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镜头喂不喂的饱高像素机身是什么原因?
倒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6494 回帖:65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3.465
主题: 212
帖子: 23281
注册: 2003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雪随风 发表于 2019-1-21 18:00
内容差不多就对了。因为这个镜头全开的时候能有的内容就这么多了,不论是D850还是以后2亿或者4亿像素的新机身,内容都是一样的,因为这已经是镜头的极限。


那个镜头分辨率可能还有个灰色区域。我记得说线对的时候是说到了“分辨不出来”就算镜头分辨率到头,我估计这个位置早已远离了“成像比较实”的那个刻度位置。这两者之间应该有一段区间。

另外会不会适马反差普遍大些所以看起来更“实”一些,边缘收的快。有些老镜头边缘含含糊糊的,但内容也反映出来了,只是含含糊糊而已。

至于P50/1.4和P85/1.4的全开边沿,我觉得连1000万的相机都喂不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11.855
主题: 56
帖子: 8695
注册: 2011年11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800E
NIKON D40
楼主问题:镜头喂不喂的饱高像素机身是什么原因?是光学结构原因还是镀膜的原因?哪个方面占的因素大一点?

以下个人看法:
实际上可以认为楼主提了三个问题
1、镜头喂不喂的饱高像素机身是什么原因。
原因就是镜头素质差。一个35mm定焦,市场价1000千元的肯定比市场价2万元的差。
2、镜头喂不喂的饱高像素机身,是光学结构原因还是镀膜的原因?
两者皆有,为了便于使用,同时处于成本考虑,相机的镜头对重量体积及生产成本都有限制,镜头生产企业会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取得一个相对的平衡方案。
如果不限定镜头重量体积,不考虑成本,现在光学水平设计出满足135画幅5000万像素100%清晰的镜头没有问题,参考适马黑科技及蔡司的outs。
3、镜头喂不喂的饱高像素机身,光学结构和镀膜哪个方面占的因素大一点?
首先是光学结构影响较大,在光学结构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镀膜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参考蔡司的T*镀膜与福莱的HFT镀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3.447
主题: 29
帖子: 8086
注册: 2015年7月
雪随风 发表于 2019-1-21 17:53
还是直接回到实在的问题吧,您说的这些除了避免摩尔纹,别的我真理解不了。
我只是想知道,AF50/1.4的极限分辨率和全开分辨率能到多少。如果根据人的肉眼标准,我更倾向与MTF0.5,这也是很多工业应用镜头常用的标准。就我知道的,蔡司的P50/1.4,用MTF0.5的标准,也就是全开30对线的分辨率,而用MTF0.3的话,也就是50左右。而以前看到的收光圈极限180对线分辨率,不确定是用MTF0.3还是0.2,甚至0.1的标准。
而D850分辨率就是实实在在的115lp/mm。
所以,还是请您告诉我,AF50/1.4全开的分辨率是多少,然后就可以知道,在D850上面用AF50/1.4全开中心的话,那个是瓶颈。

“D850分辨率就是实实在在的115lp/mm”,请问为什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735
主题: 32
帖子: 4884
注册: 2011年2月
月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f
★ LEICA SL (Typ 601)
ai24手动lv放大对焦,100%截图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735
主题: 32
帖子: 4884
注册: 2011年2月
月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f
★ LEICA SL (Typ 601)
镜头相同,a7r2。放大对焦。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735
主题: 32
帖子: 4884
注册: 2011年2月
月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f
★ LEICA SL (Typ 601)
好久不用电脑了,不知道怎么回事,exif信息都没了。
一个是750,一个是索尼
我看是高像素好......可能不严谨吧,虽然用了多年未用的脚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127
主题: 11
帖子: 2862
注册: 2017年10月
塞外飘雪 发表于 2019-1-21 18:33
楼主问题:镜头喂不喂的饱高像素机身是什么原因?是光学结构原因还是镀膜的原因?哪个方面占的因素大一点?

以下个人看法:
实际上可以认为楼主提了三个问题
1、镜头喂不喂的饱高像素机身是什么原因。
原因就是镜头素质差。一个35mm定焦,市场价1000千元的肯定比市场价2万元的差。
2、镜头喂不喂的饱高像素机身,是光学结构原因还是镀膜的原因?
两者皆有,为了便于使用,同时处于成本考虑,相机的镜头对重量体积及生产成本都有限制,镜头生产企业会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取得一个相对的平衡方案。
如果不限定镜头重量体积,不考虑成本,现在光学水平设计出满足135画幅5000万像素100%清晰的镜头没有问题,参考适马黑科技及蔡司的outs。
3、镜头喂不喂的饱高像素机身,光学结构和镀膜哪个方面占的因素大一点?
首先是光学结构影响较大,在光学结构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镀膜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参考蔡司的T*镀膜与福莱的HFT镀膜。 ...

