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时评点滴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6773 回帖:77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4.987
主题: 166
帖子: 3945
注册: 2002年5月
JDAI:
新年好!!!!
能介绍一下布伦德尔的海顿么???
奏鸣曲还是协奏曲比较出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也是夜猫子啊?


失眠,上来溜达。

老兄开此帖,免费提供资讯,造福我等英文盲,功德无量!

[zhp62 编辑于 2008-12-31 05:2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zhp62 发表

王西磷第三交响曲可以听听。

虽然江湖上有人认为有模仿萧斯塔科维奇之嫌,但是我以为象这种具有正义感的音乐在中国大陆不多,49年以后国内音乐界不是歌功颂德,就是哼哼唧唧,后来又多了个稀奇古怪,具有人格的作品几乎没有。反过来想,国内作曲家哪个不是模仿苏联作曲家?而且模仿得那么幼稚,浏览全部的新作品, ......


也是夜猫子啊?

前个月《留声机》杂志附送了一张王西麟专辑,感觉很难听。我算是够推崇现代音乐的吧。但是他的东西听来不舒服。中国的现代音乐怎么总喜欢搞得阴森森的?无调性没关系,但是好歹还是要像音乐才行吧。说王西麟是中国肖斯塔科维奇,有点赞美过头。他那些东西又不是※※时写的。还不是※※后听了几次外国人讲座,然后就开始照猫画虎了。中国作曲家的很大问题是,观念领先于技巧。※※之后人人都有深刻思想,可惜技术上力不从心。现代配器和对位基本都没摸到门,至今电影配乐和奥运会开幕式还得动不动请外国人援手。

[jdai 编辑于 2008-12-31 05:0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而无标题音乐完全空白。


王西磷第三交响曲可以听听。

虽然江湖上有人认为有模仿萧斯塔科维奇之嫌,但是我以为象这种具有正义感的音乐在中国大陆不多,49年以后国内音乐界不是歌功颂德,就是哼哼唧唧,后来又多了个稀奇古怪,具有人格的作品几乎没有。反过来想,国内作曲家哪个不是模仿苏联作曲家?而且模仿得那么幼稚,浏览全部的新作品,不管是应景之作,还是作曲竞赛,可怜巴巴选出来的东西要么让人回到50年代,要么让人进入未来世界,不知道应该算谁的悲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letz 发表
吕其明的《红旗颂》,不错的曲子。
本来是描绘中※※※※※开过大典的内容,如今却成了为GCD抹粉的工具,到处都在播放。更受不了的是把最后的一段《东方红》旋律给删掉了。


《红旗颂》是不错。气势远超过《瑶族舞曲》和《北京喜讯到边寨》。之所以不敢向老外推介,恐怕纯粹是担心对方不接受该曲子的意识形态内涵。这其实倒是多余的自卑。国产管弦乐,最值得一提的还有《森吉德玛》。放到世界的大环境下,国产管弦乐固然民族风格鲜明,可惜手法局限于浪漫主义中期和民族乐派,而且历来只有小品,而无标题音乐完全空白。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钢琴双雄的明日黄花】

放眼全球,在已经年过四旬的诸多钢琴高手中,布伦德尔和阿什坎纳齐是最出类拔萃的两位。二人历来录制的唱片洋洋大观,涵盖全部古典主义时期和大部分浪漫主义时期的名曲。

二人均曾录制过贝多芬32部奏鸣曲和莫扎特的27部协奏曲。布伦德尔更是将莫扎特录制了两次。他们还录制了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李斯特。此外,阿什坎纳齐还尤为擅长肖邦。由于他出身俄国,更在穆索尔斯基,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斯克里亚宾以及肖斯塔科维奇方面颇有造诣。而布伦德尔则兼且涉足海顿,德沃夏克,以及艰深无比的勋伯格协奏曲。

布伦德尔和阿什坎纳齐是唱片公司的顶梁柱,是金字招牌,向来深孚众望。阿什坎纳齐一直效力Decca,而布伦德尔起先在Vox,翅膀硬了之后又跳到了飞利浦。二人也都曾是伦敦文化界长期的座上宾。从80年代开始,阿什坎纳齐又涉足交响乐指挥,如今正担任悉尼乐团的头儿。

以前唱片业一派繁荣时,二人的新唱片络绎不绝,套曲计划似无穷尽,差不多每个月都有新碟面世。别的大腕儿,比如阿格丽希,巴伦博伊姆,波利尼,虽然也录了大堆的唱片,但都不像这二位那样计划周详,系列完整。这种汹涌态势直到近十年来唱片业明显萎缩,才随之逐渐收敛。

