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华博物馆探宝第一期:从陕北到岭南,八大博物馆巡礼,国宝荟萃 ★★★ [主题管理员:情枭的黎明]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78451 回帖:2500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24
“邾公华”青铜钟

春秋 乐器
传山东省邹县出土
高36.4厘米、口宽18.1厘米

ZT
    器上有铭文75字,作器者为邾宣公之父邾悼公,即邾公华。邾即邹,曹姓,相传为颛顼后裔挟所建,有今山东省费、邹、滕、济宁、金乡等县地,建都于邾(今山东省曲阜东南陬村)。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绎(今山东省邹县东南纪王城),至战国时期为楚国所灭。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23
石编磬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魏
长29~72.9、宽10.3~17.7厘米
1957年河南陕县后川出土

ZT
  编磬是成组悬挂在磬架上按谱敲击的成套乐器,多用于宫廷雅乐或盛大祭典。材质以采用泗水石料为好,把石块磨成石片,形状如“矩”,中间折曲,两端低垂。它是利用石片长短厚薄的差异,而发出不同的音律。
  东周时期,编磬在制作上已经完全成熟,这套魏国编磬共10件,磬架仿信阳长台关出土的钟架。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22
信阳青铜编钟
          
战国 楚 乐器
1957年河南省信阳市长台关出土

ZT
     这套编钟共13件,附铜辖(悬挂编钟的钩鞘)13个。13件编钟的高度依次是30.5厘米、25.7厘米、24.5厘米、23.4厘米、21.8厘米、21.4厘米、20.3厘米、19厘米、17.6厘米、16.6厘米、15.9厘米、15.5厘米、13厘米。最大一件钟的两面铸有铭文12字,郭沫若考释为“佳(惟)XX屈X晋人,救戎于楚竞(境)。”记载楚历屈之月,晋国救戎于楚的事件。编钟出土时相当完好,没有伤痕。经※※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测试,经试音发现这组编钟音阶准确,音质优美,每枚钟都能发两个乐音,两音之间为大三度关系,符合现代声学原理。该编钟音律准确、声音悠扬。
     1957年7月,※※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播送了用这套编钟演奏的《东方红》乐曲。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遨游太空携带的乐曲《东方红》就是用这组编钟演奏的。乐音遨游天际,响彻太空。该编钟曾随中国对外文物展览先后赴丹麦、英国、美国等十几个国家演出。
     周朝是依靠礼制来维护统治秩序的,编钟这种礼乐用器的数量和种类的多少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从西周早期出现三个一组的编钟以后,其每组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春秋战国时期,上层贵族仍沿袭周王朝的一些礼制,因此在其大墓中经常陪葬编钟、编磬。
     西周时期贵族的音乐,主要是配合礼仪演奏的,曲调讲究严肃、平稳,伴奏的乐器以钟、磬、鼓等打击乐器为主,被称为“金石之音”。《荀子·乐论篇》中谈到各种乐器之音在礼乐中的作用:鼓似天,钟似地,磬似水,竽、笙、管等似日月星辰。礼乐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雅乐”,可在庙堂上制造出一种天、地、人浑然一体的庄重气氛。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第三单元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领域发生巨变,一些得到良好教育的“士”人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建立了众多学术流派。其中,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与墨子开创的墨家学派成为时代显学,※※遍天下。他们与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自由争论政治、思想领域的各种问题,在学术思想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界的活跃也促进了文学、史学、艺术与科学的发展,中华文明从此走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硕果累累的新时代。

321
《楚辞》

明  明刊本

ZT
      这是一部长篇诗歌总集,作者为屈原(亦有宋玉、景差、唐勒等少量作品)。分《离骚》、《九章》、《招魂》、《九歌》、《天问》等篇章,大部分都是伤时哀世之作。楚辞原是江汉地区以楚方言写作的诗歌。屈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中原诗歌创作的精华,对原有楚辞加以改造、提高,把楚辞创作成带有丰富想象力和浪漫主义气质的长篇抒情诗,这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次飞跃。楚辞运用大量神话传说来反映作者思念祖国及同腐朽势力斗争的思想感情。其中以《离骚》、《九章》、《招魂》反映的※※情感最为强烈。《天问》一连串提出170多个问题,涉及从开天辟地到天地的构造,从神话传说到有史时代的各个方面,表现了作者深邃的思绪和犀利的眼光。《九歌》是经过改编的南楚民间的祭神歌,反映了南楚巫文化的一个侧面。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20

