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家庭彩色胶片冲洗的可能性和技巧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65595 回帖:2506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477
主题: 5
帖子: 5276
注册: 2006年4月
年内主力装备
PENTAX K-1
原文由 lh8304 发表
看这个帖子很久了,也潜水很久了^__^
温控器已经备好,罐子、温度计都有了,就缺药了。
用水做了试验,发现罐子里温度6分钟内保持在0.1度精度范围不难,主要是怎么能让药液倒进去正好是想要的温度,难啊!
另外还不确定是先从冲负片开始呢还是从反转开始,负片不容易观察结果,而反转又贵(俺还没用过)怕冲坏,DX们给个 ......


又中毒一个。我没像你这样心急。我把要买的东东都放到淘宝的“我的收藏”里了。现在正满世界找套药,这个套药网上只有大风的,而出片效果也只有他自己的帖子上有,也不敢乱买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827
主题: 4
帖子: 248
注册: 2007年12月
看这个帖子很久了,也潜水很久了^__^
温控器已经备好,罐子、温度计都有了,就缺药了。
用水做了试验,发现罐子里温度6分钟内保持在0.1度精度范围不难,主要是怎么能让药液倒进去正好是想要的温度,难啊!
另外还不确定是先从冲负片开始呢还是从反转开始,负片不容易观察结果,而反转又贵(俺还没用过)怕冲坏,DX们给个建议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67.243
主题: 82
帖子: 15132
注册: 2001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无所谓,让“脑动对焦”把他的冲洗方法讲出来,大家帮他看看他冲洗失败的原因所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708
主题: 21
帖子: 2770
注册: 2006年6月
马编的帖子从头看到尾,现在怎么冒出来个**到处嚷嚷,自以为是。自己冲过比不过人要多学习比较找原因,有人看不动相对论不代表没有相对论的事实,我觉得这类人后面完全不用再回复他了,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6.326
主题: 14
帖子: 2091
注册: 2002年12月
自己冲洗过彩色胶卷并认真看完全帖的,应该不会提出这些问题的。再说在这里作假价值也不大,大家都是玩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67.243
主题: 82
帖子: 15132
注册: 2001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脑动对焦 发表
请你先回答我的问题。5、7条不用答。


除了调侃的问题,其它实质性问题我都曾经有过解释,都在本帖中的发言纪录中。

轮到你回答我的问题了:你以前是如何冲洗的,具体步骤哪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6.338
主题: 30
帖子: 4467
注册: 2004年12月
"最后,脑动对焦,不要急,把马编的帖子从头到尾通读一遍,你会发现有好多东西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不光在冲卷方面。"

幕墙兄这话说的对,其他方面也很重要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477
主题: 5
帖子: 5276
注册: 2006年4月
年内主力装备
PENTAX K-1
原文由 脑动对焦 发表

请你先回答我的问题。5、7条不用答。
在临近关贴之际,斗胆提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手工冲洗彩卷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手工冲洗彩卷是不是真的有质量保障?
3、为什么大家的手工冲洗质量(色彩、颗粒和整洁度)一直达不到马编的水平?
4、为什么马编首贴的工具图的色彩比他其它的差?
5、有谁亲眼目睹马编手 ......


我一直潜水看马编的帖子。我也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首先马编在胶片冲洗方面的贡献是非常大的(没有夸赞)。
胶片的冲洗流程其实是时间控制和温度控制的过程。时间比较好控制,温度控制以前是个难题,马编最大的贡献就在这里。他使用了工控的办法,PID温控加热和温度信息反馈修正,这样这个温度准确性达到了工业级。这个准确性是完全可以重复的,这个是要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的一致性。至于扫描和后期处理的问题就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最后,脑动对焦,不要急,把马编的帖子从头到尾通读一遍,你会发现有好多东西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不光在冲卷方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4.704
主题: 76
帖子: 4778
注册: 2001年11月
原文由 一言 发表

多谢老兄解释。你看楼下图里的那个是属于哪种?我在它的说明里也没找到,但这种几百块的东西是不是就是你那个排在水银后面的?


