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华博物馆探宝第一期:从陕北到岭南,八大博物馆巡礼,国宝荟萃 ★★★ [主题管理员:情枭的黎明]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83368 回帖:25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16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15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14

ZT
      墓室顶部满绘星云纹,色彩鲜艳,云纹勾卷,变换流畅,极具动感。在云纹中间一红色圆形内绘金乌,作展翅飞行状。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13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1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11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10

ZT
      绘制于门楣内侧的12个人物形象神态各异,眉须飘然,栩栩如生,描绘出汉代的武士形象。他们著短褐、草鞋或者赤脚,须发皆张,肌肉发达,表现出武士张扬的个性和辟除邪恶的才能,被摆放在门口,也是护卫墓主人、避免打扰的目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09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08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07

ZT
      盘舞是汉代著名的舞蹈形式。东平汉墓壁画中的盘舞图,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宴饮场面,下层为一女子踏七盘长袖而舞。七盘舞也叫盘鼓舞,为汉代著名舞蹈,舞者在七个盘鼓上以不同的节奏,时而仰面折腰双脚踏鼓,时而腾空跃起,然后又跪倒在地,以足趾巧妙踏止盘鼓,身体作跌倒姿态摩击鼓面。敏捷的踏鼓动作,如飞行似的轻盈舞步,若俯若仰、时来时往的姿态和地位调度,与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表现了深邃的意境。东汉时期的傅毅和张衡等名人都曾以盘舞为题材作“赋”,描述了舞蹈的经过,特别对踏盘、摔袖、折腰等几个经典动作做了精妙独到的描写,如“振朱屣于盘樽,奋长袖之竦缡”“体如游龙,袖如素蜕”“搦纤腰而互折,倾倚兮低昂”。这幅壁画中两男子旁放置盘杯,正在交谈甚切,并未直视舞者,可见盘舞是宴饮时的助兴节目,也是高雅的娱乐活动。

延伸阅读:
东平汉墓壁画制作工艺初探 本帖最后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12-10 22:28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ZT
                                东平汉墓壁画何以成为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首?