“甘斿”银匜  

战国  传河南省洛阳市金村出土
高3.7厘米、口径11厘米、通流宽9.8厘米
  
ZT
   此匜为纯银制造,底部针刻“甘斿”二字,疑是宫观之名。“甘斿”匜是现在发现的中国最早的一件银制器皿。洛阳金村墓葬是战国时期东周王室的墓葬,因此这件器皿很可能是东周王室用器。当时大国争霸,周王室还以“天下共主”的名义象征性地盘踞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隅,其实它的实力仅相当一附庸小国,战国末年为秦所灭。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19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下面的同类型的文物在陕西※※博物馆那一集介绍过

318
青铜釭

春秋 公元前770年-前403年
1974年陕西凤翔出土
长42厘米,宽16厘米

ZT
    此青铜构件呈曲尺形,外侧呈板状,外露面饰蟠螭纹。板面转角处有一圆形孔,可能是用于固定所嵌入部位的钉孔。尾端锯齿均饰三角蟠螭纹。
    陕西凤翔姚家岗春秋宫殿遗址曾先后发现3个窖藏,共出青铜质建筑构件64件,有曲尺形、楔形、方筒形、小拐头等,这是其中的一件。自公元前677年秦德公定都雍(今陕西凤翔),至春秋晚期秦灵公迁都泾阳,雍城一直是秦的都城。这批青铜构件正出自雍城的大型夯土基址旁,应与基址的时代大致相当。从青铜构件的纹饰看,应属春秋时期。关于它的用途,发掘者认为是用以安装于枋木的转角处,而处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是两两相对的,并将饰有蟠螭纹的板面露在外面。杨鸿勋先生根据有的构件内有朽木痕迹遗存的现象,认为这些构件是与木构件结合使用的,指出这些青铜构件大概就是汉代所谓的“釭”或“金釭”,这些小型转角一类的器物,应是门窗构件。
    这类青铜构件发现于凤翔秦雍城,反映了春秋时期秦人在青铜器铸造和建筑艺术方面的进步,更反映了秦宫殿规模的宏大和建造的精巧。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17
树木双骑纹半瓦当

战国  山东省临淄出土

ZT
    泥质灰陶。半圆形,瓦当周围饰弦纹边线,其间中部模印一棵长青树,树两侧各印一个骑马人。形象生动,工艺精湛。为山东临淄出土较多的瓦当印纹形制。是同时期同类文物中的精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16
兽面纹半瓦当

战国 燕
1958年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

ZT
      夹砂灰色。半圆形,接筒瓦。当面浅浮雕兽面纹和勾云纹。双目方形微鼓,中间一凸线作鼻梁,鼻端及口均以勾云纹组成。额部及双眉饰变形兽纹。线条粗细不等,图像富于变化。

本帖最后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11-13 17:33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15
饕餮纹半瓦当

战国 燕   建筑材料
1930年河北省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
高9.8厘米、径19.8厘米

ZT
    此瓦当饰严谨严森的饕餮纹,当是燕王宫殿所用。燕下都是燕昭王时期修建的,是燕国通往齐、赵等国的咽喉要地,也是燕园南部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燕下都自1930年调查发掘以来,发现大大小小许多建筑遗存,都属于宫殿建筑群,其中有兽形陶水管、有华美纹饰的瓦、半瓦当等,为研究燕国城市建设的规模、布局和建筑艺术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14
黑漆朱绘凭几

