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华博物馆探宝第一期:从陕北到岭南,八大博物馆巡礼,国宝荟萃 ★★★ [主题管理员:情枭的黎明]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78585 回帖:25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60
贡纳场面铜贮贝器(局部特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59
贡纳场面铜贮贝器

汉 西汉  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残高40厘米

ZT
     此器原由重叠的两鼓组成,出土时上鼓已残,下鼓鼓口铸有立体人物、牛马等,胴、腰间铸4环耳,器身下部铸4卧牛。根据发式、装束及行进之状,口沿所铸雕像大致可以分为7组,每组多者4人,少者2人,其为首者均盛装佩剑,后随者或牵牛引马,或负物,生动展示了臣服的诸族来向滇王纳贡的场面。
     据研究,在这些族中,可以明显区分出“椎髻”的滇人和“编发”的昆明人,还可以在同为“椎髻”的滇人中发现其梳髻位置和服饰又大不相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背物牵牛这组人物均深目高鼻,穿长裤。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滇西地区还有“身毒之民”和“僄越人”侨居,表明古代云南地区居民成分是相当复杂的。
  
     贮贝器是滇国特有的贮放贝币的青铜器,器上铸造出姿态各异的群像,具体而生动地表现了祭祀、战争、狩猎、祈年、播种等情形,是研究滇国社会※※的重要资料;出土时器中均贮满海贝,按照器形大小,贮贝一至十数斤。这些贝币并非本地所产,而是源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水区域。
     原来,至迟在战国后期,从今四川、云南经缅甸至印度等地的商路,即※※上的蜀—身毒道已经开通。西汉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他向汉武帝介绍所了解的各国地理特征和物产时,提到他在大夏(今阿姆河以南至阿富汗境内)看到了邛山(今四川邛崃山)出的竹杖和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产的细布。大夏人说,是他们的商人从身毒国(今印度)贩运过来的。张骞所见所闻,进一步证实了蜀—身毒道的存在。这条商路以今四川成都为起点,经今云南昆明、大理、保山一线,越过高黎贡山丫口至腾冲,然后过伊洛瓦底江到缅甸北部的孟拱,再涉亲敦江至印度东北的英帕尔,又从恒河沿岸转向印度与伊朗高原交接的坦叉始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再向西行,与北方的丝绸之路合为一股。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方丝绸之路。这条商路自战国后期开通以来,历经汉、唐,下迄元、明、清各时期,一直是中国西南地区与缅甸、印度等地的主要交通路线。直至近代,云南的马帮仍然从此道进入缅甸、印度经商,买回黄麻等云南不产的商品。西汉时期,今滇池区域通往东南亚地区的道路也已经开通。此道由今云南昆明、建水、开远等地,然后再沿着今滇越铁路一线直达越南河内;也可由今云南蒙自蛮耗沿红河船行至海防。
     滇人正是通过这两条商路与印度和东南亚国家进行贸易。由于这些国家有着悠久的用贝※※,滇人在与它们买卖商品时均使用产自南亚和东南亚海域的海贝。海贝成了滇国的外汇,被滇国贵族贮存起来,专用于对外贸易。考古发掘也证实了这一点:从战国末至西汉中期,除滇池区域的石寨山、李家山和天子庙等几处大型墓地外,海贝在滇国其他地区的墓葬中则极为少见,尤其是出自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的海贝。借助于古老的商路,用作装饰和把玩的海贝成为了实物货币,对这些海贝的蓄积也变成了滇国贵族权势和财富的象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58
“滇王之印”金印

ZT
      滇王金印是两千多年前的一枚印章,这枚印章揭开了中国※※上古滇国的秘密。它的发现还与中国著名的※※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有关。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一天,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和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来到了云南省博物馆。在这里,郭老见到了一些形制特别的古代青铜器,有的雕着牛、有的刻着鹿,还有的装饰着蛇的图案。只听身边的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是我们去年,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发现的青铜器。”
  看着这些独特而精美的青铜器,郭老半天不做声,突然,他问道:“这些东西,是不是古滇国的?”原来,对中国※※深有研究的郭老,看到这批珍贵的发掘文物,马上联想到了两千多年前,生活在云南滇池附近的古滇国。
  果然,不出郭老所料,上个世纪,云南相继发掘出了晋宁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两个大古滇王族墓葬群,出土的各种青铜器仅李家山就3000多件,在石寨山竟挖出了这件独一无二的滇国至宝——滇王金印。

