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时评点滴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古典乐评文选入此。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6772 回帖:7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一位※※※※※哲学家与古典音乐的不解之缘】

曾经有一位德国哲学家名叫西奥多·阿多诺。他是法兰克福学派鼻祖,并对※※※※※哲学笃信不疑。在此谈论这个人,当然不是为了讨论他的哲学成就,而是因为,他与古典音乐的不解之缘。

50年代时,他与著名指挥乔治·索尔蒂曾有过一段交情。当时两人经常在钢琴上四手联弹布鲁克纳交响乐,过把瘾之后,再结伴上街,在法兰克福各酒吧里找金发女郎厮混。

阿多诺信奉的那套哲学理念虽然早已被世人抛诸脑后,其本人亦早在1969年谢世,但半个世纪以来,他的个人形象却每每被人提及,并成为最多被人援引的警句名家之一。譬如“奥斯维辛之后,写诗也是一种残忍”。再譬如,“一个人保持常态,不啻于自杀”。

音乐只是阿多诺的副业,尽管他从来不敢对音乐掉以轻心。他曾经立志成为作曲家,年轻时曾经在维也纳师从阿尔班·贝尔格。贝尔格的无调性音乐曾经开现代音乐风气之先,他的歌剧《沃采克》曾经在二十世纪引无数人侧目。贝尔格曾经有个情妇住在布拉格,年轻的阿多诺为恩师担当了一阵鸿雁传书的职责。贝尔格的情书中,将爱情秘密写进了十二音主题。他的这位红颜知己名叫汉娜,是小说家弗兰茨·沃费尔的姐姐。而这位小说家,恰巧又娶了古斯塔夫·马勒的遗孀阿尔玛为妻。有幸与这些名人搭上拐弯抹角的关系,曾经使年轻的阿多诺兴奋莫名。从此他经常将这段经历挂在嘴边。但他当时绝没有料到,贝尔格在音乐中埋入内心隐秘的作曲手法,日后启发了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后者也用类似的手法,将其内心种种不足为人道的念头,神鬼不觉地写进了曲子中。

后来阿多诺曾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游历了一阵子,其间,再次卷入名人与流言的漩涡。1948年,著名小说家托马斯·曼打算写一本书名叫《浮士德博士》,主人公是一位作曲家,打算出卖灵魂给魔鬼,以换取现代派作曲的独门绝技。为此,阿多诺专门来给托马斯·曼上课,介绍12音作曲理论。闻知此事,阿尔玛·马勒在勋伯格面前搬弄是非,声称托马斯·曼不但剽窃了勋伯格的作曲发明,而且将勋伯格当做小说主人公邪恶的德国原型。虽然阿多诺历来对勋伯格崇拜有加,视其为音乐革命之父,但是勋伯格还是忍不住大为光火,谴责阿多诺为叛徒小人。此事并未使阿多诺沮丧,他甚至为自己能够在一班大人物中搅起这番轩然大波而窃喜不已。

阿多诺声称,音乐的演变历来沿着一条既定的路线前进着,从瓦格纳和马勒到勋伯格、贝尔格以及韦伯恩,乃至二战之后的布列兹和斯托克豪森,革命道路从未偏离和逆转。这条音乐发展的道路,完全符合※※※※※的理论,符合※※主义的远景方向。这就是阿多诺基本的音乐思想。虽然他本人在作曲方面的实践乏善可陈。

尽管他未能在作曲方面取得成功,但他的音乐评论却历来不乏读者。尽管论点不尽成立。譬如,阿多诺以坚定的※※※※※立场出发,认为马勒第二、第八交响乐的核心是否定宗教信仰。虽然观点异想天开,但他的文章却总是能博得知识分子们的读兴。

他的文章后来被结集成书,名叫《黑夜音乐》。该标题来自他1929年关于音乐的一番奇思异想,关于音乐如何随着※※的推进。他将舒伯特或者瓦格纳之类的音乐称为“黑夜音乐”,亦即与夜晚气氛相吻合的音乐。他说,当人类社会进入电灯时代之后,人们再也无缘体验到先前那种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所以就再也写不出舒伯特和瓦格纳式的音乐了。这是无法改变的结局,是“描画时代的终结”。所谓“音乐的不朽”是个谎言。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音乐。音乐与时代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我们还习惯于一成不变地看待音乐,而且还是就音乐论音乐”,他写道,“我们总是相信我们是从音乐自身出发,···其实,从房子里看风景,窗户限制了我们的视野,走廊限制了我们的步履,门框限制了我们的高度,或者干脆说,这房子是我们作茧自缚的结果。”

他的这些想法确实有趣,虽然表述不尽完善,并且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哪怕勋伯格的脱颖而出也没有帮他指出最终的音乐方向究竟在何方。但是阿多诺的奇谈怪论确实富有启发性,虽然听起来有点儿荒诞。“黑夜音乐”毕竟还是蕴含着无穷价值和魅力。他的另一篇文章对拉威尔的音乐大肆抨击,声称拉威尔的音乐缺乏原创性和现实性,按理应该比德彪西更现代,但却天然不合乎时宜。

阿多诺后来还谈到爵士乐。当然,并不是正宗的爵士乐。他从未造访过哈莱姆或者新奥尔良。他对切分音风格的了解和研究从未超出过库特·威尔的《三便士歌剧》。1936年,他声称所有爵士乐,无论大乐队还是爵士乐歌曲以及布鲁斯音乐,统统都只能视同流行音乐。对于这种他并不了解的音乐,阿多诺断言“爵士乐徒有其表”,由此他进一步认为,“这种音乐证明,资产阶级对真正的艺术一窍不通。”

说到底,阿多诺认为,尽管主流媒体大肆宣扬,但实际上,流行音乐绝不是音乐真正的发展方向。大众文化或者各种时髦玩意并不能引领音乐走向更高级的未来。这些东西都只是商业社会愚弄和麻痹大众的手段而已。

原作者:诺曼·勒布莱希特
原文标题:《How a master of dogma became the acme of cool》
原文出处:http://www_scena_org/columns/lebrecht/091019-NL-dogma.html

[jdai 编辑于 2009-10-30 00:4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596
主题: 7
帖子: 342
注册: 2004年5月
原文由 kempff 发表......澳洲在古典音乐方面,还算不错......说到黑胶唱片,我上次在某个garage sale买了大约50张,品相不错的,不过我没有唱机。里面包括有些录音好像还没有出过CD,比如古尔德弹的皇帝。另外还有 ......


