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有修习佛法的吗,一起交流一下。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42727 回帖:974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8.715
主题: 14
帖子: 1615
注册: 2004年3月
佛法是什広 ?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0.188
主题: 13
帖子: 928
注册: 2002年11月
原文由 10ds 在2010-08-17 10:05发表

每个人都有佛心,但不是每个人最后都成佛
佛是需要大智大慧去觉悟的
许多人有智□□□□,或者有慧无智
我觉得自己最多也算小智小慧,所以我似悟非悟,觉而不悟,貌似想到,但做不到


可能只算聪明 可能不算智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0.188
主题: 13
帖子: 928
注册: 2002年11月
原文由 10ds 在2010-08-17 10:05发表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一切苦厄是什么?都是因我而起
不是山洪地震,而是山洪地震给你留下的心灵痛苦
不是贫穷本身,而是你贫穷的时候觉得苦
别指望佛祖在山洪地震的时候来搭救你,也别指望佛祖在你生病的时候念个咒你就好了
山洪地震和生老病死那是人世间,或者说物质世界才有的
佛在自心,你想通了,见了真心,自会顺其自然,该干嘛干嘛去


因果自报 因果自受 佛想帮都帮不了 佛不是神 佛是觉悟的灵魂 他只能教你逃离这些苦难的方法 因为不是神所以佛都没能力插手救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0.188
主题: 13
帖子: 928
注册: 2002年11月
原文由 10ds 在2010-08-17 10:05发表

凡人总是想啊,佛不是能万世流转么
于是就认为修成佛了,就永生了,自由轮回了
问题就是,修成佛了,你就会明白每个人的“真我”是没有不同的,每个“我”都是“我”
世界上人口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有一个“我”,这是之所以“我”能永生
就是说,到那境界了,就没有你我他的分别了,自然就永恒
可是没有你我他的分别了,你还想永生吗?呵呵

佛和人都能万世流转 只是去的地方不一样 佛正是不希望你去那么悲惨的地方受苦 想让你去稍微好点的地方!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0.188
主题: 13
帖子: 928
注册: 2002年11月
原文由 10ds 在2010-08-17 10:05发表

佛的哲理虽然简单,但是要觉悟可不是那么容易
问题就在于人生下来就是欲望在驱动着,
一切都是天经地义,又如何开悟?如何觉住而无住?
人真正迷惑的时候连迷惑都感觉不到,还能意识到自己在迷惑?佛学难就难在这里。
看到女孩子心里一动,迷了心窍,哪还想到那么多。
所以佛学讲修行,就是你得去经历、体验。你都没经历过,空想就能悟?
释加牟尼不能不说他出身贵族也是因缘际会,
倘若不是享尽富贵,欲望都得到满足,又如何会因空虚而痛苦、而探索?

你怎么知道佛没经历过?佛随便举过几个前世的例子 都震撼无比 金刚经里说他某一世被格丽王节节肢解身体 而此人 正是此生他第一个渡的人 他的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0.188
主题: 13
帖子: 928
注册: 2002年11月
原文由 10ds 在2010-08-17 10:05发表

我目前也是这样想的
释加牟尼成佛了,谁看见了?你看见了?他看见了?
不,我们只能通过流传下来的经典和传说来认识

按我的理解嘛,释加出生在贵族,
年纪轻轻就享尽荣华富贵,物质已经无法满足他的心灵需求
所以他迷惑,他就离家出走去修行,去寻找“生存的意义”的答案
最后他问自心,一切不过是自己在胡思乱 ......

佛经看见了 能说出如此甚深法门的人岂能妄语(可不是现在所谓大师的翻译)佛经里都写了 佛只不过是“失去前世记忆”的大师而已,因为无明,顿悟之后,前后几万亿年因果全能看见了,当然这只是比喻,方便说罢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0.188
主题: 13
帖子: 928
注册: 2002年11月
原文由 出猫 在2010-08-17 00:07发表
佛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佛虽然总结得精辟,毕竟不是红尘中人,未知这些并不是苦之尽头。

  生:生是一个轮回的开端,在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的刹那他是无知的,无知才是最快乐的,何苦之有?更苦的在于,生是一个无从选择的起点,面对的将是巨大的成长压力和社会责任,在生的那 ......

