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镜头里的中国 [主题管理员:IWILLKILLU]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37043 回帖:123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18.711
主题: 0
帖子: 669
注册: 2005年10月
原文由 微微小安 发表
^_^ 头包确实写得不错。LZ也是,今天的文字很让我跌了一下眼镜。^_^


不会吧?下面古镇的文字是杀人写的?我还以为......我也跌下眼镜吧嘿嘿....是墨镜....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514
注册: 2005年10月
^_^ 头包确实写得不错。LZ也是,今天的文字很让我跌了一下眼镜。^_^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711
主题: 0
帖子: 669
注册: 2005年10月
原文由 IWILLKILLU 发表
表扬表扬!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2.955
主题: 27
帖子: 7213
注册: 2005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7100
表扬表扬!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711
主题: 0
帖子: 669
注册: 2005年10月
杀人你怎么又码这么多字??都没人看我写的了,我觉得我写得很好哎,我要表扬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2.955
主题: 27
帖子: 7213
注册: 2005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7100
 距赤水市区12公里的丙安古镇,是个陈旧的地方,由于至今只有一条水路可到城堡脚下,少了外界的纷扰,整个市场基本保持了明清以来赤水河谷的古城堡原貌。

  丙安是个典型的川南黔北交界的古老场镇,三面濒临滔滔东去的赤水河。距河滩10余米高,两座保存完好的石门把守着东西场口。两寨门旁,各有一株苍劲古朴的大黄桷树,沿崖壁掏出一条凹槽,错错落落地建有许多吊脚楼。这些年代久远的老楼多掩映在绿树丛和芭蕉林里,沿崖壁修筑的石阶延伸到河滩边。古镇只有一条窄窄的石板街,长约400米,从古至今一直是周围几个村寨商品交易的重要场市。

  脚踩着这条带有青苔的石板街,眼看着不见油漆印迹的木板墙,阳光从两边瓦屋滴水檐之间撒下来,像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这里的旧屋、旧瓦、旧墙飞檐中,都透着※※的沧桑。

  沿着这条旧石板路走下去,你就会走到过去,走到遥远的明朝清代。

  丙安正是从明清时代走过来的。相传丙安原为“炳滩”,后因是常发生火灾,人们认为可能与“炳”字从“火”有关,于是改“火”为“水”,此后果真少有火灾。汉字规范后便改为“丙”。“滩”究竟是因河滩而得名,还是因场市而为“滩”无从考证。1962年建人民※※时,就改叫“丙安”了。据说是为铭记治理赤水河,使大、小险滩恶水变为平安之水的功绩而取的。

  丙安历来为川南入黔的古道上一重要场镇。从明清时代起一直为上下客商歇息之地,因而丙安场上客栈、饭店、茶馆比比皆是,镇上多数居民以此为业。外来商贾也相继在场上开店,湖南、湖北人还在此修建禹王宫,即两湖会馆。自清乾隆年间赤水河进行大规模治理后,丙安成为来往盐船、商贾停泊过夜之地,场市更加繁荣。史料记载,1936年1月红军四渡赤水时,红一军团第二师和师团部曾在丙安扎营。

  时光流转,赤水河洗去了丙安镇昔日的铅华,往昔的繁荣渐趋平淡和宁静,只有赶场天,附近几个村寨的人聚到场市上,才有点喧哗,平日来看,依山就势的古镇祥和从容。

  场市很窄,街中间的石板已被磨得光滑而细腻,但两头与路牙子交接处长有斑驳的青苔附着。沿街的老屋前,伸着舌头乘凉的看家狗和拉长身子晒太阳的大花猫在街头“横刀立马”,本来就只容得下两人并肩的街,越发显得拥挤。

  老街店铺里卖着手编的草鞋、粗犷的竹工艺品,敞开门的堂屋晨,坐一桌老人玩着古牌,或许这牌的年代太久远了,少有年轻人参与,正因如此,那玩牌的架式到底比起我们在城市街头常见的麻将多些※※少些俗气。

  站在老屋门口的年轻人已经讲不清老镇的年代了,只晓得房是祖父的父亲留下来了。铺子早在奶奶未嫁时就有了,只有偶尔来寻古访旧的外来客惊奇的眼神提醒镇上人,这里真的太老了。

