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不锈钢锅铲刮擦不锈钢锅具出现大量划痕,产生不锈钢粉末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3636 回帖:7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禁言中
泡网分: -0.006
主题: 75
帖子: 406
注册: 2008年3月
试了一下,

德国产的不锈钢锅,

壁不能用吸铁石吸住,底可以.

大概跟可用电磁炉有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539
主题: 24
帖子: 3153
注册: 2008年9月
原文由 公开宣布我开波罗 发表

标了stainless steel的 不一定是18-10,也许是18-0呢

所以最好还是结合磁铁测试一下
仔细看我的帖子
我说的很清楚
好的牌子有的会标1810
其他多数就标个stainless Steel
这种不一定是1810的,可能是188或者其他的材质

前面说的很清楚,用磁铁的方法是无法分辨具体是什么材质的
吸不住的不一定比能吸住的安全
要安全就买好牌子的东西就行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32
帖子: 74
注册: 2008年7月
原文由 烟头蚊香 发表
我判断是否不锈钢的方法特别简单
把餐具拿在手里,仔细看,上面有无stainless steel或者中文 不锈钢 字样
如果有就是,没有一般不是。
好一点的牌子还会标注是什么不锈钢,比如18/10

标了stainless steel的 不一定是18-10,也许是18-0呢

所以最好还是结合磁铁测试一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46
帖子: 45
注册: 2009年3月
原文由 烟头蚊香 发表

不是材质问题,越是耐蚀性能好的不锈钢越是容易出现这种小坑。

多数不锈钢的腐蚀都遵从这条规律,锈斑不是一大片一大片那种,而是一个个小点,时间长了就成为小而深的小坑,甚至能穿透整个材料,形成穿孔。

这种现象专业术语叫做“点蚀”
是不锈钢锈蚀失效的主要形式。

公开宣布我开波罗  泡菜:  
那也就是可以这样说:如果不锈钢越容易生锈,则也就越容易析出铬、镍等重金属离子???

我买的二个标着“18-10”的日兴不锈钢汤锅,内壁是拉丝亚光抛光,买来时没发现有锈斑,光亮得很。但是用水一烧后。发现内壁有几个锈点,仔细一看这里原来是一个凹陷的小孔,用百洁布金刚砂用力擦掉锈点,以后再怎么放水和使用,也不在老地方产生锈点了。
==========
这个例子来看,确实如你所说

二个日兴18-10的不锈钢汤锅都是这个现象,这是为什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539
主题: 24
帖子: 3153
注册: 2008年9月
我判断是否不锈钢的方法特别简单
把餐具拿在手里,仔细看,上面有无stainless steel或者中文 不锈钢 字样
如果有就是,没有一般不是。
好一点的牌子还会标注是什么不锈钢,比如18/10

我个人看法
像餐具这些东西,不锈钢已经很安全了,至少比竹木的要安全
如果还担心,就尽量买好牌子的东西
材质上也能比较放心
不锈钢对人体的影响,可能还不如喝的牛奶里的添加剂
吃的面粉里的增白剂,蔬菜上的残留农药,猪肉里的瘦肉精,喝的水里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539
主题: 24
帖子: 3153
注册: 2008年9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您不妨解释一下为什么不锈钢生锈有“小而深”的。在下认为,这不锈钢材质有问题,脱离了通常意义下的不锈钢范畴。

不是材质问题,越是耐蚀性能好的不锈钢越是容易出现这种小坑。

多数不锈钢的腐蚀都遵从这条规律,锈斑不是一大片一大片那种,而是一个个小点,时间长了就成为小而深的小坑,甚至能穿透整个材料,形成穿孔。

这种现象专业术语叫做“点蚀”
是不锈钢锈蚀失效的主要形式。

尤其在盐雾试验中产生的腐蚀几乎百分之百是点蚀
您说的材质问题,杂质含量会显著影响不锈钢的抗锈蚀能力,但不会影响盐雾试验中的锈蚀形式。

[烟头蚊香 编辑于 2009-04-06 06:5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539
主题: 24
帖子: 3153
注册: 2008年9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当然,带磁性的未必不是不锈钢。但是不带磁性的一定是不锈钢。所以我推荐普通消费者以此简便方式鉴别餐具。不放心的宁可不买。
这个不一定
实际上完全不带磁性的不锈钢是不存在的
说无磁性也就是低于某个指标,实际上或多或少都带有点磁性。
如果磁铁磁力够强还是能吸住

