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牛死人:清华※※副教授将Chiang Kai-shek译成“常凯申”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4857 回帖:101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23.94
主题: 7
帖子: 2268
注册: 2005年7月
原文由 宁沪高速 发表
我正想转, 就看见屋脊登出了

如此应试教育搞下去, 这样还有更加离奇的笑话在后面.  

为了考试, 为了选拔, 数理化越来越深,越来越难, 初中高中本应该大量阅读的时候, 就整天做习题考为高分. 我真为这后辈人的基本人文素养担忧.

一位长期角语文的老中学校长告诉我, 到高中,语文能学成什么样就学成什么样, 真正决定孩 ......


这老师绝对是推卸责任!我高中语文老师对我高考语文的帮助非常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935
主题: 24
帖子: 488
注册: 2003年3月
原文由 Cheval 发表

曾经北大的副教授(现在已经升为教授)翻译一本书,把其中“Give me a break”天才地翻为“给我一个突破!”

鄙人直接用英文原句回答:您饶了我吧!

[Cheval 编辑于 2009-06-10 22:08]


好像是叫刘X杰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935
主题: 24
帖子: 488
注册: 2003年3月
原文由 guanlii 发表
教授如狗,这句话也不是白说的!


请勿侮辱狗。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版主
泡网分: 226.811
主题: 1036
帖子: 33851
注册: 2003年4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dsr 发表
还是不明白。
Chiang Kai-shek表达的到底是什么音。南方的方言吗?


粤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007
主题: 64
帖子: 3419
注册: 2008年1月
没啥,把majoy tom听成成毛ZD的都有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67.299
主题: 448
帖子: 13613
注册: 2005年4月
原文由 M16 发表
需要留意的是,即使在今天,国内有的传统专有名词,包括一些著名大学校名的英文翻译,仍然是沿用韦氏拼音的,这是对※※的尊重,例如:

中山大学,其官方英文拼法是Sun Yat-Sen University, 而不是Zhong Shan University:

http://www_sysu_edu_cn/en/index.html

北京大学,官方英文拼法是Peking Univer ......

北京大学你说的不对,随着中国将北京译成Beijing,北京大学当然要变了.
另外两人同意,就如同首尔是一个道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21
主题: 267
帖子: 18632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原文由 Cheval 发表

曾经北大的副教授(现在已经升为教授)翻译一本书,把其中“Give me a break”天才地翻为“给我一个突破!”

鄙人直接用英文原句回答:您饶了我吧!


他是查google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4.921
主题: 267
帖子: 18632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原文由 一枝黑杏出墙来 发表

英文原句怎么回答:您饶了我吧!?
虚心请教,不耻下wen


you had scratched  me.


[fumac 编辑于 2009-06-10 23:1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2.541
主题: 1
帖子: 3208
注册: 2008年12月
原文由 dsr 发表
还是不明白。
Chiang Kai-shek表达的到底是什么音。南方的方言吗?


这个得等老狼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637
主题: 237
帖子: 8074
注册: 2007年3月
内容贡献勋章
清华不应该
※※不应该
副教授不应该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16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477
主题: 23
帖子: 3557
注册: 2002年10月
需要留意的是,即使在今天,国内有的传统专有名词,包括一些著名大学校名的英文翻译,仍然是沿用韦氏拼音的,这是对※※的尊重,例如:

中山大学,其官方英文拼法是Sun Yat-Sen University, 而不是Zhong Shan University:

http://www_sysu_edu_cn/en/index.html

北京大学,官方英文拼法是Peking University:

http://www_pku_edu_cn/

清华大学,官方英文拼法是Tsinghua University,不是Qing Hua University:

http://www_tsinghua_edu_cn/qhdwzy/index.jsp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dsr
泡菜
泡网分: 18.471
主题: 42
帖子: 1092
注册: 2006年12月
原文由 宁沪高速 发表
威玛氏音标源纲要
  汉字注音系统里曾有一种系统叫威玛氏音标源。它是1867年开始的,由英国威妥玛【1818年—1895年】与人合编的注音规则,现在叫“韦氏拼音”。
  发明这个注音系统的威妥玛(Thomas Wade,今天的习惯应该翻译成托玛斯·韦德),他是英国人,曾于19世纪末任英国驻华公使,参与八国联军※※※※※运动, ......


