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的中大画幅相机集锦 资料收集贴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7490 回帖:14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徕卡S007 徕卡180镜头,直出无后期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高性能怪兽!谈中画幅相机徕卡S 007

       初玩摄影的人在咨询朋友入手什么相机时,往往会听到这样的回复:“底大一级压死人,要上就上全画幅。” 在数码时代,这个“底”就是指相机的感光元件,常见的“底”有4/3英寸、APS-C画幅以及35mm全画幅,再往上还有中画幅和大画幅。
       大底相机的感光元件尺寸会比较大,能拥有更高质量的成像。在图片被放大时,依然能保证很好的清晰度和细节,所以很多专业摄影师和摄影发烧友都喜欢大底相机。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一款中画幅的相机——徕卡S 007。
       S 007与其他中画幅相机不同,它的外观和操作和135单反是比较相似的,这点对于刚转战中画幅的摄影师来说是个很好的消息,不用花很长时间去适应新的操作。配上中画幅镜头,拿在手上好像捧了部汽车一样,简直酷炫。
      这款S 007相机的感光元件采用的是30x45mm徕卡Pro格式的CMOS传感器,像素达3750万,最高感度瞬间从原本最高 ISO1600 进化到了 ISO12500;配合 Maestro II 处理器,则是将原本 1.5 fps 的连拍速度增进到了 3.5 fps,还带来了 Super35 裁切下的 Full HD 与 4K 24fps 的录影能力(4:2:2),并且还是有提供无压缩 HDMI 规格。
       Leica S可以拍摄16 bit色彩深度的DNG影像,配上专业镜头,可以提供高达1/1000s的闪光同步最高快门,在棚拍时可是个利器。另外S支持wifi功能,提供了两个存储卡卡槽,可支持SD与CF两种规格的卡。
快门的耐用次数也增加到了150000次,而且把背带环等细部零件更换为了更坚固的不锈钢材质。显示屏则是采用了坚固的康宁玻璃覆盖。
       这台相机的操作很简洁,如果刚一上手,可能会有点摸不着头脑,实体按键很少,而且也几乎没有标注指示,这倒是挺符合徕卡一贯的气质。实际上屏幕旁的按钮基本上是根据自身的操作习惯去自定义功能的。
       Leica S的电源开关,可以快速切换镜间和平面快门。
       机身顶部右边多了两个按钮,带红点的按钮是视频按钮。不带红点的按钮是实时取景按钮。S 007的快门速度调节拨盘上面没有数字了,调整时会在肩屏上直接显示,拨盘也比上一代S 006要小巧。S 006的快门速度设置则直接在快门速度盘上显示;S007的肩屏比S006要大一些。
       徕卡S 007有一个宽敞明亮的取景器,旁边是屈光调节环,手感与做工都一级棒,可见徕卡在细节之处的讲究。取景器内有液晶面板显示数据。
       另外,机顶有一个清晰明亮的OLED面板,提供重要的拍摄信息。
        在按压取景窗旁的按钮后,会显示出目前对焦距离和景深资讯。
       徕卡S 007的定位可以说就是针对专业顶尖的摄影师及摄影发烧友。

本帖最后由 华山哥哥 于 2018-12-11 13:57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徕卡S的镜头有自己的徕卡S系列一套: 分徕卡S和CS镜头。(CS代表镜间快门,售价相对较贵)
S镜头有 :
徕卡 SUPER-ELMAR-S 24MM F/3.5 ASPH 广角镜头 , 中画幅镜头
徕卡 ELMART-S 30mm f2.8 ASPH 广角定焦, 中画幅镜头, 画质优秀
徕卡 SUMMARIT-S 35MM F/2.5 ASPH 标准镜头 , 中画幅镜头, ASPH镜头
徕卡 S 45MM F/2.8 ASPH 标准定焦, 徕卡卡口
徕卡 SUMMARIT-S 70MM F/2.5 ASPH 标准定焦, 画质优秀, ASPH镜头
徕卡 SUMMICRON-S 100mm /f2 ASPH.镜头 11056
徕卡 APO MACRO SUMMARIT-S 120MM F/2.5 中长焦镜头 ,微距镜头, 画质优秀
徕卡 TS-APO- ELMAR-S 120MM F/5.6 ASPH 中画幅镜头, 移轴镜头
徕卡 APO TELE ELMAR-S 180MM F/3.5 (CS) 中长焦镜头, 中画幅镜头, 画质优秀

唯一的一只变焦镜头
徕卡 VARIO-ELMAR-S 30-90MM F/3.5-5.6 ASPH 标准镜头, 中画幅镜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九 徕卡 S007 中画幅相机

徕卡S系统享有中画幅的特殊地位,因为徕卡S开辟了全新的中画幅应用领域。
徕卡S CMOS传感器在分辨率和动态范围方面提供了必要的性能提升(中画幅相机独有),而3:2比例的徕卡专业画幅则为画面提供了产生高质量成像的空间,以满足专业摄影师的需求。这种性能水平不仅能在基本灵敏度下达到,而且能在环境光下出色工作。虽然传统观念中认为为了达成快速成像往往不得不在格式上妥协,但徕卡 S已经改写了规则。如闪电般的快门机制,CMOS传感器,Maestro II处理器和预测自动对焦都可以确保徕卡 S将中画幅相机的图像质量与35 mm相机的快速反应相结合。而它的优势不止步于静态摄影,S镜头和传感器的成像质量让徕卡S在录制视频时也能脱颖而出。

徕卡S007有以下特点:

1  徕卡S CMOS感应器 ,在细微处感受高品质
全新的徕卡S处理器为徕卡S系统提供了专业的质量保证;同时,开创性的30 x 45mm Max CMOS图像传感器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它被称为徕卡专业画幅。其优势在于自身画幅具有约大于传统35mm相机画幅50%的感光面积。
徕卡专业画幅在图像质量和创意选项之间提供出色的平衡。 徕卡专业画幅足够大,既保证了图像品质,能够提供出色的细节表现,又能比35 mm画幅拍摄的浅景深。 徕卡专业画幅是理想的创作工具,与传统的中画幅相机比,它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可能。

2  自动对焦 ,全新的动态体验
优化过后的徕卡S自动预对焦系统让您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事先辨别拍摄对象的动态,计算出拍摄瞬间运动物体的所需曝光组合。
焦点校正应用于最后几分之一秒。超乎想象的高品质图像与高速连续拍摄速率相结合,将您的动态拍摄提高到新的境界。

3 超大兼容性 ,为您提供无法想象的创作自由
通过使用适当的转接环,您还可以使用多个80支第三方镜头。这使您对镜头的选择几乎无限。

4  4K视频 其他相机无法实现的高品质拍摄
45mm幅宽的传感器用于全高清的视频拍摄。出色的传感器与徕卡S系列镜头组合,展现出极具独特视觉张力的优异画质,牵动着摄像爱好者的心。
通过新徕卡S镜头拍摄视频,利用散景来凸显主题——这样的拍摄手法在徕卡静态图像中非常典型。

