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究竟要不要搞RAID5,实在是拿不了主意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浏览:104080 回帖:365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11.639
主题: 136
帖子: 5549
注册: 2009年6月
这个,的确不怎么人性化啊。。。。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6.197
主题: 52
帖子: 15873
注册: 2000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对了家里组RAID如果买新盘的话,建议分批从不同地方买硬盘,就是尽量用不同的批次的硬盘,减少一起出问题的可能性,另外因为可以在线更改RAID或者扩容,如果开始空间够用的话,不用一次性掏钱。 比如开始从两个地方各买一个3T 红盘,先组一个RAID1,过段时间再买一个,改成3盘RAID5, 等空间用的差不多了,再添第4块最后是4盘的RAID5。等空间快用完了,可以开始下一个RAID组照此办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6.197
主题: 52
帖子: 15873
注册: 2000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tempsf2sad2xf 发表于 2013-3-20 10:12
弄的怎么样了?
近来也研究了下ZFS RAIDZ,挺有兴趣
发现win server的储存池压根就不靠谱啊。。。。


win server 储存池评价比以前的好的多了。 不过我还是建议你整个那种hybird RAID card,比如highpoint的rockraid的里的一些型号,这家的卡不贵,特别是现在销量大了150-160刀一个3T红盘的价位就能买个8口的,性能不错了,4个普通盘(单盘写一般在70-80MB/s)一组的RAID5,连续写能上200MB/s,读能250MB/s以上,除了raid初始化和rebuild的时候cpu占用率很低。 另外还有一个好处,这个牌子的卡组的RAID在他全系几个系列的各款raid卡上都能读出来,我用过他家7,8年前的老型号到最新的型号的完全不同系列,一个raid组从这个卡移到另一个卡再移到另一个卡都没有问题。 raid的管理软件基本的定期扫描检查和rebuild什么的功能都有,另外rebuild过程中测试过电脑重启动甚至直接拔电源关机,开机后竟然都能继续rebuild。 作为家用海量存储的RAID卡足够了, 本帖最后由 LongVoyage 于 2013-3-20 14:53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96.197
主题: 52
帖子: 15873
注册: 2000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优质内容勋章
D2XFANS 发表于 2013-3-13 10:45
我们看看URE (Unrecoverable Read Error rate)“不可回复读错误率”对某个RAID 5阵列重建造成的影响:

一般来说,SATA硬盘具有 1x10^-14 次方的不可回复错误率,意思是说每100,000,000,000,000比特(11.368TB),就会有1个比特是硬盘用尽了所有的方法也读不出来的 -- 此比特是这块硬盘的黑洞。有人说,每11.368TB才出这么一个黑洞,离我们太遥远。

等等,在下“应该没问题”一类具有中国式不精确和阿Q精神的评论前我们看看如下情况:

6块2TB 消费级的硬盘组成的RAID5。假设一块硬盘掉线,一块新硬盘换上。

阵列控制器会命令剩下的5块2TB硬盘使出吃奶的劲重建阵列。5块硬盘会被从头到脚读一遍以重建冗余信息。

剩下的5块硬盘访问量有多大?

5 x 2TB = 10TB

这10TB的容量里碰到一个URE可能性有多大?

10 / 11.368 x 100% = 88%

也就是说,这样配置的RAID 5阵列在出现问题时,88%的机会是重建不了的。

碰到这种情况,有些阵列干脆就※※了,而有些比较礼貌的会让你把现存数据转储到另一个阵列(难道又是6块盘?)。

解决方案呢?很简单,弄成双冗余的RAID 6,以避免重建难产。


延伸阅读:对企业级用户来说,他们那些金贵的SAS硬盘往往容量相对小,UBRE又低了一个数量级(约为1x10^-15),他们重建碰到UBRE会小很多。


这种例子根本没有实际意义,实际使用中没有谁会常常组5个盘以上的RAID5, 一般都是4个一组,还有3个一组的。

另外不管软RAID,hybird raid card还是带'CPU'内存的全硬卡, 都有扫描verify的功能,大部分都可用schedule定期扫描,很多问题都是在出现前就会发现了。