还是不明白。
Chiang Kai-shek表达的到底是什么音。南方的方言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693
主题: 34
帖子: 6168
注册: 2004年5月
应该是下面学生干的,我这个理工科毕业的都知道这个,何况大学的教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8.371
主题: 2
帖子: 46
注册: 2005年11月
原文由 一枝黑杏出墙来 发表
英文原句怎么回答:您饶了我吧!?
虚心请教,不耻下wen

Give me a break!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244
主题: 40
帖子: 649
注册: 2007年6月
无语飘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3.098
主题: 21
帖子: 2476
注册: 2008年12月
威玛氏音标源纲要
  汉字注音系统里曾有一种系统叫威玛氏音标源。它是1867年开始的,由英国威妥玛【1818年—1895年】与人合编的注音规则,现在叫“韦氏拼音”。
  发明这个注音系统的威妥玛(Thomas Wade,今天的习惯应该翻译成托玛斯·韦德),他是英国人,曾于19世纪末任英国驻华公使,参与八国联军※※※※※运动,翻译了第一首英文诗《人生颂》。此人以罗马字母为汉字注音,创立威氏拼音法。后来H.A.Giles稍加修订,合称WG威氏拼音法(Wade-Giles System)。
  威玛氏音标,在1958年大陆推广汉语拼音方案前广泛被用于人名、地名注音,影响较大(中国台湾地区至今仍在使用)。1958年后,逐渐废止。
  现在中国大陆除了少数需要保持文化传统的场合外,基本不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等学校还使用韦氏音标法的英文校名,而大多数地名、人名已使用汉语拼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管理员
泡网分: 0.081
主题: 316
帖子: 20367
注册: 2002年10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她在 “后记”中称这本书为“心血之作”)和编辑(“后记”中提到“编辑同志们的敬业和严谨深深感染着我”)


当时我觉得清华的牌子那么硬,王奇的学养也很好,仓促之间没有深究……”陈琼的声音中流露出不安与忧郁


这样就很工整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1.548
主题: 45
帖子: 5674
注册: 2002年11月
多河蟹的名字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
帖子: 13
注册: 2009年2月
原文由 Cheval 发表

曾经北大的副教授(现在已经升为教授)翻译一本书,把其中“Give me a break”天才地翻为“给我一个突破!”

鄙人直接用英文原句回答:您饶了我吧!

[Cheval 编辑于 2009-06-10 22:08]

英文原句怎么回答:您饶了我吧!?
虚心请教,不耻下wen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2.654
主题: 92
帖子: 2697
注册: 2005年6月
ok, 清华!ok,教授! OK, 佩服你八辈祖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0.002
主题: 19
帖子: 120
注册: 2009年3月
俄罗斯留学回国的※※副教授认错英文,绝对是制度问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3.098
主题: 21
帖子: 2476
注册: 2008年12月
我正想转, 就看见屋脊登出了

如此应试教育搞下去, 这样还有更加离奇的笑话在后面.  

为了考试, 为了选拔, 数理化越来越深,越来越难, 初中高中本应该大量阅读的时候, 就整天做习题考为高分. 我真为这后辈人的基本人文素养担忧.

一位长期角语文的老中学校长告诉我, 到高中,语文能学成什么样就学成什么样, 真正决定孩子考试成绩和命运的是数理化!※※是副科, 语文现在无论阅读和做文章, 各种议论都很多, 老师和学生都没有方向.

那么好, 就把考试的分数先抓住吧!就天天做数理化习题吧!多学点英文吧! 这个社会这个民族不需要※※!!!

请看各种入学考试, 学位考试, 不知道威氏拼写的人名完全是可以通过的. 还可以不知道"尼布楚""绥远"这些地名,再往后,PEKING也不知道是哪里.