如今,阿什坎纳齐已经71岁,三个手指的骨骼都出了病变,所以已经宝刀入鞘,不再弹琴。布伦德尔也77岁了,下个月即将在维也纳举行告别音乐会。

我对二老向来敬重有加。阿什坎纳齐的触键风格,在当年真算得上的是个奇迹。他把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开头弹得那么单纯质朴,技巧简单得仿佛可以由随便哪个翻乐谱的助手也能轻松胜任,可是细听起来,其中却没有任何失分寸和不得体之处,唯有清澈端庄的演绎令人叹服。

他在70年代与普列文以及伦敦交响乐团合作录制的拉赫玛尼诺夫协奏曲是一个轰动一时的壮举。阿什坎纳齐并没有像过去别人惯常的做法那样,在处理难度高深的段落时竭尽炫技之能事,而是着力发掘其中内涵的表述。他还让斯克里亚宾的独奏曲得以重见天日,晚期又对肖斯塔科维奇作品倾注精力,将其战时创作的第二奏鸣曲中的情感深度和高昂精神表达得相当精彩。今年阿什坎纳齐发行了最后一张唱片,风格是一如既往地具有穿透力,同时也一如既往地严谨。

阿什坎纳齐的个性倾向于离群索居。他极少接受采访。这一点很像当年的霍洛维茨。而布伦德尔则相对惹人注目。他既有逗趣般的外表又有学者般的风度,他的舒伯特作品令人难以忘怀,抒情性饱满,又有典型的维也纳风味。他的钢琴触键风格尤其独特,无论是听唱片还是听音乐会,立马就能辨认出来。

布伦德尔的另一个好彩,在于他选对了好搭档。指挥家内维尔·马林纳爵士以及圣马丁学院乐团,跟他在莫扎特协奏曲K595中的合作堪称登峰造极。他的家中摆满了格莱美奖杯,我尤其喜欢其中一项,那就是早年他在维也纳Vox公司时录制的李斯特改编的歌剧咏叹调。那时候布伦德尔本人正是血气方刚,演绎李斯特的火爆风格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他在同一时期录制的贝多芬皇帝协奏曲也令人难忘。当时的乐队是由维也纳爱乐乐团的乐手们临时组成,而指挥则是彼时尚且籍籍无名的祖宾·梅塔。布伦德尔的才华证明,随便你给他什么曲子,他都能可靠胜任。

如今唱片业的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世界上也不会再产生另一个布伦德尔或者阿什坎纳齐。我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坏事,虽然我对二位大师向来恭敬有加。音乐最忌僵化不变。还是顺其自然吧。

布伦德尔和阿什坎纳齐的唱片总是做得那么滴水不漏,所有的错音都在剪辑制作时剔除得干干净净。唱片封面上的照片都是经过钢琴家本人挑选出来的,要么正襟危坐像个商人,要么垂目颔首对着琴键,死板的套路会令那些讲究轻松随意的消费者们敬而远之。工业流水线式密集的唱片制作计划导致了不同作品之间的风格雷同。看看唱片目录上密密麻麻的内容,从中挑一张满意的唱片真有点像大海捞针。

布伦德尔和阿什坎纳齐已经赚足了唱片版税。不知他们听到德国男中音菲舍-迪斯考所说的一段话之后将会作何感想。迪斯考以前也是出唱片忙得不亦乐乎,后来他终于悲哀地承认,他出的唱片实在太多太滥,一不留神,竟然挤占了年轻后辈本应享有的资源和发展空间。我甚至觉得,布伦德尔和阿什坎纳齐每人其实只录制最多50张唱片就该到顶了吧。从唱片角度就事论事,这二位大侠堪称是末代大钢琴家。但是在后唱片业时代,关于何谓伟大,自有另外的新定义。

阿什坎纳齐最佳唱片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协奏曲 (康德拉辛指挥,1963年,莫斯科);
贝多芬克莱采奏鸣曲(帕尔曼小提琴,1973年,伦敦);
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奏鸣曲(Suffolk小提琴,2003年)

布伦德尔最佳唱片

李斯特歌剧改编曲(维也纳,1961年);
舒伯特A大调奏鸣曲(斯奈佩小提琴,1999年);
勋伯格协奏曲(库布里克指挥,1971年,慕尼黑)

译自Last of the great pianists
By Norman Lebrecht / October 29, 2008
[jdai 编辑于 2008-12-31 02:0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IBMA31 发表
Jdai兄的文章我一般都看不太懂。把这篇的英文原文看了一下,发现Jdai兄的翻译有一些不准确的地方。

既然如此,干脆把目光跳过它,跳到四分之一世纪之前去。

这一句不太对。英文原文是

Rather than look back on a year that most of us would prefer to forget, let's look ahead to the biggest celebration of c ......


