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无忌ATC俱乐部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27689 回帖:72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167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02.24
主题: 151
帖子: 18743
注册: 2001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vvazn 发表

是指watt/puppy吗? watt/puppy 5低音单元看似很像Dynaudio~防尘罩像是摩改过了不敢肯定是不是~

早期Eggleston音箱直到旗舰Ivy都是只有一组输入的~刚才搜索了下,发现已经有双线分音啦?

http://www_excel-hifi_com/Egglestonworks/egw_andra2.htm
不用分音器却能做到1.8KHZ那么低的分频点?


是watt/puppy,具体说是Puppy,一直用丹拿21W54低音,就是这个样子的。

Andra II 的中音是一只经过特别设计的单元,至于有没有分频器不好说了,第一代的中音是没有的。
高、低音单元一直是有分频器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167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02.24
主题: 151
帖子: 18743
注册: 2001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sigma110 发表
ATC如果没记错的话大概是82个DB,其他两个没拥有过,不知是多少?但是如果用丹拿的单元的话可能灵敏度相对来说高一些。

WILSON AUDIO的3、4、5中似乎有一款是用丹拿的低音单元的,但是与我擦肩而过,感觉上丹拿单元声音清爽点,没有那么浓厚,是注重速度感的类型。

如果Eggleston的箱子灵敏度不低,中音是直接驱动的话,没有在分频器上的损耗,那应该是三线分音驱动了?


ATC10是80dB,灵敏度超低,ATC 20是83dB,ATC 50是85dB,这几对音箱我自己买过。
其它的7,12,19等借来用过,都难推。
Eggleston的Isabel是87dB,The nine是88dB。
不是三线驱动,没必要。除了多花钱买喇叭线,我看不出好处。
有很多顶级品牌都是单线接线柱的,里面分开就行了。
比如Thiel,Rockport等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3
帖子: 243
注册: 2007年8月
原文由 sigma110 发表

WILSON AUDIO的3、4、5中似乎有一款是用丹拿的低音单元的,但是与我擦肩而过,感觉上丹拿单元声音清爽点,没有那么浓厚,是注重速度感的类型。

如果Eggleston的箱子灵敏度不低,中音是直接驱动的话,没有在分频器上的损耗,那应该是三线分音驱动了?


是指watt/puppy吗? watt/puppy 5低音单元看似很像Dynaudio~防尘罩像是摩改过了不敢肯定是不是~

早期Eggleston音箱直到旗舰Ivy都是只有一组输入的~刚才搜索了下,发现已经有双线分音啦?

http://www_excel-hifi_com/Egglestonworks/egw_andra2.htm
不用分音器却能做到1.8KHZ那么低的分频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3
帖子: 243
注册: 2007年8月
小弟一直都在潜水看~ 一早上来看到多了那么多回复也很高兴(尽管只是旁观者)
但看下去.... 看糊涂了... 怎么会变成伤害感情的言论了?

[2008-04-13 10:13 补充如下]

完了..并不能修改删贴= =||| 我上段最后句用错词啦~|||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原文由 okra 发表

你的那么多回帖我是常看的,很佩服你的洋洋洒洒涛涛不绝,虽然象那些音响书刊,到处都是些似是而非的概念,但深知网络上这样的似是而非多了去了,所以一般是不回的。搜索了一下,只有三次我回了。第一次是关于为什么DIY,第二次是频响怎么测,今天这是第三次。

既然老大不欢迎质疑,那我向您道声抱歉,我的质疑确实对您很不礼貌。希望您不会受我的干扰,能继续自信地“洋洋洒洒地去推理并演绎”吧。白白。


1、很荣幸你能看我的那些回帖,对错先不管。

2、在“白白”之前,我想请教你一个很具体的问题,不然,我跟你真的就算白“掐”了,不合算,呵呵。

这是一个LS3/5A的分频器电路图,尽管BBC授权生产,规格要求一致,但是似乎几个牌子在不同年代出产的的3/5A的分频器都有差异。那不去管他。在我心目中,3/5A的设计是获得了非常高的成就的,远比发烧友所吹捧的要高,当然这是个人的看法,所以就想搞清楚它的分频器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其他都好理解,但是这四个元器件所构成的电路是起到什么作用?特意在此请教你老兄。

再次说明,我没有恶意,只是想搞清楚问题。如果你能不计前嫌,为我解答一下,或者提供一个可以得到解释的途径,我将不胜感激,先谢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0.111
主题: 57
帖子: 4015
注册: 2002年1月
原文由 zhp62 发表

完全不赞同!