  长期以来,代表着云南古代文明之光的古滇国,在中外※※学家的眼中,始终是一个难以解开的结。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除了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寥寥几百字的记载外,再也找不到可供研究的任何※※文字记载了。因此,揭开古滇国之谜,成了史学界,特别是云南史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1953年的秋天,一位汪姓古董商人拿着五六件青铜兵器想卖给博物馆。当时省博物馆的孙太初先生认真地看了这几件兵器后,发现它们的形制和文饰都不同于中原地区已经出土的古代青铜兵器,对青铜器颇有研究的孙太初马上敏感地意识到,这几件青铜兵器的背后,可能孕育着云南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于是在请示领导同意后,他毫不犹豫地将汪姓商人手中的青铜兵器全部买了下来,但不知是古董商不愿说,还是确实不知道这些青铜兵器的出土地和收购地,孙太初始终没有问出青铜兵器的出处,这事成了孙太初心里急需解开的一个结。一个偶然的机会,孙太初与省文史馆的方树梅先生谈及此事时,又获知了一个与青铜兵器相关的重要线索。方树梅称在他的家乡晋宁县的小梁王山,※※※※初期曾经出土过大量的青铜器,但他也只是听过传闻,从未亲眼见过实物。这件事情更加让孙太初牵挂了。
  翌年10月,在孙先生的建议下,省博物馆抽派熊瑛、蔡佑芬两人到晋宁县作一次实地调查,调查的结果证明方树梅先生所说确有其事,但出土的地点不是在小梁王山,而是在距小梁王山南面不远的石寨山。熊瑛等同志还从石寨村农民手中又征集到几件青铜兵器及一件磨制的非常精致的古代石犁,将其与馆藏的青铜兵器一比较,果然在造形和纹饰上都有很多共同点。另据村中的老人说,这座小山也是村里的风水宝地,村里人去世后大都埋葬在此,多年以来石寨山的村民们在山上挖墓坑时,经常都会挖到各种青铜器,然而他们不懂,大都当成废铜卖到昆明去了,听说曾经被驻昆的法国人买去了不少呢。鉴于这些重要的调查线索,省博物馆决定马上报请上级批准进行一次清理发掘,以便弄清石寨山地下文物的状况,彻底揭开青铜兵器之谜。
  谁也不曾料到,就是这么一座乱石遍地、杂草丛生、其貌不扬的小山丘,竟然埋藏着一个两千多年前的秘密。浩瀚的滇池东南角的这座自平地突起的小山丘,山形呈枣核形,南北两头尖、中间宽,西面岩石陡峭,东面较为平坦,最高处至地平面仅30多米,长约500米,最宽处约200米。山前有一小村,名为石寨山村,属晋宁县的牛恋乡。
  1955年3月,由文物专家组成的考古队在石寨山作了第一次清理性发掘,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我省考古工作者进行的第一次科学的考古发掘。果然不出所料,这次发掘一下就出土了各类青铜器数百件,其中也不乏绝世之作,最为珍贵的是两件贮贝器,一件盖子上铸有2.5厘米———6厘米的18个立体人物,反映了古代的纺织场面;另一件是反映杀人祭祀场面的。这一重大发现马上震惊了国内考古界。适逢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同志及文化部副部长兼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同志出国访问路过昆明,他们参观了此次发掘出土的文物后,认为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发现,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郑局长在仔细询问了省博物馆的下一步打算后,当场拍板拨给专款和一台进口的经纬仪。于是,1956年第二次更大规模的发掘又开始了。在历时两个月的第二次发掘中,考古队员共清理了20座墓葬,又出土了青铜器、金器、铁器、玉器、玛瑙、绿松石、石器、陶器等文物3000件,其中青铜器约占全部出土文物的80%左右。在第二次发掘工作即将结束的前一天,在最※※理6号墓的漆棺底部时,一个不大的被泥土包裹着的方形物体引起了孙太初的注意,当他小心地用软毛刷刷干净外面的泥土后,一枚金光闪闪的金印呈现在了大家的眼前,这枚金印上有四个汉字,经过辩认为“滇王之印”。刹时间整个工地沸腾了,这一重大发现令已经在野外辛苦工作了两个多月的考古工作者们欣喜若狂,欢呼雀跃,有谁能够想到,这样一个毫无名气的小山头竟会是云南※※上著名的一代滇王的墓葬。
  消息传出以后,石寨山附近的城乡居民奔走相告,一连几天,整个工地周围的山上全是闻讯赶来的人群,有时多达数千人,就连附近几个县的农民都不断地涌到考古工地,他们都想看一看“滇王”墓出土的宝物。
  后来经细查,这枚出土于6号墓漆棺底部的金印“通体完好如新”。印作蟠蛇纽,蛇背有鳞纹,蛇首昂首向右上方。印面每边长2.4厘米,印身厚O.7厘米,通纽高2厘米,重90克。纽和印身是分别铸成后焊接起来的。文乃凿成,笔划两边的凿痕犹可辨识,篆书,白文四字,曰“滇王之印”。根据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传》中的记载:汉武帝元封二年,滇王尝羌降于汉,汉“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这一文献的记载,同出土的繁浩奢华的各种随葬品一起印证了石寨山就是一代滇王及其家族的陵寝地。

