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CFE-Type a卡就是SONY蓄谋已久的一场阳谋,从XQD开始已经有端倪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3605 回帖:17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0.793
主题: 2
帖子: 800
注册: 2020年4月
光荣与梦想 发表于 2021-9-28 19:52
嘿嘿还在这里鱼目混珠啊! 你R5另外一个SD卡能拍高码流视频?你拍高码流只能单CFE-B工作,单卡干活?只要有点脑子的心里都会打鼓,别说接商单了!   

人家a1、a7s III可是实实在在的双CFE-A卡,在拍4K/120fps-帧内的1200Mbps高速慢动作时,是可以双卡做到同步备份,同步素材保存的。这个在真正干活的时候就是一针安心剂。


接商单必须双卡?谁告诉你的,你结果商单吗?red 电影机拍的是不是商单?几张卡插里面?是不是全世界拍电影的都是SB?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18.433
主题: 26
帖子: 8618
注册: 2009年2月
zoomer 发表于 2021-9-28 20:18
简单一句话,A和B都是业内标准,就凭体积和供电,B型的天花板就比A的高,当然,占点空间就是了,空间是啥?有的是,限制空间的并不是这些功能和功耗,而是握持感,无限减小体积,现在的无反缩一半问题不大,你也说了,适马FP-L才是微单的终极样子,问题,专业的用法,握持感永远是重要的,FP-L就没法专业,R3就是比FP-L更专业,以及R3上就是双TYPE-B,Nikon Z9也必然是双B,你肯定要说sony α1,说吧,说死了就是天花板低,天生不如B。

B型CFE其实拿2242稍微改造下就可以封装成CFE,海鲜市场甚至有现成的套件,B能这么搞,A怕是也能,无非难度比较高就是了。

除了体积,B肯定比A好,问题体积,它就不是事,至少,越来越不是事。


B的上限比A高和相机的读写性能并没有直接关系,B因为和SD尺寸差距太大导致卡槽没法二合一对于可靠性的影响更大

况且R3没有俩CFE-B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084
主题: 100
帖子: 2247
注册: 2007年12月
zoomer 发表于 2021-9-28 20:18
R3就是比FP-L更专业,以及R3上就是双TYPE-B,Nikon Z9也必然是双B,你肯定要说sony α1,说吧,说死了就是天花板低,天生不如B。


别瞎掰。大如R3这种砖头机还是单CFE-B + SD懂不?!。这玩意儿要录高码流的4K-120p或6K-RAW只能单卡录,另外一个SD是废的嘿嘿。所以就算瞎说也请你搞清楚状况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22
主题: 79
帖子: 7964
注册: 2002年6月
光荣与梦想 发表于 2021-9-28 15:43
玩卡要看你的产品力有多强大。你说的没错MD、记忆棒等的挫败归根结底还是用这些存储卡的产品的产品力不够强大,做不到靠强大的产品力就算逼也逼着用户必须选择你这个存储卡。

现在的CFE-A卡使用这玩意儿的产品的产品力别的不用说了,光目前的a1、a7s III、FX6、FX3这四部产品的产品力在同类产品中就已经足够强大了,在很多应用时已经有足够的底气就算逼也逼着用户掏钱买CFE-A卡了呵呵,更遑论未来发布的肯定大卖的a7 IV、a7R V等产品铁定都会把双CFE-A作为标配。

这就和在广电领域,SONY推广的SxS卡一样,都10多年了,你看它过几年更新一个版本,价格那是一个水涨船高。但你不用又不行,因为SONY的广电摄像机都用这种存储介质,除非你不用SONY摄像机(CFE-A一个道理,除非哪天SONY的微单和相关的摄像机产品卖不动了,否则不愁没市场)。


简单一句话,A和B都是业内标准,就凭体积和供电,B型的天花板就比A的高,当然,占点空间就是了,空间是啥?有的是,限制空间的并不是这些功能和功耗,而是握持感,无限减小体积,现在的无反缩一半问题不大,你也说了,适马FP-L才是微单的终极样子,问题,专业的用法,握持感永远是重要的,FP-L就没法专业,R3就是比FP-L更专业,以及R3上就是双TYPE-B,Nikon Z9也必然是双B,你肯定要说sony α1,说吧,说死了就是天花板低,天生不如B。

