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让俺震撼:日本专家研究 兰亭序”第二季之“兰亭雅集” [主题管理员:长安麦客]
倒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75127 回帖:252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秦公簋铭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秦诏量铭文: 秦统一中国后的国家计量标准化法律文件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秦诏版铭文,李斯书: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峄山刻石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 219)李斯书 高218厘米,宽84厘米。

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年),出巡山东齐鲁故地登陶县的峄山(今山东邹县东南)时,登高远望,激情满怀,对群臣道:“朕既到此,不可不加留铭,遗传后世。”李斯当即成文篆字,派人刻碑石于峄山之上。即就是秦《峄山刻石》。  

李斯的小篆书法运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又有飞动之势。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21
主题: 4
帖子: 382
注册: 2009年9月
这个ID可以打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袁安碑》 东汉 篆书 原石藏河南省博物馆 拓本日本京都大学馆藏

《袁安碑》,全称《汉司徒袁安碑》,东汉永元四年(92年)刻立,原出土地不详。明万历年间被人移置河南偃师县西南辛村东牛王庙用作供案。因字在下面,无人知为碑刻。1929年初,庙改为辛村小学。次年夏,一小孩仰卧石案下乘凉,发现石上刻有字迹,村人任继斌遂以拓本行世。至此,人们才知道《袁安碑》。1934年移置偃师县教育局,其后辗转迁徙,下落不明,1961年又发现后移至河南省博物馆。

碑上下皆残,现存碑高139厘米,宽73厘米,厚21厘米,碑中有穿。无撰书人姓名。碑文为小篆,计十行139字。碑侧有明万历二十六年题字。碑文中所记司 徒公袁安其人其事,与《后汉书 袁安传》所载基本相同,有个别文字可补传记之缺。

中国碑刻始于东汉,但留至今日者汉碑为数极少,《袁安碑》为近世所出篆书碑石最完整者,字字锋颖如新,界格完好可见。它继承秦篆而有所发展,字体结构通婉流畅,圆劲遒美,笔画较《泰山刻石》细瘦。加之刻工精细均匀,后世对其评价甚高。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祀三公山碑》,全称《汉常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俗称《大三公山碑》。

清翁方纲考为东汉元初四年(117年)作。该碑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为元氏县令王治岐在元氏县城外访得,现存元氏县西北封龙山下。清王昶《金石萃编》记该碑:“碑高六尺九寸五分,广二尺五寸”。山东滕县曾有翻刻本,上海艺苑真赏社有影印本。上海书画出版社《篆隶》(上)、《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俱收入此碑。清刘熙载《艺概·书概》云:“《祀三公山碑》,篆之变也。”杨守敬《平碑记》评价此碑:“非篆非隶,盖兼两体而为之”。

《祀三公山碑》以方笔写篆书,开篆法用笔新境界。历来作篆皆尚中锋圆笔,求其浑雄婉通;作隶用方笔,取其峻利茂密。《祀三公山碑》起笔方截,尤显古拙生辣。转折处方圆兼用,小者用圆,※※用方,别开生面地展现了一种生涩峭厉的篆书体例。与用方重之笔相吻合的是,《祀三公山碑》在结字上一改篆书纵向延伸、修长的特征,易之以方折、紧敛的结字方法。这种以方为体的篆书结字形式,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显得宽绰雄强、稳重方博,呈现出一种宽宏浩大的气象,集合了瓦当文字与汉印文字的装饰之美。不同的是,瓦当文字与汉印文字是少数字派,而《祀三公山碑》则是一篇缜密绵长的文字巨作。字形虽方整,收笔处往往左右分开,造成横向开张之势,通过对弧形圆线的巧妙运用,将“蜾扁与缪篆相糅合”,浑穆中更显灵巧生动,让人觉得在方整的结体中仍荡漾着勃勃生机。

《祀三公山碑》章法独特,其虽产生于篆书和隶书十分成熟的年代,但其不囿陈规,未入流俗,大胆尝试极富新意的笔法与字法,构建宏大的章法,打破了结字惯常的对称和均衡,注意字形正侧、大小、疏密、虚实的对比,强调字形结体的自由与纵横观照,从局部到整体、从单纯到复杂,最终回归质朴之境,大大提高了全碑的视觉表现力和艺术魅力。同时,此碑字态拙朴无华,生涩的用笔结字透出冷峻肃穆的气息,使通篇格调更显古茂拙朴。在敛纵随心、纵横开合的挥洒中,有卓尔不群的艺术风采。如“年、山、陇、神、降、郭、公、令、大”等字,忽敛忽纵,每于环转扁方中以浑凝生动的笔线营造出万千气象,铸就此碑深邃悠远而又古劲烂漫的崇高意境,这是临习中需要关注的。