呵呵。欢迎纠错。下次看来得多加小心。

关于门德尔松的歌曲名称,对“Old Bull”和“Bush”的纠正是正确的。谢谢。深夜急就章,没有细看,因为文章的关键要点不在此。

关于门德尔松的传记,有关”35年时间的”纠正也是对的。我又看了一下原文,原文的意思确实是说“最后一本门德尔松传记还是35年前出版的,此后并没有什么新的资料补充进去。”

至于开头一句“跳回四分之一世纪”,我是按照我的文字逻辑重新组织的。我把可读性和笔调通畅搁第一位。君不见我用了大量中国成语。连雨后春笋都用上了。想想有些后悔,因为这个词太“革命”了,已经不像老外口吻。

我一度打算把文章里的素材重新归纳成我自己的帖子,这样又省事又精炼,信息更集中,读起来更爽快,然后约略说明一下资料来源。但又一想,对勒布莱希特不太公平。更何况,此兄的文笔泼辣直率,如能多少反映出来,是最好的。

个别句子的确跳过去不翻,因为觉得意义不大还占用篇幅。网上帖子太长就会乏味。

这和帮《留声机》翻译做法有不同。听来有点势利。我在这里贴文章是既不翻字典也不查参考书的。错谬肯定有。为留声机杂志翻译则不同,生怕编辑校对时皱眉头,每天只译几段,一篇文章要断续弄大约两个星期,截稿前才慢慢收官。

在这里贴东西,意图无非是用最新话题吸引眼球。鄙人水平有限,硬伤在所难,各位见仁见智,抱娱乐心态,自当权衡吧。

欢迎继续挑刺纠错。勒布莱希特个人网站的网址如下。

http://www_scena_org/columns/lebrechtweekly.asp

[jdai 编辑于 2008-12-30 09:3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455
主题: 0
帖子: 1020
注册: 2005年1月
Jdai兄的文章我一般都看不太懂。把这篇的英文原文看了一下,发现Jdai兄的翻译有一些不准确的地方。

既然如此,干脆把目光跳过它,跳到四分之一世纪之前去。

这一句不太对。英文原文是

Rather than look back on a year that most of us would prefer to forget, let's look ahead to the biggest celebration of classical music for almost quarter of a century.

原文并不是要“跳回到四分之一世纪前去”,而是要往前看,看到2009年去。因为2009年将会有差不多四分之一世纪来最大的古典音乐庆典。

他的传记在35年前才完成出版

这一句也不对。原文是

It is 35 years since anyone published a biography

这是说,35年以来没有出版过他的传记,这和“他的传记35年前才完成出版”说的可不是一回事。原文的意思是,最后一部关于门德尔松的传记出版于35年前,而Jdai兄的翻译暗示的是,第一部关于门德尔松的传记35年前出版。

从维多利亚女王到阿尔伯特王子,都曾经邀请门德尔松到宫廷演奏钢琴,而众人则跟着琴声,高唱他的歌曲《老公牛》和《矮树丛》。

这一句问题更大。门德尔松并没有歌曲叫做“老公牛”和“矮树丛”。原文是:

from Queen Victoria and Prince Albert, who had him over to play piano at the palace while they sang his melodies, to working mens's singalongs at the Old Bull and Bush.

Old Bull and Bush不是歌曲的名字,而是一个酒吧的名字(这个酒吧的名字的确来自于一首歌曲的名字,但是和门德尔松应该没有关系),这里借以指和宫廷相对应的普通的街边酒吧。在酒吧里一起唱着门德尔松的旋律的,是工人。Jdai兄的这个翻译里的“众人”是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宫廷里的。这个显然不对。原文说的是,门德尔松的音乐雅俗共赏,从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丈夫)阿尔波特王子(他们邀请门德尔松到他们的宫廷里演奏钢琴,女王和王子演唱门德尔松的歌曲),到下层的工人们(他们在街边的酒吧里一样在歌唱他的歌曲),都喜欢他的音乐。

我仔细看了Jdai兄的翻译,看上去似乎很通畅,但是很多地方都可商榷,更不用说好多句子干脆没有翻。译事是大难事,几点建议,供Jdai兄斟酌。

原文由 jdai 发表
【为什么冷落门德尔松?】

2008年,我们不堪回首。既然如此,干脆把目光跳过它,跳到四分之一世纪之前去。

早在1980年代,欧洲议会某些人吃饱了撑的,冷不丁注意到1985年是巴赫和亨德尔诞辰300周年。因为这一巧合,那一年被称为欧洲音乐的纪元年。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均发行了纪念邮票,各种纪念活动琳琅满目。BBC电视台 ......