RAID6的话的至少要6个盘才有意义,其实冗余上比4盘的RAID5强不了多少了。

至于企业级SAS盘,小容量盘组的RAID的大部分也不是为了海量存储用的,海量存储用的一样有3T级的7200转的SAS。企业级的就是用料设计和QA更严,为了24x7高强度使用。  家里使用强度要低得多,如果按规矩来,如果同样的硬盘配置其实比企业使用出问题的可能性要低不知道多少倍。

至于raid卡电池这个家里有好,没有也不是大问题,有UPS足够了,而UPS这种东西不要说NAS,服务器,我觉得凡是用台式机的都应该是必备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099
主题: 279
帖子: 5483
注册: 2012年2月
tempsf2sad2xf 发表于 2013-3-18 15:28
有什么办法对付这些黑洞呢?有空闲时全盘扫描的程序吗?
昨天损失一块盘,还好有些数据还能导出来,悲剧啊。。。。。


你不是在琢磨ZFS吗。ZFS有Scrub功能。不知道中文怎么翻译,反正就是扫描的意思。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639
主题: 136
帖子: 5549
注册: 2009年6月
damixifan 发表于 2013-3-11 22:55
8块2T只有10T空间,明天做了它,换linux


弄的怎么样了?
近来也研究了下ZFS RAIDZ,挺有兴趣
发现win server的储存池压根就不靠谱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5.209
主题: 116
帖子: 1636
注册: 2004年9月
曾经考虑过RAID5  研究过一阵后,放弃了,还是用了RAID10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639
主题: 136
帖子: 5549
注册: 2009年6月
D2XFANS 发表于 2013-3-13 10:45
我们看看URE (Unrecoverable Read Error rate)“不可回复读错误率”对某个RAID 5阵列重建造成的影响:

一般来说,SATA硬盘具有 1x10^-14 次方的不可回复错误率,意思是说每100,000,000,000,000比特(11.368TB),就会有1个比特是硬盘用尽了所有的方法也读不出来的 -- 此比特是这块硬盘的黑洞。有人说,每11.368TB才出这么一个黑洞,离我们太遥远。

等等,在下“应该没问题”一类具有中国式不精确和阿Q精神的评论前我们看看如下情况:

6块2TB 消费级的硬盘组成的RAID5。假设一块硬盘掉线,一块新硬盘换上。

阵列控制器会命令剩下的5块2TB硬盘使出吃奶的劲重建阵列。5块硬盘会被从头到脚读一遍以重建冗余信息。

剩下的5块硬盘访问量有多大?

5 x 2TB = 10TB

这10TB的容量里碰到一个URE可能性有多大?

10 / 11.368 x 100% = 88%

也就是说,这样配置的RAID 5阵列在出现问题时,88%的机会是重建不了的。


有什么办法对付这些黑洞呢?有空闲时全盘扫描的程序吗?
昨天损失一块盘,还好有些数据还能导出来,悲剧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639
主题: 136
帖子: 5549
注册: 2009年6月
总感觉有块盘不对劲,慢扫一下,这回悲剧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2.619
主题: 1
帖子: 148
注册: 2004年9月
云漫 发表于 2013-3-11 23:14
这个算法太夸张了,除非第一块硬盘坏掉后,你一年也不去换掉。

如果立刻换掉 ( NAS本来就可以设置为出故障后立刻通知你),那么出错窗口就是几个小时或几天,取决于你的换盘速度。这短时间内第二块硬盘也坏的概率就会小很多。假设手头没有另一块备用盘,你至少可以做到在买到另一块盘前,先把系统关了。


我们看看URE (Unrecoverable Read Error rate)“不可回复读错误率”对某个RAID 5阵列重建造成的影响:

一般来说,SATA硬盘具有 1x10^-14 次方的不可回复错误率,意思是说每100,000,000,000,000比特(11.368TB),就会有1个比特是硬盘用尽了所有的方法也读不出来的 -- 此比特是这块硬盘的黑洞。有人说,每11.368TB才出这么一个黑洞,离我们太遥远。

等等,在下“应该没问题”一类具有中国式不精确和阿Q精神的评论前我们看看如下情况:

6块2TB 消费级的硬盘组成的RAID5。假设一块硬盘掉线,一块新硬盘换上。

阵列控制器会命令剩下的5块2TB硬盘使出吃奶的劲重建阵列。5块硬盘会被从头到脚读一遍以重建冗余信息。

剩下的5块硬盘访问量有多大?