  在考古学上,像这样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相一致的案例并不多见,因此,滇王金印的出土更显出它的与众不同和极高的考古价值。西汉时期,※※王朝为了统治边疆地区,往往采用“以夷制夷”的策略,只要你称臣纳供,不对抗※※王朝,一般都以赐印、委派官爵等统治方式,来行使汉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和管理。西汉时,汉武帝曾在现在的晋宁设立益州郡。从现已掌握的考古发掘的情况看,文献记载的汉代金印有1784年在日本博多志贺岛上出土的“汉倭奴国王”金印、1955年在云南晋宁石寨山汉墓出土的“滇王之印”蛇纽金印和1981年在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邗江县营泉镇北二号汉墓出土的“广陵王玺”,此玺龟纽金印、在印面尺寸、篆刻字体和印纽形制等方面与前两枚金印十分相似。这几枚金印的出土,充分印证了汉代※※王朝对这些地区的统治,也印证了司马迁在两千多年前《史记》中记载的真实可信。正是由于这几枚金印的出土,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极大兴趣,如贵州省组织的对“夜郎王印”的寻找。人们也都期待着能够早一天将这枚同样记载于司马迁“史记”中的“夜郎王”的金印发掘出土。
  50多年过去了,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石寨山先后又进行了5次科学的考古发掘,一共发掘了89座墓葬,出土了各类文物数以万件。伴随着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及科学研究的步步深入,滇国神秘的面纱被揭开,石寨山已经成为云南考古事业的辉煌※※。如今的石寨山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南晋宁石寨山考古发掘还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100项重要考古成就之一。
  金印重90克,印面呈正方形,边长各2.4厘米,高2厘米;蛇钮,蛇首昂起,蛇身盘曲,并有鳞纹。石寨山古墓群正是古滇王国的王族墓地。滇王之印的存在,把一个虚无缥缈的滇王国真实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史记》记载,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为打通由四川经昆明通往西域的蜀身毒道,兵临滇国,滇国国王举国投降,归顺※※王朝,于是,汉武帝赐予他滇王之印,复长其民,同时在此设置益州郡,将其纳入版图。滇王之印的出土,印证了《史记》中的记载和古滇王国的存在,成为古滇王国的象征。“滇王金印”现已成为北京中国※※博物馆的珍贵馆藏。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57
“滇王之印”金印

汉 西汉 印章
1955-1960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高1.8厘米、边长2.3厘米、重89.5克

ZT
    此印为金质,蛇钮,印钮与印身为分铸后焊接而成,印面凿刻篆书“滇王之印”4字。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公元前109年,滇王降汉,汉武帝在滇国地区设置益州郡,赐滇王王印,使其继续统领滇民。金印的出土,证实了这一※※事实。有学者认为,汉代诸侯王印及文职官印之印文均为铸成,只有部分军职官印因急于封拜而有凿文的。此金印印文为凿制,是由于西汉※※为封赐降汉的滇王而仓促制成的缘故。也有学者认为,金印印文分为凿制和铸制,在制度上并没有任何抵触,在技术上也不会有什么困难。此金印用凿文,可能是原来铸文的金印不能用来随葬,滇王需要代代相传,所以只能用仿制品。
     
    “夜郎自大”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说的是西汉时中国西南部有一个夜郎国,面积很小,但有一次夜郎却问西汉使者:汉朝与夜郎哪个大?后世便用“夜郎自大”比喻无知而又狂妄自大的人。其实,夜郎并不是自大的始作俑者,真正自大的“罪魁祸首”应该是滇王!
     居住在今云南、贵州及四川西部一带的夜郎、滇、邛都、巂、昆明、笮都、冉、白马等族,汉时统称西南夷。公元前116年,博望侯张骞提到他出使大夏(今阿姆河以南至阿富汗境内)时,曾经看到邛山(今四川邛崃山)出的竹杖和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产的细布。大夏人说,是他们的商人从身毒国买来的。张骞分析说,大夏在汉朝的西南,距离是一万二千里,身毒在大夏的东南几千里,却有蜀郡的物产,这说明身毒离蜀不远。张骞认为,汉朝如果派人出使大夏,从羌人居住的地区经过,地形险恶,羌人也不高兴,一旦稍微往北一点,还会被匈奴人俘虏;如果从蜀地经过身毒到大夏,这条路可能没有什么危险。汉武帝觉得有道理,就派遣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人从小道出使西南夷,寻求通往身毒国的道路。到了滇国,滇王当羌把他们留了下来,帮助他们寻找通道。没想到过了四年多的时间,他们受到强悍的昆明国的阻挡,各种努力都化为泡影,始终难以找到通往身毒国的道路。一次,滇王对汉朝使者说:“汉朝与滇国相比,哪个疆域更辽阔?”这些使者到了夜郎,夜郎侯也是这样问。它们在相当于汉朝一个州大小的地方称王,根本不知道汉朝的面积有多大。这就是滇人自大故事的由来。看来,单独由夜郎来承担自大的名声确实有点冤枉。
      受到滇王关照的使者回朝复命时,都一再地说滇国是大国,应该加以招抚,将其纳入汉朝的管辖范围内。使者们的一番言语引起了汉武帝的高度重视。公元前109年,汉武帝策封滇国王为滇王,发给“滇王之印”,让其继续统领其人民。这枚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金印,蛇纽,印面阴刻篆书“滇王之印”4字,就印证了史书上的有关记载。需要说明的是,它只是一枚殉葬印,汉武帝赐的金印还要为后继的滇王在世间使用。不过,滇王确有值得自大的资本。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天的50余年中,考古工作者先后调查发掘了数十处滇文化古墓群和古遗址,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璀璨夺目,充分显示滇人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其所达到的水平在西南民族中没有谁能比得上。青铜文化达到了如此辉煌的地步,偏居一隅的滇王流露出自大的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56
虎钮铜錞于