  走在这样的古镇上,多半都会有一种由时空带来的惘然与慨然,没有生命的东西,因曾有过生命的痕迹而让人想来唏嘘不已。

  大同在赤水河左岸,距丙安18公里,距赤水市只有6公里,是一个经地昔日的繁荣而衰败了的码头。也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古镇。70年前是这个地方繁荣的顶点。半山腰的镇子下,沿河用红石砌成的码头很有规模。好时候码头上常常停泊着载满货物的商船。这些船多从下游运来布匹、花纱以及川黔两地所需洋广杂货,川黔边境内由旱路而来的各种土特产、生熟药材均在此交货转运。木材竹筏浮江而下时,半个河面都是楠竹。从码头的规模就可以想见当时大同镇的繁荣,小镇渐渐成了盐商、货船补充供给、修理船帆的停靠点。正因如此,不时大同最出名的就是铁匠铺,旧船上用的铁钉、铁梢之类的小铁具成了大同主要的工业品。最繁荣时,安顿了不到300户人家的小镇上,竟开了六七十家打铁铺子,家家生意红火。老辈人说,听上辈人讲,大同很少有清静的时候,一天到晚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与拉风箱的呼呼声伴着船来船往贺喜道虽的吆喝,热闹就出来了。

  如今一切都成过去,旱路修通,货物改道,遗留下来的码头石阶零乱不堪,现在早已不见停泊的商船,只有母亲带着幼儿在夕阳罩着的河边戏水,才不致使这个宽敞的码头寂寞。

  铁匠铺也随着商船的远去衰败下来。今天紧贴公路边仍有一家,风箱已不用人拉了,打铁的汉子赤着胳膊挥汗如雨,打的不再只是船上用的小铁具,只在叮叮当当的声音中,还依稀留有老辈人讲的那份热闹,仍能翻动古镇已远去的繁荣。

  镇上老屋的木墙上,还留有60年代中期最流行火爆的政治口号,大红色油漆刷写的标准宋体字与对面保存完好的祠堂大门上精美的石刻面对面望着,这些都是小镇的※※故事。还有一些故事是关于梢公和船娘的。弄船者日出暮归,迎来送往的船娘在橹上系一块红绸,既是风俗也表情愫,怪不得码头上方半山腰间有一株古老的黄桷树,只有根扎在半山腰,整个树干完全横卧在空中,探出身子俯望着赤水河。讲故事的人说这株老树从长出来就是今天看到的样子。也许这株老树把小镇昨日的浪漫情怀与现在的怀旧伤感交融在一起了。

  时间已是黄昏,天气渐凉,石板街的老屋前放着一张竹床板,不满周岁的小儿和母亲在竹床上嬉戏,年轻的父亲和邻晨坐在一边悠然聊着,一边看着这对轻衣薄衫的母子,这个足以让人驻足回望的景致,为小镇又增了些许慵倦和散慢。这小儿爬的竹床已完全变成了咖啡色,兴许上面爬过他的父亲、祖父、曾祖父……小儿新鲜的皮肤、稚嫩的四肢把这旧的床、旧的房、旧的墙、旧桌旧椅映照得生机勃勃。

  不管是老场市还是古镇,都曾经经历过繁华,今天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似乎距古镇人很远。坐在洗得发白的门槛边看书的老者和在街边戏耍的顽童一样从容,那些原汁原味的※※风貌,吸引了人们去追寻、体验,感受早已逝去的生活风情。青砖、拱门、石板街,不同朝代在此演绎不同的故事。如今城里人的时装店、家用电器店也在古镇上开着,不多,却也传递着现实社会的气息,古镇少女的高跟鞋也袅袅婷婷地踏过青石台阶。在赤水看过瀑布、丹霞、桫椤、竹海,再走走古镇古街,无论如何你都能读出大自然造化的神奇和※※的厚重悠远。

《丙安古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514
注册: 2005年10月
原文由 伊牧 发表
中午睡觉梦见自己和一个根本不可能在一起的人谈恋爱,醒来竟然觉得很伤感。我的下一个永远在哪里呢?


伊牧,既然根本不可能在一起,就不要在一起啦。世界上的人这么多,换一个就好啦。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永远的不变。永远不变的只有改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2.955
主题: 27
帖子: 7213
注册: 2005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7100
伊牧大人,有什么永远不永远的,还是那句老话,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当然我决不例外。千万不要把男人当回事。

这个世界上会把你的幸福当成自己幸福的人只有你爸妈,所以你看着办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711
主题: 0
帖子: 669
注册: 2005年10月
原文由 伊牧 发表
中午睡觉梦见自己和一个根本不可能在一起的人谈恋爱,醒来竟然觉得很伤感。我的下一个永远在哪里呢?