[宁沪高速 编辑于 2009-06-10 22:16]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436
主题: 116
帖子: 6843
注册: 2005年9月
教学情况:

  开设《近现代中俄关系史研究专题》(硕士生)、《二战后中俄(苏)关系的演变与发展》(本科生)、《19-20世纪中外关系史》(本科生)、※※※思想概论》(本科生)等课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5.707
主题: 44
帖子: 3888
注册: 2002年1月
原文由 ZBB 发表
这都不是“仓促”能解释的,完全是不学无术。一般人不懂就算了,自己专业内,这么重要的人物也搞错,没什么可说的。


曾经北大的副教授(现在已经升为教授)翻译一本书,把其中“Give me a break”天才地翻为“给我一个突破!”

鄙人直接用英文原句回答:您饶了我吧!

[Cheval 编辑于 2009-06-10 22:08]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4.552
主题: 10
帖子: 4706
注册: 2007年5月
她影像会员标识
这个错误也太离谱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M16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7.477
主题: 23
帖子: 3557
注册: 2002年10月
这就是搞文史的不懂英文之过了。 记得本坛谁谁说过学中文的不需要学英文?不学英文,不看老英文书,关键时刻就要掉链子,闹笑话。

在1949年以前和之后一段短时间内(大陆目前的汉语拼音方案似乎是1950年代中后期才确定下来的?),Chiang Kai-shek在关于中国的英文书籍中都是老蒋的标准拼法,无人不晓。 兹把高山杉的原文转载过来,大家看看笑话,堂堂的“※※编译出版社”今日居然也沦落如此!除了原作者之外,打屁股也要把※※编译出版社的主编和审稿员拉上。

 “门修斯”之后又见“常凯申”(ZT)
  2009-6-7 1:46:08
  
  
    高山杉
  
    本书中的这些误拼和误译问题,要是偶尔出现一下,大概还不算什么,要是太多了的话,那只能说明作者和编辑实在太不珍惜清华大学和※※编译出版社的招牌了。这些错误里面最离谱的,当属把“※※※”(Chiang Kai-shek)翻译成“常凯申”。
  
    《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
  
    王奇著
  
    ※※编译出版社
  
    2008年10月第一版
  
    176页,28.00元
  
    中俄国界东段划分,是政治问题,也是语文学兼史学(philologico-historical)问题。说是语文学兼史学问题,因有多语本《尼布楚条约》(拉丁、满、俄、汉、法文诸本)、《瑷珲条约》(满、俄、蒙、汉文诸本)、《中俄天津条约》(满、俄、汉文诸本)、《中俄北京条约》(满、俄、汉文诸本)摆在那里等待诠释,另有浩如烟海的相关史籍和档册。东西学人整理并研究这些材料,自《尼布楚条约》签订时(1689年)算起,至今已有三百二十年的※※。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产生出无数的专著和论文,以至于“中俄国界东段划分研究史”也成了一门独立的学术史科目。※※编译出版社新出清华大学※※系王奇《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一书,正是这门学科的一本新作。
  
    全书正文除“综论”和“后记”外,一共三章,分别叙述中国(包括港台)学者、俄国(包括苏联)学者和西方(包括日本)学者的研究史。书后附录《尼布楚条约》等界约的中文和俄文文本,并有简略说明,占去全书近一半内容(第96-174页)。说句实话,上面我用“叙述”二字还算是客气的,因为此书本质上只是有关研究文献的一个书目,而且是一个根本无法用于检索的书目。类似内容的书目,东西学人都有编辑,但作者为何忽然编写这么一本出来,和前人的工作相比有何贡献和进步,我们都看不到任何清楚的说明。此书著录的专著和论文,绝大多数没有解题,更甭说作什么“学术史研究”了。不但如此,作者似乎连一个简单的书目也搞不定,在翻译作者名和书名时频频犯下低级错误,不免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当今中国大陆学者尚无资格研究这类精微广大的语文学和史学问题。我不通俄文,对第二章的内容不能验其深浅,现仅以第三章(第80-95页)为例,挑一些最荒唐的错误分类列出,请读者一起来鉴别一下。附带说一句,箭头(→)前是作者的译法,箭头后是我的译法,括号内对部分错误的性质略有说明。
  
