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经验和教训 —— 宾得数码相机年表 [主题管理员:sonnys]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52950 回帖:40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9.007
主题: 40
帖子: 3010
注册: 2009年10月
s资辛苦了,写的真好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479
主题: 31
帖子: 3987
注册: 2009年1月
我是键盘党 发表于 2019-7-8 06:04
富士复古的都是高价货,价格低的都是大众脸,靠溢价情怀拉人
宾得外壳更重实用性,重量减不下来但也能保证体积能放小包,复古的也就kp加小手柄一个,但涨价了不少,可见复古都是让顾客多掏钱,我宁可宾得别做这种事。
不这么做不好生存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877
主题: 77
帖子: 7718
注册: 2017年10月
sooblue 发表于 2019-7-8 02:07
最可笑的是这长长的清单里你找不到一台可以跟三公主,太苦玛和谐搭配的机身!而富士靠着复古愣是杀出一条血路来!到现在为止宾得也没醒悟过来。

富士复古的都是高价货,价格低的都是大众脸,靠溢价情怀拉人
宾得外壳更重实用性,重量减不下来但也能保证体积能放小包,复古的也就kp加小手柄一个,但涨价了不少,可见复古都是让顾客多掏钱,我宁可宾得别做这种事。 本帖最后由 我是键盘党 于 2019-7-8 06:0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01
主题: 8
帖子: 300
注册: 2010年9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最可笑的是这长长的清单里你找不到一台可以跟三公主,太苦玛和谐搭配的机身!而富士靠着复古愣是杀出一条血路来!到现在为止宾得也没醒悟过来。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877
主题: 77
帖子: 7718
注册: 2017年10月
现在哪有时间回忆,让你回看下几周前的朋友圈都懒得刷了,大环境不好休闲时间减少也让玩摄影的越来越少,器材党冲着无反去了,拍片党都想法兼职赚钱去了,老牌器材厂吸引不到新人买器材,只能往高级骨灰级摄友群里钻,有钱有闲的才是非专业器材厂的目标!宾友越来越少是没办法的,米多的人少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382
主题: 757
帖子: 20522
注册: 2009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庶民摄影的意义 —— 回忆

全民退烧的原因不论是兴趣的转移还是需求的降低,总之现在手机摄影成为了主流。手机因为非常方便共享,因此大量的用户愿意放弃画质而选择便利。但是大部分人其实并没有什么文件管理的想法,要么手机中保存着几十个G的照片,一旦手机丢失就灰飞烟灭,要么在分享后就删掉了大部分。因为他们拍照的目的只是为了分享,而不是其它。

其实摄影如果只是为了分享是远远不够的,照片还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帮助回忆。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长时间不接触的事情就会被忘记。但是人脑比电脑要高级很多,那些被忘记的东西并不是被删除了,而是被封存起来了。要打开这些封存的记忆需要一些辅助的工具,照片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举个例子,如果让你回忆一下某个家人在某岁的时候的样貌,大部分人其实是想不起来的,其实他并不是完全忘记了,而是记忆被封存了,他一时半会儿找不回来。如果把当时的照片给他看,他一定会茅塞顿开,表示对对对我想起来了。这是因为照片把他的记忆激活后找回来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一些重要的日子里拍照留念,就是为了日后可以帮助我们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视频当然也是可以的,唯一的问题是视频无法挂在墙上,也没办法做成相册。既然照片是开启回忆的一把钥匙,那么这把钥匙的质量也就很重要了。一张低质量的照片和一张高质量的照片,找回来的回忆的质量也是完全不同的。照片的色彩、细节、画质和内容决定了这把钥匙能把记忆的大门开多大。

如果你的手里没有一把好的钥匙,甚至没有钥匙,那么恐怕你的这份记忆就会永远封存在你的大脑里,很难被激活了。这是人类生理特性所造成的悲剧。古代人通过绘画来帮助自己回忆,但是价格不菲。现在技术先进了摄影已经普及,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对自己的回忆好一点,用好一些的器材来拍照,因为回忆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甚至无价。
我有一段时间因为忙于工作没有怎么拍照,后来做照片管理的时候只找出了家人和自己拍的手机照片,对我来说这段时间的回忆质量就很不好,让我非常地不爽。因为不管我怎么努力,都无法脑补出这些照片以外的回忆了。所以以后我不管怎么忙都会抽点时间来拍照和拍视频。

