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华博物馆探宝第一期:从陕北到岭南,八大博物馆巡礼,国宝荟萃 ★★★ [主题管理员:情枭的黎明]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77394 回帖:25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1.22
主题: 16
帖子: 3326
注册: 2004年9月
这个贴子牛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52
三官“五铢”青铜钱

汉 西汉  货币

直径2.5厘米左右、重约3.5克

ZT
       汉武帝实行货币专铸政策由水衡都尉的属官钟官、辨铜、技巧三令丞负责在京师铸造五铢钱,其中钟官主铸造,辨铜主检验成色,技巧主刻范,所铸货币轮廓较深,文字有小篆气韵,是当时全国通用的货币。五铢钱自汉朝启用,至隋朝历时700多年,基本上行用不废。

                       盗铸梦的终结
                                                   陈成军   

        西汉初年,秦代铸造的“半两”青铜钱继续流通。由于当时经济凋敝,※※于是允许百姓更铸荚钱。所谓荚钱,就是既轻且薄的钱,钱文仍为“半两”,因其形状似榆荚,故称荚钱。由于钱越来越轻,不法之徒乘机囤积居奇,使物价飞涨,以至米每石高达万钱,马每匹至百金。为了遏止这种势头,吕后时改铸八铢青铜钱,钱文为“半两”;汉文帝时改铸四铢青铜钱,钱文亦为“半两”,并且废除盗铸令,允许百姓铸钱。※※对铸钱采取放任政策,致使钱币的轻重大小都不一致,私人往往盗铸劣质青铜钱来牟取暴利。到汉武帝即位初年,市场和民间流通的“半两”青铜钱名为四铢,实际上早已减重到只有三铢或不足三铢。这种混乱的状况对于国家和百姓都非常不利。
       为整顿当时滥恶的货币,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破除自秦代以来钱文皆书“半两”那种名不符实的积习,铸造“三铢”青铜钱。公元前136年,汉武帝废止“三铢”青铜钱,铸造带有轮廓的青铜钱,钱文为“半两”,但重为四铢,史称“有郭四铢”。为解决汉朝与匈奴战争所引发的财政困难,公元前119年,汉武帝诏令销毁四铢“半两”青铜钱,令县官更铸“三铢”青铜钱;公元前118年,又命令地方郡国改铸“五铢”青铜钱,重如其文,并且在钱面和钱背都铸有凸出的边轮。为整顿当时郡国和私铸钱币的混乱现象,公元前115年,汉武帝命令京师钟官负责铸造“赤仄”“五铢”青铜钱。所谓赤仄就是裁削钱的边侧,令其光洁整齐。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宣布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铸造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把铸币大权收归※※。他成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即由水衡都尉的属官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造“五铢”青铜钱。其中钟官负责铸造,辨铜负责审查铜的质量成色,技巧负责刻范。这次新铸的“五铢”青铜钱一般重3.5克,重如其文,质量高,便于流通,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货币。由于“五铢”钱制基本上是稳定和巩固的,因此自汉武帝中叶起到隋代灭亡的七百年间,“五铢”钱几乎成为后世王朝统一使用的标准货币。
       汉武帝统一货币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发行“三铢”青铜钱后,尽管※※明令私铸要处以死刑,但违犯法令的盗铸案件不断增多。发行有郭四铢“半两”青铜钱,主要是针对盗铸者磨取铜屑的一种重要技术改革。没想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私铸者随后又铸造出有轮廓而更轻薄的新“半两”青铜钱。由于货币改革过于频繁,地方郡国铸造“五铢”青铜钱时,边远地区的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此事,货币流通仍处于混乱状态。许多富贾大姓和郡国官吏利用这种闭塞的状况,侵扰盘剥穷苦百姓,使社会更加动荡。公元前117年,汉武帝不得不派遣博士褚大等六人巡行天下,进行晓谕宣传,并赦免那些因盗铸钱币而获死罪的官吏百姓,但地方盗铸依旧猖獗。直到汉武帝把铸造大权收归※※,垄断了货币的铸造,并将铜材置于※※统一管制之下,使盗铸者失去了原料来源,才从根本上制止了伪钱的泛滥,终结了盗铸者的梦想。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51
“汉并天下”瓦当(左)

