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音乐笔记 —— 学习 · 欣赏 · 交流 [主题管理员:天漠虎峪]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47779 回帖:903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6.212
主题: 190
帖子: 37574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PGT-AN20
★ OPPO Find X7 Ultra
wlhls 发表于 2017-12-12 22:33
好家伙,天漠兄还记得俺的那个神贴,可见其影响力。
话说那个贴里还是有些内容的,只是里面推荐的东西,实在不方便购到。
俺现在也是用多声道听,明显立体声充满整个空间,听的俺是心潮澎湃。


其实选择器材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所以您那个帖子俺一直在认真拜读,收获很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07.949
主题: 56
帖子: 21062
注册: 2007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好家伙,天漠兄还记得俺的那个神贴,可见其影响力。
话说那个贴里还是有些内容的,只是里面推荐的东西,实在不方便购到。
俺现在也是用多声道听,明显立体声充满整个空间,听的俺是心潮澎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6.212
主题: 190
帖子: 37574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PGT-AN20
★ OPPO Find X7 Ultra
音乐笔记,四十四:2017年回顾:今年都做了些啥?

不知不觉间,一年又要结束了,时间好快!除了听音乐看大片外,今年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三次国外自驾,150多天,从南太平洋到北美乃至南欧。二是更新了一下俺的家庭影院。

俺喜欢听音乐看电影,但不不烧器材。俺用的音箱还是80年代用出国大件指标买的先锋组合音响里的产物。功放是2000年后买的雅马哈HTR-5540最早一代AV功放。俺没有数播,看视频用盒子,听音乐用PC做音源,通过光纤把信号输出给功放。俺不烧HiFi的最主要原因是没钱,另外就是觉得HiFi不好听,喜欢有特点的音色或音染。俺认为音染的意思不应是音色污染,而是音色渲染之意,好比摄影的后期。俺为啥用PC做音源,就是因为可以通过均衡调整音色。除立体声外,俺还喜欢用多声道播放。前些日子看到yah兄在帖子里也谈到了这种听法,大有遇到知音的感觉。

有一天,俺突然无厘头地想升级一下俺的系统了。要说有啥不满意,那就是总觉得弦乐不润。原因一定是主音箱不好所致,二分频就是让大扬声器同时播放低音和中音,弦乐肯定不细腻。

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音响升级想立竿见影者首先换音箱。不过如今音箱品牌太多,价格天上地下,鱼龙混杂,众说纷纭,很难取舍。俺对音响的了解远不如摄影器材,必须好好做功课,包括论坛里那个询问一万五能买到什么品牌的落地音箱的神贴也一直关注,因为也想用类似预算再买一对落地箱。该贴很有戏剧性,高潮迭起,观赏性高,经常令人忍俊不止且不乏高手献策。不过,直到帖子沉了之后,俺依然一头雾水。因为声音好坏确实很难用文字表达清楚,不像摄影器材,好歹还有样片能够参考一下。

俺比较迷大品牌和信权威评测,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名叫WHAT HIFI专门对音响器材进行评测的英文网站,其权威性类似摄影界的DXO,因此重新进去钻研了一番。俺比较喜欢B&W这个品牌,因为俺的台式电脑音箱用的就是B&W MM1,尽管小五千的价格有点贵,但音色之好让你感到物有所值,因此落地音箱也在考虑这个牌子。B&W683 S2是一对三分频的落地箱,有独立中音单元,国内官网价格在一万六七左右。2014年WHAT HIFI对683 S2进行过评测并给了五颗星,因当时该音箱的售价为1150英镑,因此荣获600至1200英镑价格区间里的最佳音箱奖。其具体评价是“非常强大,性能全面,B&W品牌的又一获奖产品(A very strong and versatile performance;another winner for B&W)”。国内的“家庭影院网”也对这款音箱进行过评测。该网站大力称赞完中音单元所用的kevlar纤维音盆后说:“整体声音的感觉更加倾向于音乐性,声音中性偏暖,耐听度十足,低频的量感不多,并不属于凶猛类型,却能很好的诠释低频率的细节和层次,中高频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另外,都说英国箱子适合听古典,因此就选择它吧。其实,音箱选购有很大的赌博成分。不过俺总觉得大品牌会更靠谱一点,哪怕是其中低端产品,即使蒙得不太准,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何况还有权威评测的推荐呢。

