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博物馆馆藏文物拍摄交流 [主题管理员:zkf81]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20848 回帖:402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26.944
主题: 3
帖子: 1143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zkf81 发表
礼神酒器——铜猪尊
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长72、通高40厘米,重19.75千克
1981年湖南湘潭县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尊为酒器。此尊以猪的形象为整体造型。猪背上开椭圆形口,设盖,为酒的出入口。盖上铸小鸟增加情趣,疏密相间的纹饰更显高贵,可见当时设计者的观察写实能力和制作者技艺的精湛;前后肘部有横穿的圆孔管,从实用的角度考虑,此器盛满酒之后,一个人难以搬运,有此管孔,可以穿系绳索,供人抬举。尊盛酒后,难以倒出,应配备有取酒的勺;口两侧有獠牙,从动物进化的角度看,不属于家养,而是一只孔武有力的野公猪。以野猪作为铜尊形制,在现有的商代青铜器中仅此一例。商周时期的象生动物具有表意的功能及象征的意味,艺术地表现了人们的原始宗教观念。

楼主PP精彩,让我补看了许多漏看的精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268
主题: 7
帖子: 675
注册: 2005年9月
结婚用的交杯酒具——青玉英雄合卺杯
明(1368~1644年)

尺寸:通高9.9、双连径8.4、单口径4、足径7.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合卺,为古时成婚的一种礼仪。合卺杯就是婚礼上新婚夫妻喝同心酒的酒具。此杯为青玉,玉质显旧,微有沁色。双筒相连式,均圆口,圈足。口边阴刻回纹。腹部饰带尾的谷纹,下部为仿战国漆器云纹和斜线加勾纹。鹰熊夹于双筒之间,鹰在上,熊在下,熊四肢着地,垂首。鹰双爪攫熊耳,双翅分开贴于两侧筒壁,鹰双角,双耳,尖喙,尾部透雕一兽首。器物上的“鹰”“熊”为主体纹饰,寓“英雄”吉意。至明清时期,此种器物已成为宫廷珍贵的陈设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268
主题: 7
帖子: 675
注册: 2005年9月
存亡者之魂气——鎏金银面具

辽(916~1125年)

尺寸:高21、上额最宽处19.3厘米

内蒙古敖汉旗新地乡英凤沟辽墓出土

内蒙古敖汉旗博物馆藏



    银面具出土时覆盖于死者面部,保存完整。用薄银片制成,面部轮廓清晰,眉骨突出,双目闭合,双唇紧闭,神态安详。耳下及鬓两侧有孔,可系结。契丹贵族死后,面部往往罩一件面具样的金属片,躯体则用锦彩络缠或用银铜丝网络络住。这是因为契丹人相信金属面具和网络可罩护尸体,存亡者之魂并且保护尸体不朽,可以死而复生,与汉代使用“玉衣”的丧葬习俗相同,也是契丹贵族厚葬风尚的反映。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268
主题: 7
帖子: 675
注册: 2005年9月
古代妇女身份等级的标志——凤凰牡丹纹金霞帔坠子
宋(960-1279年)

尺寸:高8.5 、宽5.7厘米

1980年南京※※门外幕府山出土

南京市博物馆藏



    这件霞帔坠子呈悬胆形,用两块镂空金片拼合而成。整个造型玲珑奇巧,透雕凤凰与牡丹纹饰十分精致美观。霞帔是宋代以后出现的一种新款服饰,是贵妇礼服的一部分。唐代已见其名,但那时指披巾,因其色彩艳丽,犹如霓虹彩霞, 故称“霞帔”。福建南宋黄升墓出土有宋代霞帔实物,其形制是两条绣满花卉纹的细长带,长带尖角一端相连,形成“V”字形。穿用的方式,是将两条长带搭在肩头,在颈后以线相缝连,而尖角一端垂在身前,下坠一个“帔坠”作为装饰。这一形制自宋代沿用至明代。帔坠有金、玉、银等不同质地,妇女身份越高,所佩帔坠越精美。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268
主题: 7
帖子: 675
注册: 2005年9月
中医教学模型——针灸穴位铜人
明(1368~1644年)