听黑胶,澳洲的条件比新加坡强太多了。强烈建议你收黑胶唱片。我自己的经历是:正版CD太贵,我不买D版,也买不着。黑胶唱片相对就便宜了,除了一些名家名版。我在欧洲,美国的朋友帮忙淘宝,前贴说的Grumiaux的巴赫六小无(飞利浦)就是朋友在伦敦一家小店找到的,70镑,很合理的价。非名版名家的,到处都是几块钱,比CD便宜太多了。

相信在你那里找一架老唱机也不贵,动磁唱头加唱放,比CD机便宜。同价位的,黑胶轻易灭掉数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0.15
主题: 80
帖子: 5042
注册: 2002年7月
原文由 panpei 发表

多好啊!读这个多舒服!回你贴时,正在听Hefeitz拉的圣桑Introduction and Rondo Capriccioso, op.28,   
老听Hefeitz, Grumiaux, Milstein, 当代的小提琴家们真有点没法听。我还收着一张祖克曼的中提琴唱片,小提,中提都拉的似乎不多吧?今天格外高兴,淘换了一套3张品相完美的Arthur Grumiaux的巴赫六小无黑胶。

......


多谢表扬

澳洲在古典音乐方面,还算不错。不过我所在这个阿村,东西就相对少一些。现在悉尼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是阿什肯纳吉,悉尼和墨尔本的演出机会多一些。

说到黑胶唱片,我上次在某个garage sale买了大约50张,品相不错的,不过我没有唱机。里面包括有些录音好像还没有出过CD,比如古尔德弹的皇帝。另外还有些颇有名的录音,比如瓦尔特的田园,鲁兵斯坦的肖邦等等,猜猜50多张一共多少钱?才2澳元,相当于人民币2毛钱一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最近心情浮躁,不想动笔做活※※,所以没再翻译东西贴出来。上不去国外网站只是借口。其实很多唱片说明书的文章,比网上和杂志上的东西更有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6.818
主题: 9
帖子: 508
注册: 2004年3月
原文由 kempff 发表......听祖克曼的阿德雷德音乐会演出......但也值得玩味吧。


多好啊!读这个多舒服!回你贴时,正在听Hefeitz拉的圣桑Introduction and Rondo Capriccioso, op.28,   
老听Hefeitz, Grumiaux, Milstein, 当代的小提琴家们真有点没法听。我还收着一张祖克曼的中提琴唱片,小提,中提都拉的似乎不多吧?今天格外高兴,淘换了一套3张品相完美的Arthur Grumiaux的巴赫六小无黑胶。

你说澳洲是沙漠,那新加坡就得是真空啦,英联邦里,我觉着澳洲还不弱啊,悉尼还是墨尔本有个专门的摄影博物馆,下次去一定要去看看。我还有20多张澳洲刻的黑胶唱片呢。

QUOTE]原文由 jdai 发表上个月底听了一场音乐会。。。。。。深圳保利剧院的音效着实不错。。。。。。  [/QUOTE]

据某乐团的人实地对比,新加坡的榴莲壳音乐厅的音响效果只是(在亚洲地区)中上,他去过的音响最好的是北京的大鸭蛋 --- 国家大剧院。以后回京一定要去见识一下。

jdai, 说你出去鬼混,一点没错,你跟个搅棍缠斗个啥!浪费时间。你说国内上不了某些网战,搞得你没东西可翻,你要真想干点正经的,我这里方便,copy&paste而已,发到你邮箱,要多少有多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0.15
主题: 80
帖子: 5042
注册: 2002年7月
我最近的作业一篇

听祖克曼的阿德雷德音乐会演出

星期六晚上去了祖克曼在澳洲唯一的一场音乐会。他和他的美女老婆,与阿德雷德交响乐团上演博拉姆斯的双重协奏曲。

因为祖克曼声名在外,而且以前听ABC转播的伟大小提琴协奏曲系列,是他主讲的,我觉得讲得很不错。所以这次一早就订了票。不过好像,和以往有所不同,这次的票还不是太难买,好像到最后说不定都还有位置,不知道是因为票价太高了,还是宣传不够及时,还是澳洲人对祖克曼不太敢冒。

不管如何,距离我上一次听的“大师”级别的演出,Angella Hewitt的平均律,也差不多一年了,之间满有意思的澳洲演出也有,但是不是说澳洲文化沙漠嘛,这种洋和尚赏面过来咱阿德着小地方念经,俺还是非常兴奋的。

终于到时间开始,一片鼓掌声之下,首先亮相的是zukerman的夫人Amanda Forsyth。哇,这个亮相有点惊艳之感,想不到zukerman这老头子有个金发美女老婆。。 金发,金晚装,高挑的身材,加上后排座位的距离美,让人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了。紧随其后的zukerman出来后,才发觉这个家伙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老,虽然头发全白,其他还是挺年轻的,毕竟也才刚过60嘛。

第一曲是圣桑的一个作品,我以前没有听过,甚至曲名都不知道了。 我以为圣桑的作品会偏心小提琴,谁知道恰恰相反,大提琴的表现机会很多,而小提琴也就是插几句话的份。估计选这个曲子也是他们相互家庭地位决定的吧。 Amanda的演奏算是不过不失,考虑到还有美女因素,也算OK吧。zukerman的演奏,哇,温柔到家了,琴声很甜美,但是好像也太唯唯诺诺了吧,我不知道应该怪罪圣桑这个法国佬,还是zukerman这个sugar,哎,声音很美,可是这么甜蜜和萎靡不振,不怕腻死人吗?不过美女仿佛很受用呢,一曲演罢,兴奋得张大口,就好像这个表情符号
,只是眼睛还是这样
的,大家想象吧。

中间gap filler的音乐是ASO演奏的Rachmaninoff交响舞曲。这个曲子我从来没认真听过。但rachmaninoff从来不缺优美旋律,这次在现场恰恰有机会看到这个曲子的复杂配器。ASO的表现可圈可点,确实进步了。唯独遗憾的是我一直没能找到新来的concertmaster美女 Natsuko Yoshimoto。担任首席的还是以前的那个,亚洲面孔的小个子(好像是什么Lam)。不过我也很欣赏他,虽然小矮个穿着长长的礼服颇滑稽,但是动作和风度相当凌厉,琴声也很有穿透力,颇有点VPO当年80年代那个首席的感觉。ASO的演出,无论是色彩,动态都很到位,尤其是木管部分非常出色。我之前说了从来没认真听过这曲子,原因就是我觉得rach虽然不缺才华,但是这曲子写得有些散乱,听着听着就走神了。而这次终于留心听完,ASO对俄罗斯音乐那种宽广又神秘的情感表现得还是蛮有张力的,以至我居然没走神,真不错。