为什么人会记不住以前的样子呢,那是因为人的样貌也是在不停地变化,信息量太大所以大脑无法处理。如果是一个不会变化的东西,比如雕塑和建筑什么的,大脑回忆出来是没什么压力的。而且我们会发现人其实变化得很快,孩子长得很快,自己和老婆老得很快。这是人的生理特性的另一个悲剧。这个悲剧的残忍之处就是过去的事情无法重现。也就是说,失去的无法重来。如果你在某年某月某天没有为家人拍到一张好照片,那么这个点是永远无法重现的,因为你的家人的样貌已经变了。比如我老婆在最年轻漂亮的时候,我给她拍照的主力器材是手机,造成了我的回忆质量极差。因为过去无法重现的特性,让我非常郁闷。好在还有一些数量很少的高质量的相机照片,这是我仅存的慰藉了。

很多人在管理照片的时候,会删除一些不会变化的内容,比如风景、建筑、物品等等。但是对于人物或者动物的照片往往是不会删除的,这是人的本能,因为他们本能地知道这是非常珍贵的东西,删掉了就不能再得到。

那么,照片的数量和质量哪个重要呢?这个因人而异,打个比方,一锅米饭和一块牛排哪个更让你满足?有人说我要吃饱,有人说我要吃好。对我来说一百张低质量的照片,不如一张高质量的照片,因为一张好照片的次元是不一样的。哪怕再老的单反画质和色彩也强过现在最好的手机,这就是次元的差异。就好比你哪怕吃一吨米饭,也吃不出牛排的味道来。当然有人说我只吃米饭就满足了,那是他的自由。而一个珍视回忆的人数量和质量都会保证。我每个月用相机拍照的数量远超我老婆用手机拍照的数量,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是碾压的。

我的保姆阿姨在我家工作多年,我的两个孩子都是从小由她照顾,感情很好。她看到我经常打印照片非常羡慕,她说自己已经很多很多年没有拍过照了。现在手机摄影那么普及我很难理解为什么她会这么说。后来我明白了她说的是用相机拍照,而不是手机拍照。后来我用单反给她拍了一张,然后打印到A4尺寸的相纸送给她。她一个快60岁的人高兴得像个孩子……

钱没了可以再赚,相机没了可以再买,但是回忆没了就真的很难找回来。所以请善待自己,善待你最珍贵的回忆,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记忆力会越来越减退。所以如果可能,尽量地去拍照吧,尽量用好一些的器材,拍下你最热爱的东西,拍下你最爱的人,还有你自己。 本帖最后由 sonnys 于 2019-7-4 16:23 编辑
(4)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382
主题: 757
帖子: 20522
注册: 2009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从发烧到退烧 —— 无可奈何的数码相机兴衰史

前几个月CIPA发布了一张表,记录了从1989年到2018年30年的相机销量。

蓝色:数码镜头一体机,大部分应该是卡片机DC
绿色:数码可换镜头相机,包括单反和无反
黄色:胶片相机,胶片相机的销量从2008年开始不再计入

从销量整体来看,数码相机从1999年到2018年走过了一个标准的正态分布轨迹。镜头一体机的销量占了大多数,可换镜头相机销量相比不高。

在进入数码时代后,胶片机用户基本消失,他们要么选择了单反,要么选择了DC。在2003年到2012年这黄金10年中,单反的销量虽然也在上升,但数码相机销量中占绝大部分的并不是单反,而是DC。随着手机摄影的崛起DC被打回了原形,一个美丽的泡沫消散了。单反销量整体来说还算稳健。

那么宾得在这黄金10年中混得怎样呢?坦率地说不是太好。从首帖的“宾得数码机身年表”可以看到,宾得在黄金10年的第一年2003年就吃了一记闷棍,差点把小命送掉。然后呢,在2007年,数码相机事业的上升期呢,被HOYA收购了。其他厂家都忙着赚钱的时候呢,宾得正忙着裁员和拆分。然后在黄金10年快结束的2011年终于拆分好了,剩下的相机部转手给了理光。理光可以说是标准的接盘侠,只过了2年的好日子,到2014年数码相机销量就剧烈下滑了。

也就是说,黄金10年里,别人赚钱发财喝酒吃肉,宾得呢被卖身2次。单反的销量么是千年老三,你说这算是赚钱呢还是不赚钱。索尼以前还玩单反的时候呢和宾得是难兄难弟,索尼转学后宾得的排名虽然没变但班里一共就三个人了……

其实呢,宾得的市场判断力还是不错的。按照宾得的计划,2003年如果成功发布全幅,就正好踩上了数码单反的热潮。如果在2012年无反K-01大获成功,也正好踩上了无反的热潮。只可惜这个世界里没有如果。