尺寸: 高86.5厘米

湖北武当山征集

湖北省博物馆藏



    针灸穴位铜人是中国古代供针灸教学用的,是青铜浇铸而成的人体经络腧穴模型。目前最早的人体经脉模型,是绵阳双包山西汉墓出土的漆木人。而针灸穴位铜人始于北宋天圣年间,明清及现代均有制作,成为学习针灸不可缺少的教具。北宋针灸铜人为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宋仁宗诏命翰林医官王惟一所制造,有2具,其高度与正常成年人相近,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体内雕有脏腑器官,铜人表面镂有穴位,穴旁刻题穴名。宋天圣针灸铜人后因战乱被遗弃而下落不明。明清两代,公私铸造铜人很多,习铜人穴已成了针灸医生的基本功。此件铜人表面有经络腧穴,但下半身造型欠准确,是不多见的明代铜人之一。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268
主题: 7
帖子: 675
注册: 2005年9月
原文由 风动,树动,心不动 发表


“瓷圣”何朝宗的佳作——德化窑观音像
明 弘治十七年至万历十年(1504 ~1582年 )

高20.9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

    观音像是德化窑的常见题材之一,此尊观音像是闻名中外的瓷雕艺术大师何朝宗 (1504 ~ 1582年)的杰作。他的瓷雕作品, 在1 6世纪的“东西洋”市场上, 被视为“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人们“不惜以万金争购之”。他雕塑的形态各异的瓷观音,以德化瓷细腻的质地和独特的象牙白展示其静美柔曼的风韵,朴素典雅 、衣纹流畅、表情传神、形象逼真,在日本及东南亚的佛教国家中, 被人们奉为神物至宝, 在西欧人眼中, 被视为“东方艺术之精品”。此尊观音塑像距离佛典教义已经很远,她成了人们赋予想像和期待美善与圣洁的化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268
主题: 7
帖子: 675
注册: 2005年9月
彰显皇家气派的艺术品----雕漆“三国演义”故事纹瓶
清(1644~1911年)

尺寸:底径22、高5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雕漆是髹漆工艺之一,亦称刻漆。其工艺技法是在胎体上层层髹漆,少则几十层,多则百层以上,然后在漆上雕刻花纹。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清代雕漆纹样严谨细腻,极重刻工,雍容华贵,由于其造价高昂,多系皇家造办处产品。此件雕漆瓶造型古朴庄重,雕漆精细,整体满雕缠枝花卉,颈部对称开光,内雕花卉纹饰,腹部有并列圆形开光四个,分别雕有三国人物故事“千里走单骑”、“甘露寺”、“华容道”、“战长沙”,人物雕刻细腻传神,构图严谨,色泽光润,形态典雅,堪称雕漆工艺的佳作。

原文由 huangxa 发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268
主题: 7
帖子: 675
注册: 2005年9月
原文由 huangxa 发表

偶倒是觉得下面这个陶俑更威风:
秦代的神射手——跪射陶俑


huangxa的照片很精彩啊,跪射陶俑我也觉得很精神,可惜拍虚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4.766
主题: 22
帖子: 351
注册: 2007年10月
元代景德镇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栩栩如生,吴带当风。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944
主题: 3
帖子: 1143
注册: 2005年3月
没有找到说明,只好这样贴了,不好意思……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944
主题: 3
帖子: 1143
注册: 2005年3月
下面两张没有找到说明,就只好这样贴了,不好意思……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944
主题: 3
帖子: 1143
注册: 2005年3月
流传有绪的墨迹珍本——纸本欧阳询《梦奠帖》(局部)
《梦奠帖》共9行78字,内容为书写史事,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557—641年)所作。《梦奠帖》保存南宋“绍兴装”,后有元代郭天赐、赵孟頫诸家跋,阐明此帖与当时其他欧书作品笔意一致。郭天赐说道,“此本劲嶮刻厉,森森然若无苦之戈戟,向背转折,浑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书第一书也。”此帖用墨淡而不浓,且是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为欧阳询晚年所书。欧阳询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家。該贴堪称大家的经典之作。

[huangxa 编辑于 2008-10-07 11:31]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944
主题: 3
帖子: 1143
注册: 2005年3月
记得这是张旭的草书(局部),有谁能认出几个字?反正偶是一个也认不出……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944
主题: 3
帖子: 1143
注册: 2005年3月
周武王伐商的见证物——铜利簋
    铜利簋出土于陕西临潼,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也是西周初年金文中叙述武王伐商的唯一珍贵史料。腹内底部铸铭文4行32字,大意为:武王伐商,甲子日凌晨岁星正当其位,宜于征伐;战胜商朝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军队驻地赏赐贵重金属铜给有功之臣——利,利就用铜来铸造宝器以做纪念。铭文载武王伐商的时间是甲子日;并且反映了开战后的第八天,就对有关人员进行奖励,说明战争持续时间不长。这些与《尚书·牧誓》、《逸周书·世俘》所载的周武王在甲子日征伐商王相吻合。它是夏商周断代工程断定武王伐商的器物之一。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4.17
主题: 7
帖子: 8034
注册: 2005年1月
嗯,我也看了.
好东西不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944
主题: 3
帖子: 1143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zkf81 发表
英勇威武的秦代武士——铠甲武士陶俑
秦(公元前221~前206年)

