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RF70200和大法新70200对比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1831 回帖:216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1.067
主题: 11
帖子: 1113
注册: 2017年7月
幻影 发表于 2021-10-19 00:39
您说的大多是理念层的问题了,各个大厂70200的光学都不用怀疑,上世纪的小白一代的光学质量,现在看也是顶尖的。
作为用户,对70200 2.8这个镜头肯定有减小体积的强烈需求,这个说实话我认为绝大多数用户而言减小体积比内变焦更实在。
后发是有后发优势,但是先发也有优势,佳能已经把这条路先占了,Sony如果学人家是不是会有点东施效颦。
Sony这种选择也可以理解,至少也占了个内变焦,对用户哪个更有用等大规模上市了自然水落石出。


某些佳能用户最大的问题就是喜欢把佳能的营销噱头当成了有价值的创新,然后自己立个flag在那自吹自擂。
好的设计和创新自然会有友商跟进,索尼在2代A7上搭载的眼部AF,现在不是几乎成了主流相机厂商产品的标配,是不是佳能也在东施效颦?真是可笑

先不说rf720这种外对焦设计到底是创新还是复古,目前勉强跟进的厂商也就腾龙的猴三元70-180,这只镜头本身就是打着极端轻便的理念,防抖都取消了。其他诸如适马,尼康,松下新出的720,哪家跟进了rf720的设计?

更可笑的是为了所谓的轻便,导致无法使用增倍镜,以前一个2X增倍可以凑活应付,现在还得加一个rf100-500进去
大概也是为了用户体验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67
主题: 11
帖子: 1113
注册: 2017年7月
幻影 发表于 2021-10-19 00:39
您说的大多是理念层的问题了,各个大厂70200的光学都不用怀疑,上世纪的小白一代的光学质量,现在看也是顶尖的。
作为用户,对70200 2.8这个镜头肯定有减小体积的强烈需求,这个说实话我认为绝大多数用户而言减小体积比内变焦更实在。
后发是有后发优势,但是先发也有优势,佳能已经把这条路先占了,Sony如果学人家是不是会有点东施效颦。
Sony这种选择也可以理解,至少也占了个内变焦,对用户哪个更有用等大规模上市了自然水落石出。


某些佳能用户最大的问题就是喜欢把佳能的营销噱头当成了有价值的创新,然后自己立个flag在那自吹自擂。
好的设计和创新自然会有友商跟进,索尼在2代A7上搭载的眼部AF,现在不是几乎成了主流相机厂商产品的标配,是不是佳能也在东施效颦?真是可笑

先不说rf720这种外对焦设计到底是创新还是复古,目前勉强跟进的厂商也就腾龙的猴三元70-180,这只镜头本身就是打着极端轻便的理念,防抖都取消了。其他诸如适马,尼康,松下新出的720,哪家跟进了rf720的设计?

更可笑的是为了所谓的轻便,导致无法使用增倍镜,以前一个2X增倍可以凑活应付,现在还得加一个rf100-500进去
大概也是为了用户体验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7.124
主题: 10
帖子: 2506
注册: 2000年8月
cmbit 发表于 2021-10-19 00:25
别的不说,任何一个企业发布新产品想和竞争对手battle时
新产品肯定会经过一系列主观和客观评价,越是大的企业和知名的企业
他们的客观评价越丰富越复杂;
如果新产品客观评价不如竞争对手,又要定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价格,
市场部门第一个不同意,你这样让我怎么完成销售目标???
这次sony后发,竞争对手的产品就在面前,sony定了个高于对手的价格
毫无疑问,他们认为自己的产品是完胜对手的,

另外说一点,对于镜头这种东西,光学素质是根基,任何一个企业在竞争对手面前,
这样的核心性能指标一般都不会示弱;
如果从侧面的性能入手,要么是领先太多作为探索性质,要么是对手太强要做差异化竞争