“元初四年”是这块碑文开头的四个字,它告诉我们刻碑的时间是公元117年。在东汉众多的、以隶书为主的碑刻中它显得很特别,那 就是以隶书的方法来写篆书。东汉已不是篆、隶书体的转变阶段,所以这种特征与秦隶中夹杂篆体是两回事。只要看一看《祀三公山碑》上时有在横画的末尾装上一个“现代”的波挑捺脚,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不管它如何尽力写成篆书的结构,终究打上了隶书时代的烙印。

《祀三公山碑》行间茂密,大小穿插,长短变化,由于行距相等而字距不等,因此具有变化中的整齐美。在单字的结构上它也不同一般,部首的组合,常常超越了常规,出人意料地夸大某一个局部,使许多字展现出一种拙笨的动态,形成了独特的风采。

在汉代的篆书中风格与它比较接近的还有《汉嵩山少室神道阙》,《王莽新嘉量》、《嵩山开母庙石阙》,以及碑的篆额,汉瓦当文,汉砖文等。这里刊出的《汉单于和亲方砖》结体古朴,也属汉篆中的佳作,这种平正方直的汉篆在汉又称缪篆,汉印中的文字亦包括在缪篆之中,因此《汉祀三公山碑》自出土以来,和其他汉代篆书的资料一起一直被篆刻家视为学习的典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祀三公山碑》形意兼通篆隶,境意崇高的同时,也昭告篆书将退出中国通用文字的※※舞台,好看也好,难写也罢,总之,再见了.......

唐代的篆书圣手李阳冰的“三坟记碑”,也就不在这里贴了,篆书,Over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原文由 lancelot365 在2010-03-01 19:24发表
麦客兄辛苦
一页不落地看完两贴,收获良多
打分

谢“lancelot365”兄光临和赐分!
五千多回帖一路看过来,辛苦了,赶紧上赵之谦“花卉瓜果”扇面,养养眼目~~~~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原文由 张军顺 在2010-03-01 20:01发表
这个ID可以打分。  

莫给额哥擀面捣蒜油泼辣子,也得看个新年祝愿吉祥的年画,赵之谦“大富贵”~~~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原文由 久保 在2010-03-01 19:24发表
建议把周原的地,深翻一遍

揍啥呢,卖嘎?
多看梅兰竹菊,就想多喝西北风了~~~
请久保兄欣赏蒲华“竹石图四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6.977
主题: 0
帖子: 1974
注册: 2008年9月
再看个老陕的宝贝,牛中大牛的史墙盘

史墙盘为西周恭王史官墙所作的礼器 。器形宏大,制造精良。1967年于陕西扶风庄白村出土。现藏于陕西扶风周原文物管理所。

盘高16.2厘米,口径47.3厘米。圆形,浅腹,双附耳,圈足。腹饰鸟纹,圈足饰窃曲纹。

内底铸有铭文18行284字,文章使用的四言句式,颇似《诗经》,措词工整华美,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铭文前半部分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诸王的重要政绩,后半部分记述墙所属的微氏家族的家史,与文献记载可相印证,是研究西周※※的重要史料。铭文字体为当时标准字体,字形整齐划一,均匀疏朗,笔画横竖转折自如,粗细一致,笔势流畅。有后世小篆笔意。《牆盘》年代久远,其中许多文字已无法辨认,留待研究金文学者探考。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史墙盘铭文前半部分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诸王的重要政绩,后半部分记述墙所属的微氏家族的家史,与文献记载可相印证,是研究西周※※的重要史料。铭文字体为当时标准字体,字形整齐划一,均匀疏朗,笔画横竖转折自如,粗细一致,笔势流畅。有后世小篆笔意。

《墙盘》年代久远,其中许多文字已无法辨认,留待研究金文学者探考。铭文前段追述周初文、武、成、康、昭、穆各王的功业;后段记载微氏家族的发展史,为研究周初※※提供了可靠的根据。