说实话,无论是谁的评测,其评价都有些虚头巴脑的,啥叫非常强大?啥叫音乐性?啥叫耐听?这些说法好比摄影中的德味和耐看等说法,只可意会不可言谈。器材好坏还是要以自己的感觉为准。683 S2音箱到手后俺用现有的功放和那对用了三十多年的先锋音箱大致对比了一下,结果居然是各有千秋,俺的老爷音箱并未全面落败。在中音表现上,683 S2明显好了不少,说明独立的中频单元确有存在价值,用其播放交响乐弦乐效果改善了不少,分辨率有提高。另外,683 S2低音喇叭尽管只有6.5英寸,但有两只,因此效果也比先锋一只10英寸的好。说明书上说683 S2在±3db的条件下低音可以下潜到52Hz应该属实。考虑到这种价位,堪称满意。不过令俺略感惊讶的是,683 S2的高音并不像评测所说的那么出色,远不如先锋清脆亮丽。当然,整体说来还是683 S2听起来舒服,表现更均衡。两对音箱的交流阻抗均为8Ω,买683 S2之前生怕俺那个有效功率只有65瓦的雅马哈推不动,不过结果尚好,两对音箱的音量完全一样。总的来说,在音箱选择上这次蒙得还算准,新音箱比老音箱好,关键是提升能听出来。相对一万多的身价,可谓物有所值。

浏览WHAT HIFI发现,2016年,该网站把最佳家庭影院功放的五星大奖授予了天龙AVR-X3300W,其评测结论是“任何其他中档家庭影院系统在优秀的AVR-X3300W面前都只能退居其次”(The Brilliant DENON AVR-X3300W will take any mid-range home cinema system to the next level)。多年前,俺儿子成家时买的功放也是天龙,型号是AVR-X4000,和俺手里的雅马哈HTR-5540相比,输入端口从一套VCR用的莲花头变成了7个HDMI,音源切换变得非常方便,俗话说没有花钱不是,换个功放也有必要,因此又买了一台X3300W。和俺的老雅马哈相比,X3300W的输出功率增加了45瓦,但冗余的增加并未令俺感到明显提升,反倒是7.1声道下的DTS Neural:X声效给了俺不少惊喜。俺本来就喜欢用多声道听立体声,如今用DTS Neural:X播放效果更好,层次更丰富。看电影时,即使是单声道的老片,DTS Neural:X也能营造出本来没有的声场效果,把对话定位到中置,别的音箱只负责播放配乐等,泾渭分明,绝不掺和。收看单声道的普通电视节目亦如此,真是太神奇了!另外,由于增加了两个声道,本想淘汰的两个先锋音箱也派上了用场。通过放大器分配选项将前置整为双功放,互为补充,取长补短。用四只主音箱听古典效果极好,声场大,细节多,爽得很。

也许是受摄影的影响,对画质要求较高,三年前就把台式电脑24寸的显示器换成了32寸。电视亦然,先后换了不少台。夏普60寸液晶买了没多久,索尼就发布了三种尺寸的Z9D系列。100寸的Z9D过于昂贵,因此不考虑,75的正合适。去年由于发布不久,价格高不说,还需事先订货等待。今年下半年,价格降到四万以下并且现货充足,故而果断进了一台。电视是家庭影院的灵魂,图像够大看起来赏心悦目至关重要。有人总认为投影比液晶电视好,但俺实在忍受不了那种把白天当晚上过的感觉,俺喜欢明亮的观看环境,因此从未考虑过投影。Z9D的画质没的说,几乎到了无可挑剔的地步,堪称目前75寸LED电视的画质之王,没有之一。以前总觉得家庭影院四个字有点牵强,Z9D到手后,屏幕对角线大了15英寸,终于让俺觉得有些点名副其实了,用其观看歌剧和芭蕾,现场感大增。

最后谈谈盒子。mkv视频出现后,俺就不再关注avi或rm格式的资源了。为了在电视上播放,2010年俺买了第一台硬盘播放机忆捷A8,《星球大战》和《指环王》的1080p都是用其观赏的。由于视频格式比较复杂,2013年换成了开博尔C9双核,2015年又为追求H.265硬解而将其升级为F5四核。今年八月,因为看上了4k增线功能,又把盒子换成了海美迪Q5四代。其实天龙3300W也能增线,但对比后发现,海美迪明显技高一筹。很多老片,即使是350分辨率的MiniSD,经海美迪增线到4k后效果都很明显,在天龙的DTS Neural:X声效和Z9D画面的作用下,大有耳目一新之感。如今用Q5观看下载的蓝光原盘或其他制作精良的mkv文件,分段选曲、音轨选择都和用蓝光机播放一样方便。如果没有字幕,点击一下下载,也许会有更多惊喜。当然,视频播放也可通过把硬盘直接插到电视或蓝光机上实现,可速度慢不说,方便程度也远不如盒子,用户体验相差太远。因此盒子虽小,但对家庭影院而言,作用之大不容忽视。



P.S.