汉 西汉  建筑材料
陕西省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出土
直径17.5厘米

ZT
    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和刘邦之间展开了长达4年的争夺统治权的楚汉战争。经过大小数十次战役的较量,最后于公元前202年,刘邦的汉军联合反项的力量,围困项羽的楚军于垓下(今安徽省固镇县濠城乡),项羽兵败援绝,自刎而死,刘邦取得胜利,建立汉朝。“汉并天下”瓦当,就是为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而作。这种瓦当还曾出土于汉武帝时修建的建章宫遗址中。

“单于天降”瓦当 (右)
汉 西汉   建筑材料
1955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召湾汉墓出土
直径17.1厘米

ZT
    匈奴是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以射猎为生,不时侵扰内地,掠夺财物和人口,使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封建政权的稳固受到威胁。西汉前期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反击,到汉武帝时,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和军事力量的加强,全面反击匈奴的条件已经成熟。汉武帝起用卫青、霍去病等著名将领,经过十多年、十余次较大的战役,击退了匈奴,保证了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
    此瓦当为圆形,后有筒,筒中部有瓦钉孔。正面宽沿,被十字格线分成四区,每区内一阳文篆字,计“单于天降”4字。该墓同时出土的还有“四夷□服”、“单于和亲”、“千秋万岁”等瓦当,“单于”是匈舰首领的称号,“据此判断,“单于天降”瓦当应是对当时汉军击退匈奴贵族侵扰的一种颂扬。
    据研究,召湾是匈奴呼韩邪单于南下觐见汉宣帝时的必经之地,带有“单于天降”瓦当的建筑就是在此时兴建的。汉成帝、哀帝时期,匈奴南下遂渐改走云中、定襄一带,这类建筑渐被废弃。“单于天降”瓦当这类建筑上的装饰则更多地出现在墓葬中了。

延伸阅读:
匈奴未灭 无以家为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第二组 西汉的强盛
  秦朝灭亡后,经过楚汉战争,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史称西汉。西汉前期实行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汉武帝刘彻即位后,继续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大规模反击匈奴的侵犯,通西域;实行盐铁官营、货币官铸;兴修水利,推行先进的农业技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集权国家进入强盛时期

下面这组杨家湾兵马俑曾经在第一集陕博篇中介绍过,国博的展出兵俑数量比陕博还要多。不过秦始皇兵马俑的数量国博还是比陕博少很多。

350
彩绘兵马俑

汉 西汉  明器
1965年陕西省咸阳市杨家湾长陵陪葬墓出土
步兵俑高48~50厘米,骑兵俑高54~68厘米

ZT
    该陪葬墓共出土彩绘兵马陶俑2500余件,包括步兵俑1800多件、骑兵俑580多件和战车模型。它模拟当时军阵的真实情况,反映出当时军队正由车骑并用向以步兵为主力的转化。
    这些彩绘陶兵马俑的服饰、铠甲、马的毛色及鞯、辔等均施彩绘,其描绘之细致,数量之多,配套之全,品类之繁新,步武之严整,为汉代出土文物所罕见。尤其是陶骑兵俑集中排列,自成方阵,已经是独立的有战斗力的兵种;陶骑兵俑一般的着装和不够完善的马具,说明骑兵还处于开始发展的阶段,但与战国时期的骑兵相比,又表现出其装备日益完备的趋向;而身披铁铠的重装骑士,则已经开始占据他们的位置。整批陶兵马俑生动反映了当时军队正处于从车骑并用向以骑兵为主力变化的关键时期。
长陵是汉高祖刘邦的陵墓,其陪葬墓4号墓和5号墓据推测可能是西汉初年丞相和名将周勃(或周亚夫)夫妇墓。1965年清理了4号墓南边的11个陪葬俑坑,其中步兵俑4个坑,骑兵俑6个坑,分左右两列,每列5坑;战车坑1个,居两列之间,共出土2500余件彩绘陶兵马俑。1970-1976年在发掘4号墓、5号墓时,在墓坑内外又发现了1个祭祀坑、3个用具坑和4个车马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49
秦半两钱