[IBMA31 编辑于 2008-12-30 08:34]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34.987
主题: 166
帖子: 3945
注册: 2002年5月
喜欢听老师讲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一个富翁的马勒梦】

人生的追梦,往往充满戏剧悬念,惟其过程的曲折,使最终的胜利之果倍加甘甜。这个星期,经过了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岁月,我终于见证了一个人的梦想成真。

早在1981年,我就听说,有个美国阔佬,花钱雇了伦敦某个交响乐团跟他一起排练马勒第二交响乐,亦即名叫《复活》的那部曲子。据说他的目的并不是要举办什么音乐会,而完全是出于他本人对这部著名交响乐的强烈兴趣。

前英国首相爱德华·希斯也是一位交响乐发烧友,他对此事颇为关注。听到传闻不久,希斯告诉我,这位美国富翁名叫吉尔伯特·卡普兰,是一位经营财经杂志的商人。彼时他刚刚在纽约林肯中心指挥演奏了一场纯粹私人性质的音乐会,音乐会请柬仅仅送给了一些刚在纽约参加了世界货币组织首脑峰会的政界和金融大佬们。《复活》交响乐的演出需要动用一个编制逾百人的管弦乐队,以及两倍其人数的合唱团。出席音乐会的听众只有2700人,全都是些交游广阔的政客和银行家,因此该音乐会的消息很快便不胫而走。于是我先找几个乐手打听了一番,又听了演奏会的录音带,随后决定飞去纽约,拜访这位卡普兰先生。由此见识了一个奇人,以及他那不可思议的梦想。

他对我讲了他的故事:早在1965年,他还只是一个在华尔街混饭吃的毛头小伙子。有一次,一位铁哥们拽着他去听了一场斯托科夫斯基指挥的《复活》排练。那一夜他竟然辗转不能入眠。第二天他又去听了音乐会,音乐狠狠地触动了他的某个神经,他情不自禁就流了眼泪。

他这人跟一般多愁善感的音乐发烧友似乎不太一样。27岁的时候,卡普兰萌生了一个创办财经杂志的念头。这份杂志针对的读者群是那些掌管大笔资金的银行家,养老基金,以及工业公司和※※部门里的财神爷们。他把这份月刊取名叫做《金融投资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杂志的定位相当成功,不出几年,卡普兰竟然成了百万富翁。通过摆弄五花八门的数据图表,再加上一些政治分析和内幕报道,财富便滚滚而来。

然而,马勒音乐已经唤醒了他心中长久潜伏着的另一个自我。这个神秘的灵魂似乎随时要破空而出。他和未婚妻莱娜的第一次约会,就是去皇家节日大厅听《复活》交响乐。而她,眼睁睁看着卡普兰在这部马勒交响乐中身不由己地沉溺和纠结,于是建议他尽快做一个决断:要么把这部作品的精髓参透,要么把它抛到脑后。仅凭着他儿时在新泽西的钢琴课上所学的那点儿可怜的乐理,他花钱请了教师来给自己上课,专门学乐队指挥。又花了一年半时间,他满世界参加各种音乐会,找机会请著名指挥家吃饭并借机讨教。那些指挥刚巧也为个人理财的事情烦恼着,当然就乐得奉陪啦。

1982年9月,他决定孤注一掷,要亲自体验一下指挥演奏《复活》交响乐的滋味。于是便有了上述那场骇世惊俗的音乐会。那天晚上,他的做法甚至让专业人士感到震惊。譬如,怎样跟那些坐在幕布后边的铜管乐手们沟通信息呢?由于乐队规模太大,有些乐手的座位太远,根本看不清指挥的动作。另外,从《复活》交响乐的要求看,铜管乐最好产生一种遥远的效果。所以他们不得不坐在幕布后面。此前别的指挥的做法是,安排一个助手,躲在一扇虚掩的门边,专门给铜管乐手传达指令。卡普兰却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在铜管乐手的上方架设电视机。台下的听众们伸长了脖子眺望,却怎么也不明白那些轻盈飘渺的乐音究竟来自何方。这场《复活》演奏会真正是空前绝后的演出。

卡普兰的梦想故事中,渐渐有了一些不可思议的宿命色彩。马勒《复活》交响乐的原稿本来一直由某个荷兰基金会掌管,偏巧这个基金会遇到了财务危机,于是决定将手稿秘密出售。卡普兰不但买下了手稿,而且将其免费出版,从而让全世界的乐团受惠。此外,他又买下了当年马勒送给妻子阿尔玛的那枚婚戒,并把它戴在了莱娜的手上,以表达对她历来无私支持的感激。

1986年,卡普兰终于登上了皇家节日大厅指挥马勒《复活》。次年又在卡蒂夫,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录音。我听到某乐手招呼妻子道,“快过来听听,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曾经有些顽固的乐手死不相信这个动作生硬的业余玩家确实能够驾驭乐队演奏这部马勒交响乐并搞出什么新名堂。但是卡普兰确实今非昔比,他已将这部马勒作品的14个不同版本的总谱研究得一清二楚,哪些音符曾经做过修改,早都滚瓜烂熟了。甘愿花这么大心思在琐屑细节上,这种事儿远不是常人能够理解的。