俺喜欢旅游,尽管经常很紧张,但总会有不少无事可做的无聊时刻,比如在机场候机、等待起飞以及漫长的飞行时间。俺没有用耳机听音乐的习惯,更不喜欢盯着飞机上可怜的小屏幕看电影打发时间。因此以上这些文字大部分都是在这些时候写成的,贴到这里权当是俺对2017年的一个回顾吧。 本帖最后由 天漠虎峪 于 2017-12-11 14:0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6.212
主题: 190
帖子: 37574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PGT-AN20
★ OPPO Find X7 Ultra
这座土山的形状有点像萨尔斯堡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6.212
主题: 190
帖子: 37574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PGT-AN20
★ OPPO Find X7 Ultra
去年去云南自驾游,元谋土林给俺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6.212
主题: 190
帖子: 37574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PGT-AN20
★ OPPO Find X7 Ultra
yah 发表于 2017-8-31 20:13
俺没有去过萨尔茨堡,搬板凳坐下学习。


谢谢仁兄捧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6.212
主题: 190
帖子: 37574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PGT-AN20
★ OPPO Find X7 Ultra
俺非常欢这种氛围,在古老的建筑下坐一坐非常惬意,因此选择在这里用晚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6.212
主题: 190
帖子: 37574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PGT-AN20
★ OPPO Find X7 Ultra
老城白天比较热闹,晚上比较安静,适合慢慢散步浏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6.212
主题: 190
帖子: 37574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PGT-AN20
★ OPPO Find X7 Ultra
古堡很大,可以步行上去,也有类似电梯一样的代步工具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yah
泡菜
泡网分: 2.1
主题: 12
帖子: 2125
注册: 2002年8月
天漠虎峪 发表于 2017-8-31 19:54
俺心中有几个音乐圣地,包括以前提到过的威尼斯、纽伦堡和维罗纳。不过,对于古典音乐来说,最重要和最神圣的地方该应是奥地利的萨尔斯堡。


俺没有去过萨尔茨堡,搬板凳坐下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6.212
主题: 190
帖子: 37574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PGT-AN20
★ OPPO Find X7 Ultra
萨尔斯堡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堡,坐落在河流=南岸的要塞山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6.212
主题: 190
帖子: 37574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PGT-AN20
★ OPPO Find X7 Ultra
除了莫扎特故居之外,大部分好玩的部分都在集中在河的南岸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6.212
主题: 190
帖子: 37574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PGT-AN20
★ OPPO Find X7 Ultra
萨尔斯堡有一条美丽的河流,把吧城市分为新旧两个部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6.212
主题: 190
帖子: 37574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PGT-AN20
★ OPPO Find X7 Ultra
萨尔斯堡是莫扎特的故乡,到处都有莫扎特的字样,这是莫扎特巧克力店: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6.212
主题: 190
帖子: 37574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PGT-AN20
★ OPPO Find X7 Ultra
记得那年从奥地利※※办申根签证,※※突然给俺打来了电话询问电话,问俺为啥要去奥地利。俺顺口就说因为喜欢音乐。没想到对方让俺说说具体都知道哪些,俺立刻回答说新年音乐会。不料对方说新年音乐会不喜欢音乐的人都知道,让俺说点别的。俺说那就是莫扎特了,然后如数家珍地告诉对方莫扎特一共有多少部交响曲、多少部歌剧、多少部协奏曲以及俺有哪些莫扎特的CD等等。对方听了一会说OK啦,然后就挂上了电话。当然,签证很快就下来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6.212
主题: 190
帖子: 37574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PGT-AN20
★ OPPO Find X7 Ultra
俺心中有几个音乐圣地,包括以前提到过的威尼斯、纽伦堡和维罗纳。不过,对于古典音乐来说,最重要和最神圣的地方该应是奥地利的萨尔斯堡。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6.212
主题: 190
帖子: 37574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PGT-AN20
★ OPPO Find X7 Ultra
yah 发表于 2017-8-31 14:09
这版,一定要看。俺给你找找还有没有国外的种子了。