B型CFE其实拿2242稍微改造下就可以封装成CFE,海鲜市场甚至有现成的套件,B能这么搞,A怕是也能,无非难度比较高就是了。

除了体积,B肯定比A好,问题体积,它就不是事,至少,越来越不是事。

本帖最后由 zoomer 于 2021-9-28 20:1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749
主题: 21
帖子: 2648
注册: 2009年8月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21-9-28 18:01
我不是索黑,是索尼用户正儿八经的说索尼的槽点,我说的那些是不是事实现在变我扯了知道你是索尼股东,不能说索尼的槽点,那可能影响你的收入不管是CFE-B还是CFE-A,就是PCI-E协议的固态硬盘,PCI-E协议本身就是高功耗高性能SD卡的协议本身就不是为高性能准备的,SD卡向高性能演进都必须要用上PCI-E规范,就是现在的SD EXPRESS我看第一就是索尼吃烂钱;第二就是水多加面面多加水,就没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三就是制造一些本来就不存在的问题。
索尼比较坑的是v60/v90乱七八糟的认证,明明可以外接两个cfea转m.2,都搞成1T却因为认证问题不能如此高性价比同步记录数据。不要求认证我就认为索尼的存储先进,否则只是黑钱的借口罢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084
主题: 100
帖子: 2247
注册: 2007年12月
summicron352 发表于 2021-9-28 19:06
R5难道不能拍10bit的帧内压缩的4K 120?而且还能拍两种格式的4K 120,索尼A1,S3行吗?这么说,我还可以说,要录8K RAW,普天之下只有R5用CFE- B卡才行,索尼全家,包括威尼斯,想都别想。


嘿嘿还在这里鱼目混珠啊! 你R5另外一个SD卡能拍高码流视频?你拍高码流只能单CFE-B工作,单卡干活?只要有点脑子的心里都会打鼓,别说接商单了!   

人家a1、a7s III可是实实在在的双CFE-A卡,在拍4K/120fps-帧内的1200Mbps高速慢动作时,是可以双卡做到同步备份,同步素材保存的。这个在真正干活的时候就是一针安心剂。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793
主题: 2
帖子: 800
注册: 2020年4月
光荣与梦想 发表于 2021-9-28 15:04
谁说的。你要录4K/120fps 的10Bit的帧内压缩的XAVC-S-I编码,你只有CFE-A卡能录,而且普天下能以这种帧内(或更高码率)录制高速慢动作,且实现双卡同时备份的目前只有a1 和 a7s III的双CFE-A能做到。连那个R3都别想嘿嘿


R5难道不能拍10bit的帧内压缩的4K 120?而且还能拍两种格式的4K 120,索尼A1,S3行吗?这么说,我还可以说,要录8K RAW,普天之下只有R5用CFE- B卡才行,索尼全家,包括威尼斯,想都别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084
主题: 100
帖子: 2247
注册: 2007年12月
求米求衣II 发表于 2021-9-28 18:43
苛刻老师天真了。机身可以做小,镜头不行啊,特别是能够跟手机拉开档次的长焦大光圈镜头做不小,机身还要考虑承载大镜头的握持感,所以,做小机身完全没有意义


常规最常用得14---85焦段得镜头如:14GM、24GM、35GM、50GM这般大小的不带遮光罩,装在a1机身上已经完全可以卡包一塞出门了。且真正的挂机投24、35焦段最合适,这两个焦段的两枚GM镜头已经做了很好的微单镜头该有的大小示范懂?