您说的大多是理念层的问题了,各个大厂70200的光学都不用怀疑,上世纪的小白一代的光学质量,现在看也是顶尖的。

作为用户,对70200 2.8这个镜头肯定有减小体积的强烈需求,这个说实话我认为绝大多数用户而言减小体积比内变焦更实在。

后发是有后发优势,但是先发也有优势,佳能已经把这条路先占了,Sony如果学人家是不是会有点东施效颦。

Sony这种选择也可以理解,至少也占了个内变焦,对用户哪个更有用等大规模上市了自然水落石出。

(1)
(1)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79
主题: 13
帖子: 1049
注册: 2021年9月
幻影 发表于 2021-10-19 00:18
佳能是nano usm属于超声波类马达的衍生品,和Sony的马达也不是一个东西,佳能RF2470采用一个 70200采用两个,用这个东西第一减重,第二是更安静。这些都是具体技术层面的问题,不是问题的根本。

问题的关键就是技术路线,这次Sony其实是保守的,在原有成熟平台的基础上改良,体积不变条件下新款第一目标就是减重,至于怎么减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这样改进风险小。

而佳能不是设计不了减重的内变焦,但佳能选择了更激进更颠覆的路线,我相信为此佳能也做了相关增加外变焦可靠性的新设计和测试。这只镜头收纳体积很多时候比重量还重要,因为在怎么减它也是重量级镜头,从都设计脚架环就看的出来。rF 720 f4那款可乐罐,在原来小小白的时代就很轻,rf采用外变焦设计纯就是为了减小体积,这点上也能看的出来体积的重要性。

Sony的新产品不是还没上市吗,等真正的用户用一段时间,才会有真正客观的评论,现在能给出测试报告的都是受雇于Sony的恰饭测试

...

别的不说,任何一个企业发布新产品想和竞争对手battle时
新产品肯定会经过一系列主观和客观评价,越是大的企业和知名的企业
他们的客观评价越丰富越复杂;
如果新产品客观评价不如竞争对手,又要定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价格,
市场部门第一个不同意,你这样让我怎么完成销售目标???
这次sony后发,竞争对手的产品就在面前,sony定了个高于对手的价格
毫无疑问,他们认为自己的产品是完胜对手的,

另外说一点,对于镜头这种东西,光学素质是根基,任何一个企业在竞争对手面前,
这样的核心性能指标一般都不会示弱;
如果从侧面的性能入手,要么是领先太多作为探索性质,要么是对手太强要做差异化竞争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7.124
主题: 10
帖子: 2506
注册: 2000年8月
cmbit 发表于 2021-10-19 00:06
有一说一,几乎所有V模型开发流程中,第一步就是需求定义
感动的rf720在前,给大法做了个非常好的标准
可以想象的出,大法的市场部门肯定会告诉产品开发,这次目标重量就是要比感动轻
所以看那个重量明显就是针对来的,至于为什么还是内变焦
很好理解,在无需改外变焦时候已经达到了目标重量,所以不需要改
画质,对焦,同理,目标首先是要同级别达到领先,毕竟是后发产品核心性能,市场部门会直接输入这个需求
如果产品设计部门做不到这个重量,根本不用怀疑,也会一样改成外变焦,就是这么简单
换句话说,大法还有操作的空间,就看接下来感动又出什么大招
后发优势很明显,即便是这样,性价比来说,大法还是比感动良心


内变焦和外变焦在重量上差别不大,外变焦要增加套筒没准还会额外增加重量呢。外变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小体积。你可以看下佳能 Sony的镜片数量上基本是一致的。 本帖最后由 幻影 于 2021-10-19 00:2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7.124
主题: 10
帖子: 2506
注册: 2000年8月
realt 发表于 2021-10-18 23:48
对焦镜片组与浮动镜片组分别独立驱动,加之最近对焦距离缩短,近距离拍摄的画质以及自动对焦精度都得到了提升。这是佳能RF720介绍宣传的原话,索尼还在RF50GM上宣传用两组马达改善更多性能,索尼是不是先用的两组对焦镜组?佳能是跟风的?720GM2的第一目标是别给A1丢人,A1上720GM 1代很容易被佳能欺负。