谢谢仁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yah
泡菜
泡网分: 2.1
主题: 12
帖子: 2125
注册: 2002年8月
天漠虎峪 发表于 2017-8-31 13:57
俺手里的《魔笛》也有八个版本的影碟,五个蓝光,三个DVD,但您说的这个俺没有。


这版,一定要看。俺给你找找还有没有国外的种子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yah
泡菜
泡网分: 2.1
主题: 12
帖子: 2125
注册: 2002年8月
天漠虎峪 发表于 2017-8-31 13:56
没办法,声像效果受限于当时的音像硬件设备的水平。


是的,时代不一样。好在,演绎纪录下来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6.212
主题: 190
帖子: 37574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PGT-AN20
★ OPPO Find X7 Ultra
yah 发表于 2017-8-31 13:29
格娃唱夜后的那版视频,波普唱帕米娜,当时的两大莫扎特女高音+大美女,好听、好看啊:


俺手里的《魔笛》也有八个版本的影碟,五个蓝光,三个DVD,但您说的这个俺没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6.212
主题: 190
帖子: 37574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PGT-AN20
★ OPPO Find X7 Ultra
yah 发表于 2017-8-31 13:23
兄弟的视频真多啊

俺也是最喜欢1980年的伯姆版,演员、演绎都是不错的,只是声像均不太理想。


没办法,声像效果受限于当时的音像硬件设备的水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yah
泡菜
泡网分: 2.1
主题: 12
帖子: 2125
注册: 2002年8月
天漠虎峪 发表于 2017-8-29 11:30
音乐笔记,四十三:谈谈手里不同版本的《后宫诱逃》影碟

经常有人说如何听歌剧,俺最早接触歌剧也是从听开始的,因为没有条件,不得已,只能听。那时除了歌剧外,俺还听很多其他东西,如京剧、话剧、评书、广播剧以及芭蕾舞等。

不过,正如瓦格纳所说歌剧是一种“整体艺术”,不单纯是音乐作品,因此随着视频技术的普及,俺很快从听过度到看。如今俺每欣赏一部歌剧,凡是能找到视频资源者首先看视频,然后再听。歌剧是舞台艺术,观看肯定要放在第一位。如果有多种不同演出版本,俺喜欢从时间最早的版本看起。歌剧不同于看电影,不怕剧透,凡能事先找到剧情简介的也必定认真浏览一番。

莫扎特的歌剧《后宫诱逃》俺一共有八个版本的影碟,六个DVD,两个蓝光。与莫扎特的早起作品相比,《后宫诱逃》的音乐语言更成熟,故事更有戏剧性。不过,俺也喜欢反复观赏比其更早的作品,感觉莫扎特的早期歌剧更经典,更纯粹。大键琴一响,宣叙调就出现。乐队一奏,咏叹调就要开始了,这种格调何其典雅,从容,整部歌剧,有张有弛,错落有致。

莫扎特后来的一些歌剧里用对话代替了宣叙调。和宣叙调相比,语言所能表达的东西更多,更充分,更有利于交待复杂的剧情,也更利于导演加入更多的逗乐噱头 ...


格娃唱夜后的那版视频,波普唱帕米娜,当时的两大莫扎特女高音+大美女,好听、好看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yah
泡菜
泡网分: 2.1
主题: 12
帖子: 2125
注册: 2002年8月
天漠虎峪 发表于 2017-8-29 11:30
音乐笔记,四十三:谈谈手里不同版本的《后宫诱逃》影碟

经常有人说如何听歌剧,俺最早接触歌剧也是从听开始的,因为没有条件,不得已,只能听。那时除了歌剧外,俺还听很多其他东西,如京剧、话剧、评书、广播剧以及芭蕾舞等。

不过,正如瓦格纳所说歌剧是一种“整体艺术”,不单纯是音乐作品,因此随着视频技术的普及,俺很快从听过度到看。如今俺每欣赏一部歌剧,凡是能找到视频资源者首先看视频,然后再听。歌剧是舞台艺术,观看肯定要放在第一位。如果有多种不同演出版本,俺喜欢从时间最早的版本看起。歌剧不同于看电影,不怕剧透,凡能事先找到剧情简介的也必定认真浏览一番。