5  DNG文件格式 ,标准化文件格式
徕卡S(007型)的设计理念是与每个工作环境实现无缝衔接。
为满足多用途使用,图像数据以DNG(数码底片)格式进行保存。这是标准化,符合长时间使用存储,自主独立的图片文件格式,且不需要特殊RAW解码软件进行打开。

6  专业工作流程 ,联机拍摄与更多选择
徕卡S(007型)搭载了USB 3.0接口,可以直接连接到电脑,实现快速稳定的联机拍摄。
通过徕卡Image Shuttle 3.0软件可以确保了高效专业的摄影工作流程,通过在较大的监视器屏幕上查看和预览相关图像细节,如构图,结构,锐度和曝光。
此外,还有更多的选项,图像可以进行预设浏览,也可以用自己的既有格式检查图片。由于使用了更强大的联机拍摄技术,该软件不但可以显示即时拍摄的图像,还可以立即开展后期处理工作。联机拍摄可以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实现更高效的控制和更快的处理速度。通过徕卡Image Shuttle 3.0可以直接从电脑中进行拍摄参数设置,甚至可以调整自动对焦的位置。

7  控制和处理 ,直观的操控,出色的人体工程学设计
简即是繁。请跟随您的持握来感受徕卡S的人体工程设计:创意性的拨轮控制与五向选择杆,保证了您快速简单的操作需求。相机简洁的结构,重心居中的平衡性及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持握手柄设计,加之轻巧的总体重量,更增加了操作的便捷性。

8  Maestro II处理器 ,在任何情况下瞬间反应
为徕卡S特别研发的Maestro II中心处理器,其运算速度高于它上一代的四倍。为与其匹配,所有电子配件设计为大数据处理量。该处理器能够对图像噪点进行高度抑制,并保证迅速的指令执行反应。
连续拍摄3.5张/秒,达到了徕卡中幅相机的新纪录。这样的拍摄速度得益于7500个并行的数模转换器以及2GB的缓存。

徕卡S(007型)
货号:10 804
产品类型
中画幅DSLR相机
传感器类型:徕卡CMOS-感应器和微透镜
尺寸:30 x 45mm (徕卡专业格式)
高宽比:2:3
解析度:3750万像素
像素间距:6 μm
动态范围:多达15个f-stops
颜色分辨率:每像素16位
JPEG色彩空间:预设:日光,云,阴影,钨,HMI,暖色荧光灯,冷色荧光灯,闪光灯,灰卡,实时显示模式下灰卡,自动,色温(Kelvin)
低通滤镜:否(用于最大细节转移)
IR滤镜:置于传感器上
摩尔纹抑止:Workflow software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ISO感光度:ISO 100,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ISO 3200, ISO 6400, ISO 12500, autoISO)
元数据:元数据版权信息
镜头:
镜头卡口:徕卡S卡口专为徕卡S镜头设计
焦距转换率:0.8倍(35 mm全画幅转换)
对焦型号:
具有※※交叉传感器的预测性自动对焦
自动对焦模式
单点自动对焦,预测连续自动对焦,全时手动对焦
自动对焦外观:快门释放按钮,操纵杆
手动对焦:通过镜头
曝光模式:
曝光测光:TTL(通过镜头)
曝光测光模式:多区域测光(5),※※重点测光,点测光(3.5%)
曝光锁定:快门释放按钮,操纵杆
测光范围:(2.5和ISO 100) 点测光:EV 2.7-20,多区域和※※重点:EV 1.2-20
曝光模式:程序(P):全自动(带手动曝光补偿),T:快门优先,A:光圈优先,M:手动
曝光补偿:±3个光圈(可半档调节)
包围曝光:3/5 张以 ?,1/2/3 光圈档位调节
快门:
快门:带有徕卡镜间快门镜头,焦平面快门和镜间快门
型号:微处理器控制的金属快门
驱动模式:单点,连续,间隔,自定时2 s / 12 s(反光板预升)
快门速度:60秒(取决于ISO),长时间曝光长达60秒
帧率:到达3.5张
快门释放按钮:两步
自计时:<2秒或12秒(反光板预升)
反光板预升:提供
动态:
动态:采用超35mm模式的4K视频
解析度:全高清:1920 x 1080 p, 4K: 4096 x 2160 p
帧率:全高清:24,25,30 fps,4K:24 fps
文件格式:MOV(动态JPEG)
颜色取样:4:2:2
曝光控制:手动/自动
音频控制:手动/自动
音频内部:相机中的立体声麦克风。 48 kHz,16位
音频外部:通过徕卡音频适配器S收音(3.5 mm接口),音频输出(3.5 mm接口)
时间码:内置
其他:
峰值对焦,未压缩的8bit 4:2:2 HDMI视频流专用于外部HDMI录机
实时视图:帧率高达60fps
聚焦控制:手动。自动对焦
曝光测光模式:多区域,※※重点,点测光(与自动对焦区域同步)
曝光模拟:提供
其他:
直方图,峰值对焦,水平线,设置信息
取景器型号:具有LCD信息显示功能的五棱镜取景器
放大:0.87(70 mm,无穷大,0 dpt)
覆盖:大致98%

对焦屏:可更改,标准配备自动对焦屏(随机附赠),网格对焦屏,微棱镜对焦屏
取景器信息:水平线,曝光时间,曝光测光模式,光圈,闪光灯状态,曝光平衡,闪光同步指示器,对焦指示,曝光测光方法,曝光补偿,剩余拍摄张数(在存储介质上),旷量,警告,ISO
显示屏:后面板显示屏  3" 明亮TFT LCD
色域空间:sRGB1600万种颜色
画幅覆盖范围:100%
视角:170°
盖玻片:Corning®Gorilla®Glass
顶部显示器:单色LCD
闪光灯接口:Lemo®闪光同步, 含同步闪热靴 ,X-同步FPS 1/250 s,X-同步FPS 1/125,X-同步CS达到1/1000秒
高速同步:HSS功能可达1/4000秒(支持外接闪光灯)
X-同步模式:开始/结束曝光
捕捉:
驱动模式:单点,连续,间隔,自定时2秒,具有镜像升功能,自定时12秒,具有反光板预升功能
图像数据:
图像文件格式:DNG无损压缩,JPEG 37.5 MP,9.3 MP,2.3 MP,DNG + JPEG
文件尺寸:DNG无损压缩:约,42 MB。JPEG:约,1 MB-16 MB(取决于图像内容和分辨率)
连拍速度:可达到3.5 张/秒
缓存:DNG无损压缩最多15张图像,JPEG无限制(取决于存储介质,曝光时间和ISO)
其他:
回放模式:全景图,剪裁直方图,峰值对焦,图像信息
语言: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繁体中文,简体中文,俄语,韩语,葡萄牙语
固件升级:通过存储卡更新
GPS:提供
WLAN:相机集成(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iOS应用程序来进行相机和图像控制)
日期/时间:GPS自动时间和日期或手动
水平设定:灵敏度<1°(0-40°温度)
接口:USB  Lemo® USB 3.0 急速   HDMI
HDM 类型:  C
音频
音频适配器(音频输入,音频输出,时间码
X 同步:Lemo®闪光同步
快门线释放:Lemo®快门线释放
WiFi:相机集成
手柄:适用于多功能手柄
机身材料:镁合金及防滑橡胶,镁顶板,铝底板,不锈钢卡口和其他材质
重量:约1260克/ 40.51盎司(不含电池)
灰尘/喷水密封:提供
三脚架:1/4" 和3/8" 带防扭锁销