跟老婆呕点小气没睡着,上来一看zhp62老大还给我回了这么多帖,有点意外。

关键就在这里了。
如果对滤波器的特性有点了解,理解这个相当于一个高通的低频响应的Qc也就很容易。
如果不了解,不妨多想想为什么经常提到0.707,为什么具有0.707Q值的被称为巴特沃斯频率响应,为什么巴特沃斯的响应被最平坦(可能你的最自然即来自此处),为什么还有什么切比雪夫响应,什么贝塞尔响应。因为它们全是引用滤波器衰减特性的概念。正如你说的那样,搜一下就能找到,就能知道越高的Q值对应着越陡峭的衰减特性,搜一下甚至可能找到他们频率响应的计算公式,,可是我们总是满足于似懂非懂,总不肯去多了解多学习一点(虽然它们不一定在发烧音响类书籍上能找得到),连标准教科书都没搞明白,就开始四处贩卖这些概念。

你的那么多回帖我是常看的,很佩服你的洋洋洒洒涛涛不绝,虽然象那些音响书刊,到处都是些似是而非的概念,但深知网络上这样的似是而非多了去了,所以一般是不回的。搜索了一下,只有三次我回了。第一次是关于为什么DIY,第二次是频响怎么测,今天这是第三次。

既然老大不欢迎质疑,那我向您道声抱歉,我的质疑确实对您很不礼貌。希望您不会受我的干扰,能继续自信地“洋洋洒洒地去推理并演绎”吧。白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原文由 okra 发表

再简单说说Q这个品质因数的本源含义吧,它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品质”“质量”没有啥关系,而是振动系统的一种特性,一种对振动衰减(阻尼)情况的描述,是阻尼损耗因数的倒数。振动不只有机械振动,还有电磁振荡等,所以这个Q就也用到了电磁学中,以致随处可见,在音箱中就有单元的机械Q(Qms),电Q(Qes),总Q(Qts),箱系统的Q(Qc),箱体泄漏Q(Ql),分频器高低通衰减特性的Q,分频元件本身的Q……


全对!

这些都是属于教科书的标准内容,是属于“知识”的范畴,任何想弄明白的人,只需要去GOOGLE一下,找到相关的资料,或者找本专业的书,花点心思就很容易搞明白了。我更希望能看到的除了“知识”以外的对声音,对喇叭制作的个人见解。

网络是个公开的场合,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没有一个人比别人更加优越。如果以你的认识,觉得别人是错的,那你应该说出你认为的正确的,供大家评判,一味地发出质问,而且是炫耀“知识”的质问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的。

一个人懂点东西就洋洋得意很正常,懂了一点就以为自己全懂也算正常,然后跑到街上拽住一个人说我懂的比你多就不好了。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原文由 okra 发表

如果你“喇叭总体Q”说的是喇叭单元的Qts,那么,你应该知道Qts不等于箱系统的Qc,也与箱体结果是密闭还是倒相没有关系,它只是单元自身在自由空间中谐振特性而已,虽然它数值在箱体设计上必须用到。


这句话有点可以交流的前提了。

我所关心的,正是对于具有什么样的Q值的单元,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箱体来“适合”它,才有利于音乐的重播?特别是除了教科书上的标准答案外,还有没有其他来自厂家的实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原文由 okra 发表

简单地说一下这个Q和频响曲线的关系吧。
如果你这个“喇叭总体Q“指的是箱系统Qc,那么它就是指箱体的低频滚落特性(准确的应该说衰减特性);而低频滚落特性又是啥?其实就是低频端的辐频特性,也就是低频端的频响特性,也就是低频端的频响曲线的形状。

总结起来,你说的很重要的却没人提到的喇叭总体Q,就是你说的一般人都说到的但没有用的频响曲线。


完全不赞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原文由 167 发表

还有些概念是生造出来的,如:
“还有在低音单元的声音“建立时间”上的差异.......”
并没有“建立时间”一说。

这些理论任何一本将分频器设计的书上都有。
ATC10,20的低音单元Q值较高,适合做密闭式音箱


赞同!