战国  凭倚用具
高40.5厘米、长57厘米、宽10厘米

ZT
    这件木制凭几通体髹黑漆,上绘朱漆花纹,造型美观。漆器工艺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艺术工艺,新石器时代即有出现,到战国已进入繁盛和高度发展的时期。战国时期漆器用途极广,饮食器具、日用家具器皿、文具、乐器、兵器、交通工具、丧葬用具往往用漆器制作。漆器胎骨有木胎、竹胎、皮胎、夹纻胎等,而且常跟雕刻工艺结合,做成十分精巧的艺术品。战国时期漆器的装饰水平也很高,用色丰富,花纹精美,既有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有浓厚的神秘气氛的描绘,非常生动。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13
人形铜灯

战国 齐   照明用具
1957年山东省诸城县葛埠口村出土
高21.3厘米、盘径1 1.5厘米

     1957年的一天,山东省诸城葛埠村显得格外热闹。原来,当地村民在村头打井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件样式奇特的青铜器。很快,有关人员和考古专家赶到了现场。
  看到这件青铜器后,考古专家们兴奋不已。原来,这个无意间惊现于世的古物,是一盏距今已经两千多年的战国古灯,整体造型为人的形状,故称人形铜灯。  
    考古专家们仔细查看出土的青铜灯:这件人形铜灯,整体为一个身穿短衣的男子,双手各擎着一个带有盘柄的灯盏。盘柄呈弯曲带叶的竹节形状,灯盏下面的子母榫口与盘柄插合,可根据需要随意拆卸,铜人脚下为弯曲的盘龙形圆盘,构造十分精巧。
   灯具出土时,旁边还附有一柄供添油用的长柄铜勺。这件铜灯设计巧妙,造型新颖,是不可多得的青铜艺术品。     
    齐国原是西周初年的姜姓大国,公元前678年,齐恒公即位后,齐国进入它的全面鼎盛时期。至战国时代,田氏替代姜氏为齐国君王。田齐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励精图治,广开言路。政治上的昌明安定,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当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曾对齐国的军事、经济、文化作了精彩的描述:“……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可见当时齐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繁华的都市景象。齐国尚武勇,自国君到士民蔚然成风,齐人性格特点“贪粗而好勇”(《管子·水地》),“怯于众斗,勇于持刺”(《史记·货殖列传》)。
  著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即发生在齐国。此件人形铜灯形象,五短身材,粗壮有力,身着短衣,圆眼阔口,腰束宽带,完全是一武士的模样,这可能与齐人尚武之风不无关系
    从目前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青铜灯来看,其造型多样,制作精美,既是日常用器,也是有装饰效果的艺术品,是王公贵族奢华生活的代表。常见的造型有人形、鸟形、兽形、树形等,人俑执灯的造型十分常见。
    战国青铜灯中灯盘的构造有两种,一种盘中心有锥形凸起,另一种灯盘平平。灯的燃料可能来源于动物油脂。

精彩视频:
战国时期的山东大汉——人形铜灯      《国宝那些事儿》-《人形铜灯》那些事儿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光圈世界 发表于 2012-11-12 21:20
台北故宫的珍品回大陆展估计悬,这次上博展颇有争议的董源溪岸图也是有“臣董源”题款。上博看管森严,到处是保安,严禁拍照,但奇怪的是却容许手电筒!


呵呵,估计国外的展品因为版权的原因是不允许拍照的。台北故宫的好东西虽然也是不允许拍照,但还是轮流展出,可怜北京故宫博物院多少名画都身藏幽深地宫,不知何等年月才能拿到武英殿绘画馆让大家看一看。我倒是支持故宫的宝贝到国博开辟场地展出的提议,都是国家文物局直管单位,应该能沟通一下。

312
青铜套杯

战国 秦  1979年陕西凤翔出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12
武士斗兽青铜镜(左)

战国 秦   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     

十六联弧三兽纹铜镜(右)