莫扎特的歌剧《后宫诱逃》俺一共有八个版本的影碟,六个DVD,两个蓝光。与莫扎特的早起作品相比,《后宫诱逃》的音乐语言更成熟,故事更有戏剧性。不过,俺也喜欢反复观赏比其更早的作品,感觉莫扎特的早期歌剧更经典,更纯粹。大键琴一响,宣叙调就出现。乐队一奏,咏叹调就要开始了,这种格调何其典雅,从容,整部歌剧,有张有弛,错落有致。

莫扎特后来的一些歌剧里用对话代替了宣叙调。和宣叙调相比,语言所能表达的东西更多,更充分,更有利于交待复杂的剧情,也更利于导演加入更多的逗乐噱头 ...


兄弟的视频真多啊

俺也是最喜欢1980年的伯姆版,演员、演绎都是不错的,只是声像均不太理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6.212
主题: 190
帖子: 37574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PGT-AN20
★ OPPO Find X7 Ultra
音乐笔记,四十三:谈谈手里不同版本的《后宫诱逃》影碟

经常有人说如何听歌剧,俺最早接触歌剧也是从听开始的,因为没有条件,不得已,只能听。那时除了歌剧外,俺还听很多其他东西,如京剧、话剧、评书、广播剧以及芭蕾舞等。

不过,正如瓦格纳所说歌剧是一种“整体艺术”,不单纯是音乐作品,因此随着视频技术的普及,俺很快从听过度到看。如今俺每欣赏一部歌剧,凡是能找到视频资源者首先看视频,然后再听。歌剧是舞台艺术,观看肯定要放在第一位。如果有多种不同演出版本,俺喜欢从时间最早的版本看起。歌剧不同于看电影,不怕剧透,凡能事先找到剧情简介的也必定认真浏览一番。

莫扎特的歌剧《后宫诱逃》俺一共有八个版本的影碟,六个DVD,两个蓝光。与莫扎特的早起作品相比,《后宫诱逃》的音乐语言更成熟,故事更有戏剧性。不过,俺也喜欢反复观赏比其更早的作品,感觉莫扎特的早期歌剧更经典,更纯粹。大键琴一响,宣叙调就出现。乐队一奏,咏叹调就要开始了,这种格调何其典雅,从容,整部歌剧,有张有弛,错落有致。

莫扎特后来的一些歌剧里用对话代替了宣叙调。和宣叙调相比,语言所能表达的东西更多,更充分,更有利于交待复杂的剧情,也更利于导演加入更多的逗乐噱头。对于作曲者而言,没有了宣叙调也许更轻松。但作为观赏者,俺总觉得缺少了一些什么,加入大段对话之后,甚至感觉有些不像歌剧。莫扎特的早期歌剧,看完全剧之后,俺还喜欢听全剧录音,再次回味。但加入对白的歌剧,看罢之后,俺就只听里面的咏叹调了。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在莫扎特的所有二十二部歌剧里,俺不太喜欢《费加罗婚礼》,因为宣叙调过多听着闹心,加上人物多,剧情乱,太闹腾。《后宫诱逃》尽管用对话代替了宣叙调,也有能让观众发笑的地方,但比较适度,不过分。全剧共21曲,曲曲优美,高昂婉转兼备,且不乏俺爱喜欢的花腔。总体感觉比《费加罗婚礼》强太多。

在手里的八个版本中,俺最喜欢的是1980年勃姆指挥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乐团及合唱团的演出。DG出品,4:3画幅,DVD,PCM音轨。

剧中的男女主角分别由墨西哥男高音Francisco  Araiza和捷克女高音Edita Gruberova扮演。这部歌剧里的好听唱段大都集中在康施坦茨身上,除了演唱难度外,这个角色很不好演,既要委曲求全,又要不失身份,这种矜持很难把握。

※※※※上介绍说:艾迪塔·葛贝洛娃,斯洛伐克女高音歌剧唱家,是近年倍受好评的花腔女高音。她那清晰、轻快且高而有力的嗓音,使她成为莫札特《魔笛》中夜后角色的理想扮演者,近年来,通过担任若干重要的美声歌剧中的主角,取得相当成功。