“建立时间”的说法是生造出来的,不是从哪本专业书里抄来的,这是对不同的单元的听感特性的一种主观描述,而且我从来没有说过它是一个专业词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3.28
主题: 40
帖子: 18145
注册: 2004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原文由 167 发表

Eggleston的箱子灵敏度不低,中音是直接驱动的,没有在分频器上的损耗

ATC的低


ATC如果没记错的话大概是82个DB,其他两个没拥有过,不知是多少?但是如果用丹拿的单元的话可能灵敏度相对来说高一些。

WILSON AUDIO的3、4、5中似乎有一款是用丹拿的低音单元的,但是与我擦肩而过,感觉上丹拿单元声音清爽点,没有那么浓厚,是注重速度感的类型。

如果Eggleston的箱子灵敏度不低,中音是直接驱动的话,没有在分频器上的损耗,那应该是三线分音驱动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167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02.24
主题: 151
帖子: 18743
注册: 2001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sigma110 发表

这些箱子,效率太低,还要弄点怪兽伺候,夏天弄得房间里热浪滚滚,有些厌烦了。

Eggleston的箱子灵敏度不低,中音是直接驱动的,没有在分频器上的损耗

ATC的低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167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02.24
主题: 151
帖子: 18743
注册: 2001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okra 发表

简单地说一下这个Q和频响曲线的关系吧。
如果你这个“喇叭总体Q“指的是箱系统Qc,那么它就是指箱体的低频滚落特性(准确的应该说衰减特性);而低频滚落特性又是啥?其实就是低频端的辐频特性,也就是低频端的频响特性,也就是低频端的频响曲线的形状。

总结起来,你说的很重要的却没人提到的喇叭总体Q ......


这种交流学习的氛围很好

zhp62 DX关于Q值和低频的表达有些是错误的。

还有些概念是生造出来的,如:
“还有在低音单元的声音“建立时间”上的差异.......”
并没有“建立时间”一说。

这些理论任何一本将分频器设计的书上都有。
ATC10,20的低音单元Q值较高,适合做密闭式音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3.28
主题: 40
帖子: 18145
注册: 2004年6月
内容贡献勋章
原文由 jdai 发表
你们说的这些ATC,EGGLESTON,CELLO箱子究竟多少钱一对?


这些箱子,效率太低,还要弄点怪兽伺候,夏天弄得房间里热浪滚滚,有些厌烦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0.111
主题: 57
帖子: 4015
注册: 2002年1月
原文由 zhp62 发表
在讨论封闭式与倒相式之间的差异时,一般都说到效率,低频延伸等,几乎没有人提到这两种结构对喇叭总体Q值的影响,还有在低音单元的声音“建立时间”上的差异,其实这才是影响听感的重要特征。相比之下,那些印在说明书上的什么“平直的响应曲线”,

简单地说一下这个Q和频响曲线的关系吧。
如果你这个“喇叭总体Q“指的是箱系统Qc,那么它就是指箱体的低频滚落特性(准确的应该说衰减特性);而低频滚落特性又是啥?其实就是低频端的辐频特性,也就是低频端的频响特性,也就是低频端的频响曲线的形状。

总结起来,你说的很重要的却没人提到的喇叭总体Q,就是你说的一般人都说到的但没有用的频响曲线。

如果你“喇叭总体Q”说的是喇叭单元的Qts,那么,你应该知道Qts不等于箱系统的Qc,也与箱体结果是密闭还是倒相没有关系,它只是单元自身在自由空间中谐振特性而已,虽然它数值在箱体设计上必须用到。

再简单说说Q这个品质因数的本源含义吧,它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品质”“质量”没有啥关系,而是振动系统的一种特性,一种对振动衰减(阻尼)情况的描述,是阻尼损耗因数的倒数。振动不只有机械振动,还有电磁振荡等,所以这个Q就也用到了电磁学中,以致随处可见,在音箱中就有单元的机械Q(Qms),电Q(Qes),总Q(Qts),箱系统的Q(Qc),箱体泄漏Q(Ql),分频器高低通衰减特性的Q,分频元件本身的Q……

[okra 编辑于 2008-04-12 20:0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你们说的这些ATC,EGGLESTON,CELLO箱子究竟多少钱一对?


ATC20行货2万多点,其他的几个我就不敢问了,反正都比ATC20贵,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原文由 okra 发表

半懂不懂很正常,不懂装懂也算正常,到处不懂装懂而且几乎每句都要表现您的不懂装懂都就很不好了


建议你把你懂的表达出来,然后大家学习学习。你看这样是不是更有建设性一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你们说的这些ATC,EGGLESTON,CELLO箱子究竟多少钱一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okra 发表

请问zhp62老大,
1.最自然的低频滚降是啥样的?F3为50Hz时,Qc=0.707自然还是0.577自然?F3为20Hz时呢,哪个自然?
2。啥叫中低频段的Q值一致性?或者说,您知道啥叫Q啊?
3。音色也一致?与箱低频响应Q值有关的音色是啥啊?
4。闭箱的效率真的低而且这种低可以用大机机来补偿?您说的效率低是整体低还是低频某处低 ......