比如说304不锈钢,理论上属于奥氏体无磁性
但实际生产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夹带一些铁素体甚至是马氏体组织
而机械加工后就可能产生磁性

而有些带磁性的金属,用火烧一烧,磁性也就消失了
还有一些铜合金、锌合金,外观可以做的很像不锈钢,也无磁性
用磁铁又怎么判断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烟头蚊香 发表
再纠正一点,不锈钢的锈蚀机制比较复杂
一旦生锈,通常不会“是浅表的”
而是很深的腐蚀坑
我们做盐雾试验结果证明,碳钢的锈蚀斑通常是大而浅,不锈钢通常是小而深的锈蚀坑
在316L板子上最深我见过2mm深1mm大的腐蚀坑


您不妨解释一下为什么不锈钢生锈有“小而深”的。在下认为,这不锈钢材质有问题,脱离了通常意义下的不锈钢范畴。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烟头蚊香 发表
要说一点
用磁铁检测不锈钢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马氏体不锈钢全都可以用磁铁吸住
奥氏体不锈钢也有部分带有磁性


当然,带磁性的未必不是不锈钢。但是不带磁性的一定是不锈钢。所以我推荐普通消费者以此简便方式鉴别餐具。不放心的宁可不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539
主题: 24
帖子: 3153
注册: 2008年9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不锈钢不是金银,长时间接触液体化学介质,确实会出现锈迹,不过多是浅表的,一擦就掉,而且没啥疤痕。你买的不锈钢或许在出厂前曾经沾染某些化学物质,回家沾水后很快出现锈斑,这不奇怪。清洗干净就行了,只要仅仅接触家常饮食,应该是不会生锈。
再纠正一点,不锈钢的锈蚀机制比较复杂
一旦生锈,通常不会“是浅表的”
而是很深的腐蚀坑
我们做盐雾试验结果证明,碳钢的锈蚀斑通常是大而浅,不锈钢通常是小而深的锈蚀坑
在316L板子上最深我见过2mm深1mm大的腐蚀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539
主题: 24
帖子: 3153
注册: 2008年9月
原文由 eulibervail 发表

喜欢生铁锅,就是太沉了。
生铁的密度跟不锈钢差不多
沉只能是因为厚度问题
而现在某些高级不锈钢锅的厚度。。。
至少锅底是可以拍死人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539
主题: 24
帖子: 3153
注册: 2008年9月
原文由 大清名将阿济格 发表

多谢老师啊.
木勺因为都是人造颗粒用甲醛胶水粘合再上漆的,因此没用.天然本色的竹勺偶尔也用用,不过跟以前的竹勺区别很大,发白,看上去是二氧化硫或者防腐剂处理过的.

一般用不锈钢锅铲,清洗方便,就是声音太刺耳尖锐.锅面上划得非常花.到处都是一道道的沟状痕迹.
木勺我用了N个了,从来没有一个是“人造颗粒用甲醛胶水粘和再上漆”的
就是一木片,这是做餐具不是做家具,不可能用那些胶合板,否则水一泡就散了
可能我买的都是便宜货,上漆的高档货还真么见过

[烟头蚊香 编辑于 2009-04-06 02:1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539
主题: 24
帖子: 3153
注册: 2008年9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前面说了,不锈钢的防锈机理是高温条件下合金元素过饱和溶入铁晶体,并且冷却后得到单一的显微结构。但是如果实际过程控制不好,很可能冷却时铬和镍之类合金元素从钢铁晶体中析出,形成晶体间的合金化合物微粒,于是不再具有不锈钢的耐腐蚀特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可以用磁铁来大体检验不锈钢真伪的原因。因为带磁性的“不锈钢”,虽然合金成分一样,但其实晶体结构已经不是不锈钢。
要说一点
用磁铁检测不锈钢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马氏体不锈钢全都可以用磁铁吸住
奥氏体不锈钢也有部分带有磁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1.052
主题: 13
帖子: 7377
注册: 2006年9月
今天下午CCTV专门报道了铬烤瓷牙中毒事件,不锈钢锅要比假牙大很多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872
主题: 0
帖子: 310
注册: 2003年8月
楼主难道又是小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公开宣布我开波罗 发表

你的知识很渊博,很感谢你的解答

引用:
----------------------------------------------------------------------------
原文由 jdai 发表
如果生产不锈钢的实际过程控制不好,很可能冷却时铬和镍之类合金元素从钢铁晶体中析出,形成晶体间的合金化合物微粒,于是不再具有不锈钢的耐腐蚀特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可以用 ......