5 x 2TB = 10TB

这10TB的容量里碰到一个URE可能性有多大?

10 / 11.368 x 100% = 88%

也就是说,这样配置的RAID 5阵列在出现问题时,88%的机会是重建不了的。

碰到这种情况,有些阵列干脆就※※了,而有些比较礼貌的会让你把现存数据转储到另一个阵列(难道又是6块盘?)。

解决方案呢?很简单,弄成双冗余的RAID 6,以避免重建难产。

延伸阅读:对企业级用户来说,他们那些金贵的SAS硬盘往往容量相对小,UBRE又低了一个数量级(约为1x10^-15),他们重建碰到UBRE会小很多。

本帖最后由 D2XFANS 于 2013-3-13 10:47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3.243
主题: 2
帖子: 168
注册: 2007年8月
在某个技术论坛看过一个帖子,说是不建议大容量硬盘上RAID5,出错的概率非常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826
主题: 36
帖子: 5289
注册: 2000年4月
Bohnenkaffee 发表于 2013-3-12 16:05
高清数据没必要备份,尤其流行大片什么的,随时都可以下载,实在不行花钱拷贝就行了。音乐就有些必要了,下载容易,不过要花时间精力整理。

是的,音乐对数据容错的要求高于视频,好的音乐跳帧是比较难接受的,好在音乐文件没有视频那么大,可以放到raid1里存储管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94.515
主题: 15
帖子: 40938
注册: 2002年2月
内容贡献勋章
月内主力装备
★ iPad Air (3rd generation)
高清数据没必要备份,尤其流行大片什么的,随时都可以下载,实在不行花钱拷贝就行了。音乐就有些必要了,下载容易,不过要花时间精力整理。 本帖最后由 Bohnenkaffee 于 2013-3-12 16:06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1.563
主题: 35
帖子: 10589
注册: 2008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禾禾 发表于 2013-3-12 13:52
高清视频类数据对容错并不敏感


不过对容量和成本敏感。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826
主题: 36
帖子: 5289
注册: 2000年4月
云漫 发表于 2013-3-12 13:58
硬盘有时候有几个数据块会自己坏掉---灰尘划伤等都能引起这个问题。如果及早发现,那么RAID可以纠正。问题是如果这些数据平时不用,系统不去读它们,自然也发现不了它们有问题。等另一块盘坏了,想用这些数据来纠正,就悲剧了。这叫latent sector error.
除此之外,还有些别的问题。

但是,这故障厂家都用周期在后台扫描所有数据来减轻,所以在实用中问题虽然依然存在,但不再是那么吓人。再说,没有任何技术能保证绝对安全。

RAID只是一种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手段之一。它能减少数据损失概率。它没法预防人为错误,也完全不能取代备份.  就算系统不坏,人还可能干删除所有文件的傻事。 没用备份是不行的。

仅依赖RAID会死的很难看。但因此说它没有用就夸张了点。备份还可能同时出问题呢(包括latent sector errors和silent errors). 总不能因此就说备份没用。

是的,见我楼下的帖子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2.166
主题: 17
帖子: 11628
注册: 2005年9月
优质内容勋章
禾禾 发表于 2013-3-12 13:02
看网上评论,主要是当一块硬盘坏掉,插入一块新硬盘rebuild时,阵列里原有磁盘数据读出时BER误码造成rebuild失败,这时原有磁盘并未完全坏掉,只是BER误码造成读错误,但BER的概率是相当高的,而且与硬盘容量正相关。


