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华博物馆探宝第一期:从陕北到岭南,八大博物馆巡礼,国宝荟萃 ★★★ [主题管理员:情枭的黎明]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83357 回帖:25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05
宋磁州窑灯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04
白地黑花文字盆

宋 磁州窑

延伸阅读:
磁州窑赏珍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03
白釉黑花鱼草纹盘

宋 磁州窑

ZT
        磁州窑的装饰手法主要是釉下彩绘,即用毛笔醮釉料在胎体上绘制花纹。这时期的纹饰题材不拘一格,具有特殊的美感和鲜明的时代性,大部分是来源于民间生活,取材于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人物故事,生动亲切,情趣浓郁而富有幽默感,表现了当时人民群众传统的审美观念。布局上以传统的中国画写意手法结合图案变化特点,画面既简洁又生动。同时还借鉴其它姐妹艺术的有益经验来丰富自身的装饰,尤其是金银器、漆器和织绣工艺对磁州窑的彩绘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花卉纹行笔舒畅流利,花形描绘普遍肥大饱满,活泼多姿,具有典型的民间艺术风格。动物纹、人物纹及常见的婴戏图纹画意格调清新,平易近人,突出神情描绘,生动传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马戏、熊戏、童子钓鱼、池塘赶鸭,踢蹴球等,线条流畅,风格豪放,情趣盎然。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02
白釉黑花鱼纹盘

宋 磁州窑

ZT
       到了宋代,磁州窑开始步入兴盛时期。磁州窑是宋代北方民间瓷器的典范,无论在造型或装饰上都着眼于实用、美观和经济。在长期的陶与瓷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风格与特征(即白化妆技法),多用统一的造型、独特的装饰技艺构成了磁州窑产品的风格体貌,体现出地方特点、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它的产品多是日常生活必须的盘、碗、罐、瓶、盆、盒之类的用具,线条流利、自由奔放,表现出民间艺术所共有的豪放朴实的风格。宋代的磁州窑汲取题材广泛,形成多样,寓意丰富。并将陶瓷技艺和美术揉融在一起,将陶瓷器物提到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开创了陶瓷艺术的新纪元。在磁州窑的诸多品种中,尤以白地黑花(铁锈花)、刻划花、窑变黑釉最为著名。它的装饰技法突破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名(官)窑(汝、官、钧、哥、定)的单色釉局限,运用了数十种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磁州窑的匠师们吸收了传统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地黑绘装饰艺术,开启了※※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它那一气呵成的娴熟画艺,令许多艺术大师叹为观止。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01
磁州窑瓷器陈列

ZT
          磁州窑是※※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据考察,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烧造※※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流传下来的遗物也多。
     磁州窑的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影响范围较广,发展迅速。北方各地纷纷仿制,中心窑场以邯郸市的观台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主要分布在河南鹤壁集窑,修武当阳峪窑,禹县的扒村窑,登封曲河窑,山西介休窑,霍县窑,山东淄博窑,江西吉安吉州窑,福建泉州,四川广元等,都大量烧造与磁州窑风格相近似的瓷器。   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于世,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刻、划、剔、填彩兼用,并且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它开创了※※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有关宋代磁州窑瓷器的文献记载,宋代尚未见到,主要集中出现在明清两朝。明代初年有曹明仲的《格古要论》、王佐《新增格古要论》、谢肇制《五杂俎》、清初《磁州志》、《明会典》、朱琰《陶说》、兰浦《景德镇陶录》和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等书,磁州窑瓷器在造型、釉色、烧造地及工艺特色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记载和描述。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20
青釉碗

明代 龙泉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19
青釉器座

明代 龙泉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18
青釉刻花三足洗

明代 龙泉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17
青釉刻花三足洗

明代 龙泉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16
青釉暗花大盘

元代 龙泉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15
青釉大盘

元代 龙泉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14
青釉鹤盖瓶

元 龙泉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13
青釉蒜头瓶

元 龙泉窑 本帖最后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12-21 22:54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12
青釉暗花高足杯