战国时期

ZT
    武士斗兽青铜镜直径10.4厘米,铜镜为双重方钮,背面花纹以细线勾连纹作地,上有两个勇猛的武士左手持盾、右手握剑与两豹搏斗。其形态逼真,刻划细腻,表现出了秦人的尚武精神。十六联弧三兽纹铜镜直径14厘米、边厚0.2厘米 此镜为圆钮,钮四周为花瓣形花纹,边缘内部以等长的弧线连接成16个内向联弧,联弧内有蜷曲飞腾的3个长尾神兽,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649
主题: 1
帖子: 2162
注册: 2006年6月
情枭的黎明 发表于 2012-11-12 19:27
雪景寒林图也存在争议,主要集中在画下部树干上隐藏的“臣范宽”题款上。似乎只有台北故宫的“溪山行旅图”是公认传承有序的范宽真迹。不过相对于“溪山行旅图”,我还是更喜欢“雪景寒林图”森寒的氛围和宏大的气势,可惜天博的展出方式不好,反光严重(也许是故意),还不如前几年在老馆的陈列效果。除了耀世奇珍展室外,天博顶层的馆藏明清书画展也非常不错,名家作品不少,值得一看。
BTW,请问上博的《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特展》允许拍照吗?


台北故宫的珍品回大陆展估计悬,这次上博展颇有争议的董源溪岸图也是有“臣董源”题款。上博看管森严,到处是保安,严禁拍照,但奇怪的是却容许手电筒!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11
透雕蟠螭纹铜镜

战国 楚   照面用具
1976年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战国墓出土
直径20.5厘米

ZT
     这面铜镜是由银白色镜面和镂空透雕的镜背合体而成,镜面包裹于镜背之中。背中间小环钮可穿带,镜背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为透雕的四组龙纹,外区为一周透雕的交叉云带纹;内外区交界处饰一周重环纹和三角云纹。整个青铜镜构思巧妙,制作精美。楚国青铜铸造业发达,出土铜镜数量多,样式繁复,花纹美观,铸造精工。楚国铜镜分方形与圆形两种,但以圆形镜为多。战国楚式镜一般背面的钮较薄,多作三弦纹钮。
     透雕双层青铜镜,是青铜镜发展过程中一个独特的品种,其镜面和镜背分别铸造,然后嵌合在一起,镜背的镂空花纹繁缛细腻。此类青铜镜流行于战国时期,主要见于东周王城所在的洛阳地区及楚国。其中楚国是战国青铜镜出土最多的地方。这件青铜镜的纹饰更接近于中原地区的常用纹饰,应该是楚国借鉴了洛阳地区的工艺风格铸造的。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10
六山纹铜镜

战国  照面用具
直径23.2厘米、边厚0.6厘米

ZT
     青铜镜为古代梳洗照面用具。中国的青铜镜铸造有非常悠久的※※,甘肃省齐家文化遗址中即有发现。商周青铜镜不多见,并且形体一般都较小。从战国时期开始,青铜镜大量流行,铸造、装饰工艺水平极高。战国铜镜纹饰丰富多彩,仅几何图纹就有山字纹、菱形纹、连弧纹等,其中山字纹镜分布地区广,数量多,堪称是战国铜镜的典范之作。根据山字的数目可分为三山镜、四山镜、五山镜、六山镜四种。其中的六山纹镜历来是中国古代铜镜的大名誉品种,出土绝少。
    国博馆藏的这枚六山纹镜,镜为圆形,三弦钮,圆钮座,外围一周凹面形环带,由地纹和主纹组成,主纹为六山字纹,在羽状底纹之上六个※※斜变形山字绕钮作左旋排列,字体瘦削,倾斜度很大。山字中间的竖画甚长,顶住镜缘,每个山字的外框镶有细边,左边细边延长伸至另一山字的底边,形成六出星芒形。山字一边的延长线与相邻山字的底边相接,形成一个六角星形。造型精美华丽,是其中的精品。
    山字镜的名称最早见于清代梁廷所著《藤花亭镜谱》。山字镜的“山”字一般都呈左旋或者右旋排列,左右两竖皆内收成锐角小三角形。“山”字纹虽然类似当今楷书中的“山”,但与当时“山”字的字体相去甚远。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大树迎风 发表于 2012-11-12 16:23
超好的质感,好宝贝!