俺没看过她演的夜后,但她演的康施坦茨已经非常出色了,演唱俱佳,体态优美。既然是观赏歌剧,演员的身材、面容和扮相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在女高音里,除了卡拉斯外,俺最喜欢的是萨瑟兰,但仅限于听。

俺手里最老的《后宫诱逃》版本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1967年在萨尔斯堡音乐节演出的实况录像,祖宾梅塔指挥维也纳爱乐,DVD版,4:3画幅,黑白片+单声道。本来俺买这张碟是为了收藏,没想到俺居然从头到尾一丝不苟地将其认真看完,而且是抱着膜拜的心态看完的。全剧导演得不愠不火,即使是俺不喜欢的对话直白也处理得很有分寸,没有任何喧宾夺主之感。

这场演出里的男女主角分别由秘鲁男高音Luigi Alva和德国女高音Ingeborg Hallstein扮演,后者不仅相貌好,唱得也好,换气不着痕迹,游刃有余,轻松自然。把康施坦茨的身份和尴尬处境表演得也非常到位,不卑不亢。歌剧属于戏剧中的一种,不仅要唱得好,表演也必须好。这也正是歌剧比音乐会难度更大的原因之一。

在舞台效果上,导演很会利用剪影,用得恰到好处,很有新意。另外就是俺喜欢那时候的视频导播,不仅有舞台感,还不缺必要的特写,不像如今有的导播那样,动辄推拉摇移,搞得你眼花缭乱。

总之,这个版本最符合俺的审美,唯一遗憾在于受当时技术所限,画质和音效较差。对了,从不多的几个镜头里,我们可以隐约窥探到祖宾梅塔年轻时的模样,整个一个英俊小生。

俺的第三张DVD是祖宾梅塔35年之后指挥佛罗伦萨马吉奥音乐节管弦乐队及合唱团2002年的演出实况。

Rainer Trost和Eva Mei分别饰演男女主角,唱的还行,不过前者没有演出贵族子弟应有的气质。后者于1990年通过出演《后宫诱逃》赢得过莫扎特比赛Catarina Cavalieri大奖。但仅此而已,作为优秀的歌剧演员,唱得好不等于一切。当然,表演不到位,舞台导演应付很大责任。

剧中扮演奥思敏的是俺非常喜欢的Kurt Rydl,但与之配戏的Patrizia Ciofi却很不理想,演得和一个疯女人一般,令人不敢恭维。

尽管剧中的帕夏一句唱词没有,但作用非常重要,不能演得像黑帮老大一样。而扮演这一角色的演员恰恰犯了这一错误,把人物本应具有的威严大度败坏得一塌糊涂。

另外,舞台、背景、道具、服装都比较粗糙,没有体现出土耳其的风格。对了,此版录像还有一个非常见鬼的事,那就是视频导播不知为啥经常在台上的演员唱得正带劲的时候把镜头切换到乐队和指挥身上,大煞风景。 这场演出除了Kurt Rydl表演出色,把奥思敏演得活龙活现外,其余五人都很一般,乏善可陈,看一遍足矣。

俺手里的第一张蓝光是2009年Brian Fieldhouse指挥荷兰歌剧院室内乐团及合唱团的录像。这是一次颇具现代风格的演出,但还可以令俺接受,由Kurt Rydl扮演的奥思敏一出场即先声夺人,给俺留下了极好的印象。男女主角和其他角色演得也都非常不错。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导演把帕夏这个角色塑造成一个多情种子,窝窝囊囊、没有任何男子气概。不过,这种处理手法非但没令人反感,反倒惹人同情和喜爱。有情未必不豪杰,帕夏最后的义举把他形只影单的身影衬托出了几分高大。

俺的第二张蓝光是格林德伯恩2015年的演出,Kati Debretzeni指挥启蒙时代管弦乐团。总得来说,这是一场失败的演出。

扮演康施坦茨的sally matthews一上来的那段花腔就唱得很吃力,声嘶力竭。第二幕里那段最重要的思念情人咏叹调也是如此,声音忽高忽低,而且不连贯,似乎总在用力吸气。奥思敏是《后宫诱逃》里的一个重要角色,是给观众带来欢笑的人,他和布隆黛的戏经常是剧中的看点,但两个人演得都很差。最讨厌的是,剧中的所有对白都太过火,大喊大叫,加上摔摔打打,形同半疯,实在无法忍受。

