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好黑白,先从正确的曝光、显影开始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4257 回帖:22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8.02
主题: 9
帖子: 472
注册: 2003年5月
XG上了G2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393
主题: 4
帖子: 556
注册: 2003年6月
真对不住各位大虾。这阵子没能来管理帖子,还多谢各位帮忙。
交张片子当作业:)


延吉到龙井高速路旁
G2 28mm AGFA apx100
2004年7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393
主题: 4
帖子: 556
注册: 2003年6月
zhou_baron:如果有条件,当然还是用停影好了:)
如果没有,用水停影也是可以的,显影结束后放入水,把显影液清理干净,如果用水,停影时间不要超过30秒。
如果使用的是停影液,就不用水浴了,如果不放心,也可以水浴,因为已经停影了,水浴也是没关系的:)
定影以后过多少次水?最好的方法是在水龙头上插一个细的管子,放到显影罐与显影芯的空心部分,这样可以保持干净的水从下到上,一直保持干净,而且水洗的快。
如果想节约用水,把水放入显影罐,用力上下晃动40次左右,换一次水。
这样持续20分钟左右(这是个苦力活,十几卷下来,会爬下:)
定影后的水洗主要是为了把定影液冲洗干净,因为冲洗不干净的定影液留在胶片上,时间长了,定影液会把底片上的影象吃掉。所以水洗是很重要的。
水洗一直到在胶片上闻不到定影液味道为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393
主题: 4
帖子: 556
注册: 2003年6月
爱智者:给我的感觉,这几张片子都普遍过厚。
如果测暗部有些麻烦,下次拍的时候尝试以相机正常暴光过度1档,2档各拍一张,
显影时间缩短为5分钟(公元)显影液到入后连续搅拌一分钟,然后每搁一分钟搅拌十秒。
最后一分钟不用搅拌。
对了,这个方法是要用在反差大的场景上,用这个方法,象你前边帖的这几张场景,应该可以的,希望有帮助:)

不知道你用的是D76原液还是1:1
推荐你以1:1显影5分钟。
显影完后,做个笔记,看一下正常暴光下过度一档的适合这个显影时间,还是过度2档的适合。
这样下来,以后就容易多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8.977
主题: 12
帖子: 1707
注册: 2001年7月
PS一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4.8
主题: 69
帖子: 4796
注册: 2001年1月
请问xg104,

在显影和定影之间,如果用停影液和不用有时么区别吗?如果用停影液,是否还需要按你说的水浴30秒?另外定影以后,需要过水多少遍才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5.758
主题: 17
帖子: 1281
注册: 2003年9月
这一张明显过曝!在该片的暗部测光(平均测)。可能是135的关系,在近40张的片中不太可能是都差不多的曝光,在显影时又不能割开来显。(底级透扫扫的,下面几张也是这样扫的,只是在PS中去色,不知道灰是不是与扫描仪有关。总体上觉得是失败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5.758
主题: 17
帖子: 1281
注册: 2003年9月
再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5.758
主题: 17
帖子: 1281
注册: 2003年9月
再上多一张,麻烦楼主了——遇到老师总要多问问:)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5.758
主题: 17
帖子: 1281
注册: 2003年9月
总觉得灰!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5.758
主题: 17
帖子: 1281
注册: 2003年9月
FM2 AIS28/2.8
自配D76 20度 7分半钟
公元100 按50曝光(相机平均测光)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5.758
主题: 17
帖子: 1281
注册: 2003年9月
请楼主帮我看看,这些在曝光与显影过程中应该怎么改进。
FM2  AIS28/2.8
自配D76 20度 7分半钟
公元100 按50曝光(相机平均测光)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18
注册: 2004年6月
xq1004好文章,盼下文弱反差物体早日出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4
注册: 2003年12月
收藏,学习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24
主题: 13
帖子: 1209
注册: 2002年8月
关于暗部测光加减曝光的说法,三十公里\天水摄色\楼主说得都对,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情况.三十公里兄说的暗部测光减少曝光补偿是我们一般的常识(区域曝光法中说的也很明白),因为我们需要的"暗部"不是18%灰,所以要减少曝光来还原暗部的本来面目,只不过假定的前提是冲洗按正常程序进行.
楼主说的就有关冲洗校正了,但是没有完全说清楚,而是把区域曝光中的曝光补偿与冲洗校正中的曝光补偿放在一起讲了,容易造成误解.
我是这样认为的:要获得满意的黑白影像,首先要注意曝光的准确性,这里就要用到区域曝光的补偿方法了,但是由于各种胶片对过曝与欠曝的宽容度的不同,获得正确曝光的照片不一定就是令人满意的照片.如果想进一步提高影像的质量,特别是想在不损失高光部细节而又尽量增加暗部的细节的情况下,那么就要用到楼主讲的冲洗校正了!切记如果要用到冲洗校正,可不只是冲洗阶段的事,而是在照片拍摄时就要考虑到了,我一般的方法是"曝光过度一档冲洗时间减少20%",跟楼主说的增加曝光补偿是一样的,只是我的增加曝光不是在针对暗部测光的基础上增加,而是在整个画面测光(可能会针对暗部也可能针对亮部)准确完成后再额外增加曝光补偿,用以在冲洗阶段对影调的控制.使用这种方法要记住必须是整卷设定,不然在冲洗时无法区别对待每张胶片,除非你用的是大幅的单张页片.以上我的个人观点,不对之处还请指正