有道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127
主题: 11
帖子: 2862
注册: 2017年10月
头脑一热5555 发表于 2019-1-21 20:00
好久不用电脑了,不知道怎么回事,exif信息都没了。
一个是750,一个是索尼
我看是高像素好......可能不严谨吧,虽然用了多年未用的脚架。

镜头喂不饱机身,机身喂不饱镜头,两种情况都存在。
楼主问前者的原因。你的实验证明了后着的存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053
主题: 40
帖子: 10423
注册: 2006年1月
suixz 发表于 2019-1-21 18:04
那个镜头分辨率可能还有个灰色区域。我记得说线对的时候是说到了“分辨不出来”就算镜头分辨率到头,我估计这个位置早已远离了“成像比较实”的那个刻度位置。这两者之间应该有一段区间。

另外会不会适马反差普遍大些所以看起来更“实”一些,边缘收的快。有些老镜头边缘含含糊糊的,但内容也反映出来了,只是含含糊糊而已。

至于P50/1.4和P85/1.4的全开边沿,我觉得连1000万的相机都喂不饱。


直接上图,左边S50Art在D3,中间S50Art在D850全开,右边[email]AF50@2.8[/email]
有兴趣的可以对比一下,在D3上面对比AF50和S50Art的区别,还有在D850上面看AF50和S50Art的区别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下面是AF50的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11.929
主题: 12
帖子: 8025
注册: 2011年8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Z 9
NIKON Z6_3
我这两天最关注的就是这个帖了。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608
主题: 4
帖子: 1739
注册: 2018年6月
讨论已经出现偏差了!实际情况正如顽版和K版所言,楼主提出问题本身就是相反的,不是镜头喂不喂饱高像素机身而是高像素机身能不能喂饱镜头?!这点可以详细看玩版的实验说明和K版对喂饱含义的解释。大家试想一下,如果连镜头都不能喂饱无论高低像素机身那么请问什么材质的“镜头”能喂饱?射电天文望远镜?至于大家转向讨论的分辨率的问题,那是新镜头需要解决的问题,诸如镜头边缘分辨率、炫光、色散、清晰像场、视差、畸变、紫边绿边等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735
主题: 32
帖子: 4884
注册: 2011年2月
月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f
★ LEICA SL (Typ 601)
雪随风 发表于 2019-1-21 20:16
直接上图,左边S50Art在D3,中间S50Art在D850全开,右边[email]AF50@2.8[/email]
有兴趣的可以对比一下,在D3上面对比AF50和S50Art的区别,还有在D850上面看AF50和S50Art的区别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下面是AF50的图

雪资这个从100%看图的观感上确实是高像素的差些。与我的拍的结论相反。
我想,是不是a7r2取消了低通会让镜头犀利些,让对比不太公平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735
主题: 32
帖子: 4884
注册: 2011年2月
月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f
★ LEICA SL (Typ 601)
我感觉WKWJ大侠提到的DXO光学模块也是真的有启发。原来感觉是球差导致的光晕一类的问题,居然通过矫正得到了那么好的修复。
雪资那个AF50在850上的表现,不知道采用了光学模块会不会有惊人的变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735
主题: 32
帖子: 4884
注册: 2011年2月
月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f
★ LEICA SL (Typ 601)
缩图到同一尺寸,这个应该没有争议了。是高像素的好。存疑在于100%观看。如果有Z6,Z7这两个最好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07
主题: 0
帖子: 3854
注册: 2013年12月
头脑一热5555 发表于 2019-1-21 20:57
我感觉WKWJ大侠提到的DXO光学模块也是真的有启发。原来感觉是球差导致的光晕一类的问题,居然通过矫正得到了那么好的修复。
雪资那个AF50在850上的表现,不知道采用了光学模块会不会有惊人的变化。
镜头先天素质是决定性的,DXO的光学模块虽然值得称道,但也还是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735
主题: 32
帖子: 4884
注册: 2011年2月
月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f
★ LEICA SL (Typ 601)
我个人的结论是,
1:镜头喂得饱像素(目前)。虽然是个几十年前的镜头。
2:高像素挖掘出了镜头的潜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99
主题: 35
帖子: 1863
注册: 2018年4月
展示一张像素没有喂饱镜头的实拍样张。ART35配合D500,图中黑白线条(细)为118lpmm。 本帖最后由 Sigmikon 于 2019-1-21 21:36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371.936
主题: 532
帖子: 118214
注册: 2001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雪随风 发表于 2019-1-21 12:43
K版,夸张一定说,把一张D850和AF50/1.4拍的图缩小成为1500x1000,您觉得您对100%画质满意程度会是什么样?而对原图100%,您对画质满意程度又会是什么样?
我前面也说过了,当像素低的时候,画质能接受,因为我觉得够“实”了。像素高了,明显就不“实”了。您说到的镜头之间的区别,确实是那样,但是问题就在于,在D3上面的时候,很多时候我是看到多少镜头分辨率的区别很小,而在D850上面,我就实实在在的看到了很大区别。就像之前的D35/1.4和S35Art,在D3上面我是看不出分辨率的区别,只有反差的区别,而在D850上面就能看出分辨率的区别。