汉 西汉 打击乐器
传四川省成都市出土
高59厘米

ZT
    秦汉时期,今四川地区的经济、文化已高度发达,呈现出繁荣兴盛的局面。※※上曾在这里产生并得到长足发展的巴蜀文化虽然逐渐与全国统一的汉文化相融合,但其灿烂辉煌的尾声依旧可寻。这件铜錞于,为虎钮,肩部膨出,腹部为椭圆直筒形,是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的蜀人或巴人遗物,为了解古代巴蜀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第五组 西南各族

      秦汉时期,居住在今云南、贵州及四川西部一带的夜郎、滇、邛都、巂(xi)、昆明、莋都、白马等族,当时统称西南夷。其中滇族处于发达的青铜文化阶段,青铜器上有很多反映社会面貌的装饰。汉朝在西南地区设郡,密切了西南各族与汉族之间的往来。

455
汉归义賨邑候”金印

东汉(公元25——220年)
重庆市奉节县境内出土
高2.5厘米,边长2.3厘米

ZT
     此印原藏于重庆市博物馆(现名重庆三峡博物馆),1959年调拨给中国※※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据《云阳县志》记载,该印为清光绪时云阳县南境双河中夹沟坝(今奉节县)一农户挖地时挖出。该印为金质,印钮作卧羊形,印文为“汉归义賨邑候”。賨指賨人,秦汉时对巴人的称呼。《三国志魏志 武帝纪》记载,建安二十年(215年)。“賨巴候杜灌,举巴夷民来附。……灌为巴西太守,皆封列候。”按《魏书》“置名号爵十八级,关中候爵十七级,皆金印,紫授”此印当为杜灌“归义”后所授之印。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54
梳毛木手、桨形木器、木篦

西汉
1934年新疆罗布泊楼兰遗址出土

本帖最后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11-27 19:56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53
毡帽

西汉 1934年新疆罗布泊楼兰遗址出土 本帖最后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11-27 19:26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52
牛皮靴

汉 西汉  殓服
1934年新疆维※※自治区罗布泊楼兰遗址出土

ZT
        楼兰城筑于西汉末或东汉初,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上重要一站。早期楼兰墓葬分布于罗布泊北部的孔雀河两岸,是一种形式特殊的船棺葬。由于这里气候干燥,墓中发现过保存完好的干尸。他们一般头戴缀有羽毛和白鼬皮的毡帽,身着毛织披风,足穿短靴,在腰部和腕部常佩戴石珠、蚌珠或玉珠。与中原内地不同的是,墓前常插桨形木器作为标志。这些墓葬就是早期的楼兰墓葬。
        楼兰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汉朝。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末,楼兰已经建立了国家,濒临盐泽,盐泽即今天的罗布泊。张骞通西域后,楼兰成为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国家。公元前1世纪,古楼兰国王尝归因阻挠汉使商旅通行,于公元前77年为汉朝的平乐监傅介子所杀,汉朝另立尉屠为新王,并改楼兰国号为鄯善国,迁都于扜泥城(今新疆若羌县境内)。楼兰土地多沙少田,粮食作物都要仰仗他国,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盛产驴、马、骆驼等。后来它曾征服兼并过邻国小宛、精绝、戎卢、且末,据有西域南路的东半部地区。楼兰国易名迁都后,古楼兰城仍然是鄯善国内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市。东汉时,班勇曾在此驻兵,魏晋至前凉均在此设置西域长史,建立了屯田据点。但是,楼兰古城在繁荣了几个世纪之后,随着罗布泊自然环境的变迁而逐渐湮灭,到公元4世纪竟然成为“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死亡之地,从史※※载中消失了!
       20世纪初,瑞典人斯文赫定在罗布泊地区发现了古楼兰城,以后英国的斯坦因、日本的橘瑞超等人又先后在此盗掘,楼兰古城才又引起了世界的注目。20世纪20年代,黄文弼多次赴新疆考察,在罗布泊一带做了不少工作,积累了一批考古资料。20世纪70年代,中、日合拍“丝绸之路”,※※电视台邀请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协作,组成考古工作队,于1979年至1980年三次深入罗布泊腹地,对楼兰古城及其附近墓葬群进行考古调查和重点发掘。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城市、佛塔、渠道、烽火台、墓葬等。其中在孤台墓地出土了较多的羊头骨和部分羊骨,表明畜牧业在古楼兰人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发现了许多珍贵的丝、毛、棉织品,不少织锦有隶书文字,应该来自中原地区;通过对发掘的头骨的测定推测,在古楼兰地区的居民种族组成中,欧洲人种的地中海东支类型占相当优势,而个别蒙古人种头骨的存在,说明楼兰居民不是单纯的欧洲人种。
        在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下,作为早期丝绸之路的要冲,古老的楼兰国正在显示其永恒的魅力。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第四组 西域各族