佛不是红尘中人?佛当世就是王子,结果婚,生过孩子,前世更是在轮回中转世过无量次。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37
主题: 47
帖子: 1579
注册: 2006年4月
原文由 s1newbie 在2010-09-14 23:40发表

如果一个人从来不布施,他怎么知道布施后的快乐?如果从来不持戒,他怎么知道持戒的艰辛与痛苦?如果不忍辱,怎么知道瞋字难灭?不精进,怎么持续一生去追求?不禅定,怎么能静下心来思考?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得亲口尝一尝。


赞叹!!

实修如开车,学佛理如看地图,如此而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4.228
主题: 11
帖子: 1287
注册: 2010年8月
清静了许多。

问:有何因缘而造此论?答:一者,因缘总相,为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非求世间名利恭敬...六者,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0.188
主题: 13
帖子: 928
注册: 2002年11月
原文由 Linglasses 在2010-09-15 13:13发表

所谓的高僧里面也有燃指的吧,比如虚云,按兄台所说,他是违背了释迦的教诲?

东北那个什么庙,不正在搞燃指吗?多悲壮啊,按兄台所说,他们也是违背了释迦的教诲?

违背释迦教诲  入魔的那不多了 不驻于任何相的能有几人 现在的庙里个个狂收钱骗钱 还有几个真和尚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0.188
主题: 13
帖子: 928
注册: 2002年11月
建议从 了凡四训入门 然后研究金刚经 别的对于现代人来说太难太高深太高科技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5.51
主题: 9
帖子: 187
注册: 2008年9月
有缘人可以看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5473f0100ljqb.html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349
主题: 5
帖子: 412
注册: 2008年6月
原文由 scly 在2010-09-18 08:41发表

儒家说入世,佛家说出世,有多少分别?
捧杀与棒杀,何其相似!


所以,还是有必要简单区分一下儒释的一些区别:

转帖并节选: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儒家以中庸为道德的最高标准。
佛教讲不落两端的中道似乎与儒家的中庸相近,事实上,较之中庸之说,其内容更为深广。 因为儒家的中庸,重于人道;佛法,可说一切都是中道。
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场,是离二边的极端、邪执,取一种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佛教认为在修行上,要不偏于苦行或纵乐的生活;在思想上,要不离于有或无、常住或断灭两种极端的见解。所以,中道具有实践上与理论上的两种不同意义。在实践意义上的中道,以实践八正道 为主;在理论上的中道,可以说就是“缘起”,也就是“空有不二”、“即真即俗”、“色心并举”的智慧。 如《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所强调的就是佛法的中道生活。有了中道的生活,不但能不被八风所吹动,而且能在佛法中找到安身立命之处,这就是智慧,就是佛法。
佛陀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说法也是以人为本,期望人能学佛、行佛,达到离苦得乐的解脱境地。
佛教与儒家皆是主张以“人”为本,但两者间不同的是,儒家的修持阶位是属佛教“五乘”(菩萨、缘觉、声闻、天、人)中的“人乘”,以获得现世福乐为旨趣。
佛教是人间的佛教,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教认为学佛的最终目标是成佛,但是要进趋佛果的前阶却是做人,所谓“人成即佛成”,把人做好,佛果也就完成。做人的条件很多,儒家说的是忠、信、孝、悌;佛教则说布施、持戒、禅定,这三者不但能让我们将人做好,并且能使我们进一步生至天上;而人天福若是具足了,必能从人道渐次进入佛道。
儒家着重于人类,止于现在,局促在这个小天地。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于此表露无疑。然而儒家所谓的“天下”,始终以政治为要,因此“学而优则仕”。 修身、齐家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治国、平天下,但事实并不能尽如理想,或陷溺于名利追逐中,逞个己之私欲;或道行不通,只能独善其身,明哲保身。
佛教在利己利他的修行过程中,强调菩萨道的无我精神,能淡泊名利,不慕荣华,不逞私欲,不贪求、不分别、不执着,只要是不危害社会而能利于大众的工作,都愿意尽心尽力的努力负责去做,为大众谋求真正的福利。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41
主题: 7
帖子: 2169
注册: 2009年11月
原文由 ltylty 在2010-09-15 19:33发表

文天祥不怕牺牲,抵得住利诱。但是,当一个叫灵阳子的道士跟他谈道,却让他动了归隐佛道之心。此前,文天祥认识的一位南宋宫廷琴师汪元量,就曾被忽必烈赐为黄冠道士。文天祥虽是儒教中人,却对佛道颇为心仪,这由他的两个儿子分别叫道生和佛生即可明显看出。
《宋史•文天祥传》记载了他模棱两可的话:“国 ......