元 龙泉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11
青釉三足炉

元 龙泉窑

ZT
         龙泉窑是中国※※上的一个名窑,因其主要产区在龙泉市而得名。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 于清代,生产瓷器的※※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   龙泉窑釉色苍翠,北宋时多粉青色,南宋时呈葱青色,没有开片在器皿转折处往往露胎呈现胎色,瓷釉厚润,装饰上很少刻花、划花,而流行用贴花、浮雕,例如在盘中常堆贴出双鱼图案,在瓶身上贴出缠枝牡丹图案。
    宋代瓷业鼎盛,除上述五大名窑外,山西省平阳的平阳窑、陕西省耀州的耀州窑,福建省建安的建窑,江西省吉州的吉州窑,也都烧制相当好的瓷器。  
    磁州窑在今河北省磁县,是华北大窑业中心,很受日本重视,历代都有大量的瓷器销往日本,日本人也把瓷器叫磁器,是有其原因的。
  南宋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龙泉设窑厂,生一所烧的窑名“琉田窑”,又名“哥窑”;生二所烧的窑名“龙泉窑”,又名“弟窑”。
  在今浙江省龙泉市境内,故名。窑址有大窑、金村、溪口、松溪等多处,北宋时有20多处,到南宋时有窑址40多处,其中以大窑、金村两处窑址最多,质量也最精。从出土的标本来看,它始于五代,盛于南宋和元,而衰于明,终于清代康熙年间,有近800年的烧瓷史。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风格受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征与三窑的产品相似。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簿。
  北宋中晚期是龙泉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胎体较为厚重,但造型规整,釉色由淡青转为青黄,产品多生活用具为主,有碗、盘、杯、壶、瓶、罐等,在装饰工艺上有刻花、划花和蓖纹。图案有花卉,飞鸟、鱼虫和婴戏纹等。   南宋时期龙泉窑得到空前的发展,龙泉青瓷进入鼎盛时期。这时,曾在唐和五代盛极一时的越窑青瓷业已凋凌,唯有龙泉青瓷质量显著提高,驰名中外的粉青,梅子青釉瓷器就是在南宋龙泉窑中烧制成功而把青瓷釉色之美推到顶峰。从窑址的瓷片来看产品有白胎(灰白)和黑胎厚釉两大类。其中白胎青瓷约百分至九十几,黑胎青瓷只是少量的,但质量很好,胎簿釉厚有紫口铁足的特征,与南宋郊坛下官窑瓷器有许多相同之处,这应是南宋绍兴元年至绍兴十九年时及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南宋朝廷令地方州府为宫廷代烧的官窑瓷器。
  南宋龙泉窑器型有碗、盘、盆、碟、盏、壶、罐、渣斗、水注、水盂、笔筒、炉、琮、投壶、瓶等应有尽有。元代龙泉窑比宋时扩大了好几倍。浙江省、瓯江两岸的窑址已发现有200多外,元代龙泉窑瓷器的特点是造型大多胎体厚重,除继续生产宋时的器型外,创新品种有高足杯、菱口盘、荷叶盖罐、环耳瓶、凤尾樽等。质量不如南宋,胎质粗糙,釉面光亮者多,温润如玉者少,装饰技法上有划花、印花、贴花、堆花、镂刻、点彩等。纹饰题材丰富,有云龙、飞凤、花鸟、鱼虫、八仙、八吉祥、杂宝等,个别有文字装饰。
  在龙泉窑的精湛技艺和精美的釉色及高超的质量影响下,除浙江境内多处窑址如大窑、金村、溪口、大白岸、小白岸、梧桐口、笔架山、项户、道泰、山头窑、松溪、马垃力、安福口、安仁口、大方、大棋、下村、武溪等300余处外,还有江西、福建两省的多处窑址也仿烧龙泉青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龙泉窑系。这在宋、元民窑瓷器中是屈指可数,名列前茅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大树迎风 发表于 2012-12-21 20:54
这个盘子漂亮啊,喜欢!