下半场,重头戏Brahms的双重协奏曲。这个曲子我挺喜欢的。Brahms写的旋律流畅的东西不多,这个可以算其中之一。第一乐章一出声,就相当的豪迈,这在勃拉姆斯也不多见。Amanda似乎心情也不错,也朝着豪迈的路子拉,不过不知道是不是我对美女开始有些偏见了,总觉得这个作品大提琴部分实在是太男性化了,Amanda拉得不萎靡,可是就是无法给人那种博拉姆斯耿直得可爱的那种老牛味道,而zukerman继续温柔,而且温柔得太到位了,多一份则滥,而太凌厉太爽快的话,又不是布拉姆斯了。也许要怪我这个低俗的听众,总想着有没有写辉煌灿烂的地方让我们一睹大师风采,可是这个作品就没有留太多给小提琴独奏表现闪光之处。

第二乐章,这个博拉姆斯最温柔可爱的地方,由两夫妻来合奏,特别值得期待。布拉姆斯这个音乐本身就挺暧昧的,向他的室内乐,有很亲密的交流,而背景,像是傍晚前泛着昏黄的光辉。可是布拉姆斯的暧昧方式,当然不同圣桑这种法国小男女。这个乐章在继承了布拉姆斯吞吞吐吐含蓄腼腆的基础上,又多了几分亲密,可是亲密之余,大提琴n次打断小提琴,好像布拉姆斯突然想,哎,不行啊,咱是德国男人,怎么能这么萎靡呢,然后小提琴又提醒,德国男人又怎么了,看你多煞风景啊。。然后又含情脉脉的纠缠开了,这两个人在纠缠方面,做得还真不错,zukerman的发音非常柔美而亮泽,而最难得的是那个浪漫的度把握得很恰当,和前面说的一样,给人一种old school那种浪漫派的感觉的同时,想挑他的毛病说他太滥又挑不出来。

OK,回到音乐最后,德国男人好不容易,终于找到一个动机,转入第三乐章,理性,而又乐观的旋律。小提琴依旧没有什么机会表现,而大提琴这里依旧有点刻意想大气,却少了点质朴的感觉。演完以后,观众似乎非常兴奋,n次谢幕。可是我其实心里有些失望,感觉并没有听到什么让人眼前一亮(或者应该说耳朵一竖?)的地方,跟着大家拼命鼓掌,其实动机也非常恶俗,就是希望能有点encore,也许还能领略一下大师风采。可惜这个愿望也落空了,两人谢幕几次就猴急的跑掉了

总之,这就是今年期望最高的一场音乐会,听完以后有点莫名的失望,说莫名,是因为我又挑不出什么毛病来。zukerman的风格,我觉得是属于上一辈的偏浪漫的那种,和现在的主流,那种追求准确和凌厉的风格不一样。其实布拉姆斯也是“属于上一代”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也落伍于他的时代,可是质量很高。这一点来说,两人很真的相似。但是布拉姆斯自知自己永成不了贝多芬,他只有敬仰的份。zukerman也成不了heifetz, oistrakh那个级别的,但他old school的修养,尤其是在细腻之处,类似室内乐的表现,还是非常到位。而这种表现,也许在现场听,不会特别惊艳,但也值得玩味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上个月底听了一场音乐会。平时只在家听唱片,暌违音乐厅年余,经历越有限,印象越深刻。

我不得不说,深圳保利剧院的音效着实不错。完全出乎我意料。鄙人私底下对音乐厅音效的第一考核指标,就是低音弦乐的辨识度。深圳几个场子,大剧院,大会堂,华夏艺术中心,少年宫剧场,电视台剧场,全都乏善可陈。深圳音乐厅自然是 ......


关于这场音乐会,上文只谈了现代音乐部分。其实这场音乐会的重头戏,依然是优美动听的浪漫主义音乐。

上半场的压轴曲目是瓦克斯曼的《卡门主题幻想曲》。小提琴由宁峰担纲。这首曲子完全取自比才歌剧,小提琴部分很像萨※※蒂。···以前各式各样的《卡门》听得太多,到了音乐厅,反而没有新鲜感。还忍不住觉得这里不对那里不对。其实整体演奏没啥问题,※※对力度速度的控制都比较稳定。乐团虽然是短时间内拼凑组成,但个个精兵强将,配合起来也算默契。唯独小提琴独奏,众目睽睽之下,我感觉他把豪放的吉普赛女人演奏成了醉醺醺脏兮兮的流浪汉,···不羁和油滑的之间的区别,往往就是一线之差。···他那把小提琴的音色也不够明亮,穿透力不强,时不时会被乐队淹没。

下半场,全部献给了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乐》。柴可夫斯基交响乐我历来听得不多。第六《悲怆》在中国名声最大,但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第四第五以及《曼弗雷德》。第五我有两个版本,分别是捷吉耶夫指挥维也纳爱乐和梅塔指挥以色列爱乐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跟第六有点相似,情绪都很低落。但是第五交的第二乐章实在美不胜收,俄罗斯民歌风味浓稠无比,主题旋律甚至被齐豫改编成了流行歌曲。

然而到了音乐会的尾声,估计乐团已很疲惫,演奏第三第四乐章时有点儿赶不上趟。仿佛※※队伍,渐渐就松散开来。不过没啥,到了这时候,听众也有点儿疲惫和心不在焉。

加演曲目有两首,第一首好像是《拉得茨基》。第二首是《月亮代表我的心》!曲子一开头,似曾相识,渐渐就听出来了,于是全场合唱。调子是按低音弦乐定的,于是大家便以男低音作和,压抑的歌声在音乐厅里低沉地若隐若现,漂浮在乐队的声响海洋中。管弦乐队演奏这类中国歌曲,永远带有天然的优美深情。

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jdai 编辑于 2009-08-26 16:1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上个月底听了一场音乐会。平时只在家听唱片,暌违音乐厅年余,经历越有限,印象越深刻。