卡普兰的录音创下了马勒唱片的销售记录。18 万张!而且数字还在上升。1995年,卡普兰率领爱乐乐团将这部《复活》交响乐首次带到了中国大陆的音乐厅,并作为当年萨尔茨堡音乐节的开幕演出。他利用对《复活》交响乐的详尽知识推动了环球版乐谱做出了400处勘误修订。当他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录制新版《复活》时,我惊喜地注意到,小号声部拼足老命吹出了一段十一小节的过门而不是以前惯用的十小节。这样,音乐听起来更为严谨合理了。

不觉间,日子过去了二十多年。他已经在马勒音乐上倾注了如此巨大的心血。我相信,卡普兰改变了我们对马勒《复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他的实践揭开了长期蒙在乐队指挥身上的神秘外衣,证明了业余人士也能让人刮目相看。他确实把大师从神坛上请回了人间。

我问他,如何评价他在音乐方面的成就?对此他避而不答。我又问他,音乐对他的生活产生了多大影响?他笑了起来,“你是知道的,每个人每天早上睡醒时,都会暗暗问自己,今天我该干点儿什么呢?我也不例外。只不过我想的事情跟别人不完全一样罢了。”

他现在已经67岁了。担任着卡内基音乐厅的总管。此前他在伦敦南岸做了十多年总管。人活到了这个份上,应该轻松一点,去享享清福了吧?但是他不。他仍然觉得任重道远。

马勒1908年12月8日来美国首演,至今恰好是100周年。卡普兰又站到了林肯中心的指挥台上。他面前是纽约爱乐乐团和伦敦西敏寺合唱团。他们正要举行一场百年纪念演出。音乐会门票早在一个月前便预售一空。这是在金融危机的萧条中挣扎的美国,人们宁愿忘却现实的严峻,暂时沉浸到美国梦的曙光中。

演出前,卡普兰用电脑文件举办了一个小时的讲座,然后才穿上燕尾服走到乐队前。演奏开始了。音乐渐渐变得紧张。两个合唱声部的进入预示着复活的到来。第一个声部像常规的古典音乐一样平和柔软,而第二个声部突然呈现爆炸式的力度,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整个音乐厅仿佛即将坍塌。音乐结束了。又一个100年开始了。
卡普兰的故事是一个很特殊的范例。但其中依然揭示了某些道理。这场100周年纪念演出让我意识到,每个人其实都需要另外一种动力。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每一种内心欲望和情感纠结都是正常的。让它复活吗?没错儿。

马勒第二交响乐《复活》的推荐版本
拉特尔那套获奖唱片还不错,可惜歌唱部分不太好。克伦佩勒版本录音太粗糙。阿巴多版本太过于华丽。我推荐的如下:

卡普兰 (Conifer,1987);
斯托科夫斯基 (BMG,1974);
夏伊(Decca,2002)。

译自A Mahler dream come true for Kaplan
By Norman Lebrecht / December 10, 2008

[jdai 编辑于 2008-12-30 04:24]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702
主题: 8
帖子: 549
注册: 2003年6月
吕其明的《红旗颂》,不错的曲子。
本来是描绘中※※※※※开过大典的内容,如今却成了为GCD抹粉的工具,到处都在播放。更受不了的是把最后的一段《东方红》旋律给删掉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702
主题: 8
帖子: 549
注册: 2003年6月
上海音乐学家沈云博士推荐的六首中国管弦乐:

中国风格:
《瑶族舞曲》(刘铁山,毛原),《春节序曲》(李焕之),《北京喜讯到边寨》(马红业)。

确实是精品。

不过《北京喜讯到边寨》当初是一首管乐合奏,改编成管弦乐后,依然弥补不了结构简单的缺陷。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34
主题: 342
帖子: 4892
注册: 2006年8月
喜欢看,支持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再转帖天涯社区一篇关于※※※丢掉合约的文章。其实原文据说来自华尔街日报。译者文笔有点疙瘩,将就一下吧。

相反,※※※关注对音乐作品内在精神的深入探求


文章对※※※赞赏有加,贬低郎郎,也许是不了解中国国情吧,中国人可能对这两个人成名的心路历程更加清楚,其实没有什么差异,都是在一种价值观下面培养出来的少年天才,无非是具体的途径上有点不同,还有就是个人性格上有点不同。从演绎上来看,都是缺乏文化素养,没有精神价值的东东。话说回来,当今音乐新人,也都差不多,能有自我见解的演绎不多,技术倒是都没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7.645
主题: 6
帖子: 1515
注册: 2003年7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为什么冷落门德尔松?】

还没提到他的两部清唱剧杰作呢。《伊利亚》和《圣保罗》。还有他的《八重奏》,仅凭这部作品,门德尔松就该在名人堂中有一席之地。


有一次在车上的收音机里首次听到《八重奏》,惊叹之余,没有弄清楚是那个版本,否则一定飞扑一张。

凑巧的是,前段时间稀里糊涂下载到了《伊利亚》,改天听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为什么冷落门德尔松?】