      “山东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评选活动于3月17日揭晓,东平汉墓壁画位居十大镇馆之宝之首。同时,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东平县文物管理所合著的《东平后屯汉代壁画墓》也由中国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堪称对荣登榜首东平汉墓壁画的贺礼。
东平汉墓壁画为何能成为省博十大镇馆之宝首位呢?这主要是因为东平汉代壁画年代较为清晰、保存完好、内容丰富、绘画艺术水平高、等诸多因素而名列省博十大镇馆之宝榜首的。
    东平汉代壁画墓发现于2007年10月12日晚上8点左右,是山东省东平县山东盛世大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原物资局院内建设施工中发现的。该公司发现这一古墓后立报告了我县文物部门和公安部门,公安局立即出动警力赶往现场,对古墓进行现场保护。文物部门当时初步鉴定,这是一座汉代壁画墓,距今2千年左右。随后在文物考古部门的勘探发掘中发现,这是一座汉代古墓群,其他墓葬中还出土有了一些五铢、货泉、大泉五十钱币。
    五铢、货泉和大泉五十钱币是汉代钱币。五铢钱主要流行于两汉时期,而货泉和大泉五十则是西汉晚期时王莽时代的钱币。公元6年,王莽称帝,第二年搞了第一次币制改革,铸造了圆钱“大泉五十”、刀形钱“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又称金错刀)三种大面值钱。在以后进行的三次币制改革中,禁用“五铢”、“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铸造了六泉、十布及悬针篆体钱文的“货币”、“货泉”、“布泉”。其大泉五十钱,币文字体秀美,很有特点:其“大”字如同飞翔的家燕,似如燕头的顶端由双线构成,下伸波折如同飞翔中的双翅,撇捺如同燕尾;“泉”字顶端呈波浪状形如“山”字,文用笔圆润、结体宽方、藏锋逆入,呈现出小篆体的图案花纹之装饰美,也有人称它为“书法钱币”,它反映了汉代金属铸造工艺的高超技术,因工艺特殊而受到藏家青睐。从考古中确定年代的途径之一是依赖文献记载或具有明确纪年的考古实物资料,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环节。从后屯汉墓群中出土的钱币以及发掘后显示的墓葬排列等情况分析,东平后屯壁画墓应为西汉晚期、东汉初期的墓葬,距今已有2千余年,可以说是有确切年代的墓葬。
     东平汉代壁画墓的壁画内容丰富。壁画内容主要有宴饮、乐舞、※※故事、星云天象以及方相氏驱疫仪式等内容。该墓总体呈东南西北方向,墓门向西北。室内宽⒌35米、长⒊7米、高⒈25米。整个墓室都是用巨大的石块垒砌而成,石块与石块之间由凸凹榫卯口连接,异常坚固。墓室分前室和并列四室几部分,并列4室中间两室较大,应是墓主人墓室;左右室较小,应是摆放葬品室。
     壁画主要分布在前室中南北两壁以及西壁墓门横梁上,壁画面积12平方米左右。在画像布局方面,从南壁开始,左转开始经墓门顶部横梁至北壁画像。南壁绘画内容有对饮、舞蹈、仕女、单阙图,西壁南部及墓门横梁上主要是对饮以及方相氏驱疫仪式图,北壁上主要是※※故事、斗鸡图、武士等内容。
     墓室顶部满绘星云纹,色彩鲜艳,云纹勾卷,变换流畅,极具动感。在云纹中间一红色圆形内绘金乌,作展翅飞行状。
在南壁踏鼓图中一伎女长袖舞动、身体扭动,双足腾挪踏击身围数鼓,回首观望主人,形象极为生动传神。
     在西壁及门楣上为方相氏驱疫仪式图,这个场面是在进行大傩,大傩是一种驱逐瘟疫和鬼怪的仪式。图中方相氏夸张的环眼朱口,面相丑陋,左手持一圆状物置于胯部,右手持斧。其上方一女子穿长袖法衣舞动,一女子双手提拽恶鬼双足掷向釜中,而恶鬼双手抚与釜沿,作挣扎状。后一女子手持经幡作送行状。方相氏左上方横梁上并列十二神,姿态各异,持物不同。在《后汉书/礼仪志》中说:“先腊以日大傩,谓之驱疫……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去衣裳,执戈扬盾……凡使十二神追恶凶,赫女躯拉女干,节解女肉,抽女肺肠,女不急去,后者为粮……设桃梗、郁櫑、苇茭毕,执事阶者罢”。《周礼/夏官/司马》提到修墓时也要举行方相氏驱疫的仪式,“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隶,而室傩以索室,驱疫;大葬先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驱方良”。郑玄注:“方相,犹言放想可畏怖之貌”。此处画面构成一幅神秘的驱疫仪式场面,与※※记载相符。
    北部画像内容分三层,上层应是“梁高行拒王聘”的※※故事,此故事见于《烈女传》、《太平御览》、《艺文类聚》等书,嘉祥武梁祠画像石中也有其故事。《烈女传》记载:“梁高行者,梁之寡妇人也。其为人荣于色而美于行。夫死,早寡,不嫁。梁贵人多争欲娶之者,不能得”。梁王听说以后,派国相行聘,亦欲娶之。但高行不为荣欲,守其贞信之节,认为“贵而忘贱,是不贞也。弃义而重利,无以为人”。于是援镜持刀割下自己的鼻子,并对国相说:“王之求妾者,以求其色也。今刑余之人,殆可释矣”。国相报将此事上报,梁王大张其义,高扬其行,并尊其 “高行”之封号。此画像故事分两幅,一幅是梁高行站于右方,头戴花冠,身前一男子跪拜双手持聘书(?),梁高行伸左手呈接收状,大概此时她还不知书信内容吧。另一幅则是右手持镜照面,可能已经割了鼻子。而左臂长袖后甩,似是拒绝来着之意。
    梁高行故事下方即第二层是 “孔子见老子”问礼故事,亦分二幅内容。先是孔子、老子二人相对,老子略显瘦小,身稍外侧,右手抬至胸部,左手微曲置于胯部,微微侧首看向孔子,似有拒绝之意。孔子身材则显魁梧肥胖,身体前倾,双手拢于胸前,首微扬,面向老子躬身作谦虚问礼状。第二幅则是二人互相拱手相对状,犹如尽兴交谈。
第三层画像中是斗鸡图和出行图。斗鸡图中两鸡四目相对,一鸡曲足伸头翘尾,羽毛直立,另一只则昂首倾身,均作攻击状。斗鸡图右侧西壁石上前者一人佩剑向前作行走状,后二侍从均右手举剑、左后持盾跟随,意为出行。
    该墓壁画绘画艺术水平高。画面绘画线条流畅,人物、动物较多,多达48人。具有真实性,比例协调,形象逼真,兼具一定夸张力。绘画技法方面,人物面部特征表现精细,表情栩栩如生。用粗犷线条表现衣纹,潇洒飘逸。用曲线条表现人的肌肉,凸显肌肉丰满、任务魁梧健壮。尤其还运用了透视技法表现杯盘、高冠,更具真实感。都反映出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准和绘画技巧。
墓内壁画保存完好,以往山东汉※※古发掘中也发现一定数量的壁画墓,主要发现地是济南、东平、宁阳等地,以东平最多,有银山镇后银山(谆于卿壁画墓,1953年发现)、大羊乡土安村(1985年发现)、县城内卫生局(1996年发现)、梯门乡大洼汉墓群(2006年发现)等(另有梁氏墓群宋代壁画墓),但这些墓葬壁画由于技术保护和人为破坏等而没有保存下来。这座墓绘画保存完好,其形式是在石板墓壁上用白灰浆铺底,然后绘画。其色彩艳丽,有红、蓝、青、绿、黑、白等,色彩丰富。
     在该处墓群的发掘清理过程中,先后出土了140余件壶、灶、楼等陶器和4余件铜镜、带钩、钱币等青铜器,其中不乏文物精品。尤其在17号墓中发现一枚“张□私印”印章,这是唯一发现与墓地姓氏有关的文字记载。可以确切的说,这是一处张姓家族的墓葬群,并且这个家族在汉代是豪强望族或汉代晚期有过两千石以上的官吏。
     东平汉墓壁画发现后引起国内极大轰动,山东省市电视台和※※1、2、4台、报刊先后进行报道,各大网站纷纷转载。2008年月18日,山东省文物局专门就此事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事后山东省文物局报请国家文物局,申请派专家组来山东专题研究保护方案。足见东平汉墓壁画影响之大。
     在这次山东省博物馆举办的“十大镇馆之宝”评选活动中,首先从山东博物馆150余万件藏品中选出50件候选文物,再由专家评审组从中推选30件,最终由观众通过现场投票、登录山东博物馆网站投票、《齐鲁晚报》邮寄投票等方式,评选出观众最喜爱的十大镇馆之宝。1月21日起启动“观众最喜爱的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评选活动,3月17日揭晓评选结果,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副省长黄胜等领导出席仪式。在“十大镇馆之宝”中,其他9件文物有大汶口文化代表性器物红陶兽形壶、商代甲骨文、周代颂簋、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战国时期鲁国大玉璧、清代郑燮双松图绘画、商代亚丑钺、西汉竹简《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明代九旒冕王冠,但与东平汉墓壁画相比,正如《东平后屯汉代壁画墓》一书中所说:“是山东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艺术水平最高的汉代壁画,在全国极为罕见。填补了我省汉※※古中无保存完好壁画的空白”,它对于汉代丧葬制度、中国绘画史研究、民间生活习俗以及“东元原文化”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东平汉墓壁画名列山东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首位,当之无愧。