    
  
    作者名的误译:
  
    乔治(George N. Curzon)→寇松勋爵;林海青(Hsia Ching-lin)→夏晋麟(作者还不如把Hsia Ching- lin还原成“林青霞”呢);罗金帮(Lo Jung-pang)→罗荣邦;常凯申(Chiang Kai-shek)→※※※;胡良辰(Hu Liang-chen)→胡良珍(这位台湾学者的论文《中俄尼布楚界约的检讨》在第25页著录过,可一换成威氏拼音Hu Liang-chen,作者就认不出来了);程天方(Ch'eng T'ien-fang)→程天放;费尔班德(J. K. Fairband)→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作者多处把Fairbank误拼成Fairband);苏春月(Hsu Chung-yueh)→徐中约(Hsü Chung-yueh;关于“徐中约”,作者另外还有两个译法,见下文);楮东苏(Ch'■ Tung-tsu)→瞿同祖;福罗舒(Fu Lo-shu)→傅乐淑;克里斯德或奎斯特(R. K. I. Quested)→郭玟曼;斯宾塞(Jonathan Spence)→史景迁;林堂(Tang Lin)→董霖(William L. Tung;作者不仅颠倒了董霖的姓氏,而且把Tung误拼成Tang);林 T. C. (T. C. Lin)→林同济;陈方志(Agnes Fang-chih Chen)→陈芳芝;赫萨(T. A. Hsia)→夏济安
  
    
  
    书名(论文名)及学术期刊名的误译:
  
    《1689年尼布楚条约:鲜为人知的托马斯·佩雷拉神父日记对中俄首次交往的案例分析》(The Treaty of Nerchinsk[Nipchu]1689; A Case Study of the Initial Period of Sino- Russian Diplomatic Relations Based on the Unpublished Diary of Father Thomas Pereyra of the Society of Jesus)→ 《1689年尼布楚条约:依据未刊耶稣会士徐日升神甫日记对中俄外交关系早期阶段※※所作之个案研究》(Thomas Pereyra或拼 Thomas Pereira,为葡萄牙耶稣会士,签订《尼布楚条约》时担任通译,汉名徐日升,作者在第102-103页提到过,此处缘何不知)
  
    《托马斯·皮埃尔日记中有关传教士与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关系的记述》(The Jesuits and the Sino- Russian Treaty of Nerchinsk(1689); The Diary of Thomas Pereira, S. J.)→ 《徐日升日记:耶稣会士与中俄尼布楚条约》(前书把Thomas Pereira译成“托马斯·佩雷拉”,此处又译作“托马斯·皮埃尔”,本身就不统一)
  
    塞贝尔利克(W. Seuberlich)《17世纪中叶的俄中关系研究》(Die russisch- chinesischen Beziehungen im 17. Jahrhundert)→Wolfgang Seuberlich《十七世纪俄中关系》(不知作者从哪里读出了“中叶”的意思)
  
    《远东※※》(Papers on Far Eastern History)→《远东史研究集刊》(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远东史系出版的学术期刊)
  
    《太平洋※※回顾》或《太平洋史评论》(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太平洋※※评论》
  
    
  
    作者名和书名(论文名)的误译:
  
    普菲斯特《1552年-1773年俄国在华传教士传记书目》(L. Pfister: Notices biographiques et bibliographiques sur les jésuites de l'ancienne mission de Chine,1552-1773)→ 耶稣会士费赖之神甫(Louis Pfister, S. J.)《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有冯承钧汉译本,作者把书名译成“俄国在华传教士”,实在莫名其妙)
  
    福彻斯《满洲里地图集》(W.Fuchs: ■ber einige Landkarten mit mandjurischer Beschriftung)→福克司(Walter Fuchs)《满文标注地图考》(作者在第93页曾著录福克司撰、张星烺译《尼布楚订约研究提要》,却不知“福克司”和她翻译的“福彻斯 ”是同一人;福克司是德国满文、汉学大家)
  