2008年,我们不堪回首。既然如此,干脆把目光跳过它,跳到四分之一世纪之前去。

早在1980年代,欧洲议会某些人吃饱了撑的,冷不丁注意到1985年是巴赫和亨德尔诞辰300周年。因为这一巧合,那一年被称为欧洲音乐的纪元年。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均发行了纪念邮票,各种纪念活动琳琅满目。BBC电视台在两个频道中安排了180个小时的古典音乐节目,亦即整年中每天播放半小时,且多半安排在黄金时段。

这一盛况当然不会在2009年重演。但是,2009年又有四个重要的纪念日啦。普赛尔(1659年出生),亨德尔(1759年逝世),海顿(1809年逝世)以及门德尔松(1809年出生)。届时多数主流媒体一定会提及这些日子。BBC电台第三台每周将播出两部海顿交响乐。真算是有心啊,敢情海顿总共写过104部交响乐嘛。而各大歌剧院都将上演亨德尔歌剧,只有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例外。这有点不可思议,他们的数据库里竟然没有亨德尔的份儿。

BBC第2台将奉上一套分为四个部分的专题,名叫《英国音乐的诞生》。BBC第1台将播放《弥赛亚》,而巴比肯,格林德伯恩以及科温特花园也都将上演普赛尔歌剧:《亚瑟王》,《仙后》,《迪多与埃涅亚斯》。无怪乎2009年号称是巴洛克年。尴尬的是,这些活动一片热闹之际,门德尔松被彻底忽略了。

为什么门德尔松总是被冷落?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门德尔松一直是公认的与巴赫和贝多芬比肩的人物。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门德尔松的听众丝毫不比披头四少。至少大家都熟悉他的婚礼进行曲吧。他的小提琴协奏曲是每位大师的试金石,他的苏格兰交响曲是最著名的英国音乐标签。

还没提到他的两部清唱剧杰作呢。《伊利亚》和《圣保罗》。还有他的《八重奏》,仅凭这部作品,门德尔松就该在名人堂中有一席之地。然而如今各大音乐季统统把门德尔松拒之门外。我已经记不清各大交响乐团上次演奏门德尔松5部交响乐是何年何月,或者是他的6部弦乐四重奏,或是他的2部五重奏。

连英国都这样对待门德尔松,更加说不过去。门德尔松创立了一种无论老少贫富人人喜欢的音乐风格,从维多利亚女王到阿尔伯特王子,都曾经邀请门德尔松到宫廷演奏钢琴,而众人则跟着琴声,高唱他的歌曲《老公牛》和《矮树丛》。从1831年到1847年间,门德尔松10次造访英国,还为伯明翰市写了《伊利亚》,当时的《时报》赞扬说“这是人类文明最非凡的结晶之一”。整个维多利亚的英格兰都曾为门德尔松痴狂,为什么现在却把他从顶尖作曲家的行列里踢了出来?

有可能是因为门德尔松的犹太人血统。门德尔松的祖父是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他是史上第一位跻身德国知识分子的犹太人。他的身世在莱辛的戏剧《先知者内森》中有所反映。而作曲家门德尔松早在儿时就接受了※※※洗礼,其父亲希望借此为儿子的未来顺利融入主流社会尽可能扫除障碍。

儿时的门德尔松,其音乐天分堪比莫扎特。他的13部弦乐交响乐完成于12至14岁年纪,其中既有美妙旋律又有少年人的活力。他的八重奏作于16岁,可说是对舒伯特所代表的维也纳式四重奏的双重挑战。值得一提的还有门德尔松年长4岁的姐姐芬妮。这位小姑娘同样具有非同一般的音乐天赋。为了不至于干扰弟弟的作曲前途,父母不得不安排她专攻钢琴演奏。

当门德尔松在欧洲大陆周游时,他一边为交响乐收集素材,一边画了很多出色的水彩画,同时还跟诗人海涅探讨,跟哲学家黑格尔交流,跟科学家洪堡讨论。他确实是一位全能的天才,虽然有点过于广博。作为指挥家,门德尔松重新发掘并上演了巴赫的清唱剧,并将莱比锡重新提升为音乐重镇。1847年姐姐芬妮突然去世,6个月后,门德尔松也突发中风而死,时年仅仅38岁。

除了在纳粹德国,门德尔松音乐从没有受过冷落。每一位著名指挥家都乐于演奏他的曲目,每一位象萧伯纳那样级别的乐评家都称赞门德尔松的音乐风格“美妙新颖而又独特”。的确如此。只有一点问题,始终令人感到门德尔松的音乐相距顶尖大师有所欠缺。