《后宫诱逃》里一共只有六个人物,五唱一白。然而有人却能将其扩展到十一个人的阵容,分别给五个歌唱演员另行配备了一个替身,专门负责道白。这就是Hans Neuenfels导演出来的杰作。其结果是,让没看过这部歌剧又不了解剧情的人看肯定会晕菜。

这张影碟是1998年斯图加特国家歌剧院的实况录像,Lothar Grotzinger指挥。饰演康施坦茨的是美国女高音Catherine Naglestad,唱得还好,其他演员也不错,只要能忍受十一个人打群架似的风格,这张影碟就能接受。也许是俺在歌剧欣赏方面比较保守,不太容易接受新事物,因此没有太大兴趣对这张影碟再做更多评论。

2006年萨尔斯堡艺术节上演了莫扎特的全部22部歌剧并发行了一套M22影碟。从发掘、保护和发扬文化遗产方面,此举可谓功德无量。不过,网上对其的评论则毁誉参半。看来不止俺一个不喜欢把莫扎特的古典歌剧演绎成荒诞派作品的做法。

《后宫诱逃》在M22系列中完全是一场别出心裁的演出,不带任何土耳其色彩。序曲一开始,一对全裸男女赫然出场,令人瞠目结舌。不过俺倒是饶有趣味地看完了全剧,因为一直想看看后面究竟还有什么令人大开眼界的花活。如果导演的本意就是如此,可以说他成功了。传统风格看多了之后偶然看一下这种演出也算是一种调剂吧。

该版本的演出团体是维也纳国家合唱团和萨尔斯堡莫扎特管弦乐队,Ivor Bolton指挥。演员阵容年轻,唱得却也不错,充满活力。

俺的最后一个DVD版是1989年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演出。此版本中唱得最好的是女主角康施坦茨的扮演者Aga Winska,花腔毫不费力,咏叹调唱得如泣如诉,声情并茂。身材扮相也不难看,只是缺少点英国女子的味道。此女何人?百度里查不到,后来费了很大力气才找到了相关信息,原来是来着波兰的戏剧花腔女高音,难怪。据介绍,Winska还曾来中国演出。详见:http://love2arts_com/EN/artists/AgaWinska.php

帕夏的出场很有趣,不像土耳其苏丹,倒像一个邋遢的流浪汉。此人尽管不唱,但很不容易演好,Brian Large将其矛盾的心态导演得十分到位。与其他版本相比,奥思敏一角演得有些黯然失色,致使全剧诙谐活泼的气氛大为减少。不过,Brian Large擅长讲故事,情节交待得一清二楚,丝丝入扣,细节到位,绝不含糊,非常适合第一次接触这部歌剧的人欣赏。

最后说一句,这场演出的灯光极差,和街头演出差不多,基本就是几个直射顶光,面孔不仅怪异而且令皮肤显得很糙。不少唱段居然都是在暗光阴影里唱出来的。总之对于舞台灯光效果而言,两个字:差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6.212
主题: 190
帖子: 37574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PGT-AN20
★ OPPO Find X7 Ultra
又翻了翻俺的蓝光,《卡门》和《茶花女》也在维罗纳竞技场演出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yah
泡菜
泡网分: 2.1
主题: 12
帖子: 2125
注册: 2002年8月
天漠虎峪 发表于 2017-8-10 13:46
在维罗纳竞技场演出的歌剧《图兰朵》、《阿伊达》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蓝光影碟:


身临其境,赞。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6.212
主题: 190
帖子: 37574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PGT-AN20
★ OPPO Find X7 Ultra
在维罗纳竞技场演出的歌剧《图兰朵》、《阿伊达》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蓝光影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6.212
主题: 190
帖子: 37574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PGT-AN20
★ OPPO Find X7 Ultra
古老的街道也很有情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6.212
主题: 190
帖子: 37574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PGT-AN20
★ OPPO Find X7 Ultra
除了竞技场之外,维罗纳竟然还有一个朱丽叶故居,但俺没去,因为不喜欢这种纯粹杜撰出来的所在。不过,这座教堂还是蛮可爱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26.212
主题: 190
帖子: 37574
注册: 2006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年内主力装备
PGT-AN20
★ OPPO Find X7 Ultra
俺来维罗纳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演出的间歇,否则这个小城房子都订不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音乐笔记 —— 学习 · 欣赏 · 交流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