儒家说入世,佛家说出世,有多少分别?
捧杀与棒杀,何其相似!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9.239
主题: 63
帖子: 20441
注册: 2002年12月
原文由 gg889r 在2010-09-17 09:35发表
http://ks_cn_yahoo_com/question/1308021202257.html

网络找到的

原来爱因斯坦 也认同佛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4.787
主题: 13
帖子: 5703
注册: 2008年5月
http://ks_cn_yahoo_com/question/1308021202257.html

网络找到的

原来爱因斯坦 也认同佛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349
主题: 5
帖子: 412
注册: 2008年6月
下面是描述弥勒佛出世时,头陀第一的迦叶是如何出定,说法,再取般涅盘的。

节选自《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 尔时弥勒佛。与娑婆世界前身刚强众生及诸大※※。俱往耆阇崛山到山下已。安详徐步登狼迹山。到山顶已举足大指蹑于山根。是时大地十八相动既至山顶弥勒以手两向擘山如转轮王开大城门。尔时梵王持天香油灌摩诃迦叶顶。油灌身已击大揵椎。吹大法蠡。摩诃迦叶即从灭尽定觉。齐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长跪合掌。持释迦牟尼佛僧迦梨。授与弥勒而作是言。大师释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临涅盘时以此法衣付嘱于我。令奉世尊。时诸大众各白佛言。云何今日此山顶上有人头虫。短小丑陋著沙门服。而能礼拜恭敬世尊。时弥勒佛诃诸大※※莫轻此人。而说偈言。。。。。。
    说是偈已告诸比丘。释迦牟尼世尊。于五浊恶世教化众生。千二百五十※※中。头陀第一身体金色。舍金色妇出家学道。昼夜精进如救头然。慈愍贫苦下贱众生。恒福度之为法住世。摩诃迦叶者此人是也。说此语已。一切大众悉为作礼。
  尔时弥勒持释迦牟尼佛僧伽梨。覆右手不遍才掩两指。复覆左手亦掩两指。诸人怪叹先佛卑小。皆由众生贪浊憍慢之所致耳。告摩诃迦叶言。汝可现神足并说过去佛所有经法。尔时摩诃迦叶踊身虚空作十八变。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承佛神力。以梵音声说释迦牟尼佛十二部经。大众闻已怪未曾有八十亿人远尘离垢。于诸法中不受诸法得阿罗汉。无数天人发菩提心。绕佛三匝还从空下。为佛作礼说有为法皆悉无常。辞佛而退还耆阇崛山本所住处。身上出火入般涅盘。收身舍利山顶起塔。弥勒佛叹言。大迦叶比丘是释迦牟尼佛于大众中。常所赞叹头陀第一通达禅定解脱三昧。是人虽有大神力而无高心。能令众生得大欢喜。常愍下贱贫苦众生弥勒佛叹大迦叶骨身言。善哉大神德释师子大※※大迦叶。于彼恶世能修其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349
主题: 5
帖子: 412
注册: 2008年6月
舍利弗,目犍连,一个智慧第一,一个神通第一。均知释迦牟尼即将取般涅盘,都抢在佛陀前先后取般涅盘。他二人均已证阿罗汉果,如果释迦不入涅槃,跟着一起住世一劫,根本不是问题,即使被外道打得奄奄一息(了却往世业力)。但释迦佛按众生寿命随缘住世,二人也即跟从。一起为众生展示了一出自性清净,即身成佛的大戏!
不过,当舍利弗和目建连先佛入灭后,头陀第一的大迦叶尊者,成为佛陀正法的传人。虽然南北传佛教经典都记载大迦叶的头陀行,包括佛陀入灭百日后主持的第一经典结集,和成为中国禅宗的初祖,然而却没有记载有关他的入寂。根据早期的经典记载,包括 Sravastavadian Vinaya 和 Divyavadana 等都说,大迦叶尊者现今仍然入定于印度的鸡足山(Kukutapadagiri) 内,他要护持佛陀的衣钵,等待弥勒菩萨诞生于婆娑世界,才将衣钵传承给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349
主题: 5
帖子: 412
注册: 2008年6月
看看释迦牟尼座前两大※※舍利弗和目犍连是为何,怎样入涅磐的。