佳能是nano usm属于超声波类马达的衍生品,和Sony的马达也不是一个东西,佳能RF2470采用一个 70200采用两个,用这个东西第一减重,第二是更安静。这些都是具体技术层面的问题,不是问题的根本。

问题的关键就是技术路线,这次Sony其实是保守的,在原有成熟平台的基础上改良,体积不变条件下新款第一目标就是减重,至于怎么减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这样改进风险小。

而佳能不是设计不了减重的内变焦,但佳能选择了更激进更颠覆的路线,我相信为此佳能也做了相关增加外变焦可靠性的新设计和测试。这只镜头收纳体积很多时候比重量还重要,因为在怎么减它也是重量级镜头,从都设计脚架环就看的出来。rF 720 f4那款可乐罐,在原来小小白的时代就很轻,rf采用外变焦设计纯就是为了减小体积,这点上也能看的出来体积的重要性。

Sony的新产品不是还没上市吗,等真正的用户用一段时间,才会有真正客观的评论,现在能给出测试报告的都是受雇于Sony的恰饭测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79
主题: 13
帖子: 1049
注册: 2021年9月
realt 发表于 2021-10-18 23:48
对焦镜片组与浮动镜片组分别独立驱动,加之最近对焦距离缩短,近距离拍摄的画质以及自动对焦精度都得到了提升。这是佳能RF720介绍宣传的原话,索尼还在RF50GM上宣传用两组马达改善更多性能,索尼是不是先用的两组对焦镜组?佳能是跟风的?720GM2的第一目标是别给A1丢人,A1上720GM 1代很容易被佳能欺负。

有一说一,几乎所有V模型开发流程中,第一步就是需求定义
感动的rf720在前,给大法做了个非常好的标准
可以想象的出,大法的市场部门肯定会告诉产品开发,这次目标重量就是要比感动轻
所以看那个重量明显就是针对来的,至于为什么还是内变焦
很好理解,在无需改外变焦时候已经达到了目标重量,所以不需要改
画质,对焦,同理,目标首先是要同级别达到领先,毕竟是后发产品核心性能,市场部门会直接输入这个需求
如果产品设计部门做不到这个重量,根本不用怀疑,也会一样改成外变焦,就是这么简单
换句话说,大法还有操作的空间,就看接下来感动又出什么大招
后发优势很明显,即便是这样,性价比来说,大法还是比感动良心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749
主题: 21
帖子: 2648
注册: 2009年8月
幻影 发表于 2021-10-18 22:58
我不认为两组4XD线性马达有啥特殊,佳能RF720 2.8也是两组新的NANO USM,估计是没环形超声波马达扭矩大,所以都是上两组。环超马达是非常成熟的技术,新马达的可靠性还要经过时间考验。

70200的内变焦设计,估计没哪个厂家敢说比佳能经验足,这种设计应当最早就是佳能首先使用的,佳能上世纪第一代小白基本上就是这个设计,镜头加防抖也是佳能发明的,20多年了在RF以前一直没变过。

至于您说索尼重要目标是减少呼吸效应,这个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没那么重要,设计第一目标肯定就是减重,其他都在其次。

目前Sony的镜头还没上市,等上市以后拆开看看就知道怎么减重的了。
对焦镜片组与浮动镜片组分别独立驱动,加之最近对焦距离缩短,近距离拍摄的画质以及自动对焦精度都得到了提升。这是佳能RF720介绍宣传的原话,索尼还在RF50GM上宣传用两组马达改善更多性能,索尼是不是先用的两组对焦镜组?佳能是跟风的?720GM2的第一目标是别给A1丢人,A1上720GM 1代很容易被佳能欺负。 本帖最后由 realt 于 2021-10-18 23:5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7.124
主题: 10
帖子: 2506
注册: 2000年8月
realt 发表于 2021-10-18 22:25
索尼的创新是两组4XD线性马达,可能佳能给自己划了较小体积的目标,就做外变焦了。索尼划的目标包括减少呼吸效应,变焦时焦点几乎不变。个人认为在降低重量的同时,实现索尼划的目标更难,都知道FE PZ的电影头又大又重素质还一般,这次720GM2这么接近电影头的要求,克服的困难有多大?佳能是外变焦设计经验足