配这两枚镜头的时候,遮光罩一拿掉,我到是认为a1机身大了点呵呵(a7C才合适,单A7C还有机械快门组件,它把机械快门组件去掉还能更小,即便不缩小,机械快门部分做散热那会另其性能上一个台阶。 本帖最后由 光荣与梦想 于 2021-9-28 19:0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084
主题: 100
帖子: 2247
注册: 2007年12月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21-9-28 18:06
电池技术没有进步的当下,而且A1和A9的CMOS本来功耗就偏高,大机身既可以放大电池,可以放CFE-B卡,也可以放散热结构,不好吗这三个东西和大机身矛盾吗你故意忽略A1和A9故意在视频上设限这个事情了啊?


CFE-B卡双卡要多大机身来容纳双卡读卡机制和发热控制呵呵? 强如s1H偌大的巨大机身为什么干脆取消了XQD(CFE-B)。R5的机身我已经觉得有点大了,但只能做单CFE-B+SD,且其同时工作的情况下,CFE-B单卡槽的写卡上限只能做到区区450MB/s(比双CFE-A卡,机身比R5还小的a1的600MB/s双卡同时写入的速度低得多了)。换句话说,大如R5单卡CFE-B才区区450MB/s,你要双CFE-B卡槽,且双卡同时写入超过a1双CFE-A卡得600MB/s的速度,这机身肯定得是巨单(绝对不是一般尺寸能搞得定的)。这样的微单相机造出来有啥意思,只能加速相机市场更小众,死得更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084
主题: 100
帖子: 2247
注册: 2007年12月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21-9-28 18:01
我不是索黑,是索尼用户正儿八经的说索尼的槽点,我说的那些是不是事实现在变我扯了知道你是索尼股东,不能说索尼的槽点,那可能影响你的收入不管是CFE-B还是CFE-A,就是PCI-E协议的固态硬盘,PCI-E协议本身就是高功耗高性能SD卡的协议本身就不是为高性能准备的,SD卡向高性能演进都必须要用上PCI-E规范,就是现在的SD EXPRESS我看第一就是索尼吃烂钱;第二就是水多加面面多加水,就没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三就是制造一些本来就不存在的问题。


适马fp就是未来微单的终极方向,只不过适马自身功力不够,但它的设计思路却是未来微单最终的方向。所有的配套都实现真正的小型化,现在相机的市场主要是被手机夺走的,99%的原因是手机保证了一定成像质量的同时,随身携带随时可拍。用惯了手机群体的看到傻大黑粗的相机就已经吓退了。

相机即便做不到随身携带,随时可拍,至少在基本形态上尽量做小,做到袖珍精致,同时拥有超高的性能。这本身就需要所有配件都实现小型化,低功耗化,但性能却不降低。只有这样的产品做出来,才能有足够的吸引力!至少做到很多人想一机一镜出门时,能找个小卡包一塞立马上路,且感觉不到明显的负重。至少a1+35GM(24GM)已经在往这个方向努力靠拢了。只不过还保留机械快门的a1还彻底化的不够。不过小型化和超高性能化这条路就应该这么走。
(2)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05
主题: 4
帖子: 2361
注册: 2016年4月
光荣与梦想 发表于 2021-9-28 17:56
机械快门组件省去了,你再把机身做大就是脱了裤子放屁。全画幅机械快门组件体积很大。这玩意儿的空间若能节省出来,足够在这个空间内安置很完备的散热通道了。取消机械快门组件后,你做到a1类似尺寸大小,那散热性能的提升肯定不是一星半点。你甚至可以把多出来的空间更巧妙的设计类似适马fp那样的散热槽。以SONY的设计能力,那种散热的高效性一定不是适马fp能比拟的。那样一来再多此一举把机身做大帮助散热等就是多此一举。  基本结构可以很小,至于对于需要握持等特定的群体,完全可以设计合适的外部配件来完善。但一旦配件拿掉,那机器本身不但袖珍,而且拥有超高的拍照和视频性能。