我以前是学金属材料出身的。不过已经改行多年,知识老化了。

国产不锈钢制品的情况似乎比较复杂,有些廉价产品的材料来源颇为可疑。近年来似乎有些改观,一般不至于担心。

另外,并非所有不锈钢材料都适合做餐具的。某些不锈钢带磁性,号称不锈铁,其实不适合做餐具。

不锈钢不是金银,长时间接触液体化学介质,确实会出现锈迹,不过多是浅表的,一擦就掉,而且没啥疤痕。你买的不锈钢或许在出厂前曾经沾染某些化学物质,回家沾水后很快出现锈斑,这不奇怪。清洗干净就行了,只要仅仅接触家常饮食,应该是不会生锈。

所有餐具,买回家后不能立刻使用,要首先洗干净再说。这些话基本是陈词滥调了罢。

[jdai 编辑于 2009-04-05 23:29]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32
帖子: 74
注册: 2008年7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呵呵,这么追着往深处问,就问倒我了。毕竟我也不是学医的。不清楚人体胃酸是否真能把不锈钢腐蚀了。反正记住一点吧,不锈钢并不是简单地把铬和镍元素简单地掺沙子到钢铁中形成的。

你的知识很渊博,很感谢你的解答

引用:
----------------------------------------------------------------------------
原文由 jdai 发表
如果生产不锈钢的实际过程控制不好,很可能冷却时铬和镍之类合金元素从钢铁晶体中析出,形成晶体间的合金化合物微粒,于是不再具有不锈钢的耐腐蚀特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可以用磁铁来大体检验不锈钢真伪的原因。因为带磁性的“不锈钢”,虽然合金成分一样,但其实晶体结构已经不是不锈钢。
-----------------------------------------------------------------------------

那也就是可以这样说:如果不锈钢容易生锈,则也就容易析出铬、镍等重金属离子???

我买的二个标着“18-10”的日兴不锈钢汤锅,内壁是拉丝亚光抛光,买来时没发现有锈斑,光亮得很。但是用水一烧后。发现内壁有几个锈点,仔细一看这里原来是一个凹陷的小孔,用百洁布金刚砂用力擦掉锈点,再怎么放水,也不在老地方产生锈点了。

二个日兴18-10的不锈钢汤锅都是这个现象,这是为什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公开宣布我开波罗 发表

不过如果打比方真有不锈钢的微粒或者粉末进入人体后,人体的胃酸的酸性可是比较强的哦.


呵呵,这么追着往深处问,就问倒我了。毕竟我也不是学医的。不清楚人体胃酸是否真能把不锈钢腐蚀了。反正记住一点吧,不锈钢并不是简单地把铬和镍元素简单地掺沙子到钢铁中形成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317
主题: 11
帖子: 442
注册: 2004年7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与其对不锈钢制品忧心忡忡,不如好好考虑一下厨房里其他餐具。比如铝锅,铝水壶甚至铝质的锅铲饭勺汤匙之类。像铝这样的轻金属,硬度比不锈钢差了很多,炒菜时更容易磨损。而铝制品的防锈,倒是完全依赖表面那脆弱的氧化铝薄层。一旦磨损后吃下肚,对人害处很大。所谓铝中毒的嫌疑。老年痴呆症的祸根之一。

还有彩釉餐具 ......


喜欢生铁锅,就是太沉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32
帖子: 74
注册: 2008年7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至于不锈钢餐具是否适合用于煎中药,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传统习惯的考虑,好比中国人泡茶多半喜欢用白瓷茶壶茶杯一样。试想,倘若中药中的“生物碱”和“有机酸”竟然能够轻易把不锈钢都给腐蚀了,那人还能吃它吗?至少我是不敢啦。不说烧坏食道和肠胃,即便把牙齿给腐蚀了也都不好吧。

不过如果打比方真有不锈钢的微粒或者粉末进入人体后,人体的胃酸的酸性可是比较强的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32
帖子: 74
注册: 2008年7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不锈钢的防锈机理是高温条件下合金元素过饱和溶入铁晶体,并且冷却后得到单一的显微结构。但是如果实际过程控制不好,很可能冷却时铬和镍之类合金元素从钢铁晶体中析出,形成晶体间的合金化合物微粒,于是不再具有不锈钢的耐腐蚀特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可以用磁铁来大体检验不锈钢真伪的原因。因为带磁性的“不锈钢”,虽然合金成分一样,但其实晶体结构已经不是不锈钢。

那也就是可以这样说:如果不锈钢容易生锈,则也就容易析出铬、镍等重金属离子???