106
以下内容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12-10 22:13 补充
(左)一号墓南壁画像——宴飨、踏鼓乐舞、享堂画像
(右)一号墓西壁画像——方相氏画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05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04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03
以下内容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12-10 21:59 补充
ZT
       据了解,山东省迄今已发现多座汉代壁画墓,其中代表性的有四座:一是济南北齐时代壁画墓;二是1953年发现的东平后银山谆于卿壁画墓;三是宁阳县前几年发现的玉皇山壁画墓;第四座就是东平这座汉代壁画墓,也是目前山东发现的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一座壁画墓。“孔子见老子”问礼故事,亦分为两幅。先是孔子、老子二人相对,老子略显瘦小,身稍外侧,右手抬至胸部,左手微曲置于胯部,微微侧首看向孔子,似有拒绝之意。孔子身材则显魁梧肥胖,身体前倾,双手拢于胸前,首微扬,面向老子躬身作谦虚问礼状。第二幅则是二人互相拱手相对状,犹如尽兴交谈。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02
以下内容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12-10 21:58 补充
ZT
       孔子到底长什么模样?两千多年来世人一直没有定论。但在山东东平县出土的汉代墓室中却发现了目前最早的孔子壁画像,孔子研究专家认为,这身布衣打扮的孔子像表明,在当时的老百姓心目中,孔子就是一位普通布衣学者。山东省东平县发现的这幅孔子壁画是目前山东唯一一幅保存完好的孔子问礼故事绘画图,孔子面部的胡须清晰,皱纹满额,鼻翼高挺,颈后凸瘤,形象写实。这幅存世两千年左右的孔子画像,为研究这位古代先贤圣人的实际形象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这座汉代壁画墓壁画内容较为丰富,既有※※故事,又有礼俗记载,还有民间娱乐场面。尤其是孔子见老子问礼的故事,虽然在汉代画像石中常见,但在汉代壁画墓中却基本不见。
  关于孔子的形象,一般认为较为丑陋,后世根据※※记载概括为:唇露齿,眼露睛,鼻露孔,耳露窿,奇丑无比。此处孔子绘画像与※※记载较为相符,亦是容貌较丑,为一老者形象。虽然容颜不佳,似乎也可透露出他“眉有十二彩,目有二十四理,立如凤峙,坐如龙墩……身长九尺六寸,腰六十围”以及“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圣人形象。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01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100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ZT
       汉代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语言与样式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汉代墓室壁画作为汉代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而且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时代特征,其所创造的各种绘画技法、构图法则、思想理念等,为中国绘画奠定了基础和准则,影响至今。
     2007年发现于山东东平县的汉墓壁画,是山东地区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艺术水平最高的壁画,填补了山东省汉※※古的空白,也是中国早期绘画作品中的精品之作,在全国极为罕见。
     东平汉墓壁画于2011年被专家学者与观众共同评选为“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目前,这些精美的壁画被置于恒温恒湿的展橱中向公众展示。

