打印机如果算上OEM(定牌制造)部分,也是第一名,BJP(气泡喷墨打印机)排在惠普之后居第二位,半导体制造设备则仅次于尼康。今后佳能将努力使所有产品在所有领域占据首位。
      
    新:您认为佳能在哪一阶段的发展最为迅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快速的飞跃?
      
    御:我认为佳能从创业初期就确立了国际化经营、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策略,是其能够迅速成为一个跨国企业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我工作了23年的佳能美国 (公司)为例,其1966年的营业额只有370万美元,而1976年一跃升到1.37亿美元,4年之后更达到5.67 亿美元,这一阶段之所以发展飞速,我认为应归功于1973年开始的照相机直销和1974年复印机等产品直销网的充实和市场战略的奏效。
      
    新:许多日本公司都受到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听说像三菱这样的企业也在引进西方的财务和管理制度,以图摆脱困境。经济大环境对佳能的影响大吗?
      
    御:近两年很多日本企业的确受到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日本金融界因大量的不良资产,如土地、股票等触发了经济危机。佳能没有不良资产,贷款也极少,因此所受的影响也较小。但是,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给我们的本土销售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佳能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经营体制,诸如缩短开发周期、减少库存、降低贷款比率等。
      
    新:佳能在开发产品方面是否有失败的尝试,比如在个人计算机方面?今后是否计划进军其它产业?
      
    御:佳能以多年积累的技术,从照相机到计算器、从计算机到复印机、从复印机发展到打印机,不断推动事业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并且,多元化的重点始终是放在时代尖端产业上。从照相机产业到办公设备,今后的主战场将移向信息通信产业。因此,今后我们准备搞好数字相机与显示器事业。也许表面上看我们的所有事业都很成功,其实,我们也曾放弃了微机与FLCD(强介电性液晶显示器)事业。
      
    新:佳能自1996年开始实施"全球优良企业集团"计划,3年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是否意味佳能总公司的职能已转变为一个全球的监控和协调机构?
      
    御:最大的收获要算是成功地强化了国内的生产公司。去年,佳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一部上市,佳能Aptex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被升格为二部上市股。为了使领导班子年轻化,今年4月调换了生产公司的社长。今后,我们将组建强大的关联公司群体,摆脱依赖母公司的销售体系。其次,在加强母公司的机能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全球三大支柱体制的建立与总公司职能的充实将在2001年以后的第二个全球优良企业集团计划中加以落实。
      
    新:"全球优良企业集团计划"最重要的内涵似乎是当地化和全球高度协作。中国市场在其中担当一个怎样的角色?
      
    御:由于中国※※对外资企业的活动有政策规定,目前我们只能在开发及生产领域进行当地化。佳能通过向这些领域投资,进行技术转让,保证就业及产品出口创汇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仅1998年一年出口创汇额就超过了5亿美元。如果中国※※放宽外资政策,我们将不限于开发和生产,还将积极地在销售和维修领域实现当地化。因为要将市场的需求反映到开发和生产中,开展销售与维修服务活动是十分重要的。这将关系到中国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并且,销售及维修服务领域的经验技术的传授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产生与技术转让同等的效益。
      
    新:您在佳能38年的工作经历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御:我印象最深的是1966年开始的在佳能美国(公司)工作的经历。刚到任时,公司只有13名员工,佳能在美国也还没有自己的直销网,照相机是委托给代理店销售的。我是作为第一批营业人员从日本派来开展直销的。但当时日本正处于东京奥林匹克之后的低迷期,由于没有力量投资,佳能便与代理店延长了合同。这样,上任不久的我就处于失业状态,无奈只得干起了财务工作。那时在美国,佳能还是一家不知名的公司,而我是第一次到国外工作,又不懂英语,吃了不少苦头。当时1美元折合360日元,在日本80日元一份的猪排饭,在美国是3美元 (1000日元),可见两地物价之差是何等之大。可以说那时每天都有新的创业艰辛的体验,这些如今都已成为难忘的回忆了。
      
    新:美国公司的运作与日本相比最大的差别在哪里?您是否会将更多的西方经验纳入佳能的管理中?
      
    御:不同之处可以说是多得不胜枚举,如基本税制、集资方式等等,但最大的不同还是速度问题。在美国,无论是市场战略还是财务战略,所有经营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都十分迅速,所以我们公司目前的经营改革口号就是"速度与质量"。
      
    新:您在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佳能产品有哪些?
      
    御:小型复印机、照相机、传真机都是佳能的,特别是最近常用小巧便携的 IXUS(APS相机)。
      
    佳能的部分世界第一:
    1952年,世界首创同步闪光照相机"IVSb"
    1961年,全球第一部电子化相机Canonet
    1964年,第一台10键式电子计算器"Canola130"
    1972年,首创液干式普通纸复印机"NPL7"
    1976年,第一台采用微电脑技术的全电子控制相机"AE-I"型
    1978年,第一台记忆式复印机"NP-8500"
    1981年,全球首次开发成功气泡喷墨打印技术
    1982年,首创暗盒式小型复印机"PC-10/PC-20"
    1985年,开发成功第一台"光卡读写器"
    1990年,第一台以模糊逻辑控制的复印机"NP9800"
    1992年,首创眼控对焦技术并应用在相机"EOS5"
    1993年,与日本IBM联合开发第一台内置打印机的笔记本式电脑
    1995年,首创全自动太阳能照相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5
主题: 4
帖子: 218
注册: 2003年4月
lovely dog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谁是目前最强的袖珍型DC,谁又是袖珍机性价比之王,说明原因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