雪兄,俺不和你说,没完没了。
因为还是昨天的话语又车轱辘一样回来了,还是念念不忘镜头之间对比然后匆忙得结论下定义啊。
(0)
(1)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371.936
主题: 532
帖子: 118214
注册: 2001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WKWJ 发表于 2019-1-21 11:03
K版和我的看法相同,是基于把分辨率作为最大的权重,因为我认为一只镜头在一个机身上的最佳分辨率是后期无法改变的,而其他的如色散,畸变等等是可以在后期通过软件改善的,如下图,我用的狗头,100%边角确实色散很严重了,但后期DXO一键就可以去除,且通过DXO光学模块载入进行自动镜头模糊矫正,效果极佳,实际感觉完全就是上了几档牛头的感觉,而分辨率则通过高像素密度去低通的机身来实现。所以同意K版的,高像素对画质的提升效果更明显。

厉害了。
跑题一下:
DXO打开文件以及处理过程步骤快不快?对于捕影工匠的蜗牛一样的速度无法忍受。DXO和原来的NX2处理速度相比,速度如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7.338
主题: 23
帖子: 16832
注册: 2012年10月
kemmi 发表于 2019-1-21 22:03
厉害了。
跑题一下:
DXO打开文件以及处理过程步骤快不快?对于捕影工匠的蜗牛一样的速度无法忍受。DXO和原来的NX2处理速度相比,速度如何?


如果要精细降噪,是很慢的,但和捕影工匠的慢有所不同,捕影工匠感觉是整体所有动作都慢,而DXO主要是处理完输出很慢,处理过程还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371.936
主题: 532
帖子: 118214
注册: 2001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WKWJ 发表于 2019-1-21 22:11
如果要精细降噪,是很慢的,但和捕影工匠的慢有所不同,捕影工匠感觉是整体所有动作都慢,而DXO主要是处理完输出很慢,处理过程还好。

嗯,那我过后也来试试。我不降燥,基本用能可忍受躁点的ISO来拍,ISO越低越好。
感谢W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3.463
主题: 256
帖子: 18415
注册: 2005年6月
常听到一种说法:老镜头没经过数码优化,不适合现在数码相机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957
主题: 47
帖子: 2792
注册: 2008年10月
奸商最喜欢的理由——技术进步
其实最本质的原因——厂商要你升级换代,多花钱
(0)
(1)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07
主题: 0
帖子: 3854
注册: 2013年12月
兔行天下 发表于 2019-1-21 20:45
讨论已经出现偏差了!实际情况正如顽版和K版所言,楼主提出问题本身就是相反的,不是镜头喂不喂饱高像素机身而是高像素机身能不能喂饱镜头?!这点可以详细看玩版的实验说明和K版对喂饱含义的解释。大家试想一下,如果连镜头都不能喂饱无论高低像素机身那么请问什么材质的“镜头”能喂饱?射电天文望远镜?至于大家转向讨论的分辨率的问题,那是新镜头需要解决的问题,诸如镜头边缘分辨率、炫光、色散、清晰像场、视差、畸变、紫边绿边等等。
边缘分辨率恰恰也是能否喂饱重要表现啊,比如50 1.4D,在D700,D3上光圈在F2.8-4之间边缘和中间画质基本看不出区别了,但如果用在D810,D850这些高像素机上必须把光圈缩到5.6边缘才和中心差不多一致(百分百看图下),这不恰恰就说明了“喂不饱”的情况么?高像素机身对于镜头自身素质要求更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啊 本帖最后由 nowiziky 于 2019-1-21 23:0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56
主题: 2
帖子: 540
注册: 2018年10月
nowiziky 发表于 2019-1-21 23:05
边缘分辨率恰恰也是能否喂饱重要表现啊,比如50 1.4D,在D700,D3上光圈在F2.8-4之间边缘和中间画质基本看不出区别了,但如果用在D810,D850这些高像素机上必须把光圈缩到4-5.6边缘才和中心差不多一致(百分百看图下),这不恰恰就说明了“喂不饱”的情况么?高像素机身对于镜头自身素质要求更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啊

