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4/3的春天到了[转贴自STEVENMD]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33810 回帖:486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5.909
主题: 72
帖子: 5635
注册: 2001年8月
我赌PENTAX一定会加入混战。

   “在哪儿呢?这个狡猾的老家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D50
泡菜
泡网分: 21.882
主题: 26
帖子: 623
注册: 2005年3月
噢记不错,楼主不咋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2
帖子: 160
注册: 2002年8月
就算是春天才刚到了,离收获的秋天还远着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3
帖子: 1017
注册: 2005年2月
嘿!嘿!嘿!

懒得说了,继续YY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484
主题: 0
帖子: 141
注册: 2005年5月
强贴一定要顶,Ste和楼主很乐观,使我等深受鼓舞。
不过o的神镜确实太贵,几个定焦和鱼眼暂时就不考虑了。只好先把m42转接过来,把标头变成人像头玩完,可惜鱼眼也变广角了

[badanimal 编辑于 2005-05-20 08:1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4.354
主题: 124
帖子: 5958
注册: 2002年7月
俺的观点:4/3系统和APS最为接近,威胁最大的是Nikon,Canon有全幅顶住,暂时压力还不大,从无忌来看,反应最大的也是N家FANS,踩O的N家FANS较多,而C家FANS多持开放的心态接纳4/3系统春天的到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4.354
主题: 124
帖子: 5958
注册: 2002年7月
俺用Canon,但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新生事物4/3系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15
主题: 13
帖子: 128
注册: 2003年10月
顶,补充一点,CCD或者CMOS就像一个静电吸尘器。防尘问题很重要,要不在照片上看到麻点很恶心,特别小光圈情况下。我刚买了SD10,就发现有灰尘,按说明书的方法去吹,除不掉!只有O的单反因为超声波除尘,没有这个困扰!!我已经上了SD10套机,没进其他的东西,不过只做红外专用机,因为红外隔绝滤镜可方便卸掉。真正单反还是要上4/3的,特别是马上E2/E3及2.0的变焦镜头组出来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103
注册: 2004年12月
准备要开杀了,搬张凳子来占位置,不用拿枪了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2
帖子: 66
注册: 2005年2月
没看完,但是一些观点还是值得思考的。赞!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2.985
主题: 14
帖子: 1383
注册: 2003年1月
如果这贴是股票就好了,潜力股一定要追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244
主题: 19
帖子: 1604
注册: 2003年12月
呵呵~
原贴更精彩!花了半小时才看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7.845
主题: 130
帖子: 5433
注册: 2003年2月
优质内容勋章
春天和吃了药以后感觉到的春意是不同D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0.073
主题: 23
帖子: 2627
注册: 2002年7月
来回看了三遍,顶一把;明日估计有得打,哈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2
帖子: 50
注册: 2005年1月
寒一下21楼对这段话的理解···
是真没读懂,还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2
帖子: 50
注册: 2005年1月
山叔说的真不错。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一口气看完。
致敬。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3.054
主题: 20
帖子: 2555
注册: 2004年9月
信噪比顾名思义要分信和噪来分别对比。强的芯片信要强,噪要低才是真强。但CMOS不是,它是单独强调噪低。因为CANON所谓的降噪并没有提到是如何改进或在不损伤信的前提下降噪。因此俺认为CANON的方法是把芯片功率加大,对信号进行增益,然后强力降噪。结果是噪降了,信也损了。但CANON每每在宣传时强调1600以上噪点表现如何好。似乎默认了一个前提就是不管降不降噪,高ISO的信都一样好。我们都知道事实不是这样的,高ISO噪声之所以高,是因为信号太弱,芯片无法正常采信,如果把微弱的信号放大,则会造成噪声问题。可见信和噪是共生而不可分的。除非芯片在结构和原理上发生变化,(比如SUPERCCD在结构上与普通CCD的不同)否则持续的永不停止前进的改进是不可信的。CANON偏重于强调高ISO的噪声表现有专移人们视线,使人们忽略对通常光线下CMOS的信的表现的嫌疑。

丢,全是YY!没有一点依据!信噪比本来就是一个比值,和f值一样,这家伙却偏偏要拆开来讲,却忘了自己的这句:可见信和噪是共生而不可分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4.945
主题: 12
帖子: 1341
注册: 2003年2月
呵呵,看了顺气。。。

楼主辛苦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4.332
主题: 45
帖子: 6265
注册: 2004年4月
O所惧怕的,不是135全幅,而是APS-C。如果CN最终转进135,那O要乐死。但如果CN最终选择了APS-C,那就成了最不利的三国大战。这三国不是CNO,而是4/3、APS、120。
------------------------------------------------------------------------------
很有见地,以前没想过.