看测温范围,Cu50铜电阻的可能性比较大,半导体的测温范围一般比较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8.102
主题: 694
帖子: 22560
注册: 2005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原文由 Maxxum 发表
脑动对焦,

彩色冲洗的关键性问题是什么?答案是:温度控制。

我的温度控制采用最先进的工业标准的PID温控器,温度探头也是工业标准的高精度器件。柯达胶片冲洗实验室的设备估计也是类似技术水平。

在这样技术条件下冲洗出“图片社质量”的胶片,难道有令人费解的地方吗?


同意马编的话.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温控的技术很不普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278
主题: 2
帖子: 865
注册: 2004年7月
原文由 无大的 发表

哈哈哈……
在这个世上,除了你不能被怀疑,对你也不用怀疑。
我就再也不知道还有谁怕怀疑或不能被怀疑或根本就不知得被怀疑了。
怀疑产生的结果并不是唯一的、负面的东西。很多时候起着促进的作用…。真弱……。

哈哈哈……
演奏,难道世上好乐手演奏的都是自己谱写的乐谱。
拿到这儿又能说明什么?再次说明你 ......


大哥,你这说的都是哪跟哪呀?你是哪来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8.102
主题: 694
帖子: 22560
注册: 2005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原文由 七剑之个性剑 发表

问得好 我也折腾很久了 反转片冲洗彻底放弃 损失惨重 负片还能看 但是感觉永远达不到马编的水平


所有手工的东西都需要练习和总结.以前我冲洗黑白卷和相纸的时候,也还看的过去,但比高手们向报社投稿的那些精放的片子(说的不是底片,是像片),差的不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25.419
主题: 69
帖子: 31177
注册: 2004年12月
内容贡献勋章
原文由 脑动对焦 发表

请你先回答我的问题。5、7条不用答。
在临近关贴之际,斗胆提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不值得思考。
看你的3、4两个问题说明你自己的水平还差很多。当然,如果你知道3、4两个问题的答案也就不会有5、6、7问题了,话不好听忍着点吧,本人说话一向很直。你要砸我到我开的帖子里去砸,在这里讨论这7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没必要,不值得。
自己玩不好胶片不代表别人玩不好胶片,自己玩不好胶片换数码是你自己的事情,但是别人玩得比自己好就起疑心说明心态有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1
帖子: 23
注册: 2008年2月
原文由 一言 发表

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不能谁都怀疑。
除了冲洗,后期扫描和修片校色等都是技术性、经验性很强的工作,同样的底片不同的人做,区别会很大。
底片只是乐谱,还需要高水平的演奏。


哈哈哈……
在这个世上,除了你不能被怀疑,对你也不用怀疑。
我就再也不知道还有谁怕怀疑或不能被怀疑或根本就不知得被怀疑了。
怀疑产生的结果并不是唯一的、负面的东西。很多时候起着促进的作用…。真弱……。

哈哈哈……
演奏,难道世上好乐手演奏的都是自己谱写的乐谱。
拿到这儿又能说明什么?再次说明你不用被怀疑,还是M编不用被怀疑?

[无大的 编辑于 2008-02-29 20:0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0.27
主题: 49
帖子: 1613
注册: 2007年5月
原文由 一言 发表

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不能谁都怀疑。
除了冲洗,后期扫描和修片校色等都是技术性、经验性很强的工作,同样的底片不同的人做,区别会很大。
底片只是乐谱,还需要高水平的演奏。

请一言兄注意首贴的压题图.

难道这张是马编忘记演奏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5.621
主题: 107
帖子: 11554
注册: 2003年11月
原文由 脑动对焦 发表
6、有没有可能马编的胶卷是在国外专业图片社冲洗和扫描的?

