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6年数码相机软件研发工程师,聊一聊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5809 回帖:33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334
主题: 2
帖子: 296
注册: 2015年9月
大家有什么问题的继续问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34
主题: 2
帖子: 296
注册: 2015年9月
这个基本证实了楼主的猜想。
应该说这个高大上的液体镜头是有致命缺陷的,那就是受温度的影响太大。
特别是对于手机,有时候CPU在满负载的状况下,温度的变化是极大的。
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商业前景非常巨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34
主题: 2
帖子: 296
注册: 2015年9月
越玩越抽抽 发表于 2015-12-3 10:56
楼主已经从CMOS讲到镜头了。。。

那么请教一个原始粗暴的问题:经常有人讨论对于成像的影响是镜头重要还是机身重要。那么,就目前趋势下,是否说明更侧重于机身性能,或者说CMOS性能了吧???

谢谢


两个都重要,这两个是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的。
事实上一个好的成像是:Lens+Sensor+ISP,没有好的ISP去处理,再好的镜头加上再好的CMOS也白搭。
楼主的看法是千万不要纠结于剑宗和气宗...令狐师兄已经给出答案了,你说左手重要还是右手重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34
主题: 2
帖子: 296
注册: 2015年9月
也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在整场介绍过程中,并没有提到关于镜头的解析能力和受温度影响的问题。

于是在介绍结束后楼主问那两个美国工程师有没有测过每个温度下镜头解析的能力。

他们回答说有测试小范围的温度,但是手上没有测试报告。

于是楼主要求需提供这份测试报告,并且提出由于手机使用的环境不同,温度变化差异很大,希望能够做提供一个-20度到+70度的测试报告。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到目前楼主也没有见到这份测试报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596
主题: 6
帖子: 5487
注册: 2009年5月
楼主已经从CMOS讲到镜头了。。。

那么请教一个原始粗暴的问题:经常有人讨论对于成像的影响是镜头重要还是机身重要。那么,就目前趋势下,是否说明更侧重于机身性能,或者说CMOS性能了吧???

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34
主题: 2
帖子: 296
注册: 2015年9月
之前提到关于镜头受温度影响的问题。

除了累加误差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不同材质的镜片受温度的影响是不同的。

其中液体受温度的影响是最大的,然后是树脂镜片,接下来就是玻璃镜片。

这里说的树脂其实就是塑料,(镜头行业的人都说是树脂镜片,我也跟着这么称呼好了),一般多用于家用消费级数码相机,手机。
也是受限于材质对畸变和解析度的影响,这类镜片的直径没办法做得大,所以直径大的镜片都是使用玻璃材质。

另外由于树脂镜片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所以一般行车记录仪这类产品,镜头一般都是使用玻璃材质,因为车内的温度变化比较大,对成像的影响还是挺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34
主题: 2
帖子: 296
注册: 2015年9月
期间大家有问题可以随便问,楼主将竭尽所能回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34
主题: 2
帖子: 296
注册: 2015年9月
继续液体镜头的话题,还没讲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6.539
主题: 63
帖子: 7513
注册: 2003年1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34
主题: 2
帖子: 296
注册: 2015年9月
树懒 发表于 2015-12-1 16:20
感谢。这让我开始憧憬装着索尼“心”的佳能单反了。


可以看一篇帖子: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5150363/answer/31264980

帖子里面有几个重要话,如果有空可以深挖一下,里面折射出SONY在CMOS Sensor和影像方面的实力。
而单反只是冰山一角,很多技术,不是有钱有能够弄出来的:

F55最屌东西:人类第一次在这么大的CMOS上实现全区域电子快门!没有果冻效应,没有闪光带效应!而且最大帧率可以达到240fps(DCI 2K)

注意,F35用的是CCD...s35mm画幅(画幅和F65/F55一样,就比APS-C小点)50fps的速度输出!CCD无法在大画幅高像素下高速输出的罩门,直接无视!“这游戏能玩?!”,索尼:“我玩给你看!”

D.CineAlta Premium 2K数字摄影机:F23“3D-A world created by Sony”,说到3D,大家肯定想到阿凡达,而阿凡达16台(F23和F950各8台,两两组合,8套3D,老卡自称Fusion 3D)电影机正是索尼专门给卡梅隆做的!物料+研发画了大概2亿美刀!