不会吧伊牧?前阵子还听见杀人说请你和你的男朋友吃饭呢?这世界怎么变化得这么快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711
主题: 0
帖子: 669
注册: 2005年10月
下面这段文字写给我的堂妹,她不知道我对她有多羡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永远向左>>

再次见到她的时候,我略略有些吃惊.她比五年前更瘦了,眼窝深陷,四周淡淡散开藏青色的眼圈.短袖下露出黑红色的胳膊,一看就知道是因为常期在太阳下劳作的结果.她坐在医院的检验大厅里,怀里抱着一岁大的孩子,此时因为注射了安定正在熟睡.正等着做检查.

"你瘦了."她看见朝她走去的我,微笑着说,眼睛依旧是眯成了一条缝.象正午时的猫张开的瞳孔."啊,是吗?你是好久都没见到我了."我在她旁边坐下,仔细端详着她的孩子,有一搭没一搭地拉着家常.五年中的空白很快就在轻松的交谈中被填满了.本来么,她的日子和其它的女孩子也没什么两样,都是朝着一条固定的老路上走.

"那个人是谁啊?"我看着那个穿着白衬衣蓝色长裤的年轻人悄悄问她."就是我那位嘛."她说,落落大方的回答中依然藏着一丝羞怯.我会意地一笑,偶尔也从老妈的口里得知一些关于她那口子的情况,零零散散的,此时就象一幅零落的拼图终于完整起来.不知道为什么,我和她的相遇让我联想起鲁迅笔下与闰土的相遇,何等的相似啊.不同的只是时间的跨度没那么大而已.

她是来给孩子做检查的.孩子是第二胎,快一岁了,但还不能象其他孩子那样能坐能走.她说她们那里都是这样的,总觉得应该生两个才好.很多人家都冒着被罚款的风险生第二胎.我无语.要知道在城里没事就生孩子玩显然是有钱人才做的事.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对那片生养他们的土地爱得太过深沉的缘故,才需要用这种传承生命的方式来表达.

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我在房间里临时抱佛脚准备大学里最后一学期一门功课的考试.她就在旁边偶尔陪我说说话.那时的日子是黄金做成的,以至于我现在想起来的时候它们还在我眼前闪闪发亮.我们畅想着未来,商量着等我毕业后就去南方闯荡,共同打下一片江山来.就象电视连续剧<<外来妹>>里面的陈小艺一样.美好的未来仿佛在远方向我们亲切地招着手.我们的确是也向它伸出了手,不同的是我在广州,而她在忠山.她和许多外来妹一样,进了工厂做了工人,做些缝纫的工作.后来听说她回家和经人介绍的男人结婚的时候,对
她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CT做完后,他们就在我家吃了中午饭.席间谈起一些陈年旧事,更多的是眼前的事.最重要的便是他们在街上买房子的事了.谈起这个话题气氛就热烈起来.我想象着在山青水秀的大山里,坐落着一个小小的集市.集市上有一座新楼房,六楼里住着一家四口.男人是电工,每天早出晚归.女人在家带孩子,大的小孩已经会帮着做点事了,淘气的时候就会学着电视里※※※叔叔的样子随便拿着烧火棍当机关枪用.哦,错了,再没有烧火棍了,楼房里已经可以通天然气了.男人回家的时候,就会想着在家等侯的老婆和两个孩子.可能还会想想晚饭后在楼顶拾掇一下花花草草,不过也有可能是女人种的小葱,白菜.

房子是四室两厅,怎么折腾都够地儿了.大概四万块左右,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攒下这笔钱的,想必也是极不容易.想想自己就有些汗颜了,还得背负着银行的债务象只蜗牛般一点点哼哧哼哧地往树上爬.午饭后,他们就急着去医院拿检查结果了.结果出来了,孩子患的是※※.医生安慰他们说※※儿也有考上大学的.只要好好治疗,还是有康复的希望,只是需要付出许多的心力.

出来买药的时候,药店里的那位胖胖的中年妇女倒是有付好心肠,看了他们一眼,说这是保健药,如果经济不太宽裕就不用买了.我看她仔细阅读着药品说明书,看得出来她是极其想买的.不过钱的确没带够,两人便商量着去取钱.我说算了吧,下次来买也是一样的,也不急这两天.再晚怕是赶不上回去的班车了.于是便决定买另外一种补充脑部营养的药.我看她拿出用手绢包好的钱,细心的从皱皱巴巴的零钱里取出两张贰拾元,买了两盒赖氨酸颗粒.男人就在旁边背着孩子耐心地等着.