软件
推荐软件: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和徕卡Image Shuttle
电源
电池:可充电锂离子电池7.3 V,2300 mAh
AC适配器:徕卡AC-S适配器适用于徕卡S(007型)(作为附件提供)
充电器:徕卡快速充电器S。输入:100-240 V AC,50 / 60Hz,12/24 V DC输出:4.2 V DC,800 mA。徕卡S专业充电器
包装内含
相机机身,徕卡电池S BP-PRO1,徕卡S快速充电器(包括适用于欧盟,英国,美国,汽车的适配器),徕卡S相机带,徕卡S目镜盖,徕卡S相机盖,Lemo®USB3.0数据线S,Lemo ®Flashsync数据线S
支持的配件(可选)
闪光灯
徕卡SF58闪光灯,徕卡SF58扩散器
其他
徕卡多功能手柄S,徕卡手绳S,专业充电器S,新:徕卡AC适配器S,徕卡系统机箱S,徕卡HDMI线缆,徕卡网格屏幕S,徕卡微棱镜屏幕S,徕卡标准屏幕S,徕卡电缆释放 S,徕卡S-适配器 C / H / V / M645 / P67
本帖最后由 华山哥哥 于 2018-12-11 13:48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哈苏镜头对应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蔡司伊康 6×9片幅的“口袋机”