例如最初提到的F65,那块CMOS十分逆天。首先是Q67斜交排列的8K分辨率,66.6%的像素利用率(Q67名字的由来)用两倍像素密度实现了拜尔滤色片四倍像素密度才能达到的分辨率,让4K-RGB输出成为可能,并且能有效避免拜耳排列造成的伪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435
主题: 19
帖子: 1029
注册: 2003年8月
乐寻 发表于 2015-12-1 15:56
这两个问题好难回答啊。以楼主有限的知识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咯。
sensor方面,楼主没有去对比过,所以没办法回答。
但是总体来讲SONY的CMOS sensor技术比佳能的要高一个档次,这个是没有争议的(事实上总得来看恐怕不止高一个档次,千万不要只拿一两款sensor来做对比然后得出结论,要从对CMOS sensor的设计,制造,技术储备,量产能力,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这个角度去做对比)事实上也有传言佳能后续的sensor有极大可能会采用SONY的CMOS sensor。

另外,DIGIC是单反的ISP,应该放到单反的ISP里面去比,这里面的处理模块,算法,日本都封得死死的。根本没有机会能够了解得到。也只能从他们官方所宣称的表现来看,应该是顶级的。

之所以不能跟其他的ISP比是因为侧重点不同,没有可比性。
比如说手机或者其他能够做快速HDR,连拍能力,全画幅预览,小波去噪,3D降噪(这个算法做得好对噪点的抑制效果能让ISO再提高一个档次),还能4K 录影,这些单发不一定都能够做得到。


感谢。这让我开始憧憬装着索尼“心”的佳能单反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34
主题: 2
帖子: 296
注册: 2015年9月
树懒 发表于 2015-12-1 11:15
请问楼主,佳能的图样传感器是如网上流传的那样,比索尼的要差得多么?另外佳能的DIGIC系列处理器在业界处于什么水准?


这两个问题好难回答啊。以楼主有限的知识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咯。
sensor方面,楼主没有去对比过,所以没办法回答。
但是总体来讲SONY的CMOS sensor技术比佳能的要高一个档次,这个是没有争议的(事实上总得来看恐怕不止高一个档次,千万不要只拿一两款sensor来做对比然后得出结论,要从对CMOS sensor的设计,制造,技术储备,量产能力,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这个角度去做对比)事实上也有传言佳能后续的sensor有极大可能会采用SONY的CMOS sensor。

另外,DIGIC是单反的ISP,应该放到单反的ISP里面去比,这里面的处理模块,算法,日本都封得死死的。根本没有机会能够了解得到。也只能从他们官方所宣称的表现来看,应该是顶级的。

之所以不能跟其他的ISP比是因为侧重点不同,没有可比性。
比如说手机或者其他能够做快速HDR,连拍能力,全画幅预览,小波去噪,3D降噪(这个算法做得好对噪点的抑制效果能让ISO再提高一个档次),还能4K 录影,这些单发不一定都能够做得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988
主题: 8
帖子: 810
注册: 2006年9月
学习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435
主题: 19
帖子: 1029
注册: 2003年8月
请问楼主,佳能的图样传感器是如网上流传的那样,比索尼的要差得多么?另外佳能的DIGIC系列处理器在业界处于什么水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34
主题: 2
帖子: 296
注册: 2015年9月
ldk5 发表于 2015-11-30 21:04
请楼主解答一下这个感觉,老一些相机高感较差但低感较好主观感觉低感细腻,而较新的相机高感好了一些,但感觉低感似乎变差了,感觉似乎在设计上解决这两者有矛盾?先谢谢了


这个问题太笼统啊,楼主很难回答。

老是老到什么程度呢?而新的相机又是新到哪个时间点呢?

或者你可以列举出哪些相机的对比,这样比较好回答一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34
主题: 2
帖子: 296
注册: 2015年9月
其实可以跟大家说一说这个行业的一些状况。
相机研发(包括安防,手机,相机,行车记录仪,ISP原厂,sensor原厂)这个圈子不大。
这个行业呆久了几乎每个公司都会有认识的人。
总的来说数码相机有日薄西山的感觉,薪水相对手机来说没有优势(有些除外,比如说运动相机,无人机上的相机等),所以这个行业好多人都转到手机行业中做拍照部分的开发。毕竟目前来讲手机行业这几年还是挺热的。
另外就是芯片研发,包括ISP和sensor(CCD/CMOS)的研发,能够设计算法和芯片的图像处理模块,这些才是基础性的东西,如果懂这些,管你手机相机无人机还是监控设备,全部通吃,因为原理都是一样的,这些人在国内绝对是稀缺人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34
主题: 2
帖子: 296
注册: 2015年9月
louisschumacher 发表于 2015-11-30 18:00
不知楼主是否希望鄙人帮介绍工作?我在圈子里面认识一些朋友,对于你的这些经验才能,都是会很欣赏的。有兴趣的话私信联系方式。谢谢。