我不得不说,深圳保利剧院的音效着实不错。完全出乎我意料。鄙人私底下对音乐厅音效的第一考核指标,就是低音弦乐的辨识度。深圳几个场子,大剧院,大会堂,华夏艺术中心,少年宫剧场,电视台剧场,全都乏善可陈。深圳音乐厅自然是不错的,但是不足为奇,因为花了巨资,又一再延期完工,音效再不好,那就得立案调查了。

保利剧院与音乐厅几乎同时建造,但是一直不声不响,给人一个纯商业项目的印象。音效竟然还不错。大提琴的音量强劲地从舞台反射到听众席,细节清晰可闻,低音大提琴尤其能跳到表面上,这种效果,一般在数字录音的CD中常见,而现场音乐会未必时时能听到。

当晚的乐团是个典型的乌合之众,但是水准不俗。乐团破天荒地由大陆和台湾各大乐团的精英人士抽调组成,名叫“海峡和平交响乐团”,其政治上的感召意义不言而喻。台湾乐手占三分之一。指挥是澳门乐团的※※

音乐会的曲目,现代作品和浪漫派曲目各占一半。

在家听唱片,我们多半听浪漫派往前的东西,现代派偶尔点缀。但是现场音乐会,一般而言,我宁愿听风格晦涩的现代作品。理由:音乐厅演奏的生动音效,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现代派音乐的全部魅力和内在逻辑。而很多古典经典曲目,一方面很少有当代乐团的演奏水准能够超越老一代大师的经典录音,另一方面,经典曲目在挖掘管弦乐队音色音效的无穷表现力方面,的确不如当代作品走得更远做得更彻底。

当晚音乐会,开场的两首曲子,都是中国当代作曲家的获奖作品。一首是大陆作曲家作品。另一首是台湾作曲家的作品。

中国管弦乐的水准,相比其他艺术,比如绘画和文学,与国际潮流的差距尤其之大。比日本都差得远。总体来说,中国的交响乐作曲家,只学会了柴可夫斯基和德沃夏克的衣钵。更早的和更后的风格,都是空白。不仅是风格上的空白,而且还有整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空白。这和意识形态有关。

到了八十年代,忽然,中国就横空出世了现代音乐。好比社会形态,一下从封建社会跳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然而缺乏经典风格做深厚地基的现代音乐,总归是贫血和干瘪的。然而,有总比没有好。填补空白,虽然用了糟糠,但总比饿肚子强。

第一首是徐振民的《枫桥夜泊》。一开头,用宁静冷冽的长笛模仿洞箫,画出苏州寒山寺的图景和氛围。然后,一段德彪西《夜曲》式的乐队主题惊艳亮相。这段音乐的配器确实精彩无比。玲珑剔透,无限飘逸,光线迷离。我相信这是该曲1993年在作曲比赛中获奖的主要理由之一。

没想到随着乐曲的推进,却又回到了柴可夫斯基式的叙事方式。生怕听众听不懂,生怕故事的逻辑不清晰。哎。好比一段时髦的衣料,到了保守的犹犹豫豫的裁缝手里,终于还是缝了一件传统的对襟马褂。

这幅寒山寺的图画,终于面面俱到地画完了。而我在半中间就已经不耐烦地走神儿。

第二首曲子《春日醉起言志》,依然来自汉语古典文学的启迪。但却比《枫桥夜泊》更像一首地道的现代音乐。这是台湾女作曲家许惠常的手笔,2003年在日本获奖。也是典型的阳春白雪。相较而言,我很喜欢这首曲子。凌厉,洒脱,配器冰冷大胆,音效出人意表,虽然传统的影子被撕得支离破碎,但是总体来说,依然营造了古代文人高傲不羁的风貌。我还是要说,这样的曲子,在音乐厅里听,的确十分过瘾。现代音乐的过瘾理由,大概可以用摇滚乐那样的不可思议来类比。

深圳保利剧院,外形像一只鼠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203
主题: 28
帖子: 278
注册: 2001年4月
贴几张前几年追星成果BTW,很早之前听过水蓝的一盘磁带,水平挺不错的

[karajan 编辑于 2009-08-08 03:3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596
主题: 7
帖子: 342
注册: 2004年5月
原文由 罗德琴科 发表好文啊!!!应该是艾森巴赫吧。


谢谢指正,全名是” Christoph Eschenbach”,对吧?从弹钢琴转入指挥。
如果留意,两个帮衬朗朗的指挥都有弹钢琴的背景,加拿大有个※※钢琴家朱贤杰也是力捧朗朗,这个现象怎么解释?

原文由 jdai 发表鬼混回来,看到这篇猛文。不登报纸简直可惜。建议你今后经常向《爱乐》投稿吧。。。。。。。


Jdai谬赞,我知道自己的分量,听的音乐太有限了,只敢对听过的发表一点偏见而已。认识几个音乐圈里的,听点儿八卦到这里散播就够了。

补充一点关于※※※在德国学琴的事,据说李在德国交友不慎,跟几个小混混瞎玩,浪费了不少时间,弹琴以外的理论课都考不过,然后就申请哈佛上学,哈佛可没把李当回事,上学可以收你,但必须上足学时,拿到足够学分才可以毕业。镀哈佛的金,出去走穴,没门。哈佛根本用不着你※※※来提高名气。当年马友友可是踏踏实实上学拿学位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8.183
主题: 70
帖子: 6709
注册: 2003年12月
好文啊!!!

原文由 潘沛 发表
要不Barenboim, Offenbach也不会废那老多工夫提携他。


应该是艾森巴赫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潘沛 发表
Jdai出去鬼混,我来顶。上一篇听后感。侃侃※※※

上星期五(7月24日)晚,※※※来新加坡弹柴一钢协。我五月底订票时,几乎售罄。7月初,古典音乐电台播广告卖排练场的票。可见偶像的魅力挡不住啊!

入场前在剧院外抽烟,跟个韩国小妞借火,小妞匆匆抽完进去排队入场,原来也是李的粉丝。场外气氛热烈,明显的老中 ......