    汉代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新疆,中亚在内的广大地区。西汉初年,西域一代有乌孙、楼兰、精绝、于阗、车师、龟兹、疏勒等36个小国。有的从事农业,有的以游牧为主。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加强了与西域各族的联系。汉宣帝设立西域都护府,对西域广大地区施行管辖。

451
“汉归义羌长”铜印


1953年新疆维※※自治区沙雅于什格提出土
高3.5厘米、印面每边长2.3厘米

ZT
       此印为卧羊钮,印面阴刻篆文“汉归义羌长”5字,为汉※※发给羌族首领的官印,其中“归义”是汉※※给予其统辖的边远少数民族首领的一种封号。  
       汉代羌族主要包括分布在今甘肃、四川西部的白马羌、青衣羌和旄牛羌等,分布在河西走廊以南、青海东部的黄河河曲及湟水流域一带的羌族,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原因内迁金城、陇西、汉阳诸郡的西羌和内迁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郡以至三辅地区的东羌,还有分布在西域南山中的葱茈羌、黄牛羌等。从出土地点判断,此印当是汉※※颁发给西域南山某羌族首领的。
        汉代在西域昆仑山北麓分布有羌族,称南山羌,它与西城其他各族都接受汉※※的统辖。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50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49
提链铜壶

汉 西汉 盛酒器
195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出土
高30.5厘米、底径17.7厘米、口径11.5厘米

ZT
    战国秦汉时期,江南和岭南各地居住着众多的越人,由于他们支系甚繁,故统称“百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此设置郡县,汉武帝时进一步扩展为9个郡,使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不断传入百越地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件提链铜壶具有汉式特点,反映了秦汉以来越汉两族杂居,相互影晌,逐渐融合的趋势。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48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47
五铢钱纹铜鼓


195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县出土
通高57.2厘米,面径90厘米,底径87.5厘米

ZT
    此鼓由鼓面、胸、腰、足4部分组成。鼓面大于鼓腰,有面檐伸出鼓胸之外,腰部收束,以一道突棱与足部分界,足部略向外扩张。胸、腰间铸有鼓耳,可系绳悬吊。鼓面边缘环铸6只蹲着的青蛙,中心有12角光芒体。鼓面和周身间饰五铢钱纹、水波纹和云纹。
    青铜鼓是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重器,在盛大的典礼上作为乐器,在作战时作为战鼓,还可用作葬具、炊具,是古代少数民族贵族统治权力的象征。这面广西岑溪出土的青铜鼓,体型凝重,形象精巧,纹饰清晰。其鼓面中心饰以一轮太阳纹,象征着人们对太阳的敬仰和崇拜。鼓面中心装饰凸起的光体,不但声音容易传播,而且可以起到在重槌之下防止塌陷的作用。鼓面及周身装饰五铢钱纹,是汉代中原地区青铜器上的常见纹饰,表达了人们祈求富贵的美好愿望。说明当时西南各族和汉族在经济交往、文化融合上的密切关系。
    西瓯和骆越是百越族的两大重要支系。西瓯主要分布在今广西北部,以桂林为中心,而骆越则分布在广西西南及海南岛、越南等地。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派遣50万大军攻打岭南,在进入西瓯地区时,遭到西瓯军的顽强抵抗。西瓯军在首领译吁宋的领导下,与秦军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在译吁宋阵亡后,西瓯军又推举他们中的杰出英俊之士作为将领,继续与秦军抗衡。他们乘秦军屯守空地、旷日持久、身心劳倦之际,在夜间发动进攻,大败秦军,杀秦将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不得不大规模地发兵增援岭南,终于统一了南越和西瓯地区,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西瓯和骆越聚居的广西地区隶属桂林郡。秦末汉初,赵陀占据岭南自立为王时,没有对人多势众的西瓯进行武力征服,而是采取多赠送财物贿赂的政策,使西瓯人能够为其所役使。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重兵平定南越之后,又将秦朝设置的三郡分成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公元前106年,又在海南岛设置珠崖、儋耳,西瓯、骆越隶属当时的苍梧、郁林、合浦三郡。
     伴随着血与火的武力征伐和中原王朝的统一管理,西瓯、骆越地区的文化风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秦与西汉时期,大批中原※※迁居岭南,与越人杂居,西瓯、骆越的文化在中原先进生产技术的影响下,出现了极富地方特色的青铜桶、人面纹羊角钮青铜钟和越式青铜鼎等较为典型的器物。东汉时期,在广西地区墓葬的随葬品中,形制独特的越式器物已不常见,而专门用于陪葬的明器数量剧增,尤其象征庄园经济生活的井、灶、仓、圈以及猪、狗、牛、羊、鸡、鸭等家畜、家禽模型大量出现,反映了当时的厚葬风气以及庄园经济的发展,显示了西瓯、骆越地区的文化风貌与中原汉文化已经趋于一致。只是作为传统重器的青铜鼓依旧被传承下来,使我们能够从震天的青铜鼓声中感受到西瓯、骆越文化的独特魅力。而青铜鼓上的五铢钱纹装饰,则说明了西瓯、骆越归属汉朝后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46
越式铜鼎(局部特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45
越式铜鼎