电池技术没有进步的当下,而且A1和A9的CMOS本来功耗就偏高,大机身既可以放大电池,可以放CFE-B卡,也可以放散热结构,不好吗这三个东西和大机身矛盾吗你故意忽略A1和A9故意在视频上设限这个事情了啊? 本帖最后由 silverlight777 于 2021-9-28 18:0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05
主题: 4
帖子: 2361
注册: 2016年4月
光荣与梦想 发表于 2021-9-28 17:32
你别扯这么多了, CFE-A在SONY的规划里不是拍脑门儿拍出来的,肯定是早就成型了。因为要上a7s III、a1这种超小型但性能却巨高的机身,SD卡肯定是拖后腿的, 那怎样能做到双卡同步备份,同时又保证高速写入时功耗、发热等做到平衡。那毫无疑问,a7s III、a1开发的早期用什么存储卡早就想好了。

既能保证高速,又能控制功耗,同时还和SD卡兼容(甚至能将SD卡槽直接和CFE-A卡槽设计在同一个槽身内)。恰恰相反我觉得SONY这个设计是精妙至极。你想用高速卡的不差钱的随便用,但相省钱的又有大把的SD卡。这恰恰是让用户体验最佳自由度选择的方案。  你用CFE-B呵呵,功耗只是一方面,如果用了B卡槽,假设机器带的动,机身大到足够装填双CFE-B卡且能够承受其双卡工作的发热,那便宜量又足的SD卡就必须牺牲了呵呵。  那种设计比SONY的CFE-A(兼容SD)的做法显然愚蠢得多。 ...

我不是索黑,是索尼用户正儿八经的说索尼的槽点,我说的那些是不是事实现在变我扯了知道你是索尼股东,不能说索尼的槽点,那可能影响你的收入不管是CFE-B还是CFE-A,就是PCI-E协议的固态硬盘,PCI-E协议本身就是高功耗高性能SD卡的协议本身就不是为高性能准备的,SD卡向高性能演进都必须要用上PCI-E规范,就是现在的SD EXPRESS我看第一就是索尼吃烂钱;第二就是水多加面面多加水,就没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三就是制造一些本来就不存在的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084
主题: 100
帖子: 2247
注册: 2007年12月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21-9-28 16:58
A1和A9在视频上故意设限的地方还少吗不是摆明了不买FX系列,都要让你再买部A7S3我在说相机,管威尼斯这种电影机什么事?我知道目前这代威尼斯是还用着IMX310,下一代估计要换IMX610同技术的CMOS了全电子快门和大机身根本不是矛盾的,是你现在在这个帖子内故意制造有了全电子快门就不该用大机身这种矛盾


机械快门组件省去了,你再把机身做大就是脱了裤子放屁。全画幅机械快门组件体积很大。这玩意儿的空间若能节省出来,足够在这个空间内安置很完备的散热通道了。取消机械快门组件后,你做到a1类似尺寸大小,那散热性能的提升肯定不是一星半点。你甚至可以把多出来的空间更巧妙的设计类似适马fp那样的散热槽。以SONY的设计能力,那种散热的高效性一定不是适马fp能比拟的。那样一来再多此一举把机身做大帮助散热等就是多此一举。  基本结构可以很小,至于对于需要握持等特定的群体,完全可以设计合适的外部配件来完善。但一旦配件拿掉,那机器本身不但袖珍,而且拥有超高的拍照和视频性能。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084
主题: 100
帖子: 2247
注册: 2007年12月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21-9-28 16:50
我现在在说索尼本身的问题,接近五万块的A1可以做得更好,而不是死抱着那些接近传+++++教的理念来膈应我你来扯佳能R3这种半残废,和我说的有关吗?呵呵,A9我可是买过手柄的,那个手柄的体验比CN两家大机身机器手柄的体验差远了至于你在头一贴里面吹的索尼CFE-A卡有VPG400认证,这个根本没啥好吹的地方:索尼的CFE-B和雷克沙的金CFE-B都做得到VPG400的标准,只是目前没花钱去认证,更不要说CFE-B规范的上限本身就比CFE-A的更高按索尼的特点,估计快出有VPG认证的CFE-B卡了,而且做了认证还会再涨价,就和原来的SD红G卡没有V90认证,但是TOUGH SD红G卡有V90认证是一个路数其实两种卡就是卡套不一样,两种卡内部的芯片都是一个标准,都能满足V90的标准但是,第一,同样容量得TOUGH SD红G卡就比D红G卡贵得多;第二,放在A7S3里,SD红G卡有些格式得视频就拍不了这个还不能说中明索尼吃烂钱吗 ...