鬼混回来,看到这篇猛文。

不登报纸简直可惜。建议你今后经常向《爱乐》投稿吧。

※※※是被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开除的?最终没毕业吗?这个消息比较惊人。我对※※※和朗朗都不太欣赏。始终感觉中国的一大批钢琴神童不过是钢琴界的运动员而已。全国上下均视钢琴比赛为体育锦标赛。趋之若鹜。最近深圳又有个张昊辰在美国克莱本大赛夺冠,据说该比赛含金量超过※※※的肖邦大奖。张昊辰尤其以顺利完成普罗科菲耶夫协奏曲自傲,好像体操运动员完成了某某后空翻得了高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0.596
主题: 7
帖子: 342
注册: 2004年5月
Jdai出去鬼混,我来顶。上一篇听后感。侃侃※※※

上星期五(7月24日)晚,※※※来新加坡弹柴一钢协。我五月底订票时,几乎售罄。7月初,古典音乐电台播广告卖排练场的票。可见偶像的魅力挡不住啊!

入场前在剧院外抽烟,跟个韩国小妞借火,小妞匆匆抽完进去排队入场,原来也是李的粉丝。场外气氛热烈,明显的老中青姑娘粉丝团占了大部分。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阿姨级粉丝排在队伍中间突然晕倒,救护车担架来抬她,刚苏醒的阿姨还不肯走。剧场里4层观众席爆满,真怀疑有多少是冲着听音乐来的。

上半场是作曲家Karl Goldmark(1830-1915)的《乡村婚礼交响曲》Rustic Wedding Symphony,其实叫组曲更合适。Karl Goldmark与博拉姆斯同时代,这首交响曲也受到博拉姆斯的赞誉。我听古典音乐的感觉是,多数德奥作品的“立体感“要比其它乐派的强,Karl Goldmark这么个“小“作曲家的作品也不例外,五个乐章,织体均衡丰富,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德味“?水蓝的SSO(新加坡国立交响乐团)相当有水准,水蓝的音乐感很强,尽管有时拍点不是很明确,但对各声部的控制,井井有条,更重要的是音乐的味道在他指挥棒下全出来了。

中场休息后,主角上场,※※※跟几年前的照片上比没什么变化,神情略带羞涩,这个最让粉丝们着迷。我不知道曲目是谁做主敲定的,柴一钢协今年在新加坡已经是第二次上演了,前一次是5月,没记错的话,是Bronfman 和SSO。※※※的气质不适合弹柴一,应该安排其它浪漫派的曲目。全曲听完,果然印证我的看法。柴一钢协需要技巧与激情(甚至要带些粗野)并重,李的技巧全有,力度与激情则欠了太多。我听过得唱片里,有激情的是1958年卡内基Van Clibun和孔德拉辛,鲁宾斯坦也够分量。阿劳就欠点激情,弹得文雅了一些。可惜没听过霍洛维茨的柴一,看介绍说,霍洛维茨和托斯卡尼尼的柴一最激动人心,第一乐章只用了17分钟30几秒。我留意了一下,※※※的柴一第一乐章用了19分钟40秒,整体上,尤其是末段的华彩乐段没有将青春魅力喷薄而出的劲头表现出来,李数次从琴凳上半立起来为了加大力度,柴一是协奏曲里典型的需要钢琴与乐队对抗,※※※显然没有把乐队※※住, 第三乐章最后一个八度前的一※※鼓和乐队合奏几乎把※※※的琴声淹没了。我坐在第三排,不知后排和楼上的听感如何。全曲结束,全场掌声雷动夹杂着女性粉丝的尖叫,加弹一曲李斯特的练习曲。音乐会以后,听SSO团员透露,24日早上的排练,李弹得马马虎虎。散场出外抽烟,巧了又是跟同一个韩国小妞借火,小妞一脸兴奋,掐了烟进大厅排队等※※※签名,这魅力,老大了。

谈谈我对朗朗,※※※的看法。对※※※还好,一个※※※在四川音乐学院的同学觉得李现在很“颓废“,据说※※※在德国学琴,被学校开除,当时李曾申请上哈佛镀金,遭婉拒。这个是否跟DG解约事件有关联?有待考证。似乎更多人对朗朗的表现很不屑,我也不例外。看朗朗的卡内基首演DVD,对他弹琴以外的表演功夫也相当佩服。他最会跟摄影机的镜头调情,古往今来的钢琴家们全得甘拜下风。当然镜头是不解风情的,那些夸张的表情原封不动全传达给看DVD的,着实恶心了我们一把。这要归功于朗爸,今天的朗朗,是朗爸一手浇灌出来的。风闻朗爸还开过“大师班“,指导小琴童们如何成名,其中有一课教你怎么在钢琴边张牙舞爪以吸引听众注意力。呜呼哀哉!跪求您老饶过我们的花朵罢。赚得也脑满肠肥的了,您就退休享两天清福,成不成? 要不到您就周游欧洲列国,那边王室还有几家,公主还有几个,物色个儿媳也该提上郎家议事日程了吧?

相信朗朗该明白爱乐人要听的是你钢琴里出来的东西,要好看,我们会去看理查德。克莱德曼,还有陈美,穿着超短皮裤衩,扭臀蹲在雪峰前拉着水晶玻璃提琴,不比你刺激?朗朗的琴技确实不错,要不Barenboim, Offenbach也不会废那老多工夫提携他。听说朗朗有独家密技,发明了“揉键法“,是不是把弦乐器的揉弦移植到键盘上? 如果收敛一些,对音乐的关注再多一些,再上层楼也指日可待。目前嘛,只听各方赞誉的是他的技巧,至于音乐感,他敢来一场巴赫的《平均律》嘛?录一套贝多芬32首奏鸣曲?我看他多半心虚。这对※※※也同样是个挑战。是骡子是马,拉到巴赫,贝多芬前面遛两圈,包他现出原形。当今世界上依然活跃在古典乐界的钢琴家里,论琴技,比郎,李只高不低的至少有一打,论音乐素养比朗朗,※※※高明的就多了去了。只是中文媒体的吹嘘能力世界第一罢了。还有那个沈文裕,居然放话说要拯救古典音乐,不否认他有两把刷子,可谁听说过哪个维也纳厨师扬言要拯救川菜?