谢大树兄!

光圈世界 发表于 2012-11-12 18:46
多谢黎明兄,刚刚从上博回来,专程去看了《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特展》,五代至北宋董源,巨然,李成,范宽的伟大杰作汇聚一堂,着实震撼。其中有一幅范宽的《雪山楼阁图轴》,波士顿美术馆藏。

但《雪山楼阁图轴》是否为范宽真迹,还有些争议,天博的范宽《雪景寒林图》据说是标准器,趁热打铁,再去看看。


       雪景寒林图也存在争议,主要集中在画下部树干上隐藏的“臣范宽”题款上。似乎只有台北故宫的“溪山行旅图”是公认传承有序的范宽真迹。不过相对于“溪山行旅图”,我还是更喜欢“雪景寒林图”森寒的氛围和宏大的气势,可惜天博的展出方式不好,反光严重(也许是故意),还不如前几年在老馆的陈列效果。除了耀世奇珍展室外,天博顶层的馆藏明清书画展也非常不错,名家作品不少,值得一看。
BTW,请问上博的《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特展》允许拍照吗?

309
错银铜卧牛

战国 楚   镇席之器
1956年安徽省寿县出土
长10厘米、高5厘米

     青铜卧牛作蟠伏顾首状,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牛身有错银云纹,不仅动感十足,而且充满神秘气氛。腹下刻有“大府之器”铭文。《周礼·天官·大府》职云:“大府掌九贡、九赋、九功之贰,以受其货贿之入,颁其货于受藏之府。”“大府”是王室掌管财币货藏的机构,是王室府库的官长,掌管四方向王室进贡的“货贿”,同时在王进行赏赐时负责从府库中搬取、清点赏赐品。此器当是大府所藏专供王室使用的器物,故造型制作都异常精美。
     青铜卧牛为席镇。古人跪坐于地、床、榻等,上必铺席。为了避免起身落坐时折卷席角,需要重物将其四隅压镇。《楚辞·九歌》有“白玉兮为镇”的诗句,但考古发现中以青铜镇居多,极少见到玉镇。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649
主题: 1
帖子: 2162
注册: 2006年6月
情枭的黎明 发表于 2012-11-12 14:13
光圈兄好,雪景寒林图是在天博二楼的耀世奇珍展室,长期陈列展出,不会结束。天博周一闭馆,其它日子9:00-16:30开放。


多谢黎明兄,刚刚从上博回来,专程去看了《翰墨荟萃--美国藏五代宋元书画特展》,五代至北宋董源,巨然,李成,范宽的伟大杰作汇聚一堂,着实震撼。其中有一幅范宽的《雪山楼阁图轴》,波士顿美术馆藏。

但《雪山楼阁图轴》是否为范宽真迹,还有些争议,天博的范宽《雪景寒林图》据说是标准器,趁热打铁,再去看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8.116
主题: 34
帖子: 15440
注册: 2006年1月
情枭的黎明 发表于 2012-11-10 20:53
301
虎钮青铜罍  

春秋 郑
1923年河南新郑出土
情枭的黎明 发表于 2012-11-11 22:44
304
楚高铜罍

战国 楚   盛酒器
1953年山东省泰安县更道村收集
高37厘米、口径24.5厘米

ZT
    铜罍腹部凸起的环带上有8个涡纹圈饼形,盖周亦有6涡纹圆饼与之相对。器口沿唇部有铭文5宇:右冶有(尹)楚高。右冶尹是官名。楚高是人名,楚幅员辽阔,其疆域从今四川省东端起,辖有今湖北省全部及湖南省东北部、江西省北部、安徽省北部、河南省南部、江苏省淮北中部、陕西省东南角,首都在部(今湖北省荆沙市纪南城)。后为秦所逼,迁都至陈(今河南省淮阳市),又迁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势力逐渐衰落。
    该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盖面下凹,※※有捉手,四周有六个圆饼形凸饰;器身圆肩、鼓腹、下部内收形成假圈足,肩腹两侧有兽首方形耳,耳内衔环,该环又通过“8”形钮与另一环相连;腹中部也有一周八个圆饼形凸饰。器盖和器身均饰繁缛的散虺纹,其中器身纹饰由上到下共三周,盖面和中腹的圆饼饰上也有同样纹饰,盖缘一周散虺纹则较细密。铭文共5字,位于器口沿唇部:“右冶尹,楚高”。
    该器出土于泰山南麓的一个以大石覆盖的长方形窖藏内,同出者共有6件青铜缶和1件铁盘,其中包括本器在内的两件青铜缶有相同的铭文。该器似为典型楚器,因此最早认为其国属为楚;但后来有学者 ...