后来我仔细地回忆了一下,似乎没听见他们的一声抱怨,也没吵过一次嘴.我不知道她心里的想法究竟是怎样的,有没有因为那位中年妇女的好心而感到一丝受伤,或者说是因为没有时间去想.我知道她也曾是个自尊心极强的女子.

在医院门口我们道别.下午的阳光依然强烈,我看着她撑着浅绿色的伞遮住瘦小的身子,伞有些破旧了,其中一角已经露出光秃秃的支架.在她的左边,是她形影不离的男人.忽然间我有些明白了,那将是她永远都不会背离的方向.

(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2.955
主题: 27
帖子: 7213
注册: 2005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7100
《复兴镇.红军战斗纪念碑》

世界上由红色砂砾构成的、以赤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是以广东省仁化县的丹霞山命名的,这就是丹霞地貌。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分布最广,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在比较了国内外的丹霞地貌之后,认为丹霞山“无论在规模上、景色上”,皆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丹霞地貌是上世纪30年代命名的一类地貌类型。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所谓“红层”就是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2.955
主题: 27
帖子: 7213
注册: 2005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7100
《复兴镇.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2.955
主题: 27
帖子: 7213
注册: 2005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7100
《复兴镇.小女孩》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2.955
主题: 27
帖子: 7213
注册: 2005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7100
《复兴镇.凳子上的孩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2.955
主题: 27
帖子: 7213
注册: 2005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7100
欢迎火艳山同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
帖子: 62
注册: 2006年2月
中午睡觉梦见自己和一个根本不可能在一起的人谈恋爱,醒来竟然觉得很伤感。我的下一个永远在哪里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2
帖子: 148
注册: 2006年7月
我也是个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的人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2.955
主题: 27
帖子: 7213
注册: 2005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7100
《复兴镇.眸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2.955
主题: 27
帖子: 7213
注册: 2005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7100
《复兴镇.孙女》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2.955
主题: 27
帖子: 7213
注册: 2005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7100
赤水的夏夜闷热得像蒸笼,和J.Fang及其夫人一起吃豆腐皮火锅,汗如雨下浸透了衣裤,回到酒店洗了个澡,打开房间的空调,怎么也睡不着,虽然只喝了一瓶啤酒却开始头痛,一直痛到凌晨两点我终于昏昏然睡着了。

第二天六点钟就被热醒,原来是停电了,赤水的电力供应真是差劲,一到夏天就不住地停电。再也睡不着,推开房间的窗户,扑面而来燥热的空气和各种噪音,我坐在床沿上,努力地从噪音中分辨出许许多多的贵州话。依然头痛,点了一支香烟,淡蓝色的烟雾缭绕在半掩窗帘的房间里。

这些年来感觉一直很错位,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自己应该划分为什么角色、哪一类人,没有自己的圈子,我甚至经常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做什么的,就这么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复兴镇.木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514
注册: 2005年10月
关于君山的记忆
——————————————————————————

冬天的下午总是很冷清,我捧着热的咖啡坐在客厅里望着窗外的天空发呆。这个时候有人敲门,我隔着玻璃望过去,发现是隔壁新搬来的邻居,他大笑着朝我挥手示意我开门。他告诉我,他很无聊,因此想过来跟我聊聊天。可是,聊什么呢?我找不到话题。一时之间,沉默像只月光鸟,它轻轻地停在了我们两个的肩膀上。他先开口赶走了沉默,问我是哪里人,我回答:湖南。他雀跃:“我去过你们湖南,到过长沙和岳阳。我看过洞庭湖!”

洞庭湖?我的思绪一下子拉很远。我也见过,好多次。第一次去洞庭湖是91年去看三峡,我们从岳阳的洞庭湖坐船出发,途经三峡,在重庆登岸;而最近的一次看到洞庭湖是很多年前的五月份。那天天气不好,湖面上雾蒙蒙的。坐在快艇上,几乎看不到湖※※的君山,湖水从快艇的窗户里一直往我脸上溅。我们到了君山岛,发现这个传说中的小岛居然是块湖中间的平地,我不免觉得有点丧气。岸边有茵茵的绿草,水波一阵阵地涌上岸,又退去。我没有看到洞庭湖里大片的芦苇荡,那是天气不好的缘故。站在岸边只在湖面上隐隐约约看到几只小渔船,天空里连一只路过的飞鸟都没有,云很低,天很灰。我当时想,一定很快就要下雨了。