真心希望朗朗早日炒了他老爸的鱿鱼,独立自主地闯荡一番。功夫在诗外,多玩点别的对修养的提高也有益,哪怕玩女人呢,同性恋也行啊。钢琴以内和以外的都算上,老一辈钢琴家的作派可资学习的多了去了。※※※也不例外,虽没有朗朗那么张扬,琴技也不赖,就是缺了点独立自主的劲头,在外被唱片公司摆弄,在家有父母看着。还有那个沈文裕,成天到处参加钢琴比赛,家长的束缚无时不在。这一代独生子的教育问题多多,天才们也不例外,钢琴多多少少被他们弹歪了。

唯希望朗朗,※※※把精力投注在音乐里,偶像代言只是一时的,新鲜劲儿一过,广告商一准地另寻俊男美女。你们只有依附在古典音乐里,才能维持生命力,历久弥新。还有一个现象,这些乐坛新秀们全是单打独斗,你看到哪个跟其他的演奏家组成过演奏小组,搞几场室内乐演奏会?又或有录制唱片?没有。我们还欠缺音乐传统,这个东西要培养起来可能还要几十年的时间,希望有人开个好头(王健和许多演奏家有合作,还有唱片,可惜那是在欧洲)。回顾上个世纪,鲁宾斯坦和霍洛维茨交恶前私下的双钢琴演奏,可惜没有录音流传。海菲茨,鲁宾斯坦和Piatigorsky的三重奏组,杜普雷,巴兰博伊姆,祖克曼组合,阿格里奇和很多人的合作,等等,不胜枚举,高手们之间的交流佳话频传。我□□□□□□音乐界啥时候能搞一台贝多芬三重奏协奏曲,频繁地,定期举办室内乐演奏会,这才能算在古典音乐的天地里,更上一层楼。  

中国毕竟人才济济,我们还有陈萨,牛牛等等跻身国际乐坛,六月的VAN CLIBUN钢琴赛又有一个张姓的小伙子拿并列第一。单从钢琴来说,从1920年代始,1934年贺绿汀的《牧童短笛》获齐尔品创作奖第一名可算是个标志,到今天(减掉中间停顿的40年)也就50多年的※※,有此成绩奠基,尽管当下有浮躁的现象,对将来我还是乐观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antihumanity 发表

小提琴家要成名能登臺演出,必須要找到基金會或者贊助商支援一把名琴,現在一隻guadanini也動輒數十萬上百萬美刀,STRAD就更別說了。鋼琴家則沒有這個問題,日本有很多基金會買下名琴贊助本國新進,而河蟹國顯然不太有這種可能性,另外朗朗的走紅,一方面是他的技巧,一方面是環球的包裝,他和環球是雙贏的,而鋼琴的群?......


没看楼下panpei贴的文章说,齐默尔曼出国巡演也随身带着斯坦威大钢琴?美国海关怀疑该钢琴胶水味道有毒,他只好拆下机械部分随身带着走,咽不下窝囊气,就在洛杉矶迪斯尼大厅独奏会上大骂美国※※妄图侵略波兰···

国内小提琴琴童不如钢琴琴童多,我总觉得跟小提琴学起来太难有直接关系。因其太难,一方面学生很辛苦,而且好的小提琴师资也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803
主题: 374
帖子: 7564
注册: 2003年12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金力下个月来深圳保利剧院开独奏会。其他的知之不多。印象中多年前曾被报道过神童事迹。目前国产小提琴手不如钢琴家地位高,没人能望朗朗项背。明显不公平。在我看来,小提琴比钢琴难多了。拉得好的,效果也远比钢琴动人。至少我是听小提琴唱片远远多于钢琴。


小提琴家要成名能登臺演出,必須要找到基金會或者贊助商支援一把名琴,現在一隻guadanini也動輒數十萬上百萬美刀,STRAD就更別說了。鋼琴家則沒有這個問題,日本有很多基金會買下名琴贊助本國新進,而河蟹國顯然不太有這種可能性,另外朗朗的走紅,一方面是他的技巧,一方面是環球的包裝,他和環球是雙贏的,而鋼琴的群眾基礎要好些。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7.803
主题: 374
帖子: 7564
注册: 2003年12月
類似中國不高興這樣的書,現在連糞青都不好意思拿出來現了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辘轳仙影 发表

能让中国人附庸风雅的东西不多吧?歌剧是选择之一。

钱多了做点儿啥?以前是吃炸糕,还是买皮袄?现在时境外赌博。


歌剧被用来附庸风雅,也挺有面子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捞一把 发表

和歌剧无关!

这几个垃圾, 你怎么还拿他们当回事?


要知己知彼嘛。一边生气一边往下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zhp62 发表

《梅兰芳》可能倒是一部YY电影,真不知道陈凯歌是出于什么动机拍的,空洞腐朽堕落。

今天中国人去听,或者看歌剧,也许不是出于个人喜好,而是附庸风雅,给自己贴标签,或者是进行社交,等等,但是跟西方打败中国好像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吧。世界上各个民族,在进化过程中,都创造了不同形式的艺术,也不断有交流,互相 ......


《梅兰芳》我一早买了影碟,半年过去,只看了开头。

贴这段话出来,无非是感叹,写书挑大梁的学界精英,见识不过如此,悲乎。

下图是王小东尊容。是否文如其人?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7.56
主题: 118
帖子: 6558
注册: 2008年6月
原文由 zhp62 发表

《梅兰芳》可能倒是一部YY电影,真不知道陈凯歌是出于什么动机拍的,空洞腐朽堕落。

今天中国人去听,或者看歌剧,也许不是出于个人喜好,而是附庸风雅,给自己贴标签,或者是进行社交,等等,但是跟西方打败中国好像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吧。世界上各个民族,在进化过程中,都创造了不同形式的艺术,也不断有交流,互相 ......


能让中国人附庸风雅的东西不多吧?歌剧是选择之一。

钱多了做点儿啥?以前是吃炸糕,还是买皮袄?现在时境外赌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2.363
主题: 133
帖子: 5469
注册: 2006年6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中国不高兴》是这一阵的畅销书。封面竟然用了国家大剧院照片(竖了过来)。此外,书中还小有涉及古典乐发烧友。姑且累一下,抄录一段。

九、“文艺腔”测不准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王小东)

(第63页)···这些日子热映《梅兰芳》,又有文人出来写博客感叹了,说是京剧在西方根本没有任何市场,所谓“梅兰芳”上个 ......

和歌剧无关!

这几个垃圾, 你怎么还拿他们当回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说实话,如果不是西方的坚船利炮打败了中国,中国人有几个会去喜欢西方的歌剧?