将中片幅相机轻松地放在上衣的口袋中,曾经是上个世纪三五十年代的事情,那时6×9cm片幅的折合机(也称皮腔折叠机)作为主流相机盛极一时。几十年过去了,折合机像是一棵“常青树”,不仅还有人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它,更有许多的摄影师仍旧用它拍照并快乐着…… 曾经有一位德国人在卖给我一台蔡司·伊康(Zeiss Ikon)折合相机时说,这部相机是他父亲的,现在父亲老了,不能再使用它了。我当时感慨万分,这部蔡司·伊康一定为那位德国老人带来过许多的欢乐,现在他老了,可相机在我手里依然“年轻”,依然能拍出精彩的照片。 不久,我又拥有了一部被很多人誉为世界上最好的折合相机——超级伊康塔(Super Ikonta)531/2,慢慢地对这种6×9折合相机兴趣越来越浓。出于好奇心,我陆续把福伦达(Voigtlander)、福兰克(Franka Rolfix)、爱克发(Agfa)、巴尔达(Balda)、莫斯科(Moskva)、军旗(Ensign)等许多型号的“大八张”搜罗来,常常品味它们的奇妙设计,或用来拍摄一些风光照片。 这种6×9片幅的皮腔折叠式相机使用120胶卷正好拍八张,因而被俗称“大八张”。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内见到的这类相机多为前苏联产的莫斯科系列。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西方国家生产的“大八张”才渐渐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大陆,让更多年轻的摄影者领略到它的魅力。一、为什么要选择“大八张” “大八张”能够折合,方便携带。使用它的时候,可以像一位绅士一样慢条斯理地过片、测距,仔细品味上弦和释放快门的优雅感觉。风光摄影一般要长途远足,这种6×9中片幅的“口袋机”有很大的优势。外出采风,可以把它和一只袖珍型三脚架装到摄影马甲或者衣兜里轻装上阵,不必像一位人力脚夫似的背着沉重的摄影包跋山涉水。 用几个词语可以形容“大八张”特点:大底片、机械的、金属的、手动的、简洁的、精密的、便携的、古典的。“大八张”基于这些特点,最适合进行风光摄影。 二、哪个型号的“大八张”适合你 “大八张”按功能可分为三大类:高级的能够联动测距;中级的有测距装置,但不联动;初级的无测距功能,有些只有几挡较短快门时间,而没有1/25秒以下的快门时间。 能够联动测距的,可以进行精确调焦。主要有3个品牌的几种型号:蔡司·伊康的530/2、531/2,福伦达的BESSA RF、BESSA II,还有就是莫斯科2、4、5等。 没有测距的,则可以买一个测距器进行测距调焦。不过,使用这种老相机的人大都抱着把玩的心理,要是有了测距系统,特别是联动测距会感觉特别好玩。这种黄斑双影调焦和现代相机的调焦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把玩起来很有意思,有了联动测距才能全面体验折合相机的奥妙之处。当然,一旦增加了此项功能,它的身价就会高出几倍。(一)德国第一军团蔡司·伊康(Zeiss Ikon) 蔡司·伊康的6×9折合机,也称为C系列,按高、中、低档次排列顺序是超级伊康塔(Super Ikonta)、伊康塔(Ikonta)、内特(Nettar)。蔡司·伊康中最高级的型号,就是大名鼎鼎的Super Ikonta 531/2。从530/2演化过来的531/2,增加了防重拍机构,快门钮也从镜头部位转移到了机身顶部。531/2取景器大而明亮,设计巧妙,取景舒服,误差很小。531/2绝大多数采用3组4片的f/3.5 天塞镜头,二战前也有一少部分是3组3片诺瓦(Novar)镜头。531/2采用前组调焦,借助镜头前方竖起的小镜片进行黄斑重影联动调焦。 二战前,尚无镀膜技术,镜头都是“白头”。早期的531/2采用康般快速(Compur-Rapid)快门、Zeiss天塞镜头,后来采用了更为先进的Synchro Compur快门,而在1950年代中期,随着西德对东德Zeiss商标之争的胜利,531/2的镜头上终于标上了梦寐以求的Carl Zeiss商标。 另外,东德生产的蔡司·伊康·埃玛纳(Zeiss Ikon Ercona),有的采用卡尔·蔡司·耶那(Carl Zeiss Jena)T 105mm f/3.5 Tessar镀膜镜头,镀膜颜色漂亮。除了没有联动测距,其它方面都很不错。福伦达(Voigtlander) 福伦达在上世纪50年代的“大八张”有初级的贝萨(Bessa)I和带联动测距的贝萨(Bessa)II两种型号。 与Zeiss Ikon的Super Ikonta 531/2相比,Bessa II外形更具现代感,Bessa II是从二战前的产品Bessa RF演化过来的,上世纪30年代,福伦达 就有了流线型设计。Bessa II分别采用了三种高级镜头:3组4片斯珂佩(Color-Skoper)、3组5片的海利亚(Color-Heliar)和神话般的APO兰塔尔(Apo-Lanthar)。Bessa II的镜头镀膜大都是单一的青蓝色,后期的产品带一点点琥珀色。 Bessa II与其它折合相机相比,最鲜明的特点是采用了双轨整组调焦系统,相对于前组调焦,这种方式最大的优势是可以保证在各段拍摄距离都能达到最佳成像效果。此外,Bessa II还有几点设计很特别之处:快门按钮和快门线插孔位于前盖与机身的结合部位,靠近打开后的相机重心,操作起来非常便捷。另外,Bessa II取景窗和测距窗是一体的,方便取景和调焦。不过也有人说,Bessa II的镜头光轴定位系统比蔡司·伊康的531/2容易出毛病,以致镜头光轴不能完全与像面垂直。不过,我先后使用过五六部Bessa II,并没有发现这个问题。 作为最高级别的折合相机,Bessa II居然没有防重拍机构。在所有的6×9折合相机中,Bessa II的实际成像面积最大,长边为90mm,其它的6×9折合相机长边都在86mm左右。(二)苏联人极为成功的仿制品莫斯科(Moskva) 莫斯科 折合相机是蔡司·伊康的仿制品。莫斯科带联动测距的莫斯科2、莫斯科4和莫斯科5功能齐全,都属“大八张”的高级之列。但是由于Moskva系列做工粗糙,烤漆极易脱落,因此,成色好的极少,大都显得破破烂烂。不过,其特点却是功能齐全、价格低廉。(三)德国第二梯队 福兰克(Franka Rolfix)、爱克发(Agfa)、巴尔达(Balda)几个品牌的折合机虽属中低级别的,但它们的做工却不含糊,同样体现了德国人的认真精神,而且外观漂亮、小巧轻便。 Franka Rolfix 6×9折合机有Rolfix Junior、Rolfix I和Rolfix II 3种型号,前两种用的是施奈德·克罗伊茨纳赫(Schneider-Kreuznach)105mm f/4.5镜头,Rolfix II用的是罗敦司得·特里纳(Rodenstock-Trinar) 105mm f/3.5镜头。这两种镜头均为3组3片结构。有人认为3组3片的镜头边角有暗角,但也有人通过实拍得到的是截然不同的结论。 与Rolfix全部采用3组3片镜头不同的是,Agfa Record 折合机有的采用了3组4片天塞结构的Solinar镜头,Agfa镜头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是佐里纳(Solinar)、阿波塔(Apotar)、阿格纳(Agnar),巴尔达(Balda)折合机也采用了与Rolfix上完全一样的施奈德-克罗伊茨纳赫105mm f/4.5镜头。(四)英国人的雄心壮志军旗,(Ensign) 英国人在什么事情上都不愿输给德国人,上世纪50年代,英国人雄心勃勃,制造一种叫“军旗”的折合式相机,决心打败所有的德国同类相机。作为6×9折合机,Ensign 820分别有初级的军旗Selfix 820、特殊的军旗Selfix 820 Special、高级的军旗自动联动测距(E.A.)820。军旗820系列都运用了声誉很高的罗斯(Ross) Xpres 105mm f/3.8镜头,作为高级型号,军旗自动联动测距 820更是采用了罗斯 Xpres-Colour 105mm f/3.8的高级镜头。从外观上看,军旗820是最大最结实,也是分量最重的“大八张”。 三、选一部满意的“大八张” (一)到哪里买? 如果你的英语水平较高,会用PayPal,或者西联汇款支付方式,再加上你想冒点险,完全可以到eBay上看看。eBay上的东西最全、最多,价格也相对便宜。除了英语的eBay外,你也可以浏览一下德国eBay,德国eBay上“大八张”的信息也不少。在网上购买东西,要小心网络骗子,尽量买信誉好的“大户”,因为大商家一般不会为一次交易去行骗,砸自己的牌子。其次就是海关,有时海关要查扣国外邮寄来的东西,被查扣后,光交税不说,有时还要办理复杂的入关手续。 国内的一些网站,如易趣(中国eBay)、淘宝网、色影无忌、蜂鸟网、中国网络摄影等也时常见到一些“大八张”的消息,但给出的价格要高于美国和德国eBay。不过风险相对小一些,交易也更容易。 还有,国内几个城市的摄影器材城也常见这类相机的出售。北京的马连道器材城,就有专门经营折合式相机的商家。到商店当面挑选交易,可以避免争执,也最安全,但商店里的价格通常会比网络上的稍高。(二)不同价位的“大八张” 高价位:从价位和收藏价值上,带有APO-兰塔尔镜头的 福伦达BESSA II稳居榜首,这种型号极为罕见,现在的价格一般在三万元人民币以上;海里亚镜头的福伦达BESSA II价格一般在七八千元以上;斯珂佩镜头的福伦达BESSA II一般在四五千元以上;战后镀膜镜头的超级伊康塔531/2价位应在五六千元以上。 中价位:这个价位的型号主要有带测距的福兰克Rolfix I型和II型,带测距的爱克发 Record,带斯珂佩镜头的福伦达BESSA I,军旗Selfix 820。根据成色不同,价格应在两三千元左右。 低价位:这一价位的型号最多,二手市场的价位大都在五百元~一千五百元之间。常见的有莫斯科2和莫斯科5,因为从功能和镜头上来说,莫斯科2和莫斯科5属于联动测距的高端机种,只是由于做工粗糙才落得这个身价。一些机型不带测距功能,但做工不错,有的还用了名气很大的卡尔·蔡司、罗敦司得、施奈德镜头,如:军旗、爱克发、巴尔达一些初级型号,蔡司·伊康的伊康塔、内特,带法斯克尔(Vaskar)镜头的福伦达BESSA I,东德生产的蔡司·伊康·埃玛纳等。 有些最初级型号没有比1/25秒更长的快门时间,用小光圈拍摄风光时会受到限制,故要谨慎选择。(三)挑选注意事项 购买老相机要注意:一要检查镜头是否通透,镀膜是否发生脱落。二要检查快门时间是否准确。由于经过五六十年时间,快门润滑油干涩了,常常会使1/25秒以下的低速快门变得很慢。三检查皮腔是否漏光。折合相机使用次数多了,皮腔容易漏光。不过,发生漏光的部位可用柔软的黑羊皮弥补,临时用黑胶布贴上也可。四要检查联动测距是否准确。如果不准确,维修起来很麻烦。另外还要检查调焦黄斑是否清晰,不少黄斑已发生了褪色。 四、关于附件 折合相机的附件很少,只有福伦达是个例外。 福伦达一向注重附件配置,它给每种折合式相机都配备了丰富的附件,特别是它的看家之作BESSA II,除了310/37遮光罩、Focar 1近摄、Focar 2近摄 、37mm UV镜、37mm G1黄镜、37mm G2黄镜、37mm OR橙镜、37mm GR绿镜外,还有外置的6×9取景器、机顶插座、闪光灯连线等,应有尽有。不过价格都贵得吓人,一个原装310/37遮光罩通常卖到800元人民币以上。 所有附件里面,遮光罩最为有用,因为这些老相机即便有镀膜,也都是单层镀膜,抗逆光能力不强,所以,最好给你的宝贝配上一个遮光罩。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西门子 发表于 2018-12-10 12:33
非常好的帖子,收藏,期待更多的资料