我问他,是不是有去看过岳阳楼。他笑着说当然啦,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么。到了湖南,不去看洞庭湖和岳阳楼,那不是白去吗?我笑着点头称是。我问他还记得些什么。他想了想,说,我记得我去过君山岛,看过二妃墓前的斑竹。

我记得我去看二妃墓的时候,心情很愉快。二妃墓又称湘妃墓,墓旁边有好称“江南第一祠”的湘妃祠。湘妃是传说中虞舜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她们在追随虞舜巡的消息凌波南下,在君山得知虞舜病逝的消息后,悲痛不能自已,扶竹撒泪,而后二人投湘水自尽,从此君山的青竹浸染了斑斑血泪。斑竹确是神奇,仅生长在二妃墓的周围,据说移栽出去即无斑痕。楚人哀之,于此筑墓安葬,造庙祭祀。其实墓也简陋:水泥封顶,墓前立有大书“湘江妃墓”的墓碑。在旁边的仿古走廊前还挂有牌匾——“何须观泪竹,是必梦湘妃”。墓前二十米处立有一对高2.8米的引柱,上面有一副楷书石刻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  

我在脑海里仔细回忆着当年看到二妃墓的场景,在脑海里升起的第一个有关于湘妃墓的句子是:“何须观泪竹,是必梦湘妃”。而后仔细回忆的时候,才很勉强地回忆起一些很零星的残破诗句。至于引柱上写的挽联,我是想了好久才记起来的。

湘妃墓旁边立有很多的碑文,上面刻着历来朝代的文人墨客对于二妃的无限追念。“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 施肩吾的《湘竹词》让人感到何等沉重而哀婉。施闰章的《见斑竹》:“碧玉森森绿水湾,风鸣环佩满湘山。游人自洒离愁泪,不是当年旧泪斑。”又写得是如此地惆怅,有遥相呼应“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的伤情悲怀。“帝舜南巡竟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当时珠泪知多小?直至而今竹尚斑。”高骈的《二妃庙》,读之也不得不令人动容。而刘禹锡在他的《潇湘神》中写道:“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当年读这些诗文的时候,并不觉得如何,想必那个时候大家情绪高涨,心里眼里留不住悲伤吧。但是不知为何,这些诗句隔着如此遥远的记忆,我稍作回忆便一一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大概是两位潇湘妃子的爱情故事确实引人入胜,让人唏嘘的缘故。

现在回忆起来当时的光景,觉得有些凄凉,因为无论多么美好的时光,隔着岁月回望过去总是觉得有些感伤。我相信我没有在湘妃墓前留影,因为当时我忙着给同行的人拍照留恋。我记得我为了取个合适的景,不断地倒退,结果一脚踩到身后的烂泥堆里,气得我拿着相机站在那里大骂着被拍的人是白痴。当时不管是拍照的人,还是被拍的人,或者是站在旁边看热闹的人,都在大笑不止,尤其是站在旁边看我拍照的两位朋友,更是笑得前仰后合,乐不可支。虽然湘妃墓是个有关于爱情绝唱的缠绵之地,但是我们一行人却异常快乐。那个时候,大家真是心地简单而快乐。

我问我的邻居,我说,你还记得湘妃墓上写的那些对联和碑文吗?他皱着眉头做冥思苦想状,想了很久,他忽然:“啊~!我真的什么也想不起来了?上面到底有些什么?”我笑着用手指沾着咖啡,在报纸上写下“何须观泪竹,是必梦湘妃”一行字,他看着忽然就怔住了。

我们两个又回归在沉默里,我一口口地喝着咖啡,他看着报纸上的咖啡痕迹发呆。窗外面有一只鸟飞过,我心里想,做只鸟真好,很自由,可以飞到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9.366
主题: 4
帖子: 2660
注册: 2005年8月
几天不来,PPN多,文字更多,急!!!

轰炸机?没见过,嘿~
原文由 耐克s5轰炸机 发表
头包说话象个小女生一样

象个小女生?本来就是小女生嘛!怎么?难道是小男生?