手机的崛起把大量的“摄影爱好者”拉走了,他们“退烧”了,满大街单反和DC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只有真正的摄影爱好者和职业摄影用户还在使用专业相机,只有他们还在追随着摄影之美。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382
主题: 757
帖子: 20522
注册: 2009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关于机身的设计和操控

宾得作为百年老店,对摄影的理解还是很深刻的。宾得在机身设计、系统界面和操作设计和思路理念都是一流的。宾得器材的一大特色就是非常容易上手,而且操控比较舒适,其设计很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

操控上我们首先来看看曝光模式,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宾得著名的超级P档了。在摄影届的鄙视链里,P档是菜鸟专用的,但是宾得这里不是,因为P档是一个集合档,它集成了标准P档、AV档和TV档在一起。所以对于宾得用户来说挂在P档上是标准操作,绝非菜鸟。
超级P档与双拨轮或三拨轮相机配合最为完美,而单拨轮相机是没有的。宾得现在已经在入门机上也普及了双拨轮,可以说是非常厚道了。在双拨轮相机上,转动前拨轮相机就切换到TV档,转动后拨轮就切换到AV档,按绿键返回P档。如果你把P档设置为MTF优先,你的超级P档就集成了3个档位:
1。默认:画质优先档(MTF优先)
2。前拨轮:快门优先档
3。后拨轮:光圈优先档

一般来说P档可以搞定大部分的拍摄情景,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则需要使用TAV档或者M档。原理上TAV挡就是M档且ISO自动,TAV下的曝光补偿调节的是ISO。TAV档对于一些需要精准控制景深和快门速度的重要场景很便利,因为ISO会自动跟上,其操控效率要高于标准M档。
M档则是一个全手动档,这里想提一下的是M档下的曝光补偿。早期的相机比如K10D是没有M档曝光补偿的,很多用户也认为M档曝光完全自控,要补偿何用?的确在通常情况下,M档调节了曝光补偿并无任何效果,但是如果你用闪就不一样了。在用闪的情况下,M档曝光补偿是闪光补偿。通过相机拨轮可以调节前后正负5档的闪光补偿,也是很有效率了。

这几年逐渐崛起的USER档也是非常强的,它不仅可以定义曝光模式,还可以把对焦模式、ISO范围、色彩风格、镜头相差矫正等等大量的机内设置进行登录,一键切换非常便利。而旗舰机身的转盘现在直接开放出5个USER档,你可以定义比如拍风景,拍人像、拍星空、拍RRS等一系列不同的参数设置,免去用户频繁地更改设定,也是体贴到家了。

其次我们再来谈谈拨轮和按钮

早期的宾得相机都是双拨轮,从K-1开始宾得进入了三拨轮时代。这个第三拨轮是个多功能拨轮,因为宾得内部对这个拨轮究竟用来调节什么争论不休,吵了很久都无法决定。最后确定为多功能拨轮,这样大家都没意见了。但是这样第三拨轮就无法单独使用,所以又增加了一个功能转盘。
这个新拨轮可以切换很多的功能,比较常用的是ISO和曝光补偿。因为传统的双拨轮操作的是快门和光圈,但是ISO和曝光补偿一直需要通过组合按钮来完成,效率不高。而这个第三拨轮完美地补齐了曝光三要素,让所有的强迫症患者都极度舒适。当然你也可以切换成其他各种功能,都是可以用来提高操控效率的。

在按钮的设计上,宾得倒是一直没有完全统一。根据机身大小的不同,按钮的位置也会变化。不过主流的方向键和ISO和曝光补偿键等的位置基本是不变的,所以适应起来不会花太多时间。

另外宾得机身一直隐藏着放大和缩小按钮功能,而且固定在曝光补偿和绿键上。有些入门机没有曝光补偿键,那么就没办法用。但是旗舰机身都可以使用。方法是在照片浏览的时候先转动一下后拨轮进行放大激活这个功能,然后就可以按曝光补偿和绿键进行放大和缩小了。K-1对这个功能进行了改良,直接按按钮就可以放大缩小,不需要转动拨轮激活了。

然后是机身设计方面

宾得对于机身的设计也是非常讲究的。首先对于机身的材质很讲究,质感比某家的塑料拖鞋要强太多,也很少发生另一家的蒙皮脱胶的现象。另外宾得对于相机的握持手感非常在意,这是一个对摄影师非常友好的厂家。
用过宾得645的用户应该能体会到645手柄的设计其实非常优秀,可以提升握持感并降低疲劳感。其实宾得在研发K-1的时候也花了很多时间来设计手柄。宾得设计了大量的手柄模型并召集了100人以上的团队来进行握持感测试,最后定下了最合适的版本。在手柄上那么讲究也是非常地硬核了。