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不能谁都怀疑。
除了冲洗,后期扫描和修片校色等都是技术性、经验性很强的工作,同样的底片不同的人做,区别会很大。
底片只是乐谱,还需要高水平的演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0.27
主题: 49
帖子: 1613
注册: 2007年5月
原文由 Maxxum 发表

能否详细谈谈你以前是如何冲洗的?比如:温度控制方法,药液来源,冲洗胶片种类,等等。

请你先回答我的问题。5、7条不用答。
在临近关贴之际,斗胆提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手工冲洗彩卷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手工冲洗彩卷是不是真的有质量保障?
3、为什么大家的手工冲洗质量(色彩、颗粒和整洁度)一直达不到马编的水平?
4、为什么马编首贴的工具图的色彩比他其它的差?
5、有谁亲眼目睹马编手工冲洗彩卷?
6、有没有可能马编的胶卷是在国外专业图片社冲洗和扫描的?
7、在欧美的影友拍些胶卷拿到专业图片社去冲洗和扫描,看看是不是和马编的同样风格?
……

[脑动对焦 编辑于 2008-02-29 19:0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5.621
主题: 107
帖子: 11554
注册: 2003年11月
原文由 Maxxum 发表

没必要寻求绝对准确的温度测量,实际温度还需要根据实验结果决定。我也有三、四个温度计,它们之间都不统一。考虑到电子温度计反映速度快,因此以电子温度计为主。

还是那个原则:控制温度变化量是主要的。

是的,控温是主要的。我买这个电子的前,都是用图里1号,能读0.1度。基于那个温度计建立了一套经验数据,现在用电子的,看来要重新建立。不过我暂时还是只冲黑白,对温度也不是太敏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5.621
主题: 107
帖子: 11554
注册: 2003年11月
原文由 鸭嘴兽 发表
温度计有误差是很正常的,对于冲卷的温度20-40度,精度从高到低应该是:
Pt100.0(铂电阻)>Cu50(铜电阻)〉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半导体)>煤油或者酒精温度计

以上仅仅是大体比较,还要受显示仪表的限制,更受价格的制约。对于冲彩色胶卷来说,我更倾向于电子温控有仪+热电阻。

其实马编早就说了:温度 ......

多谢老兄解释。你看楼下图里的那个是属于哪种?我在它的说明里也没找到,但这种几百块的东西是不是就是你那个排在水银后面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67.243
主题: 82
帖子: 15132
注册: 2001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脑动对焦 发表
我以前也搞过手工冲洗彩照,,...


能否详细谈谈你以前是如何冲洗的?比如:温度控制方法,药液来源,冲洗胶片种类,等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0.27
主题: 49
帖子: 1613
注册: 2007年5月
原文由 Maxxum 发表
脑动对焦,

彩色冲洗的关键性问题是什么?答案是:温度控制。

我的温度控制采用最先进的工业标准的PID温控器,温度探头也是工业标准的高精度器件。柯达胶片冲洗实验室的设备估计也是类似技术水平。

在这样技术条件下冲洗出“图片社质量”的胶片,难道有令人费解的地方吗?

以前把手工冲洗彩卷说得多么容易,现在遭质疑,却大言不惭,拿拥有柯达胶片冲洗实验室的类似技术水平做挡箭牌,难道柯达实验室是个作坊,彩卷是用手工冲洗的?
手工冲洗彩卷达不到专业机器质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是:药液量过少,难以精确控制各个环节。
重要提示:不要误以为手工冲洗彩卷每次用新鲜药液就能冲出专业水平质量。药液并不是越新鲜越好的,适当的“老化”才是最佳,好比冲洗黑白胶卷用新药液加入少许旧药液以获得更细腻和更通透的效果。彩显液的“老化”还会影响色彩的准确性,更重要了,但手工冲洗根本无法掌握精确的“老化”程度。
不计成本的话,手工冲洗彩卷是可以胜过用废液的街边店,但要达到甚至超越中国图片社的水平就是痴人说梦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0.27
主题: 49
帖子: 1613
注册: 2007年5月
原文由 乘涛载雪 发表