譬如说,门德尔松未能把管弦乐队或者钢琴的表现力进一步拓展和提升。他的清唱剧,即便在高潮处,也未能将情感宣泄到极致。门德尔松从小的家庭教养决定了他的克制和内敛并且过于细腻。这是他一直未能完全克服的缺点。

他对姐姐芬妮的强烈感情也多少成了天才的羁绊。他们的感情太过亲昵,以至于需要加以抑制和约束。在门德尔松优雅的音乐中我们能够隐约嗅到一些别的东西。他一直不敢像贝多芬那样将情感表达发挥到超常的极限。也可能因为他毕竟是犹太人,虽然皈依了※※※,他还是不由自主地处处谨小慎微。

虽然我们对门德尔松的公众生活和作品已经了如指掌,但他的内心世界始终是一个心理学的谜。他的传记在35年前才完成出版,其间仍有很多情节值得推敲。值此200年诞辰纪念之际,最好有机会能把他的全部120部作品从头到尾听一听,包括他的孩提之作和临终前的绝笔。这样,才能进一步把握和理解这位独树一帜的人物。这确实是在2009年中值得期待的一件事。
门德尔松的基本曲目: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米尔斯坦(DG),海飞茨(BMG),帕尔曼(EMI);
《苏格兰交响乐》——莱比锡乐团,马绍尔指挥(华纳),伦敦交响乐团,阿巴多指挥(Decca);
《意大利交响乐》——柏林爱乐,滕斯泰特指挥(EMI),伦敦爱乐,海汀克指挥(飞利普);
《八重奏》——圣马丁学院乐团(飞利普);
《伊利亚》——伦敦交响乐团,希考克斯(CHANDOS);
《无词歌》——巴伦博伊姆(DG);
《芬妮的年代》——Lauma Skrida (索尼)

译自Whatever happened to Mendelssohn?
By Norman Lebrecht / December 17, 2008
[jdai 编辑于 2008-12-29 03:4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再转帖天涯社区一篇关于※※※丢掉合约的文章。其实原文据说来自华尔街日报。译者文笔有点疙瘩,将就一下吧。

---------------------------------------------------------

【『古典音乐』 [当代音乐]华尔街日报:※※※遭解约的背后(转载) 】


作者:飞凉   提交日期:2008-12-28 7:16:38  

2008 年 12 月 25 日 13:54
  

※※※遭解约的背后
      
      
今年11月12日,英国音乐评论家诺曼·莱布雷希特(Norman Lebrecht)透露,著名钢琴家※※※(Yundi Li)已被他所在的唱片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解约。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 这个消息着实是一种悲哀。※※※1982年出生于中国重庆市,相对于同样签约在Deutsche Grammophon门下的另一位中国钢琴家郎朗(Lang Lang)那种取悦大众、但却极为平庸粗糙、毫无艺术感可言的风格,※※※的演奏一直都在维系一块宝贵的净土。
      
很明显,郎朗的事业如今可谓蒸蒸日上,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出现,更让他家喻户晓。穿着(美国钢琴家)Liberace那种式样的服装,郎朗在开幕式上演奏了一曲民谣,虽然艺术上浅薄鄙俗,但技巧还算娴熟。不过,在我看来,郎朗出版的自传《千里之行:我的故事》(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My Story)却是一场灾难。在自传中,这位艺术家表达了从小力争“第一名”的历程,然而他可能没有意识到的是,“第一名”只在体育竞技场上或者极权※※里才有意义。郎朗的父亲是一位军人,正是他逼迫郎朗无休无止的练习钢琴。有一次郎朗练琴迟到,还被父亲下令“要么跳楼、要么喝药”自杀。
      
      
Steven Haberland/DG在这本自传中,生活和艺术被描绘成由憎恨和自我驱动的权力争斗。郎朗憎恨他所有的钢琴老师,直到他获得费城科蒂斯音乐学院(Curtis Institute)的奖学金,师从钢琴大师加里·格拉夫曼(Gary Graffman)。但是,郎朗在自传中没有提到的是,格拉夫曼曾语带讥讽地表示,如果舒曼(Schumann)听到郎朗对他的音乐的诠释,他可能会突发心脏病,尽管“可能不至于致命”。
      