我不认为两组4XD线性马达有啥特殊,佳能RF720 2.8也是两组新的NANO USM,估计是没环形超声波马达扭矩大,所以都是上两组。环超马达是非常成熟的技术,新马达的可靠性还要经过时间考验。

70200的内变焦设计,估计没哪个厂家敢说比佳能经验足,这种设计应当最早就是佳能首先使用的,佳能上世纪第一代小白基本上就是这个设计,镜头加防抖也是佳能发明的,20多年了在RF以前一直没变过。

至于您说索尼重要目标是减少呼吸效应,这个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没那么重要,设计第一目标肯定就是减重,其他都在其次。

目前Sony的镜头还没上市,等上市以后拆开看看就知道怎么减重的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7.124
主题: 10
帖子: 2506
注册: 2000年8月
冰山上的鸟 发表于 2021-10-18 22:04
建议把ID改为幻想好点,那里说了镜片换成树脂的了?那里说了改变金属材料了,主要减重是减少了镜片的使用。还说把内变做成外变是具有革命性,真是笑掉大牙了,真是革命性的※※倒车啊,还说什么耐用性可靠性,单一个防尘防水,内变和外变就没可比性了。某能老法师就是见不得大法好。


别的话懒得和你说,别把粗鲁和无知当个性好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7.124
主题: 10
帖子: 2506
注册: 2000年8月
冰山上的鸟 发表于 2021-10-18 22:04
建议把ID改为幻想好点,那里说了镜片换成树脂的了?那里说了改变金属材料了,主要减重是减少了镜片的使用。还说把内变做成外变是具有革命性,真是笑掉大牙了,真是革命性的※※倒车啊,还说什么耐用性可靠性,单一个防尘防水,内变和外变就没可比性了。某能老法师就是见不得大法好。

既然你认为我是老法师,那我姑且就称呼你小朋友吧。

小朋友,别的话真懒得和你说。讨论问题别把无知和粗鲁当个性好吗?请先学会互相尊重再说话。想自嗨出门到隔壁

(0)
(1)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749
主题: 21
帖子: 2648
注册: 2009年8月
幻影 发表于 2021-10-18 21:45
减重无外乎就是这么几招,修改光学设计减少镜片数 ,更多的镜片由光学玻璃改为树脂,尽量减少镜头内外部的金属成分改为工程塑料,对焦马达由环形超声波改为更新型的微型马达。重量和采用内外变焦关系不大。

Sony新款70200在外形不变的前提下减重,还真谈不上有什么特别创新的地方,一般通常镜头升级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这种方式,这种在成熟设计的基础上简单修改风险最小。

而佳能的做法更大胆,更具有革命性。当然耐用性需要时间来考验,现在还说不好,但是未来如果证明可靠性耐用性没问题,那么绝对就是佳能的设计更好。
索尼的创新是两组4XD线性马达,可能佳能给自己划了较小体积的目标,就做外变焦了。索尼划的目标包括减少呼吸效应,变焦时焦点几乎不变。个人认为在降低重量的同时,实现索尼划的目标更难,都知道FE PZ的电影头又大又重素质还一般,这次720GM2这么接近电影头的要求,克服的困难有多大?佳能是外变焦设计经验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533
主题: 13
帖子: 402
注册: 2010年5月
幻影 发表于 2021-10-18 21:45
减重无外乎就是这么几招,修改光学设计减少镜片数 ,更多的镜片由光学玻璃改为树脂,尽量减少镜头内外部的金属成分改为工程塑料,对焦马达由环形超声...