其实宾得对于机身手柄一直非常讲究,在2008年的时候还搞过一次换手柄的活动,可以把K10D和K20D的手柄更换成手感更好的版本。先不说手感,这造型也是相当地好看。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更换镜头的设计了,宾得的换镜头方式是很人性化的。右手在握持相机的同时按下换镜头按钮,左手就可以卸下镜头了。后来一些比较秀的人还发明出了单手换镜头的神操作,但是比较伤遮光罩所以不太推荐。而一些大厂的相机设计却是反过来的,需要左手持机用右手换镜头。

有人说了就换一个左右手而已有什么难的呢?事实是真的有点难。我们知道拍照的时候都是右手持机,左手持镜头。所以在摄影师的肌肉记忆里,右手肌肉对于机身是非常熟悉的,而左手肌肉则非常熟悉镜头(想想如果用左脚去踩刹车会怎样?)。所以当换镜头的时候,要左手持机并按按钮的时候握持感就很不自然,同时用右手来拿镜头的时候也不太顺手,所以在手持换镜头的时候有听说摔机摔镜头的。而宾得的换镜方式和拍摄方式无异,双手肌肉都很熟悉自然,手持换镜头也就不太会摔机了,而且操作速度可以很快减少进灰。而且宾得用户换完镜头后直接可以开始拍摄,大厂用户换完镜头后,手的位置需要调整一下才能开始拍摄。
本帖最后由 sonnys 于 2019-7-3 16:0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877
主题: 77
帖子: 7718
注册: 2017年10月
楼主别忘了写写宾得机子的操控,在各家里算是少有不看说明也玩得转的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382
主题: 757
帖子: 20522
注册: 2009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宾得感光器对照表:

12M 1/2.3 CMOS 12bit:Q、Q10
12M 1/1.7 CMOS 12bit:Q7、Q-S1
6M APSC CCD 12bit:*ist D、*ist DS、*ist DL、*ist DS2、*ist DL2、K100D
10M APSC CCD 12bit:K10D、K200D、K-m
12M APSC CMOS 12bit:K-x、K-r
14M APSC CMOS 12bit:K20D、K-7
16M APSC CMOS 12bit:K-01、K-30、K-50
16M APSC CMOS 14bit:K-5、K-5II、K-5IIs
20M APSC CMOS 12bit:K-S1、K-S2
24M APSC CMOS 14bit:K-3、K-3II、K-70、KP
36M FF CMOS 14bit:K-1、K-1II
40M 645 CCD 14bit:645D
51M 645 CMOS  14bit:645Z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877
主题: 77
帖子: 7718
注册: 2017年10月
难怪宾得说单反还会流行,隔壁爆出死机防抖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71.527
主题: 162
帖子: 71318
注册: 2014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sonnys 发表于 2019-6-26 11:32
宾得对于色彩和画质的理解

在摄影领域色彩这个话题是绕不开的。相片上每一个像素、每一个细节都是由色彩构成的。我们所说的一切玄学和非玄学的东西,虚化、油润、锐利、过渡、宽容度、动态范围、噪点、高光、低光、清晰度、对比度、饱和度等等的一切,其表达方式都是通过色彩。
.....
宾得表示公司始终有“不依赖图像处理”来开发镜头的不成文的规定。根据每个镜头设定其性格,进行最合适的光学设计和像差控制以实现能够表现其特点。宾得表示考虑到镜头的个性和味道,一定会有刻意留下的像差。用机身进行光学修正(镜头像差修正)时,宾得的立场是“请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也就是说,宾得把所有的选择交给用户,不会搞强制的机内像差矫正。
宾得表示。。。
其它家也不是机内强制像差校正,鸡能的,奶康的,都是机上可开启或不开启像差校正啊。
镜头要用于多代的机身上,不可能跟某个机身梆定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56
主题: 5
帖子: 209
注册: 2018年5月
下一台应该是两用机 拍风景要画质的时候用单反模式 拍其他需要追焦的用无反模式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382
主题: 757
帖子: 20522
注册: 2009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关于RRS超解像的那些事:

RRS的中文标准翻译是“像素偏移分辨率系统”,怎么说呢,比日语的“リアル レゾリューション システム”外来语直译还是好一些的,但是这个直译完全没有什么气势,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叫它“超解像”,不管怎么说英语缩写RRS大家都应该没意见。那么RRS是个啥玩意儿呢,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有技术含量的。具有超越了拜耳阵列方式界限的解像力和精致的色彩还原,生成高精细图像的技术。