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5.636
主题: 55
帖子: 8233
注册: 2001年4月
年内主力装备
★ KOZ-AL40
★ NIKON D3
非常好的帖子,收藏,期待更多的资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八 德国 6x9 中幅皮腔折叠机

这个是一台小型中画幅机器,功能正常,还没有仔细研究,先展示一张图片吧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七 PREMO 4X5 百年古典大画幅相机

这是我收集的另一台大画幅

非常古典漂亮的标准4X5大画幅相机        
红檀木机身蒙皮,暗红色皮腔!        
成色也是罕见的完好,极品!毕竟是1903年左右的产品        
一百多年了,竟然能保存的如此完好!        
功能一切完好!        
镜头干净通透,无霉无划,无雾,无开胶!完美!        
快门慢门完好,连气动快门线,完美!        
10个原装片盒,其中一个插片有裂,其他都完美!        
一盒4X5胶片片芯,可以完美拍摄4X5,也可以拍摄干板        
还有一个片盒装有912片芯,可以拍摄912胶片        
皮腔坚挺,没有任何老化漏光!完美!        
调焦顺滑,后背取景完好!        
三个原装说明书也非常新!        本帖最后由 华山哥哥 于 2018-12-10 12:06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大画幅相机使用基础知识

一,装片
  1.清洁环境和用具.清洁环境就是装片的暗房.在正式装片前,先用湿布对周边墙上,台上揩一下,因为上面有浮尘,人在里面一动会引起空气流动,这样浮尘就有可能漂动,沾在片合里,有时就会出"麻点".清洁用具就是先把片合里外,装底片的纸盒外面等,在没正式装片前先打扫干净.这时要注意,不要在装片的地方做打扫,因为这样浮尘从片合上下来,就落在你手边,你一动它漂起来,弄不好,还是回到片盒内,所以我总是到阳台上做这事.
  2。如果在外面,我有时会放在暗袋时装片,那时,除了上面的事外,我一定会在装片前,先把暗袋翻过来,抖一抖,除去灰尘和布纤维。(可能就是你说的“丝死绒绒”)
  3。还有就是为了不让手上的汗水、油脂沾到底片上,我是戴着手套装片的,尤其是夏天,手上太多汗了。在套上手套前,也要把手套抖一抖,除去浮尘。
  4。装片是要摸准缺口。但这个缺口并没有“国际标准”,各牌号间可能会出现不同,所以我在用没用过的底片时,总是先对此进行确认,有时就是废了一张底片,把它拿到明处,认真细看,确认“装片手势”后再装片。
  5。我一般总是在使用前装片,不会让片子在片盒里过太久的时间。这有二个好处:一是不会受空气变化而产生底片发霉、变质;二是不会因时间长了,底片发生翘曲、不平现象,从而影响清晰度。
一般的操作程序和对焦:
  1。外出拍片前,首先要做的是检查机器,尤其是长期不用后使用。木头机长期不用,很有可能“放坏”。需要查的内空是:
  第一:查皮腔是否有漏光。皮腔不要说长期不用会因虫蛀、发闷、脆化、发霉、机械损伤等发生漏光,就是你今天用还是好好的,明天却也有可能会有漏光出现的。所以你看国外很多大幅摄影师在介绍经验时都会说到外出时要带黑胶带,就是用来修补不明原由的突然皮腔漏光这种事。
  第二:查机器整体运动和调节部分是否能正常工作,包括所有的调节镙丝、连杆、轨道等等。我曾有一次因没查完整,结果我的8寸机的一个后组调节纽卡住了,搞得我在拍摄现场捣鼓了很长一段时间。其实是我上一天最后关机时不注意,给锁死了。
  第三:查后背是否变形、不平整,对焦平面和胶片平面是否在同一平面上。这一点非常重要。木头机,严格地说,它总是会随着温度、湿度和放置时的受压或自身平衡等原因有一点点形态变化的(为此我总是建议木机不用时,请尽量垂直不受压力地放置在干燥通风处)。一般情况这种变形没什么大影响,但有时变形大时,尤其是在后背及二个平面上,就会对对焦造成影响,形成跑焦。所以这一步按我的经验是一定要做的。但大家不要过虑太多,因为这种变形,它又会随着温度、湿度等情况变回来的,而且一般情况,它变形的量上也不是很大的。如影响太大,木机早就被淘汰了,没人再会去用,最多只是个装饰品而已。
  不要以为这样会很烦,只要几分钟就可以了,但却保证了外出拍摄的可靠性。
  2。到现场:
  第一:先用“片框卡”取景。通过“片框卡”你能决定取什么景,用什么焦距的镜头(如只用一枚镜头就更方便了)。这样你不用打开木机,装上镜头取景了,完了你还要收起来,太烦了。不过GST的皮带扣设计是可以用皮带挂机器的,就象135一样挎在肩上,如你愿意,可以象135一样,挎在肩上,走到那,拿起来取景到那。但我估计大家都不会这样去做,万一碰到石头什么的,木头机可就要破相了。
  第二:在你用“片框卡”取景满意的地方,牢固地架好三脚架,从包里拿起机器,固定在脚架上。这里要注意的是机器放上脚架时要轻放,要对准镙口,不要随手一放,在脚架上拖来拉去地对镙口,那样,机器的表面会磨坏,都是磨出的痕迹,破相得难看。同时,脚架和机器一定要连接牢固,不要随手一扭脚架镙丝就完事了,连接不固,就会引起机器“自振”,那你再怎么做,出来的底片必会“模糊”。这点我在过去看到过很多实例。当然,前提是脚架自身一定要够稳定牢靠。另外不要去拎着机器拿上架子,因为多拎了,长期以往,会使机器后组上板脱榫,但GST不会的,这要归功于它的“耳式设计”。
  第三:打开相机(注意,前一步是装上机器,但木机是关着的),把机器调整到“初始位置”,即前后组主框架和底轨成直角,并把前后组主框架的位子定在镜头焦距寸尺长度两端处,前板镜头中心对准后组中心,完了装上镜头,并牢固地固定好,然后装上快门线。这里有个问题,就是要做块“保护板”。拿下镜头后,就装上这板,在镜头没装上前不要拿下这板。有二个好处:一是平时放置时挡尘,保持皮腔内清洁。皮腔内有灰尘,就会引起漫射,另一方面皮腔被风吹动后,腔内灰尘飞扬,跑到底片表面,可能会引起“麻点”。还有就是防小虫。我过去在夏天的一个早晨竹林中拍片,结果底片洗出后发现有“鬼影”,仔细研究后发现,原来是皮腔中飞进了一只虫子,那鬼影是虫子的身影。
 