建议把ID改为幻想好点,那里说了镜片换成树脂的了?那里说了改变金属材料了,主要减重是减少了镜片的使用。还说把内变做成外变是具有革命性,真是笑掉大牙了,真是革命性的※※倒车啊,还说什么耐用性可靠性,单一个防尘防水,内变和外变就没可比性了。某能老法师就是见不得大法好。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7.124
主题: 10
帖子: 2506
注册: 2000年8月
减重无外乎就是这么几招,修改光学设计减少镜片数 ,更多的镜片由光学玻璃改为树脂,尽量减少镜头内外部的金属成分改为工程塑料,对焦马达由环形超声波改为更新型的微型马达。重量和采用内外变焦关系不大。

Sony新款70200在外形不变的前提下减重,还真谈不上有什么特别创新的地方,一般通常镜头升级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这种方式,这种在成熟设计的基础上简单修改风险最小。

而佳能的做法更大胆,更具有革命性。当然耐用性需要时间来考验,现在还说不好,但是未来如果证明可靠性耐用性没问题,那么绝对就是佳能的设计更好。

本帖最后由 幻影 于 2021-10-18 21:5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95
主题: 61
帖子: 566
注册: 2020年6月
为国锄奸 发表于 2021-10-18 20:59
嗦粉活在参数里

知道理性讨论吗,佳能RF70200两支镜头我都有,何来嗦粉,承认别人也做得不错那么难?为喷而喷,键盘侠。
发布自 iOS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364
主题: 36
帖子: 1550
注册: 2015年7月
白发鱼樵江渚上 发表于 2021-10-15 07:58
看完参数感觉手中的RF70200似乎不怎么香了,佳能是否感觉到一些压力了,RF镜头高高在上的价格是否可以降降温了?本来各厂家推陈出新新的比旧...

嗦粉活在参数里

发布自 iOS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96
主题: 54
帖子: 1125
注册: 2019年4月
cmbit 发表于 2021-10-18 13:02
你这话有点不负责任了吧,也说太满了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去眼镜店配镜片,同样类型的材质,玻璃或者树脂片
一样有厚薄的区别,厚的会更重,一般更便宜,薄的更轻,一般更贵
而且,一般薄款性能远超厚款,
最简单的一个原因就是折射率不同,更好的材料,更精细的制造


说得好,这些键盘党根本不懂镜片材料。我们就有测试设备,高低温都测试过,现在的树脂镜片零下20度到50度持续一个小时,测试结果无变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79
主题: 13
帖子: 1049
注册: 2021年9月
秦岭深处 发表于 2021-10-18 12:49
体积不变,重量大幅减轻,缩水的是啥该明白吧,光学哪有什么黑科技,无非是玻璃片换成大塑料而已!

你这话有点不负责任了吧,也说太满了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去眼镜店配镜片,同样类型的材质,玻璃或者树脂片
一样有厚薄的区别,厚的会更重,一般更便宜,薄的更轻,一般更贵
而且,一般薄款性能远超厚款,
最简单的一个原因就是折射率不同,更好的材料,更精细的制造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642
主题: 18
帖子: 6272
注册: 2004年9月
天天天懒 发表于 2021-10-17 23:51
手里有两个 70 200

1,EF 70 200 F4  之前配合5D4 主拍户外风景,也就是爬山 涉水 去沙漠 风雨雪里 都可放心用   :轻便+内变焦, RF 70 200 我绝对不会爬山 或 去沙漠带的  (重 + 外边焦)

2,RF 70 200 2.8 ,主要配合R5拍市区人像  也就是 市区公园 郊外户外休闲 等主拍人像 用

——————————————————————

索尼 70 200 没用过 ,但绝对有吸引力

因为它同时满足了轻便+户外内变焦的防护,对于户外风光党太友好了。

当然 ,如果你是人像摄影 那内变焦也许对你吸引不大

不要谈什么RF 70 200 的体积,在重量面前 那点体积的优势就别提了。也别说什么内变焦没用:你去沙漠、户外风雨雪的环境试试 就知道了。


体积不变,重量大幅减轻,缩水的是啥该明白吧,光学哪有什么黑科技,无非是玻璃片换成大塑料而已!
(0)
(2)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91
主题: 44
帖子: 1470
注册: 2010年1月
这点差距日常使用根本看不出画质上的差异 这玩意是拿来用的,不是攀比的,没必要跟打鸡血一样,同时期同级别镜头不会有太大差距的,喜欢哪个买哪个就是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7.124
主题: 10
帖子: 2506
注册: 2000年8月
再说几句

