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就没有人讨论一下,30万公里长的导线,灯泡几秒才会亮?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1071 回帖:279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30.358
主题: 38
帖子: 3850
注册: 2009年10月
黄黑黄 发表于 2021-12-2 17:20
首先,俺一直说要明确怎样才算点“亮”,没有共识就没有讨论的基础

其次,你关于传输线的一大堆理论和分析可以说没错、也可以说全错了,因为你没搞清楚俺的示波器测的是哪里的电压 ......

刚又看了一遍你的回帖,发现你提到“在50电阻上只会看到如图a所示波形”

看来你知道俺测的是50欧负载上的电压,那俺只能很遗憾地说,你对传输线的理解还是有问题 ......

好吧,本来我的原意是想为你的实验抬轿子的。因为它正确的说明了几乎在电源开关闭合的瞬间(对于最原始的题目,也就是在1/c秒的时间)负载端就“知道”电源端闭合了。但按你一再的解释,我只能打板子了。不好意思。
首先,对于灯怎样才算点亮,你我或乌鸡其他网友是否达成一致并没有意义。因为题目不是你我出的。只有正确理解题意,与出题者科普播主Veritasium达成一致才有意义。就像学校考试,你对题意的理解如果与出题老师不一致,那肯定判你错。
其次,我所做的那几个波形其实与你如何选择测量点也没关系。只要是在传输线源端,只要你不会把示波器的输入端短路或开路。你都可以看到类似的波形(当然你的信号源本身也是有内阻的)。当然,其幅度大小、阶跃高度、相位可能会有不同,但其中的几个台阶叠加或抵消、延时等关系完全不会变。如果是反相了,示波器上翻转一下也不是什么难题。而这几个台阶的形状、延时关系就是传输线传输、反射、叠加的结果。这有什么变化吗?如果没有传输线的这些特性,你会看到这样的波形吗?我对传输线的理解有些什么问题?愿闻其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312
主题: 20
帖子: 1390
注册: 2011年4月
duoduobear 发表于 2021-12-2 16:13
Veritasium 在b站上的有中文字幕的视频增加了这样一个“注”,不知道这个注的来源。但这是不打自招啊。


如果Veritasium只是说“电池的能量有一小部分是通过电磁波方式,直接跨越1米距离,传递到了灯泡位置”,那么就没有任何争论。这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常识,而且在实践中大家想了无穷办法,努力降低从电线以外的方式散发出去的能量。如果以此作标题,没多少人会看视频。

但是他非要把这个说法说成一个哗众取宠的“能量不从电线通过(他的视频标题就是Energy Doesn't Flow in Wires)”,这就是基本逻辑错误---以偏概全,和电磁学没啥关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39
主题: 178
帖子: 8636
注册: 2004年2月
luz 发表于 2021-12-2 12:11
可以参照同步协议,其实是多次握手通讯后得到的结果,比如甲到乙,乙到甲,再甲到乙,这样基本可以计算出延时。
应该达不到  同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03
主题: 10
帖子: 1841
注册: 2017年7月
lgtiger 发表于 2021-11-30 09:09
永远不会亮,30万公里的导线电阻对电池来说根本就是无穷大了。
我也是这样想的。假设电压够高导线够粗,还是会亮吧,不是说电流速度不是电子速度而是电场速度,应该是光速,楼主也不总结一下,零散回复太多,看着头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407
主题: 8
帖子: 4239
注册: 2010年8月
重复使用 发表于 2021-12-2 17:23
就算是直流电,开关不合上也能亮。
只要电源一接上,就有电荷流动到导体(单根导体都是个电容器,只是容量很小很小了),这部分的流动也会经过灯泡。
理论模型,应该将所有参数、条件理解为最理想化并且只认可给定的条件才行,否则没有解。比如把这个模型工程化的所有设定,都是无效的。

这里的点亮,就是指电池给定能力的点亮,差一点都不会亮的意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1
主题: 0
帖子: 1
注册: 2021年12月
吴二山 发表于 2021-12-2 11:12
错在哪了呢?另外,为什么会有两个台阶呢?我以为是逐渐增加的


你注意到两个上升的台阶之后, 又经过两个下降的台阶, 电压变成了接近于0?
你下面的蓝色线不是输入么, 1us之后也没有归零.