相反,※※※关注对音乐作品内在精神的深入探求,而这正是唱片公司和音乐会赞助商所惧怕并鼓噪着要湮没的。※※※以诠释浪漫派作曲家萧邦(Chopin)和李斯特(Liszt)的作品见长,他的演奏极富诗意。这从他为Deutsche Grammophon录制的倍受赞誉的唱片,还有他最近于10月11日在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的演出,都可见一斑。当晚,※※※演奏了萧邦的《降E大调夜曲》(Nocturne in E-flat Major, Opus 9, No. 2)和《马祖卡舞曲》(Four Mazurkas, Opus 33)。在他的手下,琴键流淌的音符扣人心弦,使人联想到一个温馨和令人留恋的舞蹈世界。这种演奏所表达的情感,是郎朗那种技艺粗糙而装腔作势的钢琴家所不可企及的。难怪目光敏锐的纽约乐评家哈里斯·郭德史密斯(Harris Goldsmith)也对※※※赞不绝口,称他的演奏表现出“贵族式的高雅”和“精湛的艺术造诣”,堪称“多年来甚至几十年来浮现的最伟大钢琴天才”。※※※上个月在卡内基音乐厅原本打算演奏莫札特(Mozart)和贝多芬(Beethoven)的作品,以展示他对音乐本身和作曲家个性的内在诠释。然而,他却演奏了由李斯特改编自舒曼Widmung这一首歌的浮华乐曲以及中国民谣--后者可谓郎朗的“老几样”。※※※演出的最长曲目--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Mussorgsky)的巨作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也被人们过分强调和夸大了,似乎如果没有外力将穆索尔斯基的陈腐乐曲强加在他身上的话,※※※会更喜欢演奏舒曼或者海顿(Haydn)那些他所熟悉的作品。
      
不管他的前东家是否对此次演出节目的改变负有责任,Deutsche Grammophon显然在※※※的市场行销方面遇到了麻烦。几年前,我在其纽约经纪人办公室采访过※※※。那时候,他举止笨拙,身形瘦削,乱蓬蓬的头发上压着一顶棒球帽,他看上去就是原来的他 -- 一个土里土气的中国青年。后来,我惊讶地发现,Deutsche Grammophon很快把※※※包装得面目全非。在他精湛演奏的萧邦和李斯特乐曲的唱片上,※※※化着浓妆,摆着自我陶醉的姿势,还有一个强加给他的不男不女的造型。这种市场行销的错误恐怕会毁掉整个新一代亚洲和亚裔钢琴家。
      
这些新生代钢琴家包括出生在中国旅居纽约的Di Wu。Wu是一位敏捷的年轻女性,她那热情、有力、真挚的演奏应该很快会为她带来唱片合约,希望她将来签约的唱片公司不会试图把她包装成一个惹人爱怜、浓妆艳抹的玩偶。1987年出生于北京的王羽佳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钢琴家,她刚刚与Deutsche Grammophon签约,虽然她的加盟还未正式宣布。Universal Music Classical的公关总监芮贝卡·大卫斯(Rebecca Davis)表示,王羽佳的首张唱片将于5月份发行。即便是对于年纪更小的天才, 例如神童钢琴演奏家、作曲家陶康雷和龚鹏鹏,唱片公司也应该推出更加成熟的市场策略,以免重蹈※※※的覆辙。陶康雷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厄本那,而龚鹏鹏来自中国。这两位少年钢琴家目前均在朱丽娅音乐学院(Juilliard)预科班就读,他们的演奏要比多数成人钢琴家更加娴熟。
      
现在的问题是,难道古典音乐市场已经萎缩到只容一个郎朗或者一个※※※生存的地步了吗?精湛的艺术能否和当前备受追捧的浮华、空洞表演共存?在好莱坞明星钢琴家何塞·伊图尔维(Jos口 Iturbi)(1895-1980)风靡的年代,观众仍然对鲁道夫·塞尔金(Rudolf Serkin)和莫伊塞维契 (Benno Moiseiwitsch)这些大师们严肃、 实无华的表演趋之若鹜,而且永远都不会把他们和流行音乐的演奏者混为一谈。
      
Deutsche Grammophon解约※※※只是众多类似个案之一,它们传递出的讯息就是有音乐造诣不等于能签到唱片合约。大约10年前,Sony Classical与艺术造诣堪称炉火纯青的台湾小提琴家林昭亮(Cho-Liang Lin 1960- )解约。据林昭亮本人表示,··解约的原因是他不愿意或者不能录制让大提琴家马友友(Yo-Yo Ma)在流行音乐排行榜上居高不下的那种“跨界”的准流行音乐。也是在那个时候,我记得曾问过钢琴家梅里·佩拉希亚(Murray Perahia),他是否很快会随小甜甜(Britney Spears)一起出现在舒伯特(Schubert)声乐套曲《冬之旅》(Die Winterreise)的唱片封面上。佩拉希亚大笑着回答说,“如果我真那么做的话,我的孩子们肯定会喜欢得不得了。”对于全世界的钢琴爱好者来说,幸运的是,他们还有很多如日中天的钢琴大师,如梅里·佩拉希亚、理查·古德(Richard Goode)、安德拉斯·希夫(Andras Schiff)和彼得·塞尔金(Peter Serkin)等,他们尚未被唱片公司马戏团式的叫卖所腐化。我们只能希望,他们以及年轻的钢琴天才们能够得到更好的呵护,而不是象※※※这样被选用、然后又很快被抛弃。
      
Benjamin Ivry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古典乐评文选入此。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时评点滴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