摘自《增一阿含经》四意断品第二十六:

“是时。尊者大目揵连到时。着衣持鉢。欲入罗阅城乞食。是时。执杖梵志遥见目连来。各各相诣谓曰。此是沙门瞿昙※※中。无有出此人上。我等尽共围已。而取打杀。是时。彼梵志便共围捉。各以瓦石打杀而便舍去。身体无处不遍。骨肉烂尽。酷痛苦恼。不可称计。是时。大目揵连而作是念。此诸梵志围我取打。骨肉烂尽。舍我而去。我今身体无处不痛。极患疼痛。又无气力可还至园。我今可以神足还至精舍。
是时。目连即以神足还至精舍。到舍利弗所。在一面坐。是时。尊者大目揵连语舍利弗言。此执杖梵志围我取打。骨肉烂尽。身体疼痛。实不可堪。我今欲取般涅槃。故来辞汝。
时舍利弗言。世尊※※之中。神足第一。有大威力。何故不以神足而避乎。
目连报言。我本所造行极为深重。要索受报。终不可避。非是空中而受此报。然我今日身极患疼痛。故来辞汝。取般涅槃。
舍利弗言。诸有比丘.比丘尼修四神足。多广演其义。若彼人意中欲住劫.过劫。乃至不灭度。何以不住而灭度乎。
目连报言。如是。舍利弗。如来言。若比丘.比丘尼修四神足。欲住寿经劫者。亦可得耳。但如来住劫住者。我亦住耳。但今日世尊不久当取般涅槃。众生之类寿命极短。又我不忍见世尊取般涅槃。然我身体极为疼痛。欲取般涅槃。
尔时。舍利弗语目连言。汝今小停。我当先取灭度。是时。目连默然不对。
是时。舍利弗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时。舍利弗白世尊言。我今欲取灭度。唯愿听许。是时。世尊默然不对。时舍利弗再三白世尊言。我今正是时。欲取般涅槃。是时。世尊告舍利弗。汝今何故不住一劫。乃过一劫。
舍利弗白世尊言。我躬从世尊闻。躬自承受。众生之类受命极短。极寿不过百岁。以众生命短。故如来寿亦短。若当如来住寿一劫者。我当亦住寿一劫。
世尊告曰。如舍利弗言。以众生命短。故如来寿亦短。然复此事亦不可论。。。。。。。
舍利弗。而作是说。如来当住一劫。至一劫。我亦当住一劫。至一劫。然复众生。不能知如来寿命长短。舍利弗当知。。。。。。。释迦文佛终不住一劫。又复诸天来至我所。而语我言。释迦文佛不久在世。年向八十。然今世尊不久当取涅槃。我今不堪见世尊取般涅槃。又我躬从如来闻此语。诸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上足※※先取般涅槃。然后佛取般涅槃。又最后※※亦先取般涅槃。然后世尊不久当取灭度。唯愿世尊听取灭度。
世尊告曰。今正是时。。。。。。
尔时。诸比丘咸共堕泪。今舍利弗灭度。何速乃尔。。尔时。
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止。止。诸贤。慎莫愁忧。变易之法。欲使不变易者。此事不然。须弥山王尚有无常之变。况复芥子之体。舍利弗比丘而免此患乎。如来金刚之身。不久亦当取般涅槃。何况我身。然汝等各修其法行。得尽苦际。
是时。尊者舍利弗往诣精舍。到已。收摄衣鉢。出于竹园。往诣本生住处。是时。尊者舍利弗渐渐乞食至摩瘦国。尔时。尊者舍利弗游于摩瘦本生之处。身遇疾病。极为苦痛。时。唯有均头沙弥供养。目下除去不净。供给清净。是时。释提桓因知舍利弗心中所念。譬如力士屈申臂顷。从三十三天没不现。来至舍利弗精舍中。至已。头面礼足。复以两手摩舍利弗足。自称姓名。而作是说。我是天王帝释。舍利弗言。快哉。天帝。受命无穷。释提桓因报言。我今欲供养尊者舍利。时舍利弗报言。止。止。天帝。此则为供养已。诸天清净。阿须轮.龙.鬼及诸天之众。我今自有沙弥。足堪使令。时。释提桓因再三白舍利弗言。我今欲作福业。莫见违愿。今欲供养尊者舍利。是时。舍利弗默然不对。时。释提桓因躬自除粪。不辞谦苦。
是时。尊者舍利弗即以其夜而般涅槃。是时。此地六变震动。有大音声。雨诸天华。作倡伎乐。诸天侧塞虚空。神妙诸天亦散拘牟头华。或以栴檀杂碎之香而散其上。
时。舍利弗已取灭度。。。。。。
是时。大目揵连闻舍利弗灭度。即以神足。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住。尔时。大目揵连白世尊曰。舍利弗比丘今已灭度。我今辞世尊。欲取灭度。尔时。世尊默然不对。如是再三白世尊曰。我欲取灭度。尔时。世尊亦复默然不报。尔时。目连以见世尊默然不报。即礼世尊足。便退而去。还诣精舍。收摄衣鉢。出罗阅城。自往本生处。尔时。有众多比丘从尊者目连后。是时。众多比丘共目连到摩瘦村。在彼游化。身抱重患。是时。目连躬自露地敷座而坐。而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第二禅。。。。。。入第四禅。从第四禅起。寻时取灭度。
尔时。大目揵连已取灭度。。。。。。”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349
主题: 5
帖子: 412
注册: 2008年6月
原文由 scly 在2010-09-15 18:01发表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知文天祥的舍生取义,与高僧大德投身火海,有无区别?