图片参考: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226644

[jpg0122 编辑于 2004-06-24 12:5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837
主题: 32
帖子: 720
注册: 2001年11月
作记号,学习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0.557
主题: 18
帖子: 1184
注册: 2002年12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其实通过这种测试的结果都是与自己的冲洗条件有关,很个人化的。
如果要说客观,那得用仪器来测底片密度了。

刚才看到,xg说的是以暗部测光提高+0.5+1,我觉得这样暗部整体提高后,再加上压缩的亮部,看上去跟眼睛所见到的是有区别的,总觉得不大自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受限泡菜
泡网分: -0.004
主题: 10
帖子: 235
注册: 2004年6月
并不能说“效果良好”,说可以接受比较合适,你看我说的是“天空可以接受,阴影部分一辆玩具小车轱辘上的纹路都可以看到”,放出来只能说“天空不是很苍白”。乐凯本来反差就比较大,而且我说的“正常显影”只是我个人的标准,所以……
仅仅是个人的拍摄方法或者说习惯而已,这个“暗部”是很主观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0.557
主题: 18
帖子: 1184
注册: 2002年12月
众测俱乐部标识
....
我想XG指的+0.5+1是在平均测光的基础上。因为反差过大平均测光的结果就比暗部高不止2级,而且通过减少显影时间可以将高光部分的影调压暗,使之产生细节。
如果按正常显影得到良好的照片,那么恭喜你,你拍的环境反差并不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12
主题: 17
帖子: 609
注册: 2003年6月
同意三十公里的方法。对重点暗部测光后应该减少一到二档的曝光量。因为机内测光是以18%反射率为标准的,与之相对应的是五区,三区是最低的有效纹理区(二区以下就损失暗部细节层次),所以要对重点暗部测光后应该减少一到二档的曝光量,而不应该“...在以相机指示的正常暴光下+0.5 +1 +1.5拍摄...”。不同意见,仅供参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受限泡菜
泡网分: -0.004
主题: 10
帖子: 235
注册: 2004年6月
我一般是对暗部点测光然后-1~2EV,然后正常显影。出来的片子感觉还是不错的,天空不会苍白,阴影部分的细节也比较丰富。
回头发个片子看看就知道了,那是在西琉璃厂拍的,当时天空和阴影之间大概差了6~7级,可按照这种方法(-2EV)曝光,天空可以接受,阴影部分一辆玩具小车轱辘上的纹路都可以看到(乐凯黑白100,乐凯#2相纸)。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393
主题: 4
帖子: 556
注册: 2003年6月
回答narke:
1。写帖子和回复的时候曾反复强调过为了制造出好黑白的一种练习,一种从暴光与显影先正确掌握的练习。
按照被摄体反差而决定暴光与显影的练习。
而我提到的暗部暴光+0.5 +1 +1.5的原因也是因为对于初学着来说,是需要通过多种不同的暴光和长期的记录来找到正确的暴光与显影时间的。就如“透过不断的练习,最终形成摄影者的直觉”这句话一样。
2。在帖子里我没有提到胶片测试,提到的是找正常显影时间而使用的灰度胶片。
对于初学者来说,连对使用当中的胶片正常显影时间都不明确,做这些工序也是无谓的,所以首先要做的是找出使用胶片的正常显影时间。

最后我想说的话:在帖子里我没有提到Adams。我所写入的也仅仅只是我通过学习摄影以来,通过课堂,实践等感受到的或体验到的而已。
我不会说我写的就是完全正确的,也不会使用“绝对”或者“绝对正确”这些话。拿Adams来讲也是,我们也不能把他的理念完全理解为“绝对正确”
因为对于哲学来说,已经没有“绝对的定义”了。

话多了一些:)还是那句话,我所写的只是我的一些感受和经验,没有绝对正确。
只要能通过这么点字,对大家有所帮助。这就够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52
帖子: 227
注册: 2003年6月
副厂头:

您说的区域系统不适合人文摄影的问题我是这样考虑的。Adams强调Visulization,也就是在牌照前预先想像最终的打印结果。而这个Visulization按照他的说服是透过不断的练习,最终形成摄影者的直觉(intutition),从而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主体的影调作出判断。我认为这个说法是值得深思的。实际上,Adams也排过不少优秀的抓怕作品,看看Adams本人对这些照片的解说我相信你会改变看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52
帖子: 227
注册: 2003年6月
因为没有暗房,所以我没有实践经验,但阅读过Adams的著作,对区域系统相信还是理解的。这里我认为楼主有概念好像不太对:

1,片面强调了显影时间调整的功效,实际上最更本的应该是暗部曝光时间的确定。怎么能够确定+0.5 +1.0 +1.5三个曝光中就有一个是正确的呢?或许-1.0才是正确的也说不定阿。而关于如何测定暗部曝光时间这个问题,搂主并没有给出实践的办法。实际上文章给出的办法应该是把亮部控制和暗部控制两个环节合二为一了,本质上是错误的。

2,胶片有效工作速度(ASA)测定。这是最重要的,可惜楼主没有提到。过去我以为胶片测试就意味着密度计,现在我知道自己错了。同时我也明白了胶片测试非做不可的道理。可惜我还在等暗房阿,sigh

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学习,请大家指教。

另外,不同意有些朋友说的,区域系统仅适用于页片。在相同条件下曝光整卷胶卷是一个办法,另外,还有好多其它办法。比方说我买的相机可以在退片时不把片头吞进去,这样就可以买盘片来缠成12张一卷的,永远带五卷N, N-1, N-2, N+1, N+2,另外有一只光盘笔,随时在胶卷合上记下当前排到第几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393
主题: 4
帖子: 556
注册: 2003年6月
肥羊:
您太客气了,先把“您”这个字放下把:[
找到适合胶卷的稀释比例与显影时间,都可以做出好黑白的,可能大家对乐凯相纸也是不太喜欢,但一旦掌握好暴光与显影,用乐凯相纸放出好片子也是完全可以的:)
还只是开始阶段,多总结,多积累,会发现乐凯也可以放出好片子:]
就期待着您的作品了,今儿高兴~: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5.196
主题: 1
帖子: 292
注册: 2002年9月
xg1004
泡菜
帖数:466-6
图数:0/40-0
字数:43K-0K
注册:2003年06月  这几天没时间上网,来晚了,就一块回了把:)

肥羊: 可能是因为我们用的水不一样的原因把,我用的是蒸馏水,您呢?
一般用灰度底片做过实验后会发现,正常显影出来的,数字并不象平常认为的正常显影那么厚。
还是那句话,建议每个人都做一下系统的测试,找出最适合自己口味的浓度:)

XG1004老师!您好!俺是真心的叫您一声老师!!!今晚上您上来了,太好了!俺也正准备给您再回一贴呢,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您,今晚俺把您推荐的配比冲的一卷乐凯,挑了几张做成了4张12寸的,嘿!我惊奇的发现,乐凯的颗粒是这么细,反差,锐度是这么好!!!在这之前,俺一直用1:12 。6分钟在冲,放大到12寸,那颗粒。。。俺还以为乐凯就是那样的,没想到乐凯原来也可以这么好的!(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您说的“正常显影出来的,数字并不象平常认为的正常显影那么厚”这一点,俺相信了!在这儿肥羊真诚的向您说声:谢谢啦!!!!!!!!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也试一试,俺没有蒸馏水,用的是桶装纯净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393
主题: 4
帖子: 556
注册: 2003年6月
这几天没时间上网,来晚了,就一块回了把:)

肥羊:   可能是因为我们用的水不一样的原因把,我用的是蒸馏水,您呢?
一般用灰度底片做过实验后会发现,正常显影出来的,数字并不象平常认为的正常显影那么厚。
还是那句话,建议每个人都做一下系统的测试,找出最适合自己口味的浓度:)
--------------------------------------------------------------------
laurel_lei:方法就是拍摄时候尽量多拍同等反差的被摄体把,尽量多的保留住影象。
             但有些紧急情况,顾不了那么多,先拍了在说:)
--------------------------------------------------------------------
moonboat: 呵呵,好方法呀。
--------------------------------------------------------------------
greenlight:呵呵,拍砖不感,挺喜欢这幅里孩子的动作:)
            是彩冲的吗?我还没用过呢:[
            别忘了多上几幅:D)
--------------------------------------------------------------------
副厂头:同意你的观点,如果想多点挽回,我们只能尽量拍摄同样反差被摄体了(好象前边我没提到过绝对要拍摄同样反差被摄体把:)
其实,如果是专门出去拍照的,这还是挺好做到的,不过一些突发事件,先拍了在说:D

[xg1004 编辑于 2004-06-07 21:0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48
主题: 29
帖子: 4784
注册: 2002年2月
xg1004:这个方法本身没错,但不适合拍135黑白,一卷135有36张大部分人都不能保证拍到的全是反差接近的物体,而且要是拍人文或突发事件经常来不及考虑反差,能保证正常曝光,首先把影象拍下来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这些方法适合大中幅,拍的量少点(120一卷也就8-16张)可以从容记录曝光数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受限泡菜
泡网分: -0.003
主题: 11
帖子: 507
注册: 2002年8月
xg:以前拿去相铺用彩冲的冲黑白,惨不忍睹。
前几天重新拿去扫描。
上一张请你拍砖。
:)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182
主题: 49
帖子: 4568
注册: 2002年8月
可换后背的120是好办,弄他4个后背……
135就没辙了,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好黑白,先从正确的曝光、显影开始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