    拉迪莫尔《满洲里的蒙古人》(O. Lattimore: TheMongols of Manchuria)→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满洲的蒙古人》(作者似乎对“满洲里”有癖好,凡遇见“Manchuria”的地方,一概译作“满洲里”)
  
    福彻斯《茗燕图录》(Der Jesuiten-Atlas der Kanghsi-Zeit)→福克司《康熙朝耶稣会士绘制的地图集》(作者将此经典巨著翻译成《茗燕图录》,可能是误会了百度上的信息,请参看:http://pm_cangdian_com/Data/2006 /PMH01016/CD002675/html/CD002675_1263.html;在这个网址上面,《茗燕图录》和Der Jesuiten- Atlas der Kanghsi-Zeit,一前一后在拍卖,作者大概把它们误会成同一本书了)
  
    休谟尔《1644-1912年之清代中国名人》(A. Hummel: 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1644-1912〉)→恒慕义(Arthur W. Hummel)《清代名人传略》
  
    苏埃曼纽尔《危机论:中俄外交之研究(1871-1881 年)》(Immanuel G. J. Hsu: The Ili Crisis. A Study of Sino- Russian Diplomacy1871-1881)→徐中约(Immanuel C. Y. Hsü)《伊犁危机:1871年-1881年中俄外交之研究》(作者把C. Y. Hsü误拼成G. J.Hsu)
  
    苏伊姆(I. Hsu)编《※※※※※之解读》(Readings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徐中约(Immanuel C.Y. Hsü)编《※※※※※史料选读》(同一位“徐中约”,作者先后翻译成“苏春月”、“苏埃曼纽尔”和“苏依姆”,可谓荒唐之极)
  
    布雷斯特赛德《15世纪中国对中亚及南亚邻邦的政策》(E.Bretschneider: Chinese Intercourse with the Countries of Central and Western Asia during the Fifteenth Century)→ 薄乃德(Emil Bretschneider)《十五世纪中国与中亚及西亚诸国交涉考》(原文明明是“西亚”,作者却译成“南亚”)
  
    福彻斯《满洲里概况》(Materialien zur Karlographic der Mandjuzeit)→福克司《清世地图史料考》(书名原文拼写有误,正确拼法是 Materialien zur Kartographie der Mandjuzeit)
  
    
  
    出版地和出版社的误译:
  
    郎文、格林和伦敦(Longmans, Green and Co., London)→伦敦的朗曼格林书局
  
    
  
    至于一般的误拼和误译,这一章里可以说比比皆是,举不胜举。这些问题要是偶尔出现一下,大概还不算什么,要是太多了的话,那只能说明作者(她在 “后记”中称这本书为“心血之作”)和编辑(“后记”中提到“编辑同志们的敬业和严谨深深感染着我”)实在太不珍惜清华大学和※※编译出版社的招牌了。这些错误里面最离谱的,当属把“※※※”(Chiang Kai-shek)翻译成“常凯申”。作者身为清华大学※※系副主任,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博士(清华大学※※系网站上说作者于1995年1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什么专业不清楚,同时却又说她于1991年3月到1995年1 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留学,这里面不知是否含有什么“技术”成分),长期研究中俄(包括中苏)关系史,竟然闹出“常凯申”的笑话,清华大学※※系的光荣传统,我看也快走到尽头了吧。※※编译出版社标榜的那两句口号“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思想文化的摆渡者——在东西方之间”,在“常凯申”的衬托下尤其令人感到荒谬绝伦。自“门修斯”(Mencius)事件发生之后,相信“常凯申”必将成为读书界议论的话题之一。■
  
    延伸阅读
  
    ●Chiang Kai- shek: China's Destiny authorized translation by Wang Chung- hui ,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Lin Yutang , New York : Macmillan , 1947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3.5
主题: 12
帖子: 368
注册: 2004年9月
该校校长不识条幅,很出名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2
帖子: 32
注册: 2008年11月
这个算得上学术丑闻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6.782
主题: 24
帖子: 1983
注册: 2008年2月
还有"孙亚山医生“。。。 哈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牛死人:清华※※副教授将Chiang Kai-shek译成“常凯申”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