汉 西汉  炊具
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山南越王墓出土
高28.5厘米、口径30厘米

ZT
    此鼎为南粤青铜器中的典型器物。越式鼎在先秦时已形成,鼎足明显外撇是其特征。一般说来,汉代的越式鼎制作较粗糙,无纹饰,底部多有后烟炱,为实用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第三组 百越

  秦汉时期,东南沿海和南方一带的百越各族,分布在今浙江、福建地区的称东瓯、闽越,广东、广西一带称南越、西欧和雒(luo)越。这些地区出土的文物,一些具有越文化的特色,许多则具有汉式特点,呈现了汉与越人文化的融合。

444
四联陶罐

汉 西汉 盛干果或调味品的器物
1953年广东省广州市华侨新村出土
长17.9厘米、高10.1厘米

ZT
     此罐由4个小罐联成,底部有卷曲形短足6个,其中每罐底部1个,两道横梁下各附1个。盖顶※※有鸟形立钮,边沿各有4个钮饰相对而立,2个作卷曲形,2个为鸟形。盖面间饰篦纹与细线旋纹,腹部间饰水波纹、篦纹与细线旋纹。
    广州地区出土的陶质联罐用来盛干果或调味品,主要流行于西汉前期,有二联、三联、四联和五联数种,延续至西汉后期,到东汉消失。这些联罐造型奇特,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43
鎏金神兽铜牌饰

汉 西汉 佩饰物
1980年吉林省榆树县老河深出土
长11.3厘米、宽7.2厘米

ZT
     此牌饰正面铸出一形如飞马的神兽,神兽吻部有弯角上翘,昂首扬尾,四蹄腾空,双翼伸展,作奔腾飞翔状。《魏书·序记》云:拓跋鲜卑从今天大兴安岭北部即所谓大鲜卑山南迁时,“山高谷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据研究,牌饰上的神兽正是按照这一神话传说设计的。值得注意的是,吉林榆树老河深在大兴安岭以东,并非拓跋鲜卑南迁时所经之地,这里的墓群应该属于东部鲜卑。关于榆树老河深的族属,曾有鲜卑和夫余两种认识,近年来多数学者倾向于该墓群为夫余遗存。
    此牌饰为汉代鲜卑族旧物。神兽形象近似飞马,吻部有一弯角上翘,昂首扬尾,四蹄腾云,双翼上展,作奔栩状,与《魏书·帝纪·序纪》所载“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大体相合。此神兽是据鲜卑族特有的神话设计的,对研究汉代东北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记得20世纪90年代,原中国※※博物馆完成了新一版的《中国通史陈列》的修改任务。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馆长领着客人参观展览,来到了这件吉林榆树老河深出土的鎏金神兽青铜牌饰前。他的神情变得异常激动,“这件东西太重要了”!说话时两眼放光,手指也不停地颤抖。
    这确实是一件意义非凡的文物。牌饰的正面铸出一只像飞马一样的神兽,神兽的吻部有弯角上翘,整个神兽昂首扬尾,四蹄腾空,双翼伸展,仿佛在奔腾飞翔。它铭刻的是鲜卑族动人的神话传说。
    秦汉时期的鲜卑族包括拓跋鲜卑和东部鲜卑。拓跋鲜卑最初居住在今天的大兴安岭北部,即所谓的大鲜卑山。在大鲜卑山居住六七十代后, 献帝率众向南迁徙。一路上山高谷深,遇到重重险阻,献帝和众人于是打算停下来。这时,一只神兽出现了,它长得像马,发出的声音像牛吼,在前面引路,帮助众人完成了这次大规模的迁徙,最后到达今内蒙古和林格尔的盛乐一带。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扎赉诺尔发现的东汉鲜卑墓就是拓跋鲜卑出山后留下的,墓中出土的神马纹青铜带就是根据鲜卑族这一神话传说设计的。
    值得注意的是,吉林榆树老河深地处大兴安岭以东,并非拓跋鲜卑向南迁徙时经过的地方,这里的墓群应该属于东部鲜卑。当拓跋鲜卑处在大兴安岭的深山时,史籍记载的鲜卑指的是东部鲜卑。西汉初年,东部鲜卑为匈奴冒顿单于击败,远逃到辽东塞外。这时的东部鲜卑与乌桓接壤,不再与其他民族发生冲突。公元2世纪中叶,东部鲜卑首领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势力大盛,南与东汉王朝对抗,北与丁零族抗衡,向东击退夫余,向西打败乌孙,完全占领了匈奴原有的地盘。檀石槐的军事联盟下属12大人,分东、中、西三部。榆树地区应为东部鲜卑的某一东部大人管辖。这个地区出土的鎏金神兽青铜牌饰恰恰反映了鲜卑各部在统一过程中文化的融合。
    如今,关于这个时期东北地区文化遗存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有人认为,把鲜卑分成拓跋鲜卑和东部鲜卑两大部分,是有的学者使用的权宜性分类名词,根本不应该作为文化分类概念来理解。吉林榆树老河深的墓葬应该属于夫余。不管如何,这一神话传说还是属于在东北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活的民族,从这个意义上讲,更显意味深长。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42
珠饰