这件哥窑盘是山博唯一一件哥窑瓷器,也是山博收藏最珍贵的瓷器之一。

211
青釉五管瓶

宋 龙泉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8.28
主题: 119
帖子: 15440
注册: 2006年1月
情枭的黎明 发表于 2012-12-19 11:52
看过了汉代古朴的早期青瓷和唐代绚烂的三彩器后,让我们进入中国瓷器大发展的时期:宋代。

宋代是※※陶瓷发展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宋代经济发展,带动了陶瓷生产的市场竞争,促进了制瓷工艺的创新,涌现了一批名瓷名窑,其产品使其他瓷窑竞相仿制,形成了一些产品工艺、釉色、造型与装饰近似的瓷窑体系。“定、汝、官、哥、钧"作为宋代五大名窑名扬四海。定窑以生产白瓷而驰名,其构图工整严谨的印花器,被其邻近的瓷窑所效仿,形成了定窑瓷系;汝窑位于河南汝州,其釉汁具有莹润如堆脂的质感;专为宫廷生产的官窑,产品精益求精;哥窑产品的器身布满裂纹,具有缺憾美;钧窑的海棠红、玫瑰紫灿如晚霞,影响了临汝、宝丰、磁县等南北诸多窑场,形成钧窑系;此外,还有以白釉釉下黑花器为代表的磁州窑系;以犀利潇洒刻著名的耀州窑系;以翠绿晶润的梅子青为极致的龙泉窑系;以建窑为代表的黑釉产品,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烧出了油滴、兔毫、玳瑁等结晶产品;以浙江余姚的越窑为代表的越窑系产品,工艺精细,造型规整,釉色青绿,划花装饰纤秀;景德镇窑烧制的独具特色的青白瓷,形成了另一个大的具有深远影响的瓷窑体系。

180
哥窑盘


高1.6厘米 口径15.5厘米 底径6厘米

ZT
        酱 ...


这个盘子漂亮啊,喜欢!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2-12-21 20:54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10
青釉炉

宋 耀州窑
以下内容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12-22 18:43 补充
高18.5厘米 口径19.3厘米

ZT
        瓷炉始于三国,五代、宋流行三足炉,造型摹仿青铜器。
     该炉方唇平沿,颈直腹鼓,下承三兽形足。胎体厚重,青绿色釉淡雅莹润。颈部以回纹、卷草纹作为装饰,腹部模印兽首衔环,纹饰饱满,有浮雕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09
耀州窑瓷器陈列

ZT
         耀州窑始于唐代,当时烧黑、白、青瓷,宋代青瓷得到较大发展,北宋末为鼎盛期。其窑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旧称同官,宋代时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包括陈炉镇、立地镇、上店镇及玉华宫等窑在内。是宋代北方民间青瓷的主要产区之一。  
     宋代晚期以青瓷为主,胎薄质坚,釉面光洁匀静,色泽青幽,呈半透明状,十分淡雅。装饰有刻花、印花,结构严谨丰满,线条自由流畅。纹饰多满布器内外,种类繁多,有牡丹、菊花、莲花、鱼、鸭、龙凤等,风格粗放健美,生动自然。器形有碗、盘、瓶、罐、壶、香炉、香熏、盏托、注子温碗、钵等。
  耀州窑在宋时北方的青瓷窑场中最负盛名,堪称翘楚。于神宗元丰(1078-1085)至徽宗崇宁(1102-1106)的三十来年间,曾为朝廷烧制贡瓷。其不凡的制瓷技巧和洒脱活泼的风格对当时各地窑场产生了很大影响,得到广泛推广,由此形成了一个自北而南的范围广阔的耀州窑系。耀州窑系以黄堡镇为中心,襄括了河南宜阳窑、宝丰窑、新安城关窑、广东西村窑、广西永福窑、内乡大窑店窑等多个窑场。各窑制品均与铜川窑相似,仅由于所用原料有差别,胎质与釉色也有些微不同。
       唐和五代时胎质稍松,呈灰色,釉质失透,有乳浊感;宋代青瓷胎体较坚簿,胎色灰褐或灰紫,釉质莹润透明,釉色青绿如橄榄,釉薄处呈姜黄色;金、元时胎质稍粗,胎色呈浅灰或灰色,釉面多数姜黄,青色者少。釉质稀簿而不润。装饰手法上以刻花和印花为主,刻花尤为精美,刀法犀利流畅,刚劲有力,立体感较强。装饰艺术上,纹饰丰富多彩。纹样有动物、人物、花卉和图案等。纹样中的动物有龙、凤、狮、犀牛、马、羊、狗、鹤、鹅、鸭、鱼、鸳鸯等。人物有婴戏、佛象、力士等。花卉有莲花、牡丹、菊花、梅花、水草等。图案纹有:八桂纹、三角纹、回纹等。在纹饰上,五代以前古朴大方;宋时丰富多样,且技艺精湛,出类拔萃;金元时日趋简单。耀州窑的烧造工艺和装饰技法,对全国各地的影响较大,除陕西境内的一大批窑仿烧外,它的技艺还传到河南省的临汝、禹县、宝丰、内乡等窑,传到广东的西村窑、广西的永福窑,形成了以黄堡镇窑为首的一个庞大的窑系。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08
花卉纹枕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07
花卉纹枕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06
诗文枕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穿着破背心乱窜 发表于 2012-12-21 07:51
我一直想买个这个 但我妈说这东东不干净 不许要我也就只能看看啦