反正我不懂这些词。越看越不懂。

[jdai 编辑于 2008-04-12 15:3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0.111
主题: 57
帖子: 4015
注册: 2002年1月
原文由 zhp62 发表

当然,封闭箱所带来的低频滚降是最自然的,非但如此,如果内容积选择得合适,那么整个中低频段的Q值一致性也强,音色也就一致。当然封闭箱的效率偏低,但是在当前功放很容易做大的前提下,效率应该不是一个喇叭设计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在讨论封闭式与倒相式之间的差异时,一般都说到效率,低频延伸等,几乎没有人提到这两种结构对喇叭总体Q值的影响,还有在低音单元的声音“建立时间”上的差异,其实这才是影响听感的重要特征。相比之下,那些印在说明书上的什么“平直的响应曲线”,其实对耳朵来说几乎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换句话说,两对响应曲线“一样平直”的喇叭,在我们耳朵听来却是差天隔地的两种声音。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拿着这条曲线来说事儿,还洋洋洒洒地去推理并演绎出某对喇叭的“如此如此的”声音特征呢?


请问zhp62老大,
1.最自然的低频滚降是啥样的?F3为50Hz时,Qc=0.707自然还是0.577自然?F3为20Hz时呢,哪个自然?
2。啥叫中低频段的Q值一致性?或者说,您知道啥叫Q啊?
3。音色也一致?与箱低频响应Q值有关的音色是啥啊?
4。闭箱的效率真的低而且这种低可以用大机机来补偿?您说的效率低是整体低还是低频某处低?喇叭设计的效率低不低与闭箱有啥关系?
5。啥叫喇叭的总体Q值,它与密闭还是开放的箱结构有关?
6。啥叫“声音的建立时间”?能不能用个专业点说法好让您自己和更多的人看懂?
7。频响曲线对各频段的能量分布的影响您知道不?您不会认为低频的听感与它们的能量无关吧?
8。除了频响曲线和您不知道从哪里抄来的阶跃响应之“上升时间”的新说法外,您知道群迟延时间以及后沿特性等其他瞬态响指标对低音听感的影响不?一个干净利落与一个嗡嗡作响的低音,差别主要是在于前沿特性还是在于后沿特性?

半懂不懂很正常,不懂装懂也算正常,到处不懂装懂而且几乎每句都要表现您的不懂装懂都就很不好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167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02.24
主题: 151
帖子: 18743
注册: 2001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zhp62 发表

呵呵,都是超级大喇叭,羡慕ING!

这辈子都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听到或者把玩一下这么多超级大系统,更别说拥有了,,,,嗨。


呵呵,有空去听听也好啊!
中频是灵魂,低音是基础,高音是光彩。

这对音箱的中频也是非常出色,它是Cello的“传奇”,全丹拿单元,中音是丹拿中音里比较便宜的D76,但是性能很好,音色迷人,分析力比ATC的球顶高。
高音是D260,低音是300W100XL。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原文由 167 发表
Eggleston的Svoy毕竟太贵了,我选择了最新的The Nine,估计10天以后到。


呵呵,都是超级大喇叭,羡慕ING!

这辈子都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听到或者把玩一下这么多超级大系统,更别说拥有了,,,,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167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02.24
主题: 151
帖子: 18743
注册: 2001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Eggleston最新的The Nine一到,估计他们都会失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167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02.24
主题: 151
帖子: 18743
注册: 2001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Eggleston的Svoy毕竟太贵了,我选择了最新的The Nine,估计10天以后到。
原来选择红色烤漆的,但是红色的要等很久,只好选了银灰色的,也很好看。
低音是9寸的,单元的等效震动面积和丹拿的24W75是完全一模一样的,折环很宽很松软,是一只很好的低音单元,也是向Morel订购的。和丹拿的24W单元不一样,它只能负责较低的频段,是一只超低音单元。

中频设计很理想,是两只特制Morel的6寸单元,无分频设计,高音靠自然滚降,低频靠后面的管道和特殊吸音材料做机械分频,在120Hz左右。
这对音箱的表现极其出色,是、对于习惯了ATC声音的我,完全被他吸引了,而且还有丹拿顶级高音带来的宽松润厚的高频,极其透明和润泽的声底,类似加强版ATC 的中频,中低频,还有真实的庞大的超低,过瘾啊!!!