  3。对焦:
  第一:打开快门,移动脚架云台来对准景物,第一次粗对焦,然后仔细构图,完毕后,牢固锁定脚架。这一步主要是运用云台来进行构图。完事后,脚架的牢固锁定不要忘了。锁定不牢,机器的根基没了,必会动摇,引起机振。
  第二:用放大镜认真对焦,对焦点在你想要表达的主体物件上,在该物前后左右可能对不上焦,先别管它,这事以后现说。对焦完了后,小心锁定。一定要小心,不要辛苦对好的焦,由于大手大脚锁定,却又跑焦了。因为木机不象仙讷P2类的机器,有微调和自锁,老古董,相对要粗糙好多了。
  第三:最后一次检查焦距,确认无误后,关上快门,轻轻装上后背,要轻,不要移动机器。很多玩家在这里不小心动了机器,结果多少又跑焦了。
  第四:对景物进行测光,确定曝光组合,然后在机器镜头上调好快门、光圈,上好快门弦,打开底片合拉板(最好不要全拉出,有对焦布的,这时应用布遮住后背,并用夹子夹住,以防片合漏光。)。
  第五:现在你一切准备好了,但千万千万不要忙着按快门。你应站在机器旁,认真等机器稳定下来。因为你在操作时会留下一点力给机器,会有点小振动,另外在户外也有风,一定要等前一阵风和下一阵风的空隙,注意看机器,等机器完全稳住了(按我的经验,起码要有半分钟以上的稳定时间),然后轻轻按下快门。曝光完毕你可赶紧合上片合挡板
  我写要好长时间,其实操作起来还是蛮快的。当然,这要平时多练习的,要在一开始就养成一种习惯,这样以后你犯“低级错误”的概率就小了。
  当能在初始位置拍到对焦“死死”的底片,那就可以依次进入下面的练习了。
  但我首先要和各位声明一下,我自己在这方面的操作,可能和各位现在看的教科书上的内容不完全一样。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我那时在市场上没法找到介绍大幅机操作的书本(其实就是现在也不多),另一方面也没听说过现在概念上广告摄影专业,移轴之类的,很少有人知道,更是几乎没人在做.所以大幅机移轴的各种操作,主要是我自己靠“演算和推理”得到的,并在以后多年的操作中修正和习惯的。后来我又把它们大概做了些归纳,作为一般的程序。
  技术相机的操作程序可以说不可能是唯一的。这里我说的只是“一般程序”,给没玩过大幅机的作个参考,各位完全可以不理这儿所说,按你自己的想法操作。
  一、原则
  1。尽量不要用直接平移。  
  很多用家他们不管具体的拍摄对象的具体情况,喜欢一开始就把机器放平了,然后开始平移、摇摆和仰俯,把机器用到技术移动的极处,还常埋怨机器的平移功能程度不够。对此我很不理解。因为机器只有在原始位置时,机器才是从力学上说最稳定的,当一开始平移时,前后组的形心必会离开机器的中心轴或中心点距离越大,产生更大的力距和扭距。所以,我自己总是认为,如有可能,请不要直接平移,以保证尽可能达到的机器稳定性。
  2。平移作用屏内景象的移动。
  平移是指前后组在其平面内上下左右移动。不管是前组还是后组,只要进行平移操作,那么在取景屏中的景象就会产生相对平移。后组平移,移动的景象空间是和屏中的景象同向的,既你把后组向左平移,则屏中的景象向右移,就会取到屏中原左边没在屏中的空间或说景物。但前组移动正好相反。这个“正、反、上、下” 用文字很难说清,大家以后拿到相机一做平移操作就知道了。平移有二个特点:一是不会移动焦点,二是从严格意义上说前后组是不同的。前组作移动时,镜头在移动,也就是说“视点”在移动,而后组移动仅是在镜头象圈内移动,不改变“视点”。不过作为风景摄影,那点“视点”移动可以忽略不计。
  3。前组管焦面,后组定透视。
  几何光学理论证明镜头的成象清晰点,是由物距和象距的共扼关系决定的。简单地说物距和象距的关系就是“物长象短,物短象长”,而且这种关系是唯一的。所以移动、摇摆、仰俯镜头,就是在调整物距和象距的关系,这样就为我们调整前组而取得自己想要的焦点清晰面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前组的移动、摇摆、仰俯来调整焦面。也许大家听人说过可以通过后组来调整焦面的清晰度。是的,的确可以。但后组的调整只是被动地调整了象距,不能改变物距,它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焦面,但它同时也只好被动地接受镜头给它带来的透视关系。所以用后组来调整焦面,是一个以丧失大幅相机透视调整功能来换取清晰焦面的办法,是一个得不尝失的蠢方法,应彻底摈弃。这种调整,只有当前组的调整功能发挥到极限而又没能满足你对焦面清晰度的要求时,才作为没办法的办法而使用。而后组主要就是用来调整透视关系的。它的理论依据也就是前面说的镜头成象的“共扼关系”产生的近大远小的影象。
  4。透视优先。
  在移轴移作中,前后组是一对“相对固定”的关系。一组定下了,另一组也就“相对确定”了,所以二组中你必须要先定下一组。既然大幅机为我们提供了可以调整透视的功能,而且透视在我们的创作构图中是那样的重要,因此,就必须在每次操作中,优先透视操作。
  5。一次只操作一项。
  这点就不用多说了。一个人是可以做到在同一时间里,左手写钢笔字,右手写毛笔字,一次完成二项操作的。但这不是常人做的事,是以刻苦的练习为基础的,常人只能是在一个时间里只写一种笔体的字。同样道理,我们操作大幅机时,一次也只能操作一个功能,完成了一个,再来一个,这样既简单,又有效率。就象现代化产业的大分工,流水线一样,把一个复杂的东西,分解成简单的东西,只有这样大分解了,才能做好做精。当然,当你熟练以后,已练成超常功夫的时候,你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操作,但作为一个初涉者,“一次只操作一项”是你成功的保障。
  
上述五点,是在平移、摇摆、仰俯操作的根本原则,将体现在下面说得过程中,对此我不再另行说明了。同时可能也是现前各类大幅机操作的教科书中不会直接和你明说的“要法”。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六 德国产 ICA 5X7 大画幅相机

这是蔡司收购ICA之前生产的机器,20年代生产        
能保存成这样非常不易!成色极品!        
常见的尺寸是912和69的机器        
这款是13X18,也就是5X7的机器,尺寸很大!        
带原装皮箱(完好)和6个极品新的双面片盒!        
这机器做工非常精致,有几个特点!        
1、这机器有快速可脱卸后背,一个按钮就可以把取景后背取下,装上片盒!         
取和上都很容易,这样比大多数的其他类型大画幅相机要方便很多,其他相机         
要把片盒抽出,插入才可以,这样有时候影响稳定性和精度!
2、取景后背打开后两侧有支撑的硬板,取景器坚挺,取景更方便!         
镜头干净通透,无霉无划,完美!         
快门慢门完好,皮腔坚挺,完美!         
后背取景,俯视取景完好!         
调焦导轨有点紧,时间久了,上点油润滑一下即可!         
镜头可以快速脱卸,可以方便的更换镜头!