汉 西汉  装饰品
1956年辽宁省西丰县西岔沟出土

ZT
     西丰县西岔沟墓葬出土的大量玛瑙、碧色玉石、绿色石、白色石、各色玻璃质的管状珠、圆形珠、瓜棱形珠、扁方、长方形或菱形的石佩,构成了当时所称东胡部族所特有的装饰风格。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第二组 东北各族

    秦汉时期,东北地区分布着乌桓、鲜卑、夫余、沃沮、挹娄、高句骊等族。在这些地区出土的遗物,有些与匈奴同类文物相似,又往往与汉式文物共存,表明各族的密切关系。

441
骑马武士纹青铜牌(左)        马形青铜饰(右)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1956年辽宁西丰西岔沟出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czp 发表于 2012-11-25 16:14
啊呀,我错看了一个标签。没想到给LZ看出来了。
准确的标签,应该是这个:
LZ一字不差的给纠正了。如数家珍啊!


呵呵,也是网上搜的名字,这个香炉我也拍了,不过我一般不怎么拍标签,喜欢回来通过各种渠道搜索文物的有关资料,找到后会有点成就感,既加深了对文物的印象,也算是一种“二次考古”吧。但也常有查不到来历的文物,这个帖子里也有不少。

440
“汉匈奴归义亲汉长”青铜印

东汉(公元25年—220年)
1979年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

ZT
     此印为东汉※※※※赐给匈奴首领的官印,“归义”是汉※※给予其统辖的周边民族首领的一种封号。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czp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644
主题: 2
帖子: 2776
注册: 2003年5月
情枭的黎明 发表于 2012-11-25 09:23
惭愧,纯业余,完全是网上搜的资料,查了查这个,不是鱼耳瓶,应该叫龙泉青釉双耳香炉    南宋时期的东西,也是这回瓷之韵特展从大英博物馆回归展出的。
据说南宋时期,士大夫们编纂古玉和青铜器图谱,这个香炉的样式就是参照下面的这种青铜簋烧制出来的。


啊呀,我错看了一个标签。没想到给LZ看出来了。
准确的标签,应该是这个:
LZ一字不差的给纠正了。如数家珍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39
三人奏乐铜带钩

汉 西汉   佩饰物
1956年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出土
长4.5厘米、宽1.9厘米

ZT
        带钩亦称“师比”、“鲜卑”、“胥纰”、“犀毗”等,皆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语音之译,是用于扣拢腰间革带的钩。其制一端曲首,背有圆钮,形式多样。匈奴人服装一般上着直襟衣,下穿长裤,在腰间束一条有扣的革带。传统意见认为带钩最早为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使用,春秋时传入中原,但最新考古发现在山东的西周晚期墓中已出现带钩。战国至汉代带钩极为流行,成为当时男子服装上的普遍用物。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czp 发表于 2012-11-25 00:20
LZ很专业,很倾佩!

再给启启蒙

龙泉窑青釉鱼耳瓶


惭愧,纯业余,完全是网上搜的资料,查了查这个,不是鱼耳瓶,应该叫龙泉青釉双耳香炉    南宋时期的东西,也是这回瓷之韵特展从大英博物馆回归展出的。
据说南宋时期,士大夫们编纂古玉和青铜器图谱,这个香炉的样式就是参照下面的这种青铜簋烧制出来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czp
老坛泡菜
泡网分: 43.644
主题: 2
帖子: 2776
注册: 2003年5月
情枭的黎明 发表于 2012-11-23 22:59
欢迎光临,感谢赐片,这件北宋的磁州窑系刻题记枕,出土于中国河南鲁山段店,现在却是大英博物馆的收藏,今年飘洋过海回归自己的祖国参加国博"瓷之韵"特展,殊为不易阿。


LZ很专业,很倾佩!