呵呵,

205
绿釉诗文枕

金 耀州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22
主题: 16
帖子: 3326
注册: 2004年9月
情枭的黎明 发表于 2012-12-20 23:10
204
三彩刻花枕


我一直想买个这个 但我妈说这东东不干净 不许要我也就只能看看啦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04
三彩刻花枕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03
金代磁州窑系瓷枕

ZT
                                                “彻体蕴精神”——宋元瓷枕杂谈
                                                             黄义军

    钱理群先生说,在我们的※※叙述中,往往有“事”而无“人”,或者有“大事”而无日常生活的“小事”,有帝王将相学者名人之类的“大人物”,而无普通平民百姓之类的“小人物”,有人的“外在行为”而无人的“内心世界”。钱先生在这里批评的多是一些传统的史学家,但是对于考古学者来说,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考古工作要与※※上各色器物打交道,这些器物与大、小人物都有关联。有些平常物品,不仅讲述着大、小人物们的外在行为,也反映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比如瓷枕。
    枕是一种与我们非常亲近的平常之物。在今天的时代,对舒适度的追求使枕的质地与装饰趋于统一,除了中医传统的影响外,用现代工艺制作的枕,除了外观,已不再包含更多的人文趣味。古代的情况则远非如此。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枕的记载,《诗经"唐风》葛生篇中即有“角枕粲兮,锦衾烂兮”的句子。古代的枕,不仅质材繁多,而且形状各异。它们在充当实用器具的同时,也发挥着文化传播的作用。随着时光流逝,记载中的某些枕类,由于材质不易保存,其面目已不可考,而大量陶瓷枕却幸运地留存下来,透过它们可以窥见古代社会风情的某些变迁。
    陶瓷枕的制作开始于隋唐时代,但遗传至今的陶瓷枕,主要为宋元时代生产。它们的基本形制有两种,一种是匣形,其平面被设计成各种几何形状,如长方、八角、如意头、腰圆、椭圆、桃形、银锭形等;另一种是动物或人物的赋形,如虎、豹、熊、兔、象、狮、牛等动物形象;也有人型,如调皮地匍匐着的婴孩以及优雅地侧卧着的仕女;还有一些甚至可以设计为复杂的楼阁、戏棚等建筑样式。枕面装饰有各种生动的动植物图案、诗文、警句、吉祥文字以及民间流传的故事图画。那时,南北方各大著名窑场竞相烧制瓷枕,从北方的磁州窑、定窑、耀州窑,到南方的越窑、景德镇窑,各具特色,名品倍出。南方生产的瓷枕多以釉色取胜,北方则流行诗画,就连瓷枕的商业广告也不例外。在一件河北磁州窑出土的金代瓷枕上题着这样一首诗:“久夏天难暮,纱幮正午时,忘机堪昼寝,一枕最幽宜。”  显得文气十足。不过,最具诗意的瓷枕并非出自人文昌盛的东南地区,却是由饱经战火之苦的河北匠人制造,这的确耐人寻味。
    由于瓷枕广受欢迎,太行山东麓的磁州窑,在宋元时期便出现了一批专烧瓷枕的作坊。据研究,磁州窑专做瓷枕的作坊有四家,其中张家作坊延续时间相当长,有将近三百年的※※。  这些作坊烧制的瓷枕上都标注了诸如“古相张家造”、“滏阳陈家造”、“王家造”、“刘家造”之类的作坊名称。在一件元代磁州窑黑彩长方枕上,制枕人王寿朋不仅把自己的名字以印章形式刻于枕底,而且还别具一格地在枕面刻上“漳滨逸人制”的字样。“漳滨”指漳水之畔,漳水就是今天的漳河,它从元代磁州州治南部流过。“漳滨逸人”的自称与另一件磁州窑瓷枕上“青山道人”(磁州窑宋代枕面文字“明道元年制,青山道人醉笔于沙阳”)的题铭有所近似,有研究者考证王寿朋枕是一种专供随葬用的瓷枕,“逸人”、“道人”可能反映了宋元时期北方地区的某种民间信仰。