本帖最后由 华山哥哥 于 2018-12-10 11:50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用网分兑换了,可以发片了,补充下柯尼卡图片:

Koni Omega Rapid 可换镜头6x7新闻相机有2个看点,顶级柯尼卡中大幅镜头,极特殊过片装置。一年前收到机器。刚刚将机器检测折腾完,上啦卷120的负片,2个后背都上啦卷报废120测试过片情况,都不叠片,齿轮稍稍上啦点润滑油,后背数字显示2个都是错得,研究啦半天如何最佳方式走卷、计数。还成。2个镜头(58/5.6和90/3.5)都很好无瑕疵。镜头滤镜口径怪异,还好自带的遮光罩可以上72mm口径的各种滤镜,另外一个90的镜头直接套个49mm口径遮光罩就就能方便上58mm滤镜。58镜头很值得期待,90的镜头类似于双反上的天塞标准镜头。用毛玻璃检测啦一下黄斑对焦都比较准确清楚,好像是我手上几台机器中最准确清楚的。机身很轻手持完全没问题,不比玛米亚645带手柄重,远比玛米亚23新闻机轻,肯定比宾得67轻多啦。机身一些小瑕疵用502处理啦一下。是台值得玩玩的好机器。如何修正视差暂时还没有搞明白。。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本月的发图指标用完了,发不了图片,下面来一个4*5大画幅装片的视频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549844?from=search&seid=1679338516677150699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五 柯尼卡 koni-omega rapid 新闻快拍机

Koni-Omega的原型机最早是由simons兄弟设计的,就是simons-omega放大机
品牌的那对兄弟。那个年代有大量的类似整合,联姻。广为人知的此类机器,还有
Graflex的graflex XL以及Mamiya的mamiya express/universal.这三个系列的机
器属同类机器,都是旁轴平视取景相机,外观比较相似。Koni-Omega是其中个头
最小的一个,也是设计最独特的一个。我初次拿到这个机器时,确实有点惊讶,因
为它不象其它两系的那个大个头。取景器下端基本是一个135机身的规格。相当精
巧。

Press Camera (或譯作新聞攝影機)顧名思義是專供新聞記者使用而設計的攝影機,傳統上這類攝影機所採用的片幅一般至少都有6×7(公分)或到4×5(英吋)那麼大,– 應該是為了新聞印刷的需求.而他的特色除了採用中大片幅以外,通常也包含了(最好)要能夠:
1. 容易收納到小皮箱中,方便記者出差攜帶
2. 可交換鏡頭,便於根據拍攝主題變更焦長
3. 可交換式的機背,方便更換捲軸式或是頁式底片,也可以在拍攝中配合不同需求更換機背
4. 可以疊影測距對焦甚至使用毛玻璃對焦,最好能夠有蛇腹(方便近攝或移軸)
5. 可以手持拍攝

Koni-Omega 就是這樣一種設計的相機,也因為他的片幅與可攜性,這類相機也受到許多婚禮攝影師喜愛並採用
Koni-Omega 是由Konica 加上 Omega而來,這個相機系列的發展來自於Simmon Bros. Inc. L.I.C. N.Y. — 一個紐約的相機製造商– 在二戰期間所開發的軍用相機 Combat Camera PH-501/PF,這台相機在1944年底將近戰爭快結束時開始服役,是給美國陸軍通信兵所使用(?),估計實際上投入戰場的並不多. 戰後他被發展成 Omega 120 相機系統(軍用與民用都有)
1964年,轉由 Konica (當時的小西六)製造並且成為 Koni-Omega (Koni-Omega Rapid),這個系列的生產線其後再轉由 Mamiya 繼續接手

這一部 Koni-Omega Rapid M 發表於1967-1968, 他的特點有幾個:

1. 首先他是一部模組化設計的相機, 拆掉鏡頭,機背和把手以後,機身本身基本上只有一個疊影對焦的機構.
2. 他是Koni-Omega系列中第一個實現可交換機背的,在那之前的機背並不能在拍攝中抽換
3. 他的對焦機制在機身而不在鏡頭部,鏡頭隨著機身的對焦機構而在機身上前後移動
4. 此外, 觀景窗有框線以及視差校正的功能,框線分為標準鏡頭(90mm)與望遠鏡頭(180mm)兩組.望遠鏡頭的框線在對焦距離過近(低於實際鏡頭可以對焦的距離)時還會消失不見, 實在是很不錯的設計
5. 採用葉片快門(最高1/500), 所以快門在鏡頭上,機身沒有快門機構, 只負責擊發快門

會收入這一部相機的原因, 除了對Konica相機的喜愛, 也受到了網路文章有關Hexanon鏡頭的讚譽所影響, 再加上以前沒有用過6×7片幅, 而 Koni-Omega比較起 Mamiya RB/RZ 67來說造型上更吸引我, 也因此開啟了我與這部相機的緣分…

從正面看, 最有存在感的就是那巨大的左手握把,這樣造型的相機配上鍋蓋大小的閃燈總讓人聯想起常常和湯姆笙衝鋒槍一同出現的好萊塢黑幫電影.就更別提這握把的造型本身跟湯姆笙衝鋒槍的握把還有七八分神似了. 可惜的是一捲120只能拍10張照片, 配上220機背也只有20張 — 衝鋒的火力明顯不足(笑)

機頂有三個冷靴, 這提供了外掛光學觀景器以及閃燈等等附件的擴充性, 右手邊的對焦旋鈕非常大, 操作起來有點Rolleicord的感覺. 右下方的拉柄是過片用的,拉出拉柄帶動齒輪旋轉片軸完成過片,同時將鏡頭的快門上弦, 計片器也完成動作. 然後再將拉柄推回原位, 這個設計便是此機種」Rapid」這個字的由來,一說如果操作熟練,一秒鐘就可以抽拉完成過片.
可以發現由於機身重量不輕, 而握柄位於左手, 因此除了快門在左手邊以外, 其他動作都設計為右手來操作

機背上由左起是放置底片標示用的小窗格,可以把使用的底片紙盒撕下來插入做個標示, 這個地方打開就是背蓋鎖, 往右是計片器以及過片拉柄的釋放卡榫,最右方突出的便是黑色過片拉柄

這個角度可以仔細看到對焦旋鈕,大大的旋鈕上貼心的標示了四種焦段鏡頭所使用的對焦距離(180mm, 135mm, 90mm, 58mm). 另外照片正中間機背的右上方有一個簡易的防呆裝置是過片拉柄的釋放卡榫. 正常拍攝狀態時,過片拉柄可以自由的推拉, 但到了第十張照片時, 卡榫會上鎖鎖住拉柄, 這個簡單的提醒功能避免攝影者忘了底片已經拍完了. 將卡榫上推再拉拉柄時就要提醒自己注意接下來是準備要把剩下的背紙捲完並退片了

紅色部分是片插(豆腐刀),左邊大大的圓形是機背鎖

此機的標準鏡是一顆Konica Hexanon 90mm f/3.5的鏡頭.內置式遮光罩與景深表, 提供X-M兩種快門同步

獨立的快門鈕可以用左手食指操作,可以透過專用快門線連結左方的把柄用左手拇指控制, 快門在豆腐刀插入時會透過一塊檔板自動鎖上,另外也可以單獨旋轉上鎖

交換機背

實拍測試: 使用Kodak Pro 160

這張照片的立體感很不錯,光線也很漂亮

室內閃燈:
這一張在1:1檢視下,可以發現上衣邊緣清晰的棉纖維,不禁讓我佩服鏡頭的解像力

以下使用 Fujifilm Pro 160NS,綠色很棒, 膚色也蠻柔的

黑白的表現 (Kodak 400TX)