你能将输入的频率搞成1hz, 在示波器上设置一个上升沿触发, 再测一次么?
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干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985
主题: 105
帖子: 6835
注册: 2004年4月
harmless 发表于 2021-12-2 17:06
好吧。
首先来讨论一下这个题目与你实验的关系。
从题目来说,其实大家都知道,不大可能真用长度30万公里的导线试图去点亮电灯。大家也都说了,仅导线电阻损耗已经使得灯不大可能被点亮了,于是又来假定是超导体导线等等。其实,几乎是不可能有人这样做的。于是,我们可以理解成这只是个思想实验。于是,假设是超导体确实是合理的,否则题目就不存在了。好吧,既然可以假定导线是超导体这样的理想化线路,那我们为何不可以假设电池电压可以是我们需要的任何数值,灯泡的灵敏度(或者说是点亮的功率)是我们需要的任何功率呢?那么有什么必要定义电流要达到多少才算点亮呢?又有谁规定导线直径必须得是3mm,而不能是30mm、300mm呢?你计算出来的传输线阻抗780欧有啥意义呢?难道不可以选用阻抗100欧、50欧或更低的传输线吗?那么你所谓的两边加起来1560欧就没啥意义,其实也可以假设是其他更小的数值,以至于确保选用的12V,甚至也可以是120V、1200V的电池能够点亮这盏专门选择的灯!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题目仅仅规定了传输线的长度、间距及各个部件的连接方式,其他都没有定义。因此题目的本意在于在这样的条件下,电源端闭合多久之后可以被负载端(灯泡)感知到?或者换一个问法,我们将开关置换为电键 ...


首先,俺一直说要明确怎样才算点“亮”,没有共识就没有讨论的基础

其次,你关于传输线的一大堆理论和分析可以说没错、也可以说全错了,因为你没搞清楚俺的示波器测的是哪里的电压 ......


以下内容由 黄黑黄 于 2021-12-2 18:28 补充
刚又看了一遍你的回帖,发现你提到“在50电阻上只会看到如图a所示波形”

看来你知道俺测的是50欧负载上的电压,那俺只能很遗憾地说,你对传输线的理解还是有问题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0.358
主题: 38
帖子: 3850
注册: 2009年10月
黄黑黄 发表于 2021-12-2 01:04
再说一次,要看你怎么定义“亮”

1pA的电流算“亮”吗?1nA呢?或者1mA?10mA? ....?

俺前面也计算过,直径3mm相距1米的两根导线间的阻抗大概是780欧,两边加起来就是1560欧

这个阻抗有点儿大,Veritasium视频中那个电瓶俺猜测是12V的,不足以点“亮”那个灯泡,所以要等到1秒之后灯泡才会被点“亮”

补充一下,你后面那那句话对传输线的理解是错的 ......