我们先看来普通相机的情况,目前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的感光器前面,都有一个叫拜耳滤镜的玩意儿,这个滤镜非常有用,没有它就没有彩色。拜耳滤镜呢只有3种颜色,就是大名鼎鼎的RGB,红绿蓝。一般为4×4阵列,由8个绿色、4个蓝色和4个红色像素组成。

我们拿K-1为例,光线通过拜耳滤镜后,3600万像素CMOS上获得的信息是这样的。900万的红色1份,900万的蓝色1份,900万的绿色2份,加起来么就是3600万,1份。
我们看到其实每个像素只能获得一份单色彩的信息,这样的图像给用户看肯定要被打死啊,太不讲究了吧。怎么办呢?只能机内后期啊。于是聪明的算法工程师出现了,一番操作后,每个像素都从相邻的像素中获得其他色彩的信息,插值得到所谓完整的RGB色彩。看起来还不错嘛是不是,然而并不是。为什么一直说光学是一门硬科学呢?因为插值出来的信息并不完美。在遇到复杂情况的时候,插值会产生噪声,产生伪色。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假的就是假的”。

那么让我们回到事情的开头,如果让每个像素都能获得所有的RGB色彩不就不用插值了吗?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操作嘛谈何容易?有不少厂商想了很多办法来绕开拜耳滤镜,但是效果么都不是非常理想(我又要说光学是一门硬科学了,我也说烦了,大家以后自己脑补吧)。而宾得的方法是比较取巧的,通过让CMOS位移使每个像素采集4份色彩信息。
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拍摄4次,CMOS位移3次。这个移动幅度嘛是像素级的,这里有点技术含量,移多移少都不行,移动的速度也不能太慢。

这个采样完成以后获得的是怎样的信息呢?3600万像素的红色1份,3600万像素的蓝色1份,3600万像素的绿色2份,比普通采样多了整整4倍的信息量。
有人说了,什么黑科技,这不就是多帧采样吗,拍4张谁不会啊。但是RRS和普通多帧是不一样的。普通多帧4次采样,每个像素获得的信息是一样的,属于重复采样。而RRS采样的每个像素的信息是不一样的。

普通多帧(单个像素,4次采样):单色、单色、单色、单色
RRS超解(单个像素,4次采样):红色、绿色、绿色、蓝色

所以呢,普通多帧采样的单个像素还是只有一个颜色,你哪怕采样1万次最终也得猜色插值啊。而RRS每个像素都有完整的颜色,就不用猜色了。不猜色的话就可以解决很多很多的问题啦,比如插值的噪声和伪色就大幅度减少了。不但画质会变得纯净,细节也会更加丰富,大幅度提升画质,最终要的是色彩会非常逼真好看,之前说过色彩是一切的根源。如果说普通拍摄是“猜彩色”的话,RRS就是“真彩色”,经得起放大,扛得住剪裁,绝对是数毛、打印和添屏必备之神器。


但是呢,RRS也有明显的弱点(光学是哪啥来着?),光学是没有捷径的,你得到了一些东西的同时也必定会失去另一些。RRS的弱点就是应用范围很窄。RRS刚宣布的时候很多用户都很兴奋,但是看到RRS的拍摄适用表时都被拨了一桶凉水。简单地说吧,RRS有两件事情不行,就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目标在移动不行,采样4次的时候目标如果动了,像素就不可能对齐啊,合成失败。在经过算法工程师的优化后,轻微的移动现在是可以对齐了,用RRS拍风景的时候还是要多注意风啊啥的。

相机在移动不行,拍摄标准RRS的时候相机必须保持静止,不可手持,不然也会合成失败。愤怒的工程师不得不又搞出了防抖RRS,但是工作原理不一样必须手持不能上架,反正也是很麻烦没有捷径可走。(光学是那啥来着?)

打闪的情况不行,不支持闪光灯。

搞了半天黑科技结果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用户也是醉了。那么什么情况适合RRS呢?布光棚拍静物很适合,布光人像么比较挑战模特的耐力。其次相对静止的风景也可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RRS的前景远未到头。因为RRS的运算量很大(这4倍的信息量要消化起来也是很费劲的),如果能获得更强力的运算器,其合成能力可以大幅度提升,应该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图像。 本帖最后由 sonnys 于 2019-6-28 15:58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382
主题: 757
帖子: 20522
注册: 2009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我是键盘党 发表于 2019-6-26 19:23
我觉得k52的屏是要注意的,和佳能的屏很像,看着爽,上电脑泪汪汪。习惯了这点,确实是台用到老的机子
k5的屏是反过来,
现在的屏都不错了,就是在锐度上,屏的100%比电脑100%要更锐点


K-5II的Air Gapless屏可以阻隔光线的反射和色散,从而有效地降低鬼影的出现并减少光线的损失。而且K-5II屏幕的色彩非常接近于100% sRGB,素质还是很高的。
我经常在K-5II机身上调试出TIFF后用PIM直接打印,打印出片效果和屏幕效果基本一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382
主题: 757
帖子: 20522
注册: 2009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平如衡 发表于 2019-6-27 15:15
请教一下,如果我存储raw格式,机身还需要超精细锐化,**矫正矫正功能吗?