你别扯这么多了, CFE-A在SONY的规划里不是拍脑门儿拍出来的,肯定是早就成型了。因为要上a7s III、a1这种超小型但性能却巨高的机身,SD卡肯定是拖后腿的, 那怎样能做到双卡同步备份,同时又保证高速写入时功耗、发热等做到平衡。那毫无疑问,a7s III、a1开发的早期用什么存储卡早就想好了。

既能保证高速,又能控制功耗,同时还和SD卡兼容(甚至能将SD卡槽直接和CFE-A卡槽设计在同一个槽身内)。恰恰相反我觉得SONY这个设计是精妙至极。你想用高速卡的不差钱的随便用,但相省钱的又有大把的SD卡。这恰恰是让用户体验最佳自由度选择的方案。  你用CFE-B呵呵,功耗只是一方面,如果用了B卡槽,假设机器带的动,机身大到足够装填双CFE-B卡且能够承受其双卡工作的发热,那便宜量又足的SD卡就必须牺牲了呵呵。  那种设计比SONY的CFE-A(兼容SD)的做法显然愚蠢得多。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05
主题: 4
帖子: 2361
注册: 2016年4月
光荣与梦想 发表于 2021-9-28 16:52
对现在这个视频至上的年代,单兵越是上稳定器方便,越是上航拍省力,越是出门减负减重上考量完善这种思路开发的产品,越会受到欢迎。还是抱定单反方块机思路越扯淡。别用专业应用不需要小为借口。

当电子快门可以更快的时候,机械快门组件也可以扔掉的时候,我觉得微单做成全电子模块化才好呢。SONY Venice摄影机现在在好莱坞大行其道,在很多严肃类评价用摄影机排名中甚至都能排在ARRI Alexa LF的前面。它非常吸引人的一个功能就是感光器模块能完全单独拆下来(只有800g重),然后独立使用,用一根光纤和机身连接,单感光器机头的800g的系统能自成一个体系上稳定器,或加装两侧手柄后大幅度减负后摄影师扛着灵活采拍。且Venice拆下来的800g的机头部分的采集帧率和量化精度均不会降低(也就是和完整体的大摄影机一毛一样,完全不像ARRI的系统做小后,很多方面性能也会随之降低)。

实际SONY的微单也在追求这种设计思路,我a1即便做小,单综合性能也一定比你大机身来得强。这才能凸显我的技术优势。SONY也做一个S1R或R3、Z9这样一个巨单出来呵呵,反正我是难以想象的!不是不能做,而是SONY从心底就排斥这种做法。 ...

A1和A9在视频上故意设限的地方还少吗不是摆明了不买FX系列,都要让你再买部A7S3我在说相机,管威尼斯这种电影机什么事?我知道目前这代威尼斯是还用着IMX310,下一代估计要换IMX610同技术的CMOS了全电子快门和大机身根本不是矛盾的,是你现在在这个帖子内故意制造有了全电子快门就不该用大机身这种矛盾 本帖最后由 silverlight777 于 2021-9-28 17:0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084
主题: 100
帖子: 2247
注册: 2007年12月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21-9-28 16:21
我是消费者,花了钱,体验要舒适愉快,不是来听传++++教的索尼的营收增长了我又不分钱,我只希望我买的索尼产品体验要好,尤其是A1这种最贵的135相机A1换大机身,上大电池和CFE-B卡,估计电池持久力和缓存问题早就解决了


对现在这个视频至上的年代,单兵越是上稳定器方便,越是上航拍省力,越是出门减负减重上考量完善这种思路开发的产品,越会受到欢迎。还是抱定单反方块机思路越扯淡。别用专业应用不需要小为借口。