铭文:
曰古文王,初盭龢于政,上帝降懿德大粤,匍有上下,合受萬邦。口圉武王,遹征四方,達殷,畯民永,不鞏狄虘,微伐尸童。憲聖成王,左右口口剛鯀,用肇徹周邦。淵哲康王,兮尹强。宖魯邵王,廣口楚荊。隹寏南行。祗显穆王,井帥宇誨。緟寧天子,天子周纘文武長刺,天子口無丐。褰祁上下,亟口口慕,吳照亡臭。上帝司夒,尣保受天子綰令,厚福豐年,方蠻亡不窋見。

青幽高且,才微霝處。越武王既戕殷,微史刺且,乃來見武王,武王則令周公舍宇,于周卑處。通惠乙且,來匹氒辟,遠猷腹心子入。鄰明亞且。且辛遷毓子孫,繁祓多孷,齊角熾光,義其祀。靄萋文考,乙公遽爽,德屯無誎,農嗇戉曆。隹辟孝友,史牆夙夜不窋,其日蔑曆。牆弗敢抯,對揚天子丕顯休令,用乍寶尊彝。刺且文考,弋口受口爾口。福褱福錄,黃耇彌生,龕事氒辟,其萬年永寶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再看一个“鸟篆”铭文。

王子午升鼎

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楚墓出土,平底束腰,两耳外撇,三足粗壮稳固。鼎口上扣平盖,盖顶有桥形把手。与敦厚的造型大异其趣的是,鼎的外部装饰繁缛细致,纤巧奇诡。因此,这件曾是楚国贵族传家之宝的重器,实系商周以来中原青铜文化与楚人诡丽巧思的完美结合体。同样是装饰青铜器的饕餮纹、夔龙纹、蟠螭纹和窃曲纹,在这件鼎上既有中原地区常见的范铸阳线,更有荆楚独特的浮雕与圆雕,并且使用前所未有的先进技术。环绕鼎腹的六条立体怪兽,各由两条夔龙蜷曲盘绕而成,就是采用失蜡法分别铸出,然后焊接于鼎身的。六条兽头伸出鼎口,恰与鼎盖边缘的六个卡口相合,装饰性与实用性有机统一,结合完美。

这件王子午鼎属于楚庄王的儿子,楚康王时的大臣子庚所有。他所任官职是令尹,相当于后来的宰相,故此鼎又称令尹子庚鼎。同样形状而大小相次的鼎,在王子午的墓葬※※出土了七件,而且每件鼎内都放置有牛的肢骨,七件鼎所盛牛骨可能是属于同一头牛。鼎内还放有捞取牛肉、牛骨的铜匕。更为难得的是,鼎内都刻有鸟篆体铭文,这些珍贵的书法艺术同时也是相当重要的史料。文中记录了王子午一生的功德,并说明这种形状的鼎是升鼎,即将镬鼎中煮好的牲肉取出放入此鼎来调和保温。王子午以七鼎之礼随葬,表明了他在楚国地位之高。在他的墓中,共出土各类文物达六千零九十八件,另有十九匹马和七辆战车。

[长安麦客 编辑于 2010-03-01 21:14]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王子午鼎

通高76厘米,口径66厘米,侈口、束要、鼓腹、平底、三蹄形足,口沿上有两外侈的长方形耳,旁边攀附6条龙形兽,腹部满浮雕的攀龙和窃曲、弦纹。内腹与盖内均柿有铭文。该鼎是楚庄王之子、楚共王的兄弟、曾任楚国令伊(宰相)之职的王子午(又名子庾)的器物,中有确切的人名与地名。该器物又成为研究楚文化的标准器。

王子午鼎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青铜器,墓中出土了一组共七件铜鼎,鼎上铭刻有“王子午”字样,七鼎由大到小排列,称为列鼎,此器是其中最大的一件。

王子午鼎宽体、束腰、平底、斜立式耳,口部有一周厚边,器身周围有六个浮雕夔龙作攀附状,兽口咬着鼎的口沿,足抓着鼎的腰箍,使鼎在香烟缭绕中有升腾的感觉。

鼎盖作平顶微弧, 有圜形钮。盖、颈、腹内壁均铸铭文,腹铭84字,记述王子午作器的用途和歌颂自己的功德。

王子午鼎系失蜡法分铸后焊接而成,采用了榫卯、中介物等新型构思,技艺之高超,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是最先进的金属加工的水平。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3.662
主题: 98
帖子: 7272
注册: 2000年7月
优质内容勋章
原文由 长安麦克 在2010-03-01 19:27发表
中山王方壶铭文:


妙不可言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74.843
主题: 55
帖子: 9929
注册: 2000年8月
这么多资料!非常感谢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原文由 阿铭 在2010-03-02 00:01发表
非常感谢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原文由 古风 在2010-03-01 22:16发表
妙不可言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二月春尚早.....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原文由 长安麦客 在2010-03-02 12:36发表
二月春尚早.....