机身的设置只对JPEG产生效果,在RAW内会记录信息,但是如果你不用DCU的话该信息无法被解读。

如果你用机身对RAW做后期,那么所有设置都不用开,后期的时候加上也可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6
主题: 13
帖子: 870
注册: 2010年10月
请教一下,如果我存储raw格式,机身还需要超精细锐化,**矫正矫正功能吗?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382
主题: 757
帖子: 20522
注册: 2009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关于感光度和噪声的那些麻烦事

相机自从诞生以来就和感光和噪点纠缠不休,到了数码时代依然如此,无论是光学工程师还是电子工程师都一直在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很可惜光学是一门非常硬的科学,想用电子技术来解决光学技术上的问题是很难的。

数码相机的噪声一般分为2种,模拟噪声和数码噪声。

模拟噪声很常见,只要提高相机的ISO就会大量出现,一般为彩色,坊间称为“彩噪”。
数码噪声通常在长曝光的时候出现,一般为单色亮点,坊间称为“热噪”。不过无反因为CMOS要负责取景,始终在工作,热噪比使用OVF的单反要更容易产生。
两种噪声中以彩噪的危害最大,无处不在彩噪使照片看起来脏乱不堪。所以相机厂商也使出了浑身解数来降噪,但是无论降噪算法如何优秀,降噪必定伴随着细节和色彩的丢失,坊间称为“涂抹”。所以为什么说光学是一门硬科学,因为至今电子技术仍然无法解决光学技术上的问题。

这一切的麻烦事的根源还是因为“光”,所以我们一直说摄影是一门用“光”的技术而不是用“电子”的技术。从感光器的原理上来说,相机决定ISO值的依据是基于使传感器达到饱和(纯白)所感受的光量。如果这个光量不够(弱光),感光器就不得不提高感光效率(提高ISO)使传感器达到饱和。但是这个操作是有代价的,就是会产生大量的噪声。

此时的电子工程师是郁闷的,只要有足够的光就不用那么辛苦了不是吗,整天写降噪算法累不累啊?光学工程师你给我出来。但是光学工程师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们知道镜头都会有一个F值,但是这并不完全表示真正的通光量(T值的参考价值更大),由于各种原因通过镜头后输出的光线会有损失。所以光学工程师一直致力于增加这个通光量。包括镜筒、镜片和镀膜的设计等等。但是这非常难,这也是为什么说光学是一门硬科学的原因。因为除了通光量,还有很多东西需要一并考虑,不能因为加大了通光量而降低了其他的参数。

理光的HD镀膜就是一种透过率很高的镀膜,因此理光对此非常得意到处宣传。如果你把HD镜头和SMC镜头装在同一个相机上,切到M档使用相同的曝光值,你会发现HD镜头的片子往往会更亮一些。也就是说,相同F值的情况下HD镜头的通光量会比SMC镜头多一些。这对相机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可以使用更低的感光值,降低噪声。(但是HD镜头也失去了一些东西,因为涉及到玄学具体是什么可自行体会)
另一方面,光学工程师也有大量的吐槽。他们费了好大功夫造出了镜头,确保了还不错的通光量,但是照射到CMOS上后还是有很大的损耗。首先CMOS因为其设计原理,每个像素都存在一个开口率的问题,有一部份光线会因为开口率不足而损失掉。其次CMOS前面有多道滤镜,厚度还不一样,每道滤镜都会对光线造成损耗。宾得因为去掉了其中的一层低通滤镜,画质就提高了很多。宾得对此也是相当得意到处宣传。

同理,如果你把同一个镜头分别装在CCD相机和CMOS相机上,切到M档使用相同的曝光值,你会发现CMOS相机的片子往往会更亮一些,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CMOS的开口率大,光线损失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877
主题: 77
帖子: 7718
注册: 2017年10月
我觉得k52的屏是要注意的,和佳能的屏很像,看着爽,上电脑泪汪汪。习惯了这点,确实是台用到老的机子
k5的屏是反过来,
现在的屏都不错了,就是在锐度上,屏的100%比电脑100%要更锐点
本帖最后由 我是键盘党 于 2019-6-26 19:2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382
主题: 757
帖子: 20522
注册: 2009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MJacksUn 发表于 2019-6-26 14:28
楼主大师,有的镜头写着没星芒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这个镜头拍不出星芒,而SMC版本可以拍出星芒。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382
主题: 757
帖子: 20522
注册: 2009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SMC色系最后的荣光K-5II