好吧。
首先来讨论一下这个题目与你实验的关系。
从题目来说,其实大家都知道,不大可能真用长度30万公里的导线试图去点亮电灯。大家也都说了,仅导线电阻损耗已经使得灯不大可能被点亮了,于是又来假定是超导体导线等等。其实,几乎是不可能有人这样做的。于是,我们可以理解成这只是个思想实验。于是,假设是超导体确实是合理的,否则题目就不存在了。好吧,既然可以假定导线是超导体这样的理想化线路,那我们为何不可以假设电池电压可以是我们需要的任何数值,灯泡的灵敏度(或者说是点亮的功率)是我们需要的任何功率呢?那么有什么必要定义电流要达到多少才算点亮呢?又有谁规定导线直径必须得是3mm,而不能是30mm、300mm呢?你计算出来的传输线阻抗780欧有啥意义呢?难道不可以选用阻抗100欧、50欧或更低的传输线吗?那么你所谓的两边加起来1560欧就没啥意义,其实也可以假设是其他更小的数值,以至于确保选用的12V,甚至也可以是120V、1200V的电池能够点亮这盏专门选择的灯!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题目仅仅规定了传输线的长度、间距及各个部件的连接方式,其他都没有定义。因此题目的本意在于在这样的条件下,电源端闭合多久之后可以被负载端(灯泡)感知到?或者换一个问法,我们将开关置换为电键,灯泡置换为一个足够灵敏的任意感知器,譬如说是示波器。如果我们用这个电键拍发莫尔斯码,那么,这个感知器需要延迟多少时间可以接收到这个莫尔斯码?
你的实验尽管缺失了反向传输的那15万公里传输线,但确实给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参考。不过,你的解释并不能令人信服。从你的波形上看,那个50欧姆的电阻上几乎与源端同时出现了一个阶跃。说明在这个时候,接收端已经“知道”源端开关闭合,或者说莫尔斯电码已经发出了。我们假定这个阶跃的高度是1个单位。那么你为什么要认为一定要第二个高度大约2个单位的台阶才是“点亮”灯泡的时间呢?就接着你的说法“1pA的电流算“亮”吗?1nA呢?或者1mA?10mA? ....?”,难道两个单位的阶跃算是点亮,与之差异仅仅6db的第一个阶跃就不能算点亮吗?这里并没有你质疑的高达几个数量级的差异。
下面再来说说对于传输线的理解。
可以用波在传输线上传播、反射过程的图解,清晰地给出你这个波形生成的原理。因本人多年未从事技术工作了,办公室电脑上没有任何绘图软件,只能用纸画图来说明了。
a波形图是信号源发出的高1个单位,脉宽1us的脉冲。该信号发出后以行波方式沿你图上的传输线向左端传播。同一时刻,源端的50欧电阻上开始出现这个信号波形(说明灯泡已经“亮了”)。该脉宽为1us的行波到达传输线末端时,因末端短路,没有任何能量被吸收,100%被末端同相位反射,经267ns后到达始端,是为波形图b。返回的该反射波与源端尚未结束的脉冲叠加形成c图所示波形。你看看是否与你测试结果很相像?为了证明这一点,你还可以试试看将传输线末端开路。这时,末端同样不会吸收行波的任何能量。但这一次将会以反相位反射回始端。是为波形d。该波形与源端原有的脉冲叠加后将会产生如波形图e所示的波形。或者,还可以更进一步,你找一个与传输线特性阻抗相同的电阻对传输线末端端接。这时,行波能量将全部被电阻吸收。因为没有反射波叠加,你在50电阻上只会看到如图a所示波形。或者可以换用不同的电阻端接传输线末端,看看波形如何变化?如果你用小于特性阻抗的电阻端接,因为该电阻吸收了部分能量,反射波还是同相位,但高度会下降,得到的波形还是类似于c,但第二、第三个台阶高度都会下降。如果用阻值大于特性阻抗的电阻端接,也会有部分能量被吸收,反射波还是反相位,但绝对值会减小。得到的波形还是类似于e,但第二段波形不再是零值,而是大于0而小于1的某值;第三段波形也不再是-1,而是绝对值小于1的某负值。
本帖最后由 harmless 于 2021-12-2 17:21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1)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3
主题: 18
帖子: 15329
注册: 2010年10月
duoduobear 发表于 2021-12-2 16:13
Veritasium 在b站上的有中文字幕的视频增加了这样一个“注”,不知道这个注的来源。但这是不打自招啊。


我就说大家都想多了吧

吴二山 发表于 2021-12-1 10:45
如果电源是个高频交流电的话,即使两边的导线不连接,灯泡也能亮。所以可能大家都想多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23
主题: 18
帖子: 15329
注册: 2010年10月
iamanewbee5 发表于 2021-12-2 11:39
电池的全部电压都在开关(即电容)两侧,接通前一直在的。


哦,我想的电容是两条导线,你说的是开关的两个点吧。如果,开关在电池附近,那确实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子版版主
泡网分: 94.57
主题: 1039
帖子: 26235
注册: 2003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Veritasium 在b站上的有中文字幕的视频增加了这样一个“注”,不知道这个注的来源。但这是不打自招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9.144
主题: 95
帖子: 7265
注册: 2008年10月
duoduobear 发表于 2021-12-2 15:10
如果电阻是忽略的,电感和电容忽略吗?
这些是不是都需要说清楚?