镜头减重的方法无外乎也就是修改光学设计减少镜片,减少金属成分改用塑料,用更轻更小的马达驱动,这几种办法。至于内变焦和外变焦和重量上区别不大,100400都是外变焦也绝对不轻吧。

事实上佳能 sony减重都是这个路子,只是佳能利用先发优势优先选择了外变焦减少体积,这个路子佳能先选了,Sony再选就是东施效颦了,Sony只能求其次选择保持原体积不变内变焦的方案。

在佳能的宣传上RF70200减小体积是优先于减轻重量的,尤其RF 720 F4那款可乐罐更是如此,因为EF款小小白本来也不重,主要改进就是减小体积。

至于内变焦有更好的防护性当然是事实,但是不等于RF款防护性不好不够用,一切都是相对而言,且即便特别恶劣的环境这个点也不是没办法解决,对绝大多数用户哪个更有用我想佳能的市场部门一定分析研究过,比我们更有发言权吧。
本帖最后由 幻影 于 2021-10-18 11:01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7.398
主题: 45
帖子: 8810
注册: 2004年12月
两支走完全不同路线的镜头,除了焦段一样,别的没啥好比的,各有各的目标用户。
不过我如果为了要轻便的话一般直接就带支730完事了,便宜又好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7.124
主题: 10
帖子: 2506
注册: 2000年8月
白发鱼樵江渚上 发表于 2021-10-18 10:11
哥们,没想到一句话让你如此激动,我说得是那位说RF70200密封性好,去沙漠也没事的朋友,请仔细阅读。

客观评论而已,正常发表意见。是您引用我的发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95
主题: 61
帖子: 566
注册: 2020年6月
幻影 发表于 2021-10-18 09:51
哥们说话注意点好吗,请举例说明我说的哪点是误导别人。真去沙漠之类特别恶劣环境要用镜头保护套之类防护措施,内变焦也一样,否则变焦环一样...

哥们,没想到一句话让你如此激动,我说得是那位说RF70200密封性好,去沙漠也没事的朋友,请仔细阅读。
发布自 iOS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7.124
主题: 10
帖子: 2506
注册: 2000年8月
白发鱼樵江渚上 发表于 2021-10-18 09:30
但是不能说RF70200去沙漠也没事啊,缩小了体积就会牺牲相当的防护性,而不是无脑吹误导他人,让大家明白了两者的优缺点,才能更好的选择。


哥们说话注意点好吗,请举例说明我说的哪点是误导别人。真去沙漠之类特别恶劣环境要用镜头保护套之类防护措施,内变焦也一样,否则变焦环一样进沙子,B站就有小白3因此修理的相关视频。

原体积不变下内变焦和减少1/3的收纳体积外变焦,如何抉择见仁见智。我个人认为对大多数人减少1/3收纳体积更有用,因为RF70200 的防护性绝对也够用。

发个内变焦进沙子的案例给你看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47442464?spm_id_from=333.999.0.0

本帖最后由 幻影 于 2021-10-18 09:56 编辑
(0)
(1)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995
主题: 61
帖子: 566
注册: 2020年6月
幻影 发表于 2021-10-18 08:47
恶劣环境内变焦变焦环一样会进沙子,卡涩。这点没区别

但是不能说RF70200去沙漠也没事啊,缩小了体积就会牺牲相当的防护性,而不是无脑吹误导他人,让大家明白了两者的优缺点,才能更好的选择。
发布自 iOS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7.124
主题: 10
帖子: 2506
注册: 2000年8月
白发鱼樵江渚上 发表于 2021-10-18 02:36
海边去过一次,因为变焦进沙子,旋变焦环的时候就感觉沙子卡里面,更不要说去沙漠了。RF70200是好镜头,但是肯定没法在沙尘中愉快的使用,请不要误导他人。


恶劣环境内变焦变焦环一样会进沙子,卡涩。这点没区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RF70200和大法新70200对比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