事实如此,但是他们仍然认为“喂得饱”。分歧不在光学,大家说的不是同一种中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56
主题: 2
帖子: 540
注册: 2018年10月
清风雅鼠 发表于 2019-1-21 22:32
常听到一种说法:老镜头没经过数码优化,不适合现在数码相机


有些老镜头色散方面控制不好,在胶片上看不出来,数码上就看出来了。
本帖说的喂饱,是指分辨率。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07
主题: 0
帖子: 3854
注册: 2013年12月
Old_Memory 发表于 2019-1-21 23:10
事实如此,但是他们仍然认为“喂得饱”。分歧不在光学,大家说的不是同一种中文。
是的,我也觉的两派对于“喂得饱”的理解一开始就出现了明显的分歧,开始就有偏差,那么讨论到后面自然谁也别想说服谁了 本帖最后由 nowiziky 于 2019-1-21 23:1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053
主题: 40
帖子: 10423
注册: 2006年1月
kemmi 发表于 2019-1-21 22:00
雪兄,俺不和你说,没完没了。
因为还是昨天的话语又车轱辘一样回来了,还是念念不忘镜头之间对比然后匆忙得结论下定义啊。

K版,我原来就说了,本来就是镜头之间的差别。但是,要有个前提,就是机身能显示出镜头的差别。
图我上了,不考虑的反差,就考虑分辨率的问题,您觉得AF50/1.4在D3和D850上面的差别大吗?在D850上面差别大吗?

假如,我把D3的图片缩小到1500x1000,就当是一台只有1.5M像素的机子,同样的是AF50/1.4拍和S50Art的图,您觉得您能看出分辨率的差别吗?我试过了,我看不出分辨率差别,因为图太小了。
在1.5M的机身上面没有区别,在D850上面区别就明显了。这两个量级确实差很多,不过我只是说明一个事实。镜头有没有区别,是在机身分辨率足够的情况才能明显看出来。有些镜头,在D850上面全开都看不出中心分辨率的区别,例如S35,S50,S40,105E,220这些,但是到了以后2亿像素下面,我相信我又像现在一样,能看出区别了。
说真的,我真不觉得我的结论匆忙,因为这个就是我自己实际使用的体会。 本帖最后由 雪随风 于 2019-1-21 23:45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371.936
主题: 532
帖子: 118214
注册: 2001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雪随风 发表于 2019-1-21 23:45
K版,我原来就说了,本来就是镜头之间的差别。但是,要有个前提,就是机身能显示出镜头的差别。
图我上了,不考虑的反差,就考虑分辨率的问题,您觉得AF50/1.4在D3和D850上面的差别大吗?在D850上面差别大吗?

假如,我把D3的图片缩小到1500x1000,就当是一台只有1.5M像素的机子,同样的是AF50/1.4拍和S50Art的图,您觉得您能看出分辨率的差别吗?我试过了,我看不出分辨率差别,因为图太小了。
在1.5M的机身上面没有区别,在D850上面区别就明显了。这两个量级确实差很多,不过我只是说明一个事实。镜头有没有区别,是在机身分辨率足够的情况才能明显看出来。有些镜头,在D850上面全开都看不出中心分辨率的区别,例如S35,S50,S40,105E,220这些,但是到了以后2亿像素下面,我相信我又像现在一样,能看出区别了。
说真的,我真不觉得我的结论匆忙,因为这个就是我自己实际使用的体会。 ...

雪兄,俺说了,你这是比较镜头,比较镜头,比较镜头,随意取两只镜头,应该都有差别的,然后给出结论:分辨率差的“喂不饱”。
你已经走偏了,只是还不知道走偏而已。
俺退出这个讨论了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053
主题: 40
帖子: 10423
注册: 2006年1月
kemmi 发表于 2019-1-21 23:52
雪兄,俺说了,你这是比较镜头,比较镜头,比较镜头,随意取两只镜头,应该都有差别的,然后给出结论:分辨率差的“喂不饱”。
你已经走偏了,只是还不知道走偏而已。
俺退出这个讨论了哈。

K版,前面的问题打错了,应该是“您觉得AF50/1.4和S50A在D3上面的差别大?还是在D850上面差别大?”
回到老顽童之前说的,“到底那个是瓶颈”。蔡司YC的P50/1.4,全开如果算MTF50的话,中心分辨率只有三十几lp/mm左右,而理论上D700的分辨率最高能达到接近60lp/mm的分辨率,还有就是D850有接近115lp/mm的最高分辨率,您觉得那个是瓶颈?对比了AF50/1.4和S50Art都在D850上面的图,如果都把图缩小到1500x1000,您觉得分辨率的区别能看出来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镜头喂不喂的饱高像素机身是什么原因?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