我买的二个标着“18-10”的日兴不锈钢汤锅,内壁是拉丝亚光抛光,买来时没发现有锈斑,光亮得很。但是用水一烧后。发现内壁有几个锈点,仔细一看这里原来是一个凹陷的小孔,用百洁布金刚砂用力擦掉锈点,再怎么放水,也不在老地方产生锈点了。

二个日兴18-10的不锈钢汤锅都是这个现象,这是为什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公开宣布我开波罗 发表

不合格的不锈钢,会在4%的乙酸中溶出各种价位的铬和镍,有毒;这是为什么???


这要具体分析。从实质上来说,这不是不锈钢本身的错,而是假冒不锈钢的错。好比三鹿奶粉的质量问题并不是牛奶本身的问题一样。

不锈钢的冶炼技术门槛比较高,并不是在铁水里胡乱加了铬和镍之后,冷却下来就一定成为不锈钢。

前面说了,不锈钢的防锈机理是高温条件下合金元素过饱和溶入铁晶体,并且冷却后得到单一的显微结构。但是如果实际过程控制不好,很可能冷却时铬和镍之类合金元素从钢铁晶体中析出,形成晶体间的合金化合物微粒,于是不再具有不锈钢的耐腐蚀特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可以用磁铁来大体检验不锈钢真伪的原因。因为带磁性的“不锈钢”,虽然合金成分一样,但其实晶体结构已经不是不锈钢。

[jdai 编辑于 2009-04-05 02:43]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
主题: 32
帖子: 74
注册: 2008年7月
原文由 jdai 发表
不锈钢几种合金元素已经形成了单一的晶体结构(注意不是单晶体),各种合金元素(碳、铬、镍等等)都已溶入铁的晶体结构之中,而绝不是类似花生牛轧糖那样的简单混合。所以不必担心所谓重金属粒子析出导致慢性中毒之类的问题。

不合格的不锈钢,会在4%的乙酸中溶出各种价位的铬和镍,有毒;这是为什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与其对不锈钢制品忧心忡忡,不如好好考虑一下厨房里其他餐具。比如铝锅,铝水壶甚至铝质的锅铲饭勺汤匙之类。像铝这样的轻金属,硬度比不锈钢差了很多,炒菜时更容易磨损。而铝制品的防锈,倒是完全依赖表面那脆弱的氧化铝薄层。一旦磨损后吃下肚,对人害处很大。所谓铝中毒的嫌疑。老年痴呆症的祸根之一。

还有彩釉餐具。密胺塑料餐具。所用各种鲜艳的颜料和添加剂都不是好东西,危害比不锈钢不知大了多少倍。

甚至很多新款式的陶罐瓦罐砂锅,天知道其中不知名的化学添加剂是否在慢慢释放?

所以,最可靠的餐具材料,其实还是铁锅,不锈钢锅,白瓷,玻璃。这些始终是很难造假的。连木头和竹子,虽然是天然材料,谁也不知道加工过程中做了什么特殊处理来美化卖相。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M16 发表
刚在淘宝买了一个18/8不锈钢五层锅,用起来很爽,一点也不粘不糊,而且省油,炒菜味道好。

不过看了LZ提到铬,镍等不锈钢成分,倒是确实提了个醒:

引用:
--------------------------------------------------------------------------------
不锈钢虽然比其他金属耐锈蚀,但如果使用不当,不锈钢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同样会在人体中慢慢累积,达到一定量就会危害人体健康,例如镍就是一种致癌物。因此,使用不锈钢餐具要特别小心,不要长时间盛放强酸或强碱性食品,防止铬、镍等金属元素溶出。不能用不锈钢器皿煎熬中药,以防不锈钢在加热条件下与中药中的生物碱和有机酸反应,生成毒性更大的化学物质。同时,也要注意不能用强碱和强氧化性的药剂洗涤不锈钢餐具;发现不锈钢餐具变形或者表层破损,应及时更换餐具。
--------------------------------------------------------------------------------


迷信加危言耸听。不锈钢表层破损就要更换?呵呵。把不锈钢当成电镀件了吧?