總體來說, 操作上並不複雜,上片上弦一步到位, 對焦也簡單明快, 而由於採用鏡間快門, 如此龐大的機身卻能擁有輕巧安靜的快門實在令人驚喜. 畫質的水準更是不在話下.雖然體積上不是很能夠輕易帶著到處跑, 但是看到照片就會覺得這點麻煩是值得的

補一張這個系列的型號與年表

(資料來源:  http://www_peterlanczak_de/koni.htm )

型號
年代
製造商
Combat Camera PH-501/PF
1944
Simmon Bros.
Omega 120
1953
Simmon Bros.
Omega 120 KE-8
1953
Simmon Bros.
Koni-Omega Rapid
1964
Konishiroku
Konica Press
1965
Konishiroku
Koni-Omega Rapid M
1967
Konishiroku
Koni-Omega M
1968
Konishiroku
Koni-Omegaflex M
1968
Konishiroku
Konica Press 2
1970
Konishiroku
Rapid Omega 100
1975
Mamiya
Rapid Omega 200
1975
Mamiya

兩點補充,
1. Koni-Omega Rapid M (也就是文章中這一台)是Konica 接手之後在原有的基礎上重新設計的, 因此較原有的設計有了較多的更動
2. 1968年Konica再把這個概念用來開發史上第一台6×7片幅的TLR — Koni-Omegaflex M (使用Hexanon可交換鏡頭);這部相機在網站上被註記是由Mamiya製造, 不過因為生產線賣給Mamiya是在70年代之後所以推測網站上的資料有誤

Mamiya在Press Camera (Mamiya Universal系列)以及可交換鏡頭的TLR (Mamiya C)都有不錯的口碑,我想跟這段時間的練兵應該有很大的關係,只是這些技術是不是來自Konica倒很難在此推測孰為因果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找到一个 515、2的视频,和这个机器不一样,也一部分相同,可以参考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3419251?from=search&seid=325693941730418075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在上几张图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四 zeiss ikon 5312 C 6x9折叠相机

此相机镜头:高级的4片3组Tessar——Zeiss-Opton Tessar 105mm/f3.5,光圈3.5~32,带红“T”。镜头镀膜呈漂亮紫兰色。快门:最高1/500秒,是最高级的Synchro Compur MX 快门。
蔡司依康太6×6(B型相机)资料表一

    生产序号    型号             生产年代          镜头规格
    520/16    Ikonta B          1937-1939     f3.5 75mm Tessar&f3.5 75mm Novar
    523/16    Ikonta B          1954          f3.5 75mm Opton Tessar
    521/16    Ikonta B          1948-1953     f3.5 75mm Novar&Opton Tessar
    524/16    Ikonta B          1954-1956     f4.5 75mm Novar
                                              f3.5 75mm Tessar
    515/16    Nettar            1937          f4.5 75mm Novar
    515/16    Nettar            1937          f4.5 75mm Novar
    515/16    Nettar            1937          f4.5 75mm Nettar
    517/16    Nettar            1937          f4.5 75mm Novar
    517/16    Nettar            1937          f4.5 75mm Telma
    518/16    Nettar  Ⅱb       1949          f4.5 75mm Novar
    518/16    Signal Nettar Eg  7/53-13/54    6.3/75(Rodenstock) Novar
    518/16    Signal Nettar Ev  12/53-6/54    6.3/75(Rodenstock) Novar
    518/16    Signal Nettar Iv  7/58-12/59    4.5/75(Rodenstock) Novar
    518/16    Signal Nettar Ih  4/53-7/58     4.5/75(Rodenstock) Novar
    518/16    Signal Nettar Its 7/52-2/59     4.5/75(Rodenstock) Novar
    518/16    Signal Nettar Ips 2/55-3/56     4.5/75(Rodenstock) Novar
    518/16    Signal Nettar Fps 7/53-12/55    3.5/75(Hensoldt) Novar
    518/16    Signal Nettar Fpms 7/53-7/55    3.5/75(Hensoldt) Novar
    513/16    Nettax            1955-1957     f4.5 75mm Novar
    530/16    Super Ikomat B    1935          f2.8 80mm Tessar
    530/16    Super Ikonta Bb   1935-1937     f2.8 80mm Tessar
    532/16    Super Ikonta B    1937          f2.8 80mm Tessar
    532/16    Super Ikonta B MX 1951          f2.8 80mm Tessar
    533/16    Super Ikonta B X  1937          f2.8 80mm Tessar
    533/16    Super Ikonta B X MX  1952       f2.8 80mm Tessar
    533/16    Super Ikonta B X MX  1952       f2.8 80mm Opton Tessar
    531/16    Super Ikonta Ⅲ   1954-1958     f3.5 75mm Novar
    531/16    Super Ikonta Ⅳ   1954-1958     f3.5 80mm Opton Tessar
    534/16    Super Ikonta Ⅲ   1956-1960     f3.5 75mm Tessar

    蔡司依康太6×9(C型相机)资料表二
    生产序号    型号            生产年代     镜头规格
    520/2       Ikonta C        1930-1940    f4.5 105mm Novar
                                             f3.8or 4.5 Tessar in 1936-(咨询特价)
    523/2       Ikonta C        1950-1956    f3.5 105mm Tessar
                                             f3.5 Novar
    523/2       Ikonta C        1950         f4.5 105mm Tessar
    524/2       Ikonta C        1954-1956    f3.5 105mm Tessar
                                             f4.5or3.5 Novar
    510/2       Nettar          1937         f4.5 105mm Novar
    515/2       Nettar          1937         f4.5 105mm Tessar
    517/2       Nettar          1949         f4.5 105mm Novar
    518/2       Nettar Ⅱc      1949         f4.5 105mm Novar
                                             f6.3 105mm Nettar
    530/2       Super Ikonta C  1934-1936    f4.5 120mm Triotar
    530/2       Super Ikonta C  1934-1936    f3.8 105mm Nettar
    531/2       Super Ikonta C   1950        f3.5 105mm Tessar
    531/2       Super Ikonta C   1938        f4.5 105mm Tessar
    531/2       Super Ikonta C   1938        f3.5 105mm Tessar
    531/2       Super Ikonta CMX 1950-1955   f3.5 105mm Tessar

                                             摘自《中国摄影报》2002.5.28.
本帖最后由 华山哥哥 于 2018-12-7 09:14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测光顶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其他镜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5 变焦镜头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4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3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镜头资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非常有用的一张大画幅和中画幅相机照片记录表,实际上适应于所有的胶片机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127
主题: 22
帖子: 657
注册: 2017年11月
1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我的中大画幅相机集锦 资料收集贴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