      考古新成果: 18座汉墓重见天日

     2007年10月,在山东省东平县一座汉代墓室中发现一组罕见的色彩精美、保存完好的彩绘壁画。在清理过程中,共发掘汉代墓葬18座,其中包括一些较为丰富的陶器、铜器和铁器等,发现壁画的墓葬编号分别为1号墓、12号墓和13号墓。
    1号墓墓葬结构规整,壁画内容丰富,布局匀称合理,保存完好。墓门西向,由墓道、双墓门、前堂和4个墓室组成,使用事先加工好的大石板构筑。
     12号墓亦西向,由墓道、双墓门、前堂、双墓室组成,砖石混合结构。北侧为石室,前堂和南侧墓室为砖砌券顶。前堂门楣上绘有青龙白虎和神人,墓门两侧涂有白灰,墨线边框,图案漫漶。东西壁绘有辟邪的神荼、郁垒画像。
    13号墓的墓向、规格、形制与1号墓近似,惟其只有中间两个墓室,外则为凹字形回廊。前堂石壁上有射虎图等。12、13号墓壁画保存现状不如1号墓,内容题材也较为简单。
    经考证,该处墓地是一处家族墓地,在多座墓葬中,石椁和砖砌券顶墓并存。依据山东地区汉墓的特点,石椁墓是典型的西汉墓样式,砖砌券顶和多室墓又是东汉墓葬的特色,但是并没有发现东汉晚期结构复杂的多室墓,因此,墓葬的时代约为西汉末年到东汉早期。这座汉代壁画墓壁画内容较为丰富,既有※※故事,又有礼俗记载,还有民间娱乐场面。

      学术价值: 重现汉代生活场景

     保存最完好的1号墓南北总宽535厘米、东西总长366厘米,画像集中在前堂,在墓门立柱、门楣、前堂南北两壁、西壁、墓门内侧等部位。
      壁画的石材加工平整,因此只是在表面涂抹白地,直接绘制。壁画墓白灰地极薄,不会脱落,只是色彩鲜艳程度同样需要恒温恒湿的保存环境,因此,这次的发现非常重要。
     壁画的内容十分丰富,墓顶绘制云气纹和金乌,象征天空和太阳。门楣、墓壁以人物画像为主,间以鸡、狗等动物形象,富于生活气息。有敬献、谒见、斗鸡、宴饮、舞蹈等场面,各类人物形象多达48人。图中人物多做稽首状,而且身带佩剑,胡须纹理清晰,面部表情丰富。宴享图中有数人对饮,并欣赏着下面的优美舞蹈,神情怡然自得。
     盘鼓舞图中一名女子在数个鼓之间穿行跳跃,长袖翩翩。盘鼓舞为汉代著名舞蹈,也叫七盘舞。舞者在七个盘鼓上以不同的节奏,时而仰面折腰双脚踏鼓,时而腾空跃起,然后又跪倒在地,以足趾巧妙踏上盘鼓,身体作跌倒姿态摩击鼓面。敏捷的踏鼓动作,如飞行似的轻盈舞步,若俯若仰、时来时往的姿态和地位调度,与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表现出深邃的意境。其中,绘制于门楣内侧的12个人物形象神态各异,眉须飘然,栩栩如生,描绘出汉代的武士形象。他们著短褐、草鞋或者赤脚,须发皆张,肌肉发达,表现出武士张扬的个性和辟除邪恶的才能,被摆放在门口,也是护卫墓主人、避免打扰的目的。
    斗鸡图中两只鸡四目相对,一只鸡脖子上的羽毛直立,另一只则昂首挺立。在画有斗鸡图的石块上还有两只非常逼真的小狗。壁画画面色彩艳丽,造型比例匀称,线条简练流畅,刻画细腻精美,形态生动逼真,反映出汉代画匠高超的艺术水准和绘画技巧。经过发掘,发现1号墓多次被盗,随葬品几乎没有遗留,反而是壁画保留了下来,成为汉代人们生活形象而直接的描述。