当电子快门可以更快的时候,机械快门组件也可以扔掉的时候,我觉得微单做成全电子模块化才好呢。SONY Venice摄影机现在在好莱坞大行其道,在很多严肃类评价用摄影机排名中甚至都能排在ARRI Alexa LF的前面。它非常吸引人的一个功能就是感光器模块能完全单独拆下来(只有800g重),然后独立使用,用一根光纤和机身连接,单感光器机头的800g的系统能自成一个体系上稳定器,或加装两侧手柄后大幅度减负后摄影师扛着灵活采拍。且Venice拆下来的800g的机头部分的采集帧率和量化精度均不会降低(也就是和完整体的大摄影机一毛一样,完全不像ARRI的系统做小后,很多方面性能也会随之降低)。

实际SONY的微单也在追求这种设计思路,我a1即便做小,单综合性能也一定比你大机身来得强。这才能凸显我的技术优势。SONY也做一个S1R或R3、Z9这样一个巨单出来呵呵,反正我是难以想象的!不是不能做,而是SONY从心底就排斥这种做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05
主题: 4
帖子: 2361
注册: 2016年4月
光荣与梦想 发表于 2021-9-28 16:35
不过大力飞砖体验不会比a1好。 在大多数情况下,小总比大好,小了加手柄可以变大,你大了想变小没门。

更何况大如R3呵呵,你看看它连续写卡是多少啊,比a1有进步吗?!

我现在在说索尼本身的问题,接近五万块的A1可以做得更好,而不是死抱着那些接近传+++++教的理念来膈应我你来扯佳能R3这种半残废,和我说的有关吗?呵呵,A9我可是买过手柄的,那个手柄的体验比CN两家大机身机器手柄的体验差远了至于你在头一贴里面吹的索尼CFE-A卡有VPG400认证,这个根本没啥好吹的地方:索尼的CFE-B和雷克沙的金CFE-B都做得到VPG400的标准,只是目前没花钱去认证,更不要说CFE-B规范的上限本身就比CFE-A的更高按索尼的特点,估计快出有VPG认证的CFE-B卡了,而且做了认证还会再涨价,就和原来的SD红G卡没有V90认证,但是TOUGH SD红G卡有V90认证是一个路数其实两种卡就是卡套不一样,两种卡内部的芯片都是一个标准,都能满足V90的标准但是,第一,同样容量得TOUGH SD红G卡就比D红G卡贵得多;第二,放在A7S3里,SD红G卡有些格式得视频就拍不了这个还不能说明索尼吃烂钱吗 本帖最后由 silverlight777 于 2021-9-28 16:5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084
主题: 100
帖子: 2247
注册: 2007年12月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21-9-28 16:21
我是消费者,花了钱,体验要舒适愉快,不是来听传++++教的索尼的营收增长了我又不分钱,我只希望我买的索尼产品体验要好,尤其是A1这种最贵的135相机A1换大机身,上大电池和CFE-B卡,估计电池持久力和缓存问题早就解决了


不过大力飞砖体验不会比a1好。 在大多数情况下,小总比大好,小了加手柄可以变大,你大了想变小没门。

更何况大如R3呵呵,你看看它连续写卡是多少啊,比a1有进步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05
主题: 4
帖子: 2361
注册: 2016年4月
光荣与梦想 发表于 2021-9-28 16:14
以SONY自135GM镜头的体积和成像控制开始,后面发布的12-24GM、35GM、50GM、14GM等一些列镜头来看,SONY铁了心让微单微下去那是不会变的。SONY做随声听,做掌中宝摄像机起家的,电子产品如果不追求高集成度的小型化,对SONY来说何来科技含量一说。当年还用机械磁鼓的磁带DV的年代,即便有那么大哥机械带仓存在,SONY也要顽固的将掌中宝摄像机做到比人手掌还小。更遑论现在全电子结构的微单。从镜头的开发路数也已经可以觊觎SONY追求机身小型化的决心。