超好的质感,好宝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08
朱绘兽耳陶壶(局部特写)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光圈世界 发表于 2012-11-12 11:26
请问黎明兄,天津博物馆特展,北宋 范宽《雪景寒林图》 是否展出,特展什么时候结束?


光圈兄好,雪景寒林图是在天博二楼的耀世奇珍展室,长期陈列展出,不会结束。天博周一闭馆,其它日子9:00-16:30开放。

307
朱绘兽耳陶壶(图49)
战国·燕
高70.2厘米
1964年北京昌平松园村出土

       此壶为泥质灰陶,陶胎呈深灰色,平盖,颈部四周有对称兽耳和兽面衔环铺首各一对,从颈到腹为上方下圆形式,器身贴格状宽带成四开光,朱绘云纹和变形蟠螭纹,造型优美,是战国陶器的珍品。燕国类似的彩绘仿铜陶器在燕上都(今北京市西南)、燕下都(今河北省易县)周围多有发现,这也正是燕国墓葬的一个特点。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7.649
主题: 1
帖子: 2162
注册: 2006年6月
请问黎明兄,天津博物馆特展,北宋 范宽《雪景寒林图》 是否展出,特展什么时候结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06
“襄安君”青铜扁壶

战国  燕

ZT
       容酒器。壶是长颈容器的统称,其变化式样甚多,有圆形、方形、扁形、瓠形等。它自商代已有,春秋战国时期尤其盛行,一直沿用到汉代或更晚。器壁三处铸铭文7字,刻铭文2字。 铭文释文为纕(襄)安君□鉼(其瓶),弍□(□、觳)酉,乐。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05
曾仲斿父铜方壶

春秋 曾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通高66.7厘米 底长30.8厘米 底宽23.8厘米   
1966年湖北省京山县苏家陇出土

ZT
  壶为古代盛酒器或盛水器。青铜壶始见于商代,西周壶一般为圆形,春秋壶多扁圆而方,战国的壶则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种样式。发展到汉代,大的圆形壶称为锺,方形壶则称为钫。
  曾仲斿父铜方壶,器体高大,纹饰精细,显示了其主人高贵的身份。壶上刻有十二字铭文,其大意为“曾仲斿父用上等金属铸造宝壶”。铭文所提到的国家是周代被分封到汉水流域的曾国,然而在群雄争霸的年代,这个诸侯国很早就销声匿迹了。该壶为我们踏寻这个古国的人文※※,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曾仲斿父铜方壶通体以波曲纹为基调,动静呼应,虚实相谐。阴刻与阳刻,宽与窄的变化形成节律,气势凝重而华丽。与此器同墓出土的还有鼎、簋、鬲、豆等共计97件,其主要礼器组合为九鼎八簋(缺一簋),按周礼,只有周天子才能用“九鼎八簋”。但铭文告诉我们,该墓的墓主人只是一位曾国的上层贵族,据该墓另外几件铜器铭文“曾侯仲子斿父”可知,墓主为曾侯次子,是没有资格用这么高规格的礼器的。这显然是西周晚期以后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地方诸侯僭用天子之礼而出现的现象.
  铭文中记载的曾国,在※※文献中却不见其踪影。而历年在汉淮地区发现的曾国青铜器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分布甚广,其中尤以曾侯乙墓最为著名。学者们研究发现,青铜器铭文记载的曾国,其实就是文献中记载的随国。因此,曾仲斿父壶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其高超的制作水平,还为我们揭开千年曾国之谜提供了重要线索。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04
楚高铜罍