K-5II也是宾得C幅机身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作为K-5的升级版,着重解决了对焦的问题,弥补了最大的短板。好歹让宾得的对焦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具体表现为:
1。-3EV对焦(暗处不拉风箱)
2。F2.8对焦点(大光圈镜头对焦精度提高)
3。人造光对焦性能(人造光下不再容易脱焦)
4。不易对焦到背景(解决了坊间所谓“宽区”对焦的问题)
K-5II的CMOS和K-5一样,拥有80-51200的ISO范围和14bit RAW。因此不仅拥有良好的低感画质,高感画质也非常优秀,吊打它的后续机K-3。因为像素密度和K-1很接近,不是非常密集。所以和K-1一样也是对老镜头非常友好的机身。所有的SMC系镜头在K-5II上的画质表现都很不错(老镜之友……)。如果你对1600万像素的锐度仍不满意,官方加锐解决方案“超精细清晰度(锐度)EX”可以再打一把鸡血,给你更爽的感受。

这块CMOS的另一个特点是色彩的表现相当优秀,而且后期的潜力也非常大。可以说是完全脱离了CCD的那种黄调的感觉,即便在光线不那么理想的情况下,也能让人像的肤色保持白里透红。宾得的肤色自成一派,既不像佳能那样偏品红,也不像尼康那样偏蜡黄,也不像索尼那样偏橘红。而F2.8对焦点可以说是人像片的救世主,只要你坚持用中间的那个点就几乎不会脱焦。SAFOX X和SAFOX VIII的效率是完全不同的,不需要喂快门数,也不会莫名其妙地对上背景。举个例子,我当年带着K10D去买50-135,上机拍摄数张后无一精确合焦,以为是镜头问题。正好店里也有K-5II的样机,结果装上后张张合焦。最后把K-5II和50-135一起买回……
K-5II的图像处理器PRIME II可以输出14BIT的非压缩RAW文件,但如果开启了镜头像差矫正会对图像处理速度会有较大的影响。但如果你不拍JPEG ONLY,或者不用DCU只用PS和LR等副厂软件,那么镜头像差矫正完全可以关掉,因为开了也用不上,可以大大提高存盘效率。另外如果你是用机身RAW转TIFF和JPEG的话,镜头像差矫正也可以关掉,因为机身RAW转换的时候可以随时加(机身是王道……)。

在色彩风格上,K-5II也是宾得C幅机中的巅峰。以K10D为首的CCD色系默认很容易偏黄,而且全系12BIT,如果前期很不讲究那么后期会压力很大(时间就是生命)。而以K-3为首的HD色系虽然分辨率大幅度提升,但是色彩过渡和层次感不佳(很多老用户认为新机身没有了宾得色),高感也不太好画质易劣化。所以SMC色系在3个色系中是综合表现最强,或者说最均衡。而K-5II是在SMC色系中最强。无论高感、低感、动态范围、宽容度、分辨率、色彩、过渡层次、肤色、白平衡和对焦(AFS)都拿得出手,相当地能打。在C幅机里,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拍摄目的的话,我一定会带K-5II出门,因为除了追焦性能外它没有明显的弱点。
如果你沉迷于SMC色彩或者手里有一大把老镜头的话,K-5II绝对是一台配合最完美的相机,它是这个色系的巅峰没有之一。和K-1一样,K-5II极易出片,很多情况下保持机身设置在各种“自动”的情况下就能拍出相当华丽的片子来,甚至无需后期。 本帖最后由 sonnys 于 2019-6-26 16:20 编辑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39
主题: 1
帖子: 475
注册: 2015年3月
sonnys 发表于 2019-6-14 17:47
KP单独做了一个LV拨杆而不是按钮,可以一开机就是LV模式。

KP的LV模式可以让反光板保持抬起,在拍照后也不会落下,你可以当它不存在。

KP的机械快门声音和振动很小,电子快门则完全无声无振动。

如你所说,这不就是K02,下次再集成相位对焦。。。之前就一直合计,单反lv拍照反光板还要活动一次,这就解决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489
主题: 149
帖子: 4779
注册: 2014年9月
楼主大师,有的镜头写着没星芒是什么意思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877
主题: 77
帖子: 7718
注册: 2017年10月