尺寸:高约120厘米
陕西西安临潼区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出土

陕西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

秦代雕塑艺术家用泥质灰陶塑造了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官兵形象,展出的这一组兵马俑包括将军俑、跪射俑、下级官吏俑和马,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代表作品。
秦代将军头戴鹖冠,鹖为一种雉鸟,性好斗,至死不却,将军戴此冠,以示英勇。身穿鱼鳞铠甲,胸前、背后、双肩皆有花结,显示了等级的尊贵。

跪射俑姿势体现了古代“支左拙右”的善射之法,与现在的小口径※※无依托跪射姿势竟完全吻合。
下级官吏和武士外罩披膊铠甲,手作持兵器状。

从这些俑的神态上,人们仿佛看到了在秦统一六国过程中,将军指挥千军万马,战士们冲锋陷阵的壮观场面。


偶倒是觉得下面这个陶俑更威风:
秦代的神射手——跪射陶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944
主题: 3
帖子: 1143
注册: 2005年3月
楼主好帖——好题材,好PP——理当支持!

原文由 zkf81 发表
公出有从骑——铜马
东汉(25~220年)

尺寸:长37、高39厘米

1969年于甘肃省武威雷台汉墓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这是车马仪仗俑中的随从马俑。马健壮肥硕,昂首嘶鸣,抬腿欲进,翘尾而立,富于动感,栩栩如生。武威雷台汉墓发现了中国境内数量最多、阵容气势恢宏的铜车马仪仗俑群,由38匹马,1头牛,14辆战车,17个手持长戟的武士俑和28个奴婢俑组成,而引领这支仪仗队伍的是气势惊人、脚踏飞燕的铜奔马。奔马身后有小吏领队,斧车前导,骑马武士俑护卫,※※要员乘轺车跟随其后。“公出有从骑”,出行车骑数量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作为地方官的墓主人显然是僭越,反映出东汉以来地方武装势力增长而出现的群雄割据局面。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268
主题: 7
帖子: 675
注册: 2005年9月
着元代服装的秦朝将军像——青花蒙恬将军图玉壶春瓶
元(1271~1368年)

尺寸:高30、口径8.4、足径8.8厘米

1956年湖南常德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玉壶春瓶为酒壶的一种,古代粮食酒常冬天酿造,春天饮用,故多以“春”为名,唐代司空图“玉壶买春”便来源于此。《水浒传》记有:“酒保取过两樽玉壶春酒,此是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同时也用于插花,有“玉壶先春”之说。青花瓷虽始于唐,但成熟于元,这件玉壶春瓶不仅造型优美,青花呈色纯正艳丽,反映了当时元青花的烧造水平。纹饰取材于元代流行的杂曲人物故事,再现了秦朝镇守北方的蒙恬将军的威严气概,但是人物服饰、道具都为元代风格。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268
主题: 7
帖子: 675
注册: 2005年9月
原文由 aether 发表
支持~


功用存歧义的水器——青瓷虎子
东晋(317~420年)

尺寸:高18.6 、长29.7 、宽15.3厘米

南京象山七号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馆藏



    虎子起源于战国,风行于汉魏六朝,因器形似虎而得名,总体造型基本一致,细部刻画各有不同。这件虎子通体浑圆,斜颈圆口,背上有拱形提梁,虎首昂起,张口露舌,目视远方,腹下有缩状四肢。全身饰淡青釉,其造型摆脱了僵硬强求外表形似的模式,注意对内在精神的表现,精巧而又不失质朴。虎子为六朝墓中常见的青瓷随葬品之一,多出现于男性墓或夫妻合葬墓,一般放在死者脚边或单置一处,通常认为虎子是一种盛溺的亵器,俗称便壶;但也有人以东汉画像砖资料证实,虎子应属清洁用洒水器。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4
主题: 10
帖子: 6837
注册: 2003年10月
原文由 aether 发表
支持~