文天祥不怕牺牲,抵得住利诱。但是,当一个叫灵阳子的道士跟他谈道,却让他动了归隐佛道之心。此前,文天祥认识的一位南宋宫廷琴师汪元量,就曾被忽必烈赐为黄冠道士。文天祥虽是儒教中人,却对佛道颇为心仪,这由他的两个儿子分别叫道生和佛生即可明显看出。
《宋史•文天祥传》记载了他模棱两可的话:“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其中暗示,他有归隐故乡当道士(黄冠),甚至将来做元朝顾问的念头。这样看来,文天祥已经有归降的可能,但忽必烈却不能容忍这样模糊的态度,他要的是奴才式全心全意的投降。
文天祥最终没有逃避,大义凛然地走上了刑场。临刑前,万人观睹,文天祥殊为从容,对吏卒说:“吾事已毕,心无怍矣。”南向拜而死。在他遗体所着的衣服中,人们发现了他留下的《衣带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中国儒家思想,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根本宗旨和目标,从文天祥的身世看,应该已具一定的修行基础,才能淡定从容。和高僧大德相比,只是修行深浅之分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41
主题: 7
帖子: 2169
注册: 2009年11月
原文由 ltylty 在2010-09-15 12:04发表
燃指是修苦行的一种,是释迦牟尼证悟后所不提倡的(他自身修过苦行六年),他提倡的是按“中道”来修行。

日本织田信长的军队火烧惠林寺时,快川国师(一八五二年殁)在寺楼上吟诵了“安禅未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随后投身火海,使它成了至理名言。如果你能区分修行有成的高僧大德的“自焚”与凡夫俗子因贪嗔痴而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知文天祥的舍生取义,与高僧大德投身火海,有无区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239
主题: 8
帖子: 112
注册: 2006年6月
原文由 Linglasses 在2010-09-15 13:28发表

你怎么知道自己看的东西就全都是真正善知识正知见的书?你确定自己已经有那种法眼了吗?

我倒觉得小菜的知见比你高多了

我发的视频你可以先看看再做判断好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9.239
主题: 63
帖子: 20441
注册: 2002年12月
原文由 雷夫 在2010-09-15 13:22发表

关键是要有福报能看到真正善知识正知见的书,另外要有法眼能从众多佛教知识或是哲学知识的书里找到正确的知见。小菜的知见真的不敢恭维!
转个佛教正法视频专辑供养各位同修http://www_youku_com/playlist_show/id_4847765.html


你怎么知道自己看的东西就全都是真正善知识正知见的书?你确定自己已经有那种法眼了吗?