    宋元社会,常生战事。瓷枕上的文字记录了人们的战时感受。一件金代磁州窑绿釉枕上这样写着:“时难年荒事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途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莲,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这是白居易的诗。录完诗句,做枕者还附加了这样一段文字:“时余游颖川,闻金兵南窜,观路两旁骨肉满地,可叹可叹。为路途堵塞,不便前往,仍返原郡,又闻一片喧哗,自觉心慌,思之伤心悲叹。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只有作诗,少觉心安。余困居寒城半载,同友修枕共二十有余。时在绍兴三年(1133年)清和望日也。” 绍兴三年正值宋室南渡偏安后五年,为宋金交锋的多事之年。前段借白居易的诗,叙说了在金人占领下的北方地区,骨肉离散、田园荒芜的情景,以及亲人相互思念的痛楚;后段文字则讲述沦陷区的做枕者困居修枕的郁闷。作者“只有作诗,少觉心安”。枕头是为了睡觉的,但路上见了尸骨,回家仍“自觉心慌”,一定是难于入睡,于是非要在枕上记下感受。金代以后北方日用瓷器上诗文的流行,也许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人们求安的心态。
    不过,战乱毕竟不是每天发生,日子还是要过。“高兴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枕头毕竟是给人们带来安详的东西,一些生活琐趣,常常借枕头发挥。枕头上面记录了不少生活情景的片段:一群孩子在玩着一种叫做蹴鞠的游戏,另一些孩子持了荷叶赶着鸭群,或者放着鹌鹑、抽着陀螺;瓷雕的戏台上正有热闹的表演;白色的枕面上用鲜明的赭色彩料绘出“鲁大夫秋胡戏妻”的故事。想象古人在选购枕头时,必定有一番文化“考量”。他们坐上床榻,抱起这样的枕头,也一定不会马上睡觉,而是要把玩欣赏一番。榻上观枕,忘却人间烦恼、世上忧愁,然后静心入睡,也可算是养心的一招。
    古瓷枕上常见诗文,又是抒情的凭藉。一件元代磁州窑枕面上刻着那个时代十分流行的曲牌《中吕宫"七娘子》,“常记共伊初相见时,枕前说了深又愿,到得如今烦恼无限,情人觑着如天远,当初如意非情浅,奈好事间阻,离愁怨似捎得一口珠珍米,*嚼了,即交别人*?”瓷枕犹在,物是人非。另一件枕上则有“月明满院晴如昼,绕池塘四面垂杨,泪湿衣襟离情感旧,人人记得同携手,从来早是不*溜,闷酒见渲得人来瘦,睡里相逢,连忙先走,只和梦里***。”用的也是《中吕宫"七娘子》的曲牌。在金元时代的北方,词曲俨然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感情交流的重要途径。他们不仅要将词曲时时吟唱,更将一些与床梦有关的词曲写在每日不离的枕面,枕在枕上如同枕在曲上,枕在情上。对于情人来说,枕上本来是情场。
    瓷枕上还大量劝世文字,体现了宋元时代的人情世故。磁县彭城出土的一件瓷枕上,以一曲《朝天子》来劝说世人:“左难右难,枉把功名干,烟波名利不如闲,到头来无忧患,积玉堆金无边无岸,限来时,悔后晚,病患过关,谁救贪心汉。”劝世人珍惜健康,淡薄功名,不为贪欲所祸。另一些话是说给游子们听的,“常忆离家日,双亲拂背言,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寻路,鸡鸣早看天,古来冤枉者,尽在路途边。”(元代磁州窑瓷枕枕面题诗)有的枕面上还刻有 “忍”字(磁州窑宋代如意形枕枕面所刻),是要提醒主人冷静处世,宽容待人。此外,像二十四孝图之类的传统教化题材,也是瓷枕常见的装饰内容。这类“枕教”,选在人们最放松,最无防范,最心诚的时刻,算是高明之策。