硬盘有时候有几个数据块会自己坏掉---灰尘划伤等都能引起这个问题。如果及早发现,那么RAID可以纠正。问题是如果这些数据平时不用,系统不去读它们,自然也发现不了它们有问题。等另一块盘坏了,想用这些数据来纠正,就悲剧了。这叫latent sector error.
除此之外,还有些别的问题。

但是,这故障厂家都用周期在后台扫描所有数据来减轻,所以在实用中问题虽然依然存在,但不再是那么吓人。再说,没有任何技术能保证绝对安全。

RAID只是一种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手段之一。它能减少数据损失概率。它没法预防人为错误,也完全不能取代备份.  就算系统不坏,人还可能干删除所有文件的傻事。 没用备份是不行的。

仅依赖RAID会死的很难看。但因此说它没有用就夸张了点。备份还可能同时出问题呢(包括latent sector errors和silent errors). 总不能因此就说备份没用。

本帖最后由 云漫 于 2013-3-12 14:00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826
主题: 36
帖子: 5289
注册: 2000年4月
心在旷野 发表于 2013-3-12 13:34
那篇文章我也看过,并让我很纠结了一下。
不过后来仔细想想,如果不进行离机备份,多个备份,是不是做RAID都不是足够安全的。相反,不用阵列硬盘损坏的时候同样会丢失数据,反倒还缺乏了简单找回数据的途径。

另外,打电话咨询了几个做过RAID(一般是1或者5)的朋友,都没有碰到过这个问题,有人碰到过坏一块硬盘,然后自动恢复数据成功的。这几位都不是专业做存储工作的,所以不会碰到那么频繁的问题。不过反过来想,家用的强度(每天挂机下载除外),只要机器本身所处在的条件比较好,应该不是那么容易碰到小概率的。所以,最终我还是选择了RAID 5+关键数据离机备份的办法。就算真的倒霉碰到两块盘同时坏,只要关键数据离机备份了,就还都OK。

是的,从数据安全角度看,备份应该是第一位的;raid5增加容错能力的同时,也带来后期维护和数据恢复的压力与成本,值与不值,真要看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了。
raid5在关键数据大密度在线访问下有很大优势,家庭应用只能算半在线,密度也不大,高清视频类数据对容错并不敏感,确实有点鸡肋了。
家庭应用raid1倒还有些实用价值。

本帖最后由 禾禾 于 2013-3-12 14:0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917
主题: 55
帖子: 1356
注册: 2012年3月
禾禾 发表于 2013-3-12 13:02
看网上评论,主要是当一块硬盘坏掉,插入一块新硬盘rebuild时,阵列里原有磁盘数据读出时BER误码造成rebuild失败,这时原有磁盘并未完全坏掉,只是BER误码造成读错误,但BER的概率是相当高的,而且与硬盘容量正相关。


那篇文章我也看过,并让我很纠结了一下。
不过后来仔细想想,如果不进行离机备份,多个备份,是不是做RAID都不是足够安全的。相反,不用阵列硬盘损坏的时候同样会丢失数据,反倒还缺乏了简单找回数据的途径。

另外,打电话咨询了几个做过RAID(一般是1或者5)的朋友,都没有碰到过这个问题,有人碰到过坏一块硬盘,然后自动恢复数据成功的。这几位都不是专业做存储工作的,所以不会碰到那么频繁的问题。不过反过来想,家用的强度(每天挂机下载除外),只要机器本身所处在的条件比较好,应该不是那么容易碰到小概率的。所以,最终我还是选择了RAID 5+关键数据离机备份的办法。就算真的倒霉碰到两块盘同时坏,只要关键数据离机备份了,就还都OK。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6.008
主题: 58
帖子: 9576
注册: 2012年8月
RAID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 originally 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 是"独立硬盘冗余阵列", 原来叫做"廉价硬盘冗余阵列"

两个用处: 快速度写; 冗余备份特性提高可靠性.

强调哪个用处就用哪个RAID模式. 商用比较适合.