我倒觉得小菜的知见比你高多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456
主题: 5
帖子: 975
注册: 2002年6月
原文由 Linglasses 在2010-09-15 13:14发表

但是小菜的确谈了修行,呵呵。他是想限制范围,但有点身不由己


看自己了,我自己的也不一定对,无对无错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9.239
主题: 63
帖子: 20441
注册: 2002年12月
原文由 ltylty 在2010-09-15 13:25发表

正常的修行法是以人的行为为标准,以人间的伦理思想为基础,若有违背常情常理的行为,便不是常人所能用而当用的,否则会使自己产生更大的烦恼,并且招致他人的物议。修行应根据原始佛教的精神,以人间身修行,佛法应是普遍大众都能接受的修行方法;如果强调特殊的苦行,而忽略了人间性、人类的共同性以及社会的普遍性, ......


这话我同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349
主题: 5
帖子: 412
注册: 2008年6月
原文由 Linglasses 在2010-09-15 13:13发表

所谓的高僧里面也有燃指的吧,比如虚云,按兄台所说,他是违背了释迦的教诲?

东北那个什么庙,不正在搞燃指吗?多悲壮啊,按兄台所说,他们也是违背了释迦的教诲?


正常的修行法是以人的行为为标准,以人间的伦理思想为基础,若有违背常情常理的行为,便不是常人所能用而当用的,否则会使自己产生更大的烦恼,并且招致他人的物议。修行应根据原始佛教的精神,以人间身修行,佛法应是普遍大众都能接受的修行方法;如果强调特殊的苦行,而忽略了人间性、人类的共同性以及社会的普遍性,那就很难产生普化世间的功能,至多只让人评为奇行和异行而已。如此即使能够博取若干人的尊敬,也不能达到佛法普及化的效果。

  燃指焚身的例子,在近代有八指头陀敬安禅师燃掉两指;在越南有广德焚身;在台湾也有某法师燃去一指,其目的都是为了某一桩心愿。这些行为者的存心和勇气值得赞叹,但是我们不应效法,否则就偏离了佛法住世的正途。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239
主题: 8
帖子: 112
注册: 2006年6月
原文由 Linglasses 在2010-09-15 11:07发表

我想小菜想表达的真实意思是:

看书属于修行的一种方式,修行并不局限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建立正确的般若观相当于确立正确的方向,方向不正就会迷路

关键是要有福报能看到真正善知识正知见的书,另外要有法眼能从众多佛教知识或是哲学知识的书里找到正确的知见。小菜的知见真的不敢恭维!
转个佛教正法视频专辑供养各位同修http://www_youku_com/playlist_show/id_4847765.html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9.239
主题: 63
帖子: 20441
注册: 2002年12月
原文由 tigerbuger 在2010-09-15 13:04发表

兄可能理解和我不一样,小菜说只讨论哲学,不谈修行,可以看回帖


但是小菜的确谈了修行,呵呵。他是想限制范围,但有点身不由己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69.239
主题: 63
帖子: 20441
注册: 2002年12月
原文由 ltylty 在2010-09-15 12:04发表
燃指是修苦行的一种,是释迦牟尼证悟后所不提倡的(他自身修过苦行六年),他提倡的是按“中道”来修行。

日本织田信长的军队火烧惠林寺时,快川国师(一八五二年殁)在寺楼上吟诵了“安禅未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随后投身火海,使它成了至理名言。如果你能区分修行有成的高僧大德的“自焚”与凡夫俗子因贪嗔痴而 ......


所谓的高僧里面也有燃指的吧,比如虚云,按兄台所说,他是违背了释迦的教诲?

东北那个什么庙,不正在搞燃指吗?多悲壮啊,按兄台所说,他们也是违背了释迦的教诲?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1.456
主题: 5
帖子: 975
注册: 2002年6月
原文由 Linglasses 在2010-09-15 11:07发表

我想小菜想表达的真实意思是:

看书属于修行的一种方式,修行并不局限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建立正确的般若观相当于确立正确的方向,方向不正就会迷路


兄可能理解和我不一样,小菜说只讨论哲学,不谈修行,可以看回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有修习佛法的吗,一起交流一下。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