我是消费者,花了钱,体验要舒适愉快,不是来听传++++教的索尼的营收增长了我又不分钱,我只希望我买的索尼产品体验要好,尤其是A1这种最贵的135相机A1换大机身,上大电池和CFE-B卡,估计电池持久力和缓存问题早就解决了 本帖最后由 silverlight777 于 2021-9-28 16:2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084
主题: 100
帖子: 2247
注册: 2007年12月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21-9-28 16:02
相机写卡都是边填缓存边写卡的,不会等到写满了缓存再写卡A1的标称的持续连拍张数是用CFE-A卡测的,用SD卡远远达不到那么多索尼是自己脑抽了,又没规定微单一定要微,既然面对的是专业市场,就直接做大机身,两张CFE-B,再加大电池现在的NFZ-100在A1上的电池持久力堪忧。


以SONY自135GM镜头的体积和成像控制开始,后面发布的12-24GM、35GM、50GM、14GM等一些列镜头来看,SONY铁了心让微单微下去那是不会变的。SONY做随声听,做掌中宝摄像机起家的,电子产品如果不追求高集成度的小型化,对SONY来说何来科技含量一说。当年还用机械磁鼓的磁带DV的年代,即便有那么大哥机械带仓存在,SONY也要顽固的将掌中宝摄像机做到比人手掌还小。更遑论现在全电子结构的微单。从镜头的开发路数也已经可以觊觎SONY追求机身小型化的决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05
主题: 4
帖子: 2361
注册: 2016年4月
光荣与梦想 发表于 2021-9-28 15:55
缓存低和卡有啥关系。  我敢说以现在的技术水平,a1的CFE-A卡槽,双卡同时写入600MB/s的写入速度已经是卡槽的写卡极限了。要获得更快的量级速度的写卡提升,就不是现在的微单机身尺寸能做到的了。

相机写卡都是边填缓存边写卡的,不会等到写满了缓存再写卡A1的标称的持续连拍张数是用CFE-A卡测的,用SD卡远远达不到那么多索尼是自己脑抽了,又没规定微单一定要微,既然面对的是专业市场,就直接做大机身,两张CFE-B,再加大电池现在的NFZ-100在A1上的电池持久力堪忧。 本帖最后由 silverlight777 于 2021-9-28 16:02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084
主题: 100
帖子: 2247
注册: 2007年12月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21-9-28 15:38
大神,你是忘了索尼自己都出过XQD转SXS的卡套了吧我和你不一样,我只是索尼用户,虽然我也很爱用索尼,电视音响都是索尼的,相机是从A9升级到了A1,不是索尼股东。原来索尼告雷克沙,不让雷克沙再生产XQD;现在的SXS PRO+,都是遵守PCI-E 3.0规范,就是CFE-B换壳。索尼这样搞,无非就是为了赚取超额利润,和苹果卖线材是一个路数,你是实实在在从索尼的得了钱才在这吹得那么欢用XQD卡的尼康我有,现在也还在用,XQD卡的体验很好,价格也能接受,价格不算高,尼康后来也发了固件,无缝切换到CFE-B,挺好现在吹得挺欢的,我就说点你有的机器:当年写卡超慢的A9,还必须要去买索尼的高价UHS-II卡,64GB和128GB的索尼SD红G卡价格堪比同容量的索尼XQD G卡,性能还远不如XQD卡;现在的A1,20fps时无损压缩就差不多100张,将近五万块的机器,才100张的缓存,虽然说写卡很快,这个给得也有点少了吧这个偏少的缓存和索尼强推自己牌子的CFE-A卡是脱不了干系的,PCI-E 3.0 X1的速度上限就只有8Gbps,CFE-A的速度,对A1来说太低了索尼这些槽点,我站在消费者的角度骂骂,没说错吧 ...