《梅兰芳》可能倒是一部YY电影,真不知道陈凯歌是出于什么动机拍的,空洞腐朽堕落。

今天中国人去听,或者看歌剧,也许不是出于个人喜好,而是附庸风雅,给自己贴标签,或者是进行社交,等等,但是跟西方打败中国好像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吧。世界上各个民族,在进化过程中,都创造了不同形式的艺术,也不断有交流,互相观摩,为的是增加一点新的精神体验,这种行为应该无可非议。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panpei 发表

我这种还在“外行听热闹“阶段的,获得如此评语,莫大鼓舞啊。以后有机会,接着发表谬论。

说到新加坡交响乐团(SSO),多少可算是藏龙卧虎。不知道各位还有几个记得“金力“这个昔日神童的? 30年前,梅纽因从中国带走两个“音乐神童”,其一就是金力,另一个好像是吕思清吧?金力好像还在卡内基登过台。不过后来因 ......


金力下个月来深圳保利剧院开独奏会。其他的知之不多。印象中多年前曾被报道过神童事迹。目前国产小提琴手不如钢琴家地位高,没人能望朗朗项背。明显不公平。在我看来,小提琴比钢琴难多了。拉得好的,效果也远比钢琴动人。至少我是听小提琴唱片远远多于钢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288
主题: 10
帖子: 2986
注册: 2002年11月
记号,,慢慢拜读。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6.818
主题: 9
帖子: 508
注册: 2004年3月
刚看到消息如下:波兰钢琴家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怒斥美帝国主义,宣布以后不再到美国土地演出了,听众反应不一。

Krystian Zimerman, the great Polish concert pianist, is usually a man of few words. He doesn't, as a rule, talk to the audience during performances. He says little or nothing in the press between his all-too-rare concert tours - not even about his habit of travelling everywhere with his own Steinway grand piano. He rarely grants them the pleasure of an encore.So he triggered more than the usual rumble of discomfort when he raised his voice in the closing stages of a recital at Los Angeles' Disney Hall on Sunday night and announced he would no longer per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protest against Washington's military policies."Get your hands off my country," Zimerman told the stunned crowd in a denunciation of US plans to install a missile defence shield on Polish soil. Some people cheered, others yelled at him to shut up and keep playing. A few dozen walked out, some of them shouting obscenities.
"Yes," Zimerman responded with derision, "some people when they hear the word military start marching." According to Mark Swed, the Los Angeles Times's veteran classical music critic who witnessed the incident, Zimerman hesitated before deciding to speak up. He was about to strike up the first notes of the final piece on his programme, Karol Szymanowski's Variations on a Polish Folk Theme, when he "sat silently at the piano for a moment, almost began to play, but then turned to the audience". Swed said he delivered his tirade "in a quiet but angry voice that did not project well". Zimerman appears to have been upset by Barack Obama's decision, announced this month, to maintain the Bush-era policy of installing a missile defence shield in Poland and the Czech Republic. Obama insisted the shield was part of a defensive posture against Iran, not Russia, and that he intended to remove it as soon as the threat from Iran subsided. But many Poles have accused the US of wanting to mount a military occupation of their country, and fear the shield could make them a target of Russian aggression.
Classical musicians are not exactly famous for political ranting. When Beethoven became disillusioned with Napoleon after he crowned himself emperor in 1804, the loudest thing the composer did was remove the dedication to him from his Eroica symphony. Leonard Bernstein spoke out against the Vietnam war and hosted a notorious fundraiser for the radical Black Panther movement, but never discussed his politics from the conductor's podium.
Zimerman, though, has developed something of a track record - especially since the 9/11 attacks. In 2006 he announced he would not return to the United States until George Bush was out of office. The same year, at Baltimore's Shriver Hall, he prefaced his performance of Beethoven's Pathetique sonata with a denunciation of America's prison at Guantánamo Bay.
At least some of his opprobrium appears to be personal. Shortly after 9/11, his piano was confiscated by customs officials at New York's JFK airport, who thought the glue smelled funny. They subsequently destroyed the instrument.
For several years he chose to travel with just the mechanical insides of his own piano and install them - he is a master piano repairer, as well as player - inside a Steinway shell he borrowed from the company in New York. In 2006 he tried to travel with his own piano again, only to have it held up in customs for five days and disrupt his performance schedule.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6.818
主题: 9
帖子: 508
注册: 2004年3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写得过瘾。你的乐评给这个帖子带来新空气。
陈其钢的东西我也不太欣赏。这几年,海外作曲家和※※作曲家颇有雷声大雨点小的架势。我看过他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新加坡乐团我没听过,有乐评人说,该乐团比国内乐团水准高得多。我没听过马友友现场,但听过他的肖斯塔科维奇大协唱片,觉得很不错。有人说,马 ......


我这种还在“外行听热闹“阶段的,获得如此评语,莫大鼓舞啊。以后有机会,接着发表谬论。

说到新加坡交响乐团(SSO),多少可算是藏龙卧虎。不知道各位还有几个记得“金力“这个昔日神童的? 30年前,梅纽因从中国带走两个“音乐神童”,其一就是金力,另一个好像是吕思清吧?金力好像还在卡内基登过台。不过后来因为很多因素,神童光环没了,SSO早年的指挥朱晖把金力从广州带到新加坡,水蓝也对他挺照顾。金力现在的头衔是第一小提琴,可地位独特,在音乐会上,一直坐在第二小提琴那排的最后,孤零零一个,还得自己翻乐谱。仔细观察他脸上偶尔会露出怪异的神情,有的天才是常人理解不了的。金力有时跟室内乐小组出去表演,据听过的人讲,功力还在,依然不同凡响。有谁知道金力到底
发生什末事的,给咱八卦八卦。

说到梅纽因,好像自从他去世以后,他这一系就凋零了,还有几个活跃的名“腕儿“级数的是从梅纽因这一派系出来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panpei 发表

交作业喽。听后感,纯业余偏见,不值一哂。

赤道的五月盛夏,虽每天会有场雷阵雨,也难以驱除暑天燥热。不知道水蓝在敲定节目单时,有没有考虑天气的因素,别安排太过热烈的曲目。五月八日晚的音乐大餐共四道菜,
开胃头盘:新加坡本地作曲家梁荣平1980年的作品《Dayong Sampan序曲》9分钟 - 我的评价:80/100
第 ......