花骨朵发芽没.....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惊见老先生题字~~~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363
主题: 2
帖子: 26
注册: 2010年2月
交流还有这种雅帖啊,赞!

大略浏览了一下,如入宝山,眼花缭乱。谢楼主!

老朽正在办理退休手续,计划退休后开始学中国山水画。看到这帖,倒有点想学书法了,呵呵,老而习焉,其心乱焉,见异物而迁焉。。。。。贻笑后生,惭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原文由 阿铭 在2010-02-27 23:42发表
背临快雪时晴

请阿铭兄雅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原文由 树枯石瘦 在2010-03-02 13:07发表
交流还有这种雅帖啊,赞!

大略浏览了一下,如入宝山,眼花缭乱。谢楼主!

老朽正在办理退休手续,计划退休后开始学中国山水画。看到这帖,倒有点想学书法了,呵呵,老而习焉,其心乱焉,见异物而迁焉。。。。。贻笑后生,惭愧!

恭迎老先生并叩谢赐分!
劳碌多年,终于得闲,以诗文书画寄养性情,好啊。
也没人说书画不能兼美的,老先生何不效仿林散之,来个两手抓,两手都硬~~~~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21
主题: 4
帖子: 382
注册: 2009年9月
原文由 树枯石瘦 在2010-03-02 13:07发表
交流还有这种雅帖啊,赞!
大略浏览了一下,如入宝山,眼花缭乱。谢楼主!
老朽正在办理退休手续,计划退休后开始学中国山水画。看到这帖,倒有点想学书法了,呵呵,老而习焉,其心乱焉,见异物而迁焉。。。。。贻笑后生,惭愧!

欢迎老先生。
这是交流难得的清静之地。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今天看隔壁顾老发的帖子,是纪念下乡的无端落难,心里堵得慌,这是往事不堪回首。
再看回这个帖子,我想到的是今不如昔,顶峰论和不可超越之类......

先学习《论书绝旬百首》之十一及自注:

乳臭纷纷执笔初,几人雾霁识匡庐。枣魂石破才经眼,已薄经生是俗书。

唐人细楷,艺有高下,其高者无论矣,即乱头粗服之迹,亦自有其风度,非后人摹拟所易及者。

唐人楷书高手写本,莫不结体精严、点画飞动、有血有肉、转侧照人。校以著名唐碑,虞、欧、褚、薛,乃至壬知敬、敬客诸名家,并无逊色,所不及者宫耳。官位逾高,则书名逾大,又不止书学一艺为然也。

余尝以写经精品中字摄影放大,与唐碑比观,笔毫使转、墨痕浓淡,一一可按。碑经刻拓,锋颖无存。即或宋拓善本,点画一色皆自,亦无从见其浓淡处,此事理之彰彰易晓者。


《宣和书谱》卷五评昙林书风云:

作小楷,下笔有力,一点画不妄作,然修整自持,正类经生之品格高者。有金书经目日《金刚上味陀罗尼经》,累数千言始终一律,不失行次,便于疾读。但恨拘窘法度,无飘然自得之态。然其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岂其意与笔正特见严谨,亦可嘉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原文由 长安麦客 在2010-03-02 22:10发表
唐人细楷,艺有高下,其高者无论矣,即乱头粗服之迹,亦自有其风度,非后人摹拟所易及者。

这就是《论书绝句》之三十八所谓:

“真书汉末已胚胎,钟体婴儿尚未孩。直至三唐方烂漫,万花红紫一齐开!”

请看唐天佑四年无名经生写的《兜沙经》之一: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请看唐天佑四年无名经生写的《兜沙经》之二: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1.295
主题: 10
帖子: 6838
注册: 2003年10月
请看唐天佑四年无名经生写的《兜沙经》之三: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让俺震撼:日本专家研究 兰亭序”第二季之“兰亭雅集”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