秦    货币
直径3-3.6厘米

ZT
    兼并六国后,秦始皇统一了货币,规定货币分为二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即重24两;以圆形方孔的青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即重12铢。根据考古发现,秦朝“半两”钱与战国“半两”钱形状一样,重量不一。战国“半两”钱一般重6铢以上,以重8铢左右的居多。秦朝“半两”钱的重量有所减轻,平均重4-5铢左右。为了保证货币的铸造、收藏和流通,秦始皇规定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严禁私铸,私铸的将受到法律制裁;官府收入的钱币,都以一千钱装为一畚(一种用竹或蒲草编制而成的容器);畚外边必须用主管丞、令的印章封缄,不满一千钱的,也必须同样封印;不管钱质好坏,都必须装在一起,动用时必须先将印封呈献给丞、令检查是否封缄完好,然后才能启封使用;老百姓在交易使用中,不论钱质量好坏,都要一体流通,不准挑选;商贩出售商品,或替※※出售货物,所收的钱必须投入“□”(只能投入不能取出的扑满),违者受到惩罚。这些措施结束了过去货币不统一的混乱状态,便利了各地商品交换和经济交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48
瓜棱形青铜秤锤



ZT
    统一六国后,鉴于战国时期不统一的度量衡制度给人们经济生活所带来的不便,秦始皇就在全国范围内颁布了统一度量衡诏书。秦二世即位后,重新颁布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书。这些诏书有的直接刻在器物上;有的则刻在青铜版上,嵌钉在青铜、铁秤锤或木量上。除传世品外,秦代秤锤在陕西西安、咸阳、临潼、宝鸡和甘肃秦安、山东文登、江苏盱眙、河北围场、内蒙古赤峰等地也曾出土过。这些秤锤多为青铜质,少数为铁质,偶为陶质。秤锤的重量单位主要有1斤、5斤、8斤、16斤、20斤、24斤、30斤和1石。从这些出土文物的地点可知,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了统一度量衡的目的。 本帖最后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11-15 19:43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47
瓦当   

秦(公元前221年—前206年)
辽宁绥中姜女石秦汉行宫出土

ZT
      这种夔凤纹瓦当造型十分特殊,既不是半圆,也不作整圆,而是介于半圆与整圆之间,并且形体硕大,堪称世界第一大瓦当。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46
琅琊刻石


现存残石为竖直的长方体,高132.2厘米、宽65.8~71.3厘米、厚36.2厘米

ZT
       此残石为竖直的长方体,是中国最早的刻石之一,刻于秦代.在今山东胶南琅琊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于公元前219年年巡 游东地,登琅琊台时所立.刻石内容是对统一事业的赞颂,秦始皇热情歌颂了自己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强调了制定统一的法律制度作为办事的准则,重申了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以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具有开国纪功的意义。秦二世东行郡县时又在石后增刻诏书。全文载《史记·秦始皇帝本纪》。秦二世在补刻的诏书中则强调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的功绩,并表示将统一度量衡的法令继续推行下去。因历年久远现仅存13行,八十六字,前2行为公元前219年随秦始皇巡视的从臣最后二人的官职和姓名,后11行为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补刻的诏书及其从臣姓名,字已漫漶。刻文据传为李斯所书,用笔劲秀圆健,结体严谨工稳,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刻石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用笔劲秀圆健结体严谨工稳,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琅琊刻石在清乾隆时已开裂,诸城县知事宫懋让以铁束之。道光中铁束散,石碎,知县毛澄筑亭覆护。光绪二十六年(1900)四月大雷雨中此石散落。1921~1922年王棓祐前后两次在琅琊台搜寻碎石,拼合后移诸城县署。中※※※※※建立后移置山东省博物馆。1959年由中国※※博物馆收藏。

延伸阅读:
琅琊刻石及其保存始末 本帖最后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11-15 15:26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45
陶马、陶俑

秦    明器
1974年陕西省临潼市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
陶俑高度一为188.57厘米、一为190厘米,陶马长215厘米、通首高163厘米