另一方面,由于宾得对于画质的追求,其镜头的制造思路也是不同的。随着机身处理器 ...
[/quote]
它不跟着机身处理器做镜头是因为他不知道下一款会用谁家的……
别人像CS都定死了,当然跟着处理器做
不过这样在转接时就会发现宾得真好头!!
不过现在宾得的色彩很佳能……真应了佳能那句,灰一点好后期,除了红紫问题,确实后期好搞。 本帖最后由 我是键盘党 于 2019-6-26 12:5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382
主题: 757
帖子: 20522
注册: 2009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宾得对于色彩和画质的理解

在摄影领域色彩这个话题是绕不开的。相片上每一个像素、每一个细节都是由色彩构成的。我们所说的一切玄学和非玄学的东西,虚化、油润、锐利、过渡、宽容度、动态范围、噪点、高光、低光、清晰度、对比度、饱和度等等的一切,其表达方式都是通过色彩。

摄影和绘画是同门,一幅画的表达基础也是靠色彩(颜料),所有的意境、风格、感官都是建立在色彩的基础上,可以说没有色彩就没有一切。

那么宾得作为一个老牌相机厂商,对于色彩的理解是怎样的呢?和相机一样,宾得对于色彩的理解是怀旧的。宾得表示他们想表达的色彩和其他厂商是完全不同的。宾得的色彩并不是所谓的“忠实的色彩”,而是“记忆中的色彩”。因为这个说法也是比较玄学,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首先宾得通过数码的方式来重现胶片时代的颜色(记忆中的色彩),但是宾得认为这还不够好。由于数码相机对色彩的处理具有优势,宾得认为可以把色彩做得更好,特别是对于绿色和蓝色的表现(其中以“宾得绿”最为著名)。

另一方面,由于宾得对于画质的追求,其镜头的制造思路也是不同的。随着机身处理器能力的提高,现在很多厂商有用基于机身矫正为前提来开发镜头的趋势,但宾得表示不会跟随这个潮流,也就是说不会因为机身能力的提升而把镜头的料给省了。
宾得表示公司始终有“不依赖图像处理”来开发镜头的不成文的规定。根据每个镜头设定其性格,进行最合适的光学设计和像差控制以实现能够表现其特点。宾得表示考虑到镜头的个性和味道,一定会有刻意留下的像差。用机身进行光学修正(镜头像差修正)时,宾得的立场是“请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也就是说,宾得把所有的选择交给用户,不会搞强制的机内像差矫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705
主题: 3
帖子: 274
注册: 2008年8月
sonnys 发表于 2019-5-6 16:16
从战略上来说,宾得做C幅那么多年入门机套机头一直使用螺丝刀镜头是不应该的。

比如最新入门机K-70还是有DA18-55的套装机,应该全部换成DA18-50,这样入门用户的感受会好很多。

SDM和DC马达一直没有在几个廉价定焦上装备也是不应该的,给了相对大的光圈但是没有好的对焦马达,也是对入门用户的一种劝退。

只有高阶用户能熟练使用各种马达的镜头,普通入门用户对高速马达的依赖性还是很高的,所以入门镜头光学上可以弱一些(反正色彩是玄学可以随便P不是么?),而马达则应该用好一些。

自从PS普及后,普通用户对光学上的要求一直在降低。虚化不够?滤镜做一个。色彩不好看?自己P一下。对于拍到的要求要高于拍好,所以宾得多年来一直追求的高画质好色彩逐渐不吃香了,只注重户外风景摄影领域是不利于销量的。

我用尼康的D头 也是螺丝刀对焦 没什么大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382
主题: 757
帖子: 20522
注册: 2009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MJacksUn 发表于 2019-6-14 17:35
kp的无反模式是什么意思


KP单独做了一个LV拨杆而不是按钮,可以一开机就是LV模式。

KP的LV模式可以让反光板保持抬起,在拍照后也不会落下,你可以当它不存在。

KP的机械快门声音和振动很小,电子快门则完全无声无振动。 本帖最后由 sonnys 于 2019-6-14 17:5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1.382
主题: 757
帖子: 20522
注册: 2009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MJacksUn 发表于 2019-6-14 17:34
感谢分享
没有对焦红点什么意思?怎么确认合焦?


在目镜里没有对焦红点,你没办法用对焦点去瞄准目标,只能凭感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489
主题: 149
帖子: 4779
注册: 2014年9月
kp的无反模式是什么意思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489
主题: 149
帖子: 4779
注册: 2014年9月
感谢分享
没有对焦红点什么意思?怎么确认合焦?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经验和教训 —— 宾得数码相机年表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