[2008-04-12 14:54 补充如下]

那只丹拿高音的分频点不清楚,一说3600Hz,一说1800Hz,我想音箱到了以后打开看看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167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02.24
主题: 151
帖子: 18743
注册: 2001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zhp62 发表

在自己家里比较过20和50后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客观的,因为在一样的听音环境,大家都一样打折扣,有可比性,剩下一点因素就是不同的低音单元需要相应大小的空间来容纳的问题,不过这个影响所占的权重要小很多了。

ATC50,其9寸低音的的作用估计与SPENDOR SP-100的12寸低音一样,不是拿来产生更多的低频的,倒是更有可 ......


其实用SM75-150来包打天下,现在看来是不够的,起码动态就不足。
虽然SM75-150有定心支片,但是软球顶的硬度是不够的,它负责380-3500Hz,我觉得低频分得低了。
更理想和更疯狂的理念是Eggleston的中频构想,用特制的Morel单元负责广阔中频,而且无分频!——虽然是166,但是与外售单元区别很大,参数不同
这个椎盆中音有75mm的巨大音圈,可以承载很高的输入,而且Eggleston大多采用两只或者更多的单元来负责中频,使得它的中频表现比ATC还要出色:除了最小一对单中音的书架箱以外,其它款的厚润度不逊于ATC,而且失真更低,反应更敏捷,分析力更高。
Eggleston利用机械分频使这个6寸中音工作到120Hz左右,完全避开了男声的频率,这一点比ATC 球顶380Hz的分频点还要绝。

听了那么多音箱,中频使我留恋的是ATC,使我中毒和沉迷的是Eggleston,而不是鸡声鸡气的ProAC\瑞宝或者孱弱的3/5A.
我要的是有内容有力度有厚度,立体的逼真的没有互调失真或动态压缩的中频。

下面贴的是Eggleston的Svoy,两只无分频中音夹着一只T330D,下面还有一只参数不同的Morel负责加强中低频。下面的丹拿12寸低音(里面还有两只)负责低频。
设计非常完美和理想,它是我的梦想!!!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原文由 167 发表

BILLY说的最好最满意的是两个:SCM20和SCM50!
50拿回来我感觉风格和20不太一样,高频延伸好了,低频的扎实感不如20,下潜好了一点但不多,总体感觉声音更宽松,分析力更好,但是中频的浓郁程度和中低频的扎实厚道程度下降了,其风格有点往丹拿的路子上走了,虽然中频还是比丹拿厚实。
如果这样,我要50干嘛?!

5 ......


在自己家里比较过20和50后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客观的,因为在一样的听音环境,大家都一样打折扣,有可比性,剩下一点因素就是不同的低音单元需要相应大小的空间来容纳的问题,不过这个影响所占的权重要小很多了。

ATC50,其9寸低音的的作用估计与SPENDOR SP-100的12寸低音一样,不是拿来产生更多的低频的,倒是更有可能是用来支撑那个强大的中音单元,作为它的适当延伸。选择倒相式,可以使得低音的“建立时间”更短,感觉低音的轮廓更加清晰一点,或者说低音的瞬态响应要快一点(瞬态响应不是高音的特权哦!),但是持续低音时,由于Q值加大(与封闭箱比),反而可能会听到低音蓬松化,或者说散掉,缺少了那种凝聚感。

ATC的总体设计思路就是:紧紧围绕在以“馒头中音单元”为中心的“声音”※※周围,建设好一个有监听特色的HIFI主义低音和高音,绝不搞两个或者多个“声音※※”。所以在低音和高音单元的选择上,也是以谐波的一致性和Q值的一致性为主要依据,而不是去盲目选择抽象概念上放之四海皆准的“最好”的高音、低音单元。

别看BILLY是个澳大利亚人,估计也经常偷看咱们※※台的广告,也懂得“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这个简单的道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167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02.24
主题: 151
帖子: 18743
注册: 2001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zhp62 发表
在讨论封闭式与倒相式之间的差异时,一般都说到效率,低频延伸等,几乎没有人提到这两种结构对喇叭总体Q值的影响,还有在低音单元的声音“建立时间”上的差异,其实这才是影响听感的重要特征。相比之下,那些印在说明书上的什么“平直的响应曲线”,其实对耳朵来说几乎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换句话说,两对响应曲线“一样平直”的喇叭,在我们耳朵听来却是差天隔地的两种声音。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拿着这条曲线来说事儿,还洋洋洒洒地去推理并演绎出某对喇叭的“如此如此的”声音特征呢?