俺晕,严重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2.955
主题: 27
帖子: 7213
注册: 2005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7100
呵呵,轰炸机快上班了,而我就快放大假了,假期漫长无比,准备开始我的环游中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0
帖子: 42
注册: 2006年7月
对白太多了,今天去单位报到去了,累死我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2.955
主题: 27
帖子: 7213
注册: 2005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7100
《复兴镇.消防桩》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2.955
主题: 27
帖子: 7213
注册: 2005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7100
《复兴镇.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2.955
主题: 27
帖子: 7213
注册: 2005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7100
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以锁门防盗保护财产的一种器具,俗称"把门将军"。※※使用锁为生活服务已有5000多年的※※。在漫长的岁月中,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锁的用途不断扩大,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从古到今,※※的制锁业都十分发达,产生了许多创造发明,为人类文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 锁的渊源--木锁
    世界最早的锁具源于中国的木质锁,或称木结构锁。距今5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就曾发现过早期的木质锁。周朝已有关※※锁和钥匙的文字记载。早期的木质锁结构简单、形体笨重,多采用竹杆之类作钥匙,容易开启。春秋战国时期,经公输班(即鲁班)改进后,保密性得到增强,并开始用铜材制作钥匙。在民间,木锁一直沿用至明清时期。

二、 锁的飞跃--三簧锁
    因为木锁不够结实,后来改用青铜制成,但结构简单。汉代出现铜质簧片结构锁,俗称三簧锁或簧片锁,利用两三片板状铜片的弹力来达到封关和开启作用。由于簧片装置能作多种变化,并可用钥匙孔形来决定钥匙的式样,安全性能、保密性较木质锁前进了一大步,使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因此有广锁之称。这种锁自唐代开始经不断改进发展,直沿用至上世纪的50年代,出现了120余类不同款式,有的采用暗门、定向、二开、无钥、文字密码等特殊技术,使锁具保密程度大大增加。公元前二世纪末,※※生产的簧片锁随"丝绸之路"传入了古罗马。至今,奥地利格拉茨城博物馆里还收藏着※※汉代的簧片锁。

三、近代锁--叶片锁
    公元8世纪,东罗马人制成最初的叶片锁,又名钥匙孔锁,利用钥匙牙花拨动锁内于之吻合的叶片缺口进行开关。公元18世纪,英国人丹尼克·波特发明出凸轮转片锁,锁内金属叶片利用弹簧控制转动,钥匙插入锁内必须先转动叶片接触到锁舌缺口才开启。19世纪,欧洲制造商发明出高级凸轮转片锁,钥匙的牙花增到1600种,后来的各种改进更使钥匙牙花增至上万种变化。叶片锁的钥匙造型美观大方,被公认为锁和钥匙的标志,许多国家把它制成大型的金钥匙,赠送给友邦、贵宾,象征尊敬、和平和友谊。※※从清代开始生产叶片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逐渐被弹子锁替代。新中国成立后,仍有不少企业生产叶片结构的铁挂锁。

四、 弹子锁的兴起
    1860年,美国人耶鲁成功研制出弹子结构锁,以圆柱状的金属弹子装在锁芯和锁体的弹子孔内作为障碍物,通过钥匙排除弹子的障碍来开启,钥匙牙花可根据弹子长短变化,不易出现互开,保密度与安全性均比叶片锁高。188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弹子锁由美国传入※※。当时※※建立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首先使用弹子锁,引起国人的注意。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民族资本家开始创办的企业生产弹子锁,并研制出锁芯拉槽机等造锁专用设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
帖子: 62
注册: 2006年2月
今天学习了鸡的知识,又了解了四渡赤水的事情,还读了《梯田赋》,还有小安写的小故事,今天也是有意义的一天!呵呵!
不知道为什么读了《梯田赋》,就想起了穆旦的《赞美》。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2.955
主题: 27
帖子: 7213
注册: 2005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7100
《复兴镇.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82.955
主题: 27
帖子: 7213
注册: 2005年6月
年内主力装备
NIKON D7100
《复兴镇.做竹扇》

复兴镇是赤水河畔传统的竹制品加工地,过去,这里生产的油纸伞出口到东南亚国家。如今复兴镇的竹工艺品正向规模化发展。落户于复兴镇的赤水新宇竹业有限公司是西南最大的竹材料综合加工企业,从1997年建厂初期单一的竹地板生产,到生产曲线竹地板、全竹板式家具、竹门窗装饰材料、竹工艺品、竹砧板五大系列、250多个品种和规格,产品除畅销国内17个省、29个城市外,已出口16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连续荣获1999年、2001年、2003年三次国际竹文化节金奖。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我镜头里的中国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