从导线有长度可以推出导线必然具有电容。

做一个封闭球面包含一段有长度的导线,由于导线内电场传播的速度有限,必然会出现一端流入的电流,不等于另一端流出的电流,也就是KCL不满足,就说明这段导线可以存储一定的电荷。

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简化模型的假设之间不能有不自洽的条件,比如导线不能只有长度,但没电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子版版主
泡网分: 94.57
主题: 1039
帖子: 26235
注册: 2003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Veritasium真理元素” 提供了他的证明,在百度网盘里:

电子在电路中能来回运动并传递它们的势能是一个比较大的误解。在本视频中想来分析一下电磁能究竟是怎么传递的。

大电路的进一步分析可在此处阅读: https://pan.baidu.com/s/1dt6trvbk3ZIuPH10DK5yDg 提取码: j5zt

特别感谢 Geraint Lewis博士首先提出这个问题并与我们讨论。
特别感谢 Robert Olsen 博士提供的专业知识。  
特别感谢 Richard Abbott 博士做的一个真实的实验来测试模型。

非常感谢我们为本视频采访的所有专家——Karl Berggren 博士、Bruce Hunt 博士、Paul Stanley 博士、Joe Steinmeyer 博士、Ian Sefton 以及 David G Vallancourt 博士。

参考资料:【腾讯文档】电磁能参考资料
https://docs.qq.com/doc/DWVNCbHZHbkNMR3NP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子版版主
泡网分: 94.57
主题: 1039
帖子: 26235
注册: 2003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吴二山 发表于 2021-12-1 10:25
这个题目里,电阻肯定是要忽略的


如果电阻是忽略的,电感和电容忽略吗?
这些是不是都需要说清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985
主题: 105
帖子: 6835
注册: 2004年4月
吴二山 发表于 2021-12-2 11:12
错在哪了呢?另外,为什么会有两个台阶呢?我以为是逐渐增加的


这个就是传输线的里理论了,一句半句说不清楚,各种科普文章也充满了公式

简单说前面的平台是因为传输线的阻抗是恒定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04
主题: 51
帖子: 1643
注册: 2020年2月
iamanewbee5 发表于 2021-12-02 11:39
电池的全部电压都在开关(即电容)两侧,接通前一直在的。

NB兄说的没错,按下开关之前就亮了,不错要用光电倍增管来检测光亮!
发布自 iOS客户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0.836
主题: 30
帖子: 4641
注册: 2002年10月
diaokebin 发表于 2021-12-1 09:49
我也讨论一下放个屁一公里远的人要都长时间闻到


我这个外行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按照隧道作业规范“隧道施工独头掘进长度超过150m时,必须采用机械通风”,放在无风的草原上放屁,执行这个隧道标准也就150米就稀释到标准值,这还是隧道密闭空间的标准,在草原无风估计2米就稀释掉了,拥挤的城市CDB最多3米,地铁车厢电影院KTV包房5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luz
泡菜
泡网分: 24.148
主题: 3
帖子: 990
注册: 2005年12月
seansky 发表于 2021-12-2 12:04
你如果这么理解的,那不可能同步到同时了,只能是差不多


可以参照同步协议,其实是多次握手通讯后得到的结果,比如甲到乙,乙到甲,再甲到乙,这样基本可以计算出延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09
主题: 53
帖子: 1374
注册: 2009年9月
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很久 我经常和人家讨论这个问题 可人家总是当我傻子 其实很简单的问题 为什么别人就有这种想法 气死偶啦!  无线电1秒上理论是30万公里 那有线电呢? 如题所说的那样 几秒亮?? 我也很想知道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luz
泡菜
泡网分: 24.148
主题: 3
帖子: 990
注册: 2005年12月
吴二山 发表于 2021-12-2 11:15
李永乐提到介质了,他假设是真空


前贴说的是导体的介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39
主题: 178
帖子: 8636
注册: 2004年2月
重复使用 发表于 2021-12-1 23:29
设两时钟距离为r,则由一时钟发t=0的同步信号,对方收到后瞬间把时刻调到t=r/c。
例如你我已知道相距30万公里,则你发出一个滴一声现在是晚上10:00:00的电波信号,我收到后调整自己时间为10:00:01,两钟就同步了。
你如果这么理解的,那不可能同步到同时了,只能是差不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312
主题: 20
帖子: 1390
注册: 2011年4月
吴二山 发表于 2021-12-2 11:10
电容增大,电量增大的前提是得有电压啊,你接通之前,电压在哪呢?


电池的全部电压都在开关(即电容)两侧,接通前一直在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就没有人讨论一下,30万公里长的导线,灯泡几秒才会亮?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