家里如果考虑的是备份冗余的话, 没什么必要搞RAID.  可以考虑ATA/USB3.0外接硬盘离机备份. 离机备份的优点很强, 因为即便电脑烧毁, 你仍然有备份, 如果是RAID, 估计没戏了. 从前亲见一电脑冒烟了, 拔电后里面看不到明显的大问题, 但是拆下的硬盘不动了, 请人恢复数据, 换硬盘电路板,无效, 后来用低温处理尝试恢复硬盘数据也失败. 总之电脑出严重故障可能损坏所有的硬盘, 所以机内备份得安全性不是很高.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826
主题: 36
帖子: 5289
注册: 2000年4月
心在旷野 发表于 2013-3-12 12:48
支持这个说法。及时处理,应该可以大大降低出问题的概率。

RAID 5,同时经常备份一下关键数据,应该大部分情况够用了。小概率事件暂时放放吧

看网上评论,主要是当一块硬盘坏掉,插入一块新硬盘rebuild时,阵列里原有磁盘数据读出时BER误码造成rebuild失败,这时原有磁盘并未完全坏掉,只是BER误码造成读错误,但BER的概率是相当高的,而且与硬盘容量正相关。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917
主题: 55
帖子: 1356
注册: 2012年3月
云漫 发表于 2013-3-11 23:14
这个算法太夸张了,除非第一块硬盘坏掉后,你一年也不去换掉。

如果立刻换掉 ( NAS本来就可以设置为出故障后立刻通知你),那么出错窗口就是几个小时或几天,取决于你的换盘速度。这短时间内第二块硬盘也坏的概率就会小很多。假设手头没有另一块备用盘,你至少可以做到在买到另一块盘前,先把系统关了。


支持这个说法。及时处理,应该可以大大降低出问题的概率。

RAID 5,同时经常备份一下关键数据,应该大部分情况够用了。小概率事件暂时放放吧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禁言中
泡网分: 31.563
主题: 35
帖子: 10589
注册: 2008年11月
内容贡献勋章
禾禾 发表于 2013-03-12 12:00
这几天也在研究raid,这贴很有价值,学到不少东西。
综合大家的主要观点和网上的资料,家用单盘大容量组raid5长期更容易出问题,而且出问题挽回数据的概率并不乐观,这一问题在非软raid5更显突出,相对于短期速度和容错上的优势来看,真的得不偿失。
就自己的实际使用情况而言,可以分为两类:要求可靠性和安全性高的个人文档、拍摄的相片视频及后期成果,这些用raid1在线加移动硬盘离线备份解决;可靠性...

两年换一批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老坛泡菜
泡网分: 34.009
主题: 64
帖子: 1495
注册: 2001年9月
D2XFANS 发表于 2013-3-11 16:38
在后面某贴我把RAID可靠性算法更新了,详情请看153帖。

您这个计算方法第一步是对的,就是把死亡率概率平方,因为必须是两块盘同时退出阵列的可能。

但是忘了计算硬盘数目,第一块盘退出时有N块,第二块盘退出时有N-1块

因此

N x (N-1) x R^2

为RAID 5 死亡率简易公式

好比,单只鸭子的死亡率为每年10%,那么如果有6只鸭子,每年死一只鸭子的概率是多大?

6 x 10% = 60%

而同时死第二只鸭子的可能性有多大?