且慢支持~~~或者换一张图支持?
这个,这个,是个虎子,就是尿壶~~~~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268
主题: 7
帖子: 675
注册: 2005年9月
大金国皇室马车装饰物——铜坐龙    
金(1115~1234年)

尺寸:高19.6厘米、重2.1千克

1965年黑龙江金阿城出土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铜坐龙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据《金史·舆服志》载,金世宗完颜雍在大定六年(1166年)重新审定皇帝所乘坐的车,规定将本朝以前所用之金辂(皇帝乘坐的大型豪华车辆)轼上坐龙改为凤,表明铜坐龙实物曾用于皇室御用专车座前扶手的横木上。又据记载,大辇顶轮上有银莲花、坐龙。可见,此类铜坐龙还曾被用在马车的顶轮上。可以认定,铜坐龙应该为金代皇室御用马车上的装饰物。它集龙、麒麟、狮、犬形象和特点于一身,设计构想及雕塑水平高超。现在,其出土之地黑龙江阿城市以之作为城市市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268
主题: 7
帖子: 675
注册: 2005年9月
官位等级标志——镶金嵌珠宝玉带饰
唐(618~907年)

尺寸:全长150厘米

1992年陕西省长安县王村窦皦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此带由扣、四銙(kuǎ)、八环、一扣眼、一蹀躞带尾饰及鞓(tīng 腰带)组成,鞓为皮制,出土时已朽坏。把雕琢好的玉器镶以金饰,嵌以珍珠、宝石作为点缀,以衬托出玉器的更高价值。玉带之制始于唐,是一种由数块乃至十数块扁平玉板镶缀的腰带,是古代官阶品位的标志,以金玉最为珍贵。唐代玉雕师借用传统的金银错技术,将黄金镶嵌在和田白玉内,造就了一种精美绝伦的特殊工艺——金镶玉。因其制作工艺难度大,白玉易破损,成品率极低,只有少数皇亲国戚和高级贵族才能享用,民间早有“有钱难买金镶玉”之说,足见其稀少珍贵。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268
主题: 7
帖子: 675
注册: 2005年9月
北国奇珍——鸭形玻璃注
北燕(407~436年)

尺寸:长20.5、腹径5.2厘米,重70克

1965年辽宁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出土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器呈淡绿色玻璃质,半透明,注口如鸭嘴状,长颈鼓腹,拖一细长尾。此器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时,因后身加重,才得放稳。造型如此生动别致,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见。经电子探针检测,为钠钙玻璃,与罗马玻璃的基本组成相似,这种玻璃器可能是经由“丝绸之路”从东罗马帝国进口的。玻璃注以吹管法成型,器胎较薄,粘贴玻璃条以饰细部,而吹管玻璃形成法是公元前1世纪时古罗马帝国的伟大发明,以这种技术制成的各种玻璃器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被统治者们视为珍宝,秘不示人。关于鸭形玻璃注的用途,目前尚无定论。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268
主题: 7
帖子: 675
注册: 2005年9月
高洁蝉为饰——蝉纹金铛冠饰
东晋(317~420年)

尺寸:高5.5、上宽5.2、底宽4.5;长4.2、宽4厘米

1998年南京仙鹤观6号墓出土、南京市郭家山温氏家族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馆藏



    中间饰镂空蝉纹,边饰锯齿纹,周身用细小金粟粒焊接而成,背部边缘有一周锯齿形卡扣。这种“附蝉为饰”金铛冠饰构思奇特,制作精致,为六朝时期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冠”是古代对头上装饰的总称,用以表示官职、身份与礼仪之用。古代武官所戴的惠文冠,相传为战国时赵惠文王所制,汉以后侍中、中常侍都戴此冠,加黄金铛,附蝉为文,貂尾为饰,以示品行高洁,身份高贵。据《宛委余篇》云:“金取其刚,蝉居高饮清,貂内竞悍而外柔”,取其义而名为“貂蝉冠”,是一种高贵的冠式。《三国演义》中美女貂蝉为虚构人物,多半因高洁之意取名,来暗喻人物的性格。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268
主题: 7
帖子: 675
注册: 2005年9月
公出有从骑——铜马
东汉(25~220年)