俺一向不看好CMOS,还有一个原因是CMOS的成像感觉色彩深度和色阶都不够。用CANON的DSLR拍男性的图片或有沧桑感的片子,给人的感觉不够厚重。质感不强烈,色彩不厚重。只适合拍一些色彩艳丽明朗的MM片或BB片。
----------------------------------------------------------------------------
这段也有体会.
以前做学三维软件的时候就知道,干净亮丽的颜色模拟起来相对容易,用的步骤比较少.而那些古老的器皿,使用的痕迹,灰尘和污物等,做起来很难.叠加的层次越多就越逼真,但要作到自然真实非常困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5.408
主题: 158
帖子: 4158
注册: 2000年5月
楼主写这么多,不顶一下简直就是不够意思啊。
我是用300D的,一直琢磨着想弄台E300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625
主题: 1
帖子: 25
注册: 2005年3月
强贴,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014
主题: 13
帖子: 385
注册: 2005年1月
支持。。。。。。强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5.481
主题: 0
帖子: 565
注册: 2005年3月
支持,楼主辛苦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7.071
主题: 0
帖子: 296
注册: 2003年7月
要厚道要厚道
偶就觉得还是O厚道
特别是E300的做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798
主题: 30
帖子: 1128
注册: 2003年7月
不一定焦点处明显更清晰,还是反过来理解比较容易,只要没有比焦点处更清析的地方就对了。

有个例外,就是聚焦主体不能动。比如这朵花,如果正在摇动,很可能周围有不动的比它清楚。
这张片子景深很大,不能或说不宜用来看有没有跑焦。最好的办法楼下C版已经说了,用大光圈,套头的25-45焦段,聚2-3米处的被摄体。网上常见那种测试方法不是很能说明问题。我们都知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句话,说的就是误差的放大,眼前可能错1CM,远了误差可能就被放大到以米计。至于微距摄影,假设不怎么用AF的话,那么没必要去拍尺子,随便找个东西看自己拍摄是否能成功,只要不象网上那位台湾EOS用家本来聚小动物的头结果焦点跑到了屁股上就行了。
至于你MF不准但机子AF准,呵呵,笑死俺了呵呵,纯粹是想让C家扇子都气死呵呵。如果出现这个问题,一般是取景器的屈光度没调好,或着是自己戴的眼镜需要重新检测一下。如果都没问题,不妨这样:把机子放架子上,找个显眼无干扰的被摄体,先MF聚好,不挪动机子,换AF再按快门聚一次焦,对比一下看看有啥差别。可以从取景器里看,也可以拍出片子来对比。

网上常见关于跑焦的讨论,看了上面的文字相信对自己的机子会有一个判断。常见一种说法认为现在的DSLR都跑焦,用本山大叔的说法就是扯蛋,纯属混淆视听。正确的理解应当是(好象已是重述了)AF误差都有,但要局限于一定范围之内。就好象我们说纯金,并不是指不能有一点儿杂质,都有一个合理范围。NMOP等机都有AF误差,但那不是跑焦。因为NMOP的机子不会出现CANON机子那样的聚一个几米远的物体焦点误差在几十公分到半米一米之多。这是一点。更重要的一点是其它几家的机子出现AF不准的情况后能够很容易的有效校正,而且没有这个头准了那个又跑了的问题。DSLR品牌一小堆儿,维独CANON的售后部门跑焦机塞屋,这绝不是偶然的,绝非CANON只是跑焦品牌之一这样一句话可以解释的。在PMA上CANON高层已就这个问题给出了看法,他认为不应该把图片放大到100%看焦点位置,如果这样机子成本会很高,用户负担会很重。这很清楚的告诉我们为何CANON的同档机型会比NIKON便宜。很显然是CANON自走上AF道路以后一直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那就是AF求快不求准。以前是别人没它快,现在别人也很快了,但准CANON却跟不上了。