     艺术价值: 汉画写实性强画风泼辣

      东平汉墓壁画在造型手法上继承春秋晚期以来的写实而夸张的传统,采用规整、均衡的图案结构与写实形象相结合的手法,主题突出,上下连贯,丰富而又奇变动人。通过东平汉代壁画的造型方式,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人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和汉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其人物造型均有一定规律,主要表现在头像的造型。人物身体无论正、侧,形态不论动、静,其头部均为3/4侧面、1/4侧面或正侧面。
      东平汉墓壁画的造型可分为动态造型与静态造型两种,动态造型又可分为人物动态和动物动态。人物动态造型一般是为了表现画面内容的情节,揭示人物的内在世界,表达人物的身份特征。工匠把生活中的生动情态通过艺术夸张,真实地再现到壁画上,是汉代生活的真实写照。动物造型描绘自然,细致入微地刻画出逼真的形态,充分显示了汉代画工在动态造型方面的高超技艺。
        东平汉墓壁画以毛笔为主要绘画工具,在绘制技巧上则发展了战国至西汉早期宫廷壁画和帛画上所见的墨线勾勒轮廓再平涂施色的手法,构图以密托疏,使用朱、绿、黄、橙、紫等色调的矿物质颜料,壁画色彩历久不变,厚重沉稳、鲜丽夺目而又谐调。
      汉代以后的三国两晋是大画家人才辈出的时代,相信这些青史留名的画家的画技决不会是无源之水,正是汉代绘画工艺的成熟和积累造就了画家们炉火纯青的绘画技法。东平壁画墓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天界中王母形象,与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的人物形象极其相似,这就传达出一种薪火相传的信息,而绝不只是巧合。
     东平汉墓壁画总体写实性强,与中原地区彩色壁画浪漫夸张为主的绘画风格不同,但由于汉代人民对自然界和人生的认识尚处于幼稚而又世俗的阶段,从而其艺术风格也是朴拙而稚气天真的。人与兽的造型,所突出的是高度夸张的形体动态,手舞足蹈的大动作,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线条强劲有力,粗犷流利,与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相配合,构成一种飞扬快速的节奏感,形成泼辣、野性旺盛的画风,体现了艺术草创阶段古拙质实的风貌。所以,汉代艺术蓬勃旺盛的生命、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是后代艺术所难以企及的。

99
东平汉墓壁画
以下内容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12-10 22:15 补充
(左)一号墓东壁画像——仕女持镜、人物拜谒和门吏画像
(右)一号墓北壁画像——仕女、人物拜谒和斗鸡画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98

人物画像石

东汉
滕州市龙阳店出土

ZT
       画面共分四层,分刻人物、格斗、会见、车骑等。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97

人物画像石

东汉
滕州市宏道院出土

ZT
        画面共分四个层次:一层为动物瑞兽,二、三层为人物画像,执物列队,四层为人和马。构图细密,人物刻画精巧,神态可掬。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96
人物画像石

东汉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75
人物画像石

东汉
滕州市龙阳店出土

ZT
     正面上二人叠立、下一人双手托一双轮,左侧边一龙,一人发矢,一人躬身持盾,右侧面二神人龙躯,武士发矢,捧盾人物。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74

楼阁画像

东汉
滕州市大郭村出土

ZT
画面中部为楼阁亭台,右侧为水榭。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73
楼阁人物画像石  

东汉
纵71、横105、厚19厘米
嘉祥县吴家庄观音堂出土

ZT
     凹面线刻。画面共分两层:一层:一楼双阙,楼上正堂坐四人,堂外侍者四人;楼下主人凭几而坐,身后一侍者,面前一跪者,另有三人躬身拜;楼外右侧一人求见,二人执戟守卫;双阙上有风鸟立。二层:双阙正面驶来驷马安车一辆,骑四人。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72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71
楼阁人物画像石

东汉
滕州市大郭村出土

ZT
     画面分两层,上层,中间楼房,左边跳出一阁楼。中间四人坐,楼下迎宾客。左上一人椎牛,右边大树上有羽人和凤鸟,下层,车骑出行,左边亭下两人击鼓、捧盾迎。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70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69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68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40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67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 中华博物馆探宝第一期:从陕北到岭南,八大博物馆巡礼,国宝荟萃 ★★★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