ZT
       除1974年以来相继发现的一、二、三号3个秦兵马俑坑外,还有尚未建成的四号坑。根据已发掘的部分资料推算,3个兵马俑坑总共约有兵马俑8000余件,其中战车130余乘,架车的陶马500余匹,骑兵的鞍马110多匹,各类武士俑7000余件。陶俑、陶马的大小犹如真人真马。3个俑坑埋藏的大量战车、骑兵和步兵俑,是秦国庞大军队的缩影。秦始皇即凭借着强大的武装力量,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兼并了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此陶俑头戴单版长冠, 上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足登方口齐头履,右手半握,原本握有长柄兵器,左手自然下垂,  神情威严地立于长方形踏板上,  是典型的秦代中下级军吏俑的形象。整件作品气宇轩昂,使人仿佛感受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壮举。秦王嬴政即位后就开始在骊山营建其陵墓。全国统一前,修陵人大都来自秦国本土,主要是关中地区的秦人。统一六国后,修陵人则是从全国各地征调,其中有很多是被秦国灭亡的东方六国的工匠。这些工匠心怀国破家亡之恨,把制作烧造陶俑当作不得不完成的一种苦役,于是就出现了不少形似而神不足的塑像。但成功的秦俑塑像毕竟是多数,特别是各级军吏俑形象逼真,个性鲜明,堪称秦代艺术的代表作品。                   
        此马作伫立状,昂首挺胸,四腿如柱,双耳前倾,目圆似铃,显得机警沉稳,神骏欲驰。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的陶马有两种役使方式,一种是用作挽拽战车的,即车马,另一种是披有鞍鞯、用作骑乘的,即乘马。此马当属前者。
         秦人素以擅长驾车养马而闻名。其祖先造父以善驾车著称,徐偃王发动叛乱时,他为周穆王驾车以解救叛乱。非子善养马,周孝王时在汧渭负责养马事宜,使马的数量增长很快。战国时期,秦国养马业发展迅速,从※※到地方都设有养马场—厩苑,并且建立了※※评比的制度。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秦律杂抄》规定,乘马到※※考核时,被评为下等的,连厩苑所在的县令、丞、司马都要受到惩罚;车马的行动迟缓,体形瘦弱,劳役不佳,被评为下等的,负责厩苑的官吏和县令、丞、佐、史也要受到惩罚。 本帖最后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11-15 14:04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下面进入中华博物馆探宝第六集古代中国陈列的第四部分:

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第一单元 大一统帝国  
      秦汉时期,长达数百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终于结束,统一的秦汉王朝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迎来了大一统的帝国时代。在这个时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这种※※集权政治体制的创立对后世中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组 秦统一中国
  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个诸侯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兼并六国后,秦王嬴政自称“皇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专制主义※※集权制,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开驰道、直道,筑长城,巩固国家的统一。由于徭役繁重,刑罚严酷,陈胜、吴广于公元前209年发动了中国※※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反秦风暴席卷全国。公元前206年,秦朝被推翻。

344
秦始皇陵兵马俑
1974年陕西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43
鼍龙纹提梁卣(局部特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春秋战国篇的的最后一件文物,以一件精美绝伦的提梁卣收尾:

342
鼍龙纹提梁卣

春秋 越   盛酒器
湖南省湘潭市出土
高49厘米,口长27.2厘米,口宽19.5厘米

ZT
        这件提梁卣器身呈壶形,带盖,扁腹,圈足。器盖及器身都铸有鼍龙紋、蛙纹、蛇纹相互混杂的图案。这些图案与云雷底纹相交织,构成一幅具有浓厚南方水乡地域色彩的图景。鼍龙,即扬子鳄,与蛇、蛙等相同,多见于南方潮湿多水的地区,以其形象为纹饰的器具当时很常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41
青铜釜甑  

战国 蜀
  1955年四川成都羊子山出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江汉关 发表于 2012-11-14 22:43
请教楼主,你的白平衡是怎么设置的?一般博物馆的灯光都会偏黄,但是看你的颜色还很正啊!现场光线就是这样的么?


白平衡一律采用自动,用RAW格式后期再调整,也可以前期用一张小白纸调整设置机内白平衡,但我还是习惯用自动后期来调,有时博物馆内不同场合内光线也有变化,一个固定白平衡并不牢靠,后期还得再重新调。
后期设置时只要找到画面中全黑或全白的位置,用灰点功能调整白平衡即可。一批片子,只有要一张找准,其它同幅度调整参数就差不多了。其实国内各大型博物馆目前的灯光色温是基本统一,后期调整起来非常简单。