不锈钢在特定条件下也会生锈,这个不假。电化锈蚀嘛。但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并不是防止中毒,而是防止不锈钢餐具出现不必要的损坏。毕竟一套像样的不锈钢餐具价格并不便宜,锈了未免可惜。

至于不锈钢餐具是否适合用于煎中药,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传统习惯的考虑,好比中国人泡茶多半喜欢用白瓷茶壶茶杯一样。试想,倘若中药中的“生物碱”和“有机酸”竟然能够轻易把不锈钢都给腐蚀了,那人还能吃它吗?至少我是不敢啦。不说烧坏食道和肠胃,即便把牙齿给腐蚀了也都不好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通常来说,不锈钢虽然由几种合金元素组成,但已经形成了单一的晶体结构(注意不是单晶体),各种合金元素(碳、铬、镍等等)都已溶入铁的晶体结构之中,而绝不是类似花生牛轧糖那样的简单混合。所以不必担心所谓重金属粒子析出导致慢性中毒之类的问题。

[jdai 编辑于 2009-04-05 01:52]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3.719
主题: 26
帖子: 14760
注册: 2000年10月
原文由 M16 发表
刚在淘宝买了一个18/8不锈钢五层锅,用起来很爽,一点也不粘不糊,而且省油,炒菜味道好。

不过看了LZ提到铬,镍等不锈钢成分,倒是确实提了个醒:


根本没这么蝎虎
工业上使用不锈钢作热硫酸、硝酸、醋酸容器比比皆是。
不锈钢最怕的是盐酸/高浓度的氯离子,此外,真没什么怕的。
就食物那么点酸性物质,连表面一层致密的氧层破坏都搞不坏,别说腐蚀本体了。

而且,这些合金物质不是单体存在的,而是与铁形成共溶体-奥氏体,就好像人7成是水,你想挤出水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5.664
主题: 132
帖子: 15240
注册: 2005年3月
原文由 大清名将阿济格 发表
不锈钢的表面是一层坚硬致密的氧化铬膜,保护铁不生锈.

但盛菜盛饭时,不锈钢或陶瓷锅铲在刮擦不锈钢锅具会出现大量划痕,产生不锈钢(72%铁+18%铬+10%镍)金属粉末.


基本原理性错误。

不锈钢不生锈,并非因为表面有“氧化铬薄膜”保护,否则你“刮下来”的粉末就主要是氧化铬啦。

不锈钢之所以不生锈,是因为加了铬和镍之后,改变了钢铁显微结构,使得碳元素过饱和溶入铁晶体内部而没有形成晶体间的碳化物析出,也就是通常所谓单一的“铁素体”组织。——注意,通常钢铁之所以会生锈,正是因为该碳化物析出后,其与铁素体晶体的接触边界很容易形成微观的电化学锈蚀。而铬镍元素的加入,能够提高碳元素的溶解度,避免形成碳化物析出。

[jdai 编辑于 2009-04-05 01:1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16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477
主题: 23
帖子: 3557
注册: 2002年10月
原文由 静喧语默本来同 发表
好象德国货都是18/10的.

国产有些可用吸铁石吸住.
噢,俺写错了,是18/10的:

产 品 描 述

由五层材料<18/10优质不锈钢,1145高传热合金,3003铝合金,1145高传热合金,430超导磁钢>一次整体成型,无焊接接口设计,厚度3MM 。1MM18\10高拱度不锈钢盖<可达无水蒸煮效果>,最高档的18\10不锈钢铸钢手柄及盖滴,8MM涨型铆钉,安全不脱落,产品锅身内外为亚光,锅底,锅盖有品牌标记.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不过以后要是做加醋,加碱的菜就不能用它,得用铁锅或砂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006
主题: 75
帖子: 406
注册: 2008年3月
好象德国货都是18/10的.

国产有些可用吸铁石吸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不锈钢锅铲刮擦不锈钢锅具出现大量划痕,产生不锈钢粉末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