自打俺看到CANON管方高层有关AF准确度的说法,俺把手头三台机以及接触到的机子拍的片子AF准确度都查了一遍,发现是台DC就能做到很准的AF。而在DSLR上却要“很高的成本”还会使用户“并不能从中获益。俺就觉得C差不多快到了大势已去的时候了。

俺手上有台FZ20,和E300有个共同之处是取景器左置,一开始有些不习惯,现在发现这个设计很好。俺身高175CM,如果平端相机只有拍180CM以上的人才能获得正常透视。175CM以下的拍全身俺都得拉马步墩档式,架式和动作太大,需要时间,对抓拍不利,因而现在都宁愿用LCD取景来拍。小DC不用贴额头也很稳。拍多了发现在竖拍逆时针转和顺时针转机身时取景器左置对出来的片子透视有些影响,比传统巨中设计出来的片子透视有差别。以前用巨中设计的单反,竖拍都是一个转动方向,而现在俺在后期处理图片时发现俺在不自觉的使用两个方向转动拍片,结果的确有微妙的差别。另外取景器放在一边LCD上再也不会蹭上油了。美中不足的是FZ20的EVF偏小,边框也小且硬。如果有兴趣不妨感受一下两种竖拍在拍摄时的感觉和
对出来图片的影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798
主题: 30
帖子: 1128
注册: 2003年7月
详细 佳能机身和镜头跑焦问题的说明
2005-05-08 11:01:13 来源: 中关村在线
作者:飞梦

佳能机身和镜头跑焦问题已经不算是新闻了。很多朋友都开始害怕,特别是准备入CANON DSLR(佳能单反相机)的兄弟们。导致一些朋友入其它门。(这也难怪,毕竟CANON跑焦现象出来叫的人最多,因为用的人多么,当然反应也越强)

由于作者的20D也存在跑焦现象,然后拿去canon singapore customer service (新加坡 佳能客户服务部) 作焦距的调整。同时把20D机身和 EF 70-200/F2.8L USM (下文用XB 代替) 拿去一起调整。通过和技术人员的交谈中,也得到了很多颇为技术性的答案。以下会阐述跑焦的原因和具体的解决方法。

跑焦分为三种:机身跑焦,镜头跑焦,机身镜头都跑焦。

按跑焦方式分,可分为两种:焦点前移(front focusing),焦点后移 (back focusing)。

为什么会产生跑焦呢?由于CANON,NIKON这些大厂都有生产SLR(传统胶片单反相机)和与之对应接口的镜头。如今的DSLR可以兼容所有与之对应接口的SLR镜头。在SLR上,存储是在胶卷底片中。而且是全幅,当输出后,微小的对焦误差几乎无法看得出,可以忽略,这就导致了厂商在生产这些镜头的时候,介入了这个对焦系统允许误差在里面。当这些误差在DSLR中使用,(特别是那些采用APS-C规格的非全幅相机时,要乘上焦距倍系数,),镜头上对焦系统中微小的允许误差,将会导致人们常说的“跑焦问题”。有人用OLYMPUS相机,出现跑焦的吗?正是因为OLYMPUS的镜头全是为DSLR做的。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CANON跑焦比其它DSLR要来得厉害?

关于这个问题,要从多方面来看待。(以下文字或许会伤到其它品牌用户的心,在此先说明。如有不妥,望包涵)

1.就目前DSLR用户群而言,CANON应该是最多用户吧?用的人多了,如果是同样概率的情况下,出现跑焦的人数也应该比用其它DSLR的人要多吧?