不用那么麻烦,起码M编用不着为此帖回国洗怨,要找不到M编承担道德上的对视理由。不是吗?
凭什么M编回※※※,我看最应该是"脑动对焦"签字买机票去M国,现场观看。如M编有羚羊行为承担"脑动对焦"来回所有费用;若无,"脑动对焦"自己负责羚羊采风费用。

我以前也搞过手工冲洗彩照,,心知肚明。打周老虎也不一定非去镇坪不可。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1
帖子: 23
注册: 2008年2月
原文由 鸭嘴兽 发表
温度的误差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控制温度的变化。


那要看误差是多少。
温度的恒定固然重要,但不同的温度恒定也产出不同的结果。

-------------------------------------
“……?”

控制是为了追求质量更佳且相对恒定的技术控制结果。
相同温度不同读数,也就是相同读数不同温度。
不同的温度该会有不同结果。在规定的温度下操作,相同的读数而实际不同的温度……
要不就是温差不起作用,要不就是操作者的眼睛对质量差异没有区分能力,如此,哪个都可信!

找权威部门在温度计上核校出不同读数下的相同温度(找出误差值)
选择依它为标准在相质产出时质量最满意的那个
允许的误差内,可忽略不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分论坛版主
泡网分: 67.243
主题: 82
帖子: 15132
注册: 2001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一言 发表
拿谁当标准确实头痛,照理说应当信电子的,也听听马编的意见吧。


没必要寻求绝对准确的温度测量,实际温度还需要根据实验结果决定。我也有三、四个温度计,它们之间都不统一。考虑到电子温度计反映速度快,因此以电子温度计为主。

还是那个原则:控制温度变化量是主要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54.704
主题: 76
帖子: 4778
注册: 2001年11月
温度计有误差是很正常的,对于冲卷的温度20-40度,精度从高到低应该是:
Pt100.0(铂电阻)>Cu50(铜电阻)〉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半导体)>煤油或者酒精温度计

以上仅仅是大体比较,还要受显示仪表的限制,更受价格的制约。对于冲彩色胶卷来说,我更倾向于电子温控有仪+热电阻。

其实马编早就说了:温度的误差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控制温度的变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85.621
主题: 107
帖子: 11554
注册: 2003年11月
原文由 照文三 发表
一言兄,我手上的几个温度计之间也相差一两度,不知道信哪个。哈哈。是不是量体温的应该准一些?

拿谁当标准确实头痛,照理说应当信电子的,也听听马编的意见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2.332
主题: 101
帖子: 8239
注册: 2002年10月
一言兄,我手上的几个温度计之间也相差一两度,不知道信哪个。哈哈。是不是量体温的应该准一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7.885
主题: 35
帖子: 16006
注册: 2005年4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9
原文由 Maxxum 发表

注意排除底扫的因素。评审底片上是否有冲洗痕迹,应该用观片器直接检查底片,而不是看扫描后的图片。

回马编:我手头无观片器,肉眼看不出印痕.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7.885
主题: 35
帖子: 16006
注册: 2005年4月
年内主力装备
★ NIKON Z 9
原文由 原版咕咚 发表
看起来是搅动不够均匀

如果是滚罐冲洗,有印痕主要是倒入显影液后显影液的液面在胶片上停留了一段时间造成的,这种印痕就很有特点,能够从印痕与罐底的平行度上得到印证,如果不是用升臂装药,就需要注意装药的手法,只要操作得当是可以避免印痕的。滚罐系统因为搅动方面是机器控制的匀速反复滚动,所以在整个冲洗过程中 ......

我仔细想了想操作过程,有两种可能:
1,水浴加温时少量进水.
2,凉干时用酒精棉纤擦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家庭彩色胶片冲洗的可能性和技巧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