高见!
赞同!

20的声音比50的顺耳,肯定和闭箱的Q值理想有关,我估计装箱后Q值是0.707的理想数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167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02.24
主题: 151
帖子: 18743
注册: 2001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zhp62 发表

当然,封闭箱所带来的低频滚降是最自然的,非但如此,如果内容积选择得合适,那么整个中低频段的Q值一致性也强,音色也就一致。当然封闭箱的效率偏低,但是在当前功放很容易做大的前提下,效率应该不是一个喇叭设计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按照BILLY的说法,ATC50才是最好的ATC,你老兄卖掉50实在可惜,它可是我一直挥 ......


BILLY说的最好最满意的是两个:SCM20和SCM50!
50拿回来我感觉风格和20不太一样,高频延伸好了,低频的扎实感不如20,下潜好了一点但不多,总体感觉声音更宽松,分析力更好,但是中频的浓郁程度和中低频的扎实厚道程度下降了,其风格有点往丹拿的路子上走了,虽然中频还是比丹拿厚实。
如果这样,我要50干嘛?!

50的声音还不如JBL 4428宽松,反正有点让我失望,虽然我听过很多次50,但是以前听到感觉达不到我要求的,我都觉得是别人家的环境和器材不好。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听,感觉最靠谱,所以要折腾一对回来。
50我拆开看了,中音很壮观,9.5寸的低音感觉一般,磁钢没有SCM20的7寸的大,盆架也不如20的低音做得好。

不是我一人觉得50不如20厚实,我一个朋友也说50感觉“像漏气”的声音,还是20的密实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原文由 167 发表

ATC SCM20好听,我觉得有闭箱带来的扎实感,特别是中低频的扎实,饱满,这是ATC 50上都没有的特质,所以我买了50,后来觉得不习惯,又卖了。
10上也有这种特质,不过10声音偏紧。


当然,封闭箱所带来的低频滚降是最自然的,非但如此,如果内容积选择得合适,那么整个中低频段的Q值一致性也强,音色也就一致。当然封闭箱的效率偏低,但是在当前功放很容易做大的前提下,效率应该不是一个喇叭设计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按照BILLY的说法,ATC50才是最好的ATC,你老兄卖掉50实在可惜,它可是我一直挥之不去的梦,当年就要卖6万多,依我当年的收入根本买不起,后来一直改款涨价,更不敢想。如果能象ATC20那样,在多年后,再由我们祖国珠海的“××声”做一批全新的,“来路不明”的“老版”ATC50,而价格只有原价的三分之一,那我一定要飞扑一对回来,哪怕现在房间容不下这对大喇叭都好。

在讨论封闭式与倒相式之间的差异时,一般都说到效率,低频延伸等,几乎没有人提到这两种结构对喇叭总体Q值的影响,还有在低音单元的声音“建立时间”上的差异,其实这才是影响听感的重要特征。相比之下,那些印在说明书上的什么“平直的响应曲线”,其实对耳朵来说几乎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换句话说,两对响应曲线“一样平直”的喇叭,在我们耳朵听来却是差天隔地的两种声音。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拿着这条曲线来说事儿,还洋洋洒洒地去推理并演绎出某对喇叭的“如此如此的”声音特征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167
陈年泡菜
泡网分: 102.24
主题: 151
帖子: 18743
注册: 2001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zhp62 发表
从椎盆与磁铁的比例来说,这个单元的磁铁是最大的了。也许这就是ATC20在重播音乐时呈现出的无穷动力的来源吧。不知道ATC这样设计的理由是什么,因为按照中学物理知识,要获得更好的电磁效应,可以有多种途径,可以用更高磁通密度的磁铁,可以加宽漆包线音圈的宽度,也就是多绕若干圈,这也是很多厂家所采取的方法,有的甚至 ......


高磁通密度的磁铁,看起来性能是好的,但是声音不一定好,我个人就不太喜欢钕铁硼磁体的高音单元,觉得声音偏“厉”(或者是“利”),不够柔和,不耐听。

ATC SCM20好听,我觉得有闭箱带来的扎实感,特别是中低频的扎实,饱满,这是ATC 50上都没有的特质,所以我买了50,后来觉得不习惯,又卖了。
10上也有这种特质,不过10声音偏紧。

ATC SCM20的好听,还在于它大音量下非常线性,不会像Jmlab、B&W等音量稍微一大,高音就盖过低音了,非常吵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无忌ATC俱乐部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