尺寸:长37、高39厘米

1969年于甘肃省武威雷台汉墓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这是车马仪仗俑中的随从马俑。马健壮肥硕,昂首嘶鸣,抬腿欲进,翘尾而立,富于动感,栩栩如生。武威雷台汉墓发现了中国境内数量最多、阵容气势恢宏的铜车马仪仗俑群,由38匹马,1头牛,14辆战车,17个手持长戟的武士俑和28个奴婢俑组成,而引领这支仪仗队伍的是气势惊人、脚踏飞燕的铜奔马。奔马身后有小吏领队,斧车前导,骑马武士俑护卫,※※要员乘轺车跟随其后。“公出有从骑”,出行车骑数量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作为地方官的墓主人显然是僭越,反映出东汉以来地方武装势力增长而出现的群雄割据局面。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268
主题: 7
帖子: 675
注册: 2005年9月
北方牧民写真画——牧畜图壁画砖
魏晋(222~420年)

尺寸:长35、宽17.3厘米

1972年嘉峪关市新城第五号墓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画面为一个身着窄袖短袍的边境牧民,正守护着一群羊和马,畜群悠闲游走,自由自在,描绘了河西地区古代少数民族在荒原上放牧的情景。这种砖画是将字画绘写在砖块上烧制而成的,用笔简洁奔放,线条潇洒随意,色彩运用朴实简练,表现手法独特新奇。

    魏晋时期,河西走廊地处丝绸之路中段交通要冲,又是小月氏、鲜卑、氐等族与汉族杂居的地方,草原广袤,牧草丰盛,畜牧业发达,这幅畜牧图形象地再现了“河西畜牧为天下饶”的景象,同时也是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体现。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268
主题: 7
帖子: 675
注册: 2005年9月
龙舞凤鸣——彩绘龙鸟纹漆盘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尺寸:高5.5、口径25.8厘米

1992年湖北省江陵市高台汉墓出土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藏



    汉代盛食器。木胎斫制。外髹黑漆,内髹红漆,盘内以浅红、深蓝、金黄彩绘龙纹,间饰三只凤鸟。龙的形态均作曲线形,似蟠非蟠,似绕非绕,均作升腾滚动状。三鸟均为黑色轮廓,内圈※※的一只作站立状,昂首曲颈,长腿短尾,神态悠闲;另外两只遥遥相望,一作鸣叫状,一作行走状。全器色泽鲜艳,花纹绚丽,构图饱满,形象生动,颇具艺术魅力。漆盘上抽象的龙纹和凤鸟纹形态和表现手法已趋于简化,变得规范,所绘抽象云龙,形象洗练夸张,是极为抽象的写意之作;凤鸟工笔细绘,生动逼真,是仿生的写实之作。整幅画面龙舞凤鸣,相辅相成,和谐美观,极具西汉漆器的装饰风格和特点。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268
主题: 7
帖子: 675
注册: 2005年9月
原文由 蓝水之翼 发表
楼主文辞优美,此甬我也是看了又看,确实精彩。这样的精气神,早已经湮没在 ※※洪水中了,不意竟能在一个泥胎上复现,真是奇迹。


呵呵,真是不敢当。我的水平哪儿有这么高~~~配的文字是展览现场的说明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8.27
主题: 3
帖子: 3573
注册: 2001年8月
原文由 zkf81 发表
汉宫佳丽——跪坐拱手陶俑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尺寸:高33厘米

1995年陕西省西安市阳陵陪葬墓园出土

陕西省汉阳陵博物馆藏

    俑朱唇黑眉,面容清秀,一袭深衣,正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这种俑塑绘出女性的美丽、娴静、细腻和沁人心脾的韵致,足以令人倾倒。

    这是中国古人的标准坐姿——跪坐( ......
楼主文辞优美,此甬我也是看了又看,确实精彩。这样的精气神,早已经湮没在 ※※洪水中了,不意竟能在一个泥胎上复现,真是奇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268
主题: 7
帖子: 675
注册: 2005年9月
香汤沐浴日日新——云龙纹漆盘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尺寸:高13、口径72.5厘米

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汉代沐浴用具。虽经历两千年仍然光亮如新,红黑色彩对比强烈,纹饰清秀华美。外底有朱书文字“轪侯家”,表明它归汉初长沙国的轪侯府所有。古时称洗发为沐,洁身为浴,而沐浴之法,使用匜勺之类浇水沐浴,下有盘承接;沐浴之水是经现代科学证明具有美容之效的淘米水——稷粱之潘汁。这件大盘便是用来盛接沐浴之水的。古文献记载有在沐盘上刻铭自警,且语意双关,寓意深刻。《礼记?大学》记载商代开国之君成汤在沐盘上刻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博物馆馆藏文物拍摄交流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