古人以为,瓷枕不仅有身心保健作用,有益于生人,而且能护佑死者,集吉祥、镇宅、降妖、去疟于一身。所以,瓷枕不仅发现于宋元时代的生活遗址,也常见于这一时期的随葬用品中,是地上与地下两个世界都不可缺少的东西。
    人们对枕的镇邪作用深信不疑,连皇亲国戚也不例外。《新唐书》卷三四志第二四《五行志一》载:“韦后妹尝为豹头枕以辟邪,白泽枕以辟魅,伏熊枕以宜男,亦服妖也”。这里说的是布枕。宋元瓷枕上的豹、熊等动物形态不仅吸收了布枕的造型与装饰,很可能还具备民俗学上的神秘意义。一件巨鹿出土的宋代磁州窑瓷枕上有墨书“崇宁二年新婿”的字样,应该是特制的婚礼吉祥物;另一件跑兽枕上则题着“镇宅大吉”的符语,其造型与民间关于兽形枕降妖的信仰是吻合的。瓷枕的这种功用,在古代社会是广为人知的。直到清代,一本医学书上还这样记载:“裕民坊民家淘井得一瓦枕,枕上有一符,符下有驱疟二篆字。相传为诸葛武侯所制。病疟者枕之即愈,彼此转相借用,遂为邻人所匿,因讼于官亦不能得。”(钱塘魏之琇撰《续名医类案》卷十一)。此类故事经过文人转抄和民间传讲,变得家喻户晓,从而使瓷枕成为一种慰人驱邪的神奇用品。
    瓷枕在民间文化中的作用还不止这些,枕与梦境的密切关系使它成为古代话本、传奇中的题材。唐人沈既济《枕中记》记载:“道者吕公经邯郸道上邸,告授卢生枕,曰:‘子枕此当今荣适如愿’。其枕青瓷,而*其两端,遂至其家,历三台乃寤。”  后人对此多有引用,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就有“莫贪瓷枕误黄粱”的句子。明代戏剧家汤显祖以此为原本,编写出名剧《邯郸梦》。
    更为离奇的还有关于“鸡鸣枕”的传说。明人杨时伟编《诸葛忠武书》卷九讲:“武岗有一幕官因凿渠得一瓦枕,枕之闻其中鸣鼓起擂,一更至五更次第不差,既闻鸡鸣亦至三唱而晓,抵暮复然,其人以为怪,乃碎之,中设机轴以应夜气,乃诸葛鸡鸣枕也”。诸葛亮是否有鸡鸣枕已无从考究,古人习惯将一些传奇式的工艺成就归功于※※上的某个英雄。传说中诸葛亮有很多发明,除了有名的木牛流马,还有上述鸡鸣枕、驱疟枕。这些传说给人以无穷想象的谈资,丰富着我们的精神生活。
    情人以瓷枕见情,道人以瓷枕见道,古代仁人君子则以瓷枕喻精神。宋人田锡有枕铭,曰:“……苟名未扬于亲,惠未及于民,敢思甘寝以忘夙兴文场之勤。”  这似乎是在枕上言志。苏东坡宣扬恬淡,说“竹床瓦枕虚堂上,卧看江南雨后山”,  故意以“瓦枕”(反衬华丽瓷枕)配“竹床”、“虚堂”。清帝乾隆御制诗中赞美古瓷枕:“修内当时秘,千年制朴淳。通身辞火气,彻体蕴精神。”  原来皇帝也讴歌过枕头。
    枕头,这件每日寻常之物,在古代原来曾有如此之多的讲究。而今人的枕头,只供睡觉时托着脑袋,于心、于情已经没有什么相干。今人的生活远没有古人从容,每日在外奔忙,身心疲惫,回家上床,倒头便睡。在这样的生活中,无论准备什么样的“枕趣”、“枕教”,也都是没有用的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0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01
人物龟鹤纹瓷枕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200
人物故事纹瓷枕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光影流连 发表于 2012-12-20 20:32
山东博物馆确实宝物多,就是那个题写“山东情妇好”的馆名之外


由山博这个题词延伸出来的各种恶搞称谓实在是太多了。

199
白地黑花诗文枕



枕题“风吹前院竹 雨洒后庭花”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 中华博物馆探宝第一期:从陕北到岭南,八大博物馆巡礼,国宝荟萃 ★★★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