2.CANON的对焦精确度是不如NIKON的。图像偏软。在跑焦现象中,会表现得犹为明显。

3.有人说,CANON用对焦速度换取对焦精度。就这一点,我特意问了CANON技术人员,对方并未正面给出答案。作者反问道,为什么CANON的图像没有NIKON那样锐。技术人员的解答是:

CANON的镜头普遍偏软。 CANON的对焦系统在镜头中,快过NIKON机身对焦系统。

NIKON将会放弃机身对焦系统。以前的AF镜头将会失去AF。也许NIKON正在寻求最好平衡点吧。

就目前而言。CANON用户最担心的就是跑焦问题了吧。一旦出现跑焦,就认为自己的机身跑焦。那就错了,很多情况是出在镜头上的。

再讨论为何会出现跑焦现象。

假定我们选取对焦点在※※,用one shot 对焦方式。拍摄完后。※※点位置模糊,附近一点的位置清晰。(其它就是跑焦了)但是CANON技术人员声称,在感应器里一块区域。他同时选取了一个框,说在该区域内有实像,均是允许范围。(测试是采用85mm F1.8 标准AF(测试镜头))

所以很明显CANON在生产DSLR的时候,这个允许误差放得太宽了一点。导致了跑焦现象的普遍性。(CANON需要提高呀,不然会失去更多的支持者)

一般拿去客服部门需要调整的机身和镜头,技术人员会先用一支他们的测试镜头,测试你的机身是否跑焦。在确认你机身不跑焦的前提下,再将你的镜头对应你的机身进行调整。调整是通过电脑进行的。一般来说,往后跑焦的情况较多。

一般来说,调整的人不多,拿去的话,两三天就可以拿回。这只是通过和佳能新加坡客户服务里的维修的技术人员交谈中学到的东西。与大家分享。

http://tech.163.com/05/0508/11/1J7OC0J900091562.html

大家看完了,有什么心得吗?俺就不批评去年对俺那个"10D 300D为何会跑焦"帖子说三道四的影友了,毕竟学习需要过程,感悟有赖先知。我们来看一下从这个帖子里能得出什么结论。

1:4/3系统个个是合格的适合数码摄影的镜头。CN的镜头群去掉135以后比4/3少得多。俺认为给D70配标头不错,不说明标头适合数码,而是它便宜,在135头里成像最强。

2:CANON的跑焦问题根源在于对焦系统在设计时留的可接受误差太大,调整?怎么调?只要不能把AF可接受误差缩小,再调也是跑。

3:全幅幻影彻底破灭,除非目前的135头全部换成新的数码135头。

4:很多人进CN是为了双修,想着以后要么进全幅,要么还用胶片,如此看来,要这么做的话,就要忍受数码表现不佳。一举两得是没有的。

5:很多人不进4/3是怕前景,而从目前来看,进4/3或DX NIKON系统还算是合格的数码系统,假如进了CANON,现在AF误差就过大,还谈什么前景?留着何用?

6:CANON想不跑焦,有个现成的老师,那就是OLYMPUS。4/3系统镜头的AF方式跟CANON如出一辙,均为镜身驱动。为何OLYMPUS能在E-1和E300上实现AF高精度,而CANON机为何20D和350D配用EF-S镜头还跑焦?

7:请留意文中提到的有关倍焦系数对跑焦的影响的看法。日前看到谣传声厂CANON将发布1.3系数的新机跟D2X抗衡.个人觉得这个厂商已经有些走火入魔了.因为在PMA访谈中CANON高层已经承认下一代的兔子们将是全幅,也就是说效仿D2X专业机和体育机归一。此时出一个1.3片幅的中端机子,完全是为了片幅和系数的数字游戏。而将购进此机的身为数码外行的EOS老用户们将面对没有配套数码头来配机身的窘镜。135数码头和EF-S两不靠。跑焦将会比全幅更严重。否则就不存在倍焦影响跑焦的说法。
个人认为,大小兔子普通影友接触少,很有可能同样存在跑焦现象。1V的10张连拍跑5张也许就能说明些问题。不信的话谁有全幅看他敢不敢公开在监督下测试?谁是大器开明之人组织一个全幅跑焦测试帖?