写得过瘾。你的乐评给这个帖子带来新空气。

陈其钢的东西我也不太欣赏。这几年,海外作曲家和※※作曲家颇有雷声大雨点小的架势。我看过他的《大红灯笼高高挂》···。
新加坡乐团我没听过,有乐评人说,该乐团比国内乐团水准高得多。我没听过马友友现场,但听过他的肖斯塔科维奇大协唱片,觉得很不错。有人说,马友友跟王健相比,马友友拉琴的音量不够响亮。这对大提琴手来说,是蛮关键的缺点,因为大提琴本身音量就较弱。其实对马友友的技术是不用怀疑的,否则他不会这么知名。他跟王健相比,可能目前不如王健这么有激情罢。马友友在江湖日久,什么都见过了,轻易不会动情。王健的可贵就是始终固守古典音乐,保持内心的热情和追求。

[jdai 编辑于 2009-05-10 19:3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26.818
主题: 9
帖子: 508
注册: 2004年3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期待后续报道。..............


交作业喽。听后感,纯业余偏见,不值一哂。

赤道的五月盛夏,虽每天会有场雷阵雨,也难以驱除暑天燥热。不知道水蓝在敲定节目单时,有没有考虑天气的因素,别安排太过热烈的曲目。五月八日晚的音乐大餐共四道菜,
开胃头盘:新加坡本地作曲家梁荣平1980年的作品《Dayong Sampan序曲》9分钟 - 我的评价:80/100
第一主菜:王健《肖斯塔克维奇1959年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Op.107》30分钟 - 我的评价: 95/100
第二附菜:陈其钢1998年《五行》10分钟 - 我的评价 - 50/100
餐后甜品:柴可夫斯基1876年交响诗《Francesca da Rimini,Op.32》22分钟 - 我的评价:90/100

以马来半岛土风为基调,西洋管弦建构的序曲给乐队热身,给听众提神是再合适不过了。轻松欢快,一曲终了,水蓝特意向听众席上的梁荣平老先生致敬,梁老也起立示意感谢。吃过马来风味的Rojak(南洋的沙拉)吗?基本上就是那种味道,但是感觉多加了些水果和青柠汁,爽口!

肖氏的大协放到最后说,先评论陈其钢的《五行》。当代※※作曲家,陈其钢算是赫赫有名,以前听过他的《蝶恋花》,没啥特别印象。今天有幸这么近距离地聆听现场,要感谢水蓝的积极推介当代※※作曲家的作品。10分钟里五小节诠释金,木,水,火,土,除了“水”那一段,全曲基本上没啥旋律,就剩音色了。弱奏占了大部分,估计坐在后排的听众听不真切。这一曲是全场赢得掌声最少的,礼貌性而以。法式大餐的主菜之后通常要配一道奶酪,陈其钢这片奶酪明显不够味,跟肖氏的大协反差太大。本人对现代音乐一向不感冒,※※作曲家里,尤其不喜欢谭盾,现在可以加一个陈其钢。评价送他50分是因为这曲子用来测试音响还不错,恐怕这类“音乐”听多了,对音乐就没什么想法了。

新加坡交响乐团的100多位乐手来自五湖四海,华洋混杂。首席小提琴Alexander Souptel是俄罗斯裔,国内来的有30多位,新加坡人有20多,另外一半是欧美来的。室内乐小组好几个,经常四处普及古典音乐。乐团把柴氏的Francesca演绎得很到位,苦涩抒情的乐段,柔肠百转,就一个字:煽情!结尾高潮,管弦轰鸣。够甜够腻的一道甜点。听众的掌声就是评分,这一曲结束,掌声持续,水蓝返台三次,赶快示意首席小提琴拉上队伍撤,谢绝加菜。

最后来说主菜。听过王健拉的巴赫六无大,还有和一个吉他演奏家合录的小品集,我的印象是平实,不愠不火。以他出身江浙音乐世家的背景,感觉是拉维瓦尔第,海顿,拉罗,圣桑大提琴作品更合适。肖氏那种风格突兀的玩意,王健能成吗?疑虑随着王健第一弓下去渐渐消除,肖氏的大协特立独行,引子都不要,大提琴谁也不等,撒丫子就跑。乐队基本没什么事,罕见的是配一架钢片琴与大提琴对答,法国号也占相当分量。多数就练王健一把琴了,王健技巧无碍,弓法凌厉,第一乐章还不到一半,松香粉都抖落得一干二净了。更重要的是王健把肖氏作品里那股子诡异,略带哲学味道的劲头全带出来了。从第一乐章,听众就被王健带入肖氏的作品意境里去,第二,三乐章多数就是独奏,整个作品似乎比其他大提琴协奏曲更考拉琴者的功力。王健自己也完全进入角色,第一乐章还有闲暇整理一下胸前的琴垫布,到了第三乐章大段的独白,直至终曲,看得出王健是沉醉在音乐里。我的座位在王健右脚下方,离他那把Amati古琴也就两米多一点,可以清晰听到王健的呼吸是紧扣着乐曲的节奏。至于泛音,好像也就在二或三乐章的某个段落听到少许,大提琴好像没甚麽泛音吧?大部分时间还是被王健带进肖氏营造的那个神秘意境里去了。这种略带神经质的气氛也可以在斯克里亚宾的好多作品里听到。有的介绍说这曲子可听出欢乐,恕我耳浊,一点没听出来。我有Tortlier的肖氏大协唱片,对比下来,王健艺高一筹,当然唱片跟现场多少欠缺可比性。但是我可以很笃定,马友友跟王比可真是差了一大截子,可惜了他手上那把杜普雷留下的琴,那把琴要是有魂,肯定还在哭泣。终曲王健跟水蓝拥抱,看着象是瘫在水蓝怀里,快虚脱了。在王健快速强烈地弓压下,一绺弓毛绷断耷拉在地上。返场加奏巴赫大无片断,琴声已是轻飘飘的了。这道主菜说是烤全羊都欠点意思,应该是在西伯利亚冰原上架起篝火烤一种骆驼那么大的动物的感觉。为什么只给到95分?因为王健太投入了,他要是达到不光能进去,还能再出来,君临天下,一切由我掌控,象海菲兹,斯塔克那样,就给100分。王健对各种风格的把握应是娴熟了,可以期待下个月上市的Elgar大协会有不错的演绎。2005年王健来新首演,这是第二次,等到下一次,还来捧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时评点滴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