再给启启蒙

龙泉窑青釉鱼耳瓶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38
狩猎纹骨饰

汉 西汉  装饰品
1956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郊出土
高7.7厘米、直径4.5厘米

ZT
      此饰件用兽骨制成,呈圆筒形,一端平齐,另一端斜口。
    匈奴以射猎禽兽及牧畜为生。外壁用针刻画出飞鸟、奔跑的野猪、搭弓射箭的猎手等图案,技法娴熟,造型生动,是反映汉代匈奴族游牧生活的一件艺术佳作。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笨石35 发表于 2012-11-24 16:35
欣赏-------


欢迎光临!

第四单元 秦汉时期的周边各族  秦汉时期,除中原地区人口众多的汉族以外,主要有北方的匈奴,东北的乌桓、鲜卑族,西北的西域各族,东南和南方的百越,西南的西南夷等。各族人民创造了各具特点的文化,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第一组 匈奴
  这一时期,匈奴具有发达的游牧经济和强大的军事势力。秦朝大将蒙恬曾率军出击匈奴。汉朝和匈奴之间也曾发生激烈的军事冲突,但又长期互通关市,多次和亲。西汉元帝时,匈奴呼韩邪单于与汉朝立下盟约:“汉与匈奴合为一家。”在一些匈奴人活动地区出土的文物中,草原文化特色和汉式风格并存,反映了两族人民密切交往的史实。

437
牛形铜饰(左)

汉 西汉  服饰品
1956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郊出土
长5.3厘米、宽3.8厘米

ZT
     牛是匈奴族的主要牧畜,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他们装饰艺术中常见的形象之一。这件铜饰作卧牛状,造型别致,堪称匈奴族的一件艺术品。

双羊铜饰(右)

汉 东汉 车饰
1967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出土
高7.7厘米

ZT
     东汉初年,匈奴族分裂为南、北两部分。北匈奴雄据漠北,坚持与汉朝为敌,后在东汉军队的强大攻势下远遁西逃,从此在中国古代史上消失。南匈奴则入居边郡,成为汉帝国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这件铜饰,作双羊伫立状,羊首低俯,双目圆睁,长角盘曲,短尾上翘,显得活泼可爱,为南匈奴遗物。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58.471
主题: 10
帖子: 23726
注册: 2008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欣赏-------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36
击鼓说唱陶俑(局部特写)

足部特写
脸部特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435
击鼓说唱陶俑

ZT
       东汉时期,雕塑艺术风格较西汉有较大变化,在追求总体造型古拙雄浑的同时,十分注意细部生动传神的刻画。这件东汉击鼓说唱俑头上戴帻,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不仅传神地再现了正在说唱的俳优形象,更成为东汉雕塑艺术的代表。
俳优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他们侍奉君主,以逗笑的方式为君主排遣无聊。在宫廷宴会上,俳优往往是灵魂人物,以幽默的话语、滑稽的表演博得宾客的欢笑,助兴起哄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当然,有些俳优也利用他们的特殊身份,依靠口舌之利,正话反说、反话正说,在取悦君主的同时,也对君主一些错误的想法进行讽谏。秦汉时蓄养俳优之风盛行,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修离宫数百所,倡优成千。优旃就是当时有名的俳优。秦始皇曾计划大兴苑囿,东到函谷,西到宝鸡。优旃便向秦始皇说:※※的想法很好,园囿修好后,放进许多禽兽,敌人如果从东方进攻,放出苑囿中的麋鹿用角把他们就能顶回去。秦始皇听了以后,就打消了这念头。秦二世时,一天突然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想把整个咸阳城用漆料涂一遍。优旃又去说:※※这个建议真是和我想到一起了。整个咸阳城都被涂上了漆,敌人根本就爬不上来,真是太好了。二世于是打消了漆城的想法。汉代俳优大致以调谑、滑稽、讽刺的表演为主,并以此来博得主人和观赏者的笑颜。他们往往随侍主人左右,作即兴表演,随时供主人取乐。表演时,他们一般边击鼓边歌唱。汉时的皇室贵族、豪富大吏蓄养俳优之风甚盛。汉武帝“俳优侏儒之笑,不乏于前”。丞相田蚡“爱倡优巧匠之属”。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云:“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儛像。”都可以证明。四川地区出土了许多类似的击鼓说唱俑,说明当时蜀地俳优说唱表演颇为流行;汉代画像石乐舞百戏图中经常可以看见一些身材粗短、上身赤裸、动作滑稽的表演者,出土的汉代陶楼中,也经常有俳优演出的场面,均显示了俳优表演在当时的盛行。难怪史学家司马迁对俳优有很高的评价,在《史记》中专辟《滑稽列传》,浓墨重彩地为俳优传神写照。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 中华博物馆探宝第一期:从陕北到岭南,八大博物馆巡礼,国宝荟萃 ★★★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