(6 x 10%) x (5 x 10%) = 30%

谢谢纠正。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陈年泡菜
泡网分: 44.826
主题: 36
帖子: 5289
注册: 2000年4月
这几天也在研究raid,这贴很有价值,学到不少东西。
综合大家的主要观点和网上的资料,家用单盘大容量组raid5长期更容易出问题,而且出问题挽回数据的概率并不乐观,这一问题在非软raid5更显突出,相对于短期速度和容错上的优势来看,真的得不偿失。
就自己的实际使用情况而言,可以分为两类:要求可靠性和安全性高的个人文档、拍摄的相片视频及后期成果,这些用raid1在线加移动硬盘离线备份解决;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不高的高清视频和音乐类,用单盘在线解决就好了,没必要弄太复杂,即使有误码(这个概率远大于磁盘坏),无非跳帧或出现马赛克,即使问题严重到数据丢失,现在电脑城不到5分1g的数据拷贝,相比raid1或离线备份数据来说,时间和金钱上的成本都低多了。
本来已经用布法罗QVL组4x2T raid5,重新改操作,数据存储全部用NAS加离线硬盘解决:布法罗QVL四盘位,组2x2T raid1在线,加上2T离线盘备份,保存重要数据;2x2T单盘使用,在线保存高清视频和音乐,作为全家媒体中心;另外的TS-210,利用老硬盘1T+640G,单盘在线PT下载热门影视音乐,值得保存的移到QVL,一般的,看完就删掉好了,全部跑千兆有线网络,速度和可靠性都有保证。
供大家参考。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907
主题: 1
帖子: 55
注册: 2003年2月
dispatchwq 发表于 2013-3-11 20:19
最后再奉劝楼主,家用千万别搞硬RAID。我很佩服那些买个外置阵列柜或者成品NAS组RAID的兄弟们,死的时候会很难看的。
就算是自己用内置阵列卡DIY RAID-5一样不可靠。如果不在半年内放弃这个疯狂的想法,到RAID出问题的时候,你就会彻底绝望,然后大骂当时自己当初的愚蠢。
企业用可靠性更高的SCSI或SAS组RAID 5,还经常出问题。更别说家用的SATA,管它是SEAGATE还是WD,没个可靠的。
要真想玩,那就FREENAS组个RAID-Z,可靠性要比硬RAID卡那种的高多了。除非同时坏二个盘没得救,其它都有办法补救。至少你不用冒花钱替换出问题的硬卡,却发现数据再也无法重组的悲剧了。
PS:数据备份很重要。


什么raid都是浮云,多买几块移动硬盘吧。NAS存一份,移动硬盘存两份(其中一份别放在家里)。平时没事折腾NAS玩,这个快啊。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907
主题: 1
帖子: 55
注册: 2003年2月
云漫 发表于 2013-3-11 23:14
这个算法是不对的,除非第一块硬盘坏掉后,你一年也不去换掉。

如果立刻换掉 ( NAS本来就可以设置为给你发email通知你),那么出错窗口就是几个小时或几天,取决于你的速度。这短时间内第二块硬盘也坏的概率就会小很多。

别算了,现实中硬盘基本都是一起服役的,坏了1块盘其它的也差不多了。就像叔叔005麦当劳说的:“连续两块盘掉线很有代表性”,这个太常见了。还有D2XFANS说的 :“1. 人为错误”,我还真见过换坏盘时把好盘拔下来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62.166
主题: 17
帖子: 11628
注册: 2005年9月
优质内容勋章
这个算法太夸张了,除非第一块硬盘坏掉后,你一年也不去换掉。

如果立刻换掉 ( NAS本来就可以设置为出故障后立刻通知你),那么出错窗口就是几个小时或几天,取决于你的换盘速度。这短时间内第二块硬盘也坏的概率就会小很多。假设手头没有另一块备用盘,你至少可以做到在买到另一块盘前,先把系统关了。

D2XFANS 发表于 2013-3-11 16:38

而同时死第二只鸭子的可能性有多大?

(6 x 10%) x (5 x 10%) = 30%
本帖最后由 云漫 于 2013-3-11 23:29 编辑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907
主题: 1
帖子: 55
注册: 2003年2月
竹马吃草 发表于 2013-3-11 00:45
搞吧,一定要搞!趁着还年轻,有点余钱,加紧玩新鲜的东西!
等老了,你只有打打门球,跳跳老人操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907
主题: 1
帖子: 55
注册: 2003年2月
上网都是用这台,那台软raid5的浪费电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6.907
主题: 1
帖子: 55
注册: 2003年2月
那个白色机箱我一共买了3个,还有一个做防火墙了
登录后可直接显示原图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究竟要不要搞RAID5,实在是拿不了主意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