340
青铜胄

战国  内蒙古赤峰美丽河出土

ZT
     青铜胄,是古代士兵作战时所戴的头盔,多呈圆顶帽形,左右两侧和后部向下延伸,可以同时保护头顶、面颊和颈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05
主题: 8
帖子: 200
注册: 2011年9月
请教楼主,你的白平衡是怎么设置的?一般博物馆的灯光都会偏黄,但是看你的颜色还很正啊!现场光线就是这样的么?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补充几件第一组北部与西北部地区的文物

339
鹤嘴青铜斧(銎)(左)
战国
1979年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后旗出土

青铜剑(右)
战国
1979年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后旗出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38
错金银犀牛青铜带钩(上)
战国 巴
1954年四川昭化出土

兽形青铜带钩
战国·蜀
1955年四川成都羊子山出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第四组 西南部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西南部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巴、蜀和西南夷。巴人分布在今重庆及四川东部、湖北西北部及陕西汉中地区;蜀人分布在今四川北部和西部;西南夷分布于今四川西北、西南部,云南和贵州两省及广西西部。

337
青铜剑(左)
战国巴,重庆出土

虎纹青铜剑(中)
战国巴,1980年湖北秭归出土

山字格青铜剑(右)
战国西南夷,云南剑川出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36
镂雕网格云纹青铜箕形器  

战国  百越
广西贺州沙田镇出土

ZT
    此器形似铲箕,前端上翘,箕口无壁。后壁呈长方形,两侧壁前端随着底板的上翘而收成锐角,侧后壁上沿共附有支钉7枚。器壁均透镂成网格云纹,形如花窗,花窗周边饰云纹。其造型具有世界唯一性,且功用目前尚无法解读,具有较大的潜在学术研究价值。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第三组 南部和东南部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居于楚国境内或楚国之南的少数民族被称为“群蛮”和“百濮”,他们后来逐渐融入楚国;东南部及岭南少数民族被统称为“百越”,分布于今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335
兽形青铜尊  

战国 百越  
1991年广西贺州沙田镇出土

ZT
     此器外形如四不像动物,羊头猪腿兔耳长颈鹿角。背部开有椭圆形口,带盖,盖有环耳套链与颈背的环钮相连,盖面饰盘蛇,蛇身饰三道纵向鳞纹,蛇首居中昂起形成盖钮。尊的颈部和腹部饰变形夔纹,衬雷纹地,尊尾为立攀附凤,凤头有鸟羽一撮。尊下承饰变形夔纹的四兽足,前足胳膊反曲。造型具有全国的唯一性,且楚、越和中原三种文化相互融合的特征明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第二组 东部地区
  春秋时期,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夷”,分布在今山东、安徽及江苏北部一带,包括淮夷、徐夷、东夷等。

334
三轮铜盘

春秋 时期  水器
1957年江苏省武进县出土
高15.8厘米、盘径26厘米、轮径7.8厘米

ZT
     盘呈圆形,平沿方唇,盘腹向内弧收,腹部饰一周雷纹,腹底接直壁的圈足,圈足与三轮相连。盘前圆轮上铸有一对回身欲饮的龙,龙首有目冠,吻部突出,龙身从盘底横出,折向上,回首向盘。龙颈部饰鳞纹,身部饰云纹,它也是推转轮盘的把柄。在盘的左右两侧下方,另装有两轮。盘上所饰编织纹,与印纹硬陶器上所饰编织纹相近。
     盘出现于商代二里冈时期,在两周时期比较流行,其腹部均较浅,有耳或无耳,有圈足或无圈足,有的圈足下设三足。此盘出于江苏武进,在春秋时期为东夷或吴人聚居区,其形制、纹饰都富于地方特色。 本帖最后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11-14 19:46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33
双联青铜剑鞘

夏家店上层文化(公元前1000年——前300年)
内蒙古宁城小黑石沟出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32
踞马形(左)、鹦鹉头形(中)、刺猬头形(右)青铜车饰   

战国    1962年内蒙古准格尔旗出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31
长角鹿形青铜饰件 (左)

战国
1962年内蒙古伊克昭盟准格尔旗出土

卧鹿形青铜饰件  (右)

战国
内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出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30
狼噬牛纹金牌饰    

战国
1972年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出土
长:12.7厘米  宽:7.4厘米  重:237.625克