缓存低和卡有啥关系。  我敢说以现在的技术水平,a1的CFE-A卡槽,双卡同时写入600MB/s的写入速度已经是卡槽的写卡极限了。要获得更快的量级速度的写卡提升,就不是现在的微单机身尺寸能做到的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084
主题: 100
帖子: 2247
注册: 2007年12月
求米求衣II 发表于 2021-9-28 15:40
typeB在R5上最高写入450MB/s可有官方出处?如果有,苛刻老师本帖的观点尚可以成立


不用查官网,你把CFE-B卡在R5上拍满,从第一张开始记时,写满后定时,然后容量一除时间很容易算出R5的CFE-B卡槽相对稳定的最高写速就是450MB/s左右。

同样在a1上能很容易测算出a1的双CFE-A卡的稳定写入速度就是600MB/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084
主题: 100
帖子: 2247
注册: 2007年12月
zoomer 发表于 2021-9-28 15:18
sony玩存储卡,这都是IT和家电行业的一个梗了…MD、记忆棒,你不看看最后都玩成了啥?

现在的cfe type-a,这可是业界标准哦,比记忆棒还是进步了。

可照楼主的说法,体积小,性能高,功耗还低…感情用type- B的都是煞布?以及,制定标准的时候,大卡的意思是速度慢、体积大,功耗还高,持续写入还不如你的小卡?大家都是傻缺,就楼主最聪明?然后,这还堂而皇之的成为业界标准?


玩卡要看你的产品力有多强大。你说的没错MD、记忆棒等的挫败归根结底还是用这些存储卡的产品的产品力不够强大,做不到靠强大的产品力就算逼也逼着用户必须选择你这个存储卡。

现在的CFE-A卡使用这玩意儿的产品的产品力别的不用说了,光目前的a1、a7s III、FX6、FX3这四部产品的产品力在同类产品中就已经足够强大了,在很多应用时已经有足够的底气就算逼也逼着用户掏钱买CFE-A卡了呵呵,更遑论未来发布的肯定大卖的a7 IV、a7R V等产品铁定都会把双CFE-A作为标配。

这就和在广电领域,SONY推广的SxS卡一样,都10多年了,你看它过几年更新一个版本,价格那是一个水涨船高。但你不用又不行,因为SONY的广电摄像机都用这种存储介质,除非你不用SONY摄像机(CFE-A一个道理,除非哪天SONY的微单和相关的摄像机产品卖不动了,否则不愁没市场)。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05
主题: 4
帖子: 2361
注册: 2016年4月
光荣与梦想 发表于 2021-9-28 12:28
你在微单上要获得两个性能完全一致的卡槽除了了CFE-A之外还有其它选择吗?  别说小型化的微单了,就算是巨单R3在配了CFE-B之后都不得不第二卡槽使用SD呵呵。这种驴马配能和完全一致的CFE-A比吗?

就冲这个运用到无反机身上的优势,其它存储卡也很难打败CFE-A。除非能开发出体积更小,发热功耗更小的存储卡,能在微单机身上实现双卡呵呵。

大神,你是忘了索尼自己都出过XQD转SXS的卡套了吧我和你不一样,我只是索尼用户,虽然我也很爱用索尼,电视音响都是索尼的,相机是从A9升级到了A1,不是索尼股东。原来索尼告雷克沙,不让雷克沙再生产XQD;现在的SXS PRO+,都是遵守PCI-E 3.0规范,就是CFE-B换壳。索尼这样搞,无非就是为了赚取超额利润,和苹果卖线材是一个路数,你是实实在在从索尼的得了钱才在这吹得那么欢用XQD卡的尼康我有,现在也还在用,XQD卡的体验很好,价格也能接受,价格不算高,尼康后来也发了固件,无缝切换到CFE-B,挺好现在吹得挺欢的,我就说点你有的机器:当年写卡超慢的A9,还必须要去买索尼的高价UHS-II卡,64GB和128GB的索尼SD红G卡价格堪比同容量的索尼XQD G卡,性能还远不如XQD卡;现在的A1,20fps时无损压缩就差不多100张,将近五万块的机器,才100张的缓存,虽然说写卡很快,这个给得也有点少了吧这个偏少的缓存和索尼强推自己牌子的CFE-A卡是脱不了干系的,PCI-E 3.0 X1的速度上限就只有8Gbps,CFE-A的速度,对A1来说太低了索尼这些槽点,我站在消费者的角度骂骂,没说错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CFE-Type a卡就是SONY蓄谋已久的一场阳谋,从XQD开始已经有端倪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