最后张狂一下:请留意作者总结的第三小点“有人说”这三个字,个人认为这个“有人”正是本人,请问看帖的各位在全球媒体(英文中文)我们视线所及范围之内还有没有别人有可能是这个人?!个人认为没有,如果有,请尽情耻笑。如果没有,请蜂X和无X的对方辨友们不要不好意思,认个错吧。当然,如果你是闭环论者,如何不可能不准确云云都是怀着崇敬的听来的,也不必每人都认错,没啥意义,随从都是随风跑的。回去告诉“权威”以后不要再随便搬教条就好了,呵呵。

(请注意,这里引入跑焦文章,只为说明选DSLR时入“正统”门说是多么无知,CN可选镜头多是多么名不副实,CN前景灿烂说是多么乏力,将来进全幅说是多么一厢情愿,CN的价格是多么没有竞争力,C机的宣传和名气是多么的言过其实。以前提到过,俺手上还有去年总结的有关跑焦的大量资料,再搞一个10D和300D跑焦的帖子完全没问题,论点不重复,转贴的上文里也没有涉及。不知是CANON技师是不懂还是揭一点儿才谈一点儿。但现在,在这里俺无此心情。目前的兴趣点是和影友们交流,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使得自己选机的思路也清晰起来。这跟当初选5050时参与讨论交流是类似的。巴萨进那俩球太绝了,亢奋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798
主题: 30
帖子: 1128
注册: 2003年7月
1:目前各家单反AF速度已无明显差别。早在90年代中期,NIKON F5就做到了8张/秒连拍,AF慢是玩不转的;几年后1V做到了10张/秒连拍,但据反应只能保证5张AF准确,这说明AF差距已不象90年代早期那么明显。(那时是EOS1比F4明显优胜)

2:就所述用途而言,C机能胜任,感觉比D70还好些,要不俺怎么想进350D拍MM人像呢?MM行,婴儿当然也可以。但拍风景及男性肖像及纪实片等题材时,C机差强人意。如果说俺看不上而故意贬低那真是冤死了。20D整体俺还是很看好的,C机里也就它和350D可以入眼,大小兔子均不看好。只是20D出了太多问题,太不象严谨大厂的作风了。这样说相信你也能认同,相信这是大家共有的感觉。

3:就拍儿童来说,DSLR比小DC无明显长处。不谦虚地说,俺啥环境下的小家伙照片都拍过,小DC主要还是靠经验操控的问题。DSLR出的片子看多了感觉比较单一。这主要是取景限制,及器材本身操控带来的郑重其事感所致。

4:不是要出多大的图的问题。以前胶片时代,如果不事先声明,CN的片子也是很难区分的,但如今的DSLR片子差别太大。只要不是拍那种过于特写的质感特征不明显的物体,片子差别太大。C机出风景,看上去感觉就象线数不够的印刷品,真实感不够。而要说C机的人像,也是给人以亮丽的感觉,是超凡的,反过来说也就是不象身边生活中那么真实。

5:器材的进出很自然,今天不理解不等于明天不理解。今天很看好的器材说不定明天想法就变了,很正常。如果你朋友不热衷于网上发图,而是想踏实拍好片子将来想做展的话,出DSLR进645一点儿都不奇怪。

最后想说的是一般影友缺的是对比,要么说网上交流能提高呢。片子自己看着满意当然好,但这不客观。自家孩子的照片怎么看都好,但在网上看到别人的片子,因为陌生,就会更加“吹毛求疵”一些。想打动自己是不容易的,因为跟自己没干系,看到的片子又太多,一般片子很难得好评。因此,虽然大段的文字不容易看,但对比自己的用途看别人的片子选机是个很好的办法。图是最直观的。楼主选择了E300,并不是听了俺的劝信了俺的话,是他自己看图做出的选择。俺和C版所做的,只不过比类似楼主这样的影友对器材关心更多,可以指引对器材生疏的影友在最短的时间看到他有可能要买的器材的相关资料而已。要说C跟O的DSLR竞争,C在市场上和摄影人群里处于绝对优势,只有O机明显比C机好,用家才会弃C机之主流诸多便利而选择O机。人们正常的选择习惯是假如小牌子性能上没有明显领先,而只是稍便宜点儿,人们还是热衷选大牌的。因此,最近E300的走俏完全可以说明其在性能及表现上的明显优势。要知道E300已经可以说是台旧机了,如果是小DC可能已换代了。但这么久以后能够起一个高潮,说明NC两家无论在机器性能还是在市场操作方面存在不佳表现,才使得人们重新回头审视E300。而单从价格上,E300目前只是送卡而已,并不象过往300D和D70价格降的那么猛,并不是象300D和D70那样靠降价来赢得市场。进DSLR的人,想不受到CN的影响原本就很难,问10个人可能9个半会推荐CN的机子。但E300如此受到追捧,说明一个系统的理念是否合乎时代潮流,厂家是否在产品的设计做工上花费了心思下足了功夫最终是会在用户的选择上体现出来的。单靠买媒体喉舌大做广告是不够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798
主题: 30
帖子: 1128
注册: 2003年7月
C版也下套儿,话都反着说,呵呵。