还没有达到百日百贴,所以没办法给你私信。
非常感谢你的热心,只是楼主在最近没打算换工作。
打算在手机行业中再混多一段时间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0.969
主题: 258
帖子: 11288
注册: 2004年5月
楼主牛人,支持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096
主题: 22
帖子: 4032
注册: 2011年9月
年内主力装备
ILCE-7RM3
X-T30 II
Canon EOS 5DS R
OM-1
请楼主解答一下这个感觉,老一些相机高感较差但低感较好主观感觉低感细腻,而较新的相机高感好了一些,但感觉低感似乎变差了,感觉似乎在设计上解决这两者有矛盾?先谢谢了 本帖最后由 ldk5 于 2015-11-30 21:0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682
主题: 118
帖子: 2333
注册: 2008年7月
乐寻 发表于 2015-11-30 17:57
因为楼主在产品终端厂带过,在ISP原厂也呆过,所以基本上都做过,Firmware,3A,IQ Tuning,也写过图像算法,比如图像融合,双边滤波....
系统一般都是SOC厂自己写的,大部分都类似UCOS-II这种RTOS。


不知楼主是否希望鄙人帮介绍工作?我在圈子里面认识一些朋友,对于你的这些经验才能,都是会很欣赏的。有兴趣的话私信联系方式。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34
主题: 2
帖子: 296
注册: 2015年9月
louisschumacher 发表于 2015-11-30 17:49
请问楼主是做图像质量调教这一块呢?还是数码相机Firmware? 使用什么操作系统? 谢谢。


因为楼主在产品终端厂带过,在ISP原厂也呆过,所以基本上都做过,Firmware,3A,IQ Tuning,也写过图像算法,比如图像融合,双边滤波....
系统一般都是SOC厂自己写的,大部分都类似UCOS-II这种RTO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34
主题: 2
帖子: 296
注册: 2015年9月
根据楼主之前数码相机的开发经验。

其实镜头的解析度和畸变程度跟温度是有很大关系的,另外就是跟材质有很大的关系;

通常大家觉得使用的手机或者相机的发热对镜片的热胀冷缩改变有限,所以觉得影响不会太大。

其实一般一个3~10倍光学变焦的镜头,里面的镜片有10多片,如果每一片因为温度的变化都改变一点点。

在光学上,每个镜片误差的累加可以说是指数级别的,不是简单的相加关系。所以最终造成的误差累积其实是很大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682
主题: 118
帖子: 2333
注册: 2008年7月
请问楼主是做图像质量调教这一块呢?还是数码相机Firmware? 使用什么操作系统? 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34
主题: 2
帖子: 296
注册: 2015年9月
继续吧。
这个液体镜头模组做得虽然比普通的手机模组要大,但是在能够光学变焦的模组上来说,已经是很小了。(可以看看三星的光学变焦手机)
当然这个液体镜头模组有这么多的好处,当然就有一些副作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169
主题: 6
帖子: 521
注册: 2009年2月
膜拜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34
主题: 2
帖子: 296
注册: 2015年9月
这里面的控制对方的美国工程师没有讲得很详细,不过楼主已经猜到里面大概的原理。这里剖析一下。

根据公式F=BIL,当磁场强度和受感应的长度固定时,产生的力F和电流I是成正比的。

做过电子研发的人都知道,如果使用比较好的电流控制芯片,这个电流I其实可以非常容易控制得很精细的。

这里控制上不是什么难事,楼主觉得最难的是材料部分,折射率,可控变化范围,还有耐久性等,这个材料才是真正的核心技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34
主题: 2
帖子: 296
注册: 2015年9月
继续讲液体镜头。
根据该公司的美国工程师的现场介绍,液体镜片的原理基本和人的晶状体类似,
用一个高分子薄膜,形状就做得跟镜片一样,里面装有某种液体(具体什么液体人家是保密滴),
然后利用电磁霍尔效应,用一个小装置去抽吸薄膜里面的液体,
让这个“镜头”改变曲面和折射的方向,达到改变光路的目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已经是跟人眼的晶状体的工作状态时一样的了。

另外要提一下的就是这个光路折射的方向是完全可以通过电流的强度去做精确的控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59
主题: 1
帖子: 58
注册: 2005年12月
顶一下,等着继续听楼主讲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34
主题: 2
帖子: 296
注册: 2015年9月
搞错,相机对焦也是改变焦距,将焦点落在sensor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334
主题: 2
帖子: 296
注册: 2015年9月
要讲的其实也不是什么新技术,好多年前就有了。
大家应该知道相机对焦跟人眼对焦,相机的对焦是改变对焦镜片的前后位置,将其移动到焦距位置上。
而人眼对焦则是通过改变眼睛内的晶状体的焦距来做对焦动作的。
那么根据这原理,之前就有人提出,可不可以让相机也跟人眼一样,用一个“晶状体”镜头来改变对焦。

我原本以为这个技术只存在在实验室阶段,没想到前段时间有看到实物,并且已经具备量产能力可以商用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6年数码相机软件研发工程师,聊一聊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