ZT
        这件牌饰用黄金制成,牌面上压制出四狼噬牛的纹样。以牛的脊柱为轴,中分画面,四狼两两成对,对称分布于左右。画面线条流动,动感极强,纹饰丰满,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战国时期生活在蒙古高原的林胡、楼烦、匈奴等少数民族,与中亚草原的游牧民族联系密切,金属制品的纹饰风格深受其影响,狼噬牛纹即是比较典型的中亚草原艺术风格。同时这些民族又受到中原文化的熏染,此牌饰对称布局的画面就带有中原艺术风格。因此,这件器物从制作工艺到纹饰风格,集中体现了这种不同文化的交汇与创新。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第四单元 春秋战国时期的周边各族 

     春秋时期,中原人常常自称为“诸夏”,将居住在周边地区的部族称为“蛮、夷、戎、狄”。随着中原各国与周边民族的密切交往,到春秋战国之际,“蛮、夷、戎、狄”中的大多数部族逐渐与“诸夏”相融合,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第一组 北部与西北部地区
  春秋时期,北部与西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戎和狄。其中,戎包括北戎、山戎及部落众多的西方戎族,狄包括白狄、赤狄、长狄等部族。到了战国时期,这些部族多与华夏族融合成一体。北部地区的部族被泛称为“胡貉”,包括东胡、匈奴、林胡、楼烦等;西北部地区的部族被泛称为“氐羌”。

329
曲刃铜剑   

夏至春秋 夏家店上层文化   
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小黑石沟出土

ZT
曲刃铜剑 - 藏品 - 中国国家博物馆  
请输入上面显示的代码
国博微博 | 国博讲坛 | 国博论坛 | 热点讨论 | 活动日程 | 在线会客厅 | RSS订阅 | 全站检索国博首页 | 联系国博 | Select a
language
中文 | English | 日本語 | 한국어
  关于国博 展览 资讯 藏品欣赏 学术研究 考古 国博讲堂 公众教育 参观导览 文创产业展览申请国博建筑 服务台 基金会
现在位置:首页  >  藏品欣赏  >  单一藏品详细内容 古代藏品 | 近现代藏品 | 艺术作品 | 藏品数据库 曲刃铜剑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夏至春秋 夏家店上层文化 公元前1000—前300年
            兵器
            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小黑石沟出土
            约长35.5厘米

ZT
       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年代相当于西周晚期至战国时期,分布于辽宁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及河北北部。这两柄曲刃铜剑属于曲刃銎柄式,两侧刃呈双曲弧形,中间起柱状脊。这种形式的短剑,主要发现在辽西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是中国北方青铜时代具有独特地方色彩的青铜武器,多出于墓葬中。当时基葬的形制多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往往是用石板或石块垒堆的石棺、石椁殓尸。
      这件青铜剑由剑身和剑茎组成。剑身中部有脊,曲刃,两边刃中有明显凸起的节尖;剑茎较短,为扁柱形,与剑脊连为一体,需要另加其他质地的剑柄。
      曲刃剑广泛分布于东北地区,其最早出现不晚于中原地区的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最晚则可到战国时期。本剑为曲刃短剑较早的一种类型,属辽西地区夏家店上层文化;其出土地小黑石沟所在的宁城一带,是夏家店上层文化的中心区域,发现过多座较大型墓葬。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第三单元的最后一张,重温一下前面介绍过的春秋战国陈列的最精美文物之一:青铜方壶
下面进入第四单元。

328
青铜方壶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27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26
兽钮铜鎛(局部特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25
兽钮铜鎛

春秋时期  
传1923年河南省新郑县李家楼出土
高86.2厘米

ZT
      镈是一种形制接近于钟的乐器,不像钟口呈弧状,为平口。器身横截面为椭圆形。与此同时出土的铜器已知的有钟、鼎、鬲、簋、壶、盘和兵器、车马具等共百余件,推测出自一座大墓之中。从墓的随葬品看,可能是郑国诸侯的墓葬。郑是周宣王之弟郑桓公的封国,初封于郑(今陕西省华县东)。周幽王时,桓公见西周将亡,将财产、家属等迁移到东虢和郐之间。郑武公即位后,先后攻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县)。后渐衰弱,公元前375年被韩国所灭。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 中华博物馆探宝第一期:从陕北到岭南,八大博物馆巡礼,国宝荟萃 ★★★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