就算KODAK机身一分不要,差价也不能那么大吧?你芯片像素又不如人家高,没理由比别人贵吧?那还有哪儿值好几万的差价啊?你量多,一画饼就是最大那块儿,每每声称比别人多卖了多少,成本应该更低啊?!哪有生产量比别人大很多成本还比别人高的道理?回想史前DSLR时代,谁敢跟KODAK比价格啊?

QQ群里几位朋友约到鼓浪屿外拍,挑了两张个人满意的(,正好一张NIKON5000的,一张FZ20的,有EXIF。当然内容要在那几个选题了,其它题材的没往里放)BLOG更新了,欢迎去看:

http://www_blogcn_com/user21/STEVENMD/index.html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798
主题: 30
帖子: 1128
注册: 2003年7月
没感觉1DS有啥反应快的,影室摄影中不比柯达强;而反应快的小兔子跟柯达差不多价格,却是用的1.3的8MP芯片。

同是全幅芯片,像素也不比别人高,机身卖了好多年了,只有生产成本没有研发成本,在市场学里这样的商品叫做进入了晚年,(将淘汰的车外型加个新发动机,比别人全新设计的车加更好的发动机还贵)卖价比柯达新机还要贵,这要不是不厚道还有啥叫不厚道?

个人不觉得C的全幅在唱什么独角戏,挣FANS的钱而已,在厦门柯达的机见多了,说明影楼和商业用户是不买CANON的帐的。凡是把机子当作工具来用的,选择都非常明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798
主题: 30
帖子: 1128
注册: 2003年7月
不是吧?!俺下面链接里这个帖子你都没好好看啊。

http://www_dpnet_com_cn/newbbs/dispBBS.asp?id=19944&f_type=1

KODAK的EF接口的全幅DSLR也是用的CMOS啊,14MP,比1DS高多了,也比大兔子早得多啊。但KODAK那个机器才卖多少钱啊?1DS的一半多一点而已。俺就搞不清1DS为何那么贵?机身成本高不了几千块吧?再说KODAK的机身是和SIGMA合作重新搞的,成本理应比几年前的1V机身要高啊,IV早就回本儿了吧?!

VHS和8MM也是阵营斗而非单挑,VHS里不单有松下,但松下市场是老大啊。8MM里也不只有SONY,CANON和日立夏普这些也都是啊。(日立和夏普好象脚踩两只船,只有CANON是8MM铁杆)因此就可见CANON在XL1这台旗舰DV上用松下的CCD对SONY意味着什么了。CANON的G3拿不到SONY的5MP芯片也就不难理解了。MINOLTA的5MP的D7能那么早上市,NIKON5000也上市很久后CANON弄个4MP的G3就不奇怪了。奇怪的是SONY如今把8MP CCD定价很高,(不然没人买8MP的小DC芯片了)却没有人象当年夸G3那样夸D70S说像素不是唯一了,CCD面积不变升像素不行了。

4/3跟APS相比优势不明显前面帖子里才谈过,还热呼呢。就是说4/3不怕CN转进全幅,而怕CN全力搞APS。因此,单看APS标准没用。CN均不敢全力开发而不顾135,因此虽然标准上可以抗衡,但实际面市的产品却是不行的。APS虽然可以算是CN的铁后卫,但对方前锋已经起速,CN快没有转身起速追赶的时间和余地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4/3的春天到了[转贴自STEVENMD]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