战国 楚   盛酒器
1953年山东省泰安县更道村收集
高37厘米、口径24.5厘米

ZT
    铜罍腹部凸起的环带上有8个涡纹圈饼形,盖周亦有6涡纹圆饼与之相对。器口沿唇部有铭文5宇:右冶有(尹)楚高。右冶尹是官名。楚高是人名,楚幅员辽阔,其疆域从今四川省东端起,辖有今湖北省全部及湖南省东北部、江西省北部、安徽省北部、河南省南部、江苏省淮北中部、陕西省东南角,首都在部(今湖北省荆沙市纪南城)。后为秦所逼,迁都至陈(今河南省淮阳市),又迁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势力逐渐衰落。
    该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盖面下凹,※※有捉手,四周有六个圆饼形凸饰;器身圆肩、鼓腹、下部内收形成假圈足,肩腹两侧有兽首方形耳,耳内衔环,该环又通过“8”形钮与另一环相连;腹中部也有一周八个圆饼形凸饰。器盖和器身均饰繁缛的散虺纹,其中器身纹饰由上到下共三周,盖面和中腹的圆饼饰上也有同样纹饰,盖缘一周散虺纹则较细密。铭文共5字,位于器口沿唇部:“右冶尹,楚高”。
    该器出土于泰山南麓的一个以大石覆盖的长方形窖藏内,同出者共有6件青铜缶和1件铁盘,其中包括本器在内的两件青铜缶有相同的铭文。该器似为典型楚器,因此最早认为其国属为楚;但后来有学者考证铭文字体属燕,主张其国属为燕;也有学者认为是燕取楚器用之。关于窖藏的性质,目前多认为属于祭祀泰山的遗存,但由于国属推测不同,具体认识有所差别:有学者认为是楚灭鲁后的祭祀遗迹,也有学者认为是“燕人侵齐望祀泰山的遗迹”。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synyan 发表于 2012-11-11 17:21
叹为观止
我一直以为钳子是明清时候才有的


古人的智慧的确令人叹服。

白鸟自由飞 发表于 2012-11-10 22:55
每天都来看看,天天视觉盛宴!春秋青铜器真是漂亮啊


感谢您的支持!

303
牺形青铜尊  

春秋
1956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

ZT
     此尊呈动物形,耳长竖,颈较粗长,短尾,四足短而细,周身饰以云纹为主的花纹。此尊继承了西周时期动物形尊以写实为主形态的传统,仅在纹饰上有细微的变化,但其尊口很大,为以前所不曾见。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5.923
主题: 66
帖子: 4824
注册: 2003年10月
情枭的黎明 发表于 2012-11-7 13:27
272
铜手钳

战国  秦   1979年陕西凤翔出土


叹为观止
我一直以为钳子是明清时候才有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6.711
主题: 29
帖子: 955
注册: 2007年2月
每天都来看看,天天视觉盛宴!春秋青铜器真是漂亮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4.323
主题: 81
帖子: 17824
注册: 2009年9月
内容贡献勋章
302
“齐侯子行”青铜匜

春秋 齐  1977年山东临朐出土
高21.5厘米,流长42厘 米,重4.7公斤

ZT
     古代贵族用盥器。器身呈弧瓢形,前有长流,后有屈兽为鋬,兽口衔器沿,尾卷起,兽身饰重环纹,器下有四兽足,兽头顶器底,卷尾触地。口沿外壁饰窃曲纹,腹部饰瓦纹,匜底内铸铭文,三行15字,铭文释文为齐□(侯)子行乍(作)其宝也(匜),子子孙孙,永宝用亯(享)。为国家一级文物。 本帖最后由 情枭的黎明 于 2012-11-10 21:27 编辑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 中华博物馆探宝第一期:从陕北到岭